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552013U - 固定夹具 - Google Patents

固定夹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552013U
CN219552013U CN202320206110.8U CN202320206110U CN219552013U CN 219552013 U CN219552013 U CN 219552013U CN 202320206110 U CN202320206110 U CN 202320206110U CN 219552013 U CN219552013 U CN 2195520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ing
block
pressing
driving piece
bottom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206110.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丽丽
索倩倩
刘晶
庞承焕
吴博
李建军
陈平绪
叶南飚
邵海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ogao High Polymer Material Industry Innovation Cent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ogao High Polymer Material Industry Innovation Cent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ogao High Polymer Material Industry Innovation Cen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ogao High Polymer Material Industry Innovation Cent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206110.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5520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5520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55201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lamps And Clips (AREA)
  • Sampling And Sample Adjust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缺口制样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固定夹具,包括基座、调节组件、夹持组件及压固组件;基座包括底板、端条、第一边条及第二边条;调节组件包括穿设端条的调节杆及顶块;夹持组件安装在第一边条上;夹持组件包括夹持驱动件及夹持块;夹持块用于将待装夹固定的元件压设在第二边条上;压固组件包括升降驱动件及与升降驱动件连接的压块;压块用于将待装夹固定的元件压设在底板上。通过调节杆控制顶块移动,夹持驱动件驱动夹持块移动,升降驱动件驱动压块移动,实现对待装夹固定的元件进行多角度夹持固定,对元件尺寸没有限制,提高了固定夹具使用的适应性,进而降低试验的成本。

