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555072U - 监控装置 - Google Patents

监控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555072U
CN219555072U CN202321858396.4U CN202321858396U CN219555072U CN 219555072 U CN219555072 U CN 219555072U CN 202321858396 U CN202321858396 U CN 202321858396U CN 219555072 U CN219555072 U CN 2195550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housing
monitoring device
lens
transmitting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858396.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瑞彬
钱俊敏
顾郑一
李益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Dahu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Dahu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Dahu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Dahu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858396.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5550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5550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55507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larm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监控装置,包括:监控设备,包括:壳体本体;镜头组件,镜头组件中至少部分镜头凸出壳体本体;至少一个灯板,倾斜设置于壳体本体内,在第一方向上,灯板靠近镜头的一端低于灯板远离镜头的一端;至少一个透光罩,倾斜设置于壳体本体下侧,透光罩与对应的灯板在第一方向上间隔设置,在第一方向上,透光罩靠近镜头的一端低于透光罩远离镜头的一端;若干个支架件,监控设备通过若干个支架件可拆卸连接于桥架。本申请监控装置能够实现指示功能。

Description

监控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安防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监控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摄像机的应用场景丰富,停车场专用的摄像机应运而生,摄像机只能起到监控作用,而不能起到指示功能,比如摄像机不能指示停车场是否有空的停车位。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监控装置,以解决摄像机只能起到监控作用,而不能起到指示功能,比如摄像机不能指示停车场是否有空的停车位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出一种监控设备,包括:监控设备,包括:壳体本体;镜头组件,镜头组件中至少部分镜头凸出壳体本体;至少一个灯板,倾斜设置于壳体本体内,在第一方向上,灯板靠近镜头的一端低于灯板远离镜头的一端;至少一个透光罩,倾斜设置于壳体本体下侧,透光罩与对应的灯板在第一方向上间隔设置,在第一方向上,透光罩靠近镜头的一端低于透光罩远离镜头的一端;若干个支架件,监控设备通过若干个支架件可拆卸连接于桥架。
其中,支架件随桥架尺寸的不同进行更换。
其中,壳体本体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第二壳体连接于第一壳体下方;监控设备的第二壳体在其长度延伸方向两侧设置有至少一个支架件,支架件卡接于桥架。
其中,支架件包括固定部以及与固定部一端连接的卡扣部,固定部与卡扣部呈夹角设置,固定部可拆卸于壳体本体,卡扣部用于卡接于桥架。
其中,卡扣部背离固定部的一侧面凸设有卡接位,卡接位用于卡接于桥架;第二壳体外侧面设置有卡接槽,卡扣部背离固定部与卡扣部连接位置的一端可解除式抵接于卡接槽;和/或,第二壳体外侧壁凹陷设置有限位槽;固定部背离卡扣部的一侧面设置有插接部,插接部插接于限位槽。
其中,壳体本体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第二壳体连接于第一壳体下方;透光罩外侧面、第二壳体靠近透光罩的一端以及镜头外表面切线三者处于同一直线。
其中,第二壳体外侧面凸设有壳体凸起,壳体凸起位于镜头组件以及透光罩之间。
其中,灯板为两个,透光罩为两个,两个灯板对称设置于壳体本体沿其长度延伸方向两侧内,两个透光罩对称设置于壳体本体沿其长度延伸方向两侧外。
