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530215U - 一种复合软管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复合软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530215U
CN219530215U CN202320666256.0U CN202320666256U CN219530215U CN 219530215 U CN219530215 U CN 219530215U CN 202320666256 U CN202320666256 U CN 202320666256U CN 219530215 U CN219530215 U CN 2195302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uter tube
tube
composite hose
inner tube
hol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666256.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汤悦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jiang Yuanda Polymer Trad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jiang Yuanda Polymer Trad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jiang Yuanda Polymer Trade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jiang Yuanda Polymer Trad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666256.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5302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5302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53021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20/00Water conservation; Efficient water supply; Efficient water use
    • Y02A20/20Controlling water pollution; Waste water treatment

Landscapes

  • Rigid Pipes And Flexible Pip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复合软管,包括外管和内管,所述外管套设在所述内管的外部,所述外管的内壁与所述内管的外壁贴合,所述外管或内管间隔开设有多个通口,所述通口贯穿所述外管或内管的厚度方向,多个所述通口沿所述外管与内管的长度方向排列。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复合软管,通过在内管外部设置外管,并在外管或内管上间隔开设多个通口,有利于提升复合软管的折弯性,进而防止该复合软管在折弯时出现瘪塌的情况,以保持内管内流体的通畅流通,便于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复合软管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22年6月21日、申请号为202221552565.7、实用新型名称为“一种复合软管”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复合软管。
背景技术
塑料软管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较为广泛,其可被用于管道与管道之间的连接,或者管道与设备的连接等等,因此软管要经常被折弯,其折弯性能尤为重要。而现有技术中的塑料软管在折弯时容易出现瘪塌的情况,这样会导致管道内流通的液体或其他物质流通不通畅,软管不能正常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塑料的复合软管,其具有更好的折弯性,防止软管折弯时出现瘪塌。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复合软管,包括外管和内管,所述外管套设在所述内管的外部,所述外管的内壁与所述内管的外壁贴合,所述外管或内管间隔开设有多个通口,所述通口贯穿所述外管或内管的厚度方向,多个所述通口沿所述外管与内管的长度方向排列。流体在所述内管内流通。
通过在内管外部设置外管,外管能够对内管起到保护作用,并在外管或内管上间隔开设多个通口,可以使得复合软管的整体柔软性更好,进而防止该复合软管在折弯时出现瘪塌的情况,保持内管内流体的通畅流通,便于使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优选实施方面,所述内管的外径大于或等于所述外管的内径。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复合软管的材质为塑料,由于塑料软管具有一定的柔韧性,可通过将内管挤进外管中,使得外管与内管之间贴合得更紧密,无需粘合就可以牢固连接。此外,外管与内管的长度延伸方向相同。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外管间隔开设有多个所述通口。当在外管上开设有通口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优选实施方面,所述通口的长度小于所述外管的圆周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优选实施方面,每个所述通口所在的平面垂直于所述外管的长度延伸方向。即每个通口是沿着外管的周向开设的,只是每个通口并非绕外管一周,而是在外管上留有一段距离未开设通口。