Description

固定夹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缺口制样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固定夹具。
背景技术
缺口制样机是用机械加工方法制备加工塑料、有机玻璃等非金属材料的简支梁、悬臂梁冲击试验用标准缺口样条的机器。冲击性能试验是评估材料韧性的重要指标,常见的缺口样条有注塑缺口和机铣缺口两种类型,其中的机铣缺口就是通过缺口制样机在无缺口样条上铣出缺口。
现有的缺口制样机在使用时,都需要使用夹具对样条进行固定,但是由于不同的标准所使用的试验样条尺寸不同,而夹具都只能固定特定尺寸的样条,所以需要配备不同尺寸的夹具对应装夹不同尺寸的样条,并且一些用户需要对非标准尺寸样条进行测试,缺少对应尺寸的夹具进行装夹铣缺口,需要针对非标尺寸制作夹具后再进行铣缺口,夹具适应性差,导致试验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
夹具适应性差,试验成本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固定夹具,包括:
基座,所述基座包括底板、设置在所述底板一端的端条、相对设置在所述底板两侧的第一边条与第二边条;所述底板、所述端条、所述第一边条及所述第二边条围设形成装夹槽,以容置待装夹固定的元件;
调节组件,安装在所述端条上;所述调节组件包括穿设所述端条的调节杆、与所述调节杆连接的顶块;所述顶块滑设在所述装夹槽内;
夹持组件,安装在所述第一边条上;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夹持驱动件及与所述夹持驱动件连接的夹持块;所述夹持块用于将待装夹固定的元件压设在所述第二边条上;及
压固组件,与所述基座连接;所述压固组件包括升降驱动件及与所述升降驱动件连接的压块;所述压块用于将待装夹固定的元件压设在所述底板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顶块呈长条状结构设置,所述顶块与所述端条平行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调节杆呈直杆状结构设置,所述调节杆垂直于所述顶块,所述调节杆与所述端条螺纹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调节杆上设置有数显微分头;所述数显微分头设置在所述调节杆远离所述顶块的一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夹持块呈U状结构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夹持块上设置有避位槽;所述避位槽呈矩形凹槽状自所述夹持块远离所述夹持驱动件的一端向靠近所述夹持驱动件方向延伸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压固组件安装在所述第二边条上,所述压块呈长条状结构设置,所述压块与所述底板并列设置,所述压块与所述避位槽的设置位置相对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升降驱动件垂直于所述底板,所述夹持驱动件垂直于所述升降驱动件,所述夹持驱动件垂直于所述调节杆。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升降驱动件的外侧设置有导向架,所述压块的一端滑设在所述导向架内,所述导向架与所述升降驱动件同向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向架呈n状结构设置,所述导向架罩设在所述压块的外侧。
上述固定夹具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
通过调节杆控制顶块移动,夹持驱动件驱动夹持块移动,升降驱动件驱动压块移动,实现对待装夹固定的元件进行多角度夹持固定,对元件尺寸没有限制,提高了固定夹具使用的适应性,进而降低试验的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固定夹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调节杆与顶块连接位置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中标号的含义为:
100、固定夹具;
10、基座;11、底板;12、端条;13、第一边条;14、第二边条;15、装夹槽;
20、调节组件;21、调节杆;22、顶块;25、数显微分头;26、凸台;27、铰接槽;
30、夹持组件;31、夹持驱动件;32、夹持块;35、避位槽;
40、压固组件;41、升降驱动件;42、压块;45、导向架;
90、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及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固定夹具100,包括基座10、与基座10连接的调节组件20、与基座10连接的夹持组件30、与基座10连接的压固组件40。该基座10包括底板11、设置在底板11一端的端条12、相对设置在底板11两侧的第一边条13与第二边条14;底板11、端条12、第一边条13及第二边条14围设形成装夹槽15,以容置待装夹固定的元件90。该调节组件20安装在端条12上;调节组件20包括穿设端条12的调节杆21、与调节杆21连接的顶块22;顶块22滑设在装夹槽15内,该顶块22与装夹槽15内的元件90相抵接,以控制调节元件90在装夹槽15内纵向的位置(纵向定义为第一边条13的设置方向,横向定义为端条12的设置方向,竖向定位为垂直于底板11方向)。夹持组件30安装在第一边条13上;夹持组件30包括夹持驱动件31及与夹持驱动件31连接的夹持块32;夹持块32用于将待装夹固定的元件90压设在第二边条14上,进而通过夹持块32与第二边条14对元件90横向上进行固定。该压固组件40包括升降驱动件41及与升降驱动件41连接的压块42;压块42用于将待装夹固定的元件90压设在底板11上,进而通过压块42与底板11对元件90竖向上进行固定,实现对元件90的三维立体夹持固定。
上述固定夹具100,通过调节杆21控制顶块22移动,夹持驱动件31驱动夹持块32移动,升降驱动件41驱动压块42移动,实现对待装夹固定的元件90进行多角度夹持固定,对元件90尺寸没有限制,提高了固定夹具100使用的适应性,进而降低试验的成本。
进一步地,该底板11呈矩形直板状结构设置,该底板11设置在基座10的底部;该端条12设置在底板11的一端,该端条12呈长条状结构设置,端条12凸起设置在底板11的一侧;该第一边条13呈长条状结构设置,第二边条14呈长条状结构设置,第一边条13与第二边条14平行设置,第一边条13垂直于端条12,第一边条13与第二边条14分别连接端条12的两端。该装夹槽15呈矩形凹槽状结构设置,该装夹槽15用于放置待装夹的元件90。
进一步地,该调节杆21呈直杆状结构设置,调节杆21垂直于顶块22,调节杆21沿纵向方向设置,该调节杆21用于驱动顶块22沿纵向方向上移动;该顶块22呈长条状结构设置,顶块22垂直于调节杆21设置,该顶块22与端条12平行设置,该顶块22用于与装夹槽15内的元件90相抵接,进而调节元件90装夹的位置。在本实施例中,该调节杆21为螺纹杆,该调节杆21与端条12螺纹连接;该调节杆21上设置有数显微分头25,该数显微分头25设置在调节杆21远离顶块22的一端,数显微分头25用于显示调节杆21插入端条12的深度尺寸,进而实现对顶块22在纵向上位置的精确控制,保证对元件90装夹的定位精度。
进一步地,该顶块22铰接在调节杆21上,该顶块22可相对调节杆21转动。在本实施例中,该调节杆21上设置有凸台26,该凸台26设置在调节杆21靠近顶块22的一端,该凸台26环绕设置在调节杆21的外侧;该顶块22上设置有铰接槽27,该铰接槽27设置在顶块22靠近调节杆21的一侧,该凸台26对应插设在所述铰接槽27内。具体地,该凸台26自靠近顶块22向远离顶块22方向呈逐渐靠近调节杆21外侧壁状倾斜设置,该铰接槽27与凸台26的形状相同,以保证调节杆21可相对顶块22转动的同时防止调节杆21自顶块22上脱出。
进一步地,该夹持驱动件31设置在第一边条13远离第二边条14的一侧,该夹持驱动件31垂直于第一边条13,即该夹持驱动件31垂直于调节杆21,该夹持块32设置在夹持驱动件31靠近装夹槽15的一端,该夹持驱动件31与外界连接固定,夹持驱动件31用于驱动夹持块32沿横向方向上的移动。在本实施例中,该夹持块32呈U状结构设置,该夹持块32设置有开口的一端插入装夹槽15内;该夹持块32上设置有避位槽35,该避位槽35呈矩形凹槽状结构设置,避位槽35自夹持块32远离夹持驱动件31的一端向靠近夹持驱动件31方向延伸设置。具体地,该夹持驱动件31为气缸或液压缸中的一种。
进一步地,该压固组件40安装在第二边条14上,该压固组件40与夹持组件30相对设置在基座10的两侧。该升降驱动件41呈长条状结构设置,升降驱动件41垂直于底板11设置,升降驱动件41垂直于升降驱动件41,该升降驱动件41用于驱动压块42在竖向方向上移动;该压块42呈长条状结构设置,该压块42与底板11并列设置,压块42自升降驱动件41向装夹槽15方向延伸设置,该压块42与避位槽35的设置位置相对应,以保证夹持块32对元件90进行横向夹持固定的同时压块42可以对元件90进行竖向夹持固定,提高空间利用率,进而降低固定夹具100的生产成本与占地面积。在本实施例中,该升降驱动件41的外侧设置有导向架45,该导向架45与升降驱动件41同向设置,压块42的一端滑设在导向架45内,该导向架45呈n状结构设置,导向架45罩设在压块42的外侧,导向架45用于对压块42的移动进行导向,保证压块42移动的稳定性,进而提高对元件90的夹持固定效果。具体地,该升降驱动件41为气缸或液压缸中的一种。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为:将待装夹的元件90放入装夹槽15内,旋转调节杆21使顶块22与元件90抵接,并通过数显微分头25控制顶块22纵向方向的位置,以将元件90在纵向方向上调节至预设铣缺口的装夹位置;再通过夹持驱动件31驱动夹持块32插入装夹槽15内,沿横向方向推动元件90,直至夹持块32与第二边条14对元件90横向方向夹持固定;通过升降驱动件41驱动压块42向靠近装夹槽15方向移动,直至压块42与底板11对元件90竖向方向夹持固定,进而实现了对元件90纵向上的定位,横向与竖向上的固定,保证对不同尺寸元件90的精确夹持固定。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固定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座,所述基座包括底板、设置在所述底板一端的端条、相对设置在所述底板两侧的第一边条与第二边条;所述底板、所述端条、所述第一边条及所述第二边条围设形成装夹槽,以容置待装夹固定的元件;
调节组件,安装在所述端条上;所述调节组件包括穿设所述端条的调节杆、与所述调节杆连接的顶块;所述顶块滑设在所述装夹槽内;
夹持组件,安装在所述第一边条上;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夹持驱动件及与所述夹持驱动件连接的夹持块;所述夹持块用于将待装夹固定的元件压设在所述第二边条上;及
压固组件,与所述基座连接;所述压固组件包括升降驱动件及与所述升降驱动件连接的压块;所述压块用于将待装夹固定的元件压设在所述底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块呈长条状结构设置,所述顶块与所述端条平行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固定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杆呈直杆状结构设置,所述调节杆垂直于所述顶块,所述调节杆与所述端条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杆上设置有数显微分头;所述数显微分头设置在所述调节杆远离所述顶块的一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块呈U状结构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固定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块上设置有避位槽;所述避位槽呈矩形凹槽状自所述夹持块远离所述夹持驱动件的一端向靠近所述夹持驱动件方向延伸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固定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固组件安装在所述第二边条上,所述压块呈长条状结构设置,所述压块与所述底板并列设置,所述压块与所述避位槽的设置位置相对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驱动件垂直于所述底板,所述夹持驱动件垂直于所述升降驱动件,所述夹持驱动件垂直于所述调节杆。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驱动件的外侧设置有导向架,所述压块的一端滑设在所述导向架内,所述导向架与所述升降驱动件同向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固定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架呈n状结构设置,所述导向架罩设在所述压块的外侧。
CN202320206110.8U 2023-02-10 2023-02-10 固定夹具 Active CN2195520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06110.8U CN219552013U (zh) 2023-02-10 2023-02-10 固定夹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06110.8U CN219552013U (zh) 2023-02-10 2023-02-10 固定夹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552013U true CN219552013U (zh) 2023-08-18

