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568411U - 用于烘干设备的烘干系统及烘干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用于烘干设备的烘干系统及烘干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568411U
CN219568411U CN202222639185.3U CN202222639185U CN219568411U CN 219568411 U CN219568411 U CN 219568411U CN 202222639185 U CN202222639185 U CN 202222639185U CN 219568411 U CN219568411 U CN 2195684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ying
duct
filter
filter device
drying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63918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立君
徐永洪
方相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Washing Machine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Washing Machine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Washing Machine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Washing Machin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63918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56841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5684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56841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10Greenhouse gas [GHG] capture, material saving, heat recovery or other energy efficient measures, e.g. motor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e.g. for rolling metal or metal working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衣物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用于烘干设备的烘干系统及烘干设备,旨在解决现有的烘干设备上的过滤装置上的线屑清理不便的问题。为此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烘干设备的烘干系统包括烘干风道、加热器和过滤装置,所述加热器安装在所述烘干风道内且能够对流经所述加热器的气流进行加热,所述过滤装置的一部分位于所述烘干风道内且能够对流经所述过滤装置的气流进行过滤,其中,所述过滤装置设置在所述加热器的上游端且与所述烘干风道可拆卸连接。通过这样的设置,用户可以定期将过滤装置从烘干风道上拆卸下来,以便对过滤装置进行清理,保证过滤装置的清洁。

Description

用于烘干设备的烘干系统及烘干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衣物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用于烘干设备的烘干系统及烘干设备。
背景技术
烘干设备是能够对衣物进行烘干处理的设备,常见的烘干设备包括干衣机、洗干一体机等。
以干衣机为例,现有的干衣机根据加热器和冷凝器的不同,可将烘干过程分为以下三种:一、简单的直排式,风机将风吹过加热器进行加热并将热风鼓入烘干筒中,热风在烘干筒中将衣物中的水变为湿热蒸汽,湿热蒸汽直接排入外界;二、风冷、水冷式,风机将加热器产生的热量通过烘干加热通道吹入烘干筒,热风在烘干筒中将衣物中的水变为湿热蒸汽,湿热蒸汽经风冷或水冷凝结成水;三、热泵系统,湿热蒸汽被蒸发器凝结出水,并在冷凝器中释放热量加热空气。
以上三种烘干过程烘干筒中衣物的线屑均会被烘干风机产生的风带到烘干风道中,线屑在烘干风道中堆积使得烘干通路的风量降低,加热器的热交换效率也会降低,导致整体的烘干效率降低。
现有的干衣机为了避免线屑堆积在烘干风道中,一般会在烘干风道中设置过滤装置,通过过滤装置来对线屑进行过滤。然而,随着干衣机的使用,过滤装置上也会堆积大量的线屑,由于过滤装置安装在烘干风道内,清理不便,现有的干衣机会在过滤装置的附近安装自动清理装置,例如毛刷、滚刷等。然而,自动清理装置的清理效果不佳,很难将过滤装置清理干净。
因此,本领域需要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即,解决现有的烘干设备上的过滤装置上的线屑清理不便的问题。
在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烘干设备的烘干系统,所述烘干系统包括烘干风道、加热器和过滤装置,所述加热器安装在所述烘干风道内且能够对流经所述加热器的气流进行加热,所述过滤装置的一部分位于所述烘干风道内且能够对流经所述过滤装置的气流进行过滤,其中,所述过滤装置设置在所述加热器的上游端且与所述烘干风道可拆卸连接。
在上述用于烘干设备的烘干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烘干风道上设置有第一插接口,所述过滤装置的一部分穿过所述第一插接口伸入到所述烘干风道内。
在上述用于烘干设备的烘干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烘干系统还包括安装在所述第一插接口内的环形密封构件,所述过滤装置的一部分穿过所述环形密封构件伸入到所述烘干风道内。
在上述用于烘干设备的烘干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烘干设备的箱体在与所述第一插接口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第二插接口,所述过滤装置的一部分依次穿过所述第二插接口和所述第一插接口伸入到所述烘干风道内。
