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595923U - 一种自动层析柱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动层析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595923U
CN219595923U CN202320533926.1U CN202320533926U CN219595923U CN 219595923 U CN219595923 U CN 219595923U CN 202320533926 U CN202320533926 U CN 202320533926U CN 219595923 U CN219595923 U CN 2195959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ssembly
piston
column casing
chromatographic column
end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53392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洲
王正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Hanb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Hanb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Hanb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Hanb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53392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5959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5959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59592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30Against vector-borne diseases, e.g. mosquito-borne, fly-borne, tick-borne or waterborne diseases whose impact is exacerbated by climate change

Landscapes

  • Treatment Of Liquids With Adsorbent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层析柱,涉及工业层析技术领域,包括层析柱主体,层析柱主体包括活塞总成、柱筒总成、驱动总成、端盖总成和底座总成,驱动总成用于带动活塞总成在柱筒总成内上下移动,端盖总成位于柱筒总成与底座总成之间,端盖总成的上端与柱筒总成能够拆卸连接,端盖总成的下端与底座总成能够拆卸连接,柱筒总成与层析柱主体能够拆卸连接,柱筒总成或端盖总成上能够拆卸连接有若干个导向轮和若干个支撑轮,导向轮能够在底座总成上滑动,支撑轮能够在地面上滑动。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支撑轮和导向轮将柱筒总成轻松的推出来,并且由于支撑轮的支撑作用,使得柱筒总成能够始终处于一个平稳的状态。

