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06118U - 一种阀装置及空调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阀装置及空调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606118U
CN219606118U CN202321140581.XU CN202321140581U CN219606118U CN 219606118 U CN219606118 U CN 219606118U CN 202321140581 U CN202321140581 U CN 202321140581U CN 219606118 U CN219606118 U CN 2196061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te
moving
interface
flow regulating
stationary me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140581.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海平
叶正刚
戴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Cleva Precision Machinery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Cleva Precision Machinery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Cleva Precision Machinery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Cleva Precision Machinery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140581.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6061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6061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60611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ultiple-Way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阀装置及空调系统,该阀装置,当流量调节组件处于第一状态时,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通过第一通道连通,当流量调节组件处于第二状态时,第一接口和第三接口通过第二通道连通;流量调节组件包括第一静止件、第二静止件和运动件;当流量调节组件处于第一状态时,运动件抵靠第二静止件以关闭第二通道,并且运动件远离第一静止件以打开第一通道,第一通道的一部分设置于运动件;当流量调节组件处于第二状态时,运动件抵靠第一静止件以关闭第一通道,并且运动件远离第二静止件以打开第二通道。在实现了两位三通功能的同时,能满足小流量工况和大流量工况的流量需求,提升了阀装置的使用性能和可靠性,且结构简单。

Description

一种阀装置及空调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阀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阀装置及空调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方案中,有部分功能回路是采用电子膨胀阀和电磁阀并联结构来实现。即当需要大流量介质通过管路时,由控制系统控制电子膨胀阀关闭,控制电磁阀开启,当需要节流时,由控制系统控制电磁阀关闭,控制电子膨胀阀开启。故为了节省成本,应运而生了多功能的电子阀,其可以同时满足小流量工况和全通流量工况的流量需求。
其中,现有技术中的一种电子阀,其主要包括阀体,设置于阀体上的阀座组件、设置于阀体的活塞组件组成,阀座组件设有腔室,阀体设有与阀座组件的腔室连通的入口、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活塞组件滑动设置于腔室内并在驱动组件带动下能于腔室内往复运动,以使由入口流入的介质从第一出口或第二出口流出,以实现两位三通,其中,该电子阀,驱动组件带动活塞组件运动,从而带动活塞组件的活塞运动,通过活塞与阀座抵接的方式连通入口和第一出口,或连通入口和第二出口。但这种电子阀仅能以切换介质流动方向的方式切换通向连接不同装置的管路,而无法满足小流量工况和大流量工况的流量需求,也就无法同时具备电磁阀和电子膨胀阀的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阀装置及空调系统,其实现两位三通的同时可满足小流量工况和大流量工况的流量需求。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阀装置,包括第一接口、第二接口、第三接口和流量调节组件,当所述流量调节组件处于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一接口和所述第二接口通过第一通道连通,当所述流量调节组件处于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一接口和所述第三接口通过第二通道连通;
所述流量调节组件包括第一静止件、第二静止件和运动件;
当所述流量调节组件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运动件抵靠所述第二静止件以关闭所述第二通道,并且所述运动件远离所述第一静止件以打开所述第一通道,所述第一通道的一部分设置于所述运动件;
当所述流量调节组件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运动件抵靠所述第一静止件以关闭所述第一通道,并且所述运动件远离所述第二静止件以打开所述第二通道。
作为优选,当所述流量调节组件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运动件与所述第一静止件之间的间隙至少部分地形成所述第一通道。
