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576948U - 一种桥架结构及光伏电站 - Google Patents

一种桥架结构及光伏电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576948U
CN219576948U CN202320634126.9U CN202320634126U CN219576948U CN 219576948 U CN219576948 U CN 219576948U CN 202320634126 U CN202320634126 U CN 202320634126U CN 219576948 U CN219576948 U CN 21957694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unting beam
bridge
movable mounting
slide bar
bridge moun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634126.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姚冬东
李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enji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enji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enji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Renji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634126.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57694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57694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57694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桥架结构及光伏电站,包括伸缩杆、第一活动安装梁和第二活动安装梁,其中,第一活动安装梁和第二活动安装梁分别万向连接于伸缩杆的两端;伸缩杆包括沿伸缩杆的伸缩方向滑动配合的第一滑动杆和第二滑动杆,第二滑动杆上设置有第一防脱部,第一滑动杆上设置有第二防脱部,当第二滑动杆相对第一滑动杆滑动伸长至极限长度位置时,第一防脱部与第二防脱部配合,以限制第二滑动杆与第一滑动杆脱离。该桥架结构,能够大大减小伸缩杆所需的伸缩量,也即降低了桥架结构所需配置的两组光伏组件之间的中间间隙,并且减少了伸缩结构的布置,并且伸缩杆通过第一防脱部与第二防脱部配合能够提高了桥架结构的稳定性,有助于降低故障率。

Description

一种桥架结构及光伏电站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组件间连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桥架结构及光伏电站。
背景技术
光伏电站等需要清扫表面的结构中,例如光伏组串之间,一般都设有间隙。为了降低清扫机器人的数量投入、节约成本,通常采用钢质桥架连接组串的方法,为机器人创造通行条件,从而实现一台清扫机器人能够清扫一排光伏组件的任务。
一般来说,相邻两组光伏组件之间组串时,两组光伏组件是有两个独立电机驱动转动来实现,因此两组光伏组件之间出现角度差的情况很常见,若单侧驱动电机损坏,最大角度差可能达到60°,因此两组光伏组件之间需要通过柔性桥架连接,柔性桥架可理解为伸缩桥架即在不同角度差时有一定的伸缩量。现有的桥架结构,需要两侧桥架中间间隙足够大,才能进行伸缩调整(要具备一定会的伸缩空间)。伸缩结构越多,带来的故障率越高。
综上所述,如何解决桥架结构所需配置的两组光伏组件之间的中间间隙较大且故障率高的问题已经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桥架结构及光伏电站,以解决两组光伏组件之间的桥架结构所需配置的中间间隙较大且故障率高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桥架结构,包括:
伸缩杆;
第一活动安装梁,其一端以可摆转的方式连接于第一桥架安装梁,另一端万向连接于所述伸缩杆的第一端;
第二活动安装梁,其一端以可摆转的方式连接于第二桥架安装梁,另一端万向连接于所述伸缩杆的第二端;
其中,所述伸缩杆包括沿所述伸缩杆的伸缩方向滑动配合的第一滑动杆和第二滑动杆,所述第二滑动杆上设置有第一防脱部,所述第一滑动杆上设置有第二防脱部,当所述第二滑动杆相对所述第一滑动杆滑动伸长至极限长度位置时,所述第一防脱部与所述第二防脱部配合,以限制所述第二滑动杆与所述第一滑动杆脱离。
