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594344U - 一种三通出水结构及饮水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三通出水结构及饮水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594344U
CN219594344U CN202321287550.7U CN202321287550U CN219594344U CN 219594344 U CN219594344 U CN 219594344U CN 202321287550 U CN202321287550 U CN 202321287550U CN 219594344 U CN219594344 U CN 21959434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outlet
water
joint
outlet pipe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287550.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琦漫
王梓宇
胡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Waho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Wah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Waho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Wah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287550.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59434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59434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59434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Dispensing Beverag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饮水机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三通出水结构及饮水机,其三通出水结构包括壳体、连接接头和出水部件,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内腔,所述壳体上设置有所述连接接头,所述连接接头与所述内腔相连通,所述壳体远离所述连接接头的一端的底部设置有所述出水部件;所述出水部件包括第一出水管、第二出水管和挡板,所述壳体远离所述连接接头的一端的底部贯穿设置有连通孔,所述第一出水管竖直设置于所述连通孔处且通过所述连通孔与所述内腔相连通,所述挡板用于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内底面;其中,挡板的设置能够在水量少时将饮用水聚集以引导饮用水从连通孔流至第一出水管中以流出,在水量大时,有利于缓解水的冲击,降低水的流速。

Description

一种三通出水结构及饮水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饮水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三通出水结构及饮水机。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追求高品质生活的消费者对饮用水品质有着更高的要求,为改善饮用水质量,家用净水机已进入千家万户。
现有的饮水机的出水装置的出水孔较小,且出水装置的内部均有挡板,但一般设置在内部进水口中央,当热水从水箱流至出水装置内水量较大时,水流相对比较急,会造成热水拥堵,导致出水口处热水喷溅,有可能会烫伤用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饮水机的出水装置的出水孔较小以及挡板设置在内部进水口中央导致出水口处热水喷溅而会烫伤用户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三通出水结构,包括壳体、连接接头和出水部件,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内腔,所述壳体上设置有所述连接接头,所述连接接头与所述内腔相连通,所述壳体远离所述连接接头的一端的底部设置有所述出水部件;
所述出水部件包括第一出水管、第二出水管和挡板,所述壳体远离所述连接接头的一端的底部贯穿设置有连通孔,所述第一出水管竖直设置于所述连通孔处且通过所述连通孔与所述内腔相连通,所述挡板用于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内底面,且所述挡板设置于所述连通孔处远离所述连接接头的一侧;
所述壳体的底部靠近所述第一出水管的外壁贯穿设置有辅助通孔,所述辅助通孔位于所述挡板与所述壳体的内侧壁之间;所述第二出水管用于套接于所述第一出水管的下端的外部,所述第一出水管的外壁与所述第二出水管的内壁之间围合成辅助出水通道,所述辅助出水通道与所述辅助通孔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三通出水结构,相较于现有技术,具有但不局限于以下有益效果:
