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06122U - 液控换向阀 - Google Patents

液控换向阀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606122U
CN219606122U CN202320969760.8U CN202320969760U CN219606122U CN 219606122 U CN219606122 U CN 219606122U CN 202320969760 U CN202320969760 U CN 202320969760U CN 219606122 U CN219606122 U CN 2196061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side cover
port
main valve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969760.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彭敏
翁明堂
陈家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ydraulik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ydraulik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ydraulik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ydraulik Pow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969760.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60612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6061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60612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20Hydro energy

Landscapes

  • Multiple-Way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液控换向阀,包括阀壳体、对中组件、阀芯和弹性组件。阀壳体包括主阀体、第一侧盖和第二侧盖,第一侧盖和第二侧盖分别设在主阀体两侧。对中组件包括第一对中环和第二对中环,第一对中环分别同轴套接在第一侧盖与主阀体内,第二对中环分别同轴套接在第二侧盖与主阀体内。阀芯可移动地设在主阀体、第一侧盖和第二侧盖内以实现液控换向阀的流通、断开和换向功能。弹性组件包括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分别设在第一侧盖和第二侧盖内且分别与阀芯的两端相连,用于在阀芯移动后驱动阀芯复位。本实用新型液控换向阀的阀芯和弹性组件运行时不容易受到干涉,运行可靠性高。

