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992726U - 伸缩管的安装组件和消防车 - Google Patents

伸缩管的安装组件和消防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992726U
CN210992726U CN201921716783.8U CN201921716783U CN210992726U CN 210992726 U CN210992726 U CN 210992726U CN 201921716783 U CN201921716783 U CN 201921716783U CN 210992726 U CN210992726 U CN 2109927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ing
telescopic
connecting rod
pipe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716783.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玉龙
吴伟传
丰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Sany Intelligent Control Equipment Co Ltd
Sany Automobile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Sany Intelligent Contro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Sany Intelligent Control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Sany Intelligent Contro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716783.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9927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9927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99272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utual Connection Of Rods And Tub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伸缩管的安装组件和消防车,伸缩管上形成有第一卡合部,安装组件包括支撑件,支撑件上设置有用于与第一卡合部配合的第二卡合部;限位件,分别与支撑件和伸缩管相连接;其中,伸缩管通过限位件与支撑件连接,以使第一卡合部及第二卡合部保持配合。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安装组件通过设置第二卡合部与伸缩管相连接,通过设有分别与支撑件及伸缩管相连的限位件使支撑件对伸缩管提供持续稳定的支撑作用,以使得伸缩管伸长并发生挠曲形变后,维持第二卡合部与第一卡合部的连接状态,减少伸缩管有从支撑件中脱出掉落的风险,提高伸缩管的使用稳定性和使用可靠性。

Description

伸缩管的安装组件和消防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消防车机械技术领域,具体而言,尤其涉及一种伸缩管的安装组件以及包括上述安装组件的消防车。
背景技术
目前,举高类消防车广泛应用于高空作业、消防火场灭火、抢险、救援以及地震抢险救援等领域。而伸缩管作为消防车消防系统的关键部件具有极多的使用场景。伸缩管通过卡板与伸缩臂架相连,作业时,伸缩管与伸缩臂架一起做伸缩运动。当伸缩臂架伸出时,由于受自身重力作用会发生挠曲,带动与之连接的伸缩管也发生挠曲,当伸缩臂架的挠度较大时,伸缩管有从卡板中脱出掉落的风险,影响伸缩管的正常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改善上述技术问题至少之一,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伸缩管的安装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上述安装组件的消防车。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的第一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伸缩管的安装组件,所述伸缩管上形成有第一卡合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组件包括:支撑件,所述支撑件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第一卡合部配合的第二卡合部;限位件,分别与所述支撑件和所述伸缩管相连接;其中,所述伸缩管通过所述限位件与所述支撑件连接,以使所述第一卡合部及所述第二卡合部保持配合。