三通出水结构用于安装于饮水机上,用于排出饮水机内的饮用水,壳体为进水载体,壳体通过连接接头与饮水机的连通水管相连接;饮水机的饮用水流进壳体内,水量小时,内腔内的水位低于挡板的高度,饮用水仅从出水部件的连通孔流经第一出水管并流出,此时,水流较缓,不易出现热水出水分散和出水喷溅的问题;当水量大时,内腔内的水位上升至高于挡板的高度时,一部分饮用水从第一出水管中流出,还有一部分饮用水越过挡板从内腔底部的辅助通孔中流至辅助出水通道内,然后从辅助出水通道流出,此时,由于第一出水管的外壁与第二出水管的内壁之间围合成辅助出水通道,辅助出水通道与辅助通孔相连通,使得第一出水管和辅助出水通道同时出水且出现合流现象,以此缓解水量大时第一出水管的压力,避免水流过急的问题出现,不仅有利于保证出水形态美观,而且合流使得出水较为集中,热水流出的过程中水滴飞溅少,有效解决热水喷溅烫伤用户的问题;其中,挡板的设置能够在水量少时将饮用水聚集以引导饮用水从连通孔流至第一出水管中以流出,在水量大时,有利于缓解水的冲击,降低水的流速。
优选地,所述内腔的内底面设有导流面,所述导流面从所述内腔靠近所述连接接头的一端侧壁向所述第一出水管的方向逐渐朝向下方倾斜。
优选地,所述出水部件还包括连接管,所述壳体的外底面固定设置有所述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位于所述第一出水管的外部并与所述第一出水管同轴设置,所述第二出水管固定套接于所述连接管的外部;
所述辅助通孔设置于所述连接管的内壁与所述第一出水管的外壁之间。
优选地,所述出水部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辅助出水通道的内部的导流板,所述导流板从所述第二出水管的内壁朝向所述第一出水管的外壁的方向逐渐朝向下方倾斜,且所述导流板的下端与所述第一出水管的外壁之间形成有通水孔。
优选地,所述第一出水管的下端外壁设置有引导面,所述引导面从所述第一出水管的外壁朝向所述第一出水管的内部的方向逐渐朝下倾斜设置;
所述引导面设置于所述通水孔处,且所述引导面与竖直方向之间形成的锐角小于所述导流板与竖直方向之间形成的锐角。
优选地,所述挡板包括两个侧板和一个弧板,两个所述侧板的一端分别与所述壳体相对的两个内壁相连接,两个所述侧板的另一端通过所述弧板相连接,两个所述侧板和所述弧板位于所述导流面上以形成夹角结构,且所述连通孔位于所述夹角结构内部并靠近所述弧板的内壁设置,所述辅助通孔位于所述夹角结构外部并靠近所述弧板的外壁设置。
优选地,所述连接接头包括热水接头、常温水接头和冰水接头,所述热水接头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底部,所述常温水接头和所述冰水接头均设置于所述壳体的侧壁。
优选地,所述连接接头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壳体顶部的排气接头,所述排气接头通过气管与水箱的上端相连通,所述热水接头的上端部分插接进所述内腔的内部,所述排气接头的下端靠近所述热水接头的上端。
优选地,所述三通出水结构还包括安装于所述壳体的顶部的NTC温度传感器,所述NTC温度传感器正对所述热水接头设置,且所述NTC温度传感器的探头伸进所述热水接头的上端内部。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饮水机,包括水箱以及以上所述的三通出水结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三通出水结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三通出水结构整体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图2中A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三通出水结构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壳体、11内腔、12连通孔、13辅助通孔、14导流面、2连接接头、21热水接头、22常温水接头、23冰水接头、24排气接头、3出水部件、31第一出水管、32第二出水管、33挡板、331侧板、332弧板、34辅助出水通道、35连接管、36导流板、37通水孔、38引导面、4NTC温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申请,但不能用来限制本申请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提供的坐标系XYZ中,X轴正向代表右方,X轴的反向代表左方,Y轴的正向代表前方,Y轴的反向代表后方,Z轴的正向代表上方,Z轴的反向代表下方;Z轴、X轴、Y轴表示含义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参阅图1-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三通出水结构,包括壳体1、连接接头2和出水部件3,所述壳体1内设置有内腔11,所述壳体1上设置有所述连接接头2,所述连接接头2与所述内腔11相连通,所述壳体1远离所述连接接头2的一端的底部设置有所述出水部件3;
参阅图2-图3,所述出水部件3包括第一出水管31、第二出水管32和挡板33,所述壳体1远离所述连接接头2的一端的底部贯穿设置有连通孔12,所述第一出水管31竖直设置于所述连通孔12处且通过所述连通孔12与所述内腔11相连通,所述挡板33用于设置于所述壳体1的内底面,且所述挡板33设置于所述连通孔12处远离所述连接接头2的一侧;
所述壳体1的底部靠近所述第一出水管31的外壁贯穿设置有辅助通孔13,所述辅助通孔13位于所述挡板33与所述壳体1的内侧壁之间;所述第二出水管32用于套接于所述第一出水管31的下端的外部,所述第一出水管31的外壁与所述第二出水管32的内壁之间围合成辅助出水通道34,所述辅助出水通道34与所述辅助通孔13相连通。