可选地,所述第一滑动杆为套管件,所述第二滑动杆为杆件,所述杆件以同轴滑动配合的方式嵌设于所述套管件。
可选地,所述第一防脱部为径向布置于所述杆件的外壁面的第一止挡部,所述第二防脱部为设置于所述套管件的管壁上的腰型孔,所述腰型孔沿所述套管件的轴向方向延伸布置,所述第一止挡部与所述腰型孔滑动配合;
或,所述第一防脱部为设置于所述套管件的外壁面上的滑槽,所述滑槽沿所述杆件的轴向方向延伸布置,所述第二防脱部为设置于所述套管件的内管壁的第二止挡部,所述第二止挡部与所述滑槽滑动配合。
可选地,所述第一防脱部为设置于所述杆件的嵌入端的第一轴肩止挡,所述第二防脱部为设置于所述套管件的嵌入端的第二轴肩止挡,当所述杆件相对所述套管件滑动至极限长度时,所述第一轴肩止挡与所述第二轴肩止挡相抵,以限制所述杆件与所述套管件脱离。
可选地,所述第一轴肩止挡与所述第二轴肩止挡相背的一面为弧形面。
可选地,所述第二防脱部包括设置于所述套管件的管壁的开口槽和扣合于所述开口槽的卡环,所述第一防脱部为设置于所述杆件上的斜口槽;当所述第二滑动杆相对所述第一滑动杆滑动伸长至极限长度位置时,所述卡环与所述斜口槽配合,以限制所述第二滑动杆与所述第一滑动杆脱离;当所述第二滑动杆相对所述第一滑动杆自所述极限长度位置回缩时,所述卡环能够沿所述斜口槽的斜口面滑动并脱离所述斜口槽。
可选地,所述卡环包括扣合于所述开口槽处的环套和设置于所述环套背离所述开口槽一侧的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用于向所述环套提供朝向所述开口槽扣合压紧的弹性力。
可选地,所述第一桥架安装梁的两端均设置有所述第一活动安装梁,所述第二桥架安装梁的两端均设置有所述第二活动安装梁。
可选地,所述第一活动安装梁与所述第一桥架安装梁之间通过第一铰接轴铰接,所述第一铰接轴垂直于所述第一桥架安装梁且平行于所述第一桥架安装梁所在的光伏组件;或,所述第一铰接轴垂直于所述第一桥架安装梁且与所述第一桥架安装梁所在的光伏组件呈锐角或钝角布置;
和/或,所述第二活动安装梁与所述第二桥架安装梁之间通过第二铰接轴铰接,所述第二铰接轴垂直于所述第二桥架安装梁且平行于所述第二桥架安装梁所在的光伏组件;或,所述第二铰接轴垂直于所述第二桥架安装梁且与所述第二桥架安装梁所在的光伏组件呈锐角或钝角布置。
可选地,所述第一桥架安装梁上还设置有第一导向部件,当所述第一活动安装梁自预设摆转位置向与所述第一桥架安装梁同轴的位置摆转时,所述第一导向部件用于引导所述第一活动安装梁摆转至与所述第一桥架安装梁同轴的位置;
和/或,所述第二桥架安装梁上还设置有第二导向部件,当所述第二活动安装梁自预设摆转位置向与所述第二桥架安装梁同轴的位置摆转时,所述第二导向部件用于引导所述第二活动安装梁摆转至与所述第二桥架安装梁同轴的位置。
可选地,当所述第一桥架安装梁上还设置有第一导向部件时,所述第一导向部件为第一导向槽,当所述第一活动安装梁摆转至与所述第一桥架安装梁同轴的位置时,所述第一导向槽的槽底面与所述第一活动安装梁的下梁面贴合;
当所述第二桥架安装梁上还设置有第二导向部件时,所述第二导向部件为第二导向槽,当所述第二活动安装梁摆转至与所述第二桥架安装梁同轴的位置时,所述第二导向槽的槽底面与所述第二活动安装梁的下梁面贴合。
可选地,所述第一桥架安装梁和/或所述第一活动安装梁上设置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用于限制所述第一活动安装梁在与所述第一桥架安装梁同轴后继续向下摆转;
和/或,所述第二桥架安装梁和/或所述第二活动安装梁上设置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二限位部用于限制所述第二活动安装梁在与所述第二桥架安装梁同轴后继续向下摆转。
可选地,当所述第一桥架安装梁上设置第一限位部时,所述第一限位部为设置于所述第一桥架安装梁上的第一限位销,当所述第一活动安装梁与所述第一桥架安装梁同轴时,所述第一限位销与所述第一活动安装梁相抵,以限制所述第一活动安装梁继续向下摆转;
当所述第二桥架安装梁上设置第二限位部时,所述第二限位部为设置于所述第二桥架安装梁上的第二限位销,当所述第二活动安装梁与所述第二桥架安装梁同轴时,所述第二限位销与所述第二活动安装梁相抵,以限制所述第二活动安装梁继续向下摆转。
相比于背景技术介绍内容,上述桥架结构,包括伸缩杆、第一活动安装梁和第二活动安装梁,其中,第一活动安装梁的一端以可摆转的方式连接于第一桥架安装梁,另一端万向连接于伸缩杆的第一端;第二活动安装梁的一端以可摆转的方式连接于第二桥架安装梁,另一端万向连接于伸缩杆的第二端;伸缩杆包括沿伸缩杆的伸缩方向滑动配合的第一滑动杆和第二滑动杆,第二滑动杆上设置有第一防脱部,第一滑动杆上设置有第二防脱部,当第二滑动杆相对第一滑动杆滑动伸长至极限长度位置时,第一防脱部与第二防脱部配合,以限制第二滑动杆与第一滑动杆脱离。