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549640U - 一种蝶阀阀座及蝶阀 - Google Patents

一种蝶阀阀座及蝶阀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549640U
CN219549640U CN202320293193.9U CN202320293193U CN219549640U CN 219549640 U CN219549640 U CN 219549640U CN 202320293193 U CN202320293193 U CN 202320293193U CN 219549640 U CN219549640 U CN 2195496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linder
valve
butterfly valve
grooves
butterf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293193.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建春
王�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esen Cloud Valve Technology Jiangs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esen Cloud Valve Technology Jiangs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esen Cloud Valve Technology Jiangsu Co ltd filed Critical Desen Cloud Valve Technology Jiangs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293193.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5496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5496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54964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12Improving ICE efficiencies

Landscapes

  • Lift Valv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蝶阀阀座及蝶阀,包括阀壳,所述阀壳内壁设置硬质内筒,所述阀壳左右两端均向内凹陷形成凹槽,所述硬质内筒左右两端均设置限位橡胶环,两个所述限位橡胶环分别设置在两个凹槽内部朝内壁上,所述凹槽内部朝内壁上等距安装呈圆形布置的多个横向布置的圆柱且圆柱贯穿限位橡胶环,所述圆柱朝外端设置曲面朝外布置的半圆球头且半圆球头位于限位橡胶环朝外端,所述凹槽环形内壁向外凹陷形成卡槽,所述卡槽上装配卡簧,所述卡簧贴合在限位橡胶环朝外端,该设计利用卡簧有效防限位橡胶环的外边缘发生翘起现象,增加组装效果,并达到硬质内筒与阀壳之间限制安装的目的,有效防硬质内筒发生滑动,提升使用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蝶阀阀座及蝶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蝶阀阀座及蝶阀,属于蝶阀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蝶阀又叫翻板阀,是一种结构简单的调节阀,可用于低压管道介质的开关控制的蝶阀是指关闭件(阀瓣或蝶板)为圆盘,围绕阀轴旋转来达到开启与关闭的一种阀,在管道上主要起切断和节流作用,而阀座是蝶阀的主要零件之一,主要为蝶板提供安装空间,当阀杆带动蝶板转动时,使蝶板在阀座内进行转动,目前蝶阀阀座一般由阀壳以及位于阀壳内的硬质内筒构成,在组装时,一般直接将硬质内筒插入阀壳内,进而使硬质内筒与阀壳过盈配合,但是阀壳与硬质内筒在加工过程中,会使阀壳与硬质内筒出现尺寸差,易造成阀壳与硬质内筒之间的组装产生不契合的现象,导致蝶板在硬质内筒内进行转动过程中,进而引起阀壳与硬质内筒之间出现产生滑动现象,易出现渗漏的现象,影响使用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蝶阀阀座及蝶阀,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达到硬质内筒与阀壳之间限制安装的目的,有效防硬质内筒发生滑动,提升使用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蝶阀阀座,包括阀壳,所述阀壳内壁设置硬质内筒,所述阀壳左右两端均向内凹陷形成凹槽,所述硬质内筒左右两端均设置限位橡胶环,两个所述限位橡胶环分别设置在两个凹槽内部朝内壁上,所述凹槽内部朝内壁上等距安装呈圆形布置的多个横向布置的圆柱且圆柱贯穿限位橡胶环,所述圆柱朝外端设置曲面朝外布置的半圆球头且半圆球头位于限位橡胶环朝外端,所述凹槽环形内壁向外凹陷形成卡槽,所述卡槽上装配卡簧且卡簧位于半圆球头朝外侧,所述卡簧贴合在限位橡胶环朝外端。