具体地,所述连接接头2在所述壳体1的前方,所述出水部件3在所述壳体1的后方底壁处。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三通出水结构用于安装于饮水机上,用于排出所述饮水机内的饮用水,所述壳体1为进水载体,所述壳体1通过所述连接接头2与所述饮水机的连通水管相连接,所述饮水机内的水通过所述连接接头2流进所述壳体1内并通过所述出水部件3流出;所述饮水机的饮用水流进所述壳体1内,水量小时,所述内腔11内的水位低于所述挡板33的高度,饮用水仅从所述出水部件3的所述连通孔12流经所述第一出水管31并流出,此时,水流较缓,不易出现热水出水分散和出水喷溅的问题;当水量大时,所述内腔11内的水位上升至高于所述挡板33的高度时,一部分饮用水从所述第一出水管31中流出,还有一部分饮用水越过所述挡板33从所述内腔11底部的所述辅助通孔13中流至所述辅助出水通道34内,然后从所述辅助出水通道34流出,此时,由于所述第一出水管31的外壁与所述第二出水管32的内壁之间围合成辅助出水通道34,所述辅助出水通道34与所述辅助通孔13相连通,使得所述第一出水管31和所述辅助出水通道34同时出水且出现合流现象,以此缓解水量大时所述第一出水管31的压力,避免水流过急的问题出现,不仅有利于保证出水形态美观,而且合流使得出水较为集中,热水流出的过程中水滴飞溅少,有效解决热水喷溅烫伤用户的问题;其中,所述挡板33的设置能够在水量少时将所述饮用水聚集以引导所述饮用水从所述连通孔12流至所述第一出水管31中以流出,在水量大时,有利于缓解水的冲击,降低水的流速。
参阅图2,优选地,所述内腔11的内底面设有导流面14,所述导流面14从所述内腔11靠近所述连接接头2的一端侧壁向所述第一出水管31的方向逐渐朝向下方倾斜。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饮用水从所述连接接头2流进所述内腔11的内部,所述内腔11中的饮用水在重力作用下沿所述导流面14流向所述第一出水管31,该结构使得出水结束时,不存在残余水滴现象。
参阅图3,优选地,所述出水部件3还包括连接管35,所述壳体1的外底面固定设置有所述连接管35,所述连接管35位于所述第一出水管31的外部并与所述第一出水管31同轴设置,所述第二出水管32固定套接于所述连接管35的外部;
所述辅助通孔13设置于所述连接管35的内壁与所述第一出水管31的外壁之间。
具体地,所述连接管35与所述壳体1一体成型,所述连接管35靠近所述连接接头2的一侧的上端与所述壳体1的底部呈密封结构,所述连接管35远离所述连接接头2的一侧的上端与所述壳体1的底部相连通以形成所述辅助通孔13,所述辅助通孔13位于所述挡板33远离所述连接接头2的一侧;所述内腔11的内底部靠近所述辅助通孔13处还设置有辅助斜面,所述辅助斜面从所述内腔11的侧壁朝向所述辅助通孔13方向朝向下方倾斜。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管35的设置一方面用于将所述第二出水管32固定在所述第一出水管31的外部,另一方面用于组成所述辅助通孔13,通过所述辅助通孔13以将所述辅助出水通道34预算书内腔11相连通;其中,所述辅助斜面的设置有利于使得水量大时以引导越过所述挡板33的所述饮用水流向所述辅助通孔13和所述辅助出水通道34。
参阅图4,优选地,所述挡板33包括两个侧板331和一个弧板332,两个所述侧板331的一端分别与所述壳体1相对的两个内壁相连接,两个所述侧板331的另一端通过所述弧板332相连接,两个所述侧板331和所述弧板332位于所述导流面14上以形成夹角结构,且所述连通孔12位于所述夹角结构内部并靠近所述弧板332的内壁设置,所述辅助通孔13位于所述夹角结构外部并靠近所述弧板332的外壁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水量较小时所述挡板33的夹角结构有利于引导所述内腔11内的水能够快速正确的朝向所述第一出水管31流动,并且有利于避免角落里残留水以及所述第一出水管31的下端残余水滴现象。
参阅图3,优选地,所述出水部件3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辅助出水通道34的内部的导流板36,所述导流板36从所述第二出水管32的内壁朝向所述第一出水管31的外壁的方向逐渐朝向下方倾斜,且所述导流板36的下端与所述第一出水管31的外壁之间形成有通水孔37。
具体地,所述导流板36为环形结构,使得所述导流板36的下端与所述第一出水管31的外壁之间形成的所述通水孔37也为环形结构,即所述通水孔37流出的水包围在所述第一出水管31流出的水的外部。
在本实施例中,水量较大时,所述内腔11内的饮用水越过所述挡板33经过所述辅助通孔13流至所述辅助出水通道34内,所述导流板36的设置使所述辅助出水通道34中水更快速地通过所述通水孔37与所述第一出水管31中的水合流。
参阅图3,优选地,所述第一出水管31的下端外壁设置有引导面38,所述引导面38从所述第一出水管31的外壁朝向所述第一出水管31的内部的方向逐渐朝下倾斜设置;
所述引导面38设置于所述通水孔37处,且所述引导面38与竖直方向之间形成的锐角小于所述导流板36与竖直方向之间形成的锐角。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辅助出水通道34中水在经过所述导流板36流向所述通水孔37时,由于所述引导面38的设置使得所述第一出水管31的下端壁厚减小,加之所述引导面38设置于所述通水孔37处,使得经过所述导流板36和所述引导面38引导的饮用水具有朝向所述第一出水管31倾斜的趋势,即所述辅助出水通道34流出的饮用水更加靠近所述第一出水管31流出的水柱,进而使得所述第一出水管31流出的水与所述辅助出水通道34流出的水合流更加集中,有利于保持水形顺畅,避免水流飞溅的问题出现。