该桥架结构,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相邻两组光伏组件的相对侧分别安装有第一桥架安装梁和第二桥架安装梁,由于第一桥架安装梁上设置有可摆转的第一活动安装梁,第二桥架安装梁上设置有可摆转的第二活动安装梁,并且第一活动安装梁和第二活动安装梁分别连接于伸缩杆的两端,使得桥架安装梁本身具有一定的自由度调整功能,具体地,当清扫机器人需要通过该桥架结构从一组光伏组件行走至另一组光伏组件时,将第一活动安装梁调整至与第一桥架安装梁同轴的位置,第二活动安装梁调整至与第二桥架安装梁同轴的位置,此时清扫机器人能够顺利通过桥架结构,保证桥架结构的基本桥架连接功能;当两组光伏组件之间出现角度差时,除了伸缩杆能够通过伸缩变形之外,第一活动安装梁相对其第一桥架安装梁发生摆转,又或者是第二活动安装梁相对其第二桥架安装梁发生摆转,继而能够大大减小伸缩杆所需的伸缩量,也即降低了桥架结构所需配置的两组光伏组件之间的中间间隙,并且减少了伸缩结构的布置,有助于降低故障率;另外,由于伸缩杆的第二滑动杆上设置有第一防脱部,伸缩杆的第一滑动杆上设置有第二防脱部,并且当第二滑动杆相对第一滑动杆滑动伸长至极限长度位置时,第一防脱部与第二防脱部配合,以限制第二滑动杆与第一滑动杆脱离,继而提高了桥架结构的稳定性,更加方便桥架结构的调整,并且不需要人工进行维护,且电站范围较大,不需要担心脱落位置无法识别造成的影响,不会造成因桥架脱落造成机器人脱落,大大降低了故障率。
另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光伏电站,包括光伏组件和连接于相邻两组光伏组件之间的桥架结构,所述桥架结构为上述任一方案所描述的桥架结构。由于上述桥架结构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因此具有该桥架结构的光伏电站也应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两组光伏组件的角度差为零时的桥架结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伸缩杆的两端连接于两个桥架安装梁的对应端的活动安装梁上且处于收缩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伸缩杆的两端连接于两个桥架安装梁的对应端的活动安装梁上且处于拉伸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两组光伏组件的角度差为零时的桥架结构的轴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两组光伏组件呈一定角度差时的桥架结构的轴侧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活动安装梁向上摆转预设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防脱部采用第一轴肩止挡及第二防脱部采用第二轴肩止挡防脱离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二防脱部采用开口槽及卡环时,第一滑动杆与第二滑动杆保持收缩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二防脱部采用开口槽及卡环时,卡环扣合于开口槽且保持第一滑动杆与第二滑动杆能够相对滑动的断面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卡环扣合于开口槽且与斜口槽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杆件上设置斜口槽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图11中:
第一桥架安装梁11、第一活动安装梁11a、第一导向部件110、第二桥架安装梁12、第二活动安装梁12a、第二导向部件120;
伸缩杆2、第一滑动杆21、第二防脱部210、开口槽2101、卡环2102、环套2101a、弹性件2101b、第二滑动杆22、第一防脱部220;
第一限位部3;
光伏组件4;
第一铰接轴5;
万向节6。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在于提供一种桥架结构及光伏电站,以解决两组光伏组件之间的桥架结构所需配置的中间间隙较大且故障率高的问题。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照图1-图11所示,本实用新型具体提供了一种桥架结构,包括伸缩杆2、第一活动安装梁11a和第二活动安装梁12a,其中,第一活动安装梁11a的一端以可摆转的方式连接于第一桥架安装梁11,另一端万向连接于伸缩杆2的第一端;第二活动安装梁12a的一端以可摆转的方式连接于第二桥架安装梁12,另一端万向连接于伸缩杆2的第二端;伸缩杆2包括沿伸缩杆2的伸缩方向滑动配合的第一滑动杆21和第二滑动杆22,第二滑动杆22上设置有第一防脱部220,第一滑动杆21上设置有第二防脱部210,当第二滑动杆22相对第一滑动杆21滑动伸长至极限长度位置时,第一防脱部220与第二防脱部210配合,以限制第二滑动杆22与第一滑动杆21脱离。
