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516113U - 一种吸嘴及吸尘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吸嘴及吸尘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516113U
CN219516113U CN202320290790.6U CN202320290790U CN219516113U CN 219516113 U CN219516113 U CN 219516113U CN 202320290790 U CN202320290790 U CN 202320290790U CN 219516113 U CN219516113 U CN 2195161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ction nozzle
supporting wheel
dust
section
whe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29079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丁琪
钱智慧
李英杰
邵晓磊
余军
潘旭坤
彭凌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Appliances Chin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anasonic Appliances Chin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asonic Appliances China Co Ltd filed Critical Panasonic Appliances China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290790.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5161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5161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51611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Nozzles For Electric Vacuum Clean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吸嘴及吸尘器,属于生活电器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支撑轮容易卡死、吸嘴受力不平衡的问题,解决该问题的技术方案主要是包括壳体和滚刷,壳体的底面设有吸尘口,滚刷安装于壳体的底部并位于吸尘口的前侧,壳体的底部还设有前支撑轮和后支撑轮,前支撑轮和后支撑轮共同支撑吸嘴,使滚刷与待清洁表面的距离保持稳定,壳体的底面在吸尘口的后侧设有挡条,前支撑轮位于挡条的后方,前支撑轮和后支撑轮分别位于吸嘴工作重心的前后两侧。本实用新型主要用于有效降低支撑轮卡死的概率,也可以使吸嘴受力更平衡。

Description

一种吸嘴及吸尘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电器,特别是一种吸嘴及吸尘器。
背景技术
吸尘器常见于家庭和工作场所,用于去除食物、污垢和头发等垃圾。吸尘器通常包括主机和吸嘴,吸嘴设有支撑轮和吸尘口,支撑轮用于支撑吸嘴,吸尘器借助吸尘口抽吸空气进行吸取垃圾,现有技术的支撑轮通常设于吸尘口的前方,吸尘器在吸取食物、污垢和头发等垃圾时,支撑轮先接触食物、污垢和头发等垃圾,使支撑轮变脏,与支撑轮接触的垃圾也容易使支撑轮卡死,影响吸尘器的正常使用,以及,现有技术中,支撑轮往往位于吸嘴工作重心的其中一侧,吸嘴位于吸嘴工作重心的另外一侧,导致支撑轮难以对吸尘器形成有效支撑作用,吸嘴容易向另一侧发生倾斜,使滚刷可能过度挤压待清洁表面而发生塌陷,影响滚刷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达到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吸尘器,克服现有技术中支撑轮容易卡死、吸嘴受力不平衡的不足,有效降低支撑轮卡死的概率,也可以使吸嘴受力更平衡。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吸嘴,包括壳体和滚刷,壳体的底面设有吸尘口,滚刷安装于壳体的底部并位于吸尘口的前侧,壳体的底部还设有前支撑轮和后支撑轮,前支撑轮和后支撑轮共同支撑吸嘴,使滚刷与待清洁表面的距离保持稳定,所述壳体的底面在吸尘口的后侧设有挡条,前支撑轮位于挡条的后方,前支撑轮和后支撑轮分别位于吸嘴工作重心的前后两侧。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首先,吸尘口的后侧设有挡条,前支撑轮位于挡条的后方,吸嘴向前移动时,挡条对垃圾形成有效阻挡作用,有效隔开垃圾与前支撑轮接触,从而有效降低前支撑轮卡死的概率,挡条也可以对垃圾形成聚拢作用,有利于吸尘口更有效地吸取垃圾,提升吸嘴的清洁效果,其次,前支撑轮和后支撑轮分别位于吸嘴工作重心的前后两侧,一方面,使后支撑轮与垃圾有效隔开,降低后支撑轮卡死的概率,另一方面,有利于使吸嘴受力更平衡,有效避免滚刷塌陷,有利于保障滚刷的使用寿命,也有利于使挡条、吸嘴在地面上的位置更合理,形成更有效地阻挡垃圾作用和更有效地吸取垃圾。
