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54881U - 电磁阀组件和涡旋压缩机 - Google Patents

电磁阀组件和涡旋压缩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654881U
CN219654881U CN202223251175.9U CN202223251175U CN219654881U CN 219654881 U CN219654881 U CN 219654881U CN 202223251175 U CN202223251175 U CN 202223251175U CN 219654881 U CN219654881 U CN 2196548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lenoid valve
scroll
fluid
flow passage
valve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25117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轩
房元灿
何本东
金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peland Su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Emerson Climate Technologies Su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merson Climate Technologies Su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Emerson Climate Technologies Su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251175.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6548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6548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65488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otary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磁阀组件和涡旋压缩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用于涡旋压缩机的电磁阀组件,涡旋压缩机包括压缩机构,压缩机构包括静涡旋和动涡旋,在静涡旋中设置有流体通路并且在静涡旋的外侧部处设置有安装面,流体通路包括开口于安装面处的流体端口,其中,电磁阀组件包括电磁阀,电磁阀包括阀端口,电磁阀组件适于安装在安装面处,使得阀端口与流体端口连通以便能够经由电磁阀控制流体通路的通断,其中,电磁阀组件还包括转换接头,转换接头包括转接通路并且适于布置在安装面与电磁阀之间,使得阀端口经由转接通路而与流体端口连通。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磁阀组件可以简化涡旋压缩机的结构,降低加工难度和加工成本。

Description

电磁阀组件和涡旋压缩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磁阀组件及涡旋压缩机,特别地,涉及一种用于涡旋压缩机的电磁阀组件和包括该电磁阀组件的涡旋压缩机。
背景技术
本部分的内容仅提供了与本公开相关的背景信息,其可能并不构成现有技术。
涡旋压缩机可以设计成具有变排量技术以改变涡旋压缩机的压缩结构内的流体容量。这种涡旋压缩机通常称为变容涡旋压缩机。变容涡旋压缩机可以包括用于旁通压缩机构内的工作流体的旁通机构和用于旁通机构的流体通路,从而允许涡旋压缩机选择性地在全负载工况和部分负载工况下运行。变容涡旋压缩机还可以包括电磁阀,该电磁阀可以控制流体通路的通断,使得操作者可以通过控制该电磁阀而选择性控制涡旋压缩机的运行工况。
在现有技术中,电磁阀直接配合安装在涡旋压缩机的静涡旋的表面上,并且涡旋压缩机内的流体通路直接与电磁阀连通,以使得电磁阀能够控制该流体通路的通断,进而对旁通机构进行控制。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在涡旋压缩机的静涡旋的表面上直接加工孔(该孔作为流体通路的端口)以与电磁阀的孔配合。涡旋压缩机的静涡旋的表面上可能需要加工为细长的深孔,并且还可能需要在涡旋压缩机的静涡旋的表面上加工用于连接孔的通流槽,这增加了加工难度并且提供了加工成本。
因此,存在对一种用于涡旋压缩机的电磁阀组件的需求,该电磁阀组件包括电磁阀和转换接头,使得电磁阀可以通过转换接头与涡旋压缩机内的用于旁通机构的流体通路实现流体连通,从而以简化的结构实现对旁通机构的控制。
实用新型内容
在本部分中提供本实用新型的总概要,而不是本实用新型完全范围或本实用新型所有特征的全面公开。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或减轻上面提到的技术问题。例如,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以提供一种用于涡旋压缩机的电磁阀组件,该电磁阀组件包括电磁阀和转换接头,使得电磁阀可以通过转换接头与涡旋压缩机内的用于旁通机构的流体通路实现流体连通。由此,无需在涡旋压缩机的静涡旋的表面上加工细长深孔和通流槽等,降低了涡旋压缩机的加工难度和加工成本。