其中,灯板指示监控设备监控区域内的信息。
其中,包括控制组件以及散热板,控制组件包括控制板、无线音频板、接口板、拓展板、电源板中的至少一个,控制组件设置于散热板,散热板均连接于壳体本体。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申请提供一种监控装置。监控装置包括监控设备以及若干个支架件。监控设备包括壳体本体、镜头组件、至少一个灯板以及至少一个透光罩。镜头组件中至少部分镜头凸出壳体本体。至少一个灯板倾斜设置于壳体本体内。在第一方向上,灯板靠近镜头的一端低于灯板远离镜头的一端。至少一个透光罩倾斜设置于壳体本体下侧。透光罩与对应的灯板在第一方向上间隔设置。在第一方向上,透光罩靠近镜头的一端低于透光罩远离镜头的一端。监控设备通过若干个支架件可拆卸连接于桥架。通过上述方式,灯板的光线能够通过透光罩发出,光线能起到指示作用,使得监控装置具有指示功能。监控设备通过不同类型的支架件能够满足不同类型的桥架,扩大了监控设备应用场景,使用范围更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申请监控装置一实施例的爆炸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监控装置一实施例中监控设备的截面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监控装置一实施例中监控设备的爆炸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监控装置一实施例中支架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监控装置一实施例中监控设备的局部截面示意图;
图6是图5所示A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监控装置一实施例中第二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所示B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监控装置一实施例的截面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监控装置一实施例中监控设备的侧视图。
附图标号:100、监控装置;10、监控设备;11、第一壳体;12、第二壳体;121、壳体凸起;122、卡接槽;123、限位槽;124、固定槽;125、限位支架;13、镜头组件;131、镜头;14、灯板;15、透光罩;16、控制组件;161、控制板;162、无线音频板;163、接口板;164、拓展板;165、电源板;17、散热板;171、第一翻折边;172、第二翻折边;18、填充件;20、支架件;21、固定部;211、插接部;212、固定孔;22、卡扣部;221、卡接位;200、桥架;210、卡合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监控设备以及监控装置进行详细描述。
请参阅图1、图2以及图3,图1是本申请监控装置一实施例的爆炸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监控装置一实施例中监控设备的截面示意图;图3是本申请监控装置一实施例中监控设备的爆炸示意图。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监控装置100。监控装置100包括监控设备10。监控设备10包括壳体本体(图上未示意)、镜头组件13、至少一个灯板14以及至少一个透光罩15。壳体本体用于与待装面(图上未示意)安装。待装面可以是桥架200、房屋顶壁、房屋侧壁、固定柱等,在此不做限定。
镜头组件13包括镜头131。镜头组件13中至少部分镜头131凸出壳体本体下方。镜头131能够获取监控范围内信息并传递至镜头组件13内。镜头131可以是常规镜头,也可以是鱼眼镜头等。镜头组件13可拆卸于壳体本体。如镜头组件13可以通过若干个固定螺钉固定于壳体本体,至少部分镜头131外露即可。
至少一个灯板14倾斜设置于壳体本体内。在第一方向X上,灯板14靠近镜头131的一端低于灯板14远离镜头131的一端。至少一个透光罩15倾斜设置于壳体本体下方。在第一方向X上,透光罩15靠近镜头131的一端低于透光罩15远离镜头131的一端。灯板14形成光线。灯板14的光线通过透光罩15发出,以使透光罩15形成发光区域。
灯板14和透光罩15均倾斜设置于壳体本体。透光罩15与对应的灯板14在第一方向X上间隔设置。通过同时限定第一方向X上灯板14靠近镜头131的一端低于灯板14远离镜头131的一端,在第一方向X上透光罩15靠近镜头131的一端低于透光罩15远离镜头131的一端,不仅使灯板14中的光线能够通过透光罩15发出,而且也能避免灯板14中的光线对镜头组件13成像影响,另外也能提升监控设备10自身结构紧凑性。其中,第一方向X为竖向方向。
灯板14的数量与透光罩15的数量相对应。当灯板14的数量为两个时,透光罩15的数量也为两个。两个透光罩15可以对称设置或者间隔设置。当灯板14的数量为三个时,透光罩15的数量为三个。当灯板14的数量为多个时,透光罩15的数量也为多个。当灯板14和透光罩15数量为多个时,灯板14和透光罩15可以围设于镜头组件13周围。灯板14和透光罩15可以形成不同分区指示,能够实现分区指示功能。
