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062837U - 热水器 - Google Patents

热水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062837U
CN215062837U CN202022093307.4U CN202022093307U CN215062837U CN 215062837 U CN215062837 U CN 215062837U CN 202022093307 U CN202022093307 U CN 202022093307U CN 215062837 U CN215062837 U CN 2150628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water heater
tank
air
in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093307.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兴国
姚菲菲
刘通
盛保敬
孙强
赵小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Smart Technology R&D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Qingdao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Haier Water Heat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Smart Technology R&D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Qingdao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Haier Water Heat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Smart Technology R&D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Qingdao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Haier Water Hea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Smart Technology R&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093307.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0628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0628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06283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Pump Type And Storage Water Heat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热水器,包括:热水器主体,所述热水器主体用于加热流经的水,所述热水器主体配置有冷水进口和热水出口;水气混合罐,所述水气混合罐配置有进水口、出水口和进气口;其中,所述水气混合罐横向布置并设置在所述热水器主体上,所述进水口与所述热水出口连接。采用横向布置的方式水气混合罐与热水器一体组装,进而无需在用户家中分别安装,简化了安装过程,以方便操作人员安装操作,更有利于降低热水器的整体高度以优化外观效果。

Description

热水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热水器。
背景技术
目前,电热水器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家用电器。而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为了提高用户的洗浴体验性,则通常配置有水气混合罐来产生微气泡水。
现有技术中,与热水器配合的水气混合结构通常采用立式罐体,从热水器中输出的水流进入到罐体中,水流从顶部流向底部,增大水流与空气接触面积,使得水与罐体中的空气混合形成溶气水。但是,立式罐体的整体高度较高,将造成整体高度尺寸较大。受水气混合罐安装方式的限制,则需要将热水器和水气混合罐分体设计,这在安装过程中,需要分别安装热水器和水气混合罐,这便导致安装过程繁琐。
鉴于此,如何设计一种外表美观且方便安装的热水器技术是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热水器,采用横向布置的方式水气混合罐与热水器一体组装,进而无需在用户家中分别安装,简化了安装过程,以方便操作人员安装操作。
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在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热水器,包括:
热水器主体,所述热水器主体用于加热流经的水,所述热水器主体配置有冷水进口和热水出口;
水气混合罐,所述水气混合罐配置有进水口、出水口和进气口;
其中,所述水气混合罐横向布置并设置在所述热水器主体上,所述进水口与所述热水出口连接。
进一步的,还包括:
供气源,所述供气源配置有出气口,所述供气源用于向所述水气混合罐内输送气体;
其中,所述供气源设置在所述热水器主体上,所述出气口与所述进气口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供气源为气泵或储气瓶。
进一步的,所述出气口与所述进气口之间设置有电控阀。
进一步的,还包括:起泡器,所述起泡器与所述出水口连接并用于输出微气泡水。
进一步的,所述水气混合罐包括:
罐体,所述罐体上设置有所述进水口、所述出水口和所述进气口;
