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512819U - 降噪结构和新能源设备 - Google Patents

降噪结构和新能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512819U
CN219512819U CN202320230141.7U CN202320230141U CN219512819U CN 219512819 U CN219512819 U CN 219512819U CN 202320230141 U CN202320230141 U CN 202320230141U CN 219512819 U CN219512819 U CN 2195128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vity
noise reduction
expansion
noise
resona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230141.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世文
姚琦
周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ngrow Power Suppl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ngrow Power Suppl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ngrow Power Suppl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ngrow Power Suppl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230141.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5128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5128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51281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oundproofing, Sound Blocking, And Sound Damp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降噪结构和新能源设备,所述降噪结构包括降噪单元,所述降噪单元设有扩张腔和谐振腔,所述扩张腔具有连通外界的第一过孔和第二过孔,所述谐振腔连通于所述扩张腔;所述扩张腔内还设有分隔件,并和所述扩张腔的部分腔壁形成有间隙。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以对设备在工作时所产生的噪音进行降噪。

Description

降噪结构和新能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降噪结构和新能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技术的逐渐发展,被应用的越来越广泛。而储能柜、逆变器或者充电桩等新能源设备在使用时,由于设备内部涉电器件因为长时间工作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使得新能源设备内部通常还会设置有风扇等散热装置对其进行散热,以便新能源设备进行正常稳定的工作。然而,该类散热装置在工作时会产生较大的噪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降噪结构,旨在对设备在工作时所产生的噪音进行降噪。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降噪结构包括降噪单元,所述降噪单元设有扩张腔和谐振腔,所述扩张腔具有连通外界的第一过孔和第二过孔,所述谐振腔连通于所述扩张腔;
所述扩张腔内还设有分隔件,并和所述扩张腔的部分腔壁形成有间隙。
可选地,定义所述降噪单元具有呈相交的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所述第一过孔和所述第二过孔分别设于所述扩张腔在第一方向上的两个腔壁;
所述分隔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扩张腔在第二方向上的两个腔壁的其中之一,另一端朝向所述扩张腔在第二方向上的两个腔壁的其中之另一延伸设置,并和该腔壁形成有间隙。
可选地,所述分隔件的数量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分隔件在第一方向上依次间隔设置;且每相邻的两个所述分隔件分别连接于所述扩张腔在第二方向上的两个腔壁,每相邻的两个所述分隔件相靠近的一端在第一方向上的投影呈重叠设置;
且/或,所述降噪单元还具有垂直于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的第三方向,所述分隔件在第三方向上的两个表面分别抵接于所述扩张腔在第三方向上的两个腔壁;
且/或,所述分隔件包括安装板和分隔板,所述安装板贴设于所述扩张腔在第二方向上的两个腔壁的其中之一,所述分隔板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安装板,另一端朝向所述扩张腔在第二方向上的两个腔壁的其中之另一延伸设置;
且/或,所述第一过孔和所述第二过孔沿第二方向延伸成长条状;
且/或,在和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垂直的第三方向上,所述第一过孔低于所述第二过孔。
可选地,所述扩张腔在第一方向上的两侧的至少其中之一设有所述谐振腔,所述扩张腔的腔壁或者所述谐振腔的腔壁设有连通所述扩张腔和所述谐振腔的进口。
可选地,所述谐振腔沿第二方向延伸成长条状。