该桥架结构,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相邻两组光伏组件4的相对侧分别安装有第一桥架安装梁11和第二桥架安装梁12,由于第一桥架安装梁11上设置有可摆转的第一活动安装梁11a,第二桥架安装梁12上设置有可摆转的第二活动安装梁12a,并且第一活动安装梁11a和第二活动安装梁12a分别连接于伸缩杆2的两端,使得桥架安装梁本身具有一定的自由度调整功能,具体地,当清扫机器人需要通过该桥架结构从一组光伏组件4行走至另一组光伏组件4时,将第一活动安装梁11a调整至与第一桥架安装梁11同轴的位置,第二活动安装梁12a调整至与第二桥架安装梁12同轴的位置,此时清扫机器人能够顺利通过桥架结构,保证桥架结构的基本桥架连接功能;当两组光伏组件4之间出现角度差时,除了伸缩杆2能够通过伸缩变形之外,第一活动安装梁11a相对其第一桥架安装梁11发生摆转,又或者是第二活动安装梁12a相对其第二桥架安装梁12发生摆转,继而能够大大减小伸缩杆2所需的伸缩量,也即降低了桥架结构所需配置的两组光伏组件4之间的中间间隙,并且减少了伸缩结构的布置,有助于降低故障率;另外,由于伸缩杆2的第二滑动杆22上设置有第一防脱部220,伸缩杆2的第一滑动杆21上设置有第二防脱部210,并且当第二滑动杆22相对第一滑动杆21滑动伸长至极限长度位置时,第一防脱部220与第二防脱部210配合,以限制第二滑动杆22与第一滑动杆21脱离,继而提高了桥架结构的稳定性,更加方便桥架结构的调整,并且不需要人工进行维护,且电站范围较大,不需要担心脱落位置无法识别造成的影响,不会造成因桥架脱落造成机器人脱落,大大降低了故障率。
需要说明的是,两组光伏组件4之间的最大角度差通常设定为60°,通过第一桥架安装梁11的一端的第一活动安装梁11a摆转配合其对应的伸缩杆2的伸缩,和/或,通过第二桥架安装梁12的另一端的第二活动安装梁12a摆转配合其对应的伸缩杆2的伸缩即可实现。当然可以理解的是,上述最大角度差仅仅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优选举例而已,实际应用过程中,还可以设计成其他需求的最大角度差值,在此不做更具体的限定。另外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桥架结构,由于增加了桥架结构的自由度,在较小间隙下,较大角度的环境下,能实现桥架随组件更灵活转动。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都应该能够理解,上述桥架结构用于安装在相邻两个光伏组件4之间,其中,第一桥架安装梁11和第二桥架安装梁12分别安装在两个光伏组件4的相对侧。此外,第一活动安装梁11a及第二活动安装梁12a分别万向连接于伸缩杆2的两端,具体实现万向连接的方式,可以通过万向节6实现万向连接,也可以使用本领域技术人员常用的其他万向连接方式,比如球形铰接的方式等,在此不做更具体的限定。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案中,参照图1-图11,上述第一滑动杆21可以为套管件,第二滑动杆22可以为杆件,其中,杆件具体可以是实心杆件,也可以是空心杆件,杆件以同轴滑动配合的方式嵌设于套管件。通过设计成上述套管件与杆件的方式,使得第一滑动杆21与第二滑动杆22能够实现同轴滑动配合,滑动结构更加简单容易加工制造。当然可以理解的是,实际应用过程中,还可以设计成其他滑动杆配合的结构形式,比如第一滑动杆21上设置有沿其自身轴心方向布置的滑槽,第二滑动杆件22上设置有与该滑槽配合的滑块结构的方式等,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设计,在此不做更具体的限定。
进一步的实施方案中,参照图2和图3,上述第一防脱部220可以为径向布置于杆件的外壁面的第一止挡部,第二防脱部210可以为设置于套管件的管壁上的腰型孔,腰型孔沿套管件的轴向方向延伸布置,第一止挡部与腰型孔滑动配合,通过第一止挡部相对腰型孔的两个极限位置来限定第二滑动杆22与第一滑动杆21的伸缩极限;也可以是,第一防脱部220设计为设置于第二滑动杆22的外壁面上的滑槽,滑槽沿第二滑动杆22的轴向方向延伸布置,第二防脱部210设计为设置于第一滑动杆21的内管壁的第二止挡部,第二止挡部与滑槽滑动配合,通过第二止挡部相对滑槽的两个极限位置来限定第二滑动杆22与第一滑动杆21的伸缩极限。
在另外一些具体的实施方案中,参照图7所示,上述第一防脱部220还可以设计为设置于第二滑动杆22的嵌入端的第一轴肩止挡,第二防脱部210可以设计为设置于第一滑动杆21的嵌入端的第二轴肩止挡,当第二滑动杆22相对第一滑动杆21滑动至极限长度时,第一轴肩止挡第二轴肩止挡相抵,以限制第二滑动杆22与第一滑动杆21脱离。
进一步的实施方案中,参照图7,上述第一轴肩止挡与第二轴肩止挡相背的一面优选设计成弧形面的结构形式,通过将该面设计成弧形面的结构形式,能够保证第二滑动杆22与第一滑动杆21即使不同心的情况,第二滑动杆22的嵌入端与外套管21的内管壁之间也是面接触,通过弧形面的导向作用,转动过程中能够使第二滑动杆22与第一滑动杆21回到同心位置,有效避免了第二滑动杆22与第一滑动杆21出现滑动卡顿或卡死的情况发生。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案中,上述第二防脱部210与第一防脱部220的结构形式,还可以设计成其他结构形式,参照图8-图11所示,上述第二防脱部210还可以设计成包括设置于套管件的管壁的开口槽2101和扣合于开口槽2101的卡环2102,第一防脱部220为设置于杆件上的斜口槽;当第二滑动杆22相对第一滑动杆21滑动伸长至极限长度位置时,卡环2102与斜口槽配合,以限制第二滑动杆22与第一滑动杆21脱离;当第二滑动杆22相对第一滑动杆21自极限长度位置回缩时,卡环2102能够沿斜口槽的斜口面滑动并脱离斜口槽。