具体而言,本申请的第一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的伸缩管的安装组件,包括支撑件和限位件。其中,支撑件用于连接伸缩管和消防车的伸缩臂架。通过在支撑件上设置与第一卡合部适配的第二卡合部,使伸缩管架设在支撑件上,同时第一卡合部与第二卡合部相卡接,通过第二卡合部限制伸缩管的轴向位置,以使伸缩管与伸缩臂架同步伸缩,同时通过支撑作用降低伸缩管随伸缩臂架伸出较长时产生的变形量,极大程度降低了伸缩管的卡死破裂等现象发生的概率。其中,限位件分别与支撑件及伸缩管相连接,同时通过设置限位件,在伸缩管伸长并发生挠曲形变后,限位件从伸缩管的径向方向上限制伸缩管的移动,用于使第一卡合部及第二卡合部维持在连接状态,减少伸缩管有从支撑件中脱出掉落的风险。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安装组件通过第一卡合部与第二卡合部配合进行轴向限位,并通过限位件进行径向限位,使得该安装组件对伸缩管在轴向方向以及径向方向上均有限位,提高了伸缩管的使用稳定性和使用可靠性。
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安装组件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限位件包括活动连接的连接板与连接杆;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调整部,所述连接杆的至少一部分穿设于所述调整部内,并能够相对于所述调整部往复运动;所述连接板与所述连接杆的其中一个与所述支撑件相连,另一个与所述伸缩管相连。
在本方案中,限位件包括活动连接的连接板和连接杆,通过设置可以相对活动的连接结构使伸缩管在不脱离支撑件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连接杆相对于连接板在合理设置的预设范围内上下浮动,调整伸缩管的倾斜角度,从而使得伸缩管在伸长并发生挠曲时,可以尽可能地使伸缩管维持在一个挠度较小的状态,同时还限制了伸缩管的各管段垂直于其长度方向的径向运动,进而降低了伸缩管发生伸缩不便或是卡死破裂等问题的可能性,提高了伸缩管的使用可靠性与使用稳定性。
连接板与连接杆相配合的方式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极大的简化了安装组件的部件数量,同时相对于现有技术由于部件少、结构简单,相应减少了发生故障的可能性,提高了使用可靠性。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伸缩管处于不同的伸长长度时,为了使伸缩管尽量维持在一个挠度较小的状态,各个管段的连接板和连接杆的浮动方向可能是不同的。比如伸缩管伸长后,两端部分的管段的向上浮动,中部部分的管段向下浮动,这样可以更大程度地使伸缩管维持在一个挠度较小的状态。而在改变伸缩管的伸长长度后,管段的浮动方向也会相应调整,比如原有的向上浮动的管段可能需要向下浮动,原有的向下浮动的管段可能需要向上浮动。通过设置限位件使得管段具有上下两个方向的活动空间,以适应伸缩管不同的伸长长度,从而使具有该装配结构的消防车,能够适于各种高度范围,具有更加广泛的适用范围和消防环境。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连接板与所述支撑件固定连接;所述调整部包括通孔,所述通孔沿所述伸缩管的径向方向贯穿所述连接板;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伸缩管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穿过所述通孔并设置有限位螺母。
本方案所提供的连接板的所在平面与伸缩管的长度方向平行设置,使得设于连接板上的通孔垂直于伸缩管的长度方向,这样通过连接杆在通孔中的上下浮动,以使伸缩管在径向方向上具有一定的调节量用来抵消部分伸缩臂架带来的挠曲形变影响。其中,连接杆设置在伸缩管的底部位置,可以对伸缩管起到良好的支撑作用,同时限位件设置在伸缩管的底部位置可以对伸缩管的倾斜角度进行限制,相对于设置在其它位置具有更大的倾斜角度。由于是为了调整伸缩管沿竖直方向上的倾斜角度,设置在伸缩管的上下方向上更够起到更好的调整作用。当然,连接板和连接杆也可以设置在伸缩管的径向两侧,或是其它位置。
另外,通过在连接杆的另一端设置限位螺母一方面可以限制连接杆的浮动范围,另一方面还可以降低伸缩管从支撑件中脱出掉落的风险,进一步提高了使用可靠性。其中限位螺母也可以是具有止挡功能的其他结构,比如螺栓帽等。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连接板在所述连接杆上的活动范围,小于第一卡合部与所述第二卡合部的活动范围。
本方案所提供的安装组件中的螺母和伸缩管之间的距离大于连接板的厚度,即在螺母和伸缩管之间为连接杆留有活动空间,使得连接杆既可以向上浮动还可以向下浮动,从而使伸缩管的管段具有在径向上多个方向运动的可能性,进而使伸缩管的倾斜角度可以向上或是向下进行调整。同时第一卡合部和第二卡合部在连接板相对于连接杆活动的过程中保持连接,这样在伸缩管自身回复力的作用下,使伸缩管的各个管段对应的连接杆自动调整浮动方向,或向上浮动或向下浮动,以减少伸缩管的挠度,进而在一定情况下,使伸缩管回复到原有的直管状态。通过连接杆的自动调整,这样的设置能够使伸缩管在随伸缩臂架同步伸缩时所产生的挠曲形变得到有效的补偿,减少伸缩管的拉伤磨损,延长伸缩管的使用寿命。同时还限定连接板在连接杆上的活动范围,小于第一卡合部与第二卡合部的活动范围,从而可以避免第一卡合部和第二卡合部脱离,提高了伸缩管的使用稳定性。