监控装置100包括还包括若干个支架件20。监控设备10通过若干个支架件20可拆卸连接于桥架200。上述支架件20具体结构不做限定,只要支架件20能够安装至桥架200即可。
监控装置100可以应用于不同场景中,如地下停车场、露天停车场、工业环境中等。举例而言,监控设备10应用于地下停车场时,当监控装置100中透光罩15发出的光线能够实现指示功能,如指示停车场是否有空停车位等。通过监控装置100能够确定一定范围内的是否存在停车位,减少监控设备10使用量,节约成本,而且也能快速确定地下停车场一定范围内空停车位情况。
通过上述方式,当监控设备10通过若干个支架件20安装至桥架200上时,因监控设备10包括至少一个灯板14以及至少一个透光罩15,灯板14的光线能够通过透光罩15发出,光线能起到指示作用,使得监控装置100具有指示功能。监控设备10通过不同类型的支架件20能够满足不同类型的桥架200,扩大了监控设备10应用场景,使用范围更广。
在一实施例中,支架件20随桥架200尺寸的不同进行更换。当桥架200的宽度、限定位置的变化及其结构发生相应的变换时,支架件20的结构也会随之替换,进而满足不同桥架200定制安装的需求即可,增大了监控装置100的安装场景。另外,通过更换支架件20相比于更换监控设备10而言,节约成本且能增加适应性。
在一实施例中,桥架200相对内侧壁设置有扣合结构(图上未示意)。监控设备10嵌入桥架200内,支架件20与扣合结构配合,使监控设备10固定在桥架200内。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监控设备10通过支架件20直接与桥架200可拆卸连接,实现监控设备10的固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壳体本体包括第一壳体11以及第二壳体12。第一壳体11用于与待装面安装。第二壳体12连接于第一壳体11连接下方。第二壳体12与第一壳体11之间可以固定连接或者可拆卸连接。固定方式可以是焊接。可拆卸方式可以是卡接、插接。如第一壳体11通过若干个固定螺钉固定于第二壳体12。
第二壳体12在其长度延伸方向两侧设置有至少一个支架件20。第二壳体12在其长度延伸方向两侧设置一个、两个或者多个支架件20。当扣合结构为卡合结构210时,支架件20卡接于桥架200的卡合结构210处。当支架件20为四个时,四个支架件20分别安装于第二壳体12沿其长度方向两侧的外表面。支架件20与桥架200上的卡合结构210卡接,实现监控设备10的安装。
通过在第二壳体12其延伸方向两侧设置支架件20,同时支架件20卡接在桥架200延伸长度方向的两侧,提升监控设备10安装稳定性。另外,通过将支架件20设置在第二壳体12,能够将监控设备10部分隐藏至桥架200内部,提升监控设备10的美观度;同时,能够节省高度方向的空间。
请参阅图4、图5以及图6,图4是本申请监控装置一实施例中支架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申请监控装置一实施例中监控设备的局部截面示意图;图6是图5所示A的结构示意图。结合图1至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架件20包括固定部21以及与固定部21一端连接的卡扣部22。卡扣部22与固定部21的一端固定连接或者一体成型连接。固定部21与卡扣部22呈夹角设置。固定部21与卡扣部22之间夹角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而定。如固定部21与卡扣部22之间的夹角可以为大于0°且小于或等于70°。如固定部21与卡扣部22之间的夹角可以为20°、30°、40°、55°以及70°等,在此不做限定。固定部21可拆卸于壳体本体,便于安装和拆卸。卡扣部22用于卡接于桥架200。当监控设备10通过支架件20安装至桥架200过程中,卡扣部22受力,卡扣部22发生形变并向固定部21靠近,而后卡扣部22恢复原状抵接至桥架200内侧壁,从而实现支架件20与桥架200之间安装和固定。
通过上述方式,固定部21与监控设备10固定,卡扣部22与桥架200卡接,通过固定部21和卡扣部22共同作用,便于监控设备10嵌入至桥架200内,提升监控设备10固定的可靠性。另外,通过将支架件20设置在第二壳体12上,能够将第一壳体11以及第二壳体12部分结构都隐藏至桥架200内,提升监控设备10整体美观度。固定部21开设有固定孔212。固定螺钉穿设固定孔212螺纹连接于第二壳体12。
请参阅图7和图8,图7是本申请监控装置一实施例中第二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7所示B的结构示意图。结合图1至图6,进一步地,第二壳体12外侧壁设置有固定槽124,固定部21放置于固定槽124内,固定螺钉穿设固定孔212并连接于固定槽124内,使固定部21嵌设至固定槽124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卡扣部22背离固定部21的一侧面凸设有卡接位221。卡接位221用于卡接于桥架200。第二壳体12外侧面设置有卡接槽122。卡扣部22背离固定部21与卡扣部22连接位置的一端可解除式抵接于卡接槽122。当桥架200内侧壁沿其长度方向两侧均设置有卡合结构210时,卡接位221卡接在卡合结构210上。卡接槽122用于起到避让作用。当支架件20安装至监控设备10过程中,卡扣部22背离固定部21与卡扣部22连接位置的一端处与卡接槽122无抵接关系。当监控设备10以及支架件20整体安装至桥架200过程中,卡扣部22受力发生形变,卡扣部22背离固定部21与卡扣部22连接位置的一端形变并抵接至卡接槽122。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壳体12外侧壁凹陷设置有限位槽123。固定部21背离卡扣部22的一侧面设置有插接部211。插接部211插接于限位槽123。插接部211弯折设置在固定部21背离卡扣部22的一侧面。限位槽123位于固定槽124的下方位置。插接部211插接于限位槽123内,以使固定部21能够完全嵌设在第二壳体12上,避免支架件20影响监控设备10安装。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支架件20同时包括卡接位221以及限位槽123等,其具体结构不再赘述。