在上述用于烘干设备的烘干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插接口形成在所述的箱体的前面板上。
在上述用于烘干设备的烘干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过滤装置包括手持构件和过滤构件,所述手持构件的前端面从前面将所述第二插接口遮盖,所述手持构件的后端与所述过滤构件连接,所述过滤构件依次穿过所述第二插接口和所述第一插接口伸入到所述烘干风道内且所述过滤构件的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一插接口内以将所述第一插接口密封。
在上述用于烘干设备的烘干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前面板上设置有容纳凹槽,所述第二插接口位于所述容纳凹槽内,所述手持构件的一部分位于所述容纳凹槽内且所述手持构件的前端面与所述前面板齐平。
在上述用于烘干设备的烘干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手持构件包括端板以及设置在所述端板的背面的连接构件,所述连接构件与所述过滤构件连接,所述端板位于所述容纳凹槽内且所述端板的前端面与所述前面板齐平,所述端板的前端面上设置有手持结构。
在上述用于烘干设备的烘干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手持结构为形成在所述端板的前端面上的凹槽结构,所述凹槽结构的侧壁具有开口以便用户的手指借助所述开口勾住所述端板。
在上述用于烘干设备的烘干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开口形成在所述凹槽结构的顶侧壁。
在上述用于烘干设备的烘干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过滤构件包括连接壳、框架以及安装在所述框架上的过滤网,所述连接壳的前端与所述手持构件连接,所述连接壳的背板与所述框架连接,在安装完成的情形下,所述连接壳位于所述第一插接口内以将所述第一插接口密封,所述框架和所述过滤网均位于所述烘干风道内。
在上述用于烘干设备的烘干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手持构件上设置有第一卡接结构,所述过滤构件上设置有第二卡接结构,所述第一卡接结构与所述第二卡接结构相配合以将所述手持构件与所述过滤构件卡接固定。
在上述用于烘干设备的烘干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过滤装置上设置有第一导向构件,所述烘干风道内设置有第二导向构件,所述第一导向构件与所述第二导向构件相配合以便在所述过滤构件相对于所述烘干风道移动的过程中对所述过滤装置进行导向。
在上述用于烘干设备的烘干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插接口与所述烘干风道的进风口相对设置以使所述过滤装置在从所述第一插接口插入的过程中朝向所述烘干风道的进风口移动。
在上述用于烘干设备的烘干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烘干系统还包括安装在所述前面板上的微动开关,所述微动开关能够在所述过滤装置处于安装完成的状态下被触发。
在上述用于烘干设备的烘干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加热器为PTC加热器,所述烘干风道采用塑料材料制成。
在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烘干设备,该烘干设备包括上述的烘干系统。
在上述烘干设备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烘干设备为干衣机或洗干一体机。
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的烘干设备的过滤装置的一部分位于烘干风道内部,另一部分位于烘干风道的外部,用户可以定期将过滤装置从烘干风道上拆卸下来,以便对过滤装置进行清理,保证过滤装置的清洁。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过滤装置与烘干风道采用插接的方式连接,当用户需要对过滤装置进行清理时,只需要将过滤装置从烘干风道内拔出来即可,将过滤装置清理完成后,再将过滤装置从第一插接口插入烘干风道内即可,操作方便,用户体验更佳。
又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干衣机的箱体在与第一插接口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第二插接口,过滤装置的一部分依次穿过第二插接口和第一插接口伸入到烘干风道内。通过在箱体上设置第二插接口,更加便于过滤装置的安装和拆卸。
又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将第二插接口设置在箱体的前面板上。通过将第二插接口设置在箱体的前面板上,更加便于烘干设备的放置,使得过滤装置的拆卸不会受到房间内其他物品或者结构的阻挡。
又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在前面板上设置有容纳凹槽,第二插接口位于容纳凹槽内,手持构件的一部分位于容纳凹槽内且手持构件的前端面与前面板齐平。通过使手持构件的前端面与箱体的前面板齐平设置,有利于提高干衣机的美观性。
