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548664U - 新型汽车门锁结构 - Google Patents

新型汽车门锁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548664U
CN219548664U CN202223385779.2U CN202223385779U CN219548664U CN 219548664 U CN219548664 U CN 219548664U CN 202223385779 U CN202223385779 U CN 202223385779U CN 219548664 U CN219548664 U CN 21954866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nent
pawl
ice breaking
locking
lock tongu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38577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建纲
杜金良
肖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Inteva Automobile Door Syste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Inteva Automobile Door Syste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Inteva Automobile Door System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Inteva Automobile Door System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385779.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54866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5486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54866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40Engine management systems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汽车门锁结构,包括:壳体、锁舌、第一复位构件、棘爪、开锁拉线、第二复位构件、上锁构件、吸合拉线、第三复位构件、破冰构件和第四复位构件,锁舌和棘爪配合实现锁舌的全开、半锁和全锁状态,开锁拉线拉动棘爪转动从而进行开锁,吸合拉线拉动上锁构件移动从而拨动锁舌转动进而进行上锁,棘爪拨动破冰构件移动从而驱动锁舌转动使得门锁具有破冰功能,本实用新型的新型汽车门锁结构适用于新型门锁系统的上部门锁,具有手动开启功能、电动开启功能、自动吸合功能和低温破冰功能,且体积紧凑、功能可靠、安装方便、成本低。

Description

新型汽车门锁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门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汽车门锁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我们国家汽车市场的不断发展壮大,对汽车系统的智能化,自动化,进出便利化有了更高的要求,很多汽车厂家响应市场需求,不断推出不少无B柱和自动开关门以及后门对开门的车型,而且对汽车门锁这个汽车的重要零部件,提出了新的要求,由于新的车门设计,锁钩位置不再位于车门框中,如图1、图2所示,新型门锁系统适合采用控制执行器加上、下双锁结构,因此,传统门锁已不再适合该型车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进行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新型门锁系统的上部门锁的新型汽车门锁结构。本实用新型的新型汽车门锁结构具有手动开启功能、电动开启功能、自动吸合功能和低温破冰功能,且体积紧凑、功能可靠、安装方便、成本低。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汽车门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
锁舌,转动安装在所述壳体上,所述锁舌上设置有第一啮合齿、第二啮合齿、吸合拨动构件和破冰拨动构件;
第一复位构件,所述第一复位构件的两端分别被所述锁舌和所述壳体限制,在所述锁舌转动后,对所述锁舌产生回复力;
棘爪,转动安装在所述壳体上,与所述锁舌配合,所述棘爪上设置有第三啮合齿,所述第三啮合齿分别与所述第一啮合齿和所述第二啮合齿啮合实现所述锁舌的全锁、半锁状态;
开锁拉线,与所述棘爪和中转执行器连接,用于拉动所述棘爪转动;
第二复位构件,所述第二复位构件的两端分别被所述棘爪和所述壳体限制,在所述棘爪转动后,对所述棘爪产生回复力;
上锁构件,滑动安装在所述壳体上,与所述吸合拨动构件配合,用于拨动所述锁舌转动将所述锁舌上锁;
吸合拉线,与所述上锁构件和中转执行器连接,用于拉动所述上锁构件移动;
第三复位构件,所述第三复位构件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上锁构件和所述壳体上;
破冰构件,滑动安装在所述壳体上,所述破冰构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破冰拨动构件和所述棘爪配合;以及