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通口绕外管的圆心形成具有一个缺口或两个缺口的虚拟圆形,当虚拟圆形有两个缺口时,相当于将一个通口分割成两部分,两个缺口所对应的外管的部分起到连接通口的两部分的作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优选实施方面,多个所述通口沿所述外管的长度方向均匀间隔排列,多个所述通口相互平行。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优选实施方面,每个所述通口的宽度为0.1-100mm,相邻两个所述通口之间的距离为1-100mm,相邻两个通口之间的距离过大或过小均不利于提升软管的折弯性。具体地,每个通口的宽度优选为5-30mm;相邻两个通口之间的距离优选为20-50mm。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优选实施方面,多个所述通口的宽度之和与所述外管的长度的比例小于90%,优选为30%-60%,有利于提升整个复合软管的折弯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优选实施方面,包括连接层,所述连接层位于所述外管与内管之间,所述连接层用于粘接所述外管与内管。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也可在外管与内管之间设置连接层将二者粘合以保证整个复合软管的严实性,可以是热熔粘合、胶水粘合或其他粘合方式。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优选实施方面,包括外包层,所述外包层套设在所述外管的外部,所述外包层与所述通口重合部分的内壁与所述内管的外壁贴合,所述外包层的剩余部分的内壁与所述外管的外壁贴合。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利用套塑固定的方式,在外管的外部进行套塑,通过热压将通口处对应的外包层向内压缩使得其与裸露在通口处的部分内管贴合,而其余部分仍然紧密地与外管贴合,从而将外管与内管牢牢地固定在一起。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可在内管间隔开设有多个所述通口,而外管上不开通口。当在内管上开设有通口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优选实施方面,所述通口的长度小于所述内管的圆周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优选实施方面,每个所述通口所在的平面垂直于所述内管的长度延伸方向。即每个通口是沿着内管的周向开设的,只是每个通口并非绕内管一周,而是在内管上留有一段距离未开设通口。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通口绕内管的圆心形成具有一个缺口或两个缺口的虚拟圆形,当虚拟圆形有两个缺口时,相当于将一个通口分割成两部分,两个缺口所对应的外管的部分起到连接通口的两部分的作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优选实施方面,多个所述通口沿所述内管的长度方向均匀间隔排列,多个所述通口相互平行。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优选实施方面,每个所述通口的宽度为0.1-100mm,相邻两个所述通口之间的距离为1-100mm,相邻两个通口之间的距离过大或过小均不利于提升软管的折弯性。具体地,每个通口的宽度优选为5-30mm;相邻两个通口之间的距离优选为20-50mm。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优选实施方面,多个所述通口的宽度之和与所述内管的长度的比例小于90%,优选为30%-60%,有利于提升整个复合软管的折弯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优选实施方面,包括连接层,所述连接层位于所述外管与内管之间,所述连接层用于粘接所述外管与内管。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也可在外管与内管之间设置连接层将二者粘合以保证整个复合软管的严实性,可以是热熔粘合、胶水粘合或其他粘合方式。
由于以上技术方案的采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复合软管,通过在内管外部设置外管,并在外管或内管上间隔开设多个通口,有利于提升复合软管的折弯性,进而防止该复合软管在折弯时出现瘪塌的情况,以保持内管内流体的通畅流通,便于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复合软管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纵向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复合软管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的纵向剖面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中复合软管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的纵向剖面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中内管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中内管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六中内管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外管-1,通口-11,第一部-111,第一连接部-12,第二连接部-13,内管-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和图2所示(图2为沿图1的主视方向由上至下纵向剖切后得到),本实施例的复合软管包括外管1和内管2,外管1套设在内管2的外部,流体在内管2内流通。其中,内管2的外径大于或等于该外管1的内径,通过将内管2挤进外管1中,使得外管1与内管2之间相互连接且紧密贴合,保证整个软管的严实性,便于后期在使用时软管的弯折。