可选地,所述谐振腔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谐振腔中的一部分设于所述扩张腔在第一方向上的两侧的其中之一,另一部分设于所述扩张腔在第一方向上的两侧的其中之一,且位于所述扩张腔的同一侧上的多个所述谐振腔呈矩形阵列分布。
可选地,在第二方向上相邻的两个所述谐振腔的进口位于两个所述谐振腔在第二方向上的同一端。
可选地,所述降噪单元包括:
主体壳,所述主体壳内设有所述扩张腔,所述主体壳还设有所述第一过孔和所述第二过孔,所述分隔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主体壳;两个所述盖合板和所述主框体围合形成所述扩张腔;和
围合罩,所述围合罩连接于所述主体壳,并位于所述主体壳的外侧,所述围合罩和所述主体壳围合形成所述谐振腔,所述进口设于所述主体壳。
可选地,所述主体壳包括:
主框体,所述主框体在第一方向上的两端呈敞口设置;和
两个盖合板,一个所述盖合板盖合于所述主框体的一个开口,并设有所述第一过孔;另一个所述盖合板设于所述主框体的另一个开口内,并和所述主框体围合形成所述第二过孔;
所述分隔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主框体,所述围合罩连接于所述盖合板,并和所述盖合板围合形成所述谐振腔,所述进口设于所述盖合板。
可选地,所述围合罩和所述盖合板呈一体结构设置;
且/或,设有所述第一过孔的所述盖合板在第一方向上的投影大于所述主框体在第一方向上的投影。
可选地,所述降噪结构还包括外框体,所述降噪单元的数量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降噪单元均设于所述外框体,并沿一方向依次设置;
且/或,所述谐振腔为四分之一波长谐振腔。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新能源设备,包括:
机体,所述机体内设有容置腔,所述机体还设有连通所述容置腔的进风口和出风口;
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设于所述容置腔内;
散热装置,所述散热装置设于所述机体,并可驱使气流由所述进风口进入所述容置腔内,并经所述出风口排出;以及
降噪结构,所述降噪结构为如上述的降噪结构,所述降噪结构的第一过孔连通于所述进风口和/或所述出风口。
可选地,所述机体设有安装口,所述安装口处设有门体,所述门体相对于所述机体转动可打开或者盖合于所述安装口;
所述门体设有所述进风口,所述降噪结构设于所述门体的内侧,且所述降噪结构的第一过孔连通所述进风口。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降噪结构在使用过程,当噪音从第一过孔和第二过孔的其中之一进入到扩张腔内时,由于扩张腔与第一过孔或者第二过孔的连通处的通道截面积发生突变。此时,会使得噪音的声波的阻抗不匹配而发生反射,并引起噪音的强度的衰减而起到降噪效果。而且,该降噪结构还设置有谐振腔,进入到扩张腔内的部分噪音还可以进一步地进入到该谐振腔内。此时,当噪音的声波频率和谐振腔的固有频率一致时,谐振腔内的空气会发生协助而吸收噪音的声波能量而起到降噪效果。因此,本方案中的降噪结构通过耦合扩张腔和谐振腔,并利用扩张腔可以对中高频噪音进行降噪,谐振腔可以对中低频噪音进行降噪的特性,能够对各种频率的噪音均较好的起到降噪作用,从而提高了对设备在工作时所产生的噪音进行降噪的效果。
并且,扩张腔内还设置有分隔件,通过该分隔件可以对噪音的声波进行阻挡并引导其沿折线或者弯曲状等路径进行传递。此时,可以有效延长噪音声波在扩张腔内的传递路径,以增强噪音声波的衰减作用而进一步地提高降噪效果。同时,通过设不同长度的分隔件,使得扩张腔的消声频率可以降低,进而能够拓宽降噪结构的消声频带而提高降噪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新能源设备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新能源设备的降噪结构和门体的组装结构的一视角示意图;
图3为图2中降噪结构和门体的组装结构的另一视角示意图;
图4为图2中降噪结构和门体的爆炸结构的一视角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降噪结构一实施例的一视角示意图;
图6为图5中降噪结构的另一视角示意图;
图7为图5中降噪结构的降噪单元和外框体的爆炸结构的一视角示意图;
图8为图7中降噪单元和外框体的爆炸结构的另一视角示意图;
图9为图5中降噪结构的降噪单元的一视角示意图;
图10为图9中降噪单元的另一视角示意图;
图11为图9中降噪单元的爆炸结构的一视角示意图;
图12为图11中降噪单元的爆炸结构的另一视角示意图;
图13为图9中降噪单元的一剖面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发明人注意到,较多的设备在工作时,难免都会产生较大的工作噪音。例如:诸如储能柜、逆变器或者充电桩等新能源设备在使用时,就由于设备内部涉电器件因为长时间工作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使得新能源设备内部通常还会设置有风扇等散热装置对其进行散热,以便新能源设备进行正常稳定的工作。然而,散热装置在工作时通常会产生较大的噪音,并从进风口和出风口传递出。
基于上述考虑,为了解决设备在工作时噪音较大的问题,发明人提出一种新型的降噪结构,通过设置耦合扩张腔和谐振腔,以分别对中高频的噪音和中低频的噪音进行降噪,同时在扩张腔内设置有分隔件,以引导噪音声波在传递过程改变方向而可以增强噪音声波的衰减作用,进而实现大幅度的提高对设备的降噪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请结合参考图1至图5,本申请中所提出的降噪结构10可以应用于上述的诸如储能柜、逆变器或者充电桩等新能源设备100,此时,降噪结构10可以连通于新能源设备100的进风口311和/或出风口,以对散热装置在工作时所产生的噪音从进风口311或者出风口传递出的噪音进行降噪。但是,本申请中的降噪结构10显然不局限于该类设备。例如:在一些机械设备中,针对电机在工作时所产生的噪音也可以应用本申请中的降噪结构10。
