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594533U - 一种抬钳器的控制装置及内窥镜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抬钳器的控制装置及内窥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594533U
CN219594533U CN202320399227.2U CN202320399227U CN219594533U CN 219594533 U CN219594533 U CN 219594533U CN 202320399227 U CN202320399227 U CN 202320399227U CN 219594533 U CN219594533 U CN 2195945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mission assembly
transmission
gear
base
enab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399227.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震
盛元一
林晋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zhou Lianying Zhiro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zhou Lianying Zhiro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zhou Lianying Zhiro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zhou Lianying Zhiro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399227.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59453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5945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59453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ndoscop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抬钳器的控制装置以及内窥镜,抬钳器的控制装置包括底座、使能机构、传动机构以及操作线,所述使能机构设置于所述底座上,所述传动机构与所述使能机构传动连接,所述操作线的一端连接于所述传动机构,所述操作线的另一端用于连接所述抬钳器,所述使能机构能够在外力的驱使下相对于所述底座转动,所述传动机构能够将所述使能机构的转动运动转化为所述操作线的直线运动,以使所述操作线带动所述抬钳器立起或倒伏。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不方便进行抬钳器的控制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抬钳器的控制装置及内窥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抬钳器的控制装置及内窥镜。
背景技术
医生在消化道检测、呼吸道检测及治疗手术等场合经常使用到内窥镜,一般内窥镜由连接部、操作部和插入部三大部分组成。抬钳器控制机构通过位于操作部的旋钮控制前端部抬钳器转动,从而改变经钳道管插入的活检钳、碎石网篮、乳头切开刀等诊疗附件从钳道口伸出的方向。以具有抬钳器装置的超声内镜为例,抬钳器旋转自如的设置于插入部的前端部开口中,通过抬钳器的转动控制诊疗附件导出的方向,处置器械会出现内镜视野较好的位置,便于临床实现内镜下的诊疗手术。
抬钳器有从插入部的前端一直配置到操作部的操作线,操作线在插入部内由套管保护,且操作线可在该套管内向前后移动。操作部中设置有抬钳器旋钮,通过旋转抬钳器旋钮,操作操作线前后移动,从而实现抬钳器的立起及倒伏。
在使用超声波内窥镜检查过程中,时常需要穿刺针进行组织的采集和吸引,穿刺针从内窥镜的钳道管开口插入,经过钳道管从前端部开口导出,当所使用的穿刺针构造较硬或较难弯曲时,通过抬钳器调整穿刺针导出角度时需要较大的力来对穿刺针进行弯曲,且立起角度越大、穿刺针外径越大,需要与之对抗的力越大,同时对手术人员的操作负担也越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提供一种抬钳器的控制装置以及内窥镜,解决现有技术中不方便进行抬钳器的控制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抬钳器的控制装置,包括:
底座;
使能机构,所述使能机构设置于所述底座上;
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与所述使能机构传动连接;
操作线,所述操作线的一端连接于所述传动机构,所述操作线的另一端用于连接所述抬钳器;