可选地,连接杆的运动具有初始位置,连接杆在初始位置时,连接板位于所述连接杆的中部,这样使得连接杆能够上下浮动,使得限位件存在使得使伸缩管的倾斜角度可以向上或是向下调整的活动空间,提高倾斜角度的调整范围,使得伸缩管更大程度地维持在一个挠度较小的状态,从而提高伸缩管的使用稳定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连接板与所述伸缩管固定连接;所述调整部包括滑槽,所述滑槽的延伸方向沿所述伸缩管的径向方向设置;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支撑件相连,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穿过所述滑槽并连接限位螺母,以使所述连接杆被限制在所述滑槽内。
本方案所提供的连接板的所在平面垂直于伸缩管的长度方向,使得设于连接板上的滑槽呈上下延伸的长条状结构,这样通过滑槽使连接板的相对于连接杆上下运动,使伸缩管在径向方向上具有一定的调节量用来抵消部分伸缩臂架带来的挠曲形变影响。其中,连接板可以与支撑件贴合在一起,对伸缩管起到更好的轴向限位作用,结构简单、部件间连接紧密,结构更加稳定可靠。可选地,连接板可以设置在夹持件的底部,也可以设置在伸缩管的径向两侧,或是其它位置。另外,滑槽也可以是设置在支撑件上的,连接板上设置有安装孔,连接杆穿过安装孔和滑槽,在滑槽中上下运动,同样可以起到调整伸缩管倾斜角度的作用。
另外,通过在连接杆的另一端设置限位螺母一方面可以限制连接板的浮动范围,另一方面还可以降低伸缩管从支撑件中脱出掉落的风险,进一步提高了使用可靠性。其中限位螺母也可以是具有止挡功能的其他结构,比如螺栓帽等。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滑槽为腰形槽,所述连接杆在所述腰形槽中的活动范围,小于第一卡合部与所述第二卡合部的活动范围。
所述连接杆在所述腰形槽中的活动范围,为连接干的上下浮动留有活动空间,从而使得连接板既可以向上浮动还可以向下浮动,从而使伸缩管的管段具有在径向上多个方向运动的可能性,这样在伸缩管自身回复力的作用下,使伸缩管的各个管段对应的连接杆自动调整浮动方向,或向上浮动或向下浮动,以使伸缩管回复到原有的直管状态。通过连接板的自动调整,这样的设置能够使伸缩管在随伸缩臂架同步伸缩时所产生的挠曲形变得到有效的补偿,减少伸缩管的拉伤磨损,延长伸缩管的使用寿命。同时还限制了各管段垂直于其长度方向的径向运动幅度,提高了伸缩管的使用稳定性。可选地,滑槽的数量有多个,以提供更加稳定的浮动作用,减少挠曲形变对伸缩管的影响。
可选地,连接板的运动具有初始位置,连接板在初始位置时,连接杆位于所述滑槽的中部,这样使得连接板能够上下浮动,使得限位件存在使得使伸缩管的倾斜角度可以向上或是向下调整的活动空间,提高倾斜角度的调整范围,使得伸缩管更大程度地维持在一个挠度较小的状态,从而提高伸缩管的使用稳定性。同时还限定连接杆在滑槽上的活动范围,小于第一卡合部与第二卡合部的活动范围,从而可以避免第一卡合部和第二卡合部脱离,进一步提高了伸缩管的使用稳定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限位件包括连接杆和连接套筒,所述连接杆插设于所述套筒内,所述连接杆的相对于所述套筒具有预定活动范围;所述连接杆与所述连接套筒的其中一个与所述支撑件相连,另一个与所述伸缩管相连。
本申请所提供的限位件具有多种结构和组合方式,本方案所提供的连接杆和连接套筒的组合方式可以通过在竖直方向上的往复伸缩使伸缩管调整倾斜角度,从而使伸缩管在随伸缩臂架同步伸缩时所产生的挠曲形变得到有效的补偿,进而降低伸缩管发生伸缩不便或是卡死破裂等问题的可能性,提高伸缩管的使用可靠性与使用稳定性。除此之外,还有滑轨和滑块等两个部件滑动配合的组合结构,由于均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且均没有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思想和宗旨,因而均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限位件包括夹持件,所述夹持件用于与所述伸缩管固定连接;所述夹持件包括卡套或所述夹持件包括垫板与U型螺栓的组合结构。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夹持件可以具有不同的结构,比如卡套的形式,卡套可以是一个圆形的卡套,直接套接在伸缩管上,也可以是两个弧形卡套的组合方式,从两侧抱住伸缩管,卡套结构简单,通过设置与伸缩管的管径适配的卡套,使伸缩管的固定安全可靠。还比如垫板与U型螺栓的组合结构,其中U型螺栓可以设置成相对于垫板可上下浮动形式的,将垫板作为与支撑件相连的连接板,并将U型螺栓的一部分作为连接杆,连接板和连接杆组合形成限位件,同样可以起到改变伸缩管的倾斜角度的效果,且减少了部件的数量,降低了成本。其中,夹持件被构设为能够上下浮动的活动部件,与能够上下浮动的连接杆或能够上下浮动的连接板相连。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撑件包括卡板和安装板;所述第二卡合部为设置在所述卡板上的弧形卡环,所述弧形卡环用于与所述伸缩管的具有卡槽结构的第一卡合部配合;或所述第二卡合部为设置在所述卡板上的弧形卡槽,所述弧形卡槽用于与所述伸缩管的具有卡环结构的第一卡合部配合;所述安装板用于支撑所述卡板,所述卡板与安装板可拆卸连接或一体成型。
第一卡合部和第二卡合部中的一个为弧形卡槽,另一个为弧形卡环,弧形卡槽与弧形卡环适配。通过设置与伸缩管外径适配的弧形结构,通过卡接的方式可以提高支撑件对伸缩管的安装稳固性。