为了解决上面提到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用于涡旋压缩机的电磁阀组件,涡旋压缩机包括压缩机构,压缩机构包括静涡旋和动涡旋,在静涡旋中设置有流体通路并且在静涡旋的外侧部处设置有安装面,流体通路包括开口于安装面处的流体端口,其中,电磁阀组件包括电磁阀,电磁阀包括阀端口,电磁阀组件适于安装在安装面处,使得阀端口与流体端口连通以便能够经由电磁阀控制流体通路的通断,其中,电磁阀组件还包括转换接头,转换接头包括转接通路并且适于布置在安装面与电磁阀之间,使得阀端口经由转接通路而与流体端口连通。
在上述电磁阀组件中,转换接头呈大致板状。
在上述电磁阀组件中,转换接头包括第一表面和与第一表面相反的第二表面,第一表面用于与安装面配合,并且第二表面用于与电磁阀配合。
在上述电磁阀组件中,流体通路包括第一流体通路和第二流体通路,流体端口包括与第一流体通路关联的第一流体端口和与第二流体通路关联的第二流体端口,阀端口包括阀进入端口和阀排出端口,转接通路包括涡旋侧第一流通部、涡旋侧第二流通部、阀侧第一流通部和阀侧第二流通部,涡旋侧第一流通部和涡旋侧第二流通部设置在第一表面处并且分别用于与第一流体端口和第二流体端口连通,阀侧第一流通部和阀侧第二流通部设置在第二表面处并且分别用于与阀进入端口和阀排出端口连通,涡旋侧第一流通部与阀侧第一流通部连通,并且涡旋侧第二流通部与阀侧第二流通部连通。
在上述电磁阀组件中,涡旋侧第一流通部构造为大致直形槽状;并且/或者涡旋侧第二流通部构造为包括多个部段的弯槽状;并且/或者阀侧第一流通部构造为大致圆形孔口;并且/或者阀侧第二流通部构造为大致圆形孔口。在上述电磁阀组件中,在压缩机构的运行状态下,由于动涡旋端板相对于止推板的平动运动,输油通道的出油孔与输油槽的起始端部间歇地连通。
在上述电磁阀组件中,涡旋侧第二流通部构造为围绕涡旋侧第一流通部的大致U形槽。
在上述电磁阀组件中,涡旋侧第一流通部与阀侧第一流通部经由设置在转换接头中的单个通孔而连通,并且/或者,涡旋侧第二流通部与阀侧第二流通部经由设置在转换接头中的单个通孔而连通。
在上述电磁阀组件中,电磁阀组件还包括第一密封垫片,第一密封垫片适于布置在转换接头与安装面之间并且具有用于连通第一流体端口与涡旋侧第一流通部的第一孔和用于连通第二流体端口与涡旋侧第二流通部的第二孔;并且/或者电磁阀组件还包括第二密封垫片,第二密封垫片适于布置在转换接头与电磁阀之间并且具有用于连通阀进入端口与阀侧第一流通部的第三孔和用于连通阀排出端口与阀侧第二流通部连通的第四孔。
在上述电磁阀组件中,涡旋侧第二流通部为单个,第二孔为两个并且两个第二孔与单个涡旋侧第二流通部连通。
在上述电磁阀组件中,第一孔与涡旋侧第一流通部局部重合,并且/或者,第二孔与涡旋侧第二流通部局部重合。
在上述电磁阀组件中,转换接头还包括第一紧固孔以通过第一紧固件将转换接头安装至安装面,并且/或者,转换接头还包括第二紧固孔以通过第二紧固件将电磁阀安装至转换接头。
在上述电磁阀组件中,转换接头为通过铸造或者粉末冶金方式制成的一体式构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一种涡旋压缩机,涡旋压缩机包括上述电磁阀组件。
在上述涡旋压缩机中,涡旋压缩机为变容涡旋压缩机并且压缩机构设置有用于旁通压缩机构内的工作流体的旁通机构,以允许涡旋压缩机选择性地在全负载工况和部分负载工况下运行,涡旋压缩机构造为经由电磁阀的控制而使得控制流体在流体通路中受控地流动,以控制旁通机构的旁通和阻断。
在上述涡旋压缩机中,旁通机构包括设置在压缩机构的不同位置处的第一旁通机构和第二旁通机构,流体通路的第一流体通路用于从压缩机构的高压区获取高压控制流体并将高压控制流体经由第一流体通路的位于安装面处的第一流体端口且经由转换接头而输送至电磁阀,流体通路的第二流体通路为两个,两个第二流体通路在安装面处具有各自的第二流体端口,由此高压控制流体能够从电磁阀经由转换接头且经由相应的第二流体端口而分别流动至两个第二流体通路进而被分别输送至第一旁通机构和第二旁通机构。
在上述涡旋压缩机中,安装面形成在静涡旋的端板的径向外侧部处并且构造为径向向外面向的平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磁阀组件及涡旋压缩机的优点至少例如如下所述。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涡旋压缩机中,能够以较为简化的结构实现涡旋压缩机的变容设计;可以简化静涡旋的安装面上的流体端口的设计结构,降低了静涡旋的加工难度和加工成本;降低了电磁阀组件的转换接头和密封垫片所需的定位精度,由此降低了它们的定位难度和装配难度;以及转换接头的加工难度和加工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电磁阀组件和涡旋压缩机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的技术特征,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的涡旋压缩机的静涡旋内的流体通路以及电磁阀组件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的电磁阀组件的转换接头的立体图,其中,示出了电磁阀组件的转换接头的第一表面;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