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568403U - 用于烘干设备的烘干系统及烘干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用于烘干设备的烘干系统及烘干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568403U
CN219568403U CN202222637776.7U CN202222637776U CN219568403U CN 219568403 U CN219568403 U CN 219568403U CN 202222637776 U CN202222637776 U CN 202222637776U CN 219568403 U CN219568403 U CN 2195684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ying
duct
air duct
heater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637776.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立君
徐永洪
方相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Washing Machine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Washing Machine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Washing Machine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Washing Machin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637776.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5684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5684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56840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 Structures Of Washing Machines And Dry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衣物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用于烘干设备的烘干系统及烘干设备,旨在解决现有的烘干设备的烘干风道内的气流在流经烘干风道内的转弯处的过程中不顺畅,从而影响烘干设备的烘干效率的问题。为此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烘干设备的烘干系统包括烘干风道以及安装在所述烘干风道内的加热器和导流构件,所述加热器能够对流经所述加热器的气流进行加热,所述导流构件位于所述烘干风道内的转弯处以使所述烘干风道内的气流顺利地通过所述转弯处。本实用新型的烘干设备通过在烘干风道内的转弯处设置导流构件对烘干风道内的气流进行引导,能够提高气流流动的顺畅性,从而提高烘干设备的烘干效率。

Description

用于烘干设备的烘干系统及烘干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衣物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用于烘干设备的烘干系统及烘干设备。
背景技术
烘干设备是能够对衣物进行烘干处理的设备,常见的烘干设备包括干衣机、洗干一体机等。
以干衣机为例,现有的干衣机的烘干系统主要包括烘干风道、风机、冷凝器以及设置在烘干风道内的加热器。烘干风道内一般都具有转弯处,气流在流经转弯处的过程中,一般不太顺畅,从而影响干衣机的烘干效率。
因此,本领域需要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即,解决现有的烘干设备的烘干风道内的气流在流经烘干风道内的转弯处的过程中不顺畅,从而影响烘干设备的烘干效率的问题。
在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烘干设备的烘干系统,所述烘干系统包括烘干风道以及安装在所述烘干风道内的加热器和导流构件,所述加热器能够对流经所述加热器的气流进行加热,所述导流构件位于所述烘干风道内的转弯处以使所述烘干风道内的气流顺利地通过所述转弯处。
在上述用于烘干设备的烘干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导流构件具有弧形导流面,所述弧形导流面能够引导气流顺利地通过所述转弯处。
在上述用于烘干设备的烘干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烘干风道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风道、第二风道和第三风道,所述第一风道和所述第二风道均沿水平方向延伸且相互垂直,所述第三风道向下延伸,所述第一风道的后端形成所述烘干风道的进风口,所述第三风道的底端形成所述烘干风道的出风口,所述加热器安装在所述第二风道内,所述导流构件安装在所述第一风道与所述第二风道的连接处。
在上述用于烘干设备的烘干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加热器相对于所述第二风道倾斜设置。
在上述用于烘干设备的烘干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烘干系统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加热器的上游端的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烘干风道内以对流经所述过滤装置的气流进行过滤。
在上述用于烘干设备的烘干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烘干风道上设置有第一插接口,所述过滤装置的一部分穿过所述第一插接口伸入到所述烘干风道内。
