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561216U - 一种线束接线端弯折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线束接线端弯折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561216U
CN219561216U CN202320580830.0U CN202320580830U CN219561216U CN 219561216 U CN219561216 U CN 219561216U CN 202320580830 U CN202320580830 U CN 202320580830U CN 219561216 U CN219561216 U CN 21956121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ock
pressing block
wire harness
bracket
bend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58083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龙卫锋
张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nchang Yuanhua Wire Harnes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nchang Yuanhua Wire Harnes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nchang Yuanhua Wire Harness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nchang Yuanhua Wire Harnes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58083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56121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5612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56121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rocessing Of Termin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线束接线端弯折装置,包括支架、底座和气缸,气缸的活塞杆沿竖直方向缩回和伸出,活塞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块,连接块的底部设置有弯折板和上压块,相对弯折板的下方设置有空槽,上压块的下方正对有下压块,空槽的边缘与下压块相接,靠近支架的一侧设置有挡板,上压块上端立柱的顶部设置有凸块,凸块竖直滑动配合在连接块的空腔内,立柱的外周套设有弹簧。弯折板将线束的外端压入到空槽内弯折,上压块将线束压在下压块上固定,防止跑偏,将上压块与活塞杆底部采用滑动弹力连接,使上压块与下压块之间的压力稳定变化,防止对线束的压力过大造成的损伤,也保证人员操作的安全。

Description

一种线束接线端弯折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束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线束接线端弯折装置。
背景技术
多股引线(及电线)组成的线束是电流通过的载体,内部为金属丝,外部包覆绝缘层,例如常用的导线、电线等,现有技术中,电子膨胀阀线圈电连接采用与引线(即导线)注塑成型方式,而引线通过与PCB线路板焊接方式连接。传统的PCB线路板与电源引线之间的焊接工艺为:将需要焊接的引线端部剥皮,然后将外露的金属内芯穿在电路板的过孔内,再利用烙铁将焊锡点焊在线路板与电源引线的连接处。由于预先穿在电路板上的引线都是活动的,容易左歪右倒,且多根引线孔距靠近,采用此种焊锡方式极易出现连锡或假焊现象,电子膨胀阀长时间运行或者震动、温度变化等情况均容易导致引线与线路板之间松动,进而导致接触不良,影响电子膨胀阀的正常运行。
经过技术人员对焊接工艺的研究,最终发现,先将引线端部剥皮,将外露的金属内芯弯折大于70°后插入线路板相应孔位后,由于引线与金属内芯之间的夹角使得金属内芯倾斜卡接在PCB线路板的过孔内,从而有效地限制了引线和内芯的活动,确保焊接质量。但在规模化生产的情况下,将较短的引线内芯折弯具有很大难度,人工折弯效率极低且折弯效果不一,引线与PCB线路板的焊接进度及美观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线束接线端弯折装置,解决线束接线端弯折不统一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线束接线端弯折装置,包括支架、底座和气缸,所述支架竖直的设置在底座的顶部,所述气缸的缸体设置在支架的一侧,气缸的活塞杆沿竖直方向缩回和伸出,所述活塞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块,连接块的底部设置有弯折板和上压块,弯折板设置在靠近支架的一侧,上压块设置在远离支架的一侧,支架在底座的顶部还相连有水平部,相对弯折板下方的水平部上设置有空槽,上压块的下方正对有下压块,空槽的边缘与下压块相接,水平部上靠近支架的一侧设置有挡板,上压块的顶部设置有立柱,立柱的顶部设置有凸块,连接块的内部设置有竖直的空腔,空腔的底部设置有收缩的通孔,凸块竖直滑动配合在空腔内,立柱的外周套设有弹簧,弹簧的顶部抵接在连接块的底面上,弹簧的底部抵接在上压块的顶面上。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弯折板相对上压块的一面上固定有稳定滑块,上压块上相对稳定滑块的位置开设有滑槽,所述稳定滑块滑动配合在滑槽内。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上压块和下压块的相对面设置为相平行的斜面,上压块和下压块的斜面从靠近支架的一侧到远离的外侧由上向下倾斜。