通过设置安装板,使得伸缩管的各个管段与伸缩臂架的每个子臂架相连,从而将各个管段进行一定程度固定,可以有效减少伸缩管相对于伸缩臂架的摆动,提高伸缩管的安装稳定性。通过设置不同尺寸的安装板,适于将支撑件连接于伸缩臂架的各个支臂上,以适于安装不同管径的伸缩管,从而可使得伸缩管在水平方向上相对于伸缩臂架维持直管状态,提高伸缩臂架及伸缩管伸长或缩短时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消防车,包括:伸缩管,设置有第一卡合部;伸缩臂架;和如第一方面的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安装组件;其中,所述伸缩管和所述伸缩臂架通过所述安装组件相连,所述安装组件的第二卡合部与所述第一卡合部配合,所述安装组件的限位件与所述伸缩管连接,所述安装组件的安装板与所述伸缩臂架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的消防车,因包含第一方面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安装组件,因而具有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具有的一切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值得一体的是,通过设置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安装组件,使得伸缩管和伸缩臂架在延轴向方向的运动过程中保持同步,且使得伸缩管能够在数值方向上调整倾斜角度,使得伸缩管极大程度的维持处于直管状态,降低了伸缩管发生伸缩不便或是卡死破裂等问题的可能性,提高了伸缩管的使用可靠性与使用稳定性,提高了伸缩管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的安装组件与伸缩管的装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的安装组件与伸缩管以及伸缩臂架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的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的夹持件和连接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的安装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所示的安装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的安装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所示的安装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8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安装组件;11支撑件;111卡板;113安装板;115第二卡合部;13夹持件;131卡套;133垫板;135U型螺栓;15限位件;151连接板;153连接杆;155通孔;157滑槽;159限位螺母;20伸缩管;21管段;23第一卡合部;30伸缩臂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8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伸缩管的安装组件及消防车。
实施例一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安装组件10包括支撑件11和限位件15。伸缩管20上设有第一卡合部23,限位件15上设置有第二卡合部115,第一卡合部23与第二卡合部115卡接,限位件15分别与支撑件11与伸缩管20相连,用于使伸缩管20伸缩时第一卡合部23与第二卡合部115维持连接状态。
具体而言,伸缩管20架设于支撑件11上,伸缩管20包括多个管段21,相邻的两个管段21通过套接的方式组合在一起,管段21上设有第一卡合部23,支撑件11上设置有第二卡合部115,第一卡合部23与第二卡合部115卡接以限制管段21沿其长度方向的轴向运动。通过支撑件11的支撑作用降低伸缩管20随伸缩臂架30伸出较长时产生的变形量,极大程度降低了伸缩管20的卡死破裂等现象发生的概率,同时在伸缩管20伸长并发生挠曲形变后,限位件15从伸缩管20的径向方向上限制伸缩管20的移动,用于使第一卡合部23及第二卡合部115维持在连接状态,减少伸缩管20有从支撑件11中脱出掉落的风险。
实施例二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支撑件11包括卡板111,卡板111设有弧形卡环,弧形卡环形成第二卡合部115,伸缩管20上设有弧形卡槽,弧形卡槽形成第一卡合部23,弧形卡环嵌入弧形卡槽中,用于固定伸缩管20,进一步提高伸缩管20的稳定性。
实施例三
在实施例一或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1和图2所示,进一步地,限位件15包括活动连接的连接板151与连接杆153;连接板151与连接杆153的其中一个与支撑件11相连,另一个与伸缩管20相连,与支撑件11相连的一个固定不动,与伸缩管20相连的另一个沿伸缩管20的径向方向上下浮动。