接下来将以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提出的降噪结构10进行说明,请结合参考图5至图13,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该降噪结构10包括降噪单元11,降噪单元11设有扩张腔111和谐振腔117,扩张腔111具有连通外界的第一过孔112和第二过孔113,谐振腔117连通于扩张腔111;扩张腔111内还设有分隔件114,并和扩张腔111的部分腔壁形成有间隙。
降噪单元11也就是能够起到降噪功能的一个组件单元,降噪结构10中可以是仅包括有一个降噪单元11,当然也可以是包括有至少两个降噪单元11。而在降噪结构10包括有至少两个降噪单元11时,该至少两个降噪单元11可以是呈并联设置,当然也可以是呈串联设置,本申请对此不作具体的限定。
扩张腔111也就是相较于第一过孔112和第二过孔113具有更大的通道截面积,如此也就使得扩张腔111与第一过孔112和第二过孔113的连接处的通道截面积发生突变,进而使得噪音的声波的阻抗不匹配而发生反射,并引起噪音的强度的衰减,从而实现对噪音的降噪。其中,扩张腔111可以方形腔体结构,当然也可以为圆柱形腔体结构,本申请对扩张腔111的具体形状结构不作限定。而第一过孔112和第二过孔113可以用于连通扩张腔111和外界,以便噪音的进入。其中,第一过孔112和第二过孔113可以为方形孔结构,当然也可以为圆形孔结构,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此外,第一过孔112和第二过孔113在轴线方向上(也即下文中所介绍的第一方向)的长度可以和扩张腔111的腔壁的厚度相同。当然,第一过孔112和第二过孔113在轴线方向上长度也可以是大于扩张腔111的腔壁的厚度,也即,用于围合形成第一过孔112和第二过孔113的部分管段可以凸设在扩张腔111的外侧。而第一过孔112和第二过孔113的数量可以均为一个,当然也可以是均为两个或者更多个。第一过孔112和第二过孔113可以是设置扩张腔111的相对两个腔壁,当然也可以是设置扩张腔111的相邻的两个腔壁,甚至设置在扩张腔111的同一个腔壁也是可以的。
谐振腔117可以用于供传递至扩张腔111内的部分噪音的进入,当来自噪音源的声波的频率与谐振腔117的固有频率一致时,谐振腔117内的空气便会谐振而吸收空气波的能量,从而实现对噪音的降噪。其中,谐振腔117可以方形腔体结构,当然也可以为圆柱形腔体结构,本申请对谐振腔117的具体形状结构不作限定。此外,谐振腔117可以是设置在扩张腔111的外侧,当然也可以是设置在扩张腔111的内侧。而且,当谐振腔117设置在扩张腔111的内侧时,该谐振腔117可以是设置在扩张腔111的腔壁上,也可以是设置在分隔件114上。因此,本申请对谐振腔117的设置位置不作具体限定,能够连通于扩张腔111即可。而谐振腔117的类型可以为四分之一波长谐振腔,以使得该谐振腔117的体积相对较小,进而方便对其在有限的空间内进行设置。当然,本申请不限于此,于其他实施例中,该谐振腔117的类型也可以为二分之一波长谐振腔或者是其他类型的谐振腔。谐振腔117的数量也可以为一个,当然也可以为两个或者更多个,本申请对谐振腔117的数量也不作限定。
分隔件114顾名思义就是可以用于对扩张腔111进行分隔,使得扩张腔111又可以进一步地形成几个相连通的通道段,且各个通道段可以呈夹角设置。此时,分隔件114可以对噪音的声波进行阻挡,并引导其沿折线或者弯曲状等路径进行传递。其中,分隔件114的数量可以一个,当然也可以为至少两个,而形状可以为平板状,当然也可以为弧形板等,本申请对分隔件114的数量和形状不作限定,能够对噪音声波进行阻挡而引导噪音声波在扩张腔111内具有更长的传递路径即可。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降噪结构10在使用过程,当噪音从第一过孔112和第二过孔113的其中之一进入到扩张腔111内时,由于扩张腔111与第一过孔112或者第二过孔113的连通处的通道截面积发生突变。此时,会使得噪音的声波的阻抗不匹配而发生反射,并引起噪音的强度的衰减而起到降噪效果。而且,该降噪结构10还设置有谐振腔117,进入到扩张腔111内的部分噪音还可以进一步地进入到该谐振腔117内。此时,当噪音的声波频率和谐振腔117的固有频率一致时,谐振腔117内的空气会发生协助而吸收噪音的声波能量而起到降噪效果。因此,本方案中的降噪结构10通过耦合扩张腔111和谐振腔117,并利用扩张腔111可以对中高频噪音进行降噪,谐振腔117可以对中低频噪音进行降噪的特性,能够对各种频率的噪音均较好的起到降噪作用,从而提高了对设备在工作时所产生的噪音进行降噪的效果。
并且,扩张腔111内还设置有分隔件114,通过该分隔件114可以对噪音的声波进行阻挡并引导其沿折线或者弯曲状等路径进行传递。此时,可以有效延长噪音声波在扩张腔111内的传递路径,以增强噪音声波的衰减作用而进一步地提高降噪效果。同时,通过设不同长度的分隔件114,使得扩张腔111的消声频率可以降低,进而能够拓宽降噪结构10的消声频带而提高降噪效果。
请结合参考图9至图13,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定义降噪单元11具有呈相交的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第一过孔112和第二过孔113分别设于扩张腔111在第一方向上的两个腔壁;分隔件114的一端连接于扩张腔111在第二方向上的两个腔壁的其中之一,另一端朝向扩张腔111在第二方向上的两个腔壁的其中之另一延伸设置,并和该腔壁形成有间隙。
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可以为两个相交的水平方向,当然也可以为两个相交的竖直方向,或者是一个为水平方方向,一个为竖直方向,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保证第一过孔112和第二过孔113设置在第一方向上的相对两侧,而分隔件114沿第二方向延伸设置即可。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将第一过孔112和第二过孔113设置在第一方向上,分隔件114沿与第一方向相交的第二方向延伸,使得该分隔件114可以较好的与第一过孔112和第二过孔113进行对应,进而可以较好对从第一过孔112或者第二过孔113进入的噪音声波进行阻挡并引导其调整其传递方向(图13虚线箭头所示意的为新能源设备100的散热装置(例如散热风扇)驱动气流流经降噪单元11的流动路径,噪音在降噪单元11内的传递路径与气流的流动路径相反)。同时,如此设置的分隔件114的形状也较为规则,从而有利于提高对其加工成型的便利性。当然,本申请不限于此,于其他实施例中,该分隔件114也可以是沿第一方向呈弯曲结构也是可以的。