在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9,图9是本申请监控装置一实施例的截面示意图。结合图1至图8,灯板14指示监控设备10监控范围内的信息。如当监控装置100应用于地下停车场时,灯板14通过透光罩15的光线能够指示停车场是否有空停车位。如监控设备10应用于地下停车场。桥架200相对内侧壁设置卡合结构210。上述支架件20可拆卸于第二壳体12并与卡合结构210卡接。监控设备10中两个灯板14倾斜设置在第二壳体12内并对称设置。两个透光罩15设在第二壳体12。每个透光罩15对应每个灯板14。灯板14可以显示红灯或者绿灯等。镜头组件13中镜头131用于监控地下停车场一定范围内的停车位情况。当地下停车场一定范围内且靠近一透光罩15存在空停车位时,该监控设备10在一透光罩15处可以显示绿色。当地下停车场一定范围内且靠近另一透光罩15存在空停车位时,该监控设备10在另一透光罩15处可以显示绿色。当地下停车场一定范围内且靠近一透光罩15不存在空停车位时,该监控设备10在一透光罩15处可以显示红色。同理,当地下停车场一定范围内且靠近另一透光罩15存在空停车位时,该没有空停车位,该监控设备10在另一透光罩15可以显示红色。通过监控装置100能够确定一定范围内的是否存在停车位,减少监控设备10使用量,节约成本,而且也能快速确定地下停车场一定范围内空停车位情况。
在一些实施例中,灯板14的数量为两个。透光罩15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灯板14对称设置于壳体本体沿其长度延伸方向两侧内。即一个灯板14设置于壳体本体沿其长度延伸方向一侧内部,另一灯板14设置于壳体本体沿其长度延伸方向另一侧内部。两个灯板14对称设置。两个透光罩15对称设置于壳体本体沿其长度延伸方向两侧外。即一个透光罩15设置于壳体本体沿其长度延伸方向的一外侧。另一透光罩15设置于壳体本体沿其长度延伸方向的另一外侧。两个透光罩15对称设置。通过上述方式,监控设备10整体呈长条状,监控设备10与桥架200适配性会更好,并且通过两个灯板14以及两个透光罩15能够实现两个分区指示。
上述灯板14可拆卸于第二壳体12。如灯板14通过卡接方式连接于第二壳体12。进一步地,灯板14通过第二壳体12内的卡扣固定。透光罩15可拆卸于第二壳体12。如透光罩15通过卡接方式连接于第二壳体12。进一步地,透光罩15通过卡扣与第二壳体12扣合固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灯板14和透光罩15平行设置。通过将灯板14和对应的透光罩15的发光区域平行设置,能保证透光罩15整体透光效果的均匀化。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灯板14和透光罩15也可以不平行设置,只要能保证灯板14的光线通过透光罩15发出,同时不影响镜头组件13成像即可。
请参阅图10,图10是本申请监控装置一实施例中监控设备一实施例的侧视图。结合图1至图9,在一些实施例中,壳体本体包括第一壳体11以及第二壳体12。第一壳体11用于与待装面安装。第二壳体12连接于第一壳体11连接下方。透光罩15外侧表面、第二壳体12靠近透光罩15的一端以及镜头131外表面切线三者处于同一直线上。同一直线如图10中虚线a所示。通过上述方式,能够保证透光罩15的发光区域上光线不会影响镜头组件13成像,进而提升监控设备10成像要求。通过上述方式,能够减少镜头组件13中的镜头131成像时没有杂散光的影响。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壳体12外侧面凸设有壳体凸起121。壳体凸起121位于镜头组件13以及透光罩15之间。壳体凸起121用于遮挡从发光区域发出的光线。即通过壳体凸起121对透光罩15发光区域和镜头组件13进行物理隔离,壳体凸起121能够对透光区域发出的光线进行遮挡,保证镜头组件13的成像没有杂散光的影响,进而提升监控设备10成像要求。
在一些实施例中,监控设备10还包括控制组件16以及散热板17。控制组件16与镜头组件13连接,能够控制镜头组件13提供一定电源、提供声音视频等。控制组件16设置于散热板17,控制组件16与散热板17连接,控制组件16形成的热量能够传递至散热板17,即散热板17起到吸收热量作用,从而实现控制组件16散热。
散热板17均连接于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因散热板17同时连接第一壳体11以及第二壳体12,散热板17吸收的热量通过第一壳体11以及第二壳体12传递出去,直至传递至外部环境中,实现控制组件16散热。通过上述方式,能够将控制组件16中热量通过散热板17散热出去,提升监控设备10散热效率。
