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05629U - 一种防尘结构风扇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尘结构风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605629U
CN219605629U CN202320442314.1U CN202320442314U CN219605629U CN 219605629 U CN219605629 U CN 219605629U CN 202320442314 U CN202320442314 U CN 202320442314U CN 219605629 U CN219605629 U CN 21960562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ustproof
dust
fan
ring
brack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442314.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来生
倪秀斌
李述群
邓名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Firstdo Industrial Invest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Firstdo Industrial Invest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Firstdo Industrial Invest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Firstdo Industrial Invest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442314.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60562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60562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60562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2Wind turbines with rotation axis in wind direction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风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尘结构风扇,包括支架、叶轮、轴承、支撑轴和马达;还包括防尘罩,支架上向上延伸有中管,中管内设置有安装孔,轴承设置在安装孔内;马达包括定子和转子,定子套设在中管的外侧;叶轮包括扇叶壳和沿着扇叶壳外侧设置地多个叶片;转子设置在围板内侧;支架上设置有环形安装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尘结构风扇的叶轮的外防尘圈与支架的架体防尘圈形成第一道防尘腔,防尘罩形成第二道防尘腔,防尘罩的上防尘圈与叶轮的内防尘圈形成第三道防尘腔,防尘罩的中心防尘圈与防尘垫片之间形成第四道防尘腔,铭板与支架形成第五道防尘腔,从而形成五层防尘防护,降低了风扇噪音并增加风扇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防尘结构风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风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尘结构风扇。
背景技术
风扇作为一种散热元件,广泛应用于电子元器件间的散热,风扇本身为轴承结构,旋转轴带动叶轮旋转产生风,故轴承部件需要防尘,防止异物等进入轴承系统,否则风扇旋转会产生很大的噪音,而且影响风扇的使用寿命。
目前行业内普通风扇,终端用户使用一定时间后,具有以下缺陷:灰尘及油烟介质进入及吸附于风扇的马达及轴承上,使马达及轴承生锈腐蚀,导致风扇噪音变大及卡死,风扇转速降低,散热量与使用初期发生较大的差别,导致终端设备过热死机等情况,产生不必的损失。而行业内普通结构风扇,因装配工艺及结构装配方式的不同,密封及防尘性能不尽理想,很难保证灰尘不进入风扇内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尘结构风扇,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灰尘及油烟介质进入及吸附于风扇的马达及轴承上,使马达及轴承生锈腐蚀,导致风扇噪音变大及卡死,风扇转速降低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尘结构风扇,包括支架、叶轮、轴承、支撑轴和马达;还包括防尘罩,所述支架上向上延伸有中管,所述中管内设置有安装孔,所述轴承设置在所述安装孔内;所述支撑轴竖直地穿过所述轴承,且上端向上延伸;所述马达包括定子和转子,所述定子套设在所述中管的外侧;所述叶轮包括扇叶壳和沿着所述扇叶壳外侧设置地多个叶片;所述扇叶壳的底部设置有轴芯座,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轴的上端;所述扇叶壳的边缘向下延伸有围板,所述围板与所述扇叶壳的顶壁围成一腔体,所述马达位于所述腔体内;所述转子设置在所述围板内侧;所述支架上设置有环形安装部,所述防尘罩的下端与所述环形安装部固定连接,所述防尘罩的顶端向所述支撑轴的轴心延伸有上防尘圈和中心防尘圈,所述上防尘圈和中心防尘圈覆盖所述轴承的顶端,所述支架上设有架体防尘圈,所述架体防尘圈沿支架向上延伸。