Description

液控换向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阀门领域,尤其涉及液控换向阀。
背景技术
阀门是用来控制流体流通、断开、流向和流量的管路附件。液控换向阀是通过导入液体实现阀门的流通、断开和换向的一类阀门。
液控换向阀包括主阀体、设在主阀体两侧的侧盖、设在主阀体和侧盖内通过移动实现液控换向阀门的流通、断开和换向的阀芯以及设在侧盖内用于驱动阀芯复位的弹性件。然而,上述液控换向阀组装时,侧盖腔体与主阀体腔体之间的轴线容易错开,由此导致阀芯在主阀体和侧盖内移动以及弹性件的压缩和回弹容易受到干涉,进而导致液控换向阀门运行的可靠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势在于提供液控换向阀,所述液控换向阀的阀芯和弹性组件运行时不容易受到干涉,液控换向阀的运行可靠性高。
为达到本实用新型以上至少一个优势,本实用新型提供液控换向阀,包括:一阀壳体,所述阀壳体包括一主阀体、一第一侧盖和一第二侧盖,所述主阀体内形成一主阀腔,所述主阀体形成与所述主阀腔连通的第一至第四阀口,所述主阀体形成第一至第二导液口,所述第一侧盖和所述第二侧盖分别设在所述主阀体两侧,所述第一侧盖形成与第一导液口连通的一第一侧阀腔,所述第二侧盖形成与第二导液口连通的一第二侧阀腔;一对中组件,所述对中组件包括一第一对中环和一第二对中环,所述第一对中环分别同轴套接在所述第一侧阀腔与所述主阀腔内,所述第二对中环分别同轴套接在所述第二侧阀腔与所述主阀腔内;一阀芯,所述阀芯可移动地设在所述主阀腔、所述第一侧阀腔和所述第二侧阀腔内,且未导入液体时,所述阀芯位于所述主阀腔的中央并使所述第一至第四阀口互不连通,在所述第一导液口内导入液体时,所述阀芯沿轴向向靠近所述第二侧盖的方向移动,以将第一和第四阀口以及第二和第三阀口连通,所述第二导液口内导入液体时,所述阀芯沿轴向向靠近所述第一侧盖的方向移动,以将第一和第二阀口以及第三和第四阀口连通;以及一弹性组件,所述弹性组件包括一第一弹性件和一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和所述第二弹性件分别设在所述第一侧阀腔和所述第二侧阀腔内,且分别与所述阀芯的两端相连,用于驱动所述阀芯回复至未导液前的位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主阀体靠近所述第一侧盖的一端部形成有多个第一定位孔,多个第一定位孔围绕所述主阀腔间隔设置,所述第一侧盖形成有多个第一穿孔,多个所述第一穿孔围绕所述第一侧阀腔间隔设置,且与多个所述第一定位孔一一对应,所述液控换向阀还包括多个第一连接件,多个所述第一连接件对应穿过多个所述第一穿孔对应连接在多个所述第一定位孔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多个所述第一穿孔围绕所述第一侧阀腔呈矩形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主阀体靠近所述第二侧盖的一端部形成多个第二定位孔,多个第二定位孔围绕所述主阀腔间隔设置,所述第二侧盖上形成有第二穿孔,多个所述第二穿孔围绕所述第二侧阀腔间隔设置,且与多个所述第二定位孔一一对应,所述液控换向阀还包括多个第二连接件,多个所述第二连接件对应穿过多个所述第二穿孔连接在多个所述第二定位孔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多个所述第二穿孔围绕所述第二侧阀腔呈矩形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均为螺纹连接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第一侧盖和所述第二侧盖对称设置在所述主阀体的两侧,且所述第一弹性件和所述第二弹性件结构相同且对称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还包括一第一限转轴和一第二限转轴,所述第一限转轴一端与所述第一侧盖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阀芯侧壁上沿轴向延伸的第一滑槽滑动配合,且所述第一限转轴与所述阀芯轴线不重合,所述第二限转轴一端与所述第二侧盖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阀芯侧壁上沿轴向延伸的第二滑槽滑动配合,且所述第二限转轴的轴线与所述阀芯轴线不重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还包括一第一密封圈和一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设在所述第一对中环和所述主阀体之间,以将所述第一对中环和所述主阀体密封连接,所述第二密封圈设在所述第二对中环和所述主阀体之间,以将所述第二对中环和所述主阀体密封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还包括一控制导阀,所述控制导阀与所述第一导液口和所述第二导液口连通,用于控制进入所述第一导液口和所述第二导液口的液体流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液控换向阀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图1中的第一导液口导入液体时阀芯的位置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图1中的第二导液口导入液体时阀芯的位置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阀壳体与对中组件拆解开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阀体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液控换向阀;
10、阀壳体;11、主阀体;1101、主阀腔;5、第一导液口;6、第二导液口;1102、第一定位孔;1103、第二定位孔;1、第一阀口;2、第二阀口;3、第三阀口;4、第四阀口;12、第一侧盖;1201、第一侧阀腔;1202、第一穿孔;13、第二侧盖;1301、第二侧阀腔;1302、第二穿孔;
20、对中组件;21、第一对中环;22、第二对中环;
30、阀芯;301、第一滑槽;302、第二滑槽;
40、弹性组件;41、第一弹性件;42、第二弹性件;
51、第一连接件;52、第二连接件;
60、第一限转轴;
70、第二限转轴;
80、控制导阀;
91、第一密封圈;92、第二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实用新型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在以下描述中界定的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可以应用于其他实施方案、变形方案、改进方案、等同方案以及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其他技术方案。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揭露中,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上述术语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可以理解的是,术语“一”应理解为“至少一”或“一个或多个”,即在一个实施例中,一个元件的数量可以为一个,而在另外的实施例中,该元件的数量可以为多个,术语“一”不能理解为对数量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互相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液控换向阀100包括一阀壳体10、一对中组件20、一阀芯30和一弹性组件40。