第四复位构件,所述第四复位构件的两端分别被所述破冰构件和所述壳体限制,在所述破冰构件滑动后,对所述破冰构件产生回复力,
其中,所述破冰构件、所述棘爪和所述锁舌之间满足:在执行破冰前,所述锁舌转动时所述破冰拨动构件不会接触所述破冰构件,所述棘爪转动开锁时不会接触所述破冰构件,在执行破冰时,所述棘爪转动脱离所述第一啮合齿和所述第二啮合齿后,所述棘爪继续转动能够带动所述破冰构件滑动,所述破冰构件滑动带动所述锁舌转动。
进一步,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汽车门锁结构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新型汽车门锁结构还包括:第一微动开关和第二微动开关,
所述锁舌上还设置有第一按压构件,所述棘爪上还设置有第二按压构件,
所述第一微动开关与控制器连接,所述第一微动开关与所述第二按压构件配合,在所述锁舌处于全开状态时,所述第一按压构件将所述第一微动开关按压闭合;
所述第二微动开关与控制器连接,所述第二微动开关与所述第一按压构件配合,在所述锁舌处于半锁状态时,所述第二按压构件将所述第二微动开关按压闭合。
进一步,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汽车门锁结构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所述壳体包括底板和固定板,所述底板安装在所述固定板上,所述锁舌、所述棘爪、所述上锁构件、所述破冰构件均安装在所述底板上。
进一步,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汽车门锁结构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所述底板上设置有滑孔,所述破冰构件滑动安装在所述滑孔上。
进一步,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汽车门锁结构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所述底板上设置有电子接口部件,所述第一微动开关和所述第二微动开关的电线均集成在所述电子接口部件上,所述第一微动开关和所述第二微动开关通过所述电子接口部件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进一步,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汽车门锁结构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第一限位构件,所述第一限位构件用于限制所述上锁构件朝向开锁方向滑动的最大距离。
进一步,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汽车门锁结构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所述上锁构件为“L”型,所述上锁构件的L型横边与所述吸合拨动构件配合,所述底板上设置有与所述上锁构件的L型竖边平行的限位侧壁和第二限位构件,所述上锁构件的L型竖边夹设在所述第二限位构件和所述限位侧壁之间,所述第二限位构件与所述限位侧壁限制所述上锁构件的滑动轨迹。
进一步,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汽车门锁结构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所述第一复位构件、所述第二复位构件和所述第四复位构件均为扭簧,所述第三复位构件为拉簧。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新型汽车门锁结构适用于新型门锁系统的上部门锁,新型汽车门锁结构具有手动开启功能、电动开启功能、自动吸合功能和低温破冰功能,且体积紧凑、功能可靠、安装方便、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无中框车门锁安装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无中框车门的门锁系统组成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新型汽车门锁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新型汽车门锁结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新型汽车门锁结构上解锁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固定板的几种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锁舌处于全开状态时两个微动开关的开闭情况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锁舌处于半锁状态时两个微动开关的开闭情况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锁舌处于全锁状态时两个微动开关的开闭情况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锁舌和上锁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破冰时破冰构件和锁舌刚接触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破冰构件推动锁舌转动破冰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不执行破冰时破冰构件和锁舌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以下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新型汽车门锁结构作具体阐述。
