CN219617401U - 一种便于使用的注塑模具打磨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于使用的注塑模具打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617401U
CN219617401U CN202321367216.2U CN202321367216U CN219617401U CN 219617401 U CN219617401 U CN 219617401U CN 202321367216 U CN202321367216 U CN 202321367216U CN 219617401 U CN219617401 U CN 2196174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box
injection mold
servo motor
box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36721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彩云
马蕾
邓国伟
王柱
赵林林
雷正辉
雷凌枫
徐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izhou Chuang Precision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izhou Chuang Precision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izhou Chuang Precision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izhou Chuang Precision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367216.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61740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6174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61740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50Reuse, recycling or recovery technologies
    • Y02W30/62Plastics recycling; Rubber recycling

Landscapes

  • Grinding And Polishing Of Tertiary Curved Surfaces And Surfaces With Complex Shap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打磨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便于使用的注塑模具打磨装置,包括箱体,箱体的内部开设有传动槽,箱体内壁的顶部转动连接有丝杆,箱体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伺服电机,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与丝杆固定连接,丝杆的外侧螺纹连接有滑块,滑块与箱体内壁的顶部滑动连接,滑块的底部设置有打磨机构,箱体内壁的底部开设有移动槽,箱体内壁的底部滑动连接有移动板。该便于使用的注塑模具打磨装置,通过设置的丝杆传动,能够带动打磨机构进行横向移动,同时利用皮带传动,带动移动板进行前后移动,从而能够快速的对注塑模具的表面进行全面的打磨操作,无需多次手动调整模具的位置,便于操作,同时进一步的提高了打磨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便于使用的注塑模具打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打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使用的注塑模具打磨装置。
背景技术
塑料制品在加工的过程中需要进行注塑处理,将注塑成型的模具取出之后进行打磨,这样能够取出塑料模具上的毛刺;
经检索,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便于使用的注塑模具用的打磨装置(授权公告号CN216151982U),包括加工箱、打磨组件、吸尘组件和夹持组件,所述加工箱的内侧顶部与内侧底部固定安装有两组固定杆,两组固定杆呈对称设置,两组固定杆之间形成有加工空间,该专利技术虽然能够在对塑料模具打磨过程中产生的灰尘进行吸尘处理,这样打磨的能够减少灰尘扩散的情况,从而能够减少灰尘对工人身体产生伤害的情况,提高工人工作时的安全性,同时通过净化箱和过滤板能够将灰尘进行过滤处理,减少灰尘排出后对环境造成污染,从而能够提高装置加工时的环保性;
但是,该专利技术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无法实现对注塑模具的表面进行全面打磨,其打磨位置单一,当需要对注塑模具表面的不同位置进行打磨时,还需要松开夹持块,然后调整注塑模具的摆放位子,然后再对其表面的其他位置处进行打磨操作,操作不变,不便于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操作方便、无需调整注塑模具位置、便于使用的注塑模具打磨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使用的注塑模具打磨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内部开设有传动槽,所述箱体内壁的顶部转动连接有丝杆,所述箱体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伺服电机,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与丝杆固定连接,所述丝杆的外侧螺纹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与箱体内壁的顶部滑动连接,所述滑块的底部设置有打磨机构,所述箱体内壁的底部开设有移动槽,所述箱体内壁的底部滑动连接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顶部的两端均设置有夹持机构,所述移动板的底部且位于移动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齿条,所述移动槽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齿轮,所述齿轮与齿条啮合连接,所述转动轴与丝杆的一端均延伸至传动槽的内部且二者通过皮带传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打磨机构由电动伸缩杆、第二伺服电机和打磨盘共同构成,所述电动伸缩杆固定连接在滑块的底部,所述第二伺服电机固定连接在电动伸缩杆的输出端上,所述打磨盘固定连接在第二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上。