此外,本实用新型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提供的烘干设备由于包括了上述烘干系统,进而具备了上述烘干系统所具备的技术效果,相比于改进前的烘干设备,本实用新型的烘干设备便于用户对过滤装置进行清理,保证烘干设备的烘干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干衣机及其附图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干衣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干衣机的前面板(仅示出了部分前面板)、微动开关与烘干风道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干衣机的前面板(仅示出了前面板的一部分)、微动开关与烘干风道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干衣机的烘干风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干衣机的加热器、过滤装置、环形密封构件与烘干风道(仅示出了烘干风道的一部分)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干衣机的加热器、过滤装置、环形密封构件与烘干风道(仅示出了烘干风道的一部分)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干衣机的加热器、环形密封构件与烘干风道(仅示出了烘干风道的一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干衣机的过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干衣机的过滤装置的手持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干衣机的过滤装置的过滤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列表:
1、箱体;11、前面板;111、第二插接口;112、容纳凹槽;113、通孔;12、门体;2、烘干风道;21、进风口;22、出风口;23、第一插接口;24、第二导向构件;3、加热器;4、过滤装置;41、手持构件;42、过滤构件;411、端板;412、连接构件;421、连接壳;422、框架;4111、凹槽结构;4112、开口;4113、柱状结构;4121、卡勾;4211、背板;4212、卡口;4221、第一导向构件;5、环形密封构件;6、微动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并非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例如,虽然下面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结合干衣机来介绍的,但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同样适用于其他类型的烘干设备,例如洗干一体机等,这种对适用对象的调整和改变并不偏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范围,均应限定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前”、“后”、“上”、“下”、“顶”、“底”等指示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安装”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连接。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基于背景技术指出的现有的干衣机上的过滤装置上的线屑清理不便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干衣机的烘干系统及干衣机,旨在通过将过滤装置与烘干风道设置成可拆卸连接,以便用户能够非常方便地将过滤装置拆卸来下进行清理。
具体地,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干衣机包括箱体1以及安装在箱体1内的干衣筒(图中未示出)和烘干系统,烘干系统能够向干衣筒内输送热空气,以将干衣筒内的衣物烘干。
示例性地,如图2至5所示,烘干系统包括烘干风道2、加热器3、风机(图中未示出)和冷凝器(图中未示出),冷凝器的进口端与干衣筒连通,冷凝器的出口端通过风机与烘干风道2的进风口21连通,烘干风道2的出风口22与干衣筒连通,加热器3安装在烘干风道2内且能够对流经加热器3的气流进行加热,冷凝器能够对湿空气进行冷凝,在风机的作用下,气流能够在干衣筒、冷凝器和烘干风道2内循环流动。
优选地,如图1至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烘干系统还包括过滤装置4,过滤装置4的一部分位于烘干风道2内且能够对流经过滤装置4的气流进行过滤,其中,过滤装置4设置在加热器3的上游端且与烘干风道2可拆卸连接。
过滤装置4能够将气流携带的线屑截留下来,过滤装置4的一部分位于烘干风道2内部,另一部分位于烘干风道2的外部,用户可以定期的将过滤装置4从烘干风道2上拆卸下来,以便对过滤装置4进行清理,保证过滤装置4的清洁。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采用插接的方式将过滤装置4与烘干风道2连接,或者,也可以采用卡接的方式将过滤装置4与烘干风道2连接,等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灵活地设置过滤装置4与烘干风道2的具体连接方式,只要能够实现过滤装置4与烘干风道2可拆卸连接即可。
优选地,如图4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在烘干风道2上设置有第一插接口23,过滤装置4的一部分穿过第一插接口23伸入到烘干风道2内。
也就是说,过滤装置4与烘干风道2采用插接的方式连接,当用户需要对过滤装置4进行清理时,只需要将过滤装置4从烘干风道2内拔出来即可,将过滤装置4清理完成后,再将过滤装置4从第一插接口23插入烘干风道2内即可,操作方便,用户体验更佳。
优选地,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干衣机的箱体1在与第一插接口23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第二插接口111,过滤装置4的一部分依次穿过第二插接口111和第一插接口23伸入到烘干风道2内。
通过在箱体1上设置第二插接口111,更加便于过滤装置4的安装和拆卸。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将第二插接口111设置在箱体1的前面板11上,或者,也可以将第二插接口111设置在箱体1的侧板上,再或者,还可以将第二插接口111设置在箱体1的顶板上,等等,这种对第二插接口111的具体设置位置的调整和改变并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范围,均应限定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优选地,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将第二插接口111设置在箱体1的前面板11上。