限流管,所述限流管设置在所述罐体中并与所述进水口连通;
其中,所述罐体横向布置并设置在所述热水器主体上,所述限流管用于在所述罐体中横向输出水流。
进一步的,所述水气混合罐还包括:液位检测器,所述液位检测器用于检测所述罐体中的液位。
进一步的,所述液位检测器与所述限流管之间设置有挡板。
进一步的,所述液位检测器位于所述罐体的外部;所述罐体中还设置有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的上部设置在所述罐体的内部的顶部,所述第一挡板位于所述液位检测器与所述限流管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液位检测器设置在所述罐体中,所述罐体中还设置有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的上部设置在所述罐体的内部的顶部,所述第二挡板位于所述液位检测器与所述限流管之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通过将水气混合罐横向布置并与热水器安装在一起,由于水气混合罐整体横向布置,以有效的降低水气混合罐的高度尺寸,可以将水气混合罐直接固定安装在热水器主体上,进而在用户家中安装时,则可以将热水器主体和水气混合罐一同安装固定,而无需分别独立安装,进而简化了安装过程,以方便操作人员安装操作。
与此同时,对于限流管输出的水流将沿着罐体的长度方向射出,以充分的利用罐体长度方向来增大水流与空气的接触面积,进而满足水流与空气充分接触以形成含气量大的微气泡水,而由于充分的利用罐体的长度方向来实现水流与空气的结合,一方面可以增加溶气水中的气体量,另一方面有效的缩小罐体的整体体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热水器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热水器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水气混合罐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水气混合罐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水气混合罐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水气混合罐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竖”、“横”、“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实施例一,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热水器包括:
热水器主体100,热水器主体100用于加热流经的水,热水器主体100配置有冷水进口和热水出口;
水气混合罐200,水气混合罐200配置有进水口、出水口和进气口;
其中,水气混合罐200横向布置并设置在热水器主体100上,所述进水口与所述热水出口连接。
具体而言,本实施例中的热水器主体100可以为燃气热水器、热泵热水器、太阳能热水器或电热水器,以电热水器为例进行说明。对于电热水器而言,热水器主体100通常包括水箱以及设置在水箱中的电加热器。而对于水气混合罐200而言,其横向安装在水箱的底部,这样,水气混合罐200能够利用热水器主体100的长度方向布置,以使得水气混合罐200与热水器主体100组装在一起。
而在用户家中安装时,则通过将热水器主体100通过挂架固定安装在墙壁上,这样,便可以将热水器主体100和水气混合罐200一同安装在用户家中,而无需分别独立的进行安装,进而简化了安装过程,以方便操作人员安装操作。
在某些实施例中,热水器还包括:供气源300,供气源300配置有出气口,供气源300用于向水气混合罐200捏输送空气;其中,供气源300设置在热水器主体100上,所述出气口与所述进气口连接。
具体的,对于水气混合罐200而言,其需要输入空气来实现与水接触形成微气泡水,而供气源300能够将气体输送至水气混合罐200中,以在使用过程中及时补充水气混合罐200中的气体。与此同时,对于供气源300而言,供气源300也与水气混合罐200一同安装固定在热水器主体100上,进一步的简化后期用户家中组装的过程。而对于供气源300的表现主体,则可以采用气泵或储气瓶等方式,在此不做限制和赘述。
另外,还可以,起泡器(未图示),所述起泡器与所述出水口连接并用于输出微气泡水。具体的,起泡器可以是释气头或花洒等出水部件,以输出微气泡水。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出气口与所述进气口之间设置有电控阀(未图示)。具体的,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当需要向水气混合罐200供给气体时,电控阀打开,以使得供气源300向水气混合罐200中输送气体。而在水气混合罐200中的气体量达到要求后,则电控阀关闭。有关气量供给的具体控制过程,可以参考常规水气混合罐200的供气方式,在此不做限制和赘述。
优选实施例中,为了美化外观效果,热水器主体100上还设置有前盖板101,所述前盖板设置在热水器主体100的前侧并遮盖住水气混合罐200和供气源300。具体的,前盖板101固定在热水器主体100的前侧并向下延伸,进而遮挡住热水器主体100上的水气混合罐200和供气源300,以使得整体外观更加的美观。
实施例二,如图3-图6所示,对于水气混合罐200而言,其包括:
罐体1,罐体1横向布置,罐体1上设置有进水口11、出水口12和进气口(未图示);
限流管2,限流管2设置在罐体1中并与进水口11连通;
其中,限流管2用于在罐体1中横向输出水流。
具体而言,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以水气混合罐与热水器配合使用为例。从热水器中输出的水流经由进水口11进入到限流管2中,水流经由限流管2处理后将沿着罐体1的长度方向输出。
而由于罐体1中的水受重力作用均位于罐体1的底部,因此,在罐体1的顶部将形成长度方向较长的空间存储空气。这样,从限流管2输出的水流沿着罐体1的长度方向输出并可以与罐体1顶部的空气充分的接触,进而增大溶气水中的气体量,溶气水中溶解的气体量越多,微气泡水的效果越明显。
