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05942U - 一种减震装置及带减震装置的地质环境数据采集仪 - Google Patents

一种减震装置及带减震装置的地质环境数据采集仪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605942U
CN219605942U CN202223594069.0U CN202223594069U CN219605942U CN 219605942 U CN219605942 U CN 219605942U CN 202223594069 U CN202223594069 U CN 202223594069U CN 219605942 U CN219605942 U CN 2196059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mping
mounting
plate
buffer
suppor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594069.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米文满
李德贤
张琳琳
艾启兴
贺耀文
高亚林
阮俊红
肖美林
王坚
陈耕耘
郭新珂
刘世钊
贾翠霞
韩小磊
马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nchuan Group Co Ltd
Jinchuan Nickel Cobalt Research and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nchuan Group Co Ltd
Jinchuan Nickel Cobalt Research and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nchuan Group Co Ltd, Jinchuan Nickel Cobalt Research and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nchuan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594069.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60594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6059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60594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on Of Foundation Soil And Reinforcement Of Foundation Soil By Compacting Or Drain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矿山地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减震装置及带减震装置的地质环境数据采集仪,所述减震弹簧设置于凹槽内;立柱垂直设置于减震弹簧上方,立柱的下端设置于凹槽内且与减震弹簧的上端连接,立柱的上端设置于减震腔内;所述第一安装杆垂直设置于底板上;所述两个第一缓冲弹簧分别套设于两个第一安装杆上,第一安装杆的顶端与第一缓冲弹簧的顶端相对固定设置;所述安装侧板的一端与立柱的外侧壁连接,另一端与第一缓冲弹簧的侧面连接;所述支撑板设置于立柱的顶端,支撑板的上表面高于减震腔顶部,支撑板的下表面位于减震腔内部,支撑板的侧面与底座壳侧板的内壁滑动贴合。本实用新型便于移动以及固定,减震效果好,稳定性高,实用性好。

Description

一种减震装置及带减震装置的地质环境数据采集仪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矿山地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减震装置及带减震装置的地质环境数据采集仪。
背景技术
探地雷达作为一种先进的新型无损检测技术,具有无损、快速、准确、可实时成像、检测结果有追溯性的技术优势,近年来在地质环境监测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探地雷达可用于检测各种材料,如岩石、泥土、砾石,还可以检测不同岩层的深度和厚度,并常用于检测土壤层局部疏松、脱空,在水蚀作用下逐步形成的地下孔洞。但是现有的采集装置减震效果差,且移动固定不便,在崎岖的山路上移动时,颠簸过大,进而容易对采集装置造成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减震装置及带减震装置的地质环境数据采集仪,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一种减震装置,包括底座壳、减震系统和支撑板,所述底座壳包括底板和设置于底板上方的侧板,所述侧板与底板垂直连接,侧板与底板共同围成上方开口的减震腔,所述减震腔的横截面可以是矩形、圆形或者其他形状,在此不做限制,优选为长方形,此时所述侧板包括前后左右四块。