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00756U - 书册折叠卡 - Google Patents

书册折叠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600756U
CN219600756U CN202223564434.3U CN202223564434U CN219600756U CN 219600756 U CN219600756 U CN 219600756U CN 202223564434 U CN202223564434 U CN 202223564434U CN 219600756 U CN219600756 U CN 21960075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e
spine
line
die cutter
boo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564434.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严伟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223564434.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60075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60075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60075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ackag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书册折叠卡,包括矩形纸张,矩形纸张主要由内容版块组成,内容版块被上下平行的(m‑1)条横向模切刀线和左右平行的(n‑1)条纵向模切刀线平均分成m行、n列共mn个等长等宽的矩形内容页。应用该书册折叠卡产品可通过一张纸方便实现信息保存展示和形成书册。还可在矩形纸张上设计书腰包条版块和或书脊包条版块,以对书册进行捆扎方便携带和存放。为了适应当今智能化自动化发展,还可在书册折叠卡上设置识别码,该码存储该书册折叠卡的版式信息并可由终端设备识别、打印、制作。综上,应用本实用新型制作书册无需任何化学粘合剂,也不需要使用任何辅助工具,具有环保、简单、高效、价廉的优点,易于在普通大众和企业客户中推广应用。

Description

书册折叠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书册制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书册折叠卡。
背景技术
现在正处在信息、内容爆炸的时代,随着手机和网络的普及每个人都成为一个创作者,大家通过手机创作了大量的图像和文字内容,所有这些图文基本都是存在手机和网络中,只有极少数会出版成书册发行。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需求更多已经上升到精神层面,更多人需要把创作的图文,整理编辑成书册进行保存和在社交场所交流,比如在日渐增多的文化艺术市集交流活动中进行交流展示。
市场上的书册制作的方式大致分为两种:一是通过印刷厂使用大型机器设备印刷制作,二是通过打印店使用手工和机械半自动制作,无论哪一种方式都需要经过印刷、裁切、压痕、折叠、胶粘、装订、成品裁等一系列繁琐工序。因此,书册制作周期长,成本高,且由于使用了大量化学胶粘材料,不利于环境保护。
在国家大力提倡发展文化创意,大力发展线下文化交流活动的号召下,迫切需要一种高效、低成本、环保的书册制作方式来进行文化创作交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是提供一种高效、低成本、环保的书册折叠卡,该技术既适合企业规模化生产,也适合普通大众日常使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书册折叠卡,包括矩形纸张,矩形纸张主要由内容版块组成,内容版块被上下平行的(m-1)条横向模切刀线和左右平行的(n-1)条纵向模切刀线平均分成m行、n列共mn个等长等宽的矩形内容页;内容版块右上角的矩形内容页和右下角的矩形内容页上分别具有封底插锁插舌模切刀线和封底插锁插口模切刀线形成的封底插锁插舌和封底插锁插口;内容版块右上角的矩形内容页上靠近纵向模切刀线处具有书脊折叠模切刀线,纵向模切刀线与书脊折叠模切刀线之间构成书脊;m或n大于等于2。