作为优选,当所述流量调节组件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运动件与所述第二静止件之间的间隙至少部分地形成所述第二通道。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通道的最小截面积小于所述第二通道的最小截面积。
作为优选,所述运动件包括第一通孔,当所述流量调节组件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运动件与所述第一静止件之间的间隙和所述第一通孔一起至少部分地形成所述第一通道。
作为优选,所述运动件还包括第一抵靠部和第二抵靠部,所述第一抵靠部和所述第二抵靠部分别位于所述第一通孔两侧,当所述流量调节组件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一抵靠部抵靠所述第二静止件,当所述流量调节组件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二抵靠部抵靠所述第一静止件。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静止件包括阀针,当所述运动件抵靠所述第一静止件时,所述阀针封堵所述第一通孔的至少一个开口,以关闭所述第一通道。
作为优选,所述阀针的自由端呈锥形,且所述阀针一体成型于所述第一静止件。
作为优选,所述运动件还包括第二通孔,当所述流量调节组件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在所述第一接口和所述第三接口之间流通的介质至少部分能通过所述第二通孔。
空调系统,其包括上述的阀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阀装置及空调系统,该阀装置包括第一接口、第二接口、第三接口和流量调节组件,流量调节组件包括第一静止件、第二静止件和运动件,具体地,当流量调节组件处于第一状态时,运动件抵靠第二静止件以关闭第二通道,并且运动件远离第一静止件打开第一通道,可以理解的是,此时,介质仅能通过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之间的第一通道连通,其中,第一通道的一部分设置于运动件,使得由第一接口流入的介质流经运动件并输送至第二接口,满足小流量工况的需求;当流量调节组件处于第二状态时,运动件抵靠第一静止件以关闭第一通道,并且运动件远离第二静止件打开第二通道,第一接口和第三接口通过第二通道连通,可以理解的是,此时,介质仅能通过第一接口和第三接口之间的第二通道流通,满足大流量工况的需求。
从而,该阀装置在实现了两位三通功能的同时,可以满足小流量工况和大流量工况的流量需求,提升了阀装置的使用性能和可靠性,且结构简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提供的阀装置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提供的阀装置的运动件位于第一状态时的部分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提供的阀装置的上阀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提供的阀装置的运动件的结构示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提供的阀装置的第一静止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上阀座;11、第一接口;13、第三接口;
2、第一静止件;21、第二接口;22、阀针;
3、第二静止件;
4、运动件;41、第一通孔;411、第一流道;412、第二流道;42、第一抵靠部;43、第二抵靠部;44、第二通孔;
5、第一密封圈;
6、第二密封圈;
7、驱动组件;
8、密封组件;81、钢丝支撑套;82、密封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阀装置,该阀装置包括第一接口11、第二接口21、第三接口13和流量调节组件,当流量调节组件处于第一状态时,第一接口11和第二接口21通过第一通道连通,当流量调节组件处于第二状态时,第一接口11和第三接口13通过第二通道连通;流量调节组件包括第一静止件2、第二静止件3和运动件4;流量调节组件处于第一状态时,运动件4抵靠第二静止件3以关闭第二通道,并且运动件4远离第一静止件2以打开第一通道,第一通道的一部分设置于运动件4;当流量调节组件处于第二状态时,运动件4抵靠第一静止件2以关闭第一通道,并且运动件4远离第二静止件3以打开第二通道。
该阀装置,当流量调节组件处于第一状态时,运动件4抵靠第二静止件3以关闭第二通道,并且运动件4远离第一静止件2打开第一通道,可以理解的是,此时,介质仅能通过第一接口11和第二接口21之间的第一通道流通,其中,第一通道的一部分设置于运动件4,使得由第一接口11流入的介质流经运动件4并输送至第二接口21,满足小流量工况的需求;当流量调节组件处于第二状态时,运动件4抵靠第一静止件2以关闭第一通道,并且运动件4远离第二静止件3打开第二通道,第一接口11和第三接口13通过第二通道连通,可以理解的是,此时,介质仅能通过第一接口11和第三接口13之间的第二通道流通,满足大流量工况的需求。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阀装置还包括上阀座1,第一接口11和第三接口13均设置于上阀座1,下阀座为第一静止件2且与上阀座1卡接固定,上阀座1与下阀座以及第二静止件3形成腔室,第二接口21设置于第一静止件2,第一接口11、第二接口21和第三接口13均与腔室连通,运动件4滑动设置于腔室内。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接口11为进口,第二接口21和第三接口13均为出口。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静止件3为固定设置于上阀座1的密封阀座,密封阀座套设于运动件4,密封阀座的内周壁固定设置有第一密封圈5,当流量调节组件处于第一状态时,运动件4沿周向抵紧于第一密封圈5。如此设置,当流量调节组件处于第一状态时,增强第二静止件3和运动件4之间密封性。
进一步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静止件2设有底板和与底板连接的连接部,连接部的内周壁固定设置有第二密封圈6,运动件4沿周向抵紧于第二密封圈6。可以理解的是,无论流量调节组件处于第一状态还是处于第二状态,运动件4始终沿周向抵紧于第二密封圈6。如此设置,当流量调节组件处于第二状态时,避免介质流动于运动件4和第一静止件2周侧之间的间隙。作为一种替代方案,第二密封圈6固定设置于上阀座1的内周壁,第一静止件2为板件,第二密封圈6沿轴向一端抵紧于第一静止件2,运动件4沿周向抵紧于第二密封圈6。如此设置,当流量调节组件处于第二状态时,也能避免介质流动于运动件4和第一静止件2周侧之间的间隙。