具体地,伸缩杆2处于非伸缩状态下,卡环的上边缘紧贴杆件的外壁,并且配合使用限位螺栓能够保证卡环不上下活动;当伸缩杆拉伸时到杆件的斜口槽时,卡环2102因重力会沿着斜口槽槽口方向向下运动,卡主杆件,完成限位,当伸缩杆2收缩时,套管件会带着卡环2102沿沿着斜口槽的槽口方向向上运动,恢复至初始状态。该种开口槽2101、卡环2102配合斜口槽的结构形式,不仅防脱效果更好,而且结构简单,维修更换更加方便。实际应用过程中,第二防脱部210与第一防脱部220的具体结构形式,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布置,在此不做更具体的限定。
进一步的实施方案中,参照图9和图10所示,上述卡环2102还可以包括扣合于开口槽2101处的环套2101a和设置于环套2101a背离开口槽2101一侧的弹性件2101b,弹性件2101b用于向环套2101a提供朝向开口槽2101扣合压紧的弹性力。通过设计成该种弹性件2101b配合环套2101a的方式,使得卡环与斜口槽配合时更加稳定,卡合过程并不需要依赖于卡环的自重。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案中,参照图1、图4和图5所示,上述第一桥架安装梁11的两端均可以设置有第一活动安装梁11a,第二桥架安装梁12的两端均可以设置有第二活动安装梁12a。通过设计成该种结构形式,使得桥架结构更加稳定可靠,对于桥架结构所连接的两个光伏组件4上的扫地机器人均具有防脱落的功能。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案中,参照图1-图6,上述第一活动安装梁11a与第一桥架安装梁11之间可以通过第一铰接轴5铰接,第一铰接轴5垂直于第一桥架安装梁11且平行于第一桥架安装梁11所在的光伏组件4,通过将第一铰接轴5设计成上述方式,使得第一活动安装梁11a能够沿垂直于第一桥架安装梁11所在的光伏组件4的平面运动,该种结构形式更加方便第一活动安装梁11a归位。当然也可以是第一铰接轴5垂直于第一桥架安装梁11且与第一桥架安装梁11所在的光伏组件4呈锐角或钝角布置的方式。
同理,第二活动安装梁12a与第二桥架安装梁12之间可以通过第二铰接轴铰接,第二铰接轴垂直于第二桥架安装梁12且平行于第二桥架安装梁12所在的光伏组件4,通过将第二铰接轴设计成上述方式,使得第二活动安装梁12a能够沿垂直于第二桥架安装梁12所在的光伏组件4的平面运动,该种结构形式更加方便第二活动安装梁12a归位。当然也可以是第二铰接轴垂直于第二桥架安装梁12且与第二桥架安装梁12所在的光伏组件4呈锐角或钝角布置。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案中,参照图1-图6,上述第一桥架安装梁11上还设置有第一导向部件110,当第一活动安装梁11a自预设摆转位置向与第一桥架安装梁11同轴的位置摆转时,第一导向部件110用于引导第一活动安装梁11a摆转至与第一桥架安装梁11同轴的位置。通过设计该第一导向部件110,使得第一活动安装梁11a摆转至与第一桥架安装梁11同轴的位置时,能够避免因第一铰接轴5存在装配间隙所导致的第一活动安装梁11a向与第一桥架安装梁11同轴的位置摆转时出现卡顿的情况发生。
同理,上述第二桥架安装梁12上也可以设置有第二导向部件120,当第二活动安装梁12a自预设摆转位置向与第二桥架安装梁12同轴的位置摆转时,第二导向部件120用于引导第二活动安装梁12a摆转至与第二桥架安装梁12同轴的位置。通过设计该第二导向部件120,使得第二活动安装梁12a摆转至与第二桥架安装梁12同轴的位置时,能够避免因第二铰接轴存在装配间隙所导致的第二活动安装梁12a向与第二桥架安装梁12同轴的位置摆转时出现卡顿的情况发生。
进一步的实施方案中,参照图6,当第一桥架安装梁11上设置有第一导向部件110时,第一导向部件110可以为第一导向槽,当第一活动安装梁11a摆转至与第一桥架安装梁11同轴的位置时,第一导向槽的槽底面与第一活动安装梁11a的下梁面贴合。通过设计该种结构形式,不仅能够对第一活动安装梁11a归位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而且还能够对处于与第一桥架安装梁11同轴的位置的第一活动安装梁11a起到一定的支撑效果。
同理,当第二桥架安装梁12上设置有第二导向部件120时,第二导向部件120可以为第二导向槽,当第二活动安装梁12a摆转至与第二桥架安装梁12同轴的位置时,第二导向槽的槽底面与第二活动安装梁12a的下梁面贴合。通过设计该种结构形式,不仅能够对第二活动安装梁12a归位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而且还能够对处于与第二桥架安装梁12同轴的位置的第二活动安装梁12a起到一定的支撑效果。