干衣机的门体12一般设置在箱体1的前面板11上,通过将第二插接口111也设置在箱体1的前面板11上,更加便于干衣机的放置,使得过滤装置4的拆卸不会受到房间内其他物品或者结构的阻挡。
示例性地,如图1所示,第二插接口111位于前面板11的右上角的位置。
优选地,如图4至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烘干系统还包括安装在第一插接口23内的环形密封构件5,过滤装置4的一部分穿过环形密封构件5伸入到烘干风道2内。
通过设置环形密封构件5,能够将第一插接口23与过滤装置4之间的缝隙密封。其中,环形密封构件5优选采用橡胶材料制成。
优选地,如图1、图2、图5和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过滤装置4包括手持构件41和过滤构件42,手持构件41的前端面从前面将第二插接口111遮盖,手持构件41的后端与过滤构件42连接,过滤构件42依次穿过第二插接口111和第一插接口23伸入到烘干风道2内且过滤构件42的一部分位于第一插接口23内以将第一插接口23密封。
也就是说,过滤装置4主要包括两个部分,手持构件41和过滤构件42,其中,过滤构件42位于烘干风道2的内部,主要起到过滤的作用,手持构件41位于烘干风道2的外部,主要起到便于安装和拆卸过滤构件42的作用,具体而言,在需要安装或者拆卸过滤构件42时,用户可以用手握住或者勾住手持构件41,以将过滤构件42插入烘干风道2内或者将过滤构件42从烘干风道2内拔出。
此外,过滤构件42靠近手持构件41的部分位于第一插接口23内,与安装在第一插接口23内的环形密封构件5的内壁贴合,以将第一插接口23密封。
优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在前面板11上设置有容纳凹槽112,第二插接口111位于容纳凹槽112内,手持构件41的一部分位于容纳凹槽112内且手持构件41的前端面与前面板11齐平。
通过使手持构件41的前端面与箱体1的前面板11齐平设置,有利于提高干衣机的美观性。
优选地,如图1、图5、图6和图8所示,过滤装置4的手持构件41包括端板411以及设置在端板411的背面的连接构件412,连接构件412与过滤构件42连接,端板411位于容纳凹槽112内且端板411的前端面与前面板11齐平,端板411的前端面上设置有手持结构。
在安装或者拆卸过滤装置4时,用户可以借助手持结构握住或者勾住端面,以将过滤构件42插入烘干风道2内或者将过滤构件42从烘干风道2内拔出。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将手持结构设置为柱状结构,或者,设置为把手结构,再或者,设置为凹槽结构,等等,这种对手持结构的具体结构形式的调整和改变并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范围,均应限定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将连接构件412设置为板状结构,或者,设置壳体结构,等等,这种对连接构件412的具体结构形式的调整和改变并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范围,均应限定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优选地,如图1、图5、图6和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将手持结构设置为形成在手持构件41的端板411的前端面上的凹槽结构4111,凹槽结构4111的侧壁具有开口4112以便用户的手指借助开口4112勾住端板411。
凹槽结构4111朝向端板411的背面凹陷,在需要拆卸过滤装置4时,用户可以借助凹槽结构4111扣住手持构件41的端板411,从而将过滤装置4拔出来。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将开口4112设置在凹槽结构4111的左右侧壁上,或者,也可以将开口4112设置在凹槽结构4111的底侧壁上,再或者,还可以将开口4112设置在凹槽结构4111的顶侧壁上,这种对开口4112的具体设置位置的调整和改变并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范围,均应限定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优选地,如图5、图6和图8所示,开口4112形成在凹槽结构4111的顶侧壁。
通过将开口4112设置在凹槽结构4111的顶侧壁上,不会影响干衣机的美观性。
优选地,如图5、图6、图8和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过滤构件42包括连接壳421、框架422以及安装在框架422上的过滤网(图中未示出),连接壳421的前端与手持构件41连接,连接壳421的背板4211与框架422连接,在安装完成的情形下,连接壳421位于第一插接口23内以将第一插接口23密封,框架422和过滤网均位于烘干风道2内。
连接壳421的外壁与安装在第一插接口23内的环形密封构件5的内环壁紧密贴合,以将第一插接口23密封,框架422与连接壳421的背板4211一体设置。
优选地,如图5、图6、图8、图9和图10所示,手持构件41上设置有第一卡接结构,过滤构件42上设置有第二卡接结构,第一卡接结构与第二卡接结构相配合以将手持构件41与过滤构件42卡接固定。
示例性地,第一卡接结构为设置在手持构件41的连接构件412上的卡勾4121,第二卡接结构设置在过滤构件42的连接壳421上卡口4212,卡勾4121与卡口4212相适配。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卡接结构和第二卡接结构并不限于上述的卡勾4121与卡勾4121相配合的结构,例如,也可以将第一卡接结构和第二卡接结构设置为卡板与卡槽相配合的结构,或者,设置为两个卡扣,等等,这种对第一卡接结构和第二卡接结构的具体结构形式的调整和改变并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范围,均应限定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优选地,如图5至图8所示,过滤装置4上设置有第一导向构件4221,烘干风道2内设置有第二导向构件24,第一导向构件4221与第二导向构件24相配合以便在过滤构件42相对于烘干风道2移动的过程中对过滤装置4进行导向。