所述底板上设置有n个开口向上的凹槽,所述n的值优选为4,所述4个凹槽在底板上对称设置,也可根据需要调整数量和具体设置的位置。所述减震系统设置于减震腔内部,减震系统包括n个减震机构,所述减震机构的数量与凹槽数量一致,具体应为2个或2个以上,为了使整个装置具有更好的稳定性,优选为4个减震机构,在底板上对称设置。所述减震机构包括减震弹簧、立柱、两个对称设置于立柱两侧的安装侧板、两个第一安装杆、两个第一缓冲弹簧;所述减震弹簧设置于凹槽内;所述立柱垂直设置于减震弹簧上方,立柱的下端设置于凹槽内且与减震弹簧的上端连接,立柱的上端设置于减震腔内,所述立柱下端位于凹槽内部的部分,其外壁与凹槽壁光滑贴合,这样既能保证立柱的稳定性,又不会阻碍立柱在凹槽内的上下移动。所述第一安装杆垂直设置于底板上,第一安装杆与底板固定连接。所述两个第一缓冲弹簧分别套设于两个第一安装杆上,第一安装杆的顶端与第一缓冲弹簧的顶端相对固定设置,所述第一安装杆的顶端与第一缓冲弹簧的顶端既可以以固定连接的方式实现相对固定设置,也可以在第一安装杆的顶端设置限位装置对第一缓冲弹簧的顶端进行限位,只要保证第一缓冲弹簧不会从第一安装杆的顶部脱出即可,在此不做过多限制。所述安装侧板的一端与立柱的外侧壁连接,另一端与第一缓冲弹簧的侧面连接,所述安装侧板优选为与底板平行设置,所述安装板与第一缓冲弹簧的侧面既可以直接固定连接,也可以通过连接装置进行连接。所述支撑板设置于立柱的顶端,支撑板的上表面高于减震腔顶部,支撑板的下表面位于减震腔内部,支撑板的侧面与底座壳侧板的内壁滑动贴合,支撑板水平设置,支撑板上用于放置需要减震的装置。支撑板的的侧面与底座壳侧板的内壁滑动贴合既能保证支撑板的稳定性,又能确保在需要减震时支撑板可以不受阻碍地上下活动。所述n为不小于2的正整数。
优选的,所述第一缓冲弹簧的外侧还固定套设有第一缓冲滑块,所述安装侧板的另一端与第一缓冲滑块连接,安装侧板通过第一缓冲滑块实现与第一缓冲弹簧的连接。
优选的,所述减震机构还包括两组辅助减震机构,所述每组辅助减震机构包括两根设置于安装侧板下方且一端与安装侧板转动连接的铰接杆、两端与底板固定连接的第二安装杆、以及套设于第二安装杆上的第二缓冲弹簧,所述铰接杆的另一端与第二缓冲弹簧的侧面转动连接,所述两根铰接杆呈“八”字形设置于安装侧板与第二安装杆之间。所述第二安装杆与底板平行设置,且其两端与底板固定连接,具体实现方式可以是通过设置于底板上的连接块连接,也可以是在底板上设置第二安装槽,将第二安装杆水平设置于安装槽内,第二安装杆的两端与安装槽的两侧壁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其他合适的方式,在此不做限制。
优选的,所述第二缓冲弹簧的外侧还固定套设有第二缓冲滑块,所述安装侧板的下方还设置有第二连接板,所述铰接杆一端与第二连接杆铰接,铰接杆的另一端与第二缓冲滑块铰。
优选的,还包括设置于底板下方的底板壳、以及设置于底板壳下方的多个滚动装置。所述滚动装置的数量优选为4个,且对称分散设置于底板壳底部,这样可以确保推动装置时的稳定性。所述滚动装置优选为万向轮。所述万向轮可以为普通万向轮也可以为可制动万向轮。
优选的,还包括设置于底板壳下方的m组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的数量以能够保证整个装置稳定停放为准,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支撑机构的数量优选为4组,所述4组支撑机构在底板壳底部分散对称设置。所述底板壳下表面开设有m个收纳槽,收纳槽用于在不需要支撑时(如推动装置时)收纳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两个对称设置于收纳槽相对的内侧壁上的连接板、以及分别与两个连接板转动连接的两个支撑腿,所述支撑腿的高度大于滚动装置的高度,这样可以确保放下支撑腿时滚动装置不着地,确保装置停放的稳定性。所述两个支撑腿的高度之和不大于相对设置的两个连接板之间的距离,这样可以确保两个支撑腿可以同时收进收纳槽中。所述m为不小于2的正整数。所述支撑腿用于在使用装置时支撑整个装置,每个支撑腿的高度相同。
优选的,所述支撑机构还包括两组限位装置、两个安装轴以及两个设置于支撑腿底端的减震垫,所述减震垫采用弹性材质制成,例如可以是橡胶减震垫等,减震垫可以进一步起到减震的作用。所述连接板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连接板的第一端与收纳槽内侧壁固定连接,连接板的第二端中间开设有上下贯通的连接槽,连接槽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支撑腿的一端设置于连接槽内,支撑腿上与第一连接孔相对的部位开设有贯通的第二连接孔;所述安装轴贯穿设置于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中,安装轴的两端设置于连接板的外侧;所述每组限位装置包括两个限位机构,所述两个限位机构分别设置于安装轴的两个端部。