矩形纸张主要由书腰包条版块和内容版块组成,平行于纵向模切刀线的书腰包条版块模切刀线将矩形纸张分成左右两个矩形,左侧矩形为书腰包条版块、右侧矩形为内容版块;或者矩形纸张主要由内容版块和书脊包条版块组成,平行于纵向模切刀线的书脊包条版块模切刀线将矩形纸张分成左右两个矩形,左侧矩形为内容版块、右侧矩形为书脊包条版块;或者矩形纸张主要由书腰包条版块、内容版块和书脊包条版块组成,平行于纵向模切刀线的书腰包条版块模切刀线和书脊包条版块模切刀线将矩形纸张分成左、中、右三个矩形,左侧矩形为书腰包条版块、中间矩形为内容版块、右侧矩形为书脊包条版块。
书腰包条版块上具有书腰包条插锁插舌模切刀线和书腰包条插锁插口模切刀线形成的书腰包条插锁插舌和书腰包条插锁插口;书脊包条版块上具有书脊包条插锁插舌模切刀线和书脊包条插锁插口模切刀线形成的书脊包条插锁插舌和书脊包条插锁插口。
书腰包条版块和书脊包条版块上分别具有书腰包条折叠模切刀线和书脊包条折叠模切刀线。
封底插锁插舌模切刀线、封底插锁插口模切刀线、书腰包条版块模切刀线、书腰包条插锁插舌模切刀线、书腰包条插锁插口模切刀线、书脊包条版块模切刀线、书脊包条插锁插舌模切刀线、书脊包条插锁插口模切刀线为连续模切刀线;纵向模切刀线、书脊折叠模切刀线、书腰包条折叠模切刀线、书脊包条折叠模切刀线为断续模切刀线。
上下平行的(m-1)条横向模切刀线从上至下分别为第1条、第2条······第(m-1)条,每条横向模切刀线被(n-1)条纵向模切刀线从左至右平均分成n段,其中,奇数条横向模切刀线的第1段为断续模切刀线、其余各段为连续模切刀线,偶数条横向模切刀线的第n段为断续模切刀线、其余各段为连续模切刀线。
矩形纸张为150克道林纸,断续模切刀线的刀口线长度为0.9毫米,间距为1.1毫米;纵向模切刀线两端与内容页上下边缘分别留2毫米的不可模切距离,横向模切刀线中断续模切刀线与所在内容页左右边缘分别留2毫米的不可模切距离,书腰包条版块和书脊包条版块上的书腰包条折叠模切刀线和书脊包条折叠模切刀线左右两侧分别留2毫米的不可模切距离;书脊的宽度距离为所有内容页叠放之后的厚度的1.2倍。
书腰包条版块、内容版块或书脊包条版块上设有识别码;识别码存储该书册折叠卡的版式信息并可由终端设备识别、打印、制作。
应用上述书册折叠卡的书册排版方法,终端设备扫描识别书册折叠卡上的识别码时,在终端设备上运行并显示操作界面;在操作界面中,可将终端设备上挑选的图片和录入的文字自动按照预先设计的版式自动排版为适配该书册折叠卡及当前打印设备的版式,并可将排版的所有页面合成为一张单张的多页面版式图片并存储到终端设备中。
书册制作方法,将书册折叠卡放在打印设备进纸口,终端设备按前述排版方法生成一张单张的多页面版式图片,然后终端设备将版式图片的打印指令发送给打印设备并触发执行打印任务,打印设备将版式图片打印在书册折叠卡上;将打印好的书册折叠卡沿着预先压制的模切刀线折叠制成一本平整有书脊的书册。
针对目前信息保存展示和书册制作存在的问题,发明人设计了一种书册折叠卡,包括矩形纸张,矩形纸张主要由内容版块组成,内容版块被上下平行的(m-1)条横向模切刀线和左右平行的(n-1)条纵向模切刀线平均分成m行、n列共mn个等长等宽的矩形内容页;内容版块右上角的矩形内容页和右下角的矩形内容页上分别具有封底插锁插舌模切刀线和封底插锁插口模切刀线形成的封底插锁插舌和封底插锁插口;内容版块右上角的矩形内容页上靠近纵向模切刀线处具有书脊折叠模切刀线,纵向模切刀线与书脊折叠模切刀线之间构成书脊;m或n大于等于2。应用该书册折叠卡产品可通过一张纸方便实现信息保存展示和形成书册。根据需要,还可在矩形纸张上设计书腰包条版块和或书脊包条版块,以对书册进行捆扎方便携带和存放。为了适应当今智能化自动化发展,还可在书册折叠卡上设置识别码,该码存储该书册折叠卡的版式信息并可由终端设备识别、打印、制作。据此,发明人还建立了相应书册排版方法和制作方法,即通过终端设备(如手机)扫描识别码启动排版,在终端设备上快速制作出与折叠卡匹配的版式图片,再由打印设备打印;最后按预先压制好的模切线即可快速制作出规整精美的书册。