请结合参考图9至图13,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降噪单元11还具有垂直于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的第三方向,分隔件114在第三方向上的两个表面分别抵接于扩张腔111在第三方向上的两个腔壁。
在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为两个相交的水平方向时,该第三方向为上下方向。也即分隔件114的上下两个表面抵接于扩张腔111的腔顶壁和腔底壁。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分隔件114在抵接于扩张腔111在第三方向上的两个腔壁,使得分隔件114在第二方向上不会和扩张腔111的腔壁形成有间隙,进而使得沿第一方向从第一过孔112或者第二过孔113进入到扩张腔111内噪音无法继续沿第一方向继续传递,能够被分隔件114进行充分的阻挡并引导调整传递方向。因此,如此设置,有利于提高分隔件114对传递至扩张腔111内的噪音的阻挡引导作用,以有效的延长噪音的传递路径。
请参考图13,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分隔件114的数量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分隔件114在第一方向上依次间隔设置;且每相邻的两个分隔件114分别连接于扩张腔111在第二方向上的两个腔壁,每相邻的两个分隔件114相靠近的一端在第一方向上的投影呈重叠设置。
每相邻的两个分隔件114分别连接于扩张腔111在第二方向上的两个腔壁,也就是说任意相邻的两个分隔件114,其中一个分隔件114的一端连接于扩张腔111在第二方向上的一个腔壁,而另一个分隔件114的一端连接于扩张腔111在第二方向上的另一个腔壁。也即,至少两个分隔件114沿第一方向交替的设置到扩张腔111在第二方向上的两个腔壁上。而相邻的两个分隔件114相靠近的一端在第一方向上的投影呈重叠设置,则是指,任意相邻的两个分隔件114的在未连接于扩张腔111的腔臂的一端均延伸至超过扩张腔111在第二方向上的长度的一半。其中,分隔件114的数量可以为两个、三个或者更多个,本申请对分隔件114的数量不作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沿第一方向设置至少两个呈交替设置到扩张腔111在第二方向上的两个腔壁上的分隔件114,且相邻的两个分隔件114还均超过扩张腔111在第二方向上的长度的一半,使得噪音可以形成在第二方向上呈迂回的传递路径(图13中虚线箭头所示为气流流动路径,噪音的传递路径与气流流动路径相反)。此时,能够使得噪音在扩张腔111内传递路径更长,以进一步地增强噪音声波的衰减作用而进一步地提高降噪效果。
请结合参考图11至图13,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分隔件114包括安装板115和分隔板116,安装板115贴设于扩张腔111在第二方向上的两个腔壁的其中之一,分隔板116的一端连接于安装板115,另一端朝向扩张腔111在第二方向上的两个腔壁的其中之另一延伸设置。
安装板115和分隔板116围合形成L形结构,安装板115可以用于提供连接位,以通过其较好的贴合于扩张腔111的腔壁,从而实现在扩张腔111的腔壁上的固定。分隔板116则可以用于起到分隔件114的分隔作用,以阻挡并引导噪音改变传递路径。
在本实施例中,将分隔件114设置有安装板115和分隔板116,使得通过该安装板115可以和安装腔的腔壁具有较大的接触面积,从而有利于提高对分隔件114安装的便利性和稳定性。当然,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不限于此,于其他实施例中,分隔板116仅包括有分隔板116也是可以的。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安装板115可以是可拆卸地连接于安装腔的腔壁,如此使得分隔件114在发生损坏时,可以将其拆卸下来而方便对其进行维修或者更换。其中,安装板115可以是通过螺钉固定于安装腔的腔壁,以便在保证分隔件114安装的稳定性的同时,简化对其拆装过程而提高对分隔件114的拆装效率。当然,该安装板115也可以是通过卡扣连接或者磁吸固定。
请结合参考图9和图10,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第一过孔112和第二过孔113沿第二方向延伸成长条状。
第一过孔112和第二过孔113为长条状,也就是说,第一过孔112和第二过孔113可以沿第二方向延伸为为长方形孔或者是腰型孔。
在本实施例中,将第一过孔112和第二过孔113设置为长条状,可以使其具有相对较大的面积,进而方便噪音的进入。同时在降噪结构10应用于新能源设备100,对新能源设备100内的散热装置在工作时所产生的噪音进行降噪时,也方便散热装置所驱动的气流的通过,从而有利于在实现降噪的同时提高对新能源设备100的散热效果。当然,本申请不限于此,于其他实施例中,该第一过孔112和第二过孔113也可以是为正方形或者圆形等。
请结合参考图9和图10,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在和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垂直的第三方向上,第一过孔112低于第二过孔113。