限位装置的作用是在需要放下支撑腿稳定停放装置时,确保支撑腿不会转动过限,以保证每个支撑腿的底端位于同一个平面上,确保整个装置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限位装置为复位扭簧,所述复位扭簧套设于安装轴的端部,复位扭簧的一端与安装轴的端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连接板的外侧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支撑机构还包括两块第一磁铁块和一块第二磁铁块,所述两块第一磁铁块分别设置于两个支撑腿的相对侧,所述第二磁铁块设置于收纳槽的顶部。当需要收起支撑腿时,第一磁铁块与第二磁铁块相互吸引,可以时支撑腿保持折叠的状态,防止支撑腿从收纳槽中脱出。
一种带有减震装置的地质环境数据采集仪,还包括地质环境数据采集仪本体,所述地质环境数据采集仪本体设置于支撑板上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设置有连接板、复位扭簧、安装轴、支撑腿、第一磁铁块、减震垫、第二磁铁块以及万向轮,可便于对本实用新型进行移动以及稳定固定;通过设置有第一安装杆、第一缓冲弹簧、第一缓冲滑块、铰接杆、第二连接杆、安装侧板、立柱、第三缓冲滑块、第三缓冲弹簧以及第三安装杆等,可提高对地质环境数据采集仪本体的减震效果,稳定性更好。本实用新型便于移动以及固定,减震效果好,稳定性高,实用性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地质环境数据采集仪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减震装置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减震装置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减震装置中支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减震装置中减震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减震装置的仰视图。
图中标号:1-支撑板、2-万向轮、3-支撑机构、4-底板壳、5-底座壳、6-第一矩形安装槽、7-减震机构、8-第二矩形安装槽、9-凹槽、10-减震弹簧、11-收纳槽、12-地质环境数据采集仪本体、301-连接板、302-复位扭簧、303-安装轴、304-支撑腿、305-第一磁铁块、306-第二磁铁块、307-减震垫、701-第一安装杆、702-第一缓冲弹簧、703-第一缓冲滑块、704-第二安装杆、705-第二缓冲滑块、706-第二缓冲弹簧、707-铰接杆、708-第二连接板、709-安装侧板、710-立柱、711-第三矩形安装槽、712-矩形安装侧块、713-第三缓冲滑块、714-第三缓冲弹簧、715-第三安装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下面所示的实施例不对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实用新型内容起任何限定作用。另外,下面实施例所表示的构成的全部内容不限于作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所必需的。
参考附图1-6,一种减震装置,包括底座壳5、减震系统和支撑板1,所述底座壳5包括底板和设置于底板上方的侧板,所述侧板与底板垂直连接,侧板与底板共同围成上方开口的减震腔,所述减震腔的横截面可以是矩形、圆形或者其他形状,在此不做限制,优选为长方形,此时所述侧板包括前后左右四块。所述底板上设置有n个开口向上的凹槽9,所述n的值优选为4,所述4个凹槽9在底板上对称设置,也可根据需要调整数量和具体设置的位置。所述减震系统设置于减震腔内部,减震系统包括n个减震机构7,所述减震机构7的数量与凹槽9数量一致,具体应为2个或2个以上,为了使整个装置具有更好的稳定性,优选为4个减震机构7,在底板上对称设置。所述减震机构7包括减震弹簧10、立柱710、两个对称设置于立柱710两侧的安装侧板709、两个第一安装杆701、两个第一缓冲弹簧702;所述减震弹簧10设置于凹槽9内;所述立柱710垂直设置于减震弹簧10上方,立柱710的下端设置于凹槽9内且与减震弹簧10的上端连接,立柱710的上端设置于减震腔内,所述立柱710下端位于凹槽9内部的部分,其外壁与凹槽9壁光滑贴合,这样既能保证立柱710的稳定性,又不会阻碍立柱710在凹槽9内的上下移动。所述第一安装杆701垂直设置于底板上,第一安装杆701与底板固定连接。所述两个第一缓冲弹簧702分别套设于两个第一安装杆701上,第一安装杆701的顶端与第一缓冲弹簧702的顶端相对固定设置,所述第一安装杆701的顶端与第一缓冲弹簧702的顶端既可以以固定连接的方式实现相对固定设置,也可以在第一安装杆701的顶端设置限位装置对第一缓冲弹簧702的顶端进行限位,只要保证第一缓冲弹簧702不会从第一安装杆701的顶部脱出即可,在此不做过多限制。