Description

一种自动层析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层析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自动层析柱。
背景技术
层析技术可用于从复杂混合物中有效地分离出目标产物、去除目标物中的杂质、最终产物的净化或产品溶液的置换等领域,具有高分离效率的特点,可在条件相对温和的条件下分离热敏或易失活的产品,如蛋白质、多糖和多肽等,层析柱是实现层析分离的关键。随着工业的发展,自动层析以其高度自动化,过程可控制性以及较高的层析效率逐渐成为层析工业的主流设备。
现有的层析柱如专利号为CN104307207A中公开的“一种全自动层析柱”所示,在维护清洗筛板时候都是将柱筒提升之后沿一个轴心旋转出去,这样旋转出去的柱筒只能靠旋转轴一端固定,稳定性差,会形成柱筒无固定的一端向下倾斜,直径越大倾斜越明显,而且大直径层析柱靠人力推动柱筒旋转也需要几个人同时发力才能旋转动柱筒,操作复杂。
因此,市场上急需一种新型的自动层析柱,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层析柱,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能够轻松的将柱筒总成推出,操作简单,并且能够时柱筒总成处于一个平稳的状态。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层析柱,包括层析柱主体,所述层析柱主体包括活塞总成、柱筒总成、驱动总成、端盖总成和底座总成,所述驱动总成用于带动所述活塞总成在所述柱筒总成内上下移动,所述端盖总成位于所述柱筒总成与所述底座总成之间,所述端盖总成的上端与所述柱筒总成能够拆卸连接,所述端盖总成的下端与所述底座总成能够拆卸连接,所述柱筒总成与所述层析柱主体能够拆卸连接,所述柱筒总成或所述端盖总成上能够拆卸连接若干个导向轮和若干个支撑轮,所述导向轮能够在所述底座总成上滑动,所述支撑轮能够在地面上滑动。
优选的,所述底座总成的上端通过若干个立柱固定有电机安装板总成,所述驱动总成固定于所述电机安装板总成。
优选的,所述电机安装板总成的下表面固定有多个支撑杆,所述支撑杆远离所述电机安装板总成的一端与所述柱筒总成能够拆卸连接。
优选的,所述驱动总成包括丝杆电机,所述丝杆电机的电机部分固定于所述电机安装板总成上,所述丝杆电机的丝杆部分竖直设置,所述丝杆电机的上端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上设有连接孔,所述丝杆电机的丝杆部分与所述连接孔螺纹连接,所述顶板的下表面与所述活塞总成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活塞总成包括活塞件和若干个活塞拉杆,所述活塞拉杆的上端固定于所述顶板的下表面,所述活塞拉杆的下端固定于所述活塞件上,所述活塞件上设有过液通孔。
优选的,所述柱筒总成上设有若干个挂钩,所述挂钩能够挂在所述活塞件上。
优选的,所述导向轮为两个,所述底座总成上设有两个滑轨,两个所述导向轮分别在两个所述滑轨上滑动。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利用导向轮和支撑轮能够轻松的实现柱筒总成的移动,当柱筒总成移出后,通过支撑轮可以对其起到支撑的作用,使其两侧处于一个相对平衡的稳定状态,从而可以方便快捷的对其进行清洗,实现了装胶、层析、卸胶、清洗的全自动操作;
进一步的,柱筒总成的安装、拆卸和维修仅需要较少的人工介入,操作简单避免误操作可能造成的损失;
进一步的,导向轮和支撑轮可以单独与端盖总成连接,端盖总成在导向轮和支撑轮作用下与柱筒总成移动一定位置,方便维护端盖总成的相关部件。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自动层析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自动层析柱中柱筒总成未推出时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自动层析柱中柱筒总成和端盖总成同时推出时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自动层析柱中柱筒总成推出时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自动层析柱中端盖总成推出时示意图;
图中:1-活塞总成;2-柱筒总成;3-驱动总成;4-电机安装板总成;5-底座总成;6-端盖总成;7-顶板;8-活塞拉杆;9-立柱;10-导向轮;11-支撑轮;12-支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层析柱,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能够轻松的将柱筒总成推出,操作简单,并且能够时柱筒总成处于一个平稳的状态。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自动层析柱,包括层析柱主体,层析柱主体包括活塞总成1、柱筒总成2、驱动总成3、端盖总成6和底座总成5,驱动总成3用于带动活塞总成1在柱筒总成2内上下移动,端盖总成6位于柱筒总成2与底座总成5之间,上述这些结构与现有的层析柱结构相同。区别之处在于:端盖总成6的上端与柱筒总成2能够拆卸连接,端盖总成6的下端与底座总成5能够拆卸连接,具体的,端盖总成6既能够通过螺栓与柱筒总成2可拆卸连接,又可以通过螺栓与底座总成5可拆卸连接,端盖总成6、柱筒总成2和底座总成5上分别设有便于螺栓连接的螺纹孔。柱筒总成2与层析柱主体能够拆卸连接,柱筒总成2或端盖总成6上能够拆卸连接若干个导向轮10和若干个支撑轮11,即导向轮10和支撑轮11既能够固定于柱筒总成2上又能固定于支撑轮11上,其连接关系也是通过螺钉或螺栓固定的。导向轮10能够在底座总成5上滑动,导向轮10不会与地面接触,支撑轮11能够在地面上滑动,并始终与地面接触。
在实际使用时,如图3所示,如果需要维护活塞总成1时,这样便于拆卸活塞总成上面的部件,可以将导向轮10和支撑轮11固定在柱筒总成2的两侧,解除端盖总成6与底座总成5之间的螺栓连接关系以及柱筒总成2与层析柱主体之间的连接关系,工作人员仅需要推动柱筒总成2即可带动柱筒总成2和端盖总成6同步向外侧移动,在此过程中支撑轮11可以对柱筒总成2的外侧进行支撑作用,这样便于拆卸活塞总成1上面的相关部件,从而对其进行维护;如图4所示,当需要相关结构进行清洗时,将导向轮10和支撑轮11固定在柱筒总成2的两侧,解除柱筒总成2与层析柱主体之间的连接关系以及柱筒总成2与端盖总成6之间的连接关系,然后由工作人员推动柱筒总成2即可带动柱筒总成2向外侧移动,最后再对活塞总成1、柱筒总成2和端盖总成6进行清洗即可;如图5所示,如果需要对端盖总成6进行维护时,需解除端盖总成6与柱筒总成2之间的连接关系以及端盖总成6与底座总成5之间的连接关系,然后将导向轮10和支撑轮11固定在端盖总成6的两侧,然后由工作人员推动端盖总成6即可带动端盖总成6向外侧移动,从而便于对端盖总成6上的相关零件进行拆卸以及维护。
于本实施例中,底座总成5的上端通过若干个立柱9固定有电机安装板总成4,具体设置有两个立柱9,两个立柱9分别设置于底座总成5对应两侧的中间位置处。驱动总成3固定于电机安装板总成4。
于本实施例中,电机安装板总成4的下表面固定有多个支撑杆12,支撑杆12远离电机安装板总成4的一端与柱筒总成2能够拆卸连接。具体的,支撑杆12的下端能够穿过柱筒总成2的上端板件结构,然后在支撑杆12穿过柱筒总成2上端的一侧上螺纹连接一个螺母,从而对其进行限位,防止支撑杆12从柱筒总成2上脱落下来。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采用其他的连接方式,只要便于拆卸均可。
于本实施例中,驱动总成3包括丝杆电机,丝杆电机为市场上常见装置,包括电机部分和丝杆部分,电机部分能够带动丝杆部分转动。其中,丝杆电机的电机部分固定于电机安装板总成4上,丝杆电机的丝杆部分竖直设置,丝杆电机的上端连接有顶板7,顶板7上设有连接孔,丝杆电机的丝杆部分与连接孔螺纹连接,顶板7的下表面与活塞总成1固定连接。当丝杆电机工作时,随着丝杆部分的转动可以带动顶板7上下移动,然后顶板7则会带动活塞总成1上下移动。
于本实施例中,活塞总成1包括活塞件和若干个活塞拉杆8,活塞拉杆8的上端固定于顶板7的下表面,活塞拉杆8的下端固定于活塞件上,且活塞拉杆8会穿过电机安装板总成4,所以,顶板7本身不会发生旋转运动,从而在丝杆部分的转动驱动下,顶板7只能够带动活塞总成1做上下移动。活塞件是一个截面与柱筒总成2截面相匹配的板或柱状结构。活塞件上设有过液通孔,便于液体进入到柱筒总成2中。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活塞件包括上分配器背板、上分配器以及上筛网等结构,而与之对应的,端盖总成6包括下分配器背板、下分配器以及下筛网等结构。液体会通过过液通孔进入,然后通过柱筒总成2后再从端盖总成6上的通孔流出。这些结构与专利CN104307207A中公开的结构相同,均为本领域中的现有技术,故在此不再多做赘述。
于本实施例中,柱筒总成2的上端设有若干个挂钩,挂钩能够用于挂在活塞件上。当需要单独将柱筒总成2或单独将端盖总成6拉出或将柱筒总成2和端盖总成6同时拉出时,如果是柱筒总成2或端盖总成6单独拉出时,需要先解除柱筒总成2与端盖总成6之间的螺栓连接关系,如果柱筒总成2和端盖总成6同时拉出则不需解除。然后利用挂钩以及活塞件将柱筒总成2拉起(上述三种情况都需要这一步)。如果需要单独将端盖总成6拉出时,还需要利用支撑杆12对柱筒总成2进行固定。最后再利用导向轮10和支撑轮11将需要拉出的装置推出即可。
于本实施例中,导向轮10为两个,底座总成5上设有两个滑轨,两个导向轮10分别在两个滑轨上滑动。当然,导向轮10还可以是三个或更多,并不仅仅局限于本实施例中的两个。
此外,支撑轮11为包括但不限于一个,支撑轮11和导向轮10相对设置。
本说明书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7)