在上述用于烘干设备的烘干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烘干设备的箱体的前面板在与所述第一插接口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第二插接口,所述过滤装置的一部分依次穿过所述第二插接口和所述第一插接口伸入到所述烘干风道内。
在上述用于烘干设备的烘干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过滤装置包括手持构件和过滤构件,所述手持构件的前端面从前面将所述第二插接口遮盖,所述手持构件的后端与所述过滤构件连接,所述过滤构件依次穿过所述第二插接口和所述第一插接口伸入到所述烘干风道内且所述过滤构件的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一插接口内以将所述第一插接口密封。
在上述用于烘干设备的烘干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前面板上设置有容纳凹槽,所述第二插接口位于所述容纳凹槽内,所述手持构件的一部分位于所述容纳凹槽内且所述手持构件的前端面与所述前面板齐平。
在上述用于烘干设备的烘干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手持构件包括端板以及设置在所述端板的背面的连接构件,所述连接构件与所述过滤构件连接,所述端板位于所述容纳凹槽内且所述端板的前端面与所述前面板齐平,所述端板的前端面上设置有手持结构。
在上述用于烘干设备的烘干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手持结构为形成在所述端板的前端面上的凹槽结构,所述凹槽结构的上侧壁具有开口以便用户的手指借助所述开口勾住所述端板。
在上述用于烘干设备的烘干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加热器为PTC加热器。
在上述用于烘干设备的烘干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烘干风道采用塑料材料制成。
在上述用于烘干设备的烘干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导流构件为弧形导流板。
在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烘干设备,该烘干设备包括上述的烘干系统。
在上述烘干设备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烘干设备为干衣机或洗干一体机。
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的烘干设备通过在烘干风道内的转弯处设置导流构件对烘干风道内的气流进行引导,能够提高气流流动的顺畅性,从而提高烘干设备的烘干效率。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导流构件具有弧形导流面,弧形导流面能够引导气流顺利地通过烘干风道内的转弯处。通过弧形导流面对气流进行引导,导流效果更佳。
又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将加热器倾斜地设置在烘干风道内,在有限的空间内,能够增大加热器的体积,在相同的加热功率下,使得加热器能够提供更多的加热能量,从而能够提高干衣机的烘干效率;此外,通过将加热器倾斜设置,还能够降低加热器对气流的阻力,从而提高风量,进一步提高干衣机的烘干效率。
又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烘干设备的过滤装置的一部分位于烘干风道内部,另一部分位于烘干风道的外部,用户可以定期将过滤装置从烘干风道上拆卸下来,以便对过滤装置进行清理,保证过滤装置的清洁。
又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过滤装置与烘干风道采用插接的方式连接,当用户需要对过滤装置进行清理时,只需要将过滤装置从烘干风道内拔出来即可,将过滤装置清理完成后,再将过滤装置从第一插接口插入烘干风道内即可,操作方便,用户体验更佳。
又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干衣机的箱体在与第一插接口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第二插接口,过滤装置的一部分依次穿过第二插接口和第一插接口伸入到烘干风道内。通过在箱体上设置第二插接口,更加便于过滤装置的安装和拆卸。
此外,本实用新型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提供的烘干设备由于包括了上述烘干系统,进而具备了上述烘干系统所具备的技术效果,相比于改进前的烘干设备,本实用新型的烘干设备的烘干效率更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干衣机及其附图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干衣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干衣机的前面板(仅示出了部分前面板)、微动开关与烘干风道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干衣机的前面板(仅示出了前面板的一部分)、微动开关与烘干风道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干衣机的烘干风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干衣机的加热器、过滤装置、环形密封构件与烘干风道(仅示出了烘干风道的一部分)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干衣机的加热器、过滤装置、环形密封构件与烘干风道(仅示出了烘干风道的一部分)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干衣机的加热器、环形密封构件与烘干风道(仅示出了烘干风道的一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干衣机的过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列表:
1、箱体;11、前面板;111、第二插接口;112、容纳凹槽;113、通孔;12、门体;2、烘干风道;21、第一风道;22、第二风道;23、第三风道;211、进风口;212、第一插接口;231、出风口;3、加热器;4、过滤装置;41、手持构件;42、过滤构件;411、端板;412、连接构件;421、连接壳;422、框架;4111、凹槽结构;4112、开口;4113、柱状结构;4211、背板;5、环形密封构件;6、微动开关;7、导流构件;71、弧形导流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并非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例如,虽然下面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结合干衣机来介绍的,但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同样适用于其他类型的烘干设备,例如洗干一体机等,这种对适用对象的调整和改变并不偏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范围,均应限定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前”、“后”、“上”、“下”、“左”、“右”等指示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安装”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连接。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基于背景技术指出的现有的干衣机的烘干风道内的气流在流经烘干风道内的转弯处的过程中不顺畅,从而影响干衣机的烘干效率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干衣机的烘干系统及干衣机,旨在通过在烘干风道内的转弯处设置导流构件对烘干风道内的气流进行引导,能够提高气流流动的顺畅性,从而提高干衣机的烘干效率。
具体地,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干衣机包括箱体1以及安装在箱体1内的干衣筒(图中未示出)和烘干系统,烘干系统能够向干衣筒内输送热空气,以将干衣筒内的衣物烘干。
示例性地,如图2至图6所示,烘干系统包括烘干风道2、加热器3、风机(图中未示出)和冷凝器(图中未示出),冷凝器的进口端与干衣筒连通,冷凝器的出口端通过风机与烘干风道2的进风口211连通,烘干风道2的出风口231与干衣筒连通,加热器3安装在烘干风道2内且能够对流经加热器3的气流进行加热,冷凝器能够对湿空气进行冷凝,在风机的作用下,气流能够在干衣筒、冷凝器和烘干风道2内循环流动。
优选地,如图6和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烘干系统还包括设置在烘干风道2内的导流构件7,导流构件7位于烘干风道2内的转弯处以使烘干风道2内的气流顺利地通过转弯处。
通过在烘干风道2内的转弯处设置导流构件7对烘干风道2内的气流进行引导,能够提高气流流动的顺畅性,从而提高干衣机的烘干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将导流构件7设置为板状结构,或者,也可以将导流构件7设置为块状结构,再或者,还可以将导流构件7设置为导流槽,等等,这种导流构件7的具体结构形式的调整和改变并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范围,均应限定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优选地,如图6和图7所示,导流构件7具有弧形导流面71,弧形导流面71能够引导气流顺利地通过烘干风道2内的转弯处。
通过弧形导流面71对气流进行引导,导流效果更佳。
优选地,如图6和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导流构件7为弧形导流板。其中,弧形导流板的一面形成弧形导流面71。
优选地,如图3至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烘干风道2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风道21、第二风道22和第三风道23,第一风道21和第二风道22均沿水平方向延伸且相互垂直,第三风道23向下延伸,第一风道21的后端形成烘干风道2的进风口211,第三风道23的底端形成烘干风道2的出风口231,导流构件7安装在第一风道21与第二风道22的连接处。
示例性地,如图6所示,第一风道21沿前后方向水平延伸,第二风道22沿左右方向水平延伸,第三风道23倾斜向下延伸,第一风道21的前端与第二风道22的右端连通,第二风道22的左端与第三风道23的顶端连通,第一风道21和第二风道22的连接处形成一个转弯处,导流构件7安装在该转弯处,在导流构件7的引导下,能够使第一风道21内的气流顺利地流入第二风道22。
优选地,烘干风道2采用塑料材料制成。
相比于铝合金材质的烘干风道,本实用新型将烘干风道2的材质更换为塑料,能够在保证干衣机的烘干性能不降低的前提下降低烘干风道2的成本与重量,此外,还利用塑料易于加工的特点,便于在烘干风道2中设置导流构件7。
优选地,如图5至图7所示,加热器3安装在烘干风道2的第二风道22内且相对于第二风道22倾斜设置。
现有技术中的加热器3均与烘干风道2垂直设置,本实用新型将加热器3倾斜地设置在烘干风道2内,在有限的空间内,能够增大加热器3的体积,在相同的加热功率下,使得加热器3能够提供更多的加热能量,从而提高干衣机的烘干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不对加热器3的具体倾斜方式以及倾斜角度进行限定,只要通过使加热器3倾斜设置能够增大加热器3的体积即可。
此外,模拟仿真试验结果表明,通过将加热器3倾斜设置,还能够降低加热器3对气流的阻力,从而提高风量,进一步提高干衣机的烘干效率。
优选地,如图6所示,加热器3沿前后方向水平延伸,加热器3的前端靠近第二风道22与第一风道21相连的一端设置,加热器3的后端靠近第二风道22与第三风道23相连的一端设置。
优选地,如图6所示,加热器3的主体为矩形结构,加热器3沿其长度方向相对于烘干风道2倾斜设置。
示例性地,本实用新型的加热器3为PTC加热器,PTC加热器的后端向左倾斜。
