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576088U - 一种连接器锁紧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连接器锁紧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576088U
CN219576088U CN202320534604.9U CN202320534604U CN219576088U CN 219576088 U CN219576088 U CN 219576088U CN 202320534604 U CN202320534604 U CN 202320534604U CN 219576088 U CN219576088 U CN 21957608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ating shaft
button
blocking plate
cavity
locking mechanis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534604.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浙帅
刘利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Jinling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Jinli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Jinli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Jinli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534604.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57608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5760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57608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连接器锁紧机构,包括转动轴、固定轴、阻挡板和按钮,所述转动轴的第一端通过阻尼轴承与插头的侧壁转动连接,固定轴与插头的另一侧壁固定连接,转动轴上设置弹性件,转动轴的第二端与所述固定轴转动连接,所述转动轴的周面上设直线滑槽,固定轴的周面上设置螺旋滑槽,阻挡板套设在转动轴外,阻挡板上设置有与直线滑槽和螺旋滑槽滑动配合的导向块,固定轴上设置复位弹簧,按钮穿设于空腔的侧壁,按钮与阻挡板共面设置,当按压按钮时按钮推动阻挡板绕转动轴的轴线旋转。本方案在将插座与插头插接或分解时均无需持续按压按钮,操作方便、省力快捷。

Description

一种连接器锁紧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连接器锁紧机构。
背景技术
电连接器作为电力领域的常见元器件,其结构形式多种多样。电连接器通常包括电连接器插头以及与该电连接器插头配套的电连接器插座,电连接器的插座与插头通常通过设置于插座或插头中的锁紧机构进行锁紧以防止在电传输过程中插座与插头分离。
在使用电连接器做接线的操作过程中,操作人员通常需要一个手持电连接器插头,另一个手负责将电连接器插座与电连接器插头做配合插接,以实现这两个部件的电连接,并且利用双手的操作来锁紧电连接器插头和电连接器插座,确保两者的电连接效果。当然,如果需要解除这两个部件的电连接时,仍然需要操作者双手操作才能完成。如此以来,导致对电连接器的电连接器插头与电连接器插座的解锁操作比较复杂。
为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CN211859039 U公开了一种电连接器插头、电连接器插座及电连接器,其主要包括插头壳体,形成有一端开口的腔体,该插头壳体的侧壁上形成有连通腔体的通孔;按钮,位于插头壳体的外侧,该按钮具有延伸部,延伸部位于所述腔体内;盖板,与插头壳体配合以封闭腔体的开口;卡扣结构,位于插头壳体的腔体内,该卡扣结构的第一端转动地设置在腔体内,卡扣结构的第二端具有配合按钮的延伸部顶触的受力部,受力部具有能够与插入的电连接器插座相互锁扣的锁扣部;以及能随卡扣结构的转动而发生弹性形变的弹性件,弹性件位于插头壳体内。其主要通过在插头上设置扭簧和按钮配合使卡扣结构旋转避让和卡紧插座进而达到使插头与插座之间快速插接和分解,但是上述方案中,在插座和插头的插接或分解时均需要用手将卡扣结构的按钮按压住不动才能完成插座与插头间的插接和分解,在大功率的大型连接器上,尤其在大功率的储能设备上需要的大型连接器上时,具有该卡扣结构的连接器的插接和分解操作非常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连接器锁紧机构,以通过简单操作实现插座与插头的快速插接和分解。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连接器锁紧机构,所述锁紧机构设置于插头内,所述插头设置有外壳,所述外壳内具有与插座上的限位部配合的外腔,所述外壳内形成有上端与所述外腔连通的空腔,所述锁紧机构设置于所述空腔内,所述锁紧机构包括同轴设置的转动轴和固定轴、还包括与所述转动轴滑动连接的阻挡板和设置于所述外壳侧壁的按钮;