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下压块的斜面上分布有沿水平方向延伸的条状凸起。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气缸的缸体侧面固定在连接套的外侧,连接套的中空内侧面套设在支架上,连接套的一侧面上开设有竖直方向的滑槽,第一紧固螺栓的固定螺母端贯穿支架从滑槽伸出,第一紧固螺栓外端的螺母将连接套锁紧。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水平部上相对挡板底部的位置开设有移动槽,挡板的底部伸入在移动槽内,移动槽的侧面上开设有通槽,第二紧固螺栓穿过通槽与挡板螺纹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底座上开设有容纳支架竖直底部的卡槽,支架的竖直底部嵌入在卡槽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气缸带动底部的弯折板和上压块,弯折板的下方对应空槽,上压块的下方对应下压块,弯折板将线束的外端压入到空槽内弯折,上压块将线束压在下压块上固定,防止跑偏,将上压块与活塞杆底部采用滑动弹力连接,使上压块与下压块之间的压力稳定变化,防止对线束的压力过大造成的损伤,也保证人员操作的安全。由于空槽宽度恒定,线束前端与挡板抵接时,被折弯的长度也保持恒定,从而确保线束端部折弯段的一致性,解决线束接线端弯折不统一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3为图2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1~图4中附图标记说明:1、支架;2、气缸;3、上压块;4、下压块;5、底座;6、挡板;7、弯折板;8、线束;101、连接套;102、滑槽;103、第一紧固螺栓;104、空槽;105、水平部;201、活塞杆;301、连接块;302、弹簧;303、空腔;304、凸块;305、立柱;306、稳定快;501、卡槽;601、第二紧固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案。
如图1~图4所示的线束接线端弯折装置,一种线束接线端弯折装置,包括支架1、底座5和气缸2,支架1竖直的设置在底座5的顶部,气缸2的缸体设置在支架1的一侧,气缸2的活塞杆201沿竖直方向缩回和伸出,活塞杆20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块301,连接块301的底部设置有弯折板7和上压块3,弯折板7设置在靠近支架1的一侧,上压块3设置在远离支架1的一侧,支架1在底座5的顶部还相连有水平部105,相对弯折板7下方的水平部105上设置有空槽104,上压块3的下方正对有下压块4,空槽104的边缘与下压块4相接,水平部105上靠近支架1的一侧设置有挡板6,上压块3的顶部设置有立柱107,立柱107的顶部设置有凸块304,连接块301的内部设置有竖直的空腔303,空腔303的底部设置有收缩的通孔,凸块304竖直滑动配合在空腔303内,立柱107的外周套设有弹簧302,弹簧302的顶部抵接在连接块301的底面上,弹簧302的底部抵接在上压块3的顶面上。
具体的,操控气缸2的活塞杆201下降伸出的过程中,带动底部的连接块301下降,连接块301底部的弯折板7和上压块3同步下降,下压块4上放置有线束8,上压块3将线束8压在下压块4上,弯折板7的底部将线束8的外露端压弯在空槽104内,在弯折板7继续向下弯折线束8的外露端过程中,上压块3压缩弹簧302,上压块3相连的凸块304相对空腔303向上滑动,使上压块3和下压块4之间的线束8收到的压力过程差距小,保证线束8不被压损,也保证操作人员的安全。
如图2,弯折板7相对上压块3的一面上固定有稳定滑块108,上压块3上相对稳定滑块108的位置开设有滑槽,稳定滑块108滑动配合在滑槽内。稳定滑块108使上压块3的滑动路径不偏移,保证滑动过程的稳定。
如图2-如图4,上压块3和下压块4的相对面设置为相平行的斜面,上压块3和下压块4的斜面从靠近支架1的一侧到远离的外侧由上向下倾斜。这样的倾斜面,调整弯折板7的下压深度,就可以调整线束8外端弯折的角度,倾斜面摆放线束8时还容易操作,增加人员安全。
如图3,下压块4的斜面上分布有沿水平方向延伸的条状凸起。这样的条状凸起具有增加摩擦的效果,也可以防止线束8挤压过度。
如图2,气缸2的缸体侧面固定在连接套101的外侧,连接套101的中空内侧面套设在支架1上,连接套101的一侧面上开设有竖直方向的滑槽102,第一紧固螺栓103的固定螺母端贯穿支架1从滑槽102伸出,第一紧固螺栓103外端的螺母将连接套101锁紧。通过滑槽102和第一紧固螺栓103,能够调整气缸2的高度,从而调整弯折板7压入空槽104内的深度,从而调整所压线束8外露端的弯折角度。
如图2,水平部105上相对挡板6底部的位置开设有移动槽,挡板6的底部伸入在移动槽内,移动槽的侧面上开设有通槽,第二紧固螺栓601穿过通槽与挡板6螺纹连接。调整挡板6的位置,可以调整线束8外露端的弯折的长度,适应不同尺寸的线束8的弯折。
如图2,底座5上开设有容纳支架1竖直底部的卡槽501,支架1的竖直底部嵌入在卡槽501内。这样使底座5与支架1连接更紧密,使整体更稳固。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
按照图示1-4,首先,调整完成气缸2的高度和挡板6的位置,然后,将多个线束8沿弯折板7垂直方向放入到下压块4上,线束8的一端抵接在挡板6上对齐,操控气缸2的活塞杆下降,上压块3将线束8压在下压块4上,弯折板7将线束8的外露端弯折,最后,多个线束8完成弯折,重复上述过程。