需要说明的是,加热器3的类型并不限于上述的PTC加热器,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地设置加热器3的具体类型,当然,优选将加热器3设置为PTC加热器,PTC加热器具有自动恒温的特点,在任何情况下均不会产生类似电加热管表面“发红”,温度过高的现象,安全性更好。
进一步优选地,如图6所示,加热器3的倾斜角度为1.5至5度。
示例性地,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将加热器3的倾斜角度设置为2.0度、2.5度、3.0度、4.0度等。
优选地,如图1至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烘干系统还包括过滤装置4,过滤装置4的一部分位于烘干风道2内且能够对流经过滤装置4的气流进行过滤,其中,过滤装置4设置在加热器3的上游端且与烘干风道2可拆卸连接。
过滤装置4能够将气流携带的线屑截留下来,过滤装置4的一部分位于烘干风道2内部,另一部分位于烘干风道2的外部,用户可以定期的将过滤装置4从烘干风道2上拆卸下来,以便对过滤装置4进行清理,保证过滤装置4的清洁。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采用插接的方式将过滤装置4与烘干风道2连接,或者,也可以采用卡接的方式将过滤装置4与烘干风道2连接,等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灵活地设置过滤装置4与烘干风道2的具体连接方式,只要能够实现过滤装置4与烘干风道2可拆卸连接即可。
优选地,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在烘干风道2上设置有第一插接口212,过滤装置4的一部分穿过第一插接口212伸入到烘干风道2内。
也就是说,过滤装置4与烘干风道2采用插接的方式连接,当用户需要对过滤装置4进行清理时,只需要将过滤装置4从烘干风道2内拔出来即可,将过滤装置4清理完成后,再将过滤装置4从第一插接口212插入烘干风道2内即可,操作方便,用户体验更佳。
优选地,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干衣机的箱体1在与第一插接口212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第二插接口111,过滤装置4的一部分依次穿过第二插接口111和第一插接口212伸入到烘干风道2内。
通过在箱体1上设置第二插接口111,更加便于过滤装置4的安装和拆卸。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将第二插接口111设置在箱体1的前面板11上,或者,也可以将第二插接口111设置在箱体1的侧板上,再或者,还可以将第二插接口111设置在箱体1的顶板上,等等,这种对第二插接口111的具体设置位置的调整和改变并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范围,均应限定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优选地,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将第二插接口111设置在箱体1的前面板11上。
干衣机的门体12一般设置在箱体1的前面板11上,通过将第二插接口111也设置在箱体1的前面板11上,更加便于干衣机的放置,使得过滤装置4的拆卸不会受到房间内其他物品或者结构的阻挡。
示例性地,如图1所示,第二插接口111位于前面板11的右上角的位置。
优选地,如图4至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烘干系统还包括安装在第一插接口212内的环形密封构件5,过滤装置4的一部分穿过环形密封构件5伸入到烘干风道2内。
通过设置环形密封构件5,能够将第一插接口212与过滤装置4之间的缝隙密封。其中,环形密封构件5优选采用橡胶材料制成。
优选地,如1、图2、图5和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过滤装置4包括手持构件41和过滤构件42,手持构件41的前端面从前面将第二插接口111遮盖,手持构件41的后端与过滤构件42连接,过滤构件42依次穿过第二插接口111和第一插接口212伸入到烘干风道2内且过滤构件42的一部分位于第一插接口212内以将第一插接口212密封。
也就是说,过滤装置4主要包括两个部分,手持构件41和过滤构件42,其中,过滤构件42位于烘干风道2的内部,主要起到过滤的作用,手持构件41位于烘干风道2的外部,主要起到便于安装和拆卸过滤构件42的作用,具体而言,在需要安装或者拆卸过滤构件42时,用户可以用手握住或者勾住手持构件41,以将过滤构件42插入烘干风道2内或者将过滤构件42从烘干风道2内拔出。
此外,过滤构件42靠近手持构件41的部分位于第一插接口212内,与安装在第一插接口212内的环形密封构件5的内壁贴合,以将第一插接口212密封。
优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在前面板11上设置有容纳凹槽112,第二插接口111位于容纳凹槽112内,手持构件41的一部分位于容纳凹槽112内且手持构件41的前端面与前面板11齐平。
通过使手持构件41的前端面与箱体1的前面板11齐平设置,有利于提高干衣机的美观性。
优选的,如图1、图5、图6和图8所示,过滤装置4的手持构件41包括端板411以及设置在端板411的背面的连接构件412,连接构件412与过滤构件42连接,端板411位于容纳凹槽112内且端板411的前端面与前面板11齐平,端板411的前端面上设置有手持结构。
在安装或者拆卸过滤装置4时,用户可以借助手持结构握住或者勾住端面,以将过滤构件42插入烘干风道2内或者将过滤构件42从烘干风道2内拔出。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将手持结构设置为柱状结构,或者,设置为把手结构,再或者,设置为凹槽结构,等等,这种对手持结构的具体结构形式的调整和改变并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范围,均应限定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将连接构件412设置为板状结构,或者,设置壳体结构,等等,这种对连接构件412的具体结构形式的调整和改变并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范围,均应限定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优选地,如图1、图5、图6和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将手持结构设置为形成在手持构件41的端板411的前端面上的凹槽结构4111,凹槽结构4111的侧壁具有开口4112以便用户的手指借助开口4112勾住端板411。