所述阀壳体10包括一主阀体11、一第一侧盖12和一第二侧盖13。所述主阀体11内形成一主阀腔1101,所述主阀体11形成与所述主阀腔1101连通的一第一阀口1、一第二阀口2、一第三阀口3和一第四阀口4,所述主阀体11形成一第一导液口5和一第二导液口6。所述第一侧盖12和所述第二侧盖13分别设在所述主阀体11两侧,所述第一侧盖12内形成与所述第一导液口5连通的一第一侧阀腔1201,所述第二侧盖13内形成与所述第二导液口6连通的一第二侧阀腔1301。
所述对中组件20包括一第一对中环21和一第二对中环22。所述第一对中环21分别同轴套接在所述第一侧阀腔1201与所述主阀腔1101内。所述第二对中环22分别同轴套接在所述第二侧阀腔1301与所述主阀腔1101内。由此,所述主阀腔1101分别与所述第一侧阀腔1201和所述第二侧阀腔1301同轴,所述第一侧阀腔1201、所述第二侧阀腔1301和所述主阀腔1101具有同一中心轴线L。
所述阀芯30可移动地设在所述主阀腔1101、所述第一侧阀腔1201和所述第二侧阀腔1301内。且所述第一导液口5和所述第二导液口6均未导入液体时,所述阀芯30处于如图1中所示的位置,所述阀芯30位于所述主阀腔1101的中央且所述第一阀口1、所述第二阀口2、所述第三阀口3和所述第四阀口4互不连通。在所述第一导液口5内导入液体时,所述阀芯30沿轴向向靠近所述第二侧盖13的方向移动,从而由图1所示的位置移动至如图2所示的位置,从而将所述第一阀口1和所述第四阀口4连通以及所述第二阀口2和所述第三阀口3连通。所述第二导液口6内导入液体时,所述阀芯30沿轴向向靠近所述第一侧盖12的方向移动,从而由图1所示的位置移动至如图3所示的位置,从而将所述第一阀口1和所述第二阀口2连通,所述第三阀口3和所述第四阀口4连通,从而实现所述液控换向阀100的连通、断开和换向功能。
所述弹性组件40包括一第一弹性件41和一第二弹性件42,所述第一弹性件41和所述第二弹性件42分别设在所述第一侧阀腔1201和所述第二侧阀腔1301内,且分别与所述阀芯30的两端相连,用于驱动所述阀芯30回复至未导液前的位置。换言之,所述弹性组件40在所述阀芯30移动时会受力形成弹力,由此,在所述第一导液口5或第二导液口6内不导入液体时,所述弹性组件40形成的弹力会驱动所述阀芯30回位至未导液前的位置,即如图1所示的位置。
由此,由于本实用新型通过所述对中组件20的作用,所述第一侧盖12的第一侧阀腔1201、所述第二侧盖13的第二侧阀腔1301与所述主阀体11的主阀腔1101的中心轴线基本重合,因此上述液控换向阀100运行时即所述液控换向阀100连通、断开和换向过程中,所述阀芯30的移动以及所述弹性组件40受力压缩和回弹的过程均不受干涉,能够顺利运行,因此所述液控换向阀100的运行可靠性高。
具体地,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侧盖12和所述第二侧盖13对称设置在所述主阀体11的两侧,且所述第一弹性件41和所述第二弹性件42结构相同且对称设置。这样设置有利于保证所述阀芯30在所述液控换向阀100未导液时始终保持在中央位置而不发生偏移。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优选实施例,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主阀体11靠近所述第一侧盖12的一端部形成有多个第一定位孔1102,多个所述第一定位孔1102围绕所述主阀腔1101间隔设置,所述第一侧盖12形成有多个第一穿孔1202,多个所述第一穿孔1202围绕所述第一侧阀腔1201间隔设置,且与多个所述第一定位孔1102一一对应,所述液控换向阀100还包括多个第一连接件51,多个所述第一连接件51对应穿过多个所述第一穿孔1202对应连接在多个所述第一定位孔1102内。
所述主阀体11靠近所述第二侧盖13的一端部形成有多个第二定位孔1103,多个所述第二定位孔1103围绕所述主阀腔1101间隔设置,所述第二侧盖13形成有多个第二穿孔1302,多个所述第二穿孔1302围绕所述第二侧阀腔1301间隔设置,且与多个所述第二定位孔1103一一对应,所述液控换向阀100还包括多个第二连接件52,多个所述第二连接件52对应穿过多个所述第二穿孔1302连接在多个所述第二定位孔1103内。
具体地,所述多个所述第一穿孔1202围绕所述第一侧阀腔1201呈矩形设置,多个所述第二穿孔1302围绕所述第二侧阀腔1301呈矩形设置。
如此一来,在所述液控换向阀100运行过程中,所述第一侧盖12和所述第二侧盖13与所述主阀体11之间容易长时间保持同轴的状态,不容易发生偏移。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件51和所述第二连接件52均为螺纹连接件,例如螺栓等,由此,所述第一侧盖12和/或所述第二侧盖13与所述主阀体11之间连接牢固,且拆装方便。
具体地,所述第一弹性件41和所述第二弹性件42均被构造成弹簧。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优选实施例,如图1所示,所述液控换向阀100还包括一第一限转轴60,所述第一限转轴60一端与所述第一侧盖12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阀芯30侧壁上沿轴向延伸的第一滑槽301滑动配合,且所述第一限转轴60与所述阀芯30轴线不重合。
进一步地,所述液控换向阀100还包括一第二限转轴70,所述第二限转轴70一端与所述第二侧盖13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阀芯30侧壁上沿轴向延伸的第二滑槽302滑动配合,且所述第二限转轴70的轴线与所述阀芯30轴线不重合。
所述阀芯30在连续移动的过程中受到的液动力会使得使其产生有害的旋转运动,加速所述阀芯30的磨损。而本实用新型的所述第一限转轴60和所述第二限转轴70即不影响所述阀芯30沿轴向移动,又能起到限制所述阀芯30绕自身轴线旋转的作用,因此其能够避免所述阀芯30的磨损,提高所述阀芯30的使用寿命。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优选实施例,如图1所示,所述液控换向阀100还包括一控制导阀80,所述控制导阀80与所述第一导液口5和所述第二导液口6连通,用于控制进入所述第一导液口5和所述第二导液口6的液体流量,由此能够控制所示阀芯30移动时的驱动力大小,有利于通过调控驱动力,保证所述阀芯30能够顺利移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优选实施例,如图1所示,所述液控换向阀100还包括一第一密封圈91和一第二密封圈92。所述第一密封圈91设在所述第一对中环21和所述主阀体11之间,以将所述第一对中环21和所述主阀体11密封连接。所述第二密封圈92设在所述第二对中环22和所述主阀体11之间,以将所述第二对中环22和所述主阀体11密封连接。如此一来,所述第一密封圈91和所述第二密封圈92能够起到防止导入所述主阀体11内的液体泄漏的目的。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理解,上述描述及附图中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只作为举例而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优势已经完整并有效地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功能及结构原理已在实施例中展示和说明,在没有背离所述原理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可以有任何变形或修改。