如图1、图2所示,新型汽车门锁结构100用于无中框车门的门锁系统中的上部门锁。
如图3、图4、图5、图11所示,新型汽车门锁结构100包括:壳体、锁舌102、第一复位构件103、棘爪104、开锁拉线105、第二复位构件106、上锁构件107、吸合拉线108、第三复位构件109、破冰构件112和第四复位构件113。
在本实施例中,壳体包括底板1011和固定板1012,底板1011安装在固定板1012上。固定板1012主要用于将新型汽车门锁结构100安装在汽车门上,固定板1012上的安装孔位及数量可按客户需求灵活配置,在本实施例中,图6给出了固定板1012的四种安装形式,当然,固定板1012并不限于图6所示的四种形式
锁舌102转动安装在底板1011上,锁舌102上设置有第一啮合齿1021、第二啮合齿1022、吸合拨动构件1024和破冰拨动构件1025。
第一复位构件103的两端分别被锁舌102和固定板1012限制,在锁舌102转动后,对锁舌102产生回复力。具体地,第一复位构件103为扭簧,第一复位构件103的两端分别安装在锁舌102和固定板1012上。
棘爪104转动安装在底板1011上,棘爪104与锁舌102配合。棘爪104上设置有第三啮合齿1041,第三啮合齿1041与第一啮合齿1021啮合,锁舌102处于全锁状态,第三啮合齿1041与第二啮合齿1022啮合,锁舌102处于半锁状态。
开锁拉线105与棘爪104和中转执行器200连接,开锁拉线105用于拉动棘爪104转动。中转执行器200能够拉动开锁拉线105,从而拉动棘爪104转动。具体地,开锁拉线105为拉索结构,包括拉线105和第一拉线套管1051,拉线105穿过第一拉线套管1051,第一拉线套管1051安装在底板1011上。开锁拉线105可以是由开启手柄手动控制,也可以是通过中转执行器200自动控制。
第二复位构件106的两端分别被棘爪104和固定板1012限制。在棘爪104转动后,对棘爪104产生回复力。具体地,第二复位构件106为扭簧,第二复位构件106的两端分别安装在棘爪104和固定板1012上。
锁舌102、第一复位构件103、棘爪104和第二复位构件106之间配合使得,棘爪104在不被开锁拉线108拉动时,锁舌102和棘爪104始终处于接触状态,第二复位构件106始终处于压缩状态,锁舌102在全开状态下,第一复位构件103处于不被压缩的状态。
上锁构件107滑动安装在底板1011上,上锁构件107与吸合拨动构件1024配合。上锁构件107用于拨动锁舌102转动将锁舌102上锁。
具体地,上锁构件107为“L”型,上锁构件107的L型横边与吸合拨动构件1024配合,底板1011上设置有与上锁构件107的L型竖边平行的限位侧壁1014和第二限位构件1015,上锁构件107的L型竖边夹设在第二限位构件1015和限位侧壁1014之间,第二限位构件1015与限位侧壁107限制上锁构件107的滑动轨迹。以图5的方向看,上锁构件107向右滑动,上锁构件107的L型横边拨动锁舌102的吸合拨动构件1024使得锁舌102顺时针旋转,从而使得锁舌上锁。更具体地,上锁构件107和锁舌102上的吸合拨动构件1024之间的关系满足:以图8的方向看,锁舌102处于全开状态时,上锁构件107向右移动不会拨动吸合拨动构件1024,当锁舌处于半锁状态时,上锁构件107向右移动拨动吸合拨动构件1024使得锁舌102顺时针旋转。
具体地,如图10所示,吸合拨动构件1024为设置在锁舌102一侧面的圆柱,上锁构件107移动时推动吸合拨动构件1024从而推动锁舌102转动。
吸合拉线108与上锁构件107和中转执行器200连接,吸合拉线108用于拉动上锁构件107移动从而拨动锁舌102转动将锁舌102上锁。中转执行器200能够拉动吸合拉线108,从而拉动上锁构件107移动。具体地,吸合拉线108为拉索结构,包括拉线108和第二拉线套管1081,拉线108穿过第二拉线套管1081,第二拉线套管1081安装在底板1011上。吸合拉线108可以是由开启手柄手动控制,也可以是通过中转执行器200自动控制。
第三复位构件109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上锁构件107和固定板1012上。具体地,第一复位构件103为拉簧,第一复位构件103的两端分别安装在上锁构件107和固定板1012上,第一复位构件103压缩的方向与第三复位构件109移动的方向平行。在吸合拉线108拉动上锁构件107向开锁的方向移动时,第三复位构件109被压缩,在吸合拉线108不提供拉力时,上锁构件107在第三复位构件109的弹力下复位。
具体地,底板1011上设置有第一限位构件1017,第一限位构件1017用于限制上锁构件107朝向开锁方向滑动的最大距离。即以图5所示的方向看,第一限位构件1017能够限制上锁构件107向右滑动的最大距离。该最大距离使得锁舌102刚好完全上锁,避免了上锁构件107向右滑的距离过大从而对锁舌102和吸合拉线108造成损伤。
破冰构件112滑动安装在底板1011上,破冰构件112的两端分别与破冰拨动构件1025和棘爪104配合。具体地,如图11、图12所示,底板1011上设置有滑孔1013,破冰构件112滑动安装在滑孔1013上。更具体地,滑孔1013为两个,破冰构件112的两端分别滑动安装在两个滑孔1013上。
第四复位构件113的两端分别被破冰构件112和底板1011限制,在破冰构件112执行破冰滑动后,对破冰构件112产生回复力。具体地,第四复位构件113为扭簧,扭簧的一端安装在底板1011上,另一端安装在破冰构件112上。
其中,破冰构件112、棘爪104和锁舌102之间满足:如图13所示,在执行破冰前,锁舌102转动时破冰拨动构件1025不会接触破冰构件112,棘爪104转动开锁时不会接触破冰构件112。在执行破冰时,棘爪104转动脱离第一啮合齿1021和第二啮合齿1022后,如图11、图12所示,棘爪104继续转动能够带动破冰构件112滑动,破冰构件112滑动带动锁舌102转动,从而将锁舌102打开。
在本实施例中,新型汽车门锁结构100还包括:第一微动开关110和第二微动开关111。
锁舌102上设置有第一按压构件1023,棘爪104上设置有第二按压构件1042。