通过设置可以相对活动的连接板151与连接杆153,相较于相关技术将伸缩管20与支撑件11间的刚性连接方式变为柔性连接,使得伸缩管20的至少部分能够相对于支撑件11上下浮动,以调整伸缩管20的倾斜角度,从而使得整个伸缩管20较大程度的维持在一个挠度较小的状态,以提高伸缩管20的使用性能。同时降低伸缩管20发生伸缩不便或是卡死破裂等问题的可能性,提高伸缩管20的使用可靠性与使用稳定性,延长伸缩管20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连接板151上设置有调整部,连接杆153穿过该调整部,并能够相对于连接板151上下浮动。其中,连接板151上设有调整部,连接杆153的至少一部分穿设于调整部内,并能够相对于调整部往复运动;连接板151与连接杆153的其中一个与支撑件11相连,另一个与伸缩管20相连。当伸缩臂架30伸出时,由于受自身重力作用,伸出的部分会向下弯曲,对于伸缩管20而言,通过设置相配合的连接板151与连接杆153,使得伸缩管20的管段21既能够相对于支撑件11上下浮动,以改变伸缩管20的倾斜角度。比如伸缩管20伸长后,两侧部分的管段21向上浮动,中间部分的管段21向下浮动,可以较大程度的维持伸缩管20处于直管状态,同时还限制了各管段21垂直于其长度方向的径向运动,进一步提高了伸缩管20的使用可靠性与使用稳定性。
可选地,支撑件11为卡板111,夹持件13为卡套131,通过连接板151与连接杆153相配合的方式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极大的简化了安装组件10的部件数量,同时相对于现有技术由于部件少结构简单,相应减少了发生故障的可能性,提高了使用可靠性。
实施例四
在实施例三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如图4至图8所示,连接杆153的一端设有限位螺母159,以限制连接杆153相对于连接板151沿伸缩管20轴向方向的位置。
通过在连接杆153的另一端设置限位螺母159一方面可以限制连接杆153相对于连接板151的活动范围,另一方面还可以降低伸缩管20从支撑件11中脱出掉落的风险,进一步提高了使用可靠性。其中限位螺母159也可以是具有止挡功能的其他结构,比如在连接杆153为螺栓的情况下,限位螺母159为螺栓帽。
实施例五
在实施例三或实施例四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2所示,连接板151与卡板111垂直连接,连接板151上设有贯穿其厚度方向的通孔155,通孔155形成上述调整部。可选地,连接杆153为螺杆,螺杆的一端与卡套131相连,另一端插设于连接板151上的通孔155中,并能够在通孔155中上下运动。其中卡套131距连接板151由一定距离,供螺杆向下运动。
连接板151的所在平面与伸缩管20的长度方向平行设置,使得设于连接板151上的通孔155垂直于伸缩管20的长度方向,这样通过螺杆在通孔155中的上下浮动,以使伸缩管20在上下方向上具有一定的调节量用来抵消部分伸缩臂架30带来的挠曲形变影响。
其中,连接板151与螺杆的结构简单设置方便,有助于降低成本。其中螺杆还可以是其它类型的长条杆状结构。
可选地,如图4所示,连接杆153与卡套131为一体式机构。有助于减少部件,简化结构。
进一步地,螺杆的另一端设置有限位螺母159,限位螺母159与连接板151有一定距离,供螺杆向上运动,并通过限位螺母159限制螺杆的上下浮动幅度。
通过设置限位螺母159一方面可以限制伸缩管20的浮动范围,另一方面还可以降低伸缩管20从卡板111中脱出掉落的风险,进一步提高了伸缩管20的使用可靠性。其中,螺杆能够相对于连接板151沿上下方向运动,减少伸缩臂架30在重力作用下挠曲形变对伸缩管20的不利影响。
实施例六
在实施例五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连接板151设置在螺杆的中部位置上,使得螺杆能够上下浮动,从而使得伸缩管20的管段21的倾斜角度可以向上倾斜也可以向下倾斜。
相较于相关技术中,伸缩管20只能向上浮动的实施例,本实施例中的伸缩管20的管段21具有在径向上多个方向运动的可能性,这样在伸缩管20自身回复力的作用下,使伸缩管20的各个管段21对应的螺杆自动调整浮动方向,或向上浮动或向下浮动,以使伸缩管20回复到原有的直管状态。通过螺杆的自动调整,这样的设置能够使伸缩管20在随伸缩臂架30同步伸缩时所产生的挠曲形变得到有效的补偿,减少伸缩管20的拉伤磨损,延长伸缩管20的使用寿命。同时通过限位螺母159限制了各管段21垂直于其长度方向的径向运动幅度,提高了伸缩管20的使用稳定性。
进一步地,连接板151在连接杆153上的活动范围,小于第一卡合部23与第二卡合部115的活动范围,通过限制活动范围,进一步降低第一卡合部23与第二卡合部115相脱离的可能性,进而降低了伸缩管20从支撑件11中脱落的可能性,提高了伸缩管20的使用稳定性。即在伸缩管20的倾斜角度的调整过程中伸缩管20也具有极高的稳定性。
实施例七
与实施例五的区别在于,在实施例三或实施例四的基础上,如图5和图6所示,连接板151为与卡套131相连的连接板151,连接板151上的调整部为开设在连接板151上并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滑槽157。卡板111上设置有安装孔,连接杆153为螺杆,螺杆穿过安装孔和滑槽157,并能够沿滑槽157的延伸方向上下往复运动。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连接板151的所在平面垂直于伸缩管20的长度方向,使得设于连接板151上的滑槽157呈上下延伸的长条状结构,这样通过螺杆相对于滑槽157上下运动,使伸缩管20在径向方向上具有一定的调节量用来抵消部分伸缩臂架30带来的挠曲形变影响。其中,连接板151与卡板111贴合,可以对伸缩管20起到更好的轴向限位作用,且结构简单、部件间连接紧密,结构更加稳定可靠。其中连接板151上的滑槽157可以设有多个,以进一步提高使用稳定性。
实施例八