优选的,所述夹持机构由固定板、调节螺杆和夹紧板共同构成,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在移动板的顶部,所述调节螺杆螺纹连接在固定板上,所述夹紧板与调节螺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夹紧板的底部与移动板的顶部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夹紧板远离调节螺杆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橡胶垫。
优选的,所述箱体底部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支撑垫。
优选的,所述箱体内壁的底部开设有两个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的外侧均滑动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顶部均与移动板的底部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箱体的外侧固定安装有控制面板,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电动伸缩杆和第二伺服电机均与控制面板电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丝杆传动,能够带动打磨机构进行横向移动,同时利用皮带传动,带动移动板进行前后移动,从而能够快速的对注塑模具的表面进行全面的打磨操作,无需多次手动调整模具的位置,便于操作,同时进一步的提高了打磨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移动槽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图2中A处的放大图。
其中:1、箱体;2、传动槽;3、丝杆;4、第一伺服电机;5、滑块;6、移动槽;7、移动板;8、齿条;9、转动轴;10、齿轮;11、电动伸缩杆;12、第二伺服电机;13、打磨盘;14、滑槽;15、滑杆;16、限位块;17、固定板;18、调节螺杆;19、夹紧板;20、支撑垫;21、控制面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一种便于使用的注塑模具打磨装置,包括箱体1,箱体1的内部开设有传动槽2,箱体1内壁的顶部转动连接有丝杆3,箱体1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伺服电机4,第一伺服电机4的输出轴与丝杆3固定连接,利用第一伺服电机4的工作,能够带动丝杆3进行转动,丝杆3的外侧螺纹连接有滑块5,滑块5与箱体1内壁的顶部滑动连接,利用丝杆3的转动,能够带动滑块5进行移动,滑块5的底部设置有打磨机构,箱体1内壁的底部开设有移动槽6,箱体1内壁的底部滑动连接有移动板7,移动板7顶部的两端均设置有夹持机构,移动板7的底部且位于移动槽6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齿条8,移动槽6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动轴9,转动轴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齿轮10,齿轮10与齿条8啮合连接,利用齿轮10的转动,能够带动齿条8与移动板7进行移动,转动轴9与丝杆3的一端均延伸至传动槽2的内部且二者通过皮带传动连接,便于将转动轴9与丝杆3进行传动。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第一伺服电机4的工作,带动丝杆3进行转动,从而带动滑块5进行横向移动,进而带动打磨机构进行横向移动,同时利用皮带传动,能够带动转动轴9进行转动,通过转动轴9的转动,带动齿轮10进行转动,利用齿轮10的转动,能够带动齿条8与移动板7进行前后移动,从而带动移动板7顶部通过夹持机构夹持固定的模具进行前后移动,并利用打磨机构能够完成对模具的全面打磨操作,无需多次手动调整模具的位置,便于操作,同时进一步的提高了打磨效率。
具体的,打磨机构由电动伸缩杆11、第二伺服电机12和打磨盘13共同构成,电动伸缩杆11固定连接在滑块5的底部,第二伺服电机12固定连接在电动伸缩杆11的输出端上,打磨盘13固定连接在第二伺服电机12的输出轴上。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电动伸缩杆11的工作,能够带动第二伺服电机12和打磨盘13向下移动,从而使得打磨盘13能够接触到模具表面,然后通过第二伺服电机12工作,带动打磨盘13进行转动,从而利用打磨盘13的转动,能够对模具表面进行打磨操作。
具体的,夹持机构由固定板17、调节螺杆18和夹紧板19共同构成,固定板17固定连接在移动板7的顶部,调节螺杆18螺纹连接在固定板17上,夹紧板19与调节螺杆18的一端转动连接,夹紧板19的底部与移动板7的顶部滑动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需要进行打磨的模具置于移动板7的顶部,然后转动调节螺杆18,调整夹紧板19的位置,利用夹紧板19对模具进行夹紧固定,然后即可方便进行后续的打磨操作。
具体的,夹紧板19远离调节螺杆18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橡胶垫。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橡胶垫能够对夹持的模具进行保护,避免造成损坏。
具体的,箱体1底部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支撑垫20。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支撑垫20能够对设备进行稳定放置。
具体的,箱体1内壁的底部开设有两个滑槽14,滑槽14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滑杆15,滑杆15的外侧均滑动连接有限位块16,限位块16的顶部均与移动板7的底部固定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滑杆15与限位块16之间的配合,能够对移动板7的移动进行限位。
具体的,箱体1的外侧固定安装有控制面板21,第一伺服电机4、电动伸缩杆11和第二伺服电机12均与控制面板21电性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控制面板21能够对第一伺服电机4与电动伸缩杆11进行控制操作。
在使用时,首先,将需要进行打磨的模具置于移动板7的顶部,然后转动调节螺杆18,调整夹紧板19的位置,利用夹紧板19对模具进行夹紧固定,然后即可方便进行后续的打磨操作;
然后利用第一伺服电机4的工作,带动丝杆3进行转动,从而带动滑块5进行横向移动,进而带动打磨机构进行横向移动,同时利用皮带传动,能够带动转动轴9进行转动,通过转动轴9的转动,带动齿轮10进行转动,利用齿轮10的转动,能够带动齿条8与移动板7进行前后移动,从而带动移动板7顶部通过夹持机构夹持固定的模具进行前后移动,并利用打磨机构能够完成对模具的全面打磨操作,无需多次手动调整模具的位置,便于操作,同时进一步的提高了打磨效率;