1.一种自动层析柱,包括层析柱主体,所述层析柱主体包括活塞总成、柱筒总成、驱动总成、端盖总成和底座总成,所述驱动总成用于带动所述活塞总成在所述柱筒总成内上下移动,所述端盖总成位于所述柱筒总成与所述底座总成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总成的上端与所述柱筒总成能够拆卸连接,所述端盖总成的下端与所述底座总成能够拆卸连接,所述柱筒总成与所述层析柱主体能够拆卸连接,所述柱筒总成或所述端盖总成上能够拆卸连接若干个导向轮和若干个支撑轮,所述导向轮能够在所述底座总成上滑动,所述支撑轮能够在地面上滑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层析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总成的上端通过若干个立柱固定有电机安装板总成,所述驱动总成固定于所述电机安装板总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层析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安装板总成的下表面固定有多个支撑杆,所述支撑杆远离所述电机安装板总成的一端与所述柱筒总成能够拆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层析柱,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总成包括丝杆电机,所述丝杆电机的电机部分固定于所述电机安装板总成上,所述丝杆电机的丝杆部分竖直设置,所述丝杆电机的上端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上设有连接孔,所述丝杆电机的丝杆部分与所述连接孔螺纹连接,所述顶板的下表面与所述活塞总成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层析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总成包括活塞件和若干个活塞拉杆,所述活塞拉杆的上端固定于所述顶板的下表面,所述活塞拉杆的下端固定于所述活塞件上,所述活塞件上设有过液通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层析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柱筒总成上设有若干个挂钩,所述挂钩能够挂在所述活塞件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层析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轮为两个,所述底座总成上设有两个滑轨,两个所述导向轮分别在两个所述滑轨上滑动。
CN202320533926.1U 2023-03-17 2023-03-17 一种自动层析柱 Active CN2195959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533926.1U CN219595923U (zh) 2023-03-17 2023-03-17 一种自动层析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533926.1U CN219595923U (zh) 2023-03-17 2023-03-17 一种自动层析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595923U true CN219595923U (zh) 2023-08-29