上述散热板17可以为钣金板(图上未示意)。钣金板由铝、铜材料制成。钣金板具有向上翻折的第一翻折边171。第一翻折边171与第一壳体11的内侧壁连接,钣金板热量通过第一翻折边171传递至第一壳体11。第一壳体11以及第二壳体12均由压铸铝材料制成,散热效果较佳,可将钣金板的热量进行匀温。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组件16包括控制板161、无线音频板162、接口板163、拓展板164、电源板165中的至少一个。控制板161为印制电路板(图上未示意)。印制电路板与镜头组件13连接。无线音频板162用于实现音频和无线功能。接口板163用于设置有网口(图上未示意)和接线口(图上未示意),便于使用者直接接线使用。拓展板164可用于定制需求的功能拓展。电源板165用于提供电源功能。
控制组件16可以包括控制板161、电源板165以及无线音频板162。或者,控制组件16可以包括控制板161、无线音频板162、拓展板164。或者,控制组件16可以包括控制板161和电源板165。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控制组件16还可以为其他组合,在此不做限定。
进一步地,无线音频板162可拆卸于第二壳体12,同时无线音频板162靠近散热板17。如无线音频板162可以通过固定螺丝直接连接于第二壳体12。
电源板165可拆卸于第二壳体12,同时电源板165靠近散热板17。如电源板165可以通过固定螺丝直接连接于第二壳体12。钣金板具有向下弯折的第二翻折边172。电源板165背面通过导热垫(图上未示意)与钣金板的弯折接触,将热量传导给钣金板。
拓展板164可拆卸于钣金板;另外,拓展板164与控制板161之间插接。如拓展板164可以通过固定螺丝直接连接于第二壳体12。
控制板161可拆卸于散热板17。如控制板161通过若干个固定螺钉与散热板17的压铆螺柱进行固定。控制板161上的芯片以及双倍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储器等,通过导热垫与散热板17接触,将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传导至钣金板上。
接口板163可拆卸于第二壳体12。如接口板163与第二壳体12直接螺钉固定。
由此,散热板17与上述控制板161、无线音频板162、接口板163、拓展板164、电源板165中至少一个连接。散热板17能够对上述控制板161、无线音频板162、接口板163、拓展板164、电源板165中至少一个吸收热量,从而实现控制组件16散热,提升监控设备10散热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散热板17朝向第一壳体11的一面有控制板161。拓展板164位于控制板161和散热板17之间。电源板165位于钣金板的一端。无线音频板162位于散热板17朝向第二壳体12的一侧面。通过上述监控设备10中镜头组件13、控制组件16以及散热板17的布局,能够实现监控设备10内部空间利用最大化,功能实现最大化并且满足内部散热需求。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壳体11内朝向第二壳体12的一端内设置有散热凸台(图上未示意)。散热凸台可以给控制板161上若干个芯片散热;同样散热凸台能够为电源板165的变压器进行散热。
在一实施例中,第二壳体12与镜头组件13中镜头131外露处形成有一定缝隙。填充件18填充在镜头131和第二壳体12之间。通过填充件18将缝隙进行遮挡,减小灰尘进入第二壳体12内部。填充件18可以为泡棉等。另外,在第二壳体12内侧壁朝向第一壳体11的一侧面设置有限位支架125。填充件18设置在限位支架125、镜头131以及镜头组件13中的镜头131支架围设形成的空间内。其中,填充件18可以为填充泡棉等,在此不做限定。
相比于现有技术而言,本实施例中监控装置包括监控设备以及若干个支架件。监控设备包括壳体本体、镜头组件、至少一个灯板以及至少一个透光罩。镜头组件中至少部分镜头凸出壳体本体。至少一个灯板倾斜设置于壳体本体内。在第一方向上,灯板靠近镜头的一端低于灯板远离镜头的一端。至少一个透光罩倾斜设置于壳体本体下侧。透光罩与对应的灯板在第一方向上间隔设置。在第一方向上,透光罩靠近镜头的一端低于透光罩远离镜头的一端。监控设备通过若干个支架件可拆卸连接于桥架。通过上述方式,灯板的光线能够通过透光罩发出,光线能起到指示作用,使得监控装置具有指示功能。监控设备通过不同类型的支架件能够满足不同类型的桥架,扩大了监控设备应用场景,使用范围更广。
本申请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监控设备,包括:
壳体本体;
镜头组件,所述镜头组件中至少部分镜头凸出所述壳体本体;
至少一个灯板,倾斜设置于所述壳体本体内,在第一方向上,所述灯板靠近所述镜头的一端低于所述灯板远离所述镜头的一端;
至少一个透光罩,倾斜设置于所述壳体本体下侧,所述透光罩与对应的所述灯板在所述第一方向上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透光罩靠近所述镜头的一端低于所述透光罩远离所述镜头的一端;
若干个支架件,所述监控设备通过若干个所述支架件可拆卸连接于桥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件随所述桥架尺寸的不同进行更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本体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连接于所述第一壳体下方;