在另外一些具体的实施方案中,参照图6所示,上述第一桥架安装梁11和/或第一活动安装梁11a上可以设置第一限位部3,第一限位部用于限制第一活动安装梁11a在与第一桥架安装梁11同轴后继续向下摆转;同理,第二桥架安装梁12和/或第二活动安装梁12a上可以设置第二限位部,第二限位部用于限制第二活动安装梁12a在与第二桥架安装梁12同轴后继续向下摆转。通过设计该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可以使得桥架结构的运动更加稳定,且能够更好地保证两个光伏组件4处于平行位置时,使得扫地机器人顺利通过。
进一步的实施方案中,当第一桥架安装梁11上设置第一限位部3时,第一限位部3可以为设置于第一桥架安装梁11上的第一限位销,当第一活动安装梁11a与第一桥架安装梁11同轴时,第一限位销与第一活动安装梁11a相抵,以限制第一活动安装梁11a继续向下摆转;同理,当第二桥架安装梁12上设置第二限位部时,第二限位部可以为设置于第二桥架安装梁12上的第二限位销,当第二活动安装梁12a与第二桥架安装梁12同轴时,第二限位销与第二活动安装梁12a相抵,以限制第二活动安装梁12a继续向下摆转。通过将第一/第二限位部设计成限位销的结构形式,结构更加简单,更加便于加工制作。当然可以理解的是,采用第一/第二限位部还可以采用其他结构形式,比如,限位凸块等。另外,第一/第二限位部还可以设计在对应的第一/第二活动安装梁上,具体可以为设置于第一/第二活动安装梁的底面。实际应用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布置,在此不做更具体的限定。
另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光伏电站,包括光伏组件和连接于相邻两组光伏组件之间的桥架结构,所述桥架结构为上述任一方案所描述的桥架结构。由于上述桥架结构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因此具有该桥架结构的光伏电站也应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应当理解,本申请中如若使用了“系统”、“装置”、“单元”和/或“模块”,仅是用于区分不同级别的不同组件、元件、部件、部分或装配的一种方法。然而,如果其他词语可实现相同的目的,则可通过其他表达来替换该词语。
如本申请和权利要求书中所示,除非上下文明确提示例外情形,“一”、“一个”、“一种”和/或“该”等词并非特指单数,也可包括复数。一般说来,术语“包括”与“包含”仅提示包括已明确标识的步骤和元素,而这些步骤和元素不构成一个排它性的罗列,方法或者设备也可能包含其它的步骤或元素。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其中,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表示或的意思,例如,A/B可以表示A或B;本文中的“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是指两个或多于两个。
以下,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本申请中如若使用了流程图,则该流程图是用来说明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的系统所执行的操作。应当理解的是,前面或后面操作不一定按照顺序来精确地执行。相反,可以按照倒序或同时处理各个步骤。同时,也可以将其他操作添加到这些过程中,或从这些过程移除某一步或数步操作。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4)

1.一种桥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伸缩杆(2);
第一活动安装梁(11a),其一端以可摆转的方式连接于第一桥架安装梁(11),另一端万向连接于所述伸缩杆(2)的第一端;
第二活动安装梁(12a),其一端以可摆转的方式连接于第二桥架安装梁(12),另一端万向连接于所述伸缩杆(2)的第二端;
其中,所述伸缩杆(2)包括沿所述伸缩杆(2)的伸缩方向滑动配合的第一滑动杆(21)和第二滑动杆(22),所述第二滑动杆(22)上设置有第一防脱部(220),所述第一滑动杆(21)上设置有第二防脱部(210),当所述第二滑动杆(22)相对所述第一滑动杆(21)滑动伸长至极限长度位置时,所述第一防脱部(220)与所述第二防脱部(210)配合,以限制所述第二滑动杆(22)与所述第一滑动杆(21)脱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动杆(21)为套管件,所述第二滑动杆(22)为杆件,所述杆件以同轴滑动配合的方式嵌设于所述套管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桥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脱部(220)为径向布置于所述杆件的外壁面的第一止挡部,所述第二防脱部(210)为设置于所述套管件的管壁上的腰型孔,所述腰型孔沿所述套管件的轴向方向延伸布置,所述第一止挡部与所述腰型孔滑动配合;