所述安装侧板709的一端与立柱710的外侧壁连接,另一端与第一缓冲弹簧702的侧面连接,所述安装侧板709优选为与底板平行设置,所述安装板与第一缓冲弹簧702的侧面既可以直接固定连接,也可以通过连接装置进行连接。所述支撑板1设置于立柱710的顶端,支撑板1的上表面高于减震腔顶部,支撑板1的下表面位于减震腔内部,支撑板1的侧面与底座壳5侧板的内壁滑动贴合,支撑板1水平设置,支撑板1上用于放置需要减震的装置。支撑板1的的侧面与底座壳5侧板的内壁滑动贴合既能保证支撑板1的稳定性,又能确保在需要减震时支撑板1可以不受阻碍地上下活动。所述n为不小于2的正整数。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缓冲弹簧702的外侧还固定套设有第一缓冲滑块703,所述安装侧板709的另一端与第一缓冲滑块703连接,安装侧板709通过第一缓冲滑块703实现与第一缓冲弹簧702的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减震机构7还包括两组辅助减震机构7,所述每组辅助减震机构7包括两根设置于安装侧板709下方且一端与安装侧板709转动连接的铰接杆707、两端与底板固定连接的第二安装杆704、以及套设于第二安装杆704上的第二缓冲弹簧706,所述铰接杆707的另一端与第二缓冲弹簧706的侧面转动连接,所述两根铰接杆707呈“八”字形设置于安装侧板709与第二安装杆704之间。所述第二安装杆704与底板平行设置,且其两端与底板固定连接,具体实现方式可以是通过设置于底板上的连接块连接,也可以是在底板上设置第二安装槽,将第二安装杆704水平设置于安装槽内,第二安装杆704的两端与安装槽的两侧壁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其他合适的方式,在此不做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缓冲弹簧706的外侧还固定套设有第二缓冲滑块705,所述安装侧板709的下方还设置有第二连接板708301,所述铰接杆707一端与第二连接杆铰接,铰接杆707的另一端与第二缓冲滑块705铰。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设置于底板下方的底板壳4、以及设置于底板壳4下方的多个滚动装置。所述滚动装置的数量优选为4个,且对称分散设置于底板壳4底部,这样可以确保推动装置时的稳定性。所述滚动装置优选为万向轮2。所述万向轮2可以为普通万向轮2也可以为可制动万向轮2。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设置于底板壳4下方的m组支撑机构3,所述支撑机构3的数量以能够保证整个装置稳定停放为准,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支撑机构3的数量优选为4组,所述4组支撑机构3在底板壳4底部分散对称设置。所述底板壳4下表面开设有m个收纳槽11,收纳槽11用于在不需要支撑时(如推动装置时)收纳支撑机构3。所述支撑机构3包括两个对称设置于收纳槽11相对的内侧壁上的连接板301、以及分别与两个连接板301转动连接的两个支撑腿304,所述支撑腿304的高度大于滚动装置的高度,这样可以确保放下支撑腿304时滚动装置不着地,确保装置停放的稳定性。所述两个支撑腿304的高度之和不大于相对设置的两个连接板301之间的距离,这样可以确保两个支撑腿304可以同时收进收纳槽11中。所述m为不小于2的正整数。所述支撑腿304用于在使用装置时支撑整个装置,每个支撑腿304的高度相同。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机构3还包括两组限位装置、两个安装轴303以及两个设置于支撑腿304底端的减震垫307,所述减震垫307采用弹性材质制成,例如可以是橡胶减震垫307等,减震垫307可以进一步起到减震的作用。所述连接板301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连接板301的第一端与收纳槽11内侧壁固定连接,连接板301的第二端中间开设有上下贯通的连接槽,连接槽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支撑腿304的一端设置于连接槽内,支撑腿304上与第一连接孔相对的部位开设有贯通的第二连接孔;所述安装轴303贯穿设置于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中,安装轴303的两端设置于连接板301的外侧;所述每组限位装置包括两个限位机构,所述两个限位机构分别设置于安装轴303的两个端部。限位装置的作用是在需要放下支撑腿304稳定停放装置时,确保支撑腿304不会转动过限,以保证每个支撑腿304的底端位于同一个平面上,确保整个装置的稳定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限位装置为复位扭簧302,所述复位扭簧302套设于安装轴303的端部,复位扭簧302的一端与安装轴303的端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连接板301的外侧固定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机构3还包括两块第一磁铁块305和一块第二磁铁块306,所述两块第一磁铁块305分别设置于两个支撑腿304的相对侧,所述第二磁铁块306设置于收纳槽11的顶部。当需要收起支撑腿304时,第一磁铁块305与第二磁铁块306相互吸引,可以时支撑腿304保持折叠的状态,防止支撑腿304从收纳槽11中脱出。