另外,由于罐体1整体卧式布置,相比于常规技术中立式布置的水气混合罐而言,罐体1能够充分的利用长度方向的尺寸来满足水流与空气充分接触的要求,进而解决了立式布置所需要额外增大高度尺寸来满足溶气的要求,整体上缩小了罐体1的体积。
更重要的是,由于从限流管2喷出的水流横向射出,部分水流将冲击罐体1的端面,进而形成更加分散的水花,水花将与空气更加充分的接触,更有效地增加溶气水中的气体量,进而获得效果更佳的微气泡水。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实现射流出水,则可以在限流管2的自由端部设置有喷水孔21,喷水孔21的孔径小于限流管2的内管径。
具体的,水流进入到限流管2中后,水流将经由喷水孔21向罐体1中喷出,由于喷水孔21的孔径较小,进而实现喷出的水流速度增加,以实现射流的效果。
而在实际使用时,则可以根据需要在限流管2的端部设置有多个喷水孔21。多个喷水孔21能够同时向罐体1中喷水,进一步的增大水流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在某些实施例中,对于进水口11、出水口12和所述进气口的安装位置可以有多种结构形式进行选择。以下举例说明。
例如:进水口11布置在罐体1的顶部,限流管2整体呈L型结构。具体的,进水口11开孔形成在罐体1的顶部,而为了满足限流管2横向出水,则将限流管2弯折形成L型结构。
或者,进水口11布置在罐体1的端面的上部,限流管2为直管。具体的,对于进水口11布置在罐体1端面的情况下,则对于限流管2则可以采用直管,以直接连接罐体1端面上布置的进水口11。
而对于出水口12而言,为了方便出水,则通常将出水口12布置在罐体1的底部,进而方便将罐体1中的水从出水口12中输出。
而对于所述进气口而言,其可以布置在罐体1的顶部、底部以及端面等位置,在此不做限制。当然,也可以与进水口11共用一个开口。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为了控制所述进气口的进气量,以满足溶气的要求,则需要对罐体1中的水位进行准确的控制。如图3-图4所示,水气混合罐200还包括:液位检测器3,液位检测器3用于检测罐体1中的液位。
具体而言,液位检测器3能够检测罐体1中的液位,以反馈信号来控制所述进气口的进气量,进而使得罐体1中的液位低于限流管2的高度位置,以确保从限流管2输出的水流能够与空气充分接触混合。其中,液位检测器3当检测到罐体1中的液位高于第一设定液位值时,则通过进水口11补气,而当罐体1中的液位低于第二设定液位值时,则所述进气口的截断供气。有关通过液位检测器3发送信号来控制供气的具体方式在此不做限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避免因限流管2输出的水流影响液位检测器3的检测精度。则可以将液位检测器3与限流管2的出水方向背向布置。
具体的,对于液位检测器3而言,其布置在限流管2的一侧并背向出水方向设置,这样,便可以有效地减轻限流管2输出的水流对液位检测器3检测精度的影响。
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对于液位检测器3的具体表现实体可以采用多种形式。
例如:在某一实施例中,液位检测器3可以采用电容式液位传感器。具体的,液位检测器3位于罐体1的外部;罐体1中还设置有第一挡板13,第一挡板13的上部设置在罐体1的内部的顶部,第一挡板13位于液位检测器3与限流管2之间。
具体的,采用电容式的液位检测器3,可以使得液位检测器3外至于罐体1的外部。而在使用过程中,限流管2喷出的水流冲击罐体1的端面而产生附着在罐体1内壁上的水形成水流。水流容易流淌至安装有液位检测器3的端面而影响检测精度,而通过在液位检测器3与限流管2之间设置第一挡板13,以通过第一挡板13来阻挡因限流管2产生的水流冲击而产生的水雾附着到安装有液位检测器3的端面,进而避免因在安装有液位检测器3的端面形成水流而造成检测错误。
优选实施例中,罐体1中并排布置有多个第一挡板13,以通过多个第一挡板13形成多道阻挡屏障。同时,为了避免因底部水位上升没过第一挡板13的底部而形成液位高度差,则可以在第一挡板13上开设有第一通孔131。
具体的,通过第一通孔131来平衡第一挡板13内外两侧的气压,进而避免在所述第一档板的两侧形成液位差而影响液位检测精度。与此同时,还可以将不同第一挡板13上的第一通孔131的高度位置不同,进而通过高度不同的第一通孔131来阻挡在罐体1安装有液位检测器3的端面上形成水流。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可以将液位检测器3设置在罐体1中,液位检测器3可以采用常规技术中浮球式液位传感器或浮筒式液位传感器等表现实体,进而通过液位检测器3直接检测罐体1中的液位。
在某些实施例中,为了平缓罐体1中水面的起伏高度而对液位检测器3的检测精度的影响,则可以在罐体1中还设置有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的上部设置在罐体1的内部的顶部,所述第二挡板位于液位检测器3与限流管2之间。
具体的,因限流管2输出的水流会对液面造成的一定的冲击,进而使得罐体1中水位液面产生一定的起伏。而所述第二挡板能够起到平衡罐体1中水位液面高度,进而减少而对液位检测精度的影响。
而某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挡板的下边缘的高度位置低于限流管2的高度位置。所述第二挡板的下边缘低于所述限流管2,进而可以使得所述第二挡板的下边缘浸没在罐体1底部的水中,同样的,为了平衡所述第二挡板两侧的压力,还可以在所述第二挡板上开设有第二通孔,以满足所述第二挡板两侧的水位保持基本一致的状态,以提高检测的精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通过将罐体横向布置,进而可以有效的降低水气混合罐的高度尺寸,与此同时,对于限流管输出的水流将沿着罐体的长度方向射出,以充分的利用罐体长度方向来增大水流与空气的接触面积,进而满足水流与空气充分接触以形成含气量大的微气泡水,而由于充分的利用罐体的长度方向来实现水流与空气的结合,一方面可以增加溶气水中的气体量,另一方面有效的缩小罐体的整体体积。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热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热水器主体,所述热水器主体用于加热流经的水,所述热水器主体配置有冷水进口和热水出口;