的电磁阀组件的转换接头的立体图,其中,示出了电磁阀组件的转换接头的第二表面;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的电磁阀组件的转换接头的平面图,该平面图为从与转换接头垂直的方向观察转换接头的第一表面的视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的电磁阀组件的转换接头的平面图,该平面图为从与转换接头垂直的方向观察转换接头的第二表面的视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的电磁阀组件的第一密封垫片的平面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的电磁阀组件的第二密封垫片的平面图;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的电磁阀组件的电磁阀的立体图;
图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的电磁阀组件的分解立体图,其中,还示出了涡旋压缩机的静涡旋的安装面;
图10是安装在涡旋压缩机的静涡旋上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的电磁阀组件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借助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对本实用新型的以下详细描述仅仅是出于说明目的,而绝不是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用途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涡旋压缩机的电磁阀组件,该电磁阀组件包括电磁阀和转换接头,使得电磁阀可以通过转换接头与涡旋压缩机的压缩机构的用于旁通机构的流体通路实现流体连通。并且,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包含该电磁阀组件的涡旋压缩机。
在下文中,参照附图中的各个视图概要地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的电磁阀组件和涡旋压缩机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首先,参照图1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的涡旋压缩机的旁通机构以及流体通路,该涡旋压缩机为变容涡旋压缩机并且其压缩机构设置有用于旁通压缩机构内的工作流体的旁通机构(该旁通机构用于允许涡旋压缩机选择性地在全负载工况和部分负载工况下运行),该涡旋压缩机还包括设置在静涡旋内的用于旁通机构的流体通路以及电磁阀组件。该涡旋压缩机构造为经由电磁阀的控制而使得控制流体在流体通路中受控地流动,以控制旁通机构的旁通和阻断。旁通机构包括设置在压缩机构的不同位置处的第一旁通机构和第二旁通机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的涡旋压缩机包括静涡旋20(参见图9),并且静涡旋20包括设置在其中的流体通路26、设置静涡旋20的外侧部处的安装面29和与流体通路26对应并且开口于安装面29处的流体端口(参见图9),该安装面29用于与电磁阀组件配合。安装面29可以形成在静涡旋20的端板的径向外侧部处并且构造为径向向外面向的平面。静涡旋20的流体通路26包括第一流体通路26a和第二流体通路26b。第一流体通路26a和第二流体通路26b各自包括设置在安装面29处的第一流体端口27a和第二流体端口27b(参见图9)。在本实用新型的该优选实施方式的涡旋压缩机中,包括第一旁通机构和第二旁通机构,因此设置有分别与这两个旁通机构连通的两个第二流体通路26b,两个第二流体通路26b在安装面29处具有各自的第二流体端口27b。第一流体通路26a用于从涡旋压缩机的压缩机构的高压区获取高压控制流体并将高压控制流体经由第一流体通路26a输送至第一流体端口27a,而第二流体通路26b用于使流入相应的第二流体端口27b的高压控制流体经由两个第二流体通路26b分别流动至涡旋压缩机的第一旁通机构和第二旁通机构。在静涡旋20的安装面29上设置有电磁阀组件,该电磁阀组件的电磁阀与流体端口连通以便经由电磁阀控制上述流体通路的通断。当电磁阀处于断电状态时,流体通路处于连通状态,高压流体从压缩机构的高压区经由第一流体通路26a流动至第一流体端口27a,然后流动到电磁阀组件内,之后经由电磁阀组件内部的流体通路流动中入第二流体端口27b,然后进入第二流体通路26b并且经由第二流体通路26b流动至旁通机构,从而使旁通机构关闭,此时,涡旋压缩机在全负载工况下运行。当电磁阀组件处于通电状态时,流体通路处于断开状态,从而使旁通机构打开使得压缩机构中的部分流体排出,此时,涡旋压缩机在部分负载工况下运行。
以下将参照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的电磁阀组件。该电磁阀组件包括电磁阀30和转换接头10,其中,电磁阀30(参见图8)为常规电磁阀,该电磁阀具有与流体端口连通的阀端口(未示出),该阀端口包括阀进入端口和阀排出端口。电磁阀30可以控制流体通路的通断。与现有的用于涡旋压缩机的电磁阀相比,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磁阀组件附加地包括转换接头,该转换接头设置在电磁阀与涡旋压缩机的静涡旋的安装面之间,以实现电磁阀与涡旋压缩机的静涡旋内的用于旁通机构的流体通路之间的流体连通。以下将参照图2-图5详细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磁阀组件的转换接头。