示例性地,第一导向构件4221为形成在过滤装置4的框架422上的条形导向槽,第二导向构件24为设置在烘干风道2的内壁上的条形导向筋,条形导向槽与条形导向筋相适配,在安装和拆卸过滤构件42的过程中,条形导向槽能够沿着条形导向筋滑动。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导向构件4221和第二导向构件24并不限于上述的条形导向槽和条形导向筋相配合的结构,例如,还可以将第一导向构件4221和第二导向构件24设置为导向块与条形导向槽相配合的结构等等,这种第一导向构件4221和第二导向构件24的具体结构形式的调整和改变并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范围,均应限定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优选地,如图4至图7所示,第一插接口23与烘干风道2的进风口21相对设置以使过滤装置4在从第一插接口23插入的过程中朝向烘干风道2的进风口21移动。
通过这样的设置,在安装过滤装置4的过程中,能够将残留在烘干风道2内的线屑推向烘干风道2的进风口21,下一次的烘干过程线屑被风直接吹到过滤网上,防止线屑进入加热器3中。
优选地,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烘干系统还包括安装在前面板11上的微动开关6,微动开关6能够在过滤装置4处于安装完成的状态下被触发。
示例性地,如图2和图3所示,微动开关6安装在前面板11的背面,前面板11在与微动开关6的动触头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通孔113,如图8所示,手持构件41的端板411的背面设置有柱状结构4113,在将过滤装置4安装到位后,端板411上的柱状结构4113穿过前面板11上的通孔113抵靠在微动开关6的动触头上,使微动开关6的动触头与静触头接合,从而触发微动开关6,微动开关6被触发后,能够向干衣机的控制器发送信号。
优选地,如图2至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加热器3为PTC加热器,并且,烘干风道2采用塑料材料制成。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尽管在此所述的一些实施例包括其它实施例中所包括的某些特征而不是其它特征,但是不同实施例的特征的组合意味着处于本申请的范围之内并且形成不同的实施例。例如,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书中,所要求保护的实施例的任意之一都可以以任意的组合方式来使用。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作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8)

1.一种用于烘干设备的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系统包括烘干风道、加热器和过滤装置,所述加热器安装在所述烘干风道内且能够对流经所述加热器的气流进行加热,所述过滤装置的一部分位于所述烘干风道内且能够对流经所述过滤装置的气流进行过滤,
其中,所述过滤装置设置在所述加热器的上游端且与所述烘干风道可拆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烘干设备的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风道上设置有第一插接口,所述过滤装置的一部分穿过所述第一插接口伸入到所述烘干风道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烘干设备的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系统还包括安装在所述第一插接口内的环形密封构件,所述过滤装置的一部分穿过所述环形密封构件伸入到所述烘干风道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烘干设备的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设备的箱体在与所述第一插接口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第二插接口,所述过滤装置的一部分依次穿过所述第二插接口和所述第一插接口伸入到所述烘干风道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烘干设备的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插接口形成在所述的箱体的前面板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烘干设备的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装置包括手持构件和过滤构件,所述手持构件的前端面从前面将所述第二插接口遮盖,所述手持构件的后端与所述过滤构件连接,所述过滤构件依次穿过所述第二插接口和所述第一插接口伸入到所述烘干风道内且所述过滤构件的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一插接口内以将所述第一插接口密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烘干设备的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面板上设置有容纳凹槽,所述第二插接口位于所述容纳凹槽内,所述手持构件的一部分位于所述容纳凹槽内且所述手持构件的前端面与所述前面板齐平。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烘干设备的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构件包括端板以及设置在所述端板的背面的连接构件,所述连接构件与所述过滤构件连接,所述端板位于所述容纳凹槽内且所述端板的前端面与所述前面板齐平,所述端板的前端面上设置有手持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烘干设备的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结构为形成在所述端板的前端面上的凹槽结构,所述凹槽结构的侧壁具有开口以便用户的手指借助所述开口勾住所述端板。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烘干设备的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形成在所述凹槽结构的顶侧壁。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烘干设备的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构件包括连接壳、框架以及安装在所述框架上的过滤网,所述连接壳的前端与所述手持构件连接,所述连接壳的背板与所述框架连接,在安装完成的情形下,所述连接壳位于所述第一插接口内以将所述第一插接口密封,所述框架和所述过滤网均位于所述烘干风道内。