其中,第一通道的最小截面积小于第二通道的最小截面积。如此设置,使得两种输出介质的路径单位时间内输出的量不同。优选地,第一通道最大截面积也小于第二通道的最大截面积。进一步优选地,第一通道的截面积和第二通道的截面积呈倍数关系。如此设置,能够进一步优化两种输出介质的路径单位时间内输出的量不同。
其中,当流量调节组件处于第一状态时,运动件4与第一静止件2之间的间隙至少部分地形成第一通道。具体地,沿运动件4的滑动方向,运动件4与第一静止件2之间的间隙为第一间隙,第一间隙为第一通道的一部分,腔室包括第一间隙。具体地,由于第一通道的一部分设置于运动件4,当流量调节组件处于第一状态时,位于运动件4上的一部分第一通道以及第一间隙将第一接口11和第二接口21连通,使得由第一接口11流入的介质流经运动件4和第一间隙并输送至第二接口21。
具体地,运动件4包括第一通孔41,其形成了位于运动件上的一部分第一通道,当流量调节组件处于第一状态时,运动件4与第一静止件2之间的间隙和第一通孔41一起至少部分地形成第一通道。具体地,当流量调节组件处于第一状态时,第一通孔41和第一间隙连通,由第一接口11流入的介质流经第一通孔41和第一间隙并输送至第二接口21。
其中,当流量调节组件处于第二状态时,运动件4与第二静止件3之间的间隙至少部分地形成第二通道。具体地,沿运动件4的周向,运动件4外周壁与第一静止件2的内周壁之间的间隙为第二间隙,第二间隙为第二通道的一部分,腔室包括第二间隙。第二间隙将第一接口11和第三接口13连通,使得由第一接口11流入的介质经运动件4与第二静止件3之间的间隙并输送至第三接口13,以实现电磁阀的功能。
具体地,运动件4还包括第一抵靠部42和第二抵靠部43,第一抵靠部42和第二抵靠部43分别位于第一通孔41两侧,当流量调节组件处于第一状态时,第一抵靠部42抵靠第二静止件3,当流量调节组件处于第二状态时,第二抵靠部43抵靠第一静止件2。且第二抵靠部43始终沿周向抵紧于第二密封圈6。具体地,当流量调节组件处于第一状态时,第一抵靠部42抵靠第二静止件3,且第一抵靠部42沿周向抵紧于第一密封圈5,在实现关闭第二通道的基础上避免介质流动于第一抵靠部42与第二静止件3之间的间隙,且第二抵靠部43始终沿周向抵紧于第二密封圈6,使得由第一接口11流入的介质仅能流经第一通孔41和第一间隙并输送至第二接口21;当流量调节组件处于第二状态时,第二抵靠部43抵靠第一静止件2,此时,第二抵靠部43依旧沿周向抵紧于第二密封圈6,在实现关闭第一通道的基础上避免介质流动于第二抵靠部43与第一静止件2之间的间隙。
其中,第一静止件2包括阀针22,当运动件4抵靠第一静止件2时,阀针22封堵第一通孔41的至少一个开口,以关闭第一通道。具体地,第一通孔41包括相连通的第一流道411和第二流道412,第一流道411与第一接口11连通,当运动件4抵靠第一静止件2时,阀针22插设于第二流道412,以断开第一接口11和第二接口21,此时,第一通道被关闭。进一步具体地,第一流道411沿运动件4的径向贯通运动件4,第二流道412由运动件4上靠近第一静止件2的端部朝向远离第一静止件2的方向延伸且与第一流道411相交。
具体地,阀针22的自由端呈锥形,且阀针22一体成型于第一静止件2。设置阀针22的自由端呈锥形,便于阀针22插入第二流道412,也能够在阀针22插接于第二流道412的过程中不断减少流经阀针22和阀针22之间的缝隙的介质的量,以实现电子膨胀阀的功能;设置阀针22一体成型于第一静止件2,能够提升第一静止件2的结构强度,且减少了零部件,便于加工和装配,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阀针22也可以采用非一体成型方式固定,如焊接或是其他组装方式。
进一步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流道411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第一流道411沿运动件4的周向间隔分布,如此设置,当流量调节组件处于第一状态时,能够提升介质由第一通道流通的效率。
其中,为了减少第二通道内介质沿着运动件4周侧环形流动导致运动件4晃动的现象,运动件4还设置第二通孔44,当流量调节组件处于第二状态时,在第一接口11和第三接口13之间流通的介质至少部分能通过第二通孔44。第二通孔44与多个第三接口13均连通,使得由第二通道内靠近第三接口13处附近的介质能够通过第二通孔44增加流动方向,而非仅围绕运动件4周侧环形流动,从而能够减小介质的流动阻力,减小介质沿运动件4的径向施加于运动件4的作用力,从而减小运动件4的晃动,同时降低介质撞击运动件4产生的噪音,进一步提升了阀装置的工作性能。
其中,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接口11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第一接口11沿上阀座1的周向间隔分布。
其中,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接口21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第二接口21分布于阀针22的四周。可以理解的是,阀针22位于第一静止件2的中心区域。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接口11位于第二接口21和第三接口13之间。
其中,阀装置还包括设置于上阀座1的驱动组件7,驱动组件7与运动件4传动连接且能带动运动件4于腔室内往复滑动,以使运动件4的第一抵靠部42能抵靠第二静止件3,第二抵靠部43能抵靠第一静止件2。
其中,阀装置还包括设置于上阀座1的密封组件8,密封组件8设置于驱动组件7和第三接口13之间,用于密封运动件4与上阀座1之间的缝隙,防止介质泄漏。
具体地,密封组件8包括固定设置于上阀座1的钢丝支撑套81,以套设于钢丝支撑套81的密封套82,密封套82与运动件4和上阀座1均紧密接触。以实现密封运动件4和上阀座1之间的间隙,其中,驱动组件7的具体结构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空调系统,包括上述的阀装置。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阀装置,包括第一接口、第二接口、第三接口和流量调节组件,当所述流量调节组件处于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一接口和所述第二接口通过第一通道连通,当所述流量调节组件处于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一接口和所述第三接口通过第二通道连通,其特征在于:
所述流量调节组件包括第一静止件、第二静止件和运动件;
当所述流量调节组件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运动件抵靠所述第二静止件以关闭所述第二通道,并且所述运动件远离所述第一静止件以打开所述第一通道,所述第一通道的一部分设置于所述运动件;
当所述流量调节组件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运动件抵靠所述第一静止件以关闭所述第一通道,并且所述运动件远离所述第二静止件以打开所述第二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流量调节组件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运动件与所述第一静止件之间的间隙至少部分地形成所述第一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流量调节组件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运动件与所述第二静止件之间的间隙至少部分地形成所述第二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道的最小截面积小于所述第二通道的最小截面积。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件包括第一通孔,当所述流量调节组件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运动件与所述第一静止件之间的间隙和所述第一通孔一起至少部分地形成所述第一通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件还包括第一抵靠部和第二抵靠部,所述第一抵靠部和所述第二抵靠部分别位于所述第一通孔两侧,当所述流量调节组件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一抵靠部抵靠所述第二静止件,当所述流量调节组件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二抵靠部抵靠所述第一静止件。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静止件包括阀针,当所述运动件抵靠所述第一静止件时,所述阀针封堵所述第一通孔的至少一个开口,以关闭所述第一通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针的自由端呈锥形,且所述阀针一体成型于所述第一静止件。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件还包括第二通孔,当所述流量调节组件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在所述第一接口和所述第三接口之间流通的介质至少部分能通过所述第二通孔。
10.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阀装置。
CN202321140581.XU 2023-05-12 2023-05-12 一种阀装置及空调系统 Active CN2196061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40581.XU CN219606118U (zh) 2023-05-12 2023-05-12 一种阀装置及空调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40581.XU CN219606118U (zh) 2023-05-12 2023-05-12 一种阀装置及空调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606118U true CN219606118U (zh) 2023-08-29

Family

ID=877472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140581.XU Active CN219606118U (zh) 2023-05-12 2023-05-12 一种阀装置及空调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60611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309163B1 (en) Bidirectional solenoid valve
CN105765285B (zh) 磁阀
CN109838586B (zh) 流体管理组件及热管理系统
KR101285748B1 (ko) 유수 제어기능을 갖는 전자석 밸브
CN216742910U (zh) 电子膨胀阀
CN109838587B (zh) 流体管理组件及热管理系统
CN201215210Y (zh) 活塞式电磁阀
CN210770551U (zh) 一种接头一体式电磁换向阀
CN219606118U (zh) 一种阀装置及空调系统
CN215793071U (zh) 组合四通阀、空调系统及车辆
WO2005079543A3 (en) Pin valve assembly
CN109764018A (zh) 具有工作片内卸荷与回油逻辑功能的多路阀
KR101398195B1 (ko) 방식 전환 가능형 유체 이송제어용 개폐밸브
CN106286892A (zh) 三通电磁阀
CN218377828U (zh) 比例阀的阀体、比例阀和燃气设备
CN108955313B (zh) 流体换热组件
CN216789305U (zh) 双介质流量控制阀
CN217977456U (zh) 双向电磁阀及空调机组
CN109373038B (zh) 一种电磁换向阀
KR101430719B1 (ko) 동축 유선형 유로 구조를 갖는 파일럿형 솔레노이드 밸브
CN106286895A (zh) 三通电磁阀
CN106286893A (zh) 三通电磁阀
CN218031510U (zh) 可逆电磁阀及空调机组
CN116697093A (zh) 电磁驱动控制阀
CN219654881U (zh) 电磁阀组件和涡旋压缩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