图2和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磁阀组件的转换接头的立体图,其中,分别示出了电磁阀组件的转换接头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图4和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磁阀组件的转换接头的平面图,其中,它们分别为从与转换接头垂直的方向观察转换接头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的视图。
电磁阀组件的转换接头10包括用于与涡旋压缩机的静涡旋20的安装面29配合的第一表面11和用于与电磁阀30配合的第二表面12。转换接头10包括转接通路,该转接通路包括如下所述的涡旋侧第一流通部111、涡旋侧第二流通部112、阀侧第一流通部121和阀侧第二流通部122。如图2所示,电磁阀组件的转换接头10的第一表面11上设置有涡旋侧第一流通部111和涡旋侧第二流通部112(在该优选实施方式中,该涡旋侧第二流通部112为单个),其中,涡旋侧第一流通部111与第一流体端口27a连通,并且涡旋侧第二流通部112与第二流体端口27b连通。如图3所示,电磁阀组件的转换接头10的第二表面12上设置有阀侧第一流通部121和阀侧第二流通部122,其中,通过设置在转换接头10中的流体通路,阀侧第一流通部121与涡旋侧第一流通部111连通,并且阀侧第二流通部122与涡旋侧第二流通部112连通。例如,转换接头10中的流体通路可以包括单个通孔,使得涡旋侧第一流通部111与阀侧第一流通部121经由单个通孔连通,并且涡旋侧第二流通部112与阀侧第二流通部122经由单个通孔连通。并且,阀侧第一流通部121还与电磁阀30的阀进入端口连通,并且阀侧第二流通部122与电磁阀30的阀排出端口连通。通过以上描述可知,当转换接头10组装在涡旋压缩机的静涡旋20的安装面29与电磁阀之间时,高压控制流体可以从第一流体端口27a流动至涡旋侧第一流通部111,然后通过转换接头10中的单个通孔流动至阀侧第一流通部121,然后通过进入电磁阀30的阀进入端口进入电磁阀30,然后通过电磁阀30内的流体通路流动至电磁阀30的阀排出端口,然后流动至阀侧第二流通部122,然后通过转换接头10中的单个通孔流动至涡旋侧第二流通部112,最后流动至第二流体端口27b。由此,该转换接头实现了电磁阀与涡旋压缩机的静涡旋内的用于旁通机构的流体通路之间的流体连通。并且,该转换接头呈大致板状并且可以是通过铸造或者粉末冶金方式制成的一体式构件,加工难度和加工成本较低。
参见图4和图5,其中,具体示出了转换接头10的设置在第一表面11上的涡旋侧第一流通部111和涡旋侧第二流通部112和设置在第二表面12上的阀侧第一流通部121和阀侧第二流通部122的具体构型。参见图4,涡旋侧第一流通部111构造为大致直形槽状,并且涡旋侧第二流通部112构造为包括多个部段的弯槽状,例如构造为围绕涡旋侧第一流通部111的大致U形槽。涡旋侧第一流通部111和涡旋侧第二流通部112的槽状设计确保了在涡旋侧第一流通部111与第一流体端口27a局部重合的情况下,以及在涡旋侧第二流通部112与第二流体端口27b局部重合的情况下,即可实现涡旋侧第一流通部111与第一流体端口27a之间的连通以及涡旋侧第二流通部112与第二流体端口27b之间的连通,由此降低了转换接头10所需的定位精度,由此降低了定位难度和装配难度。参见图5,阀侧第一流通部121和阀侧第二流通部122均可以为大致圆形孔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的电磁阀组件还可以包括布置在电磁阀组件的转换接头与静涡旋的安装面之间的第一密封垫片和布置在电磁阀组件转换接头与电磁阀之间的第二密封垫片,以增强电磁阀组件与静涡旋的安装面以及电磁阀组件的电磁阀与转换接头之间的流体密封。以下将参照图6和图7详细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的电磁阀组件的第一密封垫片和第二密封垫片。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的电磁阀组件的第一密封垫片的平面图;而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的电磁阀组件的第二密封垫片的平面图。
如上所述,电磁阀组件还包括第一密封垫片40和第二密封垫片50,其中,第一密封垫片40布置在转换接头10与静涡旋20的安装面29之间,并且第二密封垫片50布置在转换接头10与电磁阀30之间。如图6所示,第一密封垫片40呈大致矩形板状,并且具有用于连通第一流体端口27a和转换接头10的涡旋侧第一流通部111的第一孔41和用于连通第二流体端口27b与转换接头10的涡旋侧第二流通部112的第二孔42(该第二孔42可以为两个并且两个第二孔42与单个涡旋侧第二流通部112连通)。如图7所示,第二密封垫片50呈不规则板状,并且具有用于连通电磁阀30的阀进入端口与转换接头10的阀侧第一流通部121的第三孔51和用于连通电磁阀30阀排出端口与转换接头10的阀侧第二流通部122连通的第四孔52。通过以上描述可知,当电磁阀组件配合在涡旋压缩机的静涡旋20的安装面29上时,高压控制流体可以从第一流体端口27a流动通过第一孔41而流动至涡旋侧第一流通部111,从阀侧第一流通部121流动通过第三孔51而流动至阀进入端口,从阀排出端口流动通过第四孔52流动至阀侧第二流通部122,并且从涡旋侧第二流通部112流动通过第二孔42流动至第二流体端口27b。可选地,第一孔41仅需与涡旋侧第一流通部111局部重合,并且第二孔42仅需与涡旋侧第二流通部112局部重合即可以实现连通功能,由此降低了第一密封垫片40所需的定位精度,由此降低了定位难度和装配难度。