进一步的,所述挡条在壳体的底面上沿曲线延伸,挡条包括向前延伸靠近滚刷的前凸段,壳体的底面在前凸段的后方空出前支撑轮的安装位,使前支撑轮靠近滚刷。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挡条在壳体的底面上沿曲线延伸,有利于增加挡条的覆盖长度,更有效地隔开垃圾与前支撑轮、后支撑轮接触,以及,设置靠近滚刷的前凸段,能够有效阻挡受滚刷拍打、带出的垃圾,进一步有效隔开垃圾与前支撑轮接触,最后,设置安装位,使前支撑轮靠近滚刷,一方面,方便前支撑轮的安装,另一方面,也可以对滚刷一侧的吸嘴形成有效支撑作用,有效防止滚刷塌陷。
进一步的,所述前凸段位于挡条的两端。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前凸段对垃圾形成引导作用,使垃圾集中靠近吸尘口,进一步提升吸嘴的清洁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挡条还包括中间段以及位于中间段和前凸段的连接段,连接段分别与中间段和前凸段光滑过渡连接。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置中间段和连接段,通过连接段使中间段和前凸段光滑过渡连接,一方面,有效隔开垃圾与支撑轮、后支撑轮接触,另一方面,使前凸段的垃圾更顺利地沿连接段移动到中间段,有效避免在挡条处的垃圾发生堵塞。
进一步的,所述前凸段到中间段的水平距离为S,前支撑轮的直径为D,S>D。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合理设置前凸段到中间段的水平距离和前支撑轮的直径,使前凸段对前支撑轮的前方形成有效包围,有效隔开前凸段的前方的垃圾接触前支撑轮,若S≤D,则垃圾容易接触前支撑轮,使前支撑轮容易发生卡死。
进一步的,所述挡条包括连接部和挡尘部,连接部与壳体固定连接,挡尘部向下延伸,挡尘部的底端不高于前支撑轮的下沿。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置连接部和挡尘部,能够更合理地选择连接部和挡尘部的材料,便于生产和使用,以及,挡尘部的底端不高于前支撑轮的下沿,在吸嘴的高度方向,对垃圾形成有效阻挡作用,若挡尘部的底端低于前支撑轮的下沿,垃圾容易穿过吸尘部与地面之间的间隙并接触前支撑轮,增加前支撑轮卡死的概率。
进一步的,所述挡条为柔性条,壳体的底面设有嵌槽,嵌槽口部的宽度小于连接部的宽度,连接部形变嵌装于嵌槽内。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柔性条易形变,有效防止挡条与地面产生硬性接触,从而有效避免挡条破坏地面,以及,设置嵌槽,连接部形变嵌装于嵌槽内,结构简单,便于挡条的安装、拆卸,从而便于清洁挡条,也可以使挡条的安装更可靠。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部与挡尘部的连接处设有形变槽。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形变槽,便于连接部发生形变,便于连接部嵌装到嵌槽内和从嵌槽取出。
进一步的,所述前支撑轮可拆卸连接于壳体。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前支撑轮可拆卸,便于对前支撑轮进行清洁、更换。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吸尘器,包括主机和吸嘴,主机设有吸尘电机和集尘箱,吸嘴的吸尘口与集尘箱连通,所述吸嘴为上述任意一个技术方案中的吸嘴。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吸尘器通过采用上述任意一个技术方案中的吸嘴,有效降低前支撑轮和后支撑轮卡死的概率,也可以使吸嘴受力更平衡,从而增加用户的良好体验感。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中吸嘴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中吸嘴的剖视图(一);
图3为图2中A处的结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中吸嘴的剖视图(二);
图中,1、吸嘴;11、壳体;111、吸尘口;112、嵌槽;12、滚刷;13、前支撑轮;14、后支撑轮;15、挡条;151、前凸段;152、安装位;153、中间段;154、连接部;155、挡尘部;156、形变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应当理解,在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实施例中,如涉及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应当理解,在本实用新型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应当理解,在本实用新型中,“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X和/或Y,可以表示:单独存在X、同时存在X和Y、单独存在Y这三种情况。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包含X、Y和Z”、“包含X、Y、Z”是指X、Y、Z三者都包含,“包含X、Y或Z”是指包含X、Y、Z三者之一,“包含X、Y和/或Z”是指包含X、Y、Z三者中任一个或任二个或三个。
下面以具体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下面这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相互结合或替换,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不再赘述。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吸嘴,包括壳体11和滚刷12,壳体11的底面设有吸尘口111,滚刷12安装于壳体11的底部并位于吸尘口111的前侧,壳体11的底部还设有前支撑轮13和后支撑轮14,前支撑轮13和后支撑轮14共同支撑吸嘴1,使滚刷12与待清洁表面的距离保持稳定,壳体11的底面在吸尘口111的后侧设有挡条15,前支撑轮13位于挡条15的后方,前支撑轮13和后支撑轮14分别位于吸嘴1工作重心的前后两侧。
