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550898U - 一种润滑油回油装置、空调系统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一种润滑油回油装置、空调系统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550898U
CN219550898U CN202320662261.4U CN202320662261U CN219550898U CN 219550898 U CN219550898 U CN 219550898U CN 202320662261 U CN202320662261 U CN 202320662261U CN 219550898 U CN219550898 U CN 21955089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iner
pipe
lubricating oil
air outlet
compress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66226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丛龙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du Technology Wuh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du Technology Wuh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du Technology Wuh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du Technology Wuh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662261.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55089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55089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55089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mpressor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润滑油回油装置、空调系统及车辆。该润滑油回油装置包括容置器、分离管及出气管,容置器具有容纳腔,容置器的侧部与压缩机的排气管连接,容置器的底部与压缩机的进气管连接;分离管设置在容纳腔内,分离管具有第一进气口和第一出气口,第一进气口朝向容置器的底部设置且第一进气口与容置器的底部之间具有间隙,第一出气口连接至容置器的顶部;出气管与分离管相互连通,出气管具有第二进气口和第二出气口,第二进气口与第一出气口连接,第二出气口设置于容纳腔外。

Description

一种润滑油回油装置、空调系统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汽车附属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润滑油回油装置、空调系统及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对新能源汽车推广力度的不断加大,具备绿色环保特性的纯电动汽车成为未来汽车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其将逐步取代传统燃油客车成为寻常百姓的日常出行交通工具。近年来,新能源汽车的各项性能也在不断改进。
在新能源汽车的空调系统中,压缩机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压缩机通过电动机带动压缩泵实现气体的压缩。在现有的汽车空调系统中,压缩机内部的润滑油随着气态冷媒排出到各个换热器及空调管路内,部分润滑油在空调零件内聚集而无法回到压缩机内,从而造成压缩机润滑不良,甚至磨损失效。同时,润滑油的回油不良也会导致润滑油的加注量升高,造成成本浪费。
有鉴于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润滑油回油装置、空调系统及车辆的新技术方案。
根据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润滑油回油装置,所述润滑油回油装置包括:
容置器,所述容置器具有容纳腔,所述容置器的侧部与压缩机的排气管连接,所述容置器的底部与压缩机的进气管连接;
分离管,所述分离管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所述分离管具有第一进气口和第一出气口,所述第一进气口朝向所述容置器的底部设置且所述第一进气口与所述容置器的底部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第一出气口连接至所述容置器的顶部;
出气管,所述出气管与所述分离管相互连通,所述出气管具有第二进气口和第二出气口,所述第二进气口与所述第一出气口连接,所述第二出气口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外;
压缩机排出的气体从所述容置器的侧部进入容纳腔内,然后朝向所述容置器的底部流动,再经由第一进气口进入到所述分离管内,气体在所述分离管内朝向所述出气管流动并通过所述出气管的第二出气口排出,且气体中包含的润滑油滴落于所述容置器的底部。
可选地,所述容置器的侧部与压缩机的排气管连接的位置高于所述分离管的第一进气口。
可选地,所述分离管与所述出气管为一体式结构。