下面,参照图9和图10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的电磁阀组件的装配过程及结构。
图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的电磁阀组件的分解立体图,其中,还示出了涡旋压缩机的静涡旋的安装面;而图10是安装在涡旋压缩机的静涡旋上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的电磁阀组件的视图。
如图9和图10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的电磁阀组件通过包括紧固件和紧固孔的紧固结构而装配到涡旋压缩机的静涡旋的安装面上。如图9所示,在涡旋压缩机的静涡旋20的安装面29上设置有紧固孔21,如图6所示,在第一密封垫片40上设置有紧固孔43,并且如图3所示,在电磁阀组件的转换接头10上设置第一紧固孔13,从而可以通过使第一紧固件91穿过转换接头10的第一紧固孔13、第一密封垫片40的紧固孔43和静涡旋20的安装面29的紧固孔21而将转换接头10以及第一密封垫片40固定至安装面29。如图3所示,在电磁阀组件的转换接头10上设置第二紧固孔14,如图7所示,在第二密封垫片50上设置有紧固孔53,并且如图8所示,电磁阀30包括设置在其中的第二紧固件92,从而可以通过使第二紧固件92穿过第二密封垫片50的紧固孔53和转换接头10的第二紧固孔14而将电磁阀30以及第二密封垫片50固定至转换接头10。由此,如图10所示,电磁阀组件能够牢固地安装到涡旋压缩机的静涡旋的安装面上。
以下将说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的涡旋压缩机及其电磁阀组件所带来的有益技术效果。
第一,由于涡旋压缩机具有旁通机构、用于旁通机构的流体通路以及电磁阀组件,因此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以较为简化的结构实现涡旋压缩机的变容设计。第二,由于电磁阀组件包括设置在静涡旋的安装面与电磁阀之间的转换接头,因此可以简化静涡旋的安装面上的流体端口的设计结构,例如无需在静涡旋的安装面上加工细长深孔,由此降低了静涡旋的加工难度和加工成本。第三,由于转换接头的涡旋侧第一流通部和涡旋侧第二流通部的槽状设计,在装配时,仅需使得涡旋侧第一流通部和涡旋侧第二流通部与静涡旋的安装面上的相应流体端口/第一密封垫片上相应孔局部重合即可实现流体连通的功能,因此降低了转换接头和第一密封垫片所需的定位精度,由此降低了定位难度和装配难度。第四,转换接头可以是通过铸造或者粉末冶金方式制成的一体式构件,加工难度和加工成本较低。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在前文中实描述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磁阀组件和涡旋压缩机的优选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但可以理解,上述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其中,并不是所有特征都是必需的,并且可以采取各种可行的变型,具体如下所述。
例如,尽管在上述优选实施方式中,转换接头的涡旋侧第一流通部和涡旋侧第二流通部为槽状设计,但涡旋侧第一流通部和涡旋侧第二流通部也可以具有其他形状,只需能够确保流体连通功能即可。此外,尽管在上述优选实施方式中,电磁阀组件包括两个板状的密封垫片,但也可以包括其他形状的密封件,或者仅包括一个密封件甚至不包括密封件。此外,尽管在上述优选实施方式中,涡旋压缩机包括两个旁通机构,但涡旋压缩机也可以仅包括一个旁通机构或包括多于两个的旁通机构。
虽然已经参照示例性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是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文中详细描述和示出的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示例性具体实施方式做出各种改变。

Claims (16)

1.一种电磁阀组件,所述电磁阀组件用于涡旋压缩机,所述涡旋压缩机包括压缩机构,所述压缩机构包括静涡旋和动涡旋,在所述静涡旋中设置有流体通路并且在所述静涡旋的外侧部处设置有安装面,所述流体通路包括开口于所述安装面处的流体端口,
其中,所述电磁阀组件包括电磁阀,所述电磁阀包括阀端口,所述电磁阀组件适于安装在所述安装面处,使得所述阀端口与所述流体端口连通以便能够经由所述电磁阀控制所述流体通路的通断,