首先,吸尘口111的后侧设有挡条15,前支撑轮13位于挡条15的后方,吸嘴1向前移动时,通过挡条15对垃圾形成有效阻挡作用,有效隔开垃圾与前支撑轮13接触,从而有效降低前支撑轮13卡死的概率,挡条15也可以对垃圾形成聚拢作用,有利于吸尘口111更有效地吸取垃圾,提升吸嘴1的清洁效果,其次,前支撑轮13和后支撑轮14分别位于吸嘴1的工作重心的前后两侧,一方面,使后支撑轮14与垃圾有效隔开,降低后支撑轮14卡死的概率,另一方面,有利于使吸嘴1受力更平衡,有效避免滚刷12塌陷,有利于保障滚刷12的使用寿命,也有利于使挡条15、吸嘴1在地面上的位置更合理,形成更有效地阻挡垃圾作用和更有效地吸取垃圾。
吸嘴1的工作重心是指吸嘴1在工作时的综合受力中心,吸嘴1的后端设有与吸尘器的主机连接的连接管,用户手持主机时会通过连接管对吸嘴1产生一定下压的作用力,参考图4中实线箭头所示,从而使前支撑轮13和后支撑轮14紧贴待清洁表面,因此吸嘴1的工作重心可以参考图4中虚线箭头所示,基本位于前支撑轮13和后支撑轮14之间。
为了进一步隔开垃圾与前支撑轮13接触,挡条15在壳体11的底面上沿曲线延伸,挡条15包括向前延伸靠近滚刷12的前凸段151,壳体11的底面在前凸段151的后方空出前支撑轮13的安装位152,使前支撑轮13靠近滚刷12。通过设置挡条15在壳体11的底面上沿曲线延伸,有利于增加挡条15的覆盖长度,更有效地隔开垃圾与前支撑轮13、后支撑轮14接触,以及,设置靠近滚刷12的前凸段151,能够有效阻挡受滚刷12拍打、带出的垃圾,进一步有效隔开垃圾与前支撑轮13接触,最后,设置安装位152,使前支撑轮13靠近滚刷12,一方面,方便前支撑轮13的安装,另一方面,也可以对滚刷12一侧的吸嘴1形成有效支撑作用,有效防止滚刷12塌陷。
以及,挡条15还包括中间段153以及位于中间段153和前凸段151的连接段,连接段分别与中间段153和前凸段151光滑过渡连接。通过设置中间段153和连接段,通过连接段使中间段153和前凸段151光滑过渡连接,一方面,有效隔开垃圾与支撑轮、后支撑轮14接触,另一方面,使前凸段151的垃圾更顺利地沿连接段移动到中间段153,有效避免在挡条15处的垃圾发生堵塞。
为了提升吸嘴1的清洁效果,前凸段151位于挡条15的两端。通过设置上述装置,使前凸段151对垃圾形成引导作用,使垃圾集中靠近吸尘口111,进一步提升吸嘴1的清洁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前凸段151到中间段153的水平距离为S,前支撑轮13的直径为D,S>D。合理设置前凸段151到中间段153的水平距离和前支撑轮13的直径,使前凸段151对前支撑轮13的前方形成有效包围,有效隔开前凸段151的前方的垃圾接触前支撑轮13,若S≤D,则垃圾容易接触前支撑轮13,使前支撑轮13容易发生卡死。
为了进一步隔开垃圾接触前支撑轮13,挡条15包括连接部154和挡尘部155,连接部154与壳体11固定连接,挡尘部155向下延伸,挡尘部155的底端不高于前支撑轮13的下沿。通过设置连接部154和挡尘部155,能够更合理地选择连接部154和挡尘部155的材料,便于生产和使用,以及,挡尘部155的底端不高于前支撑轮13的下沿,在吸嘴1的高度方向,对垃圾形成有效阻挡作用,若挡尘部155的底端低于前支撑轮13的下沿,垃圾容易穿过吸尘部与地面之间的间隙并接触前支撑轮13,增加前支撑轮13卡死的概率。
为了方便挡条15清洁,挡条15为柔性条,壳体11的底面设有嵌槽112,嵌槽112口部的宽度小于连接部154的宽度,连接部154形变嵌装于嵌槽112内。由于柔性条易形变,有效防止挡条15与地面产生硬性接触,从而有效避免挡条15破坏地面,以及,设置嵌槽112,连接部154形变嵌装于嵌槽112内,结构简单,便于挡条15的安装、拆卸,从而便于清洁挡条15,也可以使挡条15的安装更可靠。
以及,连接部154与挡尘部155的连接处设有形变槽156。通过设置形变槽156,便于连接部154发生形变,便于连接部154嵌装到嵌槽112内和从嵌槽112取出。
为了便于清洁前支撑轮13,前支撑轮13可拆卸连接于壳体11。前支撑轮13可拆卸,便于对前支撑轮13进行清洁、更换。
可以理解的,本实用新型中后支撑轮14也可拆卸连接于壳体11,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后支撑轮14也可固定连接于壳体11。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吸尘器,包括主机和吸嘴1,主机设有吸尘电机和集尘箱,吸嘴1的吸尘口111与集尘箱连通,吸嘴1为上述任意一个实施例中的吸嘴1,有效降低前支撑轮13和后支撑轮14卡死的概率,也可以使吸嘴1受力更平衡,从而增加用户的良好体验感。
本实施例未描述的其他内容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