凹槽结构4111朝向端板411的背面凹陷,在需要拆卸过滤装置4时,用户可以借助凹槽结构4111扣住手持构件41的端板411,从而将过滤装置4拔出来。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将开口4112设置在凹槽结构4111的左右侧壁上,或者,也可以将开口4112设置在凹槽结构4111的底侧壁上,再或者,还可以将开口4112设置在凹槽结构4111的顶侧壁上,这种对开口4112的具体设置位置的调整和改变并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范围,均应限定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优选地,如图8所示,开口4112形成在凹槽结构4111的顶侧壁。
通过将开口4112设置在凹槽结构4111的顶侧壁上,不会影响干衣机的美观性。
优选地,如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过滤构件42包括连接壳421、框架422以及安装在框架422上的过滤网,连接壳421的前端与手持构件41连接,连接壳421的背板4211与框架422连接,在安装完成的情形下,连接壳421位于第一插接口212内以将第一插接口212密封,框架422和过滤网均位于烘干风道2内。
连接壳421的外壁与安装在第一插接口212内的环形密封构件5的内环壁紧密贴合,以将第一插接口212密封,框架422与连接壳421的背板4211一体设置。
优选地,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烘干系统还包括安装在前面板11上的微动开关6,微动开关6能够在过滤装置4处于安装完成的状态下被触发。
示例性地,如图2和图3所示,微动开关6安装在前面板11的背面,前面板11在与微动开关6的动触头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通孔113,如图8所示,手持构件41的端板411的背面设置有柱状结构4113,在将过滤装置4安装到位后,端板411上的柱状结构4113穿过前面板11上的通孔113抵靠在微动开关6的动触头上,使微动开关6的动触头与静触头接合,从而触发微动开关6,微动开关6被触发后,能够向干衣机的控制器发送信号。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尽管在此所述的一些实施例包括其它实施例中所包括的某些特征而不是其它特征,但是不同实施例的特征的组合意味着处于本申请的范围之内并且形成不同的实施例。例如,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书中,所要求保护的实施例的任意之一都可以以任意的组合方式来使用。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作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6)

1.一种用于烘干设备的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系统包括烘干风道以及安装在所述烘干风道内的加热器和导流构件,所述加热器能够对流经所述加热器的气流进行加热,所述导流构件位于所述烘干风道内的转弯处以使所述烘干风道内的气流顺利地通过所述转弯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烘干设备的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构件具有弧形导流面,所述弧形导流面能够引导气流顺利地通过所述转弯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烘干设备的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风道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风道、第二风道和第三风道,所述第一风道和所述第二风道均沿水平方向延伸且相互垂直,所述第三风道向下延伸,所述第一风道的后端形成所述烘干风道的进风口,所述第三风道的底端形成所述烘干风道的出风口,所述加热器安装在所述第二风道内,所述导流构件安装在所述第一风道与所述第二风道的连接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烘干设备的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器相对于所述第二风道倾斜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烘干设备的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系统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加热器的上游端的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烘干风道内以对流经所述过滤装置的气流进行过滤。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烘干设备的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风道上设置有第一插接口,所述过滤装置的一部分穿过所述第一插接口伸入到所述烘干风道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烘干设备的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设备的箱体的前面板在与所述第一插接口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第二插接口,所述过滤装置的一部分依次穿过所述第二插接口和所述第一插接口伸入到所述烘干风道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烘干设备的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装置包括手持构件和过滤构件,所述手持构件的前端面从前面将所述第二插接口遮盖,所述手持构件的后端与所述过滤构件连接,所述过滤构件依次穿过所述第二插接口和所述第一插接口伸入到所述烘干风道内且所述过滤构件的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一插接口内以将所述第一插接口密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烘干设备的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面板上设置有容纳凹槽,所述第二插接口位于所述容纳凹槽内,所述手持构件的一部分位于所述容纳凹槽内且所述手持构件的前端面与所述前面板齐平。