作为本实用新型可选的方案,所述转子设于扇叶壳与防尘罩围成的腔体内,且一侧固定连接于扇叶壳内侧,另一侧与所述防尘罩具有间隙。
作为本实用新型可选的方案,所述支撑轴上部连接有延伸部,所述延伸部向下延伸,底部与所述支架具有间隙,所述转子设于所述延伸部与所述定子之间,所述转子一侧与所述延伸部固定连接,另一侧与所述定子具有间隙。
作为本实用新型可选的方案,所述转子包括弹簧座,所述支撑轴固定地穿设于所述弹簧座上,所述支撑轴底端设有下卡槽,顶端设有上卡槽和止口,所述支撑轴底端穿设于所述支架上,并延伸出所述支架,顶端穿设于所述扇叶壳上,并延伸出所述扇叶壳。
作为本实用新型可选的方案,还包括弹簧,所述弹簧设置于所述弹簧座上,所述轴承顶端与所述弹簧接触,并对所述支撑轴进行弹性支撑。
作为本实用新型可选的方案,还包括扣环,所述扣环包括第一扣环和第二扣环,所述第一扣环扣入所述下卡槽内,并固定安装于所述支架的中管内;所述第二扣环扣入所述支撑轴的上卡槽内,并固定安装于所述扇叶壳顶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可选的方案,所述扇叶壳上连接有内防尘圈和外防尘圈,所述内防尘圈与所述外防尘圈交错设置,并形成防尘腔,所述外防尘圈与所述架体防尘圈交错设置,并形成防尘腔;所述扇叶壳顶部设有扣环沉孔,所述第二扣环设置于所述扣环沉孔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可选的方案,还包括防尘垫片,所述防尘垫片安装于所述中管前端孔的轴承上方,所述防尘罩的中心防尘圈与防尘垫片形成防尘腔。
作为本实用新型可选的方案,所述防尘罩包括定位肋和出线口,所述定位肋设有多个,并固定连接于所述防尘罩侧面,所述出线口设有一个,并设于防尘罩底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可选的方案,所述支架底部设有铭板,所述铭板与所述支架形成防尘腔,所述支架的环形安装部为定位槽,所述防尘罩的定位肋固定安装于所述定位槽内,所述支架上设有铭板沉孔,所述铭板固定安装于铭板沉孔内。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防尘结构风扇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之一:
本实用新型包括支架、叶轮、轴承、支撑轴和马达,叶轮的外防尘圈与支架的架体防尘圈形成第一道防尘腔,防尘罩形成第二道防尘腔,防尘罩的上防尘圈与叶轮的内防尘圈形成第三道防尘腔,防尘罩的中心防尘圈与防尘垫片之间形成第四道防尘腔,铭板与支架形成第五道防尘腔,从而形成五层防尘防护,使风扇内重要部件如轴承及马达处于密封状态,避免因落入灰尘而造成异音不良及卡死现象,同时避免灰尘及油烟介质进入及吸附于风扇的马达及轴承上,使马达及轴承生锈腐蚀,导致风扇噪音变大及卡死,风扇转速降低,降低了风扇噪音并增加风扇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防尘结构风扇的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防尘结构风扇的叶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防尘结构风扇的防尘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防尘结构风扇的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防尘结构风扇的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防尘结构风扇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沿A-A的剖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防尘结构风扇的爆炸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防尘结构风扇的叶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防尘结构风扇的叶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防尘结构风扇的防尘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防尘结构风扇的转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防尘结构风扇的转