此时,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为两个水平方向,第三方向为上下方向,并且是在降噪结构10进行正常使用时所定义的上下方向。
在本实施例中,将第一过孔112设置的低于第二过孔113,使得降噪结构10在应用到设备上时,可以将降噪结构10设有第一过孔112的一端靠外,而设有第二过孔113的一端靠内。因此,此时第一过孔112的高度相对较低,而第二过孔113的高度相对较高,可以避免外界的水流从第一过孔112流至第二过孔113,也即起到了防止外界的水流进入到设备内部的可能。当然,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不限于此,于其他实施例中,第一过孔112和第二过孔113的高度相同也是可以的。
请结合参考图9至图13,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扩张腔111的在第一方向上的两侧的至少其中之一设有谐振腔117,扩张腔111的腔壁或者谐振腔117的腔壁设有连通扩张腔111和谐振腔117的进口19。
在第一方向上的两侧的至少其中之一设有谐振腔117,也就是说,可以是仅在扩张腔111于第一方向上的一侧上设置有谐振腔117,当然也可以是在扩张腔111于第一方向上的两侧上均设置有谐振腔117。其中,谐振腔117可以是设置扩张腔111内侧,当然也可以是设置在扩张腔111的外侧。
在本实施例中,将扩张腔111设置在扩张腔111的第一方向上的相对两侧中的至少一侧,使得传递至扩张腔111内的噪音在被上述分隔件114所阻挡引导后,扩张腔111设置的可以与该噪音的传递路径更加适配,也即可以谐振腔117可以沿着噪音的传递路径进行延伸设置,以便谐振腔117对噪音进行更好的起到降噪效果。
请参考图13,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谐振腔117沿第二方向延伸成长条状。
谐振腔117为长条状,也就是说该谐振腔117为长方体腔体结构,且长度方向即为第二方向。
在本实施例中,将谐振腔117设置为长条状,且沿第二方向延伸设置,而噪音在扩张腔111内被上述的分隔件114所阻挡引导后,也是会沿第二方向传递,进而有利于谐振腔117在该噪音的传递路径上对噪音起到降噪作用。此外,如此设置也可以充分利用降噪结构10在第二方向上的空间,以使得该谐振腔117可以具有一定的体积,同时又不会使得降噪单元11的整体体积过大。
请结合参考图9、图10以及图13,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谐振腔117的数量为多个,多个谐振腔117中的一部分设于扩张腔111在第一方向上的两侧的其中之一,另一部分设于扩张腔111在第一方向上的两侧的其中之一,且位于扩张腔111的同一侧上的多个谐振腔117呈矩形阵列分布。
也就是说,可以在扩张腔111于第一方向上的相对两侧上均设置有多个谐振腔117,而且位于扩张腔111在第一方向上的相对两侧中的同一侧上的多个谐振腔117均有序的矩形阵列分布。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扩张腔111的相对两侧上设置有多个谐振腔117,使得谐振腔117的数量相对较多,此时能够通过该多个谐振腔117来对传递到扩张腔111内的噪音进行降噪,从而有利于更进一步地提高降噪效果。而位于扩张腔111的同一侧上的多个谐振腔117呈矩形阵列分布,则可以使得谐振腔117分布非常规则,以提高对其布置和制造的便利性。
请结合参考图11至图13,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在第二方向上相邻的两个谐振腔117的进口119位于两个谐振腔117在第二方向上的同一端。
谐振腔117均沿第二方向延伸成长条状,在第二方向上相邻的两个谐振腔117,也可以说是在第二方向上形成的一列谐振腔117,相邻的两个谐振腔117的进口119设置在各个谐振腔117于第二方向上的同一端。例如,当第一方向为左右,而第二方向为前后方向时,相邻的两个谐振腔117的进口119设置在各个谐振腔117的前端或者后端。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在第二方向上相邻的两个谐振腔117的进口119设置在两个谐振腔117的同一端,使得两个谐振腔117的进口119相对较远而可以对应扩张腔111的不同区域,以便传递到扩张腔111内不同区域的噪音均可以通过对应的谐振腔117来进行降噪,从而再次提高降噪效果。当然,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不限于此,于其他实施例中,在第二方向上相邻的两个谐振腔117的进口119位于两个谐振腔117在第二方向上的不同端也是可以的。也即,在第二方向上相邻的两个谐振腔117的进口119可以位于两个谐振腔117相靠近的一端,或者是相远离的一端。
请结合参考图9、图10以及图11,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降噪单元11包括主体壳118和围合罩123,主体壳118内设有扩张腔111,主体壳118还设有第一过孔112和第二过孔113,分隔件114的一端连接于主体壳118;围合罩123连接于主体壳118,并位于主体壳118的外侧,围合罩123和主体壳118围合形成谐振腔117,连通谐振腔117的进口119设于主体壳118。
主体壳118可以为两端具有开口的结构,也即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过孔112和第二过孔113,并在内部形成扩张腔111,而上述的分隔件114则设置在该主体壳118内,并在一端连接于该主体壳118。围合罩123可以为一端具有开口的罩体的结构,并罩设在主体壳118的外侧,以用于和主体壳118来围合形成谐振腔117。
在本实施例中,由设置在主体壳118的外侧的围合罩123和主体壳118围合形成谐振腔117,一方面使得谐振腔117设置在扩张腔111的外侧,进而使得扩张腔111内可以具有较大的空间,也即不会占用扩张腔111内的空间,以便扩张腔111更好的进行降噪和供气流通过的效果。而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得降噪单元11的壁厚无需因为需要开设谐振腔117而将壁厚设置的过厚,进而可以降低对原材料的使用,以便降低降噪单元11的制造成本。当然,本申请不限于此,于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将围合槽设置在主体壳118内,此时围合罩123上设置连通谐振腔117的进口119。亦或者是,降噪单元11可以仅包括有主体壳118,且该主体壳118的壁厚相对较厚,进而可以在主体壳118的侧壁内设置有谐振腔117。