或,所述第一防脱部(220)为设置于所述套管件的外壁面上的滑槽,所述滑槽沿所述杆件的轴向方向延伸布置,所述第二防脱部(210)为设置于所述套管件的内管壁的第二止挡部,所述第二止挡部与所述滑槽滑动配合。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桥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脱部(220)为设置于所述杆件的嵌入端的第一轴肩止挡,所述第二防脱部(210)为设置于所述套管件的嵌入端的第二轴肩止挡,当所述杆件相对所述套管件滑动至极限长度时,所述第一轴肩止挡与所述第二轴肩止挡相抵,以限制所述杆件与所述套管件脱离。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桥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肩止挡与所述第二轴肩止挡相背的一面为弧形面。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桥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防脱部(210)包括设置于所述套管件的管壁的开口槽(2101)和扣合于所述开口槽(2101)的卡环(2102),所述第一防脱部(220)为设置于所述杆件上的斜口槽;当所述第二滑动杆(22)相对所述第一滑动杆(21)滑动伸长至极限长度位置时,所述卡环(2102)与所述斜口槽配合,以限制所述第二滑动杆(22)与所述第一滑动杆(21)脱离;当所述第二滑动杆(22)相对所述第一滑动杆(21)自所述极限长度位置回缩时,所述卡环(2102)能够沿所述斜口槽的斜口面滑动并脱离所述斜口槽。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桥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环(2102)包括扣合于所述开口槽(2101)处的环套(2101a)和设置于所述环套(2101a)背离所述开口槽(2101)一侧的弹性件(2101b),所述弹性件(2101b)用于向所述环套(2101a)提供朝向所述开口槽(2101)扣合压紧的弹性力。
8.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桥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桥架安装梁(11)的两端均设置有所述第一活动安装梁(11a),所述第二桥架安装梁(12)的两端均设置有所述第二活动安装梁(12a)。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动安装梁(11a)与所述第一桥架安装梁(11)之间通过第一铰接轴(5)铰接,所述第一铰接轴(5)垂直于所述第一桥架安装梁(11)且平行于所述第一桥架安装梁(11)所在的光伏组件(4);或,所述第一铰接轴(5)垂直于所述第一桥架安装梁(11)且与所述第一桥架安装梁(11)所在的光伏组件(4)呈锐角或钝角布置;
和/或,所述第二活动安装梁(12a)与所述第二桥架安装梁(12)之间通过第二铰接轴铰接,所述第二铰接轴垂直于所述第二桥架安装梁(12)且平行于所述第二桥架安装梁(12)所在的光伏组件(4);或,所述第二铰接轴垂直于所述第二桥架安装梁(12)且与所述第二桥架安装梁(12)所在的光伏组件(4)呈锐角或钝角布置。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桥架安装梁(11)上还设置有第一导向部件(110),当所述第一活动安装梁(11a)自预设摆转位置向与所述第一桥架安装梁(11)同轴的位置摆转时,所述第一导向部件(110)用于引导所述第一活动安装梁(11a)摆转至与所述第一桥架安装梁(11)同轴的位置;
和/或,所述第二桥架安装梁(12)上还设置有第二导向部件(120),当所述第二活动安装梁(12a)自预设摆转位置向与所述第二桥架安装梁(12)同轴的位置摆转时,所述第二导向部件(120)用于引导所述第二活动安装梁(12a)摆转至与所述第二桥架安装梁(12)同轴的位置。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桥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桥架安装梁(11)上还设置有第一导向部件(110)时,所述第一导向部件(110)为第一导向槽,当所述第一活动安装梁(11a)摆转至与所述第一桥架安装梁(11)同轴的位置时,所述第一导向槽的槽底面与所述第一活动安装梁(11a)的下梁面贴合;
当所述第二桥架安装梁(12)上还设置有第二导向部件(120)时,所述第二导向部件(120)为第二导向槽,当所述第二活动安装梁(12a)摆转至与所述第二桥架安装梁(12)同轴的位置时,所述第二导向槽的槽底面与所述第二活动安装梁(12a)的下梁面贴合。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桥架安装梁(11)和/或所述第一活动安装梁(11a)上设置第一限位部(3),所述第一限位部用于限制所述第一活动安装梁(11a)在与所述第一桥架安装梁(11)同轴后继续向下摆转;