综上,应用本实用新型制作书册无需任何化学粘合剂,也不需要使用任何辅助工具,具有材料环保、使用简单、制作高效、成本低廉的优点,易于在普通大众和企业客户中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书册折叠卡实施例1平展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书册折叠卡实施例1拆分状态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书册折叠卡实施例1的折叠过程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书册折叠卡实施例1内容页折叠完成后的正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书册折叠卡实施例1折叠书脊收拢内容页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书册折叠卡实施例1使用封底插锁前的状态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书册折叠卡实施例1使用封底插锁后的状态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书册折叠卡实施例1包插书腰包条和书脊包条后的状态示意图。
图9是应用本实用新型书册折叠卡的书册排版及制作方法的原理示意图。
图10是应用本实用新型书册折叠卡的书册排版及制作方法的工艺流程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书册折叠卡中的模切刀线制作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书册折叠卡实施例2平展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书册折叠卡实施例3平展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书册折叠卡实施例4平展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书册折叠卡实施例5平展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内容版块;11a、纵向模切刀线;11、矩形内容页;111a、封底插锁插舌模切刀线;111、封底插锁插舌;111b、封底插锁插口模切刀线;112、书脊;112a、书脊折叠模切刀线;12a横向模切刀线中的连续模切刀线段、12b、横向模切刀线中的断续模切刀线段;
2、书腰包条版块;2a、书腰包条版块模切刀线;21、书腰宽度面;21a、书腰包条折叠模切刀线;211、书腰包条插锁插舌;211a、书腰包条插锁插舌模切刀线;211b、书腰包条插锁插口模切刀线;22、书腰包条厚度面;
3、书脊包条版块;3a、书脊包条版块模切刀线;31、书脊宽度面;31a、书脊包条折叠模切刀线;311、书脊包条插锁插舌;311a、书脊包条插锁插舌模切刀线;311b、书脊包条插锁插口模切刀线;32、书脊包条厚度面;
4、识别码;5工业模切钢刀一;6断续模切刀线;7模切刀口线长度;8模切刀口线间距;9工业模切钢刀二;10连续模切刀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一、发明构思
如图1至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书册折叠卡通过压制可方便折叠和分离的模切刀线,可将纸张分为内容版块1、书腰包条版块2和书脊包条版块3。其中,内容版块被横向模切刀线和纵向模切刀线分成同等大小的至少4个矩形内容页。实际使用时,可根据内容的数量来选择折叠卡的版式型号,即内容版块中矩形内容页的行列矩阵组合。
每张折叠卡上可预先印制有可被终端设备识别的识别码4,终端设备扫码识别后,自动开启自动排版程序,将终端设备上的图片和文字自动排版为适配打印设备及书册折叠卡的多页面版式图片,使用打印设备可一次将生成的版式图片上的所有页面内容全部打印在书册折叠卡上。按照图3所示方式,沿着书册折叠卡上压制的模切线快速的折叠成一本一沓连贯的内容页,再按照图5至图7的方法折叠书脊并使用封底插锁装订成便于翻阅的书册。
