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498193U - 一种防误碰端子保护罩及端子安装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误碰端子保护罩及端子安装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498193U
CN219498193U CN202320080831.9U CN202320080831U CN219498193U CN 219498193 U CN219498193 U CN 219498193U CN 202320080831 U CN202320080831 U CN 202320080831U CN 219498193 U CN219498193 U CN 2194981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cover body
ring
terminal
current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08083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zhou Jieyi Auto Par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zhou Jieyi Auto Par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zhou Jieyi Auto Par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zhou Jieyi Auto Par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080831.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49819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4981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49819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误碰端子保护罩及端子安装结构,本实用新型中,将罩设在大电流端子外侧的保护罩设置为分体式结构,包括第一罩体和第二罩体,第一罩体和第二罩体的内部对应开设有至少一组用于嵌入大电流端子的腔体,且腔体与嵌设在其内侧的大电流端子两者的延伸方向一致,实现可快速安装的仿形罩体结构,尤其适合无规则形状的大电流端子的安装及使用,相对有现有大电流端子的保护壳多采用热封胶进行热封处理来说,操作简单,并大大提高了安装效率,可有效的防止操作人员直接触碰到大电流端子。

Description

一种防误碰端子保护罩及端子安装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端子保护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误碰端子保护罩及端子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汽车内部线束在排布的过程中,因大电流端子的无规则形状,设计仿形的橡胶件结构复杂且不易成型,因此,存在大电流端子外漏无绝缘体保护的情况,此种情形下,在操作员操作过程中,很容易误碰到大电流端子,在通路情况下容易造成触电事故的发生,鉴于此种弊端,亟需开发一种绝缘壳体以保护大电流端子不被误碰到。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误碰端子保护罩及端子安装结构,以解决因大电流端子外漏无绝缘体保护的情况下,容易造成触电事故发生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误碰端子保护罩,所述保护罩用于容置大电流端子,所述保护罩包括第一罩体和第二罩体,第一罩体和第二罩体之间为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罩体和第二罩体的内部对应开设有至少一组用于嵌入大电流端子的腔体,且所述腔体与嵌设在其内侧的大电流端子两者的延伸方向一致。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腔体仅设置有一组,且腔体的宽度不小于所述大电流端子的最大厚度。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保护罩上开设有至少一个使大电流端子的接线部位露出的线缆引出口。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线缆引出口处设置有引出环,引出环包括设置在第一罩体上的第一弧形环以及设置在第二罩体上的第二弧形环,第一弧形环与第二弧形环共同围成环状结构。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弧形环与第二弧形环均包括与第一罩体/第二罩体固定连接的环体,环体的一端沿周向延伸形成有第一卡臂,环体的另一端沿周向开设有与第一卡臂的形状相匹配的卡槽,并在卡槽内设置有第一凸起,且第一弧形环与第二弧形环在所述保护罩上呈中心对称设置。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罩体和第二罩体之间通过至少一组卡扣组件实现可拆卸连接,所述卡扣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罩体和第二罩体其中一者上的第二卡臂,以及设置在另一者上并与第二卡臂相配合的第二凸起。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凸起的两侧对称设置有用于对第二卡臂的装入进行导向的导向板。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端子安装结构,包括线缆、大电流端子以及所述的保护罩,所述大电流端子安装在所述保护罩内,所述保护罩的端面上开设有至少一个使大电流端子的接线部位露出的线缆引出口,所述线缆的其中一端连接至大电流端子的接线部位,另一端从线缆引出口引出。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线缆引出口处设置有引出环,引出环包括设置在第一罩体上的第一弧形环以及设置在第二罩体上的第二弧形环,第一弧形环与第二弧形环共同围成用于线缆穿过的环状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中,将罩设在大电流端子外侧的保护罩设置为分体式结构,包括第一罩体和第二罩体,第一罩体和第二罩体的内部对应开设有至少一组用于嵌入大电流端子的腔体,且腔体与嵌设在其内侧的大电流端子两者的延伸方向一致,实现可快速安装的仿形罩体结构,尤其适合无规则形状的大电流端子的安装及使用,相对有现有大电流端子的保护壳多采用热封胶进行热封处理来说,操作简单,并大大提高了安装效率,可有效的防止操作人员直接触碰到大电流端子。