Family

ID=877407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533926.1U Active CN219595923U (zh) 2023-03-17 2023-03-17 一种自动层析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59592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414783A (zh) * 2023-12-14 2024-01-19 江苏汉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合成柱及维护方法和装柱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414783A (zh) * 2023-12-14 2024-01-19 江苏汉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合成柱及维护方法和装柱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9595923U (zh) 一种自动层析柱
US7708891B2 (en) Chromatography column and method of maintenance
CA2670542A1 (en) Supporting structures for preparative chromatography columns
US7785473B2 (en) Chromatography column and method of maintenance
CN114179032B (zh) 一种大型轴承自动化装配平台
CN111941365A (zh) 一种基于汽车发动机维修用的便捷式高精度翻转装置
CN203936591U (zh) 碟式过滤器旋转式拆装机
CN105986346A (zh) 整经机自动上纱小车
EP3132259B1 (en) Hoisting and holding system for chromatography column
CN107866669B (zh) 气动执行器专用装配机及方法
CN112518670B (zh) 高压螺纹锁紧环换热器螺栓拆卸专用工装
CN219481760U (zh) 一种集束式过滤器
CN219836144U (zh) 一种方便引流的装柱器
CN219793175U (zh) 带旋转头环型垂直升降电镀生产线
CN216484811U (zh) 一种适用于不同环境的气相色谱仪
CN220525264U (zh) 一种bim建筑结构分析装置
CN220667013U (zh) 一种支架安装结构
CN217143901U (zh) 一种精益管生产用便于调节尺寸的料架
CN219885045U (zh) 一种大口径管道安装用输送装置
CN217811578U (zh) 一种便于拆装的钢结构网架
CN117414783A (zh) 一种合成柱及维护方法和装柱方法
CN219209137U (zh) 一种污水微滤机的滤网自动更换设备
CN218891744U (zh) 一种方便金属加工的固定装置
CN219617655U (zh) 一种用于飞机起落架缓冲支柱轴拆解的拔轴装置
CN114933207B (zh) 一种模块化尾绳收绳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