在实施例七的基础上,如图5和图6所示,进一步地,螺杆位于滑槽157的中部位置,使得连接板151能够上下浮动,从而使得伸缩管20的管段21的倾斜角度可以向上倾斜也可以向下倾斜。
相较于相关技术中,伸缩管20只能向上浮动的实施例,本实施例中的伸缩管20的管段21具有在径向上多个方向运动的可能性,这样在伸缩管20自身回复力的作用下,使伸缩管20的各个管段21对应的连接板151自动调整浮动方向,或向上浮动或向下浮动,以使伸缩管20回复到原有的直管状态。通过连接板151的自动调整,这样的设置能够使伸缩管20在随伸缩臂架30同步伸缩时所产生的挠曲形变得到有效的补偿,减少伸缩管20的拉伤磨损,延长伸缩管20的使用寿命。同时通过滑槽157的上下两端限制了各管段21垂直于其长度方向的径向运动幅度,提高了伸缩管20的使用稳定性。
进一步地,滑槽157为腰形槽,连接杆153在腰形槽中的活动范围,小于第一卡合部23与第二卡合部115的活动范围。通过限制活动范围,进一步降低第一卡合部23与第二卡合部115相脱离的可能性,进而降低了伸缩管20从支撑件11中脱落的可能性,提高了伸缩管20的使用稳定性。即在伸缩管20的倾斜角度的调整过程中伸缩管20也具有极高的稳定性。
实施例九
与实施例七的区别在于,滑槽157设置在卡板111上,安装孔设置在连接板151上。同样可以起到调整伸缩管20倾斜角度的作用。
实施例十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1和图2所示,进一步地,限位件15还包括夹持件13。夹持件13与伸缩管20相连。
其中支撑件11用于架设伸缩管20,并与伸缩臂架30相连;夹持件13用于将限位件15固定在伸缩管20上。这样限位件15分别与支撑件11和伸缩管20相连接;其中伸缩管20通过限位件15与支撑件11浮动连接,以使伸缩管20能够相对于支撑件11沿伸缩管20的径向方向往复运动。
本实施例提供的连接伸缩臂架30和伸缩管20的安装组件10,夹持件13是限位件15的一部分,用于为伸缩管提供稳定的固定作用。具体地,夹持件13抱住伸缩管20并与限位件15的连接板151相连,通过设置支撑件11、限位件15使得伸缩管20在轴向径向均有限位,提高伸缩管20的固定安全可靠。同时通过限位件15控制伸缩管20相对支撑件11往复运动,使得伸缩管20和支撑件11之间浮动连接,允许被夹持件13所固定的伸缩管20具有一定的径向运动能力,使得伸缩管20的各个管段21均能够调整倾斜角度,以在伸缩管20伸长后仍维持直管状态。进而降低伸缩管20随伸缩臂架30伸出较长时产生的变形量,降低伸缩管20的卡死破裂等现象发生的概率,提高伸缩管20的使用可靠性,并延长伸缩管20的使用寿命。
实施例十一
在实施例十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如图1、图2、图5和图6所示,夹持件13为卡套。
其中,卡套可以是一个圆形的卡套,直接套接在伸缩管上,也可以是两个弧形卡套的组合方式,从两侧抱住伸缩管,卡套结构简单,通过设置与伸缩管的管径适配的卡套,使伸缩管的固定安全可靠。
实施例十二
与实施例十一的区别在于,如图7和图8所示,夹持件13为垫板133与U型螺栓135的组合结构。
对于连接板151上设置贯通其厚度方向的通孔155,螺杆连接在垫板133上,垫板133与连接板151之间设有一定间隔,使螺杆能够向下浮动。
由于伸缩管20的各个管段21的直径不同,需要配置与管段21的直径适配的卡套131则需要对应制作,比较繁琐。通过设置U型螺栓135,改变U型螺栓135的紧固程度可以夹持多个管段21,提高标准化程度。
实施例十三
与实施例二的区别在于,连接板151为垫板133,连接杆153为U型螺栓135的一部分,该部分可以相对于垫板133上下运动。通过U型螺栓135的上部配合连接板151的弧形卡环对伸缩管20进行径向上的限位。使得结构进一步简化。
实施例十四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2所示,支撑件11包括安装板113,安装板113用于使支撑件11与消防车的伸缩臂架30相连接。
通过设置安装板113,使得伸缩管20的各个管段21与伸缩臂架30的每个子臂架相连,从而将各个管段21进行一定程度固定,可以有效减少伸缩管20相对于伸缩臂架30的摆动,提高伸缩管20的安装稳定性。通过设置多个安装孔,进一步提高安装稳定性。其中安装板113可以与卡板111可拆卸连接,也可以与卡板111为一体式结构。
实施例十五
与实施例二的区别在于,卡板111上设置有弧形卡槽,伸缩管20上设有弧形卡环。
通过弧形卡槽和弧形卡环的配合连接结构及可以起到对伸缩管20的轴向限位作用,又能够提供更加稳固的安装。且结构简单、装配方便,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
实施例十六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消防车,包括伸缩管20、伸缩臂架30、和如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任一项的安装组件10,其中伸缩管20和伸缩臂架30通过安装组件10相连。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消防车,因包含第一方面实施例中任一项的安装组件10,因而具有上述任一实施例所具有的一切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下边以一个具体实施例说明本申请所提供的消防车的伸缩管20的安装组件10的具体结构。
