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247324A - 水气混合装置 - Google Patents

水气混合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247324A
CN114247324A CN202011002345.2A CN202011002345A CN114247324A CN 114247324 A CN114247324 A CN 114247324A CN 202011002345 A CN202011002345 A CN 202011002345A CN 114247324 A CN114247324 A CN 11424732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tank body
flow
limiting pipe
gas mix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00234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兴国
姚菲菲
刘通
盛保敬
孙强
赵小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Smart Technology R&D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Qingdao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Haier Water Heat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Smart Technology R&D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Qingdao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Haier Water Heat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Smart Technology R&D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Qingdao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Haier Water Hea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Smart Technology R&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002345.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247324A/zh
Publication of CN1142473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4732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气混合装置,包括:罐体,所述罐体横向布置,所述罐体上设置有进水口、出水口和进气口;限流管,所述限流管设置在所述罐体中并与所述进水口连通;其中,所述限流管用于在所述罐体中横向输出水流。本发明采用横向布置的方式以降低整体高度尺寸,并使得限流管沿罐体的长度方向出水,进而满足水与空气充分接触,优化微气泡效果。

Description

水气混合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气混合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电热水器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家用电器。而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为了提高用户的洗浴体验性,则通常配置有溶气罐来产生微气泡水。
现有技术中,与热水器配合的水气混合结构通常采用立式罐体,从热水器中输出的水流进入到罐体中,水流从顶部流向底部,增大水流与空气接触面积,使得水与罐体中的空气混合形成溶气水。但是,立式罐体的整体高度较高,将造成整体高度尺寸较大。
鉴于此,如何设计一种体积小且溶气效果好的技术是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气混合装置,采用横向布置的方式以降低整体高度尺寸,并使得限流管沿罐体的长度方向出水,进而满足水与空气充分接触,优化溶气效果。
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在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气混合装置,包括:
罐体,所述罐体横向布置,所述罐体上设置有进水口、出水口和进气口;
限流管,所述限流管设置在所述罐体中并与所述进水口连通;
其中,所述限流管用于在所述罐体中横向输出水流。
进一步的,所述限流管的自由端部设置有喷水孔,所述喷水孔的孔径小于所述限流管的内管径。
进一步的,所述限流管的自由端部设置有多个所述喷水孔。
进一步的,所述进水口布置在所述罐体的顶部,所述限流管整体呈L型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进水口布置在所述罐体的端面的上部,所述限流管为直管。
进一步的,所述出水口布置在所述罐体的底部。
进一步的,还包括:液位检测器,所述液位检测器用于检测所述罐体中的液位。
进一步的,所述液位检测器与所述限流管之间设置有挡板。
进一步的,所述液位检测器位于所述罐体的外部;所述罐体中还设置有第一挡板,所述罐体中还设置有所述挡板,所述挡板的上部设置在所述罐体的内部的顶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通过将罐体横向布置,进而可以有效的降低水气混合装置的高度尺寸,与此同时,对于限流管输出的水流将沿着罐体的长度方向射出,以充分的利用罐体长度方向来增大水流与空气的接触面积,进而满足水流与空气充分接触以形成含气量大的微气泡水,而由于充分的利用罐体的长度方向来实现水流与空气的结合,一方面可以增加溶气水中的气体量,另一方面有效的缩小罐体的整体体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水气混合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水气混合装置的剖视图之一;
图3为图1中水气混合装置的剖视图之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竖”、“横”、“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实施例一,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水气混合装置,包括:
罐体1,罐体1横向布置,罐体1上设置有进水口11和出水口12;
限流管2,限流管2设置在罐体1中并与进水口11连通;
其中,限流管2用于在罐体1中横向输出水流。
具体而言,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以水气混合装置与热水器配合使用为例。从热水器中输出的水流经由进水口11进入到限流管2中,水流经由限流管2处理后将沿着罐体1的长度方向输出。
而由于罐体1中的水受重力作用均位于罐体1的底部,因此,在罐体1的顶部将形成长度方向较长的空间存储空气。这样,从限流管2输出的水流沿着罐体1的长度方向输出并可以与罐体1顶部的空气充分的接触,进而增大溶气水中的气体量,溶气水中溶解的气体量越多,微气泡水的效果越明显。
另外,由于罐体1整体卧式布置,相比于常规技术中立式布置的水气混合装置而言,罐体1能够充分的利用长度方向的尺寸来满足水流与空气充分接触的要求,进而解决了立式布置所需要额外增大高度尺寸来满足溶气的要求,整体上缩小了罐体1的体积。