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阀组件还包括转换接头,所述转换接头包括转接通路并且适于布置在所述安装面与所述电磁阀之间,使得所述阀端口经由所述转接通路而与所述流体端口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阀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接头呈大致板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阀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接头包括第一表面和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反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用于与所述安装面配合,并且所述第二表面用于与所述电磁阀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磁阀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流体通路包括第一流体通路和第二流体通路,所述流体端口包括与所述第一流体通路关联的第一流体端口和与所述第二流体通路关联的第二流体端口,所述阀端口包括阀进入端口和阀排出端口,
所述转接通路包括涡旋侧第一流通部、涡旋侧第二流通部、阀侧第一流通部和阀侧第二流通部,所述涡旋侧第一流通部和所述涡旋侧第二流通部设置在所述第一表面处并且分别用于与所述第一流体端口和所述第二流体端口连通,所述阀侧第一流通部和所述阀侧第二流通部设置在所述第二表面处并且分别用于与所述阀进入端口和所述阀排出端口连通,
所述涡旋侧第一流通部与所述阀侧第一流通部连通,并且所述涡旋侧第二流通部与所述阀侧第二流通部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磁阀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涡旋侧第一流通部构造为大致直形槽状;并且/或者
所述涡旋侧第二流通部构造为包括多个部段的弯槽状;并且/或者
所述阀侧第一流通部构造为大致圆形孔口;并且/或者
所述阀侧第二流通部构造为大致圆形孔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磁阀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涡旋侧第二流通部构造为围绕所述涡旋侧第一流通部的大致U形槽。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磁阀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涡旋侧第一流通部与所述阀侧第一流通部经由设置在所述转换接头中的单个通孔而连通,并且/或者,所述涡旋侧第二流通部与所述阀侧第二流通部经由设置在所述转换接头中的单个通孔而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4至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电磁阀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磁阀组件还包括第一密封垫片,所述第一密封垫片适于布置在所述转换接头与所述安装面之间并且具有用于连通所述第一流体端口与所述涡旋侧第一流通部的第一孔和用于连通所述第二流体端口与所述涡旋侧第二流通部的第二孔;并且/或者
所述电磁阀组件还包括第二密封垫片,所述第二密封垫片适于布置在所述转换接头与所述电磁阀之间并且具有用于连通所述阀进入端口与所述阀侧第一流通部的第三孔和用于连通所述阀排出端口与所述阀侧第二流通部连通的第四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磁阀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涡旋侧第二流通部为单个,所述第二孔为两个并且两个所述第二孔与单个所述涡旋侧第二流通部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磁阀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孔与所述涡旋侧第一流通部局部重合,并且/或者,所述第二孔与所述涡旋侧第二流通部局部重合。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电磁阀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接头还包括第一紧固孔以通过第一紧固件将所述转换接头安装至所述安装面,并且/或者,所述转换接头还包括第二紧固孔以通过第二紧固件将所述电磁阀安装至所述转换接头。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电磁阀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接头为通过铸造或者粉末冶金方式制成的一体式构件。
13.一种涡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涡旋压缩机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电磁阀组件。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涡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涡旋压缩机为变容涡旋压缩机并且所述压缩机构设置有用于旁通所述压缩机构内的工作流体的旁通机构,以允许所述涡旋压缩机选择性地在全负载工况和部分负载工况下运行,