Family

ID=877072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206110.8U Active CN219552013U (zh) 2023-02-10 2023-02-10 固定夹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55201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632430B (zh) 一种电缆绝缘层哑铃样品制样设备
CN219552013U (zh) 固定夹具
CN210374903U (zh) 一种高度测量治具
CN221056353U (zh) 一种断路器的检测机构
CN220904188U (zh) 一种适用于不同尺寸的电子元件加工用压槽装置
CN219599700U (zh) 一种皮带切割用切割装置
CN216578635U (zh) 一种岩石检测样品薄片制备装置
CN220613739U (zh) 一种用于机械零部件加工的夹具
CN219336826U (zh) 一种条形金属配件定位工装
CN214133881U (zh) 一种水泵壳体铸件用铸造装置
CN220362255U (zh) 一种冲击试样上开槽铣削加工用工件卡具
CN211640833U (zh) 一种切割装置及传感器加工设备
CN220242282U (zh) 支架产品全自动化冲切水口治具
CN211639880U (zh) 一种划线装置及传感器加工设备
CN216729837U (zh) 一种双气缸冷切锯装置
CN219738901U (zh) 一种观察硅胶阵列微观形貌用扫描电镜
CN214827397U (zh) 一种剪刀刀片自动供料装置
CN216938850U (zh) 一种数控切割机用定位装置
CN117686364B (zh) 一种数控机床用刀具的硬度检测装置
CN210677837U (zh) 一种汽车非标零件切削设备
CN216575824U (zh) 一种金属切管机
CN217965196U (zh) 一种焊接平台
CN219924719U (zh) 一种型钢切割机
CN219441898U (zh) 一种转基因样品检测用研磨装置
CN219169492U (zh) 直钢筋裁切固定夹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