所述转动轴的第一端通过阻尼轴承与所述空腔的一侧壁转动连接,所述固定轴与对立的另一侧壁固定连接,所述转动轴上设置迫使所述转动轴转动的弹性件,所转动轴上固定连接限位杆,所述空腔的侧壁上与所述限位杆配合设置限制所述转动轴旋转的档杆,转动轴的第二端与所述固定轴转动连接,所述转动轴的周面上沿转动轴的长度方向凹设直线滑槽,所述固定轴的周面上设置有与所述直线滑槽对接的螺旋滑槽,所述阻挡板套设在所述转动轴外,阻挡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直线滑槽和所述螺旋滑槽滑动配合的导向块,一复位弹簧被夹持于所述阻挡板与所述空腔内壁面之间;
所述按钮穿设于所述空腔的侧壁,所述按钮与所述阻挡板共面设置,当按压所述按钮时所述按钮推动所述阻挡板绕所述转动轴的轴线旋转。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部的端部形成有与所述阻挡板配合的环凸部或环凹部。
进一步的,所述转动轴的第一端与所述阻尼轴承连接,转动轴的第二端形成有与转动轴同轴的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外径小于所述转动轴的外径,所述固定轴的端部设置有与所述连接轴滑动配合的旋转孔。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件为扭簧,所述扭簧的一端与所述转动轴固定连接,扭簧的另一端与所述空腔的侧壁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空腔的侧壁形成开口,所述开口处设置与所述外壳可拆卸连接的将所述开口封闭的封闭板,所述阻尼轴承和所述扭簧均设置于所述封闭板上。
进一步的,当所述插头插入所述插座时,所述环凸部推动所述阻挡板沿所述固定轴移动并旋转以避开所述环凸部,当所述阻挡板避开所述环凸部后,在所述弹性件和所述复位弹簧的弹力下,所述阻挡板反向移动并旋转复位以防止所述环凸部滑出所述外腔。
进一步的,所述按钮水平设置,按钮的轴线位于所述转动轴的上方,按钮的内端位于所述空腔内,按钮的外端位于所述空腔外,按钮上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空腔的外壁固定连接、第一弹簧的第二端与所述按钮的外端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转动轴上设置有防止阻挡板向远离固定轴方向移动的轴肩。
进一步的,所述直线滑槽和所述螺旋滑槽均为矩形槽,所述导向块为与所述矩形槽滑动配合的矩形块。
进一步的,所述封闭板上设置螺纹孔,所述档杆的一端设置外螺纹,所述档杆与所述封闭板螺纹连接,所述转动轴上设置螺纹孔,所述限位杆的一端设置外螺纹,所述限位杆与所述转动轴螺纹连接,所述封闭板与所述空腔的侧壁螺钉连接。
上述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该锁紧机构可实现在将插座与插头插接时无需按压按钮,可直接将插头插入插座并防止插座与插头分离,分解时只需点按一次按钮,无需一直按住按钮对插座插头进行分解,操作方便,省力快捷。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主视图方向的插座与外壳插接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放大图。
图3为左视图方向锁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插座立体图。
图5为插座结构图示意图。
图6为插头立体图。
图7为插头的部分分解示意图。
图8为外壳结构示意图。
图9为连接器立体图。
附图中各标号的含义为:
插头-10;外壳-101;插接部-102;插接腔-103;外腔-104;空腔-105;封闭板-106;插座-20;插针-201;限位部-202;环凸部-203;防触帽-204;转动轴-301;直线滑槽-3011;连接轴-3012;轴肩-302;固定轴-303;螺旋滑槽-3031;旋转孔-3032;阻挡板-304;轴孔-3041;导向块-3042;阻尼轴承-305;限位杆-306;档杆-307;复位弹簧-308;扭簧-309;按钮-50;第一弹簧-501;导电件-60;锁紧螺母-7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申请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本实施例的一种储能连接器,如图9所示,包括插头10和插座20,所述插头10内设置有将所述插座20锁止于所述插头10的锁紧机构,结合图4、图5所示,所述插座20具有插接时均伸入所述插头10内部的插针201和与所述插针201同轴设置的圆筒状的限位部202,所述插针201的端部设有防触帽204,所述防触帽204与所述插针201的端部卡接,所述限位部202与所述插针201间形成有容插头10上的插接部102插行的环形空间,所述限位部202的端部形成有向限位部202径向外凸的环凸部203,在其它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限位部202的端部也可设置为向限位部202径向内凹的环凹部。
结合图6、图8所示,所述插头10包括外壳101,所述外壳101内具有与外壳101一体成型的插接部102,所述插接部102设置有与所述插针201接触配合的插接腔103,所述插接部102与所述外壳101间形成有环形的容所述限位部202插入的外腔104。
所述外壳101内形成有上端与所述外腔104连通的空腔105,所述锁止机构设置于所述空腔105内,所述锁止机构包括沿与插针201的轴线平行设置的转动轴301、与所述转动轴301同轴设置的固定轴303、与所述转动轴301滑动连接的阻挡板304和设置于所述外壳101侧壁的按钮50。
如图1、图2、图3、图8所示,所述转动轴301的第一端通过阻尼轴承305与所述空腔105的一侧壁转动连接,所述固定轴303的第一端靠近所述转动杆,所述固定轴303的第二端与对立的另一侧壁固定连接,所述转动轴301上设置迫使所述转动轴301转动的扭簧309,所述扭簧309套设在所述转动轴301外,扭簧309的一端与所述转动轴301固定连接,扭簧309的另一端与空腔105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转动轴301上固定连接限位杆306,所述限位杆306垂直于转动轴301设置,具体地,所述转动轴301上设置螺纹孔,所述限位杆306的一端设置外螺纹,所述限位杆306与所述转动301轴螺纹连接,所述空腔105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档杆307,所述档杆307与所述限位杆306配合设置以限制所述转动轴301旋转。
所述转动轴301的外径与所述固定轴303的外径相等,转动轴301的第二端与所述固定轴303转动连接,具体地,转动轴301的第二端一体成型有与转动轴301同轴的连接轴3012,所述连接轴3012的外径小于所述转动轴301的外径,所述固定轴303的第一端设置有与所述连接轴3012滑动配合的旋转孔3032。
参阅图2、图3,所述转动轴301的周面上沿转动轴301的长度方向凹设直线滑槽3011,所述固定轴303的周面上绕固定轴303的轴线旋转设置有与所述直线滑槽3011对接的螺旋滑槽3031,所述直线滑槽3011和所述螺旋滑槽3031均为矩形槽,所述阻挡板304上设置与所述转动轴301和所述固定轴303滑动配合的轴孔3041,所述轴孔3041上与所述阻挡板304一体成型有与所述直线滑槽3011和所述螺旋滑槽3031滑动配合的导向块3042,所述导向块3042为与所述矩形槽滑动配合的矩形块,所述转动轴301上设置有防止阻挡板304向远离固定轴303方向移动的轴肩302,所述固定轴303外套设有复位弹簧308,所述复位弹簧308的一端与固定轴303所在的侧壁固定连接,复位弹簧308的另一端与所述阻挡板304接触。
所述按钮50穿设于所述空腔105的侧壁,所述按钮50水平设置,所述按钮50与所述阻挡板304共面设置,按钮50的轴线位于所述转动轴301的上方,按钮50的内端位于所述空腔105内,按钮50的外端位于所述空腔105外,按钮50上设置有第一弹簧501,所述第一弹簧501的一端与所述空腔105的外壁固定连接、第一弹簧501的第二端与所述按钮50的外端固定连接,当按压所述按钮50的外端时所述按钮50的内端推动所述阻挡板304绕所述转动轴301的轴线旋转。
进一步地,为方便安装和检修所述锁紧机构,在所述空腔105的侧壁开设开口,所述开口处设置有与所述外壳101可拆卸连接的将所述开口封闭的封闭板106,所述封闭板105与所述空腔105的侧壁螺钉连接,所述阻尼轴承305、所述扭簧309和所述档杆307均设置于所述封闭板106上,具体地,所述封闭板106上设置螺纹孔,所述档杆307的一端设置外螺纹,档杆307与封闭板106螺纹连接。
结合图6、图7所示,所述插头10内具有导电件60,所述导电件60的第一端与所述插针201接触,导电件60的第二端与外部线路连接,所属外壳101的下端设置有将所述导电件60锁紧与所述外壳101内的锁紧螺母70,所述导电件60与所述锁紧螺母70间设置有绝缘管。
上述方案中,在插座20未与插头10插接时,在扭簧309的弹力下限位杆306与档杆307接触,扭簧309的弹力无法迫使转动轴301转动,此时转动轴301上的直线滑槽3011与固定轴303上的螺旋滑槽3031对齐,在复位弹簧308的弹力下阻挡板304抵紧轴肩302,在第一弹簧501的弹力下按钮50的内端没有接触阻挡板304。