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防尘结构风扇的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防尘结构风扇的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防尘结构风扇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图16中沿B-B的剖视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叶轮;2、弹簧;3、支撑轴;4、轴承;5、防尘罩;6、马达;7、支架;8、扣环;9、铭板;10、防尘垫片;a、第一道防尘腔;b、第二道防尘腔;c、第三道防尘腔;d、第四道防尘腔;e、第五道防尘腔;
11、外防尘圈;12、内防尘圈;13、围板;14、补土孔;15、轴孔;16、扣环沉孔;17、扇叶壳;18、叶片;19、轴芯座;
32、下卡槽;33、上卡槽;34、止口;35、延伸部;
51、上防尘圈;52、下防尘圈;53、中心防尘圈;54、定位肋;55、出线口;
61、定子;62、转子;63、弹簧座;
71、架体防尘圈;72、定位槽;73、铭板沉孔;74、中管;
81、第一扣环;82、第二扣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7所示,提供一种防尘结构风扇,包括支架7、叶轮1、轴承4、支撑轴3和马达6;还包括防尘罩5,支架7上向上延伸有中管74,中管74内设置有安装孔,轴承4设置在安装孔内;支撑轴3竖直地穿过轴承4,且上端向上延伸;马达6包括定子61和转子62,定子61套设在中管74的外侧;叶轮1包括扇叶壳17和沿着扇叶壳17外侧设置地多个叶片18;扇叶壳17的底部固定地设置有轴芯座19,固定连接在支撑轴3的上端;扇叶壳17的边缘向下延伸有围板13,围板13与扇叶壳17的顶壁围成一腔体,马达6位于腔体内;转子62设置在围板13内侧;支架7上固定地设置有环形安装部,防尘罩5的下端与环形安装部固定连接,防尘罩5的顶端向支撑轴3的轴心固定延伸有上防尘圈51和中心防尘圈53,上防尘圈51和中心防尘圈53覆盖轴承4的顶端,进一步的,防尘罩5底部设有下防尘圈52,下防尘圈52固定连接于支架7上,下防尘圈52与支架7的架体防尘圈71配合形成防尘腔,支架7上固定设有架体防尘圈71,架体防尘圈71沿支架7向上延伸。本实用新型包括支架7、叶轮1、轴承4、支撑轴3和马达6,叶轮1的外防尘圈11与支架7的架体防尘圈71形成第一道防尘腔a,防尘罩5形成第二道防尘腔b,防尘罩5的上防尘圈51与叶轮1的内防尘圈12形成第三道防尘腔c,防尘罩5的中心防尘圈53与防尘垫片10之间形成第四道防尘腔d,铭板9与支架7形成第五道防尘腔e,从而形成五层防尘防护,使风扇内重要部件如轴承4及马达6处于密封状态,避免因落入灰尘而造成异音不良及卡死现象,同时避免灰尘及油烟介质进入及吸附于风扇的马达6及轴承4上,使马达6及轴承4生锈腐蚀,导致风扇噪音变大及卡死,风扇转速降低,降低了风扇噪音并增加风扇使用寿命。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该防尘结构风扇的转子62设于扇叶壳17与防尘罩5围成的腔体内,且一侧固定连接于扇叶壳17内侧,另一侧与防尘罩5具有间隙,风扇通电后,定子61的线圈驱动转子62旋转,转子62带动扇叶壳17以及叶片18旋转,同时带动支撑轴3在轴承4上旋转。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该防尘结构风扇的转子62包括弹簧座63,支撑轴3固定地穿设于弹簧座63上,支撑轴3底端设有下卡槽32,顶端设有上卡槽33和止口34,支撑轴3底端穿设于支架7上,并延伸出支架7,顶端穿设于扇叶壳17上,并延伸出扇叶壳17。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该防尘结构风扇还包括弹簧2,弹簧2设置于弹簧座63上,轴承4顶端与弹簧2接触,并对支撑轴3进行弹性支撑。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该防尘结构风扇还包括扣环8,扣环8包括第一扣环81和第二扣环82,第一扣环81扣入下卡槽32内,并固定安装于支架7的中管74内;第二扣环82扣入支撑轴3的上卡槽33内,并固定安装于扇叶壳17顶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该防尘结构风扇的扇叶壳17上连接有内防尘圈12和外防尘圈11,内防尘圈12与外防尘圈11交错设置,并形成防尘腔,外防尘圈11与架体防尘圈71交错设置,并形成防尘腔;扇叶壳17顶部内侧设有补土孔14,扇叶壳17顶部设有扣环沉孔16,第二扣环82设置于扣环沉孔16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该防尘结构风扇还包括防尘垫片10,防尘垫片10安装于中管74前端孔的轴承4上方,防尘罩5的中心防尘圈53与防尘垫片10形成防尘腔。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该防尘结构风扇的防尘罩5包括定位肋54和出线口55,定位肋54设有多个,并固定连接于防尘罩5侧面,出线口55设有一个,并设于防尘罩5底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该防尘结构风扇的支架7底部设有铭板9,铭板9与支架7形成防尘腔,能有效地避免风扇因长时间运转及恶劣环境下使大量灰尘落入马达6及轴承4而造成异音不良,增加风扇使用寿命;支架7的环形安装部为定位槽,防尘罩5的定位肋54固定安装于定位槽内,支架7上设有铭板沉孔73,铭板9固定安装于铭板沉孔73内。