Claims (10)

1.液控换向阀,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阀壳体,所述阀壳体包括一主阀体、一第一侧盖和一第二侧盖,所述主阀体内形成一主阀腔,所述主阀体形成与所述主阀腔连通的第一至第四阀口,所述主阀体形成第一至第二导液口,所述第一侧盖和所述第二侧盖分别设在所述主阀体两侧,所述第一侧盖形成与第一导液口连通的一第一侧阀腔,所述第二侧盖形成与第二导液口连通的一第二侧阀腔;
一对中组件,所述对中组件包括一第一对中环和一第二对中环,所述第一对中环分别同轴套接在所述第一侧阀腔与所述主阀腔内,所述第二对中环分别同轴套接在所述第二侧阀腔与所述主阀腔内;
一阀芯,所述阀芯可移动地设在所述主阀腔、所述第一侧阀腔和所述第二侧阀腔内,且未导入液体时,所述阀芯位于所述主阀腔的中央并使所述第一至第四阀口互不连通,在所述第一导液口内导入液体时,所述阀芯沿轴向向靠近所述第二侧盖的方向移动,以将第一和第四阀口以及第二和第三阀口连通,所述第二导液口内导入液体时,所述阀芯沿轴向向靠近所述第一侧盖的方向移动,以将第一和第二阀口以及第三和第四阀口连通;以及
一弹性组件,所述弹性组件包括一第一弹性件和一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和所述第二弹性件分别设在所述第一侧阀腔和所述第二侧阀腔内,且分别与所述阀芯的两端相连,用于驱动所述阀芯回复至未导液前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控换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阀体靠近所述第一侧盖的一端部形成有多个第一定位孔,多个第一定位孔围绕所述主阀腔间隔设置,所述第一侧盖形成有多个第一穿孔,多个所述第一穿孔围绕所述第一侧阀腔间隔设置,且与多个所述第一定位孔一一对应,所述液控换向阀还包括多个第一连接件,多个所述第一连接件对应穿过多个所述第一穿孔对应连接在多个所述第一定位孔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控换向阀,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穿孔围绕所述第一侧阀腔呈矩形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控换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阀体靠近所述第二侧盖的一端部形成多个第二定位孔,多个第二定位孔围绕所述主阀腔间隔设置,所述第二侧盖上形成有第二穿孔,多个所述第二穿孔围绕所述第二侧阀腔间隔设置,且与多个所述第二定位孔一一对应,所述液控换向阀还包括多个第二连接件,多个所述第二连接件对应穿过多个所述第二穿孔连接在多个所述第二定位孔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控换向阀,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二穿孔围绕所述第二侧阀腔呈矩形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控换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均为螺纹连接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控换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盖和所述第二侧盖对称设置在所述主阀体的两侧,所述第一弹性件和所述第二弹性件结构相同且对称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控换向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第一限转轴和一第二限转轴,所述第一限转轴一端与所述第一侧盖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阀芯侧壁上沿轴向延伸的第一滑槽滑动配合,且所述第一限转轴与所述阀芯轴线不重合,所述第二限转轴一端与所述第二侧盖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阀芯侧壁上沿轴向延伸的第二滑槽滑动配合,且所述第二限转轴的轴线与所述阀芯轴线不重合。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控换向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第一密封圈和一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设在所述第一对中环和所述主阀体之间,以将所述第一对中环和所述主阀体密封连接,所述第二密封圈设在所述第二对中环和所述主阀体之间,以将所述第二对中环和所述主阀体密封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控换向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控制导阀,所述控制导阀与所述第一导液口和所述第二导液口连通,用于控制进入所述第一导液口和所述第二导液口的液体流量。
CN202320969760.8U 2023-04-26 2023-04-26 液控换向阀 Active CN21960612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69760.8U CN219606122U (zh) 2023-04-26 2023-04-26 液控换向阀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69760.8U CN219606122U (zh) 2023-04-26 2023-04-26 液控换向阀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606122U true CN219606122U (zh) 2023-08-29