更重要的是,由于从限流管2喷出的水流横向射出,部分水流将冲击罐体1的端面,进而形成更加分散的水花,水花将与空气更加充分的接触,更有效地增加溶气水中的气体量,进而获得效果更佳的微气泡水。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实现射流出水,则可以在限流管2的自由端部设置有喷水孔21,喷水孔21的孔径小于限流管2的内管径。
具体的,水流进入到限流管2中后,水流将经由喷水孔21向罐体1中喷出,由于喷水孔21的孔径较小,进而实现喷出的水流速度增加,以实现射流的效果。
而在实际使用时,则可以根据需要在限流管2的端部设置有多个喷水孔21。多个喷水孔21能够同时向罐体1中喷水,进一步的增大水流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在某些实施例中,为了满足进气要求,则可以利用进水口11来进行进水的同时,还可以利用进水口11来进气;或者,可以在罐体1上配置有独立于进水口11的进气口。
对于进水口11、出水口12和所述进气口的安装位置可以有多种结构形式进行选择。以下举例说明。
例如:进水口11布置在罐体1的顶部,限流管2整体呈L型结构。具体的,进水口11开孔形成在罐体1的顶部,而为了满足限流管2横向出水,则将限流管2弯折形成L型结构。
或者,进水口11布置在罐体1的端面的上部,限流管2为直管。具体的,对于进水口11布置在罐体1端面的情况下,则对于限流管2则可以采用直管,以直接连接罐体1端面上布置的进水口11。
而对于出水口12而言,为了方便出水,则通常将出水口12布置在罐体1的底部,进而方便将罐体1中的水从出水口12中输出。
而对于所述进气口而言,其可以布置在罐体1的顶部、底部以及端面等位置,在此不做限制。当然,也可以与进水口11共用一个开口。
实施例二,基于上述实施例一,为了控制所述进气口的进气量,以满足溶气的要求,则需要对罐体1中的水位进行准确的控制。
如图3所示,所述水气混合装置还包括:液位检测器3,液位检测器3设置在罐体1中并用于检测罐体1中的液位。
具体而言,液位检测器3能够检测罐体1中的液位,以反馈信号来控制所述进气口的进气量,进而使得罐体1中的液位低于限流管2的高度位置,以确保从限流管2输出的水流能够与空气充分接触混合。
其中,液位检测器3当检测到罐体1中的液位高于第一设定液位值时,则通过进水口11补气,而当罐体1中的液位低于第二设定液位值时,则所述进气口的截断供气。有关通过液位检测器3发送信号来控制供气的具体方式在此不做限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避免因限流管2输出的水流影响液位检测器3的检测精度。则可以将液位检测器3与限流管2的出水方向背向布置。
具体的,对于液位检测器3而言,其布置在限流管2的一侧并背向出水方向设置,这样,便可以有效的减轻限流管2输出的水流对液位检测器3检测精度的影响。
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对于液位检测器3的具体表现实体可以采用多种形式。
例如:液位检测器3可以采用常规技术中浮球式液位传感器或浮筒式液位传感器等表现实体,进而通过液位检测器3直接检测罐体1中的液位。
在某些实施例中,为了平缓罐体1中水面的起伏高度而对液位检测器3的检测精度的影响,则可以在罐体1中还设置有挡板13,所述挡板13的上部设置在罐体1的内部的顶部,所述挡板13位于液位检测器3与限流管2之间。
具体的,因限流管2输出的水流会对液面造成的一定的冲击,进而使得罐体1中水位液面产生一定的起伏。而挡板13能够起到平衡罐体1中水位液面高度,进而减少而对液位检测精度的影响。
而某一实施例中,所述挡板13的下边缘的高度位置低于限流管2的高度位置。所述挡板13的下边缘低于所述限流管2,进而可以使得所述挡板13的下边缘浸没在罐体1底部的水中,同样的,为了平衡所述挡板13两侧的压力,还可以在所述挡板13上开设有通孔131,以满足所述挡板13两侧的水位保持基本一致的状态,以提高检测的精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通过将罐体横向布置,进而可以有效的降低水气混合装置的高度尺寸,与此同时,对于限流管输出的水流将沿着罐体的长度方向射出,以充分的利用罐体长度方向来增大水流与空气的接触面积,进而满足水流与空气充分接触以形成含气量大的微气泡水,而由于充分的利用罐体的长度方向来实现水流与空气的结合,一方面可以增加溶气水中的气体量,另一方面有效的缩小罐体的整体体积。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水气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罐体,所述罐体横向布置,所述罐体上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
限流管,所述限流管设置在所述罐体中并与所述进水口连通;
其中,所述限流管用于在所述罐体中横向输出水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气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流管的自由端部设置有喷水孔,所述喷水孔的孔径小于所述限流管的内管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气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流管的自由端部设置有多个所述喷水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气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口布置在所述罐体的顶部,所述限流管整体呈L型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气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口布置在所述罐体的端面的上部,所述限流管为直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气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口布置在所述罐体的底部。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水气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液位检测器,所述液位检测器设置在所述罐体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水气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位检测器与所述限流管之间设置有挡板。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水气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位检测器设置在所述罐体中,所述罐体中还设置有所述挡板,所述挡板的上部设置在所述罐体的内部的顶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溶气罐水气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口用于进水和进气;或者,所述罐体上设置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独立于所述进水口布置。
CN202011002345.2A 2020-09-22 2020-09-22 水气混合装置 Pending CN11424732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02345.2A CN114247324A (zh) 2020-09-22 2020-09-22 水气混合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02345.2A CN114247324A (zh) 2020-09-22 2020-09-22 水气混合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47324A true CN114247324A (zh) 2022-03-29