本实施提供的防尘结构风扇的安装步骤如下:
1>将马达6固定安装于支架7的中管74上;
2>将轴承4置放于支架7的中管74前后两端孔内;
3>将防尘垫片10置放于支架7的中管74前端孔内轴承4上方;
4>将防尘罩5罩住马达6并固定于支架7上;
5>将弹簧2安装于弹簧座63上;
6>将支撑轴3对准置于支架7内轴承4之内孔压入进行组合;
7>将第一扣环81扣入支撑轴3的下卡槽32,将叶轮1固定于支架7上;
8>将铭板9贴于支架7底部。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防尘结构风扇,本实施例中,如图8~17所示,该防尘结构风扇的支撑轴3上部固定连接有延伸部35,延伸部35向下延伸,底部与支架7具有间隙,转子62设于延伸部35与定子61之间,转子62一侧与延伸部35固定连接,另一侧与定子61具有间隙;风扇通电后,定子61的线圈驱动转子62旋转,转子62带动支撑轴3旋转在轴承4上旋转,并带动与支撑轴3连接的叶轮1旋转。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防尘结构风扇,安装步骤如下:
1>将马达6固定安装于支架7的中管74上;
2>将轴承4置放于支架7的中管74前后两端孔内;
3>将弹簧2置于转子62的弹簧座63上;
4>将支撑轴3对准置于支架7的轴承4之内孔压入进行组合;
5>将第一扣环81扣入支撑轴3的下卡槽32内,将转子62固定于支架7上;
6>将防尘罩5的定位肋54对准支架7的定位槽72压入,将防尘罩5压入支架7进行固定;
7>将铭板9贴于支架7底部;
8>将扇叶壳17的轴孔15(带止口34)对准支撑轴3压入进行组合;
9>将第二扣环82扣入支撑轴3的上卡槽33中,将支撑轴3固定于叶轮1上。
本实施例的其余部分与实施例一相同,在本实施例中未解释的特征,均采用实施例一的解释,这里不再进行赘述。
本实用新型包括支架7、叶轮1、轴承4、支撑轴3和马达6,叶轮1的外防尘圈11与支架7的架体防尘圈71形成第一道防尘腔a,防尘罩5形成第二道防尘腔b,防尘罩5的上防尘圈51与叶轮1的内防尘圈12形成第三道防尘腔c,防尘罩5的中心防尘圈53与防尘垫片10之间形成第四道防尘腔d,铭板9与支架7形成第五道防尘腔e,从而形成五层防尘防护,使风扇内重要部件如轴承4及马达6处于密封状态,避免因落入灰尘而造成异音不良及卡死现象,同时避免灰尘及油烟介质进入及吸附于风扇的马达6及轴承4上,使马达6及轴承4生锈腐蚀,导致风扇噪音变大及卡死,风扇转速降低,降低了风扇噪音并增加风扇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防尘结构风扇,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叶轮、轴承、支撑轴和马达;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尘罩,所述支架上向上延伸有中管,所述中管内设置有安装孔,所述轴承设置在所述安装孔内;所述支撑轴竖直地穿过所述轴承,且上端向上延伸;所述马达包括定子和转子,所述定子套设在所述中管的外侧;所述叶轮包括扇叶壳和沿着所述扇叶壳外侧设置地多个叶片;所述扇叶壳的底部设置有轴芯座,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轴的上端;所述扇叶壳的边缘向下延伸有围板,所述围板与所述扇叶壳的顶壁围成一腔体,所述马达位于所述腔体内;所述转子设置在所述围板内侧;所述支架上设置有环形安装部,所述防尘罩的下端与所述环形安装部固定连接,所述防尘罩的顶端向所述支撑轴的轴心延伸有上防尘圈和中心防尘圈,所述上防尘圈和中心防尘圈覆盖所述轴承的顶端,所述支架上设有架体防尘圈,所述架体防尘圈沿支架向上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尘结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设于扇叶壳与防尘罩围成的腔体内,且一侧固定连接于扇叶壳内侧,另一侧与所述防尘罩具有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尘结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轴上部连接有延伸部,所述延伸部向下延伸,底部与所述支架具有间隙,所述转子设于所述延伸部与所述定子之间,所述转子一侧与所述延伸部固定连接,另一侧与所述定子具有间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尘结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包括弹簧座,所述支撑轴固定地穿设于所述弹簧座上,所述支撑轴底端设有下卡槽,顶端设有上卡槽和止口,所述支撑轴底端穿设于所述支架上,并延伸出所述支架,顶端穿设于所述扇叶壳上,并延伸出所述扇叶壳。