当将插头10与插座20插接时,插座20上的环凸部203相对阻挡板304移动并推动阻挡板304向靠近固定轴303的方向移动,阻挡板304移动时压缩复位弹簧308,当阻挡板304移动经过固定轴303时,在螺旋滑槽3031的作用下阻挡板304开始转动,当阻挡板304旋转一定角度时阻挡板304避开环凸部203,此时环凸部203刚好达到设定位置,阻挡板304避开环凸部203后在复位弹簧308的弹力下阻挡板304向靠近转动轴301方向移动并在螺旋滑槽3031的导向下回转,当阻挡板304移动到接触轴肩302时停止移动,这时阻挡板304靠近环凸部203的端面能将环凸部203阻挡防止插座20移动离开插头10。
当需要将插座20与插头10分离时,按压按钮50推动阻挡板304转动,阻挡板304带动转动轴301转动,扭簧309被进一步压缩,按钮50被按压到极限位置时阻挡板304转动到远离环凸部203以避开环凸部203,由于在阻尼轴承305的阻尼限制下,当松开按钮50时,扭簧309的弹力不能使转动轴301立即带动阻挡板304回转至阻挡板304能阻挡住环凸部203的位置,此时便可将插座20与插头10分离。此后,在扭簧309与阻尼轴承305的配合下,转动轴301缓慢回转至限位杆306与档杆307接触,阻挡板304恢复至原位。
与现有技术相比,上述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可实现在将插座20与插头10插接时无需按压按钮50,可直接将插头10插入插座20并防止插座20与插头10分离,在将插座20与插头10分解时只需点按一次按钮50,无需一直按住按钮50即可对插座20插头10进行分解,操作方便,省力快捷。
以上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Claims (10)

1.一种连接器锁紧机构,所述锁紧机构设置于插头内,所述插头设置有外壳,所述外壳内具有与一插座的限位部配合的外腔,所述外壳内形成有上端与所述外腔连通的空腔,所述锁紧机构设置于所述空腔内,其特征在于:
所述锁紧机构包括同轴设置的转动轴和固定轴、还包括与所述转动轴滑动连接的阻挡板和设置于所述外壳侧壁的按钮;
所述转动轴的第一端通过阻尼轴承与所述空腔的一侧壁转动连接,所述固定轴与对立的另一侧壁固定连接,所述转动轴上设置迫使所述转动轴转动的弹性件,所转动轴上固定连接限位杆,所述空腔的侧壁上与所述限位杆配合设置限制所述转动轴旋转的档杆,转动轴的第二端与所述固定轴转动连接,所述转动轴的周面上沿转动轴的长度方向凹设直线滑槽,所述固定轴的周面上设置有与所述直线滑槽对接的螺旋滑槽,所述阻挡板套设在所述转动轴外,阻挡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直线滑槽和所述螺旋滑槽滑动配合的导向块,一复位弹簧被夹持于所述阻挡板与所述空腔内壁面之间;
所述按钮穿设于所述空腔的侧壁,所述按钮与所述阻挡板共面设置,当按压所述按钮时所述按钮推动所述阻挡板绕所述转动轴的轴线旋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锁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的端部形成有与所述阻挡板配合的环凸部或环凹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锁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轴的第一端与所述阻尼轴承连接,转动轴的第二端形成有与转动轴同轴的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外径小于所述转动轴的外径,所述固定轴的端部设置有与所述连接轴滑动配合的旋转孔。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锁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为扭簧,所述扭簧的一端与所述转动轴固定连接,扭簧的另一端与所述空腔的侧壁固定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器锁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的侧壁形成开口,所述开口处设置与所述外壳可拆卸连接的将所述开口封闭的封闭板,所述阻尼轴承和所述扭簧均设置于所述封闭板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器锁紧机构,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插头插入所述插座时,所述环凸部推动所述阻挡板沿所述固定轴移动并旋转以避开所述环凸部,当所述阻挡板避开所述环凸部后,在所述弹性件和所述复位弹簧的弹力下,所述阻挡板反向移动并旋转复位以防止所述环凸部滑出所述外腔。