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烘干设备的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构件包括端板以及设置在所述端板的背面的连接构件,所述连接构件与所述过滤构件连接,所述端板位于所述容纳凹槽内且所述端板的前端面与所述前面板齐平,所述端板的前端面上设置有手持结构。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用于烘干设备的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结构为形成在所述端板的前端面上的凹槽结构,所述凹槽结构的上侧壁具有开口以便用户的手指借助所述开口勾住所述端板。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烘干设备的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器为PTC加热器。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烘干设备的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风道采用塑料材料制成。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烘干设备的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构件为弧形导流板。
15.一种烘干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烘干系统。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烘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设备为干衣机或洗干一体机。
CN202222637776.7U 2022-10-09 2022-10-09 用于烘干设备的烘干系统及烘干设备 Active CN2195684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637776.7U CN219568403U (zh) 2022-10-09 2022-10-09 用于烘干设备的烘干系统及烘干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637776.7U CN219568403U (zh) 2022-10-09 2022-10-09 用于烘干设备的烘干系统及烘干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568403U true CN219568403U (zh) 2023-08-22

Family

ID=876706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637776.7U Active CN219568403U (zh) 2022-10-09 2022-10-09 用于烘干设备的烘干系统及烘干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56840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78189A1 (zh) * 2022-10-09 2024-04-18 青岛海尔洗衣机有限公司 用于烘干设备的烘干系统及烘干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78189A1 (zh) * 2022-10-09 2024-04-18 青岛海尔洗衣机有限公司 用于烘干设备的烘干系统及烘干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993226B1 (ko) 의류처리장치
CN219568403U (zh) 用于烘干设备的烘干系统及烘干设备
CN219568402U (zh) 用于烘干设备的烘干系统及烘干设备
KR20060066970A (ko) 의류건조기
CN219568411U (zh) 用于烘干设备的烘干系统及烘干设备
CN101096816B (zh) 具有出风口装置的干衣机门结构
CN210420648U (zh) 一种衣物干燥设备
CN117845574A (zh) 用于烘干设备的烘干系统及烘干设备
KR102457134B1 (ko) 공기조화기의 실내기
CN117845575A (zh) 用于烘干设备的烘干系统及烘干设备
CN217744265U (zh) 表面清洁设备
WO2024078189A1 (zh) 用于烘干设备的烘干系统及烘干设备
CN108411592B (zh) 烘干系统的进风管、烘干系统及清洗设备
CN117888340A (zh) 用于烘干设备的烘干系统及烘干设备
CN112342727B (zh) 一种洗衣机
TWI269821B (en) Washing machine
CN219218487U (zh) 用于烘干设备的烘干装置及烘干设备
CN217792954U (zh) 一种清洗机
CN218074777U (zh) 一种擦窗机
CN219147507U (zh) 一种鞋面快速烘干装置
CN211112814U (zh) 一种出风系统
CN218605473U (zh) 双进风速干吹风机
CN215348737U (zh) 清洁系统的基座及清洁系统
CN212118010U (zh) 一种多功能毛巾架
CN217052724U (zh) 衣物处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