第一微动开关110与控制器连接,第一微动开关110与第二按压构件1042配合,在锁舌102处于全开状态时,第二按压构件1042将第一微动开关110按压闭合,其它状态下,第一微动开关110均处于断开状态。
第二微动开关111与控制器连接,第二微动开关111与第一按压构件1023配合,在锁舌102处于半锁状态时,第一按压构件1023将第二微动开关111按压闭合,其它状态下,第二微动开关111均处于断开状态。
根据第一微动开关110和第二微动开关111的闭合状态即可判断门锁的状态。
具体地,底板1011上设置有电子接口部件1016,第一微动开关110和第二微动开关111的电线均集成在电子接口部件1016上,第一微动开关110和第二微动开关111通过电子接口部件1016与控制器连接。
工作过程:
从全开状态到全锁状态的过程:
锁舌102处于全开状态时,如图7所示,第一微动开关110处于闭合状态,第二微动开关111处于断开状态,驾驶员根据第一微动开关110和第二微动开关111的开闭状态即可知道门锁处于全开状态。手动关车门后,锁舌102在关门的作用力下从全开状态到半锁状态。
锁舌102处于半锁状态时,如图8所示,第一微动开关110处于断开状态,第二微动开关111处于闭合状态,驾驶员根据第一微动开关110和第二微动开关111的开闭状态即可知道门锁处于半锁状态。
以图5的方向看,控制器控制中转执行器200或手动拉动吸合拉线108,吸合拉线108拉动上锁构件107向右移动,上锁构件107推动锁舌102上的吸合拨动构件1024,从而推动锁舌102顺时针转动,锁舌102上全锁。然后控制器控制执行机构停止拉动吸合拉线108,上锁构件107在第三复位构件109的作用下向左移动复位。
从全锁状态到全开状态的过程:
锁舌102处于全锁状态时,如图9所示,棘爪104上的第三啮合齿1041与锁舌102上的第一啮合齿1021啮合,第一微动开关110和第二微动开关111均处于断开状态。由于第一微动开关110和第二微动开关111均处于断开状态,没有信号反馈,驾驶员即可知道此时门锁处于全锁状态。
以图5的方向看,控制器控制中转执行器200或者手动拉动开锁拉线105,开锁拉线105拉动棘爪104逆时针转动,棘爪104上的第三啮合齿1041与锁舌102上的第一啮合齿1021脱离啮合,锁舌102在第一复位构件103的作用下顺时针转动,棘爪104上的第三啮合齿1041相对于锁舌102接触滑动,直至棘爪104上的第三啮合齿1041与锁舌102上的第二啮合齿1022啮合,锁舌102处于半锁状态,锁舌102转动后第一按压构件1023将第二微动开关111按压闭合,控制器接收到第二微动开关111的闭合信号,驾驶员即可知道此时门锁处于半锁状态;控制器控制中转执行器200或手动再次拉动开锁拉线105,开锁拉线105拉动棘爪104逆时针转动,棘爪104上的第三啮合齿1041与锁舌102上的第二啮合齿1022脱离啮合,锁舌102在第一复位构件103的作用下顺时针转动,直至锁舌102全开,锁舌全开时,棘爪104旋转的角度刚好将第一微动开关110按压闭合,控制器接收到第一微动开关110的闭合信号,驾驶员即可知道此时门锁处于全开状态。
当锁舌102在上锁状态被冻住后,执行破冰时,以图11所示方向看,控制器控制中转执行器200或者手动拉动开锁拉线105,开锁拉线105拉动棘爪104逆时针转动,棘爪104逆时针转动一定角度后与破冰构件112接触,开锁拉线105拉动棘爪104继续逆时针转动,棘爪104推动破冰构件112向右滑动,破冰构件112向右滑动一段距离后,与锁舌102上的破冰拨动构件1025接触,棘爪104推动破冰构件112继续向右滑动,破冰构件112推动锁舌102逆时针转动,直至将锁舌102完全打开。锁舌102完全打开后,停止拉动开锁拉线105,破冰构件112在第四复位构件113的作用下向左移动到初始位置。
上述实施方式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案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新型汽车门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
锁舌,转动安装在所述壳体上,所述锁舌上设置有第一啮合齿、第二啮合齿、吸合拨动构件和破冰拨动构件;
第一复位构件,所述第一复位构件的两端分别被所述锁舌和所述壳体限制,在所述锁舌转动后,对所述锁舌产生回复力;
棘爪,转动安装在所述壳体上,与所述锁舌配合,所述棘爪上设置有第三啮合齿,所述第三啮合齿分别与所述第一啮合齿和所述第二啮合齿啮合实现所述锁舌的全锁、半锁状态;
开锁拉线,与所述棘爪和中转执行器连接,用于拉动所述棘爪转动;
第二复位构件,所述第二复位构件的两端分别被所述棘爪和所述壳体限制,在所述棘爪转动后,对所述棘爪产生回复力;
上锁构件,滑动安装在所述壳体上,与所述吸合拨动构件配合,用于拨动所述锁舌转动将所述锁舌上锁;
吸合拉线,与所述上锁构件和中转执行器连接,用于拉动所述上锁构件移动;
第三复位构件,所述第三复位构件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上锁构件和所述壳体上;
破冰构件,滑动安装在所述壳体上,所述破冰构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破冰拨动构件和所述棘爪配合;以及
第四复位构件,所述第四复位构件的两端分别被所述破冰构件和所述壳体限制,在所述破冰构件滑动后,对所述破冰构件产生回复力,
其中,所述破冰构件、所述棘爪和所述锁舌之间满足:在执行破冰前,所述锁舌转动时所述破冰拨动构件不会接触所述破冰构件,所述棘爪转动开锁时不会接触所述破冰构件,在执行破冰时,所述棘爪转动脱离所述第一啮合齿和所述第二啮合齿后,所述棘爪继续转动能够带动所述破冰构件滑动,所述破冰构件滑动带动所述锁舌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汽车门锁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微动开关和第二微动开关,
所述锁舌上还设置有第一按压构件,所述棘爪上还设置有第二按压构件,