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原理及其功效,以及部分运用的实施例,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线束接线端弯折装置,包括支架(1)、底座(5)和气缸(2),所述支架(1)竖直的设置在底座(5)的顶部,所述气缸(2)的缸体设置在支架(1)的一侧,气缸(2)的活塞杆(201)沿竖直方向缩回和伸出,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20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块(301),连接块(301)的底部设置有弯折板(7)和上压块(3),弯折板(7)设置在靠近支架(1)的一侧,上压块(3)设置在远离支架(1)的一侧,支架(1)在底座(5)的顶部还相连有水平部(105),相对弯折板(7)下方的水平部(105)上设置有空槽(104),上压块(3)的下方正对有下压块(4),空槽(104)的边缘与下压块(4)相接,水平部(105)上靠近支架(1)的一侧设置有挡板(6),上压块(3)的顶部设置有立柱(107),立柱(107)的顶部设置有凸块(304),连接块(301)的内部设置有竖直的空腔(303),空腔(303)的底部设置有收缩的通孔,凸块(304)竖直滑动配合在空腔(303)内,立柱(107)的外周套设有弹簧(302),弹簧(302)的顶部抵接在连接块(301)的底面上,弹簧(302)的底部抵接在上压块(3)的顶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接线端弯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板(7)相对上压块(3)的一面上固定有稳定滑块(108),上压块(3)上相对稳定滑块(108)的位置开设有滑槽,所述稳定滑块(108)滑动配合在滑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接线端弯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压块(3)和下压块(4)的相对面设置为相平行的斜面,上压块(3)和下压块(4)的斜面从靠近支架(1)的一侧到远离的外侧由上向下倾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束接线端弯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压块(4)的斜面上分布有沿水平方向延伸的条状凸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接线端弯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2)的缸体侧面固定在连接套(101)的外侧,连接套(101)的中空内侧面套设在支架(1)上,连接套(101)的一侧面上开设有竖直方向的滑槽(102),第一紧固螺栓(103)的固定螺母端贯穿支架(1)从滑槽(102)伸出,第一紧固螺栓(103)外端的螺母将连接套(101)锁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接线端弯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部(105)上相对挡板(6)底部的位置开设有移动槽,挡板(6)的底部伸入在移动槽内,移动槽的侧面上开设有通槽,第二紧固螺栓(601)穿过通槽与挡板(6)螺纹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接线端弯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5)上开设有容纳支架(1)竖直底部的卡槽(501),支架(1)的竖直底部嵌入在卡槽(501)内。
CN202320580830.0U 2023-03-17 2023-03-17 一种线束接线端弯折装置 Active CN21956121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580830.0U CN219561216U (zh) 2023-03-17 2023-03-17 一种线束接线端弯折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580830.0U CN219561216U (zh) 2023-03-17 2023-03-17 一种线束接线端弯折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561216U true CN219561216U (zh) 2023-08-22

Family

ID=876647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580830.0U Active CN219561216U (zh) 2023-03-17 2023-03-17 一种线束接线端弯折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56121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377781B (zh) 一种非接触型折弯滑块结构
CN217545189U (zh) 一种电缆生产用对接装置
CN219561216U (zh) 一种线束接线端弯折装置
CN209434577U (zh) 一种插座生产用插套冲压成型装置
KR100974630B1 (ko) 자동에어 조절이 가능한 전원단자압착기
CN111014399B (zh) 一种铜铝接线夹制造加工方法
US6513695B2 (en) Terminal pressure-welding apparatus
KR102077162B1 (ko) 커넥터 제조용 사출장치
CN102489630A (zh) 全方位电子元件弯脚器
CN207491346U (zh) Pcb插件压pin治具
KR100768538B1 (ko) 전원단자압착기
US3993108A (en) Apparatus for forming wire-like articles
US3798734A (en) Component preforming machine
CN102157810A (zh) 端子尾部设有带裂缝锡球的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CN213257596U (zh) 一种热压焊锡底座
CN212371523U (zh) Pcb板上插接元器件的补焊机构
KR200455418Y1 (ko) 단자결착기의 전선스토퍼
CN207338884U (zh) 一种排线压接机
CN210120312U (zh) 一种压接装置及线束加工设备
CN211102016U (zh) 一种线束端子焊锡装置
CN207266976U (zh) 一种折弯连接模具
CN202454747U (zh) 贴片型的fpc电连接器
KR200395624Y1 (ko) 전원단자압착기
KR200393496Y1 (ko) 홀드다운블록을 구비한 커넥터 단자핀용 프레스
CN211859127U (zh) 一种连接器端子的通用折弯成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