其中,所述使能机构能够在外力的驱使下相对于所述底座转动,所述传动机构能够将所述使能机构的转动运动转化为所述操作线的直线运动,以使所述操作线带动所述抬钳器立起或倒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使能机构包括使能件、第一传动组件和第二传动组件,所述使能件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传动组件,所述第一传动组件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使能件能够带动所述第一传动组件相对于所述底座在第一方向上转动;所述第二传动组件与所述第一传动组件传动连接,所述第二传动组件用于将所述第一传动组件在第一方向上的转动转化为所述第二传动组件在第二方向上的转动;所述第二传动组件与所述传动机构连接、并用于带动所述传动机构运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传动组件包括第一转轴以及第一齿轮,所述第二传动组件包括第二齿轮;所述使能件与所述第一齿轮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轴连接于所述底座、且所述第一转轴的轴线与所述底座垂直;所述第一齿轮套设于所述第一转轴、并通过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齿轮能够围绕所述第一转轴的轴线转动,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且所述第二齿轮的转动中心与所述第一齿轮的转动中心垂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第一固定组件、第三传动组件、第四传动组件以及第五传动组件,所述第一固定组件固定安装于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三传动组件安装于所述安装组件上,所述第三传动组件与所述第二齿轮固定连接,所述第三传动组件与所述第四传动组件连接,所述第五传动组件的一端与所述第四传动组件连接,所述第五传动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操作线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第三传动组件能够在所述第二齿轮的带动下在所述第二方向上转动,所述第四传动组件能够将所述第三传动组件的转动运动转化为所述第五传动组件的直线运动,以使所述第五传动组件带动所述操作线运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组件包括第一安装件和第二安装件,所述第一安装件和第二安装件均固定安装于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一安装件和第二安装件之间形成有一安装空间,所述第三传动组件设置于所述安装空间内、并与所述第一安装件和第二安装件转动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传动组件包括蜗杆,所述第四传动组件包括蜗轮和第二转轴,所述蜗杆与所述第二齿轮固定连接、且所述蜗杆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固定组件,所述第二转轴连接于所述底座、并垂直于所述底座,所述蜗轮连接于所述第二转轴、并通过所述第二转轴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且所述蜗轮你能够围绕所述第二转轴的轴线转动,所述蜗轮与所述蜗杆啮合传动连接、且所述蜗杆的转动中心与所述蜗轮的转动中心垂直,所述第五传动组件与所述蜗轮铰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四传动组件还包括限位杆,所述蜗轮上开设有与所述限位杆配合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杆固定设置于所述底座上、并位于所述限位槽内,所述限位槽具有限制所述限位杆在所述限位槽中的运动范围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传动组件包括丝杆,所述第四传动组件包括螺母,所述丝杆与所述第二齿轮固定连接、且所述丝杆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固定组件,所述螺母与所述丝杆螺纹连接,所述螺母还与所述第五传动组件固定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五传动组件包括连接杆、滑块和限位件,所述连接杆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四传动组件,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滑块的一端,所述滑块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操作线,所述限位件设置于所述底座上、并形成有一限位空间,所述滑块设置于所述限位空间内,所述限位空间用于限制所述滑块的转动,以使所述滑块在所述限位空间内做直线运动。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内窥镜,包括如上所述的抬钳器的控制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抬钳器的控制装置以及内窥镜,设置有使能机构以及传动机构,在进行抬钳器的控制时,操作人员只需操作使能机构,即可带动使能机构转动,使能机构转动时会带动与其传动连接的传动机构运动,进而使得传动机构带动操作线进行直线运动,操作线在进行直线运动时,与操作线连接的抬钳器可以实现立起或倒伏状态,整个操作过程简单方便,通过机械结构之间的运动传递,可以减轻操作人员的操作负担,提高抬钳器的可操作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抬钳器的控制装置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抬钳器的控制装置的正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抬钳器的控制装置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所示的抬钳器的控制装置的正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内窥镜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抬钳器的控制装置。