水气混合罐,所述水气混合罐配置有进水口、出水口和进气口;
其中,所述水气混合罐横向布置并设置在所述热水器主体上,所述进水口与所述热水出口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水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供气源,所述供气源配置有出气口,所述供气源用于向所述水气混合罐输送气体;
其中,所述供气源设置在所述热水器主体上,所述出气口与所述进气口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气源为气泵或储气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口与所述进气口之间设置有电控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水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起泡器,所述起泡器与所述出水口连接并用于输出微气泡水水气混合罐。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气混合罐包括:
罐体,所述罐体上设置有所述进水口、所述出水口和所述进气口;
限流管,所述限流管设置在所述罐体中并与所述进水口连通;
其中,所述罐体横向布置并设置在所述热水器主体上,所述限流管用于在所述罐体中横向输出水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气混合罐还包括:
液位检测器,所述液位检测器用于检测所述罐体中的液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位检测器与所述限流管之间设置有挡板。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位检测器位于所述罐体的外部;所述罐体中还设置有所述挡板,所述挡板的上部设置在所述罐体的内部的顶部,所述挡板位于所述液位检测器与所述限流管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位检测器设置在所述罐体中,所述罐体中还设置有所述挡板,所述挡板的上部设置在所述罐体的内部的顶部,所述挡板位于所述液位检测器与所述限流管之间。
CN202022093307.4U 2020-09-22 2020-09-22 热水器 Active CN2150628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093307.4U CN215062837U (zh) 2020-09-22 2020-09-22 热水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093307.4U CN215062837U (zh) 2020-09-22 2020-09-22 热水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062837U true CN215062837U (zh) 2021-12-07

Family

ID=791600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093307.4U Active CN215062837U (zh) 2020-09-22 2020-09-22 热水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06283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94816A (zh) * 2020-09-22 2022-04-08 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海尔热水器有限公司 热水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94816A (zh) * 2020-09-22 2022-04-08 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海尔热水器有限公司 热水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329380U (zh) 微粒洗脱机中的洗涤剂加料装置
CN215062837U (zh) 热水器
CN207945770U (zh) 一种出雾稳定的上加水加湿器
CN111197834A (zh) 一种加湿器
CN114247324A (zh) 水气混合装置
CN203462317U (zh) 一种洗涤剂盒
CN114294816A (zh) 热水器
CN106758002A (zh) 一种具有泄水结构的洗衣机控制盘座及洗衣机
KR101134312B1 (ko) 베르누이 원리를 이용한 정화 처리용 약품 자유 혼화장치
CN214416087U (zh) 水气混合装置
CN205934486U (zh) 一种洗衣机外桶盖以及洗衣机
CN112781136A (zh) 加湿设备
CN105796314A (zh) 家用桑拿机
CN106108669B (zh) 冷罐系统
CN213378082U (zh) 机械零部件加工用清洗装置
CN114247322A (zh) 具有非接触液位检测功能的水气混合设备
CN219594344U (zh) 一种三通出水结构及饮水机
CN207570058U (zh) 一种无声过滤件及加湿器
CN109208270B (zh) 一种应用于洗衣机的进水结构及洗衣机
CN204446563U (zh) 家用桑拿机
CN215568382U (zh) 一种瀑布式面盆龙头
CN219846441U (zh) 一种清洗机
CN220024950U (zh) 清洗机
CN216978347U (zh) 一种压降流量测试水罐
CN216868799U (zh) 一种具有缓流结构的小厨宝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