具体地,外管1上均匀间隔地开设有多个相互平行的通口11,每个通口11的长度小于外管1的圆周长,每个通口11所在的平面垂直于外管1的长度延伸方向,即每个通口11沿外管1的周向开设,且每个通口11的深度等于该外管1的壁厚,多个通口11沿外管1的长度方向排列。
进一步地,外管1还包括多个均匀间隔设置的第一连接部12,每个第一连接部12对应一个通口11,多个第一连接部12均位于同一水平线上(平行于外管1的轴向),该第一连接部12用于连接通口11的两端,保证外管1为一整体(外管1在形成一个圆柱形的管道之前为一个矩形塑料件,第一连接部12的设置相当于为该矩形塑料件卷成圆柱形管道预留连接位置),进而便于外管1与内管2之间的组装。
本实施例的外管1与内管2的长度相同,外管1上的每个通口11的宽度为10mm,相邻两个通口11之间的距离为30mm,通口11的数量以及相邻两个通口11之间的距离均需要根据整个外管1的长度合理设计,才能达到提升整个复合软管的折弯性的效果。
实施例二:
如图3和图4所示(图4为沿图3的主视方向由上至下纵向剖切后得到),本实施例的复合软管与实施例一相比的区别在于外管1上包括多个第一连接部12和第二连接部13,对应于同一个通口11的一个第一连接部12和一个第二连接部13之间的连线垂直于外管1的轴向,多个第一连接部12均匀间隔设置且均位于一条水平线(平行于外管1的轴向)上,多个第二连接部13均匀间隔设置且均位于另一条水平线(平行于外管1的轴向)上。每个通口11所对应的第一连接部12和第二连接部13将一个通口11分成第一部111和第二部,其中,第一连接部12用于连接第一部111与第二部相互靠近的一端,第二连接部13用于连接第一部111与第二部相互靠近的另一端。
实施例三:
如图5和图6所示(图6为沿图5的主视方向由上至下纵向剖切后得到),本实施例的复合软管与实施例一相比的区别在于外管1上还包括多个第二连接部13,此外,多个第一连接部12均匀间隔设置且位于同一水平方向(平行于外管1的轴向),多个第二连接部13也均匀间隔设置且位于同一水平方向(平行于外管1的轴向),且第一连接部12和第二连接部13分别位于相邻的两个通口11上,即第一个通口11具有一个第一连接部12,该第一连接部12用于连接第一个通口11的两端;第二个通口11具有一个第二连接部13,该第二连接部13用于连接第二个通口11的两端。且第一连接部12所在的水平方向与第二连接部13所在的水平方向不重合。
上述实施例一至三中的复合软管可只包括外管1和内管2;还可在外管1与内管2之间增加一个连接层(未示出),用于粘接外管1与内管2;还可在外管1的外部套设一个外包层(未示出),利用套塑的方式将外管1与内管2固定,使得外包层与通口11重合部分的内壁与内管2的外壁贴合,外包层的剩余部分的内壁与外管1的外壁贴合。
实施例四:
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的复合软管与实施例一相比的区别在于多个通口11开设在内管2上,而外管1是完整的,未开设通口11的。
实施例五:
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的复合软管与实施例二相比的区别在于多个通口11开设在内管2上,而外管1是完整的,未开设通口11的。
实施例六:
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的复合软管与实施例三相比的区别在于多个通口11开设在内管2上,而外管1是完整的,未开设通口11的。
上述实施例四到六中的复合软管可只包括外管1和内管2;还可在外管1与内管2之间增加一个连接层(未示出),用于将外管1与内管2之间连接固定起来,并且有利于内管2的密封。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复合软管均具有如下优势:
1、通过在内管2外部设置外管1,使得外管1能够对内管2起到保护和支撑作用;
2、外管1或内管2上间隔开设的多个通口11,有利于提升复合软管的折弯性,进而防止该复合软管在折弯时出现瘪塌的情况,以保持内管2内流体的通畅流通,便于使用。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复合软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管和内管,流体在所述内管内流通,所述外管套设在所述内管的外部,所述外管的内壁与所述内管的外壁贴合,所述外管间隔开设有多个通口,所述通口贯穿所述外管的厚度方向,多个所述通口沿所述外管的长度方向排列;每个所述通口所在的平面垂直于所述外管的长度延伸方向;所述外管还包括多个第一连接部和/或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位于所述通口的一端,多个所述第一连接部均位于同一平行于所述外管轴向的第一水平线上,和/或,多个所述第二连接部均位于同一平行于所述外管轴向的第二水平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包括多个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交替排布;所述第一连接部用于连接相邻两个所述通口的其中一个通口的两端,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相邻的所述第二连接部用于连接相邻两个所述通口的剩余一个通口的两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包括多个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通口包括第一部和第二部,所述第一连接部用于连接所述第一部与第二部相互靠近的一端,所述第二连接部用于连接所述第一部与第二部相互靠近的另一端,对应同一个所述通口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位于同一垂直于所述外管的竖直方向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的外径大于或等于所述外管的内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口的长度小于所述外管的圆周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软管,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通口沿所述外管的长度方向均匀间隔排列,多个所述通口相互平