Family

ID=807896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002345.2A Pending CN114247324A (zh) 2020-09-22 2020-09-22 水气混合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247324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51409A (zh) * 2021-07-27 2021-10-26 广东永焰电气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具有抑菌防垢功能的新型混水装置及燃气热水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51409A (zh) * 2021-07-27 2021-10-26 广东永焰电气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具有抑菌防垢功能的新型混水装置及燃气热水器
CN113551409B (zh) * 2021-07-27 2022-12-02 广东永焰电气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具有抑菌防垢功能的新型混水装置及燃气热水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362525U (zh) 微气泡发生器及衣物处理装置
CN109667106A (zh) 微气泡发生器、微气泡的发生方法及衣物处理装置
CN114247324A (zh) 水气混合装置
CN107074594A (zh) 传感器系统和用于感测氯浓度的方法
KR101990747B1 (ko) 미세버블 생성장치
CN214416087U (zh) 水气混合装置
JP2015231608A (ja) 脱泡槽
CN107449721B (zh) 用于鞘流后池清洗装置的隔离池
CN213295834U (zh) 一种洗衣机
KR101134312B1 (ko) 베르누이 원리를 이용한 정화 처리용 약품 자유 혼화장치
CN215062837U (zh) 热水器
CN203462317U (zh) 一种洗涤剂盒
CN114294816A (zh) 热水器
CN207493515U (zh) 一种微纳米气泡发生器
CN114247322A (zh) 具有非接触液位检测功能的水气混合设备
CN210915401U (zh) 一种用于高矿化度水井气体观测的脱气装置
JP4793525B2 (ja) 泡沫吐水装置
KR200379538Y1 (ko) 약품투입용 교반장치
CN208677054U (zh) 储水设备及净饮水设备
JP5922418B2 (ja) 電解水生成装置
JP2005282050A (ja) 貯水槽装置
CN219594344U (zh) 一种三通出水结构及饮水机
CN210979799U (zh) 一种无头喷雾式除氧器
CN110029703A (zh) 一种用于高位水池的分流管进口装置
CN216978347U (zh) 一种压降流量测试水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