Family

ID=877513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969760.8U Active CN219606122U (zh) 2023-04-26 2023-04-26 液控换向阀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60612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13202B (zh) 切换阀装置
CN108105191B (zh) 换向阀阀芯及手自一体式换向阀
CN219606122U (zh) 液控换向阀
CN109538562B (zh) 一种先导阀套控制式开关阀
CN215806668U (zh) 电磁阀
CN212389797U (zh) 阀芯组件及具有其的换向阀
US20200256475A1 (en) Valve
CN111434957A (zh) 多通道阀
EP3680522A1 (en) Valve
CN210623615U (zh) 新型电磁阀
CN211175490U (zh) 电磁先导式四通阀
CN220816639U (zh) 一种新型电磁阀
CN210370729U (zh) 多功能整体式换向阀组
CN219221341U (zh) 注塑机及其流体回流系统和流体阀
CN203488462U (zh) 一种具有球面结构衔铁的板式快速开关电磁阀
CN113048243A (zh) 一种阀体与分步直动式电磁阀
CN214864474U (zh) 一种出水装置及花洒
CN221145313U (zh) 控制阀组
CN220037522U (zh) 一种导向阀
CN221097019U (zh) 比例电磁阀
CN219570949U (zh) 一种螺纹插装式两位三通电磁换向阀
CN113685387B (zh) 压力平衡式水基比例换向阀
CN214889067U (zh) 一种节能花洒
CN214092504U (zh) 一种电磁座阀
CN221237253U (zh) 一种换向阀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