二、基本结构
如图1至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书册折叠卡,包括矩形纸张,矩形纸张主要由书腰包条版块、内容版块和书脊包条版块组成,平行于纵向模切刀线的书腰包条版块模切刀线2a和书脊包条版块模切刀线3a将矩形纸张分成左、中、右三个矩形,左侧矩形为书腰包条版块、中间矩形为内容版块、右侧矩形为书脊包条版块。根据需要,矩形纸张也可以设计成单独的内容版块,或者矩形纸张主要由书腰包条版块和内容版块组成,平行于纵向模切刀线的书腰包条版块模切刀线2a将矩形纸张分成左右两个矩形,左侧矩形为书腰包条版块、右侧矩形为内容版块;或者矩形纸张主要由内容版块和书脊包条版块组成,平行于纵向模切刀线的书脊包条版块模切刀线将矩形纸张分成左右两个矩形,左侧矩形为内容版块、右侧矩形为书脊包条版块。
内容版块被上下平行的(m-1)条横向模切刀线和左右平行的(n-1)条纵向模切刀线11a平均分成m行、n列共mn个等长等宽的矩形内容页11;内容版块右上角的矩形内容页和右下角的矩形内容页上分别具有封底插锁插舌模切刀线111a和封底插锁插口模切刀线111b形成的封底插锁插舌111和封底插锁插口,即右上角内容页上的封底插锁插舌模切刀线划分出封底插锁插舌,右下角内容页上压制的封底插锁插口模切刀线是封底插锁插舌对应的插口;内容版块右上角的矩形内容页上靠近纵向模切刀线处具有书脊折叠模切刀线112a,纵向模切刀线与书脊折叠模切刀线之间构成书脊112;m或n大于等于2,图1至图8所示实施例1中,m为4、n为6,即内容版块为4*6的矩形内容页矩阵。图12至图15为实施例2至实施例5,其中内容版块分别为2*3、4*4、8*5、12*6的矩形内容页矩阵。
书腰包条版块上具有书腰包条插锁插舌模切刀线211a和书腰包条插锁插口模切刀线211b形成的书腰包条插锁插舌和书腰包条插锁插口;书脊包条版块上具有书脊包条插锁插舌模切刀线311a和书脊包条插锁插口模切刀线311b形成的书脊包条插锁插舌和书脊包条插锁插口。即书腰包条版块和书脊包条版块上均设置有插锁部件(书腰包条插锁插舌211和书脊包条插锁插舌311),插锁部件由压制了连续模切刀口线形成,其中书腰包条插锁插口模切刀线是对应书腰包条插锁插舌的插口,书脊包条插锁插口模切刀线是对应书脊包条插锁插舌的插口。书腰包条版块和书脊包条版块上还可分别设计具有书腰包条折叠模切刀线21a和书脊包条折叠模切刀线31a,如此将使得包条可以轻松折叠出书腰宽度面21和书腰包条厚度面22以及书脊宽度面31和书脊包条厚度面32,不仅提高了制作速度,还使得折叠的包条与书册外围高度贴合的同时更加美观。
书脊的宽度距离可以设为所有内容页叠放之后的厚度的1.2倍,其中0.2倍是纸张折叠产生的弹性膨胀放量。
书腰包条版块、内容版块或书脊包条版块上设有识别码(条形码或二维码),图1中识别码采用黑色油墨印制在书脊包条版块上;识别码存储该书册折叠卡的版式信息并可由终端设备识别、打印、制作。
三、刀线制作
如图11所示,本实用新型使用的模切刀线有两种,分别是断续模切刀线6和连续模切刀线10。断续模切刀线为多段距离较短的连续模切刀线间隔排列形成的一种刀线组合,不同的模切刀口线长度7和模切刀口间距8会使得同一纸张在折叠或分离时呈现不同状态,可根据纸张的厚度和柔韧度去调整每个组合里模切刀口线长度和模切刀口间距。本实用新型中断续模切刀线起辅助折叠和辅助分离使用,连续模切刀线起完全分离的作用;模切刀线长度及间距数据设置,以抓住纸张长边中部两侧提起单张纸张并上下震动,纸张依然保持弧度弹性,不产生折叠,同时可连续顺畅进入打印设备走纸系统为标准参考。图1至图8所示实施例1中使用的矩形纸张为150克道林纸,断续模切刀线的刀口线长度为0.9毫米,间距为1.1毫米。
封底插锁插舌模切刀线、封底插锁插口模切刀线、书腰包条版块模切刀线、书腰包条插锁插舌模切刀线、书腰包条插锁插口模切刀线、书脊包条版块模切刀线、书脊包条插锁插舌模切刀线、书脊包条插锁插口模切刀线为连续模切刀线;
纵向模切刀线、书脊折叠模切刀线、书腰包条折叠模切刀线、书脊包条折叠模切刀线为断续模切刀线。根据纸张的厚度和柔韧度调整模切刀线上的模切刀口长度和模切刀口之间的距离可以进行调整,以达到便于折叠的同时,保持纸张的硬挺度,以让纸张可以顺利通过打印设备的走纸通道。