请结合参考图9至图12,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主体壳118包括主框体120和两个盖合板121,主框体120在第一方向上的两端呈敞口设置;一个盖合板121盖合于主框体120的一个开口,并设有第一过孔112;另一个盖合板121设于主框体120的另一个开口内,并和主框体120围合形成第二过孔113;两个盖合板121和主框体120围合形成扩张腔111;分隔件114的一端连接于主框体120,围合罩123连接于盖合板121,并和盖合板121围合形成谐振腔117,进口119设于盖合板121。
主框体120由多个板体首尾依次连接围合形成的结构,并在第一方向上的两端呈敞口。两个盖合板121则可以用于盖合在主框体120的相对两端,并和主框体120围合形成上述的扩张腔111。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主框体120和盖合板121来围合形成扩张腔111,使得两者可以先分开独立制造,之后组装在一起即可形成扩张腔111。而拆分成的主框体120和盖合板121的结构均较为简单,从而有利于提高对其扩张腔111加工成型的便利性。而一个盖合板121盖合于主框体120,并设有第一过孔112,则使得可以将该盖合板121的面积设置的较大,以便后续通过该盖合板121来实现降噪单元11的对外安装。将另一个盖合板121设置在主框体120内的一个开口内,则可以使得该盖合板121主框体120上分布的更加紧凑性,以便缩小降噪单元11的整体体积而有利于提高后续对其安装的便利性。当然,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不限于此,于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两个盖合板121均分别盖合于主框体120的两个开口,并设置有第一过孔112和第二过孔113。或者是,两个盖合板121均分别设置在主框体120的两个开口内,并与主框体120来围合形成第一过孔112和第二过孔113。亦或者是,主体壳118可以仅包括有两个部分,由该两个部分来围合形成扩张腔111。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围合罩123和盖合板121呈一体结构设置。
围合罩123和盖合板121为一体结构,也就是说围合罩123和盖合板121通过一体成型工艺形成,在成型后两者即已经组装在一起。
在本实施例中,将围合罩123和盖合板121设置为一体结构,一方面使得两者可以通过一体成型制造,从而有利于提高对其的制造效率。而另一方面,此时的围合罩123和盖合板121之间的不会有间隙形成,从而有利于提高该谐振腔117的密封性。此外,呈一体的围合罩123和盖合板121的整体强度也相对较强,从而有利于降低其被损坏的可能,以提高使用寿命。当然,需要说明的是,于其他实施例中,围合罩123和盖合板121也可以是呈分体设置,之后在对两者进行组装时,可以在两者之间设置密封圈。
请参考图9,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设有第一过孔112的盖合板121在第一方向上的投影大于主框体120在第一方向上的投影。
也就是说,设置有第一过孔112的盖合板121的面积大于主框体120的面积,能够从主框体120的除第一方向以外的其他方向上的外表面凸出。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第一过孔112的盖合板121的面积设置的较大,使得通过该盖合板121可以给予安装位,进而方便实现降噪单元11的对外安装。例如,设置有第一过孔112的盖合板121在边缘处可以设置有安装孔,以便通过穿设螺钉进行稳定且较为便捷的安装。
请结合参考图5至图8,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降噪结构10还包括外框体13,降噪单元11的数量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降噪单元11均设于外框体13,并沿一方向依次设置。
外框体13可以用于提供安装位,以便可以至少两个降噪单元11可以安装到一个外框体13上,之后在将外框体13安装到设备上时,即可实现将至少两个降噪单元11一次性的安装到设备上。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至少两个降噪单元11,使得可以通过该至少两个降噪单元11来对设备进行降噪,以提高对设备的降噪效果。而将至少两个降噪单元11安装到一个外框体13内,则可以方便后续实现对至少两个降噪单元11在设备上的一次性的安装而提高对其安装的便利性。其中,为了简化该外框体13的结构而提高对其制造的便利性和降低制造成本,外框体13可以为一端呈敞口设置的结构,另一端则设置有显露口131,各个降噪单元11中设置有第一过孔112的盖合板121可以安装于显露口131处,并和外框体13可以通过螺钉连接,以在保证对降噪单元11连接的稳定性的同时,简化对其安装过程。
请结合参考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新能源设备100,该新能源设备100包括机体30、电源模块50、散热装置以及降噪结构10,该降噪结构10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主题二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其中,新能源设备100可以为储能柜、逆变器或者充电桩等。机体30内设有容置腔31,机体30还设有连通容置腔31的进风口311和出风口;电源模块50设于容置腔31内;散热装置(例如散热风扇)设于机体30,并可驱使气流由进风口311进入容置腔31内,并经出风口排出;降噪结构10的第一过孔112连通于进风口311和/或出风口,也就是说,该降噪结构10可以设置在进风口311处,也可以是设置在出风口处。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当降噪结构10设置在进风口311处时,降噪结构10的第二过孔113连通于机体30的容置腔31,以使得外界气流在散热装置的驱动下可以先从进风口311和第一过孔112进入到降噪结构10内,之后从降噪结构10的第二过孔113流出,并流经电源模块50所在的位置而后该电源模块50进行换热,之后经过散热装置后从出风口排出。此时,噪音在降噪结构10内的传递路径与气流在该降噪结构10内的流动路径相反。