该抬钳器的控制装置可以应用于内窥镜中,用于控制内窥镜的抬钳器的立起及倒伏。抬钳器的控制装置能够实现方便的进行抬钳器的控制,减轻操作人员的操作负担,进而提高装置的可操作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抬钳器的控制装置包括底座100、使能机构200、传动机构300以及操作线400,使能机构200设置于底座100上,传动机构300与使能机构200传动连接,操作线400的一端连接于传动机构300,操作线400的另一端用于连接抬钳器500,其中,使能机构200能够在外力的驱使下相对于底座100转动,传动机构300能够将使能机构200的转动运动转化为操作线400的直线运动,以使操作线400带动抬钳器500立起或倒伏。
本实施例中,设置有使能机构200以及传动机构300,在进行抬钳器500的控制时,操作人员只需操作使能机构200,即可带动使能机构200转动,使能机构200转动时会带动与其传动连接的传动机构300运动,进而使得传动机构300带动操作线400进行直线运动,操作线400在进行直线运动时,与操作线400连接的抬钳器500可以实现立起或倒伏状态,整个操作过程简单方便,通过机械结构之间的运动传递,可以减轻操作人员的操作负担,提高抬钳器的可操作性。
示例性的,在进行超声波内窥镜检查时,将穿刺针从内窥镜的钳道管开口插入,经过钳道管从前端部开口导出,当需要进行穿刺针的弯曲时,操作人员操作使能机构200,带动使能机构200转动,然后通过使能机构200带动传动机构300运动,传动机构300在运动时,会带动操作线400进行直线运动,进而带动抬钳器500进行立起,抬钳器在立起时,会使得从钳道管前端部开口处导出的穿刺针被弯曲,整个过程只需操作人员操作使能机构200即可,而且由于穿刺针的弯曲是通过机械结构的运动传递实现,使得操作人员施加于使能机构200的力较小,进而减轻了操作人员的操作负担。
在一些实施例中,底座100安装于内窥镜的操作部内部,底座100为板状结构,在保证具有充足的安装空间的前提下,还能够节省其占用空间,减小整个内窥镜的体积。可选的,底座100的形状适配于内窥镜的操作部,方便安装,示例性的,底座100为阶梯状的板状结构。
请参阅图1至图4,在一些实施例中,使能机构200包括使能件210、第一传动组件220和第二传动组件230,使能件210固定连接于第一传动组件220,第一传动组件220与底座100连接,使能件210能够带动第一传动组件220相对于底座100在第一方向上转动;第二传动组件230与第一传动组件220传动连接,第二传动组件230用于将第一传动组件220在第一方向上的转动转化为第二传动组件230在第二方向上的转动;第二传动组件230与传动机构300连接、并用于带动传动机构300运动。
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一传动组件220和第二传动组件230之间的传动来实现运动的传递,当需要进行抬钳器500的控制时,首先操作人员通过使能件210施力,此时使能件210带动第一传动组件220转动,当第一传动组件220转动时,与第一传动组件220传动连接的第二传动组件230会跟随运动,并将第一传动组件220在第一方向上的转动转化为第二传动组件230在第二方向上的转动,进而将传动继续传递至传动机构300,使传动机构300带动操作线400运动,进而实现对抬钳器500的控制。
其中,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可以垂直或略微垂直,可以实现第一传动组件220和第二传动组件230之间的运动方向的转化。示例性的,第一方向为水平方向,第二方向为竖直方向,例如第一方向为图2所示的水平方向,第二方向为垂直于底座100的板面的方向。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方便操作人员的操作,使能件210为拨杆,操作人员只需拨动拨杆即可实现对抬钳器500的控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至图4,第一传动组件220包括第一转轴221以及第一齿轮222,第二传动组件230包括第二齿轮231;使能件210与第一齿轮222固定连接,第一转轴221连接于底座100、且第一转轴221的轴线与底座100垂直;第一齿轮222套设于第一转轴221、并通过第一转轴221与底座100转动连接,第一齿轮222能够围绕第一转轴221的轴线转动,第二齿轮231与第一齿轮222啮合,且第二齿轮231的转动中心与第一齿轮222的转动中心垂直。
本实施例中,底座100上设置有垂直于底座100平面的第一转轴221,使能件210与第一齿轮222以一定角度固定连接,共同安装于第一转轴221上,两者可以绕第一转轴221旋转,第一齿轮222和第二齿轮231啮合,当拨动使能件210时,第一齿轮222会绕着第一转轴221旋转,第二齿轮231可在第一齿轮222的带动下绕第二齿轮231的转动中心旋转,而且由于第一齿轮222和第二齿轮231的转动中心垂直,因此,第一齿轮222和第二齿轮231的转动方向不同,可以实现运动方向的转化。