可选地,所述容置器包括壳体及盖体,所述壳体具有相对设置的底部及开口部,所述盖体盖设于所述开口部;
所述容置器被配置为:压缩机排出的气体经由所述容置器降低脉动和噪声。
可选地,所述壳体的侧壁凸出设置有连接台,压缩机的排气管与所述连接台连接。
可选地,所述润滑油回油装置还包括油量传感器,所述油量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且位于所述容置器的底部,所述油量传感器用于检测滴落于所述容置器底部的润滑油的油量值。
可选地,所述润滑油回油装置还包括毛细管,所述容置器的底部开设有回油口,所述毛细管的第一端经由所述回油口连通至所述容纳腔,所述毛细管的第二端通过管道连接至压缩机的进气管。
可选地,所述润滑油回油装置还包括过滤网,所述过滤网设置在所述毛细管的第一端。
根据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系统,所述空调系统包括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润滑油回油装置及压缩机,所述压缩机的一端连接有进气管、另一端连接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与所述容置器的侧部连接,所述容置器的底部连接至所述进气管。
可选地,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管道及设置于所述管道的控制阀,所述容置器的底部通过所述管道与所述进气管连接。
可选地,所述润滑油回油装置还包括油量传感器,所述油量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且位于所述容置器的底部,所述油量传感器用于检测滴落于所述容置器底部的润滑油的油量值;
在所述油量传感器检测得到的油量值小于油量阈值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阀关闭;在所述油量传感器检测得到的油量值大于油量阈值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阀开启。
根据本申请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如第二方面所述的空调系统。
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润滑油回油装置,润滑油和冷媒气体能够很好地分离,其中,润滑油滴落至容置器的底部并从压缩机的进气管返回到压缩机中,而冷媒气体则从分离管进入到出气管后排出至空调系统的其它换热器中。从而缓解了压缩机由于缺少润滑油而造成的磨损失效问题;同时可以节省润滑油的加注量从而降低成本。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图1是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润滑油回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空调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润滑油回油装置;101、容置器;1000、容纳腔;1011、壳体;1012、盖体;1013、连接台;102、分离管;103、出气管;104、油量传感器;105、毛细管;106、过滤网。
2、压缩机;20、进气管;21、排气管;22、密封圈;3、管道;4、控制阀;5、第一冷媒阀;6、第二冷媒阀;7、第一冷凝器;8、风扇;9、换热器;10、第三冷媒阀;11、电池冷却器;12、第四冷媒阀;13、鼓风机;14、第二冷凝器;15、水泵;16、动力电池;17、气液分离器。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申请的范围。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申请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参照图1所示,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润滑油回油装置1。所述润滑油回油装置1包括容置器101、分离管102及出气管103,所述容置器101具有容纳腔1000,所述容置器101的侧部与压缩机的排气管连接,所述容置器101的底部与压缩机的进气管连接;
所述分离管102设置在所述容纳腔1000内,所述分离管102具有第一进气口和第一出气口,所述第一进气口朝向所述容置器101的底部设置且所述第一进气口与所述容置器101的底部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第一出气口连接至所述容置器101的顶部;所述出气管103与所述分离管102相互连通,所述出气管103具有第二进气口和第二出气口,所述第二进气口与所述第一出气口连接,所述第二出气口设置于所述容纳腔1000外;
压缩机排出的气体从所述容置器101的侧部进入容纳腔1000内,然后朝向所述容置器101的底部流动,再经由第一进气口进入到所述分离管102内,气体在所述分离管102内朝向所述出气管103流动并通过所述出气管103的第二出气口排出,且气体中包含的润滑油滴落于所述容置器101的底部;具体地,气体中包含的润滑油经由第一进气口滴落于所述容置器101的底部。
对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润滑油回油装置,将压缩机的排气管连接至容置器101的侧部,并且容置器101的底部连接至压缩机的进气管;这样,从压缩机的排气管排出的携带润滑油的冷媒气体进入到容置器101后,在分离管102中,冷媒气体与润滑油进行分离。具体地,润滑油在重力的作用下会向下流动并滴落至容置器101的底部,而冷媒气体则会向上流动从分离管102进入到出气管103。此外,由于携带润滑油的冷媒气体从压缩机的排气管出来后,首先进入到容置器101内的容纳腔1000这一容积较大的空间内,然后再进入到容积较小的分离管102中,因此携带润滑油的冷媒气体会高速流动撞击分离管102产生离心力,在离心力和重力的共同作用下,润滑油和冷媒气体能够很好地分离;其中,润滑油滴落至容置器101的底部并从压缩机的进气管返回到压缩机中,而冷媒气体则从分离管102进入到出气管103后排出至空调系统的其它换热器中。从而缓解了压缩机由于缺少润滑油而造成的磨损失效问题;同时可以节省润滑油的加注量从而降低成本。