目前,一般带有伸缩臂架30的举高类消防车都会采用伸缩管20,对于伸缩管20固定方式一般是两端完全固定,每一节伸缩管20用图3所示的半圆形卡板111卡在其头部的圆形槽(即弧形卡槽)内,从而进行轴向限位,这样可以保证伸缩管20和伸缩臂架30同步伸缩的同时降低伸缩管20随臂架伸出较长时产生的变形量,避免了伸缩管20的卡死破裂等现象。但是,存在以下缺点:半圆形的卡板111只可以轴向限位,无径向限位,当伸缩臂架30挠度较大时,伸缩管20有从卡板111中脱出掉落的风险。因此该结构对制造及装配工艺要求较高。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伸缩管20固定装置(即安装组件10),包括半圆卡板111和圆形卡套131组合,卡套131抱住伸缩管20并通过螺杆与卡板111连接,螺杆上的螺母固定位置与卡板111上的固定孔有一定的距离,可以允许一定的径向移动,降低伸缩管20随臂架伸出较长时产生的变形量,避免了伸缩管20的卡死破裂等现象。同时保证固定装置轴向径向均有限位,伸缩管20固定安全可靠。固定装置径向需要有一定的调节量用来抵消部分伸缩臂架30带来的挠曲形变影响。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伸缩管20固定装置为半圆卡板111和卡套131组合,卡套131抱住伸缩管20并通过带台阶的螺杆与卡板111上的连接板151连接,螺杆上的螺母固定位置与卡板111上的固定孔有一定的距离,可以允许一定的径向移动,降低伸缩管20随臂架伸出较长时产生的变形量,避免了伸缩管20的卡死破裂等现象。这样,固定装置轴向径向均有限位,伸缩管20固定安全可靠;同时固定装置径向通过带台阶的长螺杆有一定的调节量。
另外,还有一些替代方式,比如卡套131结构下焊接带长腰孔的连接板151与半圆卡板111连接,长腰孔可允许一定的径向移动。再比如采用U型螺栓135、垫板133和带台阶长螺杆结构,同样可达到径向调节的效果。
综上,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安装组件10在轴向径向均有限位,对伸缩管20的固定安全可靠。同时通过限位件15控制夹持件13相对支撑件11往复运动,使得伸缩管20的各个管段21均能够调整倾斜角度,以在伸缩管20伸长后仍维持直管状态,进而降低伸缩管20发生伸缩不便或是卡死破裂等问题的可能性,提高伸缩管20的使用可靠性,并延长使用寿命。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向、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伸缩管的安装组件,所述伸缩管(20)上形成有第一卡合部(23),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组件包括:
支撑件(11),所述支撑件(11)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第一卡合部(23)配合的第二卡合部(115);
限位件(15),分别与所述支撑件(11)和所述伸缩管(20)相连接;
其中,所述伸缩管(20)通过所述限位件(15)与所述支撑件(11)连接,以使所述第一卡合部(23)及所述第二卡合部(115)保持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位件(15)包括活动连接的连接板(151)与连接杆(153);
所述连接板(151)上设置有调整部,所述连接杆(153)的至少一部分穿设于所述调整部内,并能够相对于所述调整部往复运动;
所述连接板(151)与所述连接杆(153)的其中一个与所述支撑件(11)相连,另一个与所述伸缩管(20)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装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板(151)与所述支撑件(11)固定连接;
所述调整部包括通孔(155),所述通孔(155)沿所述伸缩管(20)的径向方向贯穿所述连接板(151);
所述连接杆(153)的一端与所述伸缩管(20)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153)的另一端穿过所述通孔(155)并设置有限位螺母(159)。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安装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板(151)在所述连接杆(153)上的活动范围,小于第一卡合部(23)与所述第二卡合部(115)的活动范围。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装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板(151)与所述伸缩管(20)固定连接;所述调整部包括滑槽(157),所述滑槽(157)的延伸方向沿所述伸缩管(20)的径向方向设置;