所述第一微动开关与控制器连接,所述第一微动开关与所述第二按压构件配合,在所述锁舌处于全开状态时,所述第一按压构件将所述第一微动开关按压闭合;
所述第二微动开关与控制器连接,所述第二微动开关与所述第一按压构件配合,在所述锁舌处于半锁状态时,所述第二按压构件将所述第二微动开关按压闭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汽车门锁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包括底板和固定板,所述底板安装在所述固定板上,所述锁舌、所述棘爪、所述上锁构件、所述破冰构件均安装在所述底板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汽车门锁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板上设置有滑孔,所述破冰构件滑动安装在所述滑孔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汽车门锁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板上设置有电子接口部件,所述第一微动开关和所述第二微动开关的电线均集成在所述电子接口部件上,所述第一微动开关和所述第二微动开关通过所述电子接口部件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汽车门锁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第一限位构件,所述第一限位构件用于限制所述上锁构件朝向开锁方向滑动的最大距离。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汽车门锁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锁构件为“L”型,所述上锁构件的L型横边与所述吸合拨动构件配合,所述底板上设置有与所述上锁构件的L型竖边平行的限位侧壁和第二限位构件,所述上锁构件的L型竖边夹设在所述第二限位构件和所述限位侧壁之间,所述第二限位构件与所述限位侧壁限制所述上锁构件的滑动轨迹。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汽车门锁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复位构件、所述第二复位构件和所述第四复位构件均为扭簧,所述第三复位构件为拉簧。
CN202223385779.2U 2022-12-16 2022-12-16 新型汽车门锁结构 Active CN21954866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85779.2U CN219548664U (zh) 2022-12-16 2022-12-16 新型汽车门锁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85779.2U CN219548664U (zh) 2022-12-16 2022-12-16 新型汽车门锁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548664U true CN219548664U (zh) 2023-08-18

Family

ID=877326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385779.2U Active CN219548664U (zh) 2022-12-16 2022-12-16 新型汽车门锁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54866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558830B (zh) 电吸锁
US5295374A (en) Tailgate handle assembly with window release switch
US5868444A (en) Motor-vehicle trunk latch
US7770946B2 (en) Door lock device for vehicle
JP3588453B2 (ja) 車両ドアラッチ装置
KR20030038657A (ko) 전기작동식 래칫 폴 래치
CN109113457A (zh) 一种电子挂锁
KR20200107082A (ko) 차량용 전동식 도어 래치
CN101649701B (zh) 一种汽车门锁转换机构
WO2023010865A1 (zh) 接地开关与断路器联锁机构
JP3550141B2 (ja) 駆動装置およびドアクローザ
CN219548664U (zh) 新型汽车门锁结构
CA2019075C (en) Release for closure panel pull down mechanism
CN110939340B (zh) 一种门锁及其控制电路
CN208534251U (zh) 一种自吸滑移门锁
CN212317700U (zh) 一种新型双拉汽车引擎盖锁
CN201486284U (zh) 一种汽车门锁转换机构
CN217812923U (zh) 一种新型电动开启尾门锁
JP3425103B2 (ja) チャイルドロック機構付車両ドアラッチ装置
CN201189138Y (zh) 尘杯和尘杯锁紧机构
CN219638627U (zh) 一种具备防盗功能的机盖锁应急开启机构
CN115162864A (zh) 一种新型电动开启尾门锁
CN112806937B (zh) 一种门锁结构及应用有该门锁结构的清洗机
CN219471809U (zh) 一种自吸锁的自吸和离合结构
CN211874168U (zh) 常闭式门锁及具有该常闭式门锁的共享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