参阅图1,优选地,所述连接接头2包括热水接头21、常温水接头22和冰水接头23,所述热水接头21设置于所述壳体1的底部,所述常温水接头22和所述冰水接头23均设置于所述壳体1的侧壁。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接头2包括热水接头21、常温水接头22和冰水接头23,进而增加了所述饮水机的出水种类,以满足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
参阅图2,优选地,所述连接接头2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壳体1顶部的排气接头24,所述排气接头24通过气管与水箱的上端相连通,所述热水接头21的上端部分插接进所述内腔11的内部,所述排气接头24的下端靠近所述热水接头21的上端。
具体地,所述水箱为安装在所述饮水机内的水箱,用于储存饮用水。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热水接头21流进所述内腔11内产生蒸气时,由于所述热水接头21的上端部分插接进所述内腔11的内部,所述排气接头24的下端靠近所述热水接头21的上端,使得所述蒸气能够通过所述排气接头24和所述气管流进所述饮水机的所述水箱内,由于所述水箱内的水直接流出常温水,固蒸气流至所述水箱内,对常温水影响不大,该结构将蒸气排出,有利于防止蒸气与水混合,避免出现水形炸开、飞溅或出现气泡及水形不畅等现象。
参阅图1-图2,优选地,所述三通出水结构还包括安装于所述壳体1的顶部的NTC温度传感器4,所述NTC温度传感器4正对所述热水接头21设置,且所述NTC温度传感器4的探头伸进所述热水接头21的上端内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NTC温度传感器4用于感应所述内腔11内的饮用水的温度以便于用户控制所述饮水机的控制系统及时调整水温以满足用户的需求。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饮水机,包括水箱以及以上所述的三通出水结构。
虽然本实用新型披露如上,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非仅限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进行各种变更与修改,这些变更与修改均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三通出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连接接头(2)和出水部件(3),所述壳体(1)内设置有内腔(11),所述壳体(1)上设置有所述连接接头(2),所述连接接头(2)与所述内腔(11)相连通,所述壳体(1)远离所述连接接头(2)的一端的底部设置有所述出水部件(3);
所述出水部件(3)包括第一出水管(31)、第二出水管(32)和挡板(33),所述壳体(1)远离所述连接接头(2)的一端的底部贯穿设置有连通孔(12),所述第一出水管(31)竖直设置于所述连通孔(12)处且通过所述连通孔(12)与所述内腔(11)相连通,所述挡板(33)用于设置于所述壳体(1)的内底面,且所述挡板(33)设置于所述连通孔(12)处远离所述连接接头(2)的一侧;
所述壳体(1)的底部靠近所述第一出水管(31)的外壁贯穿设置有辅助通孔(13),所述辅助通孔(13)位于所述挡板(33)与所述壳体(1)的内侧壁之间;所述第二出水管(32)用于套接于所述第一出水管(31)的下端的外部,所述第一出水管(31)的外壁与所述第二出水管(32)的内壁之间围合成辅助出水通道(34),所述辅助出水通道(34)与所述辅助通孔(13)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通出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腔(11)的内底面设有导流面(14),所述导流面(14)从所述内腔(11)靠近所述连接接头(2)的一端侧壁向所述第一出水管(31)的方向逐渐朝向下方倾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通出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部件(3)还包括连接管(35),所述壳体(1)的外底面固定设置有所述连接管(35),所述连接管(35)位于所述第一出水管(31)的外部并与所述第一出水管(31)同轴设置,所述第二出水管(32)固定套接于所述连接管(35)的外部;
所述辅助通孔(13)设置于所述连接管(35)的内壁与所述第一出水管(31)的外壁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通出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部件(3)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辅助出水通道(34)的内部的导流板(36),所述导流板(36)从所述第二出水管(32)的内壁朝向所述第一出水管(31)的外壁的方向逐渐朝向下方倾斜,且所述导流板(36)的下端与所述第一出水管(31)的外壁之间形成有通水孔(3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三通出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水管(31)的下端外壁设置有引导面(38),所述引导面(38)从所述第一出水管(31)的外壁朝向所述第一出水管(31)的内部的方向逐渐朝下倾斜设置;