可选的,为了方便实现运动方向的转化,第一齿轮222和第二齿轮231均为锥齿轮。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转轴221可以转动设置于底座100上,此时第一齿轮222与第一转轴221固定连接,两者共同相对于底座100旋转,或者第一转轴221固定设置于底座100上,此时第一齿轮222与第一转轴221转动连接,第一齿轮222可以相对于第一转轴221旋转。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使能机构200的实现方式只是本实用新型为实现运动传递的一较佳方式,在其它的实施例中,还可采用其它方式来实现使能,例如使能件210加上齿轮齿条机构的结构形式,此时第一传动组件220为齿条,第二传动组件230为与齿条配合的齿轮,通过使能件210带动齿条移动,进而将齿条的直线运动转化为齿轮的转动运动,通过齿轮带动传动机构300运动,或者还可以是使能件210加上蜗轮蜗杆机构的结构形式,此时第一传动组件220为蜗杆,第二传动组件230为与蜗杆配合的蜗轮,通过使能件210带动蜗杆转动,进而使得蜗杆带动蜗轮转动,通过蜗轮带动传动机构300运动,只需满足运动方向转化功能的实施方式均能用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至图4,传动机构300包括第一固定组件310、第三传动组件320、第四传动组件330以及第五传动组件340,第一固定组件310固定安装于底座100上,第三传动组件320安装于第一固定组件310上,第三传动组件320与第二齿轮231固定连接,第三传动组件320还与第四传动组件330传动连接,第五传动组件340的一端与第四传动组件330连接,第五传动组件340的另一端与操作线400固定连接,其中,第三传动组件320能够在第二齿轮231的带动下在第二方向上转动,第四传动组件330能够将第三传动组件320的转动运动转化为第五传动组件340的直线运动,以使第五传动组件340带动操作线400运动。
本实施例中,第一固定组件310用于安装第三传动组件320,第三传动组件320能够在第二齿轮231的带动下在第二方向上转动,当第三传动组件320转动时,会带动第四传动组件330运动,第四传动组件330的运动会转化为第五传动组件340的直线运动,进而使得第五传动组件340带动操作线400进行直线运动,以带动与操作线400连接的抬钳器500立起或倒伏。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第一固定组件310包括第一安装件311和第二安装件312,第一安装件311和第二安装件312均固定安装于底座100上,第一安装件311和第二安装件312之间形成有一安装空间,第三传动组件320设置于安装空间内、并与第一安装件311和第二安装件312转动连接。
本实施例中,第一固定组件310由两个安装件组成,两个安装件相对设置,并形成一安装空间,第三传动组件320设置于安装空间内,并通过第一安装件311和第二安装件312支撑。示例性的,第一安装件311和第二安装件312均为安装板并垂直于底座100,第三传动组件320穿过第一安装件311后与第二齿轮231固定连接,进而可以跟随第二齿轮231进行转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四传动组件330用于将第三传动组件320的转动运动转化为第五传动组件340的直线运动,其实施方式有多种,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多种第三传动组件320和第四传动组件330的实施例。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和图2,第三传动组件320包括蜗杆321,第四传动组件330包括蜗轮331和第二转轴332,蜗杆321与第二齿轮231固定连接、且蜗杆321转动连接于第一固定组件310,第二转轴332连接于底座100、并垂直与底座100,蜗轮331连接于第二转轴332、并通过第二转轴332与底座100转动连接,且蜗轮331能够围绕第二转轴332的轴线转动,蜗轮331与蜗杆321啮合传动连接、且蜗杆321的转动中心与蜗轮331的转动中心垂直,第五传动组件340与蜗轮331铰接。
本实施例中,蜗杆321的两端通过第一安装件311和第二安装件312支撑,使蜗杆321可以绕其旋转中心旋转,蜗轮331安装于垂直于底座100平面设置的第二转轴332上,蜗轮331可以绕第二转轴332旋转,且蜗轮331与蜗杆321配合,当蜗杆321跟随第二齿轮231转动时,可带动蜗轮331绕第二转轴332旋转,蜗轮331旋转时,可以带动第五传动组件340进行直线运动,进而实现抬钳器500的立起或倒伏。而且,通过蜗轮蜗杆的自锁特性,可以减轻操作人员的操作负担,提高可操作性。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转轴332可以转动设置于底座100上,此时蜗轮331与第二转轴332固定连接,两者共同相对于底座100旋转,或者第二转轴332固定设置于底座100上,此时蜗轮331与第二转轴332转动连接,此时蜗轮331可以相对于第二转轴332旋转。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和图2,为了限制蜗轮331的转动范围,使其在预设范围内转动,第四传动组件330还包括限位杆333,蜗轮331上开设有与限位杆333配合的限位槽331a,限位杆333固定设置于底座100上、并位于限位槽331a内,限位槽331a具有限制限位杆333在限位槽331a中的运动范围的第一侧壁(图中未示出)和第二侧壁(图中未示出)。
本实施例中,为了限制蜗轮331的转动范围,蜗轮331上开设有一限位槽331a,固定设置于底座100上的限位杆333放置于限位槽331a中,当蜗轮331转轴时,限位槽331a与限位杆333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当限位杆333与第一侧壁抵接时,蜗轮331无法继续正向转动,当限位杆333与第二侧壁抵接时,蜗轮331无法继续反向转动,进而实现了对蜗轮331转动范围的限制。
请参阅图3和图4,在传动机构300的又一实施例中,第三传动组件320包括丝杆322,第四传动组件330包括螺母334,丝杆322与第二齿轮231固定连接、且丝杆322转动连接于第一固定组件310,螺母334与丝杆322螺纹连接,螺母334还与第五传动组件340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与上述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将蜗轮蜗杆机构更换为了丝杆螺母机构,丝杆322可跟随第二齿轮231转动,丝杆322的两端通过第一安装件311和第二安装件312支撑,使丝杆322可以绕其旋转中心旋转,当丝杆322转动时,与其螺纹连接的螺母334会进行直线运动,进而带动与螺母334固定连接的第五传动组件340进行直线运动,实现抬钳器500的立起或倒伏。而且,通过丝杆螺母机构的自锁特性,可以减轻操作人员的操作负担,提高可操作性。