上下平行的(m-1)条横向模切刀线从上至下分别为第1条、第2条······第(m-1)条,每条横向模切刀线被(n-1)条纵向模切刀线从左至右平均分成n段,其中,奇数条横向模切刀线的第1段为断续模切刀线、其余各段为连续模切刀线,偶数条横向模切刀线的第n段为断续模切刀线、其余各段为连续模切刀线。如此横向模切刀线呈现左右交替断连排列,可以使得每行之间的内容页首尾交替连接,使得相邻横向页面版块之间可以分离成如图2状态。
纵向模切刀线两端与内容页上下边缘分别留2毫米的不可模切距离,以确保进行内容页折叠之后,对折处保持平整牢固。同时还可避免边角变形导致纸张在通过打印设备的走纸通道发生卡顿。横向模切刀线中断续模切刀线与所在内容页左右边缘分别留2毫米的不可模切距离,以确保进行内容页折叠之后,对折处保持平整牢固;书腰包条版块和书脊包条版块上的书腰包条折叠模切刀线和书脊包条折叠模切刀线左右两侧分别留2毫米的不可模切距离,以确保纸张可以顺利通过打印设备的走纸通道,同时可确保在进行版块之间分离时书腰包条版块和书脊包条版不会因为施加了外力而从折叠模切刀线处断裂。
上述断续模切刀线(主要用于折叠处)和连续模切刀线(主要用于分离处)不是一成不变的设置,根据纸张的厚度和柔韧性,有时可以将其进行替换,只要折叠处方便实现折叠时不易断开分离或者分离处拆分时容易断开分离即可。如书腰包条版块模切刀线、书脊包条版块模切刀线也可使用断续模切刀线,只要达到通过延着模切刀线抓住模切刀线左右两侧的版块,向相反的方向施加外力,可轻松将书腰包条版块、内容版块和书脊包条版块独立分开效果即可。又如,横向模切刀线中的连续模切刀线部分也可采用持续连接的一整段断续模切刀线,模切刀线之间没有不可模切口,同时这一整段断续模切刀线的刀口之间的距离适当减小,如此也可实现方便地将相邻横向页面版块之间分离成如图2状态。
四、书册折叠卡如何折叠成书册
如图2所示,当书腰包条和书脊包条与内容版块分离之后,从上方第一条横向模切刀线右边撕开,之后交替撕开其它横向模切刀线,使页面版块形成s形状。
如图3所示,从右上角内容页纵向模切刀线开始折叠,沿着相邻的纵向模切刀线执行上折-下折的重复折叠收集动作,将每页纸张叠放在一起,直至将所有页面全部折叠收集成一沓叠放整齐的内容页;进一步的,对折叠成整叠的内容页的折叠边缘进行挤压,使相邻页面之间间距变小。
如图3至图4所示,折叠收集后的内容页呈风琴折形式,最上面和最下面的页面,因为折叠时执行的是往印有内容的页面进行对折,所以把没有打印内容的空白背面反折为整叠纸张的外表面。此时最上面页有封底插锁插舌模切刀线和书脊折叠模切刀线,最下面页面有封底插锁插口模切刀线;此时,页面和页面之间富有弹性,并不便于翻阅,需要给整叠内容页做上书脊和封底插锁。
制作书脊和封底插锁的过程如下:首先,如图5所示,将最前面带插舌的页面,沿着纵向模切刀线翻开270度并折叠书脊的直角;接着,沿着书脊折叠模切刀线向前对面折叠,使书脊和相邻的两个面形成直角;下一步,将整叠内容页挤压入刚折叠形成的书脊凹槽中;再下一步,如图6至图7所示,将整叠书册180度从上至下翻转过来,此时虽然折叠了书脊,但是页面依然是松散的,这时候只需按压住折叠过来的页面,让书脊紧紧的包裹住整叠内容页;最后,如图7所示,将页角上的插舌倾斜插入相邻页面的插孔中,即可锁定页面,形成一本带书脊的,紧凑的,便于翻阅的书册。
为更方便携带和存放,可根据书册的比例和需求选择书腰包条和或书脊包条进行捆扎。当折叠完成的书册为竖版比例时,使用书腰包条进行包裹;当折叠完成的书册为横版比例时,使用书脊包条进行包裹。使用书腰包条和书脊包条进行包裹时,将包条从插舌的另一端开始沿着折叠线折绕,折绕完成后将插舌插入插口中锁紧包条。
五、书册折叠卡的排版制作
如图9和图10所示:
排版——终端设备扫描识别书册折叠卡上的识别码时,在终端设备上运行并显示操作界面;设备通过服务器分析确定该识别码所对应纸张的结构类型,从而判定调取相应的版式模版;在操作界面中,可将终端设备上挑选的图片和录入的文字自动按照预先设计的版式自动排版为适配该书册折叠卡及当前打印设备的版式,并可将排版的所有页面合成为一张单张的多页面版式图片并存储到终端设备中;通过终端设备操作,可自动或手动设置图文在页面上的边距、大小、位置、颜色、顺序等版面参数。
制作——将书册折叠卡放在打印设备进纸口,终端设备按排版方法生成的一张单张的多页面版式图片,然后终端设备将版式图片的打印指令发送给打印设备并触发执行打印任务,打印设备将版式图片精准地打印在书册折叠卡上,即可获得整本内容页;将打印好的书册折叠卡沿着预先压制的模切刀线折叠,即可快速的将一张内容页折叠成一本便于翻阅和保存的有书脊的书册。