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软管,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通口的宽度为0.1-100mm,相邻两个所述通口之间的距离为1-100mm,多个所述通口的宽度之和与所述外管的长度的比例小于9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复合软管,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通口的宽度为5-30mm,相邻两个所述通口之间的距离优选为20-50mm,多个所述通口的宽度之和与所述外管的长度的比例为30%-6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软管,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层,所述连接层位于所述外管与内管之间,所述连接层用于粘接所述外管与内管。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复合软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包层,所述外包层套设在所述外管的外部,所述外包层与所述通口重合部分的内壁与所述内管的外壁贴合,所述外包层的剩余部分的内壁与所述外管的外壁贴合。
CN202320666256.0U 2022-06-21 2022-06-21 一种复合软管 Active CN2195302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66256.0U CN219530215U (zh) 2022-06-21 2022-06-21 一种复合软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552565.7U CN218564757U (zh) 2022-06-21 2022-06-21 一种复合软管
CN202320666256.0U CN219530215U (zh) 2022-06-21 2022-06-21 一种复合软管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552565.7U Division CN218564757U (zh) 2022-06-21 2022-06-21 一种复合软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530215U true CN219530215U (zh) 2023-08-15

Family

ID=85302204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666285.7U Active CN219954675U (zh) 2022-06-21 2022-06-21 一种复合软管
CN202221552565.7U Active CN218564757U (zh) 2022-06-21 2022-06-21 一种复合软管
CN202320666256.0U Active CN219530215U (zh) 2022-06-21 2022-06-21 一种复合软管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666285.7U Active CN219954675U (zh) 2022-06-21 2022-06-21 一种复合软管
CN202221552565.7U Active CN218564757U (zh) 2022-06-21 2022-06-21 一种复合软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3) CN219954675U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954675U (zh) 2023-11-03
CN218564757U (zh) 2023-03-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223441B2 (ja) 管用のクランプ接続部
IT9053078U1 (it) Gruppo di collegamento per circuiti di circolazione del liquido di raf freddamento del motore di un veicolo
ITTO930900A1 (it) Elemento di raccordo tubolare.
BRMU9002613U2 (pt) Lubrificação de um tubo ou guia transpasssante para cabo
IT9053079U1 (it) Gruppo di attacco per circuiti di circolazione del liquido di raffredd amento del motore di un veicolo
CN219530215U (zh) 一种复合软管
CN210562462U (zh) 新型的防溢水三通以及防溢水地漏芯
CN212480387U (zh) 一种耐弯折的pvc管材
CN210602195U (zh) 接水盘组件及空调器
CN212643801U (zh) 一种pvc复合塑胶管
CN210462001U (zh) 一种防堵塞柔性管道
KR100933501B1 (ko) 합성수지관
KR102669011B1 (ko) 튜브 유닛 및 탈기 모듈
JPH0245589Y2 (zh)
CN208442400U (zh) 一种止水碟及包括止水碟的建筑物管道连接节点
CN216439652U (zh) 胃管
CN206369045U (zh) 一种密封性好的车用pvc水管
CN219049763U (zh) 一种透析器筒体及透析器
CN209839431U (zh) 一种燃气软管接头定位装置
CN215949805U (zh) 一种泵组入口连接组件
JPH0451852Y2 (zh)
CN206369026U (zh) 一种用于汽车的pvc水管
JP2004523344A (ja) 膜フィルター
CN209984793U (zh) 一种带锁定功能的三通组件
CN210661711U (zh) 一种风管及空气分散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