通过电动伸缩杆11的工作,能够带动第二伺服电机12和打磨盘13向下移动,从而使得打磨盘13能够接触到模具表面,然后通过第二伺服电机12工作,带动打磨盘13进行转动,从而利用打磨盘13的转动,能够对模具表面进行打磨操作。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便于使用的注塑模具打磨装置,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内部开设有传动槽(2),所述箱体(1)内壁的顶部转动连接有丝杆(3),所述箱体(1)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伺服电机(4),所述第一伺服电机(4)的输出轴与丝杆(3)固定连接,所述丝杆(3)的外侧螺纹连接有滑块(5),所述滑块(5)与箱体(1)内壁的顶部滑动连接,所述滑块(5)的底部设置有打磨机构,所述箱体(1)内壁的底部开设有移动槽(6),所述箱体(1)内壁的底部滑动连接有移动板(7),所述移动板(7)顶部的两端均设置有夹持机构,所述移动板(7)的底部且位于移动槽(6)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齿条(8),所述移动槽(6)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动轴(9),所述转动轴(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齿轮(10),所述齿轮(10)与齿条(8)啮合连接,所述转动轴(9)与丝杆(3)的一端均延伸至传动槽(2)的内部且二者通过皮带传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使用的注塑模具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磨机构由电动伸缩杆(11)、第二伺服电机(12)和打磨盘(13)共同构成,所述电动伸缩杆(11)固定连接在滑块(5)的底部,所述第二伺服电机(12)固定连接在电动伸缩杆(11)的输出端上,所述打磨盘(13)固定连接在第二伺服电机(12)的输出轴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使用的注塑模具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由固定板(17)、调节螺杆(18)和夹紧板(19)共同构成,所述固定板(17)固定连接在移动板(7)的顶部,所述调节螺杆(18)螺纹连接在固定板(17)上,所述夹紧板(19)与调节螺杆(18)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夹紧板(19)的底部与移动板(7)的顶部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于使用的注塑模具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板(19)远离调节螺杆(18)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橡胶垫。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使用的注塑模具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底部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支撑垫(2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使用的注塑模具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内壁的底部开设有两个滑槽(14),所述滑槽(14)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滑杆(15),所述滑杆(15)的外侧均滑动连接有限位块(16),所述限位块(16)的顶部均与移动板(7)的底部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使用的注塑模具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外侧固定安装有控制面板(21),所述第一伺服电机(4)、电动伸缩杆(11)和第二伺服电机(12)均与控制面板(21)电性连接。
CN202321367216.2U 2023-05-31 2023-05-31 一种便于使用的注塑模具打磨装置 Active CN2196174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67216.2U CN219617401U (zh) 2023-05-31 2023-05-31 一种便于使用的注塑模具打磨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67216.2U CN219617401U (zh) 2023-05-31 2023-05-31 一种便于使用的注塑模具打磨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617401U true CN219617401U (zh) 2023-09-01

Family

ID=877758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367216.2U Active CN219617401U (zh) 2023-05-31 2023-05-31 一种便于使用的注塑模具打磨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61740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620716B (zh) 一种可调节孔径的模具多功能加工床
CN219617401U (zh) 一种便于使用的注塑模具打磨装置
CN213647048U (zh) 一种用于陶瓷加工的打磨设备
CN113894639A (zh) 一种去顶针毛刺的处理装置
CN111745498B (zh) 一种用于塑料桶加工的毛边处理设备
CN211220090U (zh) 一种模具打磨装置
CN216463665U (zh) 一种发动机飞轮壳盖零件打磨设备
CN215700246U (zh) 一种气瓶打磨机
CN215968134U (zh) 一种印刷模具加工用镜面抛光机
CN212578246U (zh) 一种金属铸件加工用毛刺清理装置
CN220162102U (zh) 一种机械铸件加工角磨机
CN210678081U (zh) 一种可对工件进行双端面磨削的卧式磨床
CN213411591U (zh) 一种吸塑模具用表面抛光设备
CN215999904U (zh) 一种避免扬尘的瓷砖模具制备用磨削装置
CN220498703U (zh) 一种模具加工磨床
CN111774972A (zh) 一种机械制造加工用毛刺去除装置
CN215700516U (zh) 一种高精密手板模型自动化打磨设备
CN220145585U (zh) 一种模具抛光机
CN215748520U (zh) 一种自动化程度高的电机转子抛光设备
CN217914507U (zh) 一种亚克力板生产用边缘打磨装置
CN214445317U (zh) 一种加工铌杯模具的平面磨床
CN220050825U (zh) 一种汽车零部件加工用切削打磨装置
CN211029371U (zh) 一种笔记本电脑注塑件去飞边装置
CN219747383U (zh) 一种汽车配件打磨装置
CN220993940U (zh) 一种机械零件磨削加工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