附图说明
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防误碰端子保护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端子保护罩的爆炸示意图;
图3为第一罩体/第二罩体与大电流端子的配合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端子安装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示如下:
1、保护罩;2、大电流端子;3、线缆;4、安装板。
10、第一罩体;11、第二罩体;12、腔体;
20、线缆引出口;
30、引出环;301、第一弧形环;302、第二弧形环;303、环体;304、第一卡臂;305、卡槽;306、第一凸起;
40、卡扣组件;401、第二卡臂;402、第二凸起;403、导向板。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一种防误碰端子保护罩,如图1-图3所示,保护罩1用于容置大电流端子2,保护罩1包括第一罩体10和第二罩体11,第一罩体10和第二罩体11之间为可拆卸连接,第一罩体10和第二罩体11的内部对应开设有至少一组用于嵌入大电流端子的腔体12,且腔体12与嵌设在其内侧的大电流端子2两者的延伸方向一致,大电流端子2装入保护罩1后,第一罩体10和第二罩体11对称分布在大电流端子2延伸方向的左、右两侧。
本实用新型中,将罩设在大电流端子2外侧的保护罩1设置为分体式结构,包括第一罩体10和第二罩体11,第一罩体10和第二罩体11的内部对应开设有至少一组用于嵌入大电流端子2的腔体12,且腔体12与嵌设在其内侧的大电流端子2两者的延伸方向一致,实现可快速安装的仿形罩体结构,尤其适合无规则形状的大电流端子2的安装及使用,相对有现有大电流端子2的保护壳多采用热封胶进行热封处理来说,操作简单,并大大提高了安装效率,可有效的防止操作人员直接触碰到大电流端子。
在一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腔体12仅设置有一组,且腔体12的宽度不小于大电流端子2的最大厚度,由于大电流端子通常为无规则形状,而且在一些情况下,需要由若干母排拼接而成,因此,其厚度通常不是恒定的,因此,需要确保腔体12的宽度不小于大电流端子的最大厚度,两者间优先为过盈配合,以确保大电流端子2的顺利嵌入,并对大电流端子2具有较好的固定效果。
在一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保护罩1上开设有至少一个使大电流端子2的接线部位露出的线缆引出口20,线缆引出口20用于外部的线缆的穿入,且外部的线缆电连接至大电流端子2的接线部位,此处,需要说明的是,线缆引出口20优先设置在保护罩1的两端部,当然,也可以设置在保护罩1的端面或者侧壁上,具体需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需要进行设置。
同时,为了防止线缆3在转接处的折弯角度过大,对线缆3造成损坏,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在线缆引出口20处设置有引出环30,引出环30包括设置在第一罩体10上的第一弧形环301以及设置在第二罩体11上的第二弧形环302,第一弧形环301与第二弧形环302共同围成环状结构,线缆3装入完成后,该环状结构沿周向环绕在线缆3的外侧,实现对线缆3的保护。
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第一弧形环301与第二弧形环302的结构相同,均包括与第一罩体10/第二罩体11固定连接的环体303,环体303的一端沿周向延伸形成有第一卡臂304,环体303的另一端沿周向开设有与第一卡臂304的形状相匹配的卡槽305,并在卡槽305内设置有第一凸起306,且第一弧形环301与第二弧形环302在保护罩上呈中心对称设置,第一罩体10与第二罩体11在装配时,第一弧形环301和第二弧形环302通过相互配合的第一卡臂304、卡槽305以及第一凸起306实现卡合连接,形成上述的环状结构。
在一实施方式中,如图1和图2所示,为了使保护罩1具有更好的密封效果,在第一罩体10和第二罩体11之间还通过至少一组卡扣组件40实现可拆卸连接,卡扣组件40包括设置在第一罩体10和第二罩体11其中一者上的第二卡臂401,以及设置在另一者上并与第二卡臂401相配合的第二凸起402。
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第二凸起402的两侧对称设置有用于对第二卡臂401的装入进行导向的导向板403,第一罩体10与第二罩体11在装配时,第二卡臂401沿对称设置的两个导向板403之间限定的空间滑入第二凸起402,导向板403起到导向的作用,便于第一罩体10与第二罩体11之间的安装。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端子安装结构,如图4所示,包括线缆3、大电流端子2以及上述的保护罩1,大电流端子2安装在保护罩1内,保护罩1的端面上开设有至少一个使大电流端子2的接线部位露出的线缆引出口20,线缆3的其中一端连接至大电流端子2的接线部位,另一端从线缆引出口20引出。
在一实施方式中,保护罩1的侧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对保护罩1及端子安装结构进行固定的安装板4,安装板4上开设有固定孔,并通过螺栓将保护罩1及端子安装结构固定至车身结构。
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线缆引出口20处设置有引出环30,引出环30包括设置在第一罩体10上的第一弧形环301以及设置在第二罩体11上的第二弧形环302,第一弧形环301与第二弧形环302共同围成环状结构,线缆3装入完成后,该环状结构沿周向环绕在线缆3的外侧,实现对线缆3的保护,引出环30的设置,可防止线缆3转接处的折弯角度太大,对线缆3造成损坏。
虽然已经通过例子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例子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Claims (9)