综上可知,本实用新型一次模切成型的书册折叠卡,模切后依然平整顺滑,可顺畅的通过打印设备的走纸系统,普通家庭的打印设备上就可以打印使用;在未使用之前为平片叠放,方便存储运输,当需要使用的时候放到打印设备上打印之后,再折叠成书册,可随用随印,避免浪费。识别码的设计为实现智能化、自动化制作提供基础,结合终端设备配置,可使得排版制作变得很简单高效,普通大众都可以实现自主排版,同时省去了排版所需的人工成本;此外,本实用新型预先压制便于折叠使用的模切刀线,使得任何人不需要学习后期制作技术,也不需要额外的辅助工具就可以轻松制作出成书,从而省去了后期制作的人工成本;以上几点使得制作一本书变得很高效,制作成本低廉。
经调研测算,市场上同类型书册产品因为每次都需要专人设计排版、专人手工裁切制作,整体需要2小时的时间成本,按照当前的平均人均工资来计算的话,成本需要约100元;按照最低平均工资来计算的话,成本需要约20元;如使用本实用新型,将会使得单独制作一本书册的成本直接下降到5毛钱左右,价格甚至比印刷厂批量制作还低,这将有效的推进大众的文化创作交流,提升全民精神生活质量。

Claims (7)

1.一种书册折叠卡,包括矩形纸张,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纸张主要由内容版块组成,内容版块被上下平行的(m-1)条横向模切刀线和左右平行的(n-1)条纵向模切刀线平均分成m行、n列共mn个等长等宽的矩形内容页;所述内容版块右上角的矩形内容页和右下角的矩形内容页上分别具有封底插锁插舌模切刀线和封底插锁插口模切刀线形成的封底插锁插舌和封底插锁插口;所述内容版块右上角的矩形内容页上靠近纵向模切刀线处具有书脊折叠模切刀线,纵向模切刀线与书脊折叠模切刀线之间构成书脊;
所述m或n大于等于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书册折叠卡,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纸张主要由书腰包条版块和内容版块组成,平行于纵向模切刀线的书腰包条版块模切刀线将矩形纸张分成左右两个矩形,左侧矩形为书腰包条版块、右侧矩形为内容版块;或者所述矩形纸张主要由内容版块和书脊包条版块组成,平行于纵向模切刀线的书脊包条版块模切刀线将矩形纸张分成左右两个矩形,左侧矩形为内容版块、右侧矩形为书脊包条版块;或者所述矩形纸张主要由书腰包条版块、内容版块和书脊包条版块组成,平行于纵向模切刀线的书腰包条版块模切刀线和书脊包条版块模切刀线将矩形纸张分成左、中、右三个矩形,左侧矩形为书腰包条版块、中间矩形为内容版块、右侧矩形为书脊包条版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书册折叠卡,其特征在于:所述书腰包条版块上具有书腰包条插锁插舌模切刀线和书腰包条插锁插口模切刀线形成的书腰包条插锁插舌和书腰包条插锁插口;所述书脊包条版块上具有书脊包条插锁插舌模切刀线和书脊包条插锁插口模切刀线形成的书脊包条插锁插舌和书脊包条插锁插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书册折叠卡,其特征在于:所述书腰包条版块和书脊包条版块上分别具有书腰包条折叠模切刀线和书脊包条折叠模切刀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书册折叠卡,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底插锁插舌模切刀线、封底插锁插口模切刀线、书腰包条版块模切刀线、书腰包条插锁插舌模切刀线、书腰包条插锁插口模切刀线、书脊包条版块模切刀线、书脊包条插锁插舌模切刀线、书脊包条插锁插口模切刀线为连续模切刀线;所述纵向模切刀线、书脊折叠模切刀线、书腰包条折叠模切刀线、书脊包条折叠模切刀线为断续模切刀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书册折叠卡,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平行的(m-1)条横向模切刀线从上至下分别为第1条、第2条······第(m-1)条,每条横向模切刀线被(n-1)条纵向模切刀线从左至右平均分成n段,其中,奇数条横向模切刀线的第1段为断续模切刀线、其余各段为连续模切刀线,偶数条横向模切刀线的第n段为断续模切刀线、其余各段为连续模切刀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书册折叠卡,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纸张为150克道林纸,断续模切刀线的刀口线长度为0.9毫米,间距为1.1毫米;所述纵向模切刀线两端与内容页上下边缘分别留2毫米的不可模切距离,横向模切刀线中断续模切刀线与所在内容页左右边缘分别留2毫米的不可模切距离,书腰包条版块和书脊包条版块上的书腰包条折叠模切刀线和书脊包条折叠模切刀线左右两侧分别留2毫米的不可模切距离;