一种带有减震装置的地质环境数据采集仪,还包括地质环境数据采集仪本体12,所述地质环境数据采集仪本体12设置于支撑板1上方。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连接板301、复位扭簧302、安装轴303、支撑腿304、第一磁铁块305、减震垫307、第二磁铁块306以及万向轮2,可便于对本实用新型进行移动以及稳定固定;通过设置有第一安装杆701、第一缓冲弹簧702、第一缓冲滑块703、铰接杆707、第二连接杆、安装侧板709、立柱710等,可提高对地质环境数据采集仪本体12的减震效果,稳定性更好。本实用新型便于移动以及固定,减震效果好,稳定性高,实用性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减震装置包括底座壳5,底座壳5内部底端安装有减震机构7,减震机构7上端固定安装有支撑板1,支撑板1上端穿过底座壳5,并延伸至底座壳5上方,且支撑板1上端面可拆卸式固定安装有地质环境数据采集仪本体12,底座壳5下端固定安装有底板壳4,底板壳4下端开设有四个收纳槽11,且四个收纳槽11呈矩形阵列分布于底板壳4下端,四个收纳槽11内均安装有支撑机构3;支撑机构3包括连接板301,四个收纳槽11内部左右两端面均对称固定安装有两个连接板301,两个连接板301上均通过轴承转动安装有安装轴303,安装轴303上且位于连接板301后侧固定套装有支撑腿304,安装轴303上且位于连接板301前端位置活动套装有复位扭簧302,复位扭簧302前后两端分别与安装轴303前端和连接板301前端固定连接,位于同一收纳槽11内的两个支撑腿304相互靠近一端面均固定安装有第一磁铁块305,四个收纳槽11内部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二磁铁块306;减震机构7包括立柱710,底座壳5内部底端开设有四个凹槽9,且四个凹槽9呈矩形阵列分布于底座壳5内部底端,四个凹槽9内部底端均固定安装有减震弹簧10,减震弹簧10上端固定安装有立柱710,立柱710与凹槽9内壁滑动贴合,立柱710上端穿过凹槽9,并延伸至凹槽9上方,并固定安装于支撑板1下端面上,四个立柱710左右两端均对称固定安装有两个安装侧板709,两个安装侧板709另一端均固定安装有第一缓冲滑块703、第三缓冲滑块713(所述第三缓冲滑块713结构和规格均与第一缓冲滑块703相同,只是位置不同,第一缓冲滑块703、第三缓冲滑块713在前文实施例中均标作第一缓冲滑块703,在本实施例中作不同标号的目的在于区分其位置,所述第一缓冲滑块703位于第一矩形安装槽6内,所述第三缓冲滑块713位于第三矩形安装槽711内,下文所述的第一缓冲弹簧702与第三缓冲弹簧714、第一安装杆701与第三安装杆715也是如此),且第一缓冲滑块703位于第二缓冲滑块705左侧,第一缓冲滑块703以及第三缓冲滑块713分别滑动安装于第一安装杆701、第三安装杆715上,第一安装杆701以及第三安装杆715均沿竖直方向设置,底座壳5内壁左右两端对称开设有四个第一矩形安装槽6,四个第一安装杆701分别安装于四个第一矩形安装槽6内部,且四个第一缓冲滑块703一端面分别与四个第一矩形安装槽6内壁滑动贴合,四个第一安装杆701上均活动套装有第一缓冲弹簧702,底座壳5内部底端固定安装有四个矩形安装侧块712,且四个矩形安装侧块712呈矩形阵列分布于底座壳5内部底端,四个矩形安装侧块712上均开设有第三矩形安装槽711,四个第三安装杆715分别固定安装于四个第三矩形安装槽711内,且四个第三缓冲滑块713一端面分别与四个第三矩形安装槽711内壁滑动贴合,第三安装杆715上活动套装有第三缓冲弹簧714,位于同一立柱710上的两个安装侧板709下端均固定安装有第二连接板708,两个第二连接板708上均铰接安装有两个铰接杆707,两个铰接杆707下端均铰接安装有第二缓冲滑块705,两个第二缓冲滑块705均滑动安装于第二安装杆704上,第二安装杆704沿水平方向设置,第二安装杆704固定安装于第二矩形安装槽8内壁,且第二矩形安装槽8开设于底座壳5内部底端,且第二缓冲滑块705下端面与第二矩形安装槽8内壁滑动贴合,第二安装杆704上活动套装有第二缓冲弹簧706。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底座壳5下端固定安装有四个万向轮2,四个万向轮2呈矩形阵列分布于底座壳5下端,且四个万向轮2均位于四个收纳槽11内侧,通过上述设计,可便于对本实用新型进行移动。第一磁铁块305与第二磁铁块306磁性相吸,通过上述设计,可便于将支撑腿304收纳到收纳槽11内进行存放。