参照图1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容置器101的侧部与压缩机的排气管连接的位置高于所述分离管102的第一进气口。
在该具体的例子中,由于容置器101的侧部与压缩机的排气管连接的位置高于分离管102的第一进气口,因此携带润滑油的冷媒气体从压缩机的排气管经由容置器101的侧部进入到容置器101的容纳腔1000后,会首先向下流动,然后经由第一进气口进入到分离管102内后再向上流动,最后进入到出气管103中;这样的流动过程能够提高冷媒气体和润滑油的分离效果,让冷媒气体和润滑油分离得更加彻底。
参照图1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分离管102与所述出气管103为一体式结构。
在该具体的例子中,将分离管102与出气管103构造为一体式结构,即采用一根管道,在管道下部,冷媒气体与润滑油逐渐分离,因此管道下部作为分离管102;在管道上部,与润滑油分离之后的冷媒气体排出润滑油回油装置1,因此管道上部作为出气管103。这样分离管102和出气管103的设置方式更加简单,有利于简化整个润滑油回油装置1的结构。当然,分离管102和出气管103也可以是两根不同的管道,并且两根管道相互连通。
参照图1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容置器101包括壳体1011及盖体1012,所述壳体1011具有相对设置的底部及开口部,所述盖体1012盖设于所述开口部;
所述容置器101被配置为:压缩机排出的气体经由所述容置器101降低脉动和噪声。
在该具体的例子中,由于冷媒气体从压缩机的排气管出来之后,在进入到空调系统内的其它换热器之前,会首先进入到容置器101中;这样容置器101中会存储一定量的气体;相比冷媒气体从压缩机直接进入到其它换热器中,通过容置器101对冷媒气体进行中转,可以降低空调系统内冷媒气体的压力脉动、降低噪声,提升NVH(噪声、振动与舒适性)性能。因此,容置器101起到了消音器的作用。
进一步地,出气管103穿过盖体1012并连接至润滑油回油装置1的外部。
参照图1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1011的侧壁凸出设置有连接台1013,压缩机的排气管与所述连接台1013连接。
在该具体的例子中,在壳体1011的侧壁凸出设置的连接台1013可以方便对压缩机的排气管进行连接,使压缩机的排气管与容置器101连接得更加牢靠。进一步地,在压缩机的排气管与连接台1013连接的位置处设置有密封圈22以提高密封性能。
参照图1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润滑油回油装置还包括油量传感器104,所述油量传感器104设置在所述容纳腔1000内且位于所述容置器101的底部,所述油量传感器104用于检测滴落于所述容置器101底部的润滑油的油量值。
在该具体的例子中,通过设置油量传感器104可以对滴落于容置器101底部的润滑油进行定量检测,精确获得润滑油的油量值。
参照图1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润滑油回油装置还包括毛细管105,所述容置器101的底部开设有回油口,所述毛细管105的第一端经由所述回油口连通至所述容纳腔1000,所述毛细管105的第二端通过管道连接至压缩机的进气管。
在该具体的例子中,通过设置毛细管105帮助滴落于容置器101底部的润滑油回油至压缩机中,这样可以保证润滑油的回油效果;并且毛细管105可以阻止冷媒气体返回到压缩机中。
参照图1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润滑油回油装置还包括过滤网106,所述过滤网106设置在所述毛细管105的第一端。
在该具体的例子中,通过设置过滤网106可以对返回至压缩机的润滑油进行过滤,滤除润滑油中包含的杂质,提高润滑油的回油质量。
参照图2所示,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系统,所述空调系统包括如上所述的润滑油回油装置1及压缩机2,所述压缩机2的一端连接有进气管20、另一端连接有排气管21,所述排气管21与所述容置器101的侧部连接,所述容置器101的底部连接至所述进气管20。
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空调系统中,由于设置了润滑油回油装置1,将压缩机2的排气管21连接至润滑油回油装置1中容置器101的侧部,并且容置器101的底部连接至压缩机2的进气管20;从压缩机2的排气管21排出的携带润滑油的冷媒气体进入到润滑油回油装置1中的容置器101后,在润滑油回油装置1中的分离管102中,冷媒气体与润滑油进行分离,冷媒气体从分离管102进入到出气管103后排出至该空调系统的其它换热器中;而润滑油则滴落至容置器101的底部并从压缩机的进气管20返回到压缩机2中。这样减小了在该空调系统中润滑油的循环量,提高了空调系统的换热器中冷媒的比例,从而提升了换热效率,并且缓解了压缩机由于缺少润滑油而造成的磨损失效问题;同时可以节省润滑油的加注量从而降低成本。
参照图2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管道3及设置于所述管道3的控制阀4,所述容置器101的底部通过所述管道3与所述进气管20连接。
在该具体的例子中,通过控制阀4的开启或关闭,可以控制滴落于容置器101底部的润滑油是否返回到压缩机2中,从而实现润滑油回油的主动控制。