除上述优选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有其他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请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吸嘴,包括壳体和滚刷,壳体的底面设有吸尘口,滚刷安装于壳体的底部并位于吸尘口的前侧,壳体的底部还设有前支撑轮和后支撑轮,前支撑轮和后支撑轮共同支撑吸嘴,使滚刷与待清洁表面的距离保持稳定,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底面在吸尘口的后侧设有挡条,前支撑轮位于挡条的后方,前支撑轮和后支撑轮分别位于吸嘴工作重心的前后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嘴,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条在壳体的底面上沿曲线延伸,挡条包括向前延伸靠近滚刷的前凸段,壳体的底面在前凸段的后方空出前支撑轮的安装位,使前支撑轮靠近滚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嘴,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凸段位于挡条的两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嘴,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条还包括中间段以及位于中间段和前凸段的连接段,连接段分别与中间段和前凸段光滑过渡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吸嘴,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凸段到中间段的水平距离为S,前支撑轮的直径为D,S>D。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嘴,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条包括连接部和挡尘部,连接部与壳体固定连接,挡尘部向下延伸,挡尘部的底端不高于前支撑轮的下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吸嘴,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条为柔性条,壳体的底面设有嵌槽,嵌槽口部的宽度小于连接部的宽度,连接部形变嵌装于嵌槽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吸嘴,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与挡尘部的连接处设有形变槽。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嘴,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支撑轮可拆卸连接于壳体。
10.一种吸尘器,包括主机和吸嘴,主机设有吸尘电机和集尘箱,吸嘴的吸尘口与集尘箱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嘴为权利要求1至9任一所述的吸嘴。
CN202320290790.6U 2023-02-16 2023-02-16 一种吸嘴及吸尘器 Active CN2195161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90790.6U CN219516113U (zh) 2023-02-16 2023-02-16 一种吸嘴及吸尘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90790.6U CN219516113U (zh) 2023-02-16 2023-02-16 一种吸嘴及吸尘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516113U true CN219516113U (zh) 2023-08-15

Family

ID=875874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290790.6U Active CN219516113U (zh) 2023-02-16 2023-02-16 一种吸嘴及吸尘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51611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1017110A1 (zh) 吸尘器刷头及吸尘方法
CN104224054A (zh) 清扫机器人
CN106214073A (zh) 高效清扫簸箕
CN219516113U (zh) 一种吸嘴及吸尘器
CN111358366A (zh) 一种地刷、清洁装置及自移动清洁机器人
CN215227265U (zh) 一种洗地机及用于洗地机的清洁头
CN204520524U (zh) 吸尘器用吸嘴及吸尘器
CN205758456U (zh) 一种扫地机器人灰尘盒
CN209808225U (zh) 一种应用于清洁机器人的吸口结构
JP4774925B2 (ja) 吸込具及びこれを用いた電気掃除機
CN203341660U (zh) 清扫机器人
CN214208258U (zh) 一种拖地机器人
CN212263950U (zh) 一种治具用的清理装置
CN212174034U (zh) 一种转印纸薄纸分切机用的附加装置
CN211006482U (zh) 一种新型道路清扫装置
CN110575096B (zh) 一种具有兼容式抽吸开口的清洁用地刷及其工作方法
CN210304718U (zh) 一种自动化纺织机械用零部件的除尘装置
CN220024893U (zh) 清洁机
CN215016756U (zh) 一种便于拆卸清洗的吸尘器结构
CN214342110U (zh) 高效吸尘地刷
CN210277059U (zh) 一种拖地组件及其智能清洁机器人
CN219206749U (zh) 清洁头及洗地机
CN210541327U (zh) 一种清扫组件及应用该清扫组件的吸尘装置
CN215534083U (zh) 一种用于清洁机的清洁模块、清洁机及清洁机系统
CN217244143U (zh) 一种清洁机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