和/或,所述第二桥架安装梁(12)和/或所述第二活动安装梁(12a)上设置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二限位部用于限制所述第二活动安装梁(12a)在与所述第二桥架安装梁(12)同轴后继续向下摆转。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桥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桥架安装梁(11)上设置第一限位部(3)时,所述第一限位部(3)为设置于所述第一桥架安装梁(11)上的第一限位销,当所述第一活动安装梁(11a)与所述第一桥架安装梁(11)同轴时,所述第一限位销与所述第一活动安装梁(11a)相抵,以限制所述第一活动安装梁(11a)继续向下摆转;
当所述第二桥架安装梁(12)上设置第二限位部时,所述第二限位部为设置于所述第二桥架安装梁(12)上的第二限位销,当所述第二活动安装梁(12a)与所述第二桥架安装梁(12)同轴时,所述第二限位销与所述第二活动安装梁(12a)相抵,以限制所述第二活动安装梁(12a)继续向下摆转。
14.一种光伏电站,包括光伏组件和连接于相邻两组光伏组件之间的桥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桥架结构为如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桥架结构。
CN202320634126.9U 2023-03-27 2023-03-27 一种桥架结构及光伏电站 Active CN21957694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34126.9U CN219576948U (zh) 2023-03-27 2023-03-27 一种桥架结构及光伏电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34126.9U CN219576948U (zh) 2023-03-27 2023-03-27 一种桥架结构及光伏电站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576948U true CN219576948U (zh) 2023-08-22

Family

ID=876603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634126.9U Active CN219576948U (zh) 2023-03-27 2023-03-27 一种桥架结构及光伏电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57694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294078B (zh) 一种超大型海上浮式平台模块间的柔性连接器及对接方法
US6887009B1 (en) Cylindrical joint and reticulated frame structure
CN107972018A (zh) 一种四支链并联机构
CN219576948U (zh) 一种桥架结构及光伏电站
CA2883689A1 (en) Lateral sway brace
EP1677011B1 (en) Actuator safety attachment device
CN209115857U (zh) 一种自动纠正的接头结构
CN112681752B (zh) 一种混凝土泵管固定装置
CN111055263B (zh) 一种用于坡形隧道的圆管轨道吊挂装置及工作方法
CN109779019B (zh) 一种便于连接的钢结构骨架
CN208262818U (zh) 一种土木工程管件放置架
CN202829458U (zh) 工件自动抬起装置
CN210177283U (zh) 一种用于变轨装置的轨道支架组件
CN208605543U (zh) 缓冲装置
CN220228121U (zh) 一种用于建筑机电安装支吊架系统
CN110630689A (zh) 一种长距离防塌腰拖链
CN110306708B (zh) 一种装配式轻钢结构屋面
CN214462922U (zh) 一种便于连接的稳定型钢结构房屋
CN214005965U (zh) 一种稳定性强的钢结构
CN116142939A (zh) 一种变胞机构重力自锁式轮毂转运起吊工装
CN214833485U (zh) 一种可移动钢结构支撑座
CN211259495U (zh) 一种长距离防塌腰拖链
CN208648510U (zh) 施工电梯防护门连接装置
CN214579643U (zh) 一种防爆型补偿器
CN210992726U (zh) 伸缩管的安装组件和消防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