所述书脊的宽度距离为所有内容页叠放之后的厚度的1.2倍。
CN202223564434.3U 2022-12-30 2022-12-30 书册折叠卡 Active CN21960075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64434.3U CN219600756U (zh) 2022-12-30 2022-12-30 书册折叠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64434.3U CN219600756U (zh) 2022-12-30 2022-12-30 书册折叠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600756U true CN219600756U (zh) 2023-08-29

Family

ID=877463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564434.3U Active CN219600756U (zh) 2022-12-30 2022-12-30 书册折叠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60075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3892427A (en) Personalized computer printed hard covered book
US4477103A (en) Continuous form for printer
US4900001A (en) Apparatus for printing on both sides of continuous webs in a format producing collated stacks of ordered pages
CN219600756U (zh) 书册折叠卡
CN116215112A (zh) 书册折叠卡
CN212829335U (zh) 一种印刷品用打包装置
CN1199297A (zh) 电子邮政系统的邮寄物管理方法
CN2136737Y (zh) 一种适用规格层叠电脑打印纸
JP6632044B1 (ja) 暗記カード
CN220661143U (zh) 一种印刷品用装订设备
CN219564567U (zh) 一种活页本内芯生产线
US20230339250A1 (en) Method for the printing layout of books, magazines and the like on printed sheets for the graphic arts industry
CN202965570U (zh) 记录本
CN216807536U (zh) 一种16开折页机
CN201128290Y (zh) 奏折式报纸
CN215751558U (zh) 一种纸质印刷物
CN1063393C (zh) 用一张纸制成信函的方法及设备
CN210946293U (zh) 一种便于收纳的传真纸
CN2402484Y (zh) 文件整理盒
JPH0628301Y2 (ja) 管理資料票
KR20060121631A (ko) 종이를 시트 형태의 다발로 만들 때 상기 종이를 자동으로간추리면서 적층시키는 방법
CN2734486Y (zh) 合订夹
JPS59187895A (ja) 糊付折丁の製造方法
JP3034163U (ja) 折紙ブック
JPH04371895A (ja) 冊子態の作成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