所述涡旋压缩机构造为经由所述电磁阀的控制而使得控制流体在所述流体通路中受控地流动,以控制所述旁通机构的旁通和阻断。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涡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旁通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压缩机构的不同位置处的第一旁通机构和第二旁通机构,
所述流体通路的第一流体通路用于从所述压缩机构的高压区获取高压控制流体并将高压控制流体经由所述第一流体通路的位于所述安装面处的第一流体端口且经由所述转换接头而输送至所述电磁阀,
所述流体通路的第二流体通路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流体通路在所述安装面处具有各自的第二流体端口,由此高压控制流体能够从所述电磁阀经由所述转换接头且经由相应的第二流体端口而分别流动至两个所述第二流体通路进而被分别输送至所述第一旁通机构和所述第二旁通机构。
16.根据权利要求13至1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涡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面形成在所述静涡旋的端板的径向外侧部处并且构造为径向向外面向的平面。
CN202223251175.9U 2022-12-05 2022-12-05 电磁阀组件和涡旋压缩机 Active CN2196548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51175.9U CN219654881U (zh) 2022-12-05 2022-12-05 电磁阀组件和涡旋压缩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51175.9U CN219654881U (zh) 2022-12-05 2022-12-05 电磁阀组件和涡旋压缩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654881U true CN219654881U (zh) 2023-09-08

Family

ID=878593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251175.9U Active CN219654881U (zh) 2022-12-05 2022-12-05 电磁阀组件和涡旋压缩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65488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094898B1 (en) Flow control for aspirators producing vacuum using the venturi effect
US9261015B2 (en) Control device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EP1653080B1 (en) Discharge structure of compressor, with non-return valve
US11156296B2 (en) Flow control valve
CN219654881U (zh) 电磁阀组件和涡旋压缩机
US20160290521A1 (en) Non-return valve/filter unit
KR100499244B1 (ko) 유체전환밸브
US20030178073A1 (en) Electrohydraulic servo valve
EP0840047A2 (en) Pressure controlling valve to be attached to a base-mounted change valve
CN209838684U (zh) 一种涡旋压缩机
CN113931842A (zh) 涡旋压缩机构和涡旋压缩机
SK287713B6 (en) Suction and discharge valve arrangement for small hermetic compressor
CN109296531B (zh) 静涡盘、涡旋压缩机、空气调节系统
US20040244845A1 (en) Three-way valve
CN213685321U (zh) 电磁阀
CN212717168U (zh) 涡旋压缩机构和涡旋压缩机
US6681804B2 (en) Device for controlling the output of rotary compressors
JP6832299B2 (ja) スライド式切換弁、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る冷凍サイクルシステム
CN112780546A (zh) 涡旋压缩机
CN219606118U (zh) 一种阀装置及空调系统
CN109563946B (zh) 滑阀以及冷冻循环系统
CN219492577U (zh) 流体输送装置以及包括该流体输送装置的压缩机
CN212804397U (zh) 一种组合式调节阀
CN219974808U (zh) 容量调节装置及变容量的涡旋压缩机
CN111457148B (zh) 先导式电磁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