进一步地,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润滑油回油装置1还包括油量传感器104,所述油量传感器104设置在所述容纳腔1000内且位于所述容置器101的底部,所述油量传感器104用于检测滴落于所述容置器101底部的润滑油的油量值;
在所述油量传感器104检测得到的油量值小于油量阈值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阀4关闭;在所述油量传感器104检测得到的油量值大于油量阈值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阀4开启。
在该具体的例子中,油量传感器104检测得到的油量值发送至车辆的控制器,在控制器中对该油量值进行判断;当油量值大于预设的油量阈值时,在控制器的控制作用下,控制阀4开启,从而润滑油返回到压缩机2中;当油量值小于预设的油量阈值时,在控制器的控制作用下,控制阀4关闭,从而润滑油暂时不返回到压缩机2中。这样可以实现在该空调系统中主动控制润滑油的回油量。
进一步地,参照图2所示,该空调系统还包括第一冷媒阀5、第二冷媒阀6、第一冷凝器7、风扇8、换热器9、第三冷媒阀10、电池冷却器11、第四冷媒阀12、鼓风机13、第二冷凝器14、水泵15、动力电池16及气液分离器17,气液分离器17的作用是对气态冷媒和液态冷媒进行分离。
参照图2所示,润滑油回油装置1的出气管103连接两路,其中一路依次连接第一冷媒阀5和换热器9,换热器9旁设置有风扇8;另外一路依次连接第二冷媒阀6和第一冷凝器7;换热器9与第一冷凝器7汇合之后连接两路,其中一路依次连接第三冷媒阀10和电池冷却器11,另外一路依次连接第四冷媒阀12和第二冷凝器14,第二冷凝器14旁设置有鼓风机13;电池冷却器11和第二冷凝器14汇合之后连接至气液分离器17,气液分离器17还与压缩机2的进气管20连接;并且电池冷却器11还与水泵15及动力电池16连接形成回路。
根据本申请的又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如上所述的空调系统。
上文实施例中重点描述的是各个实施例之间的不同,各个实施例之间不同的优化特征只要不矛盾,均可以组合形成更优的实施例,考虑到行文简洁,在此则不再赘述。
虽然已经通过例子对本申请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例子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申请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申请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本申请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Claims (12)

1.一种润滑油回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油回油装置包括:
容置器(101),所述容置器(101)具有容纳腔(1000),所述容置器(101)的侧部与压缩机的排气管连接,所述容置器(101)的底部与压缩机的进气管连接;
分离管(102),所述分离管(102)设置在所述容纳腔(1000)内,所述分离管(102)具有第一进气口和第一出气口,所述第一进气口朝向所述容置器(101)的底部设置且所述第一进气口与所述容置器(101)的底部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第一出气口连接至所述容置器(101)的顶部;
出气管(103),所述出气管(103)与所述分离管(102)相互连通,所述出气管(103)具有第二进气口和第二出气口,所述第二进气口与所述第一出气口连接,所述第二出气口设置于所述容纳腔(1000)外;
压缩机排出的气体从所述容置器(101)的侧部进入容纳腔(1000)内,然后朝向所述容置器(101)的底部流动,再经由第一进气口进入到所述分离管(102)内,气体在所述分离管(102)内朝向所述出气管(103)流动并通过所述出气管(103)的第二出气口排出,且气体中包含的润滑油滴落于所述容置器(101)的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润滑油回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器(101)的侧部与压缩机的排气管连接的位置高于所述分离管(102)的第一进气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润滑油回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管(102)与所述出气管(103)为一体式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润滑油回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器(101)包括壳体(1011)及盖体(1012),所述壳体(1011)具有相对设置的底部及开口部,所述盖体(1012)盖设于所述开口部;
所述容置器(101)被配置为:压缩机排出的气体经由所述容置器(101)降低脉动和噪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润滑油回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11)的侧壁凸出设置有连接台(1013),压缩机的排气管与所述连接台(1013)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润滑油回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油回油装置还包括油量传感器(104),所述油量传感器(104)设置在所述容纳腔(1000)内且位于所述容置器(101)的底部,所述油量传感器(104)用于检测滴落于所述容置器(101)底部的润滑油的油量值。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润滑油回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油回油装置还包括毛细管(105),所述容置器(101)的底部开设有回油口,所述毛细管(105)的第一端经由所述回油口连通至所述容纳腔(1000),所述毛细管(105)的第二端通过管道连接至压缩机的进气管。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润滑油回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油回油装置还包括过滤网(106),所述过滤网(106)设置在所述毛细管(105)的第一端。