支撑腿304长度尺寸大于万向轮2的长度尺寸,通过上述设计,可便于支撑腿304能够对本实用新型进行稳定支撑。支撑腿304下端固定设置有橡胶减震垫307,通过上述设计,可提高本实用新型稳定放置后的减震效果。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装置的工作原理:通过万向轮2可对本实用新型进行移动,移动到目的地后,然后拉开支撑腿304,使第一磁铁块305与第二磁铁块306分离,复位扭簧302回复形变,可带动安装轴303转动,进而将支撑腿304转动到与地面垂直面位置,通过支撑腿304可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支撑,当地质环境数据采集仪本体12工作时,或者对本实用新型进行移动时,会产生振动,进而带动支撑板1上下移动,通过减震弹簧10可对立柱710进行初步减震处理,并且支撑板1上下振动可带动安装侧板709上下移动,上下移动的安装侧板709壳带动第一缓冲滑块703以及第二缓冲滑块705上下移动,通过第一缓冲弹簧702以及第三缓冲弹簧714可对第一缓冲滑块703以及第三缓冲滑块713进行缓冲减震,进而实现对安装侧板709进行减震缓冲,进而实现对立柱710进行减震缓冲,并且上下移动移动的安装侧板709带动铰接杆707上下移动,进而带动第二缓冲滑块705在第二安装杆704左右滑动,通过第二缓冲弹簧706可对第二缓冲滑块705进行缓冲和减震,进而实现对铰接杆707进行缓冲减震,进而对安装侧板709进行缓冲减震,进而实现对立柱710进行缓冲减震,进而实现对立柱710进行多重缓冲减震,进而实现对支撑板1进行缓冲减震,进而实现对地质环境数据采集仪本体12进行缓冲减震。通过设置有连接板301、复位扭簧302、安装轴303、支撑腿304、第一磁铁块305、橡胶减震垫307、第二磁铁块306以及万向轮2,可便于对本实用新型进行移动以及稳定固定;通过设置有第一安装杆701、第一缓冲弹簧702、第一缓冲滑块703、第二安装杆704、第二缓冲滑块705、第二缓冲弹簧706、铰接杆707、第二连接板708、安装侧板709、立柱710、第三矩形安装槽711、矩形安装侧块712、第三缓冲滑块713、第三缓冲弹簧714以及第三安装杆715等,可提高对地质环境数据采集仪本体12的减震效果,稳定性更好。本实用新型便于移动以及固定,减震效果好,稳定性高,实用性好。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壳、减震系统和支撑板,所述底座壳包括底板和设置于底板上方的侧板,所述侧板与底板垂直连接,侧板与底板共同围成上方开口的减震腔;所述底板上设置有n个开口向上的凹槽;所述减震系统设置于减震腔内部,减震系统包括n个减震机构,所述减震机构包括减震弹簧、立柱、两个对称设置于立柱两侧的安装侧板、两个第一安装杆、两个第一缓冲弹簧;所述减震弹簧设置于凹槽内;所述立柱垂直设置于减震弹簧上方,立柱的下端设置于凹槽内且与减震弹簧的上端连接,立柱的上端设置于减震腔内;所述第一安装杆垂直设置于底板上;所述两个第一缓冲弹簧分别套设于两个第一安装杆上,第一安装杆的顶端与第一缓冲弹簧的顶端相对固定设置;所述安装侧板的一端与立柱的外侧壁连接,另一端与第一缓冲弹簧的侧面连接;所述支撑板设置于立柱的顶端,支撑板的上表面高于减震腔顶部,支撑板的下表面位于减震腔内部,支撑板的侧面与底座壳侧板的内壁滑动贴合;所述n为不小于2的正整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缓冲弹簧的外侧还固定套设有第一缓冲滑块,所述安装侧板的另一端与第一缓冲滑块连接,安装侧板通过第一缓冲滑块实现与第一缓冲弹簧的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机构还包括两组辅助减震机构,所述每组辅助减震机构包括两根设置于安装侧板下方且一端与安装侧板转动连接的铰接杆、两端与底板固定连接的第二安装杆、以及套设于第二安装杆上的第二缓冲弹簧,所述铰接杆的另一端与第二缓冲弹簧的侧面转动连接,所述两根铰接杆呈“八”字形设置于安装侧板与第二安装杆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缓冲弹簧的外侧还固定套设有第二缓冲滑块,所述安装侧板的下方还设置有第二连接板,所述铰接杆一端与第二连接杆铰接,铰接杆的另一端与第二缓冲滑块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底板下方的底板壳、以及设置于底板壳下方的多个滚动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底板壳下方的m组支撑机构,所述底板壳下表面开设有m个收纳槽,所述支撑机构包括两个对称设置于收纳槽相对的内侧壁上的连接板、以及分别与两个连接板转动连接的两个支撑腿,所述支撑腿的高度大于滚动装置的高度,所述两个支撑腿的高度之和不大于相对设置的两个连接板之间的距离;所述m为不小于2的正整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还包括两组限位装置、两个安装轴以及两个设置于支撑腿底端的减震垫,