进一步地,所述硬质内筒外端对称设置两个横截面呈三角形的第一环形凸起,所述阀壳内壁向外凹陷形成两个环形槽且环形槽内设置第一环形凸起。
进一步地,所述阀壳左右两端面向内凹陷形成第一密封槽且第一密封槽位于凹槽外侧,所述第一密封槽上装配第一密封件。
进一步地,所述硬质内筒上下两端均安装竖向布置的安装柱且安装柱位于两个第一环形凸起之间,所述安装柱朝外端中间位置向内凹陷形成轴孔,所述轴孔贯穿安装柱并延伸入硬质内筒内壁上。
进一步地,所述轴孔环形内壁等距设置上下排列布置的多个第二环形凸起,所述安装柱、硬质内筒以及多个第二环形凸起呈一体化成型结构。
一种蝶阀,包括阀座,所述硬质内筒内活动安装蝶板,所述阀壳上端中间位置安装竖向布置的直筒,所述阀壳下端中间位置设置辅助筒,所述直筒上端中间位置转动连接竖向布置的轴杆,所述轴杆下端贯穿直筒、阀壳、蝶板以及硬质内筒上的两个轴孔并延伸入辅助筒内,且轴杆与辅助筒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直筒左右两端以及辅助筒左右两端均固定安装板,且安装板设置在阀壳外端,所述安装板前端面向后凹陷形成安装孔且安装孔贯穿安装板。
进一步地,所述轴杆外端向内凹陷形成多个第二密封槽,所述第二密封槽上装配第二密封件,且第二密封件贴合在直筒内壁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先将硬质内筒安装到阀壳内,并使两个限位橡胶环分别装配到两个凹槽内,并利用半圆球头以及圆柱,使限位橡胶环限制定位安装到凹槽内,并将卡簧装配到卡槽上,有效防限位橡胶环的外边缘发生翘起现象,增加组装效果,并达到硬质内筒与阀壳之间限制安装的目的,有效防硬质内筒发生滑动,提升使用效果。
2、使第一环形凸起卡入环形槽内,从而使硬质内筒与阀壳之间可产生充足的回弹空间,方便组装操作,并且使硬质内筒与阀壳之间具有良好的密封连接,同时使硬质内筒与阀壳之间限制连接,进而使硬质内筒与阀壳之间具有很好的组装稳定性,功能性好。
3、将辅助柱上的矩形槽套装到矩形柱上,可对端盖进行转动,从而使辅助柱、轴杆以及蝶板进行转动,实现控制操作,当操作完成后,先使辅助柱与矩形柱分离,再使端盖与圆板之间重新螺纹连接,此时端盖与圆板形成一个密封空间,而矩形柱位于密封空间内,达到对矩形柱进行隐藏保护的目的,有效减少产生误操作概率,安全性和功能性好。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蝶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蝶阀的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蝶阀阀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蝶阀阀座中硬质内筒的剖视图;
图5为图2中A部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蝶阀中端盖与圆板的装配图。
图中:1-阀壳、2-蝶板、3-直筒、4-限位橡胶环、5-半圆球头、6-卡簧、7-凹槽、8-硬质内筒、9-圆柱、11-环形橡胶垫、12-安装板、13-辅助筒、21-轴杆、31-端盖、32-矩形槽、33-辅助柱、34-圆板、35-矩形柱、81-第一环形凸起、82-第二环形凸起、83-轴孔、84-安装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3和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蝶阀阀座,包括阀壳1,将呈圆形结构的硬质内筒8设置在阀壳1内壁上,在阀壳1内壁向外凹陷形成两个环形槽,并将位于硬质内筒8外端并且横截面呈三角形的第一环形凸起81设置在环形槽内,在硬质内筒8与阀壳1之间进行组装时,先将硬质内筒8安插到阀壳1内,可使第一环形凸起81卡入环形槽内,从而使硬质内筒8与阀壳1之间可产生充足的回弹空间,方便组装操作,并且使硬质内筒8与阀壳1之间具有良好的密封连接,同时使硬质内筒8与阀壳1之间限制连接,进而使硬质内筒8与阀壳1之间具有很好的组装稳定性,功能性好。
如图3所示,在阀壳1左右两端均向内凹陷形成凹槽7,并将分别位于两个凹槽7内部朝内壁上的两个限位橡胶环4分别设置在硬质内筒8左右两端上,再将呈圆形布置的多个横向布置并贯穿限位橡胶环4的圆柱9等距安装在凹槽7内部朝内壁上,利用圆柱9使限位橡胶环4与凹槽7之间定位安装,并为半圆球头5提供安装载体,将位于限位橡胶环4朝外端并且曲面朝外布置的半圆球头5设置在圆柱9朝外端上,通过半圆球头5防限位橡胶环4与圆柱9之间发生脱离现象,在凹槽7环形内壁向外凹陷形成卡槽,并将位于半圆球头5朝外侧以及贴合在限位橡胶环4朝外端的卡簧6装配到卡槽上,利用卡簧6防限位橡胶环4的外边缘进行限制。