12.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烘干设备的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构件上设置有第一卡接结构,所述过滤构件上设置有第二卡接结构,所述第一卡接结构与所述第二卡接结构相配合以将所述手持构件与所述过滤构件卡接固定。
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烘干设备的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装置上设置有第一导向构件,所述烘干风道内设置有第二导向构件,所述第一导向构件与所述第二导向构件相配合以便在所述过滤装置相对于所述烘干风道移动的过程中对所述过滤装置进行导向。
1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烘干设备的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接口与所述烘干风道的进风口相对设置以使所述过滤装置在从所述第一插接口插入的过程中朝向所述烘干风道的进风口移动。
15.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烘干设备的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系统还包括安装在所述前面板上的微动开关,所述微动开关能够在所述过滤装置处于安装完成的状态下被触发。
16.根据权利要求1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烘干设备的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器为PTC加热器,所述烘干风道采用塑料材料制成。
17.一种烘干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烘干系统。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烘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设备为干衣机或洗干一体机。
CN202222639185.3U 2022-10-09 2022-10-09 用于烘干设备的烘干系统及烘干设备 Active CN21956841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639185.3U CN219568411U (zh) 2022-10-09 2022-10-09 用于烘干设备的烘干系统及烘干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639185.3U CN219568411U (zh) 2022-10-09 2022-10-09 用于烘干设备的烘干系统及烘干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568411U true CN219568411U (zh) 2023-08-22

Family

ID=876612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639185.3U Active CN219568411U (zh) 2022-10-09 2022-10-09 用于烘干设备的烘干系统及烘干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56841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78189A1 (zh) * 2022-10-09 2024-04-18 青岛海尔洗衣机有限公司 用于烘干设备的烘干系统及烘干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78189A1 (zh) * 2022-10-09 2024-04-18 青岛海尔洗衣机有限公司 用于烘干设备的烘干系统及烘干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993226B1 (ko) 의류처리장치
AU2009327711B2 (en) Dryer
CN219568411U (zh) 用于烘干设备的烘干系统及烘干设备
EP2403985B1 (en) Heat pump module and laundry treatment device using the same
US20080271336A1 (en) Lint Filter Assembly of Laundry Dryer
US20060096335A1 (en) Washing machine combined with dryer
EP3237674B1 (en) Laundry drying apparatus having a pump for draining liquid
JP2008012119A (ja) 洗濯乾燥機
WO2014016997A1 (ja) 乾燥装置
CN211972832U (zh) 干衣设备
KR20200142840A (ko) 의류 관리기
CN219568402U (zh) 用于烘干设备的烘干系统及烘干设备
CN219568403U (zh) 用于烘干设备的烘干系统及烘干设备
CN212223396U (zh) 一种衣物烘干装置
JP6295424B2 (ja) 洗濯乾燥機
CN210420648U (zh) 一种衣物干燥设备
CN117888340A (zh) 用于烘干设备的烘干系统及烘干设备
WO2021103905A1 (zh) 干衣设备
CN211972842U (zh) 干衣设备
KR20140087553A (ko) 의류처리장치
CN113512845A (zh) 衣物烘干装置
CN113445279A (zh) 一种衣物烘干装置
CN117845574A (zh) 用于烘干设备的烘干系统及烘干设备
CN219218487U (zh) 用于烘干设备的烘干装置及烘干设备
CN117845575A (zh) 用于烘干设备的烘干系统及烘干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