所述连接板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连接板的第一端与收纳槽内侧壁固定连接,连接板的第二端中间开设有上下贯通的连接槽,连接槽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支撑腿的一端设置于连接槽内,支撑腿上与第一连接孔相对的部位开设有贯通的第二连接孔;所述安装轴贯穿设置于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中,安装轴的两端设置于连接板的外侧;所述每组限位装置包括两个限位机构,所述两个限位机构分别设置于安装轴的两个端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装置为复位扭簧,所述复位扭簧套设于安装轴的端部,复位扭簧的一端与安装轴的端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连接板的外侧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还包括两块第一磁铁块和一块第二磁铁块,所述两块第一磁铁块分别设置于两个支撑腿的相对侧,所述第二磁铁块设置于收纳槽的顶部。
10.一种带有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减震装置的地质环境数据采集仪,还包括地质环境数据采集仪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地质环境数据采集仪本体设置于支撑板上方。
CN202223594069.0U 2022-12-30 2022-12-30 一种减震装置及带减震装置的地质环境数据采集仪 Active CN2196059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94069.0U CN219605942U (zh) 2022-12-30 2022-12-30 一种减震装置及带减震装置的地质环境数据采集仪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94069.0U CN219605942U (zh) 2022-12-30 2022-12-30 一种减震装置及带减震装置的地质环境数据采集仪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605942U true CN219605942U (zh) 2023-08-29

Family

ID=877442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594069.0U Active CN219605942U (zh) 2022-12-30 2022-12-30 一种减震装置及带减震装置的地质环境数据采集仪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60594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363935U (zh) 一种地质雷达检测用装载装置
CN219605942U (zh) 一种减震装置及带减震装置的地质环境数据采集仪
CN210972021U (zh) 一种工程测绘设备的运输减震设备
CN115992864A (zh) 一种减震装置及带减震装置的地质环境数据采集仪
CN110702080B (zh) 一种便于携带的测绘仪
CN211040187U (zh) 一种土木工程用减震装置
CN211478670U (zh) 一种压制干扰的地球物理智能大地电磁信号接收装置
CN107884842B (zh) 一种用于沼泽地区的物理勘探装置
CN213706327U (zh) 一种工程测绘设备的运输减震装置
CN213632140U (zh) 一种便携式定位导航工程勘测装置
CN211121235U (zh) 一种便携式地理信息遥感测绘装置
CN206657114U (zh) 隧道地质超前预报装置
CN111348078A (zh) 一种测绘装置
CN108507547A (zh) 一种测量仪器支撑装置
CN217836015U (zh) 一种基于无人机的测绘装置
CN207660310U (zh) 土木工程用支撑装置
CN217359074U (zh) 一种地质勘探用测量装置
CN213632123U (zh) 一种土地空间规划用地形测量装置
CN217559434U (zh) 一种新型测绘地理信息工程测绘架
CN216547368U (zh) 一种野外测绘地理信息数据采集安全防护装置
CN111502660A (zh) 一种保水开采用的地表水位实时监控装置
CN209198459U (zh) 一种土壤改良水文地质研究用样本分层采集储存装置
CN219267317U (zh) 一种机械硬盘保护装置
CN215004343U (zh) 一种便携式土壤氡浓度检测装置
CN220905008U (zh) 一种防磕碰探地雷达推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