具体地,在组装时,先将硬质内筒8安装到阀壳1内,并使两个限位橡胶环4分别装配到两个凹槽7内,同时使半圆球头5贯穿限位橡胶环4,而圆柱9位于限位橡胶环4内,从而使限位橡胶环4限制定位安装到凹槽7内,然后将卡簧6装配到卡槽上,从而使卡簧6贴合到限位橡胶环4外端上,进而有效防限位橡胶环4的外边缘发生翘起现象,增加组装效果,并达到硬质内筒8与阀壳1之间限制安装的目的,有效防硬质内筒8发生滑动,提升使用效果。
如图3和图4所示,在阀壳1左右两端面向内凹陷形成位于凹槽7外侧的第一密封槽,通过第一密封槽为第一密封件提供安装空间,并将第一密封件装配到第一密封槽上,通过第一密封件实现阀壳1的密封安装,第一密封件可采用环形橡胶垫11,将两个位于第一环形凸起81之间的呈竖向布置的安装柱84分别安装到硬质内筒8上下两端上,在安装柱84朝外端中间位置向内凹陷形成贯穿安装柱84并延伸入硬质内筒8内壁上的轴孔83,通过轴孔83便于轴杆21与硬质内筒8之间的安装,在轴孔83环形内壁等距设置上下排列布置的多个第二环形凸起82,多个第二环形凸起82配合使用,使轴杆21与硬质内筒8之间密封连接,有效减少泄漏概率,且安装柱84、硬质内筒8以及多个第二环形凸起82呈一体化成型结构,一体化成型结构的设计,便于生产。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还提供含有上述阀座的一种蝶阀,可将呈圆形结构的蝶板2活动安装到硬质内筒8内,并将竖向布置的直筒3安装到阀壳1上端中间位置上,而辅助筒13设置在阀壳1下端中间位置上,再将贯穿直筒3、阀壳1、蝶板2以及硬质内筒8上的两个轴孔83的竖向布置的轴杆21转动连接到直筒3上端中间位置上,将通过轴承与辅助筒13转动连接的轴杆21下端延伸入辅助筒13内,直筒3与辅助筒13配合使用,使轴杆21与阀壳1之间的安装,可将设置在阀壳1外端的四个呈矩形结构的安装板12分别固定到直筒3左右两端以及辅助筒13左右两端上,在安装板12前端面向后凹陷形成贯穿安装板12的安装孔,安装板12与安装孔配合使用,实现阀壳1的安装,在轴杆21外端向内凹陷形成多个第二密封槽,通过第二密封槽为第二密封件提供安装空间,并将贴合在直筒3内壁上的第二密封件装配到第二密封槽上,利用第二密封件使轴杆21与直筒3之间密封连接,第二密封件可采用O型圈。
具体地,可将阀壳1放置到管道的端口上,并使安装板12与管道上的法兰贴合,然后将螺栓贯穿安装板12上的安装孔以及法兰上的孔并与螺母螺纹连接,进而实现阀壳1与管道之间连通固定安装,在使用时,可对轴杆21进行转动,进而使蝶板2在硬质内筒8内进行转动,从而实现对管道内介质流量的控制。
如图1、图2、图5和图6所示,将位于直筒3上端的圆板34转动连接在轴杆21外端,通过圆板34为端盖31提供安装载体,并将位于端盖31内的矩形柱35固定在轴杆21上端中间位置,再将圆板34螺纹连接在开口朝下布置的端盖31内,利用端盖31一方面对矩形柱35进行隐藏保护,另一方面为辅助柱33提供安装载体,并将辅助柱33固定到端盖31上端中间位置上,在辅助柱33上端面向下凹陷形成与矩形柱35配合使用的矩形槽32。
具体地,在使用时,先对端盖31进行转动,因圆板34与端盖31螺纹连接,所以端盖31转动同时使圆板34向上移动,进而使端盖31与圆板34分离,然后对端盖31进行转动,从而使辅助柱33呈朝下状态,然后将辅助柱33上的矩形槽32套装到矩形柱35上,从而使辅助柱33与轴杆21之间限制连接,然后在对端盖31进行转动,从而使辅助柱33与轴杆21进行转动,进而使蝶板2进行转动,实现控制操作,当操作完成后,向上移动端盖31,进而使辅助柱33与矩形柱35分离,然后对端盖31进行转动,从而使端盖31的开口呈朝下状态,然后使端盖31与圆板34之间重新螺纹连接,此时端盖31与圆板34形成一个密封空间,而矩形柱35位于密封空间内,达到对矩形柱35进行隐藏保护的目的,有效减少产生误操作概率,安全性和功能性好。
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8)

1.一种蝶阀阀座,其特征在于:包括阀壳(1),所述阀壳(1)内壁设置硬质内筒(8),所述阀壳(1)左右两端均向内凹陷形成凹槽(7),所述硬质内筒(8)左右两端均设置限位橡胶环(4),两个所述限位橡胶环(4)分别设置在两个凹槽(7)内部朝内壁上,所述凹槽(7)内部朝内壁上等距安装呈圆形布置的多个横向布置的圆柱(9)且圆柱(9)贯穿限位橡胶环(4),所述圆柱(9)朝外端设置曲面朝外布置的半圆球头(5)且半圆球头(5)位于限位橡胶环(4)朝外端,所述凹槽(7)环形内壁向外凹陷形成卡槽,所述卡槽上装配卡簧(6)且卡簧(6)位于半圆球头(5)朝外侧,所述卡簧(6)贴合在限位橡胶环(4)朝外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蝶阀阀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质内筒(8)外端对称设置两个横截面呈三角形的第一环形凸起(81),所述阀壳(1)内壁向外凹陷形成两个环形槽且环形槽内设置第一环形凸起(8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蝶阀阀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壳(1)左右两端面