所述监控设备的第二壳体在其长度延伸方向两侧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支架件,所述支架件卡接于所述桥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件包括固定部以及与所述固定部一端连接的卡扣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卡扣部呈夹角设置,所述固定部可拆卸于所述壳体本体,所述卡扣部用于卡接于所述桥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部背离所述固定部的一侧面凸设有卡接位,所述卡接位用于卡接于所述桥架;所述第二壳体外侧面设置有卡接槽,所述卡扣部背离所述固定部与所述卡扣部连接位置的一端可解除式抵接于所述卡接槽;
和/或,所述第二壳体外侧壁凹陷设置有限位槽;所述固定部背离所述卡扣部的一侧面设置有插接部,所述插接部插接于所述限位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本体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连接于所述第一壳体下方;
所述透光罩外侧面、所述第二壳体靠近所述透光罩的一端以及所述镜头外表面切线三者处于同一直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外侧面凸设有壳体凸起,所述壳体凸起位于所述镜头组件以及所述透光罩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灯板为两个,所述透光罩为两个,两个所述灯板对称设置于所述壳体本体沿其长度延伸方向两侧内,两个所述透光罩对称设置于所述壳体本体沿其长度延伸方向两侧外。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灯板指示所述监控设备监控区域内的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组件以及散热板,所述控制组件包括控制板、无线音频板、接口板、拓展板、电源板中的至少一个,所述控制组件设置于所述散热板,所述散热板均连接于所述壳体本体。
CN202321858396.4U 2023-07-14 2023-07-14 监控装置 Active CN2195550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858396.4U CN219555072U (zh) 2023-07-14 2023-07-14 监控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858396.4U CN219555072U (zh) 2023-07-14 2023-07-14 监控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555072U true CN219555072U (zh) 2023-08-18

Family

ID=877022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858396.4U Active CN219555072U (zh) 2023-07-14 2023-07-14 监控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55507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826737B2 (ja) Led表示システム
CN219555072U (zh) 监控装置
CN114280878B (zh) 一种投影仪
CN110579896B (zh) 显示设备
CN210123103U (zh) 投光灯及其散热壳体
CN109523930B (zh) 一种室内墙体式led显示装置
CN215222729U (zh) 伺服驱动器
CN219392892U (zh) 一种led显示装置
CN220493471U (zh) 车载域控制器外壳及车载域控制器
CN210725083U (zh) 一种模组背板组件及电视机
CN217653752U (zh) 一种方便装配的薄型射灯
CN214795516U (zh) 灯棒
CN216311347U (zh) 一种易于组装的小型视听一体机
CN211405843U (zh) 变频器
CN211399481U (zh) 墙角灯及建筑结构
CN210462660U (zh) 一种快速组装投光灯
CN209876678U (zh) 一种易于散热的天花灯
CN217985676U (zh) 一种智慧排队系统中使用的无线转换器
CN213420762U (zh) 散热效果好的橱柜灯
CN212905797U (zh) 一种空调lcd组件装配结构
CN216619761U (zh) 一种易散热的网架灯
CN215983132U (zh) 一种dr模块的安装结构、室外机及空调器
CN220709596U (zh) 一种显示器及应用其的一体式计算机
CN210270752U (zh) 通风一体式人脸识别机箱
CN215378956U (zh) 一种智能可拓展控制单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