1.一种防误碰端子保护罩,所述保护罩用于容置大电流端子,所述保护罩包括第一罩体和第二罩体,第一罩体和第二罩体之间为可拆卸连接,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罩体和第二罩体的内部对应开设有至少一组用于嵌入大电流端子的腔体,且所述腔体与嵌设在其内侧的大电流端子两者的延伸方向一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误碰端子保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仅设置有一组,且腔体的宽度不小于所述大电流端子的最大厚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误碰端子保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罩上开设有至少一个使大电流端子的接线部位露出的线缆引出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误碰端子保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引出口处设置有引出环,引出环包括设置在第一罩体上的第一弧形环以及设置在第二罩体上的第二弧形环,第一弧形环与第二弧形环共同围成环状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防误碰端子保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形环与第二弧形环均包括与第一罩体/第二罩体固定连接的环体,环体的一端沿周向延伸形成有第一卡臂,环体的另一端沿周向开设有与第一卡臂的形状相匹配的卡槽,并在卡槽内设置有第一凸起,且第一弧形环与第二弧形环在所述保护罩上呈中心对称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误碰端子保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罩体和第二罩体之间通过至少一组卡扣组件实现可拆卸连接,所述卡扣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罩体和第二罩体其中一者上的第二卡臂,以及设置在另一者上并与第二卡臂相配合的第二凸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防误碰端子保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凸起的两侧对称设置有用于对第二卡臂的装入进行导向的导向板。
8.一种端子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线缆、大电流端子以及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保护罩,所述大电流端子安装在所述保护罩内,所述保护罩的端面上开设有至少一个使大电流端子的接线部位露出的线缆引出口,所述线缆的其中一端连接至大电流端子的接线部位,另一端从线缆引出口引出。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端子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引出口处设置有引出环,引出环包括设置在第一罩体上的第一弧形环以及设置在第二罩体上的第二弧形环,第一弧形环与第二弧形环共同围成用于线缆穿过的环状结构。
CN202320080831.9U 2023-01-12 2023-01-12 一种防误碰端子保护罩及端子安装结构 Active CN2194981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080831.9U CN219498193U (zh) 2023-01-12 2023-01-12 一种防误碰端子保护罩及端子安装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080831.9U CN219498193U (zh) 2023-01-12 2023-01-12 一种防误碰端子保护罩及端子安装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498193U true CN219498193U (zh) 2023-08-08

Family

ID=874832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080831.9U Active CN219498193U (zh) 2023-01-12 2023-01-12 一种防误碰端子保护罩及端子安装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49819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814484B (zh) 插塞连接器
US10618477B2 (en) Wire harness with wire and protective material
JP7109133B2 (ja) 電磁両立性ケーブルロックコネクタ
KR102534132B1 (ko) 케이블을 갖는 단자 조립체 및 커넥터 조립체
JP5906537B2 (ja) 導電路構造及びワイヤハーネス
US9263865B2 (en) Water stop structure for wire harness and wire harness
JP2013114785A (ja) ワイヤハーネス
JP7009966B2 (ja) コネクタ及び導電路
US8981241B2 (en) Cable holding structure
KR101645114B1 (ko) 와이어 하네스
CN219498193U (zh) 一种防误碰端子保护罩及端子安装结构
CN210692111U (zh) 一种电缆屏蔽接地处理装置
EP2736050A1 (en) Wire harness
US20150263496A1 (en) Shield conductive path
WO2020242079A1 (ko) 터미널장착장치가 구비된 충전커넥터
CN103715028A (zh) 用于在安装开关器具之间建立连接的连接元件和方法
EP1001496A3 (en) Electric connector
CN219498192U (zh) 一种分体式大电流端子安装结构
CN106004714A (zh) 一种汽车高压线束总成
CN219498202U (zh) 一种导体快速连接机构
CN217334434U (zh) 一种接线装置
US8328578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nd a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ame
CN209822968U (zh) 一种电连接器及包括该电连接器的电动汽车
CN111525360A (zh) 可以实现多芯连接器单通道密封的方法以及多芯连接器
CN210111208U (zh) 连接器、箱体及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