可选的,为了实现保证螺母334运动方向的精准性,第四传动组件330还包括导向件335,导向件335穿过螺母334并与螺母334滑动连接,导向件335的两端分别固定于第一安装件311和第二安装件312上,使螺母334只能在导向件335的长度方向上移动。其中,第一安装件311和第二安装件312可以限制螺母334的运动范围。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至图4,第五传动组件340包括连接杆341、滑块342和限位件343,连接杆341的一端连接于第四传动组件330,连接杆341的另一端连接于滑块342的一端,滑块342的另一端连接操作线400,限位件343设置于底座100上、并形成有一限位空间,滑块342设置于限位空间内,限位空间用于限制滑块342的转动、以使滑块342在限位空间内做直线运动。
本实施例中,当第三传动组件320和第四传动组件330为蜗轮蜗杆机构时,连接杆341的一端与蜗轮331铰接,使连接杆341可绕定轴进行转动,连接杆341的另一端与滑块342铰接,由于滑块342被限制于限位空间内,使得滑块342只能在限位空间内进行直线运动,进而带动操作线400进行直线运动,使与操作线400连接的抬钳器500立起或倒伏。
当第三传动组件320和第四传动组件330为丝杆螺母机构时,连接杆341的一端与螺母334固定连接,连接杆341的另一端与滑块342固定连接,由于滑块342被限制于限位空间内,使得滑块342只能在限位空间内进行直线运动,进而带动操作线400进行直线运动,使与操作线400连接的抬钳器500立起或倒伏。
可选的,限位件343包括第一导向块3431和第二导向块3432,第一导向块3431和第二导向块3432相对设置于底座100上,并形成限位空间。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第一导向块343和第二导向块344的设置只是本实用新型为限制滑块342运动方向的一种较佳实施方式,在其它的实施例中,还可采用例如导轨等方式来实现滑块342的运动方向,其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中。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传动机构300的设置方式只是本实用新型为实现转动运动到直线运动的一种较佳的方式,在其它的实施例中,还可采用例如齿轮齿条等方式来实现运动的转化,其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更精准的实现对抬钳器500立起及倒伏角度的调节,可以通过控制第一齿轮222和第二齿轮231各自齿数的关系以及蜗轮331与蜗杆321齿数的关系,来实现角度的控制,使得每拨动一次拨杆就可以精确的实现对抬钳器500立起及倒伏角度的调节,便于对诊疗附件的导出方向进行精确控制。同样的,也可以通过控制第一齿轮222和第二齿轮231各自齿数的关系以及丝杆322与螺母334的螺距的关系,使得每拨动一次拨杆就可以精确的实现对抬钳器500立起及倒伏角度的调节。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以下结合图1至图4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当传动机构300为蜗轮蜗杆机构时,当手术人员拨动使能件210时,使能件210使第一齿轮222绕第一转轴221转动,在第一齿轮222的作用下,第二齿轮231跟随转动,由于第二齿轮231与蜗杆321固定连接,因此蜗杆321会跟随第二齿轮231转动,从而推动蜗轮331绕第二转轴332转动,在蜗轮331以及连接杆341的作用下,可实现滑块342在限位空间沿水平方向运动,在限位杆333以及限位槽331a的作用下,滑块342的水平运动被限制在一定范围内,滑块342的运动施加给操作线400一水平拉力或推力,进而使操作线400带动抬钳器500立起或倒伏。其中,可以通过更改蜗轮331和蜗杆321配合部位齿的方向,使得使能件210顺时针运动时,给操作线400施加拉力,使抬钳器500立起,当限位杆333与限位槽331a的第一侧壁抵接时,抬钳器500立起最大角度,当使能件210逆时针运动时,给操作线400施加推力,抬钳器500倒伏,当限位杆333与限位槽331a的第二侧壁抵接时,抬钳器500倒伏最大角度。
同样的,当传动机构300为丝杆螺母机构时,丝杆322会跟随第二齿轮231转动,从而推动螺母334进行直线运动,在螺母334和连接杆341的作用下,可实现滑块342在限位空间沿水平方向运动,在第一安装件311和第二安装件312的作用下,滑块342的水平运动被限制在一定范围内,滑块342的运动施加给操作线400一水平拉力或推力,进而使操作线400带动抬钳器500立起或倒伏。
基于上述抬钳器的控制装置,本实用新型还相应的提供一种内窥镜,包括如上述各实施例所述的抬钳器的控制装置。
可选的,请参阅图5,内窥镜还包括连接部10、操作部20以及插入部30,其中操作部20为手术人员手持部分,由操作手柄21、操作按钮22和钳道管23构成,插入部30为进入人体内部分,由插入管31、弯曲部32和前端部33构成,可通过操作部20上的按钮22实现前端部33的送水、送气、图像采集、抬钳器动作等功能,通过操作手柄21实现弯曲部32的不同角度的调整,其中,抬钳器的控制装置设置于操作部20内部,由于上文已对抬钳器的控制装置进行详细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抬钳器的控制装置以及内窥镜,设置有使能机构200以及传动机构300,在进行抬钳器500的控制时,操作人员只需操作使能机构200,即可带动使能机构200转动,使能机构200转动时会带动与其传动连接的传动机构300运动,进而使得传动机构300带动操作线400进行直线运动,操作线400在进行直线运动时,与操作线400连接的抬钳器500可以实现立起或倒伏状态,整个操作过程简单方便,通过机械结构之间的运动传递,可以减轻操作人员的操作负担,提高抬钳器的可操作性。