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器锁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钮水平设置,按钮的轴线位于所述转动轴的上方,按钮的内端位于所述空腔内,按钮的外端位于所述空腔外,按钮上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空腔的外壁固定连接、第一弹簧的第二端与所述按钮的外端固定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接器锁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轴上设置有防止阻挡板向远离固定轴方向移动的轴肩。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锁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滑槽和所述螺旋滑槽均为矩形槽,所述导向块为与所述矩形槽滑动配合的矩形块。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连接器锁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闭板上设置螺纹孔,所述档杆的一端设置外螺纹,所述档杆与所述封闭板螺纹连接,所述转动轴上设置螺纹孔,所述限位杆的一端设置外螺纹,所述限位杆与所述转动轴螺纹连接,所述封闭板与所述空腔的侧壁螺钉连接。
CN202320534604.9U 2023-03-17 2023-03-17 一种连接器锁紧机构 Active CN21957608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534604.9U CN219576088U (zh) 2023-03-17 2023-03-17 一种连接器锁紧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534604.9U CN219576088U (zh) 2023-03-17 2023-03-17 一种连接器锁紧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576088U true CN219576088U (zh) 2023-08-22

Family

ID=876576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534604.9U Active CN219576088U (zh) 2023-03-17 2023-03-17 一种连接器锁紧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57608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30156900A1 (en) Coaxial connector apparatus and method
GB2411527A (en) Bayonet electrical connector
US7377799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improved fastening device
WO2023138596A1 (zh) 连接器插头和连接器
CN115962207A (zh) 连接装置
CN115962206A (zh) 连接机构
CN113410710A (zh) 一种电缆连接器及电缆装置
CN219576088U (zh) 一种连接器锁紧机构
CN110190463A (zh) 一种旋转快速锁定和解锁的圆形连接器
CN213071556U (zh) 快速拆装自锁式连接器
CN113889805B (zh) 电源适配器及电子设备组件
CN220066256U (zh) 一种直头式储能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件
CN116417853A (zh) 一种储能连接器
KR20060086655A (ko) 밀폐형 도어핸들의 결합구조
CN116594124A (zh) 一种光收发器及光收发器插拔机构
CN207426298U (zh) 推拉式快插自锁射频连接器
CN109428242B (zh) 射频同轴电连接器
CN213330400U (zh) 一种密码把手锁
CN218919322U (zh) 一种现场快速做线电连接器
CN110611224A (zh) 插头及连接器
CN220822002U (zh) 一种储能塑胶高压大电流连接器
CN116391301B (zh) 适配器和轨道插座
CN220066284U (zh) 插拔连接器快速解锁结构
CN116111400A (zh) 一种储能连接器
CN216563853U (zh) 一种电连接器的锁紧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