所述引导面(38)设置于所述通水孔(37)处,且所述引导面(38)与竖直方向之间形成的锐角小于所述导流板(36)与竖直方向之间形成的锐角。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通出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33)包括两个侧板(331)和一个弧板(332),两个所述侧板(331)的一端分别与所述壳体(1)相对的两个内壁相连接,两个所述侧板(331)的另一端通过所述弧板(332)相连接,两个所述侧板(331)和所述弧板(332)位于所述导流面(14)上以形成夹角结构,且所述连通孔(12)位于所述夹角结构内部并靠近所述弧板(332)的内壁设置,所述辅助通孔(13)位于所述夹角结构外部并靠近所述弧板(332)的外壁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通出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接头(2)包括热水接头(21)、常温水接头(22)和冰水接头(23),所述热水接头(21)设置于所述壳体(1)的底部,所述常温水接头(22)和所述冰水接头(23)均设置于所述壳体(1)的侧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三通出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接头(2)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壳体(1)顶部的排气接头(24),所述排气接头(24)通过气管与水箱的上端相连通,所述热水接头(21)的上端部分插接进所述内腔(11)的内部,所述排气接头(24)的下端靠近所述热水接头(21)的上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三通出水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于所述壳体(1)的顶部的NTC温度传感器(4),所述NTC温度传感器(4)正对所述热水接头(21)设置,且所述NTC温度传感器(4)的探头伸进所述热水接头(21)的上端内部。
10.一种饮水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水箱以及权利要求1至9中任何一项所述的三通出水结构。
CN202321287550.7U 2023-05-25 2023-05-25 一种三通出水结构及饮水机 Active CN21959434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287550.7U CN219594344U (zh) 2023-05-25 2023-05-25 一种三通出水结构及饮水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287550.7U CN219594344U (zh) 2023-05-25 2023-05-25 一种三通出水结构及饮水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594344U true CN219594344U (zh) 2023-08-29

Family

ID=877524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287550.7U Active CN219594344U (zh) 2023-05-25 2023-05-25 一种三通出水结构及饮水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59434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9594344U (zh) 一种三通出水结构及饮水机
US4921640A (en) Venturi-tube bubble-forming container
CN212673425U (zh) 一种加湿组件及加湿器
CN210128482U (zh) 一种加湿器
CN215062837U (zh) 热水器
CN210457445U (zh) 一种酒液分配件
CN210128481U (zh) 一种加湿器雾化舱
CN215127485U (zh) 一种出液部件及液体加热容器
CN219331339U (zh) 一种出水组件及电热水瓶
CN215424149U (zh) 水气分离装置及饮水机
CN210737717U (zh) 一种电动泡沫制造器
CN218474469U (zh) 一种饮料制备装置的出液机构
CN215305024U (zh) 一种汽水分离装置及饮水机
CN219139977U (zh) 一种水龙头
CN218922315U (zh) 多功能出水嘴及用水设备
CN214327658U (zh) 一种新型防爆防逆流供气保护装置
CN212868577U (zh) 一种多功能龙头
CN219229629U (zh) 一种用于净饮机的出水组件及净饮机
CN110359531A (zh) 一种电动泡沫制造器及泡沫产生方法
CN221060406U (zh) 液体出口结构及饮料机
CN216616104U (zh) 一种出水结构及具有其的进水阀
CN215948383U (zh) 一种智能坐便器的清洗水路
CN219629370U (zh) 出水嘴结构及净水器
CN216984497U (zh) 底座和炒菜机
CN117837926A (zh) 一种咖啡机的打奶泡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