以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所做出的各种其他相应的改变与变形,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抬钳器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100);
使能机构(200),所述使能机构(200)设置于所述底座(100)上;
传动机构(300),所述传动机构(300)与所述使能机构(200)传动连接;
操作线(400),所述操作线(400)的一端连接于所述传动机构(300),所述操作线(400)的另一端用于连接所述抬钳器(500);
其中,所述使能机构(200)能够在外力的驱使下相对于所述底座(100)转动,所述传动机构(300)能够将所述使能机构(200)的转动运动转化为所述操作线(400)的直线运动,以使所述操作线(400)带动所述抬钳器(500)立起或倒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抬钳器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使能机构(200)包括使能件(210)、第一传动组件(220)和第二传动组件(230),所述使能件(210)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传动组件(220),所述第一传动组件(220)与所述底座(100)连接,所述使能件(210)能够带动所述第一传动组件(220)相对于所述底座(100)在第一方向上转动;所述第二传动组件(230)与所述第一传动组件(220)传动连接,所述第二传动组件(230)用于将所述第一传动组件(220)在第一方向上的转动转化为所述第二传动组件(230)在第二方向上的转动;所述第二传动组件(230)与所述传动机构(300)连接、并用于带动所述传动机构(300)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抬钳器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组件(220)包括第一转轴(221)以及第一齿轮(222),所述第二传动组件(230)包括第二齿轮(231);所述使能件(210)与所述第一齿轮(22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轴(221)连接于所述底座(100)、且所述第一转轴(221)的轴线与所述底座(100)垂直;所述第一齿轮(222)套设于所述第一转轴(221)、并通过所述第一转轴(221)与所述底座(100)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齿轮(222)能够围绕所述第一转轴(221)的轴线转动,所述第二齿轮(231)与所述第一齿轮(222)啮合,且所述第二齿轮(231)的转动中心与所述第一齿轮(222)的转动中心垂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抬钳器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300)包括第一固定组件(310)、第三传动组件(320)、第四传动组件(330)以及第五传动组件(340),所述第一固定组件(310)固定安装于所述底座(100)上,所述第三传动组件(320)安装于所述第一固定组件(310)上,所述第三传动组件(320)与所述第二齿轮(231)固定连接,所述第三传动组件(320)与所述第四传动组件(330)连接,所述第五传动组件(340)的一端与所述第四传动组件(330)连接,所述第五传动组件(340)的另一端与所述操作线(400)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第三传动组件(320)能够在所述第二齿轮(231)的带动下在所述第二方向上转动,所述第四传动组件(330)能够将所述第三传动组件(320)的转动运动转化为所述第五传动组件(340)的直线运动,以使所述第五传动组件(340)带动所述操作线(400)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抬钳器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组件(310)包括第一安装件(311)和第二安装件(312),所述第一安装件(311)和第二安装件(312)均固定安装于所述底座(100)上,所述第一安装件(311)和第二安装件(312)之间形成有一安装空间,所述第三传动组件(320)设置于所述安装空间内、并与所述第一安装件(311)和第二安装件(312)转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抬钳器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传动组件(320)包括蜗杆(321),所述第四传动组件(330)包括蜗轮(331)和第二转轴(332),所述蜗杆(321)与所述第二齿轮(231)固定连接、且所述蜗杆(321)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固定组件(310),所述第二转轴(332)连接于所述底座(100)、并垂直于所述底座(100),所述蜗轮(331)连接于所述第二转轴(332)、并通过所述第二转轴(332)与所述底座(100)转动连接,且所述蜗轮(331)能够围绕所述第二转轴(332)的轴线转动,所述蜗轮(331)与所述蜗杆(321)啮合传动连接、且所述蜗杆(321)的转动中心与所述蜗轮(331)的转动中心垂直,所述第五传动组件(340)与所述蜗轮(331)铰