所述连接杆(153)的一端与所述支撑件(11)相连,所述连接杆(153)的另一端穿过所述滑槽(157)并连接限位螺母(159),以使所述连接杆(153)被限制在所述滑槽(157)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安装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滑槽(157)为腰形槽,所述连接杆(153)在所述腰形槽中的活动范围,小于第一卡合部(23)与所述第二卡合部(115)的活动范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组件(10),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位件(15)包括连接杆(153)和连接套筒,所述连接杆(153)插设于所述套筒内,所述连接杆(153)的相对于所述套筒具有预定活动范围;所述连接杆(153)与所述连接套筒的其中一个与所述支撑件(11)相连,另一个与所述伸缩管(20)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安装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位件(15)包括夹持件(13),所述夹持件(13)用于与所述伸缩管(20)固定连接;
所述夹持件(13)包括卡套(131)或所述夹持件(13)包括垫板(133)与U型螺栓(135)的组合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安装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件(11)包括卡板(111)和安装板(113);
所述第二卡合部(115)为设置在所述卡板(111)上的弧形卡环,所述弧形卡环用于与所述伸缩管(20)的具有卡槽结构的第一卡合部(23)配合;或所述第二卡合部(115)为设置在所述卡板(111)上的弧形卡槽,所述弧形卡槽用于与所述伸缩管(20)的具有卡环结构的第一卡合部(23)配合;所述安装板(113)用于支撑所述卡板(111),所述卡板(111)与安装板(113)可拆卸连接或一体成型。
10.一种消防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伸缩管(20),设置有第一卡合部(23);
伸缩臂架(30);
和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安装组件(10);
其中,所述伸缩管(20)和所述伸缩臂架(30)通过所述安装组件(10)相连,所述安装组件(10)的第二卡合部(115)与所述第一卡合部(23)配合,所述安装组件(10)的限位件(15)与所述伸缩管(20)连接,所述安装组件(10)的安装板(113)与所述伸缩臂架(30)固定连接。
CN201921716783.8U 2019-10-14 2019-10-14 伸缩管的安装组件和消防车 Active CN2109927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716783.8U CN210992726U (zh) 2019-10-14 2019-10-14 伸缩管的安装组件和消防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716783.8U CN210992726U (zh) 2019-10-14 2019-10-14 伸缩管的安装组件和消防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992726U true CN210992726U (zh) 2020-07-14

Family

ID=715036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716783.8U Active CN210992726U (zh) 2019-10-14 2019-10-14 伸缩管的安装组件和消防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99272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12246B (zh) 伸缩梯
CN210992726U (zh) 伸缩管的安装组件和消防车
CN208237227U (zh) 一种可调节式石油管道固定支架
CN115864951A (zh) 光伏系统及其柔性支架
CN209523382U (zh) 一种装配建筑用组装梁结构
CN112324218A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用框架通用钢结构
CN217010214U (zh) 一种电缆桥架
CN217464692U (zh) 轻型装配式支架的连接件
CN218205559U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施工架
CN210225320U (zh) 一种高稳定性太阳能板安装结构
CN220183836U (zh) 一种挂篮底篮高度调节装置
CN211225944U (zh) 一种电梯主机梁支架结构
CN220506340U (zh) 一种新型的网络摄像机用角铁支架组合件
CN216003055U (zh) 一种具有降落减震功能的无人机
CN212247335U (zh) 作用范围可调的经线固定装置
CN214799928U (zh) 一种碳纤维发热线的固定装置
CN216619558U (zh) 一种安装组件及灯具组件
CN217053919U (zh) 幕墙支座位移补偿机构
CN212717549U (zh) 撑杆、覆盖件和工程设备
CN217812519U (zh) 一种建筑结构设计用梁加固结构
CN217782347U (zh) 网架安装系统
CN212524877U (zh) 一种玻璃纤维生产用原料筛选装置
CN214461760U (zh) 一种安装便捷的夹芯板
CN213331415U (zh) 支撑结构、塔筒及风力发电机组
CN211772204U (zh) 一种用于固定衣杆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