进一步地,请结合参考图1至图4,机体30设有安装口33,安装口33处设有门体35,门体35相对于机体30转动可打开或者盖合于安装口33;门体35设有进风口311,降噪结构10设于门体35的内侧,且降噪结构10的第一过孔112连通进风口311。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可转动地门体35的设置,使得在新能源设备100内的电源模块50或者其他器件发生损坏时,可以将该门体35转动打开,从而有利于提高对新能源设备100维修的便利性。而将降噪结构10设置在门体35的内侧,则使得降噪结构10在新能源设备100上可以得到隐藏式设置,以提高对其保护作用而有利于延长使用寿命。其中,降噪结构10可以通过外框体13来安装于门体35,并且可以是通过螺钉进行固定,以便在保证降噪结构10的安装的稳定性同时,简化对其的安装过程而提高安装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3)

1.一种降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降噪结构包括降噪单元,所述降噪单元设有扩张腔和谐振腔,所述扩张腔具有连通外界的第一过孔和第二过孔,所述谐振腔连通于所述扩张腔;
所述扩张腔内还设有分隔件,并和所述扩张腔的部分腔壁形成有间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噪结构,其特征在于,定义所述降噪单元具有呈相交的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所述第一过孔和所述第二过孔分别设于所述扩张腔在第一方向上的两个腔壁;
所述分隔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扩张腔在第二方向上的两个腔壁的其中之一,另一端朝向所述扩张腔在第二方向上的两个腔壁的其中之另一延伸设置,并和该腔壁形成有间隙。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降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件的数量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分隔件在第一方向上依次间隔设置;且每相邻的两个所述分隔件分别连接于所述扩张腔在第二方向上的两个腔壁,每相邻的两个所述分隔件相靠近的一端在第一方向上的投影呈重叠设置;
且/或,所述降噪单元还具有垂直于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的第三方向,所述分隔件在第三方向上的两个表面分别抵接于所述扩张腔在第三方向上的两个腔壁;
且/或,所述分隔件包括安装板和分隔板,所述安装板贴设于所述扩张腔在第二方向上的两个腔壁的其中之一,所述分隔板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安装板,另一端朝向所述扩张腔在第二方向上的两个腔壁的其中之另一延伸设置;
且/或,所述第一过孔和所述第二过孔沿第二方向延伸成长条状;
且/或,在和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垂直的第三方向上,所述第一过孔低于所述第二过孔。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降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张腔在第一方向上的两侧的至少其中之一设有所述谐振腔,所述扩张腔的腔壁或者所述谐振腔的腔壁设有连通所述扩张腔和所述谐振腔的进口。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降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谐振腔沿第二方向延伸成长条状。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降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谐振腔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谐振腔中的一部分设于所述扩张腔在第一方向上的两侧的其中之一,另一部分设于所述扩张腔在第一方向上的两侧的其中之一,且位于所述扩张腔的同一侧上的多个所述谐振腔呈矩形阵列分布。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降噪结构,其特征在于,在第二方向上相邻的两个所述谐振腔的进口位于两个所述谐振腔在第二方向上的同一端。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降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降噪单元包括:
主体壳,所述主体壳内设有所述扩张腔,所述主体壳还设有所述第一过孔和所述第二过孔,所述分隔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主体壳;和
围合罩,所述围合罩连接于所述主体壳,并位于所述主体壳的外侧,所述围合罩和所述主体壳围合形成所述谐振腔,所述进口设于所述主体壳。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降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壳包括:
主框体,所述主框体在第一方向上的两端呈敞口设置;和
两个盖合板,一个所述盖合板盖合于所述主框体的一个开口,并设有所述第一过孔;另一个所述盖合板设于所述主框体的另一个开口内,并和所述主框体围合形成所述第二过孔;两个所述盖合板和所述主框体围合形成所述扩张腔;
所述分隔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主框体,所述围合罩连接于所述盖合板,并和所述盖合板围合形成所述谐振腔,所述进口设于所述盖合板。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降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围合罩和所述盖合板呈一体结构设置;
且/或,设有所述第一过孔的所述盖合板在第一方向上的投影大于所述主框体在第一方向上的投影。
11.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降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降噪结构还包括外框体,所述降噪单元的数量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降噪单元均设于所述外框体,并沿一方向依次设置;
且/或,所述谐振腔为四分之一波长谐振腔。
12.一种新能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体,所述机体内设有容置腔,所述机体还设有连通所述容置腔的进风口和出风口;
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设于所述容置腔内;
散热装置,所述散热装置设于所述机体,并可驱使气流由所述进风口进入所述容置腔内,并经所述出风口排出;以及
降噪结构,所述降噪结构为如权利要求1至1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降噪结构,所述降噪结构的第一过孔连通于所述进风口和/或所述出风口。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新能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设有安装口,所述安装口处设有门体,所述门体相对于所述机体转动可打开或者盖合于所述安装口;
所述门体设有所述进风口,所述降噪结构设于所述门体的内侧,且所述降噪结构的第一过孔连通所述进风口。
CN202320230141.7U 2023-02-06 2023-02-06 降噪结构和新能源设备 Active CN2195128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30141.7U CN219512819U (zh) 2023-02-06 2023-02-06 降噪结构和新能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30141.7U CN219512819U (zh) 2023-02-06 2023-02-06 降噪结构和新能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512819U true CN219512819U (zh) 2023-08-11

Family

ID=875298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230141.7U Active CN219512819U (zh) 2023-02-06 2023-02-06 降噪结构和新能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51281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0732511B1 (en) Blower muffling apparatus
RU2581554C2 (ru) Наружный блок охлаждающего устройства
CN109708388B (zh) 压缩机组件及具有其的冰箱
US7363768B2 (en) Outdoor unit of refrigerator, and electrical equipment box of outdoor unit
CN219512819U (zh) 降噪结构和新能源设备
CN211288018U (zh) 消音器、压缩机及制冷设备
CN114256747B (zh) 降噪组件和新能源设备
KR20200139022A (ko) 에너지 저장시스템
CN216818450U (zh) 储能电源
CN213480566U (zh) 一种底壳降噪结构及空调室内机
JP3345992B2 (ja) 電気掃除機
CN111852907A (zh) 鼓风机和鼓风机用箱体
CN108778083B (zh) 用于真空清洁装置的具有消音器的马达壳体
JP2002026557A (ja) 制御盤の冷却構造
JP2008014164A (ja) エンジン発電機
JP2003097286A (ja) エンジン作業機
CN216143951U (zh) 进风组件、室内机以及空调器
KR20060102025A (ko) 리니어 압축기의 제어박스 고정구조
CN219627495U (zh) 一种变频一体机
CN218820697U (zh) 壳体和空调室外机
CN114704480B (zh) 一种基于多重降噪的多翼离心风机及其降噪方法
CN115731910A (zh) 降噪装置和家电设备
CN209960633U (zh) 一种一体式风管机
JP2003156233A (ja)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機
CN220124610U (zh) 一种降噪装置及吸尘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