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抬钳器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传动组件(330)还包括限位杆(333),所述蜗轮(331)上开设有与所述限位杆(333)配合的限位槽(331a),所述限位杆(333)固定设置于所述底座(100)上、并位于所述限位槽(331a)内,所述限位槽(331a)具有限制所述限位杆(333)在所述限位槽(331a)中的运动范围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抬钳器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传动组件(320)包括丝杆(322),所述第四传动组件(330)包括螺母(334),所述丝杆(322)与所述第二齿轮(231)固定连接、且所述丝杆(322)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固定组件(310),所述螺母(334)与所述丝杆(322)螺纹连接,所述螺母(334)还与所述第五传动组件(340)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4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抬钳器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传动组件(340)包括连接杆(341)、滑块(342)和限位件(343),所述连接杆(341)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四传动组件(330),所述连接杆(341)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滑块(342)的一端,所述滑块(342)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操作线(400),所述限位件(343)设置于所述底座(100)上、并形成有一限位空间,所述滑块(342)设置于所述限位空间内,所述限位空间用于限制所述滑块(342)的转动,以使所述滑块(342)在所述限位空间内做直线运动。
10.一种内窥镜,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抬钳器的控制装置。
CN202320399227.2U 2023-03-06 2023-03-06 一种抬钳器的控制装置及内窥镜 Active CN2195945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99227.2U CN219594533U (zh) 2023-03-06 2023-03-06 一种抬钳器的控制装置及内窥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99227.2U CN219594533U (zh) 2023-03-06 2023-03-06 一种抬钳器的控制装置及内窥镜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594533U true CN219594533U (zh) 2023-08-29

Family

ID=877490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399227.2U Active CN219594533U (zh) 2023-03-06 2023-03-06 一种抬钳器的控制装置及内窥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59453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833150B2 (en) Holding device, endoscopic device, and operating method of endoscopic device
JP4794934B2 (ja) 内視鏡
JP3673157B2 (ja) 電動アングル式電子内視鏡装置
US6554766B2 (en) Endoscope device
JP3854205B2 (ja) 内視鏡装置
JP2004121413A (ja) 電動湾曲内視鏡
WO2006137255A1 (ja) 内視鏡
JP2015104424A (ja) ワイヤ押し引き装置及び内視鏡
US20200345210A1 (en) Endoscope
WO2023216712A1 (zh) 一种内窥镜手柄可重复使用段、内窥镜手柄及内窥镜
WO2018176682A1 (zh) 一种柔性内窥镜的电子伸缩结构
US20230126521A1 (en) Endoscope
CN115040055A (zh) 一种推拉式内窥镜手柄
CN114532942A (zh) 一种内窥镜辅助操作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219594533U (zh) 一种抬钳器的控制装置及内窥镜
CN215584079U (zh) 一种可显示软鞘弯曲状态的内窥镜
CN110537945A (zh) 微创手术器械
WO2018174227A1 (ja) 把持機構
CN109171978B (zh) 主从式胃部手术机器人系统
WO2019017117A1 (ja) 内視鏡
WO2022151641A1 (zh) 内窥镜手柄及驱动装置
CN211704708U (zh) 一种微创手术器械
CN114699171A (zh) 微创穿刺执行模组及多自由度微创穿刺手术机器人
CN210249978U (zh) 单手弯折的医用磨削刀具
CN115605140A (zh) 连续体器械及手术机器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