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尘结构风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弹簧,所述弹簧设置于所述弹簧座上,所述轴承顶端与所述弹簧接触,并对所述支撑轴进行弹性支撑。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尘结构风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扣环,所述扣环包括第一扣环和第二扣环,所述第一扣环扣入所述下卡槽内,并固定安装于所述支架的中管内;所述第二扣环扣入所述支撑轴的上卡槽内,并固定安装于所述扇叶壳顶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尘结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扇叶壳上连接有内防尘圈和外防尘圈,所述内防尘圈与所述外防尘圈交错设置,并形成防尘腔,所述外防尘圈与所述架体防尘圈交错设置,并形成防尘腔;所述扇叶壳顶部设有扣环沉孔,所述第二扣环设置于所述扣环沉孔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尘结构风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尘垫片,所述防尘垫片安装于所述中管前端孔的轴承上方,所述防尘罩的中心防尘圈与防尘垫片形成防尘腔。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尘结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罩包括定位肋和出线口,所述定位肋设有多个,并固定连接于所述防尘罩侧面,所述出线口设有一个,并设于防尘罩底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防尘结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底部设有铭板,所述铭板与所述支架形成防尘腔,所述支架的环形安装部为定位槽,所述防尘罩的定位肋固定安装于所述定位槽内,所述支架上设有铭板沉孔,所述铭板固定安装于铭板沉孔内。
CN202320442314.1U 2023-03-09 2023-03-09 一种防尘结构风扇 Active CN21960562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442314.1U CN219605629U (zh) 2023-03-09 2023-03-09 一种防尘结构风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442314.1U CN219605629U (zh) 2023-03-09 2023-03-09 一种防尘结构风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605629U true CN219605629U (zh) 2023-08-29

Family

ID=877472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442314.1U Active CN219605629U (zh) 2023-03-09 2023-03-09 一种防尘结构风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60562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157073B (zh) 一种降噪式散热防爆电机
JPH0732933Y2 (ja) 電動フューエルポンプ
CN219605629U (zh) 一种防尘结构风扇
CN112431925B (zh) 磁性液体复合密封装置
CN113007110B (zh) 保油抗压风扇
CN210578129U (zh) 电机
CN210807036U (zh) 一种无刷直流电风机
CN213783014U (zh) 一种汽车发电机壳体
CN218439867U (zh) 一种具有一体式中管的风扇结构
CN219875287U (zh) 一种无刷电机的防尘结构
CN220229373U (zh) 一种新风空调及其新风模块
CN217159401U (zh) 一种外转子电机
CN218717608U (zh) 防尘散热风扇
CN219412969U (zh) 风机组件和塔扇
CN217440338U (zh) 一种降噪减震横流风机
CN213744077U (zh) 一种轴承封闭式防尘散热风扇
CN220366559U (zh) 一种机头组件及热泵热水机
CN219420414U (zh) 一种电机支架、电机支架组件及风管机
CN220421521U (zh) 转子组件及使用该转子组件的水泵
CN217545722U (zh) 一种外转子电动机及具有其的清洁设备
CN218449689U (zh) 自密封式电机
CN217010664U (zh) 一种一体成型的同心度吊扇电机
CN218669877U (zh) 风机及台式净烟机
CN213981290U (zh) 一种具有防尘结构的散热风扇
CN216312770U (zh) 一种吊扇定子安装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