向内凹陷形成第一密封槽且第一密封槽位于凹槽(7)外侧,所述第一密封槽上装配第一密封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蝶阀阀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质内筒(8)上下两端均安装竖向布置的安装柱(84)且安装柱(84)位于两个第一环形凸起(81)之间,所述安装柱(84)朝外端中间位置向内凹陷形成轴孔(83),所述轴孔(83)贯穿安装柱(84)并延伸入硬质内筒(8)内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蝶阀阀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孔(83)环形内壁等距设置上下排列布置的多个第二环形凸起(82),所述安装柱(84)、硬质内筒(8)以及多个第二环形凸起(82)呈一体化成型结构。
6.一种蝶阀,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阀座,所述硬质内筒(8)内活动安装蝶板(2),所述阀壳(1)上端中间位置安装竖向布置的直筒(3),所述阀壳(1)下端中间位置设置辅助筒(13),所述直筒(3)上端中间位置转动连接竖向布置的轴杆(21),所述轴杆(21)下端贯穿直筒(3)、阀壳(1)、蝶板(2)以及硬质内筒(8)上的两个轴孔(83)并延伸入辅助筒(13)内,且轴杆(21)与辅助筒(13)转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筒(3)左右两端以及辅助筒(13)左右两端均固定安装板(12),且安装板(12)设置在阀壳(1)外端,所述安装板(12)前端面向后凹陷形成安装孔且安装孔贯穿安装板(12)。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杆(21)外端向内凹陷形成多个第二密封槽,所述第二密封槽上装配第二密封件,且第二密封件贴合在直筒(3)内壁上。
CN202320293193.9U 2023-02-23 2023-02-23 一种蝶阀阀座及蝶阀 Active CN2195496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93193.9U CN219549640U (zh) 2023-02-23 2023-02-23 一种蝶阀阀座及蝶阀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93193.9U CN219549640U (zh) 2023-02-23 2023-02-23 一种蝶阀阀座及蝶阀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549640U true CN219549640U (zh) 2023-08-18

Family

ID=877042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293193.9U Active CN219549640U (zh) 2023-02-23 2023-02-23 一种蝶阀阀座及蝶阀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54964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9549640U (zh) 一种蝶阀阀座及蝶阀
CN203115088U (zh) 一种节温器密封圈
CN210949982U (zh) 一种球阀系统
CN213245354U (zh) 一种衬氟减压阀
CN210218716U (zh) 一种流量调节阀
CN219549658U (zh) 一种多密封球阀
TWM622707U (zh) 流體通道之密封元件
CN104896157B (zh) 直动式安全阀
CN203892586U (zh) 双偏心金属硬密封蝶阀
CN216279478U (zh) 一种薄型剪切阀
CN215059573U (zh) 具有防抱死功能的高温蝶阀
CN213929681U (zh) 一种专用高温平衡笼式调节阀
CN220816592U (zh) 一种自过滤闸阀
CN204922072U (zh) 硬密封球阀
CN219911783U (zh) 一种防卡死密封蝶阀
CN206526629U (zh) 空气净化器滤芯安装结构及空气净化器
CN220151963U (zh) 一种可调节止回阀
CN204922071U (zh) 双阀座硬密封球阀
CN218118679U (zh) 一种多段式套筒控速调节阀
CN220956895U (zh) 一种新型磁性防盗软密封闸阀阀芯
CN211574286U (zh) 一种硬密封蝶阀
CN216812892U (zh) 一种新型全衬四氟法兰蝶阀
CN115899373A (zh) 一种压差自平衡单座调节阀
CN219282505U (zh) 两位五通球阀
CN213117546U (zh) 一种可拆卸闸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