9.一种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系统包括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润滑油回油装置(1)及压缩机(2),所述压缩机(2)的一端连接有进气管(20)、另一端连接有排气管(21),所述排气管(21)与所述容置器(101)的侧部连接,所述容置器(101)的底部连接至所述进气管(20)。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管道(3)及设置于所述管道(3)的控制阀(4),所述容置器(101)的底部通过所述管道(3)与所述进气管(20)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油回油装置(1)还包括油量传感器(104),所述油量传感器(104)设置在所述容纳腔(1000)内且位于所述容置器(101)的底部,所述油量传感器(104)用于检测滴落于所述容置器(101)底部的润滑油的油量值;
在所述油量传感器(104)检测得到的油量值小于油量阈值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阀(4)关闭;在所述油量传感器(104)检测得到的油量值大于油量阈值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阀(4)开启。
12.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包括如权利要求9-11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系统。
CN202320662261.4U 2023-03-29 2023-03-29 一种润滑油回油装置、空调系统及车辆 Active CN21955089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62261.4U CN219550898U (zh) 2023-03-29 2023-03-29 一种润滑油回油装置、空调系统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62261.4U CN219550898U (zh) 2023-03-29 2023-03-29 一种润滑油回油装置、空调系统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550898U true CN219550898U (zh) 2023-08-18

Family

ID=877038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662261.4U Active CN219550898U (zh) 2023-03-29 2023-03-29 一种润滑油回油装置、空调系统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55089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39045A (zh) 内燃机的油气分离装置
CN202304145U (zh) 制冷/空调系统用贮液器与气液分离器紧凑型结构
CN102252472A (zh) 制冷/空调系统用贮液器与气液分离器紧凑型结构
CN110849048A (zh) 用于汽车热泵空调的气液分离器
CN114857012A (zh) 一种压缩机回油结构、压缩机和空调器
CN219550898U (zh) 一种润滑油回油装置、空调系统及车辆
CN211648463U (zh) 压缩机、压缩机组件、热交换系统及电器设备
CN210686311U (zh) 一种压缩机的上壳盖组件、压缩机及制冷设备
CN202562151U (zh) 空调系统
CN109958529B (zh) 涡轮增压器润滑油回油装置
CN208106523U (zh) 一种中型柴油发动机用曲轴箱通风系统
CN114857011A (zh) 一种压缩机回油结构、压缩机和空调器
CN111810407A (zh) 压缩机的油气分离结构、压缩机及空调
CN208534767U (zh) 一种油分装置及压缩机
CN207999973U (zh) 一种氨制冷系统气液分离回油设备
CN203385240U (zh) 带有回油结构的变频多联机
CN207999974U (zh) 一种氟制冷系统气液油分离器
CN2305627Y (zh) 从制冷装置中分离油的装置
CN212360192U (zh) 压缩机的油气分离结构、压缩机及空调
CN221403557U (zh) 一种蒸气压缩制冷循环用低温油分离器
CN219063831U (zh) 一种螺杆空压机用集成式气液分离器
CN208025901U (zh) 一种离心式油水分离器
CN219368066U (zh) 一种泳池除湿热泵机组专用内置抛油管的油分离器
CN217481540U (zh) 一种压缩机回油结构、压缩机和空调器
CN215486571U (zh) 一种涡旋压缩机和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