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331996A - 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连接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7331996A CN107331996A CN201710447638.3A CN201710447638A CN107331996A CN 107331996 A CN107331996 A CN 107331996A CN 201710447638 A CN201710447638 A CN 201710447638A CN 107331996 A CN107331996 A CN 10733199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ocket
- core body
- plug
- mounting hole
- conductive po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7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7
- NJPPVKZQTLUDBO-UHFFFAOYSA-N novaluron Chemical compound C1=C(Cl)C(OC(F)(F)C(OC(F)(F)F)F)=CC=C1NC(=O)NC(=O)C1=C(F)C=CC=C1F NJPPVKZQTLUDBO-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4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9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6378 damage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29920001971 elasto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6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1681 prote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054 sign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00906 Bronz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5000014676 Phragmites communi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0974 bronz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KUNSUQLRTQLHQQ-UHFFFAOYSA-N copper tin Chemical compound [Cu].[Sn] KUNSUQLRTQLHQQ-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2788 crim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708 enhan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667 flo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2955 iso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806 packaging method and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1220 stainless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0935 stainless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2627 tracheal intub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Copper Chemical compound [Cu]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Silicium di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Si]=O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20 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49 copp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802 copp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812 deficienc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810 insulating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774 insulation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212 insula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137 moulding (plastic)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741 silica g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2027 silica g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2379 silicone rubb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1187 thermosetting poly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4/00—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91—Coupling devices allowing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coupling parts, e.g. floating or self aligning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4—Means for preventing access to live contact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9—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连接器,包括插头和插座;插头包括插头外壳和导电柱;插座包括插座外壳和导电筒,其特征是:插座还包括插座芯体和弹性连接件;插座芯体整体呈柱形结构,且插座芯体内部设置有导电筒安装孔,导电筒安装孔为沿插座芯体的柱形的高度方向延伸的条形孔,导电筒整体嵌入固定安装在导电筒安装孔内;插座外壳上设置有一个芯体安装孔,插座芯体沿自身柱形的高度方向贯穿芯体安装孔,且插座芯体的外侧面通过弹性连接件与芯体安装孔的孔壁相连接。本发明的连接器在插头不对位插向插座时,能够有效防止插头或/和插座的破坏,故使用起来更为可靠。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连接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动汽车充电用连接器。
背景技术
连接器(亦称作接插件)一般是指电连接器,用于传输电流或/和电信号。
现有的连接器通常包括有插头和插座,其中插头上外凸设置有插接导电用的导电柱,插座上设置有与所述导电柱配合来插接导通的导电筒(嵌固安装在插座上设置的插孔内),从而使得插头和插座之间能够导通相连。
但现有的连接器上的插头与插座却存有以下不足之处:
在将插头插入插座的过程中,当插头上的导电柱与插座上的导电筒不对位时,将插头插向插座会出现导电柱大力度抵压至插座上致使插座破损或导电柱弯曲的情形。可见,插头与插座之间不正对地插入,很容易引起插头或/和插座的破坏。
基于此,申请人考虑设计一种在插头不对位插向插座时,能够有效防止插头或/和插座的破坏的连接器。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在插头不对位插向插座时,能够有效防止插头或/和插座的破坏的连接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连接器,包括插头和插座;
所述插头包括插头外壳和导电柱;所述导电柱固定安装在所述插头外壳上,且所述导电柱的一端为凸起于所述插头外壳表面的插接导电端,另一端为接线输出端;
所述插座包括插座外壳和导电筒,所述导电筒固定安装在所述外壳上,且所述导电筒的一端为供所述导电柱的插接导电端插入相连的套接导电端,另一端为接线输入端;
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还包括插座芯体和弹性连接件;
所述插座芯体整体呈柱形结构,且所述插座芯体内部设置有导电筒安装孔,所述导电筒安装孔为沿所述插座芯体的柱形的高度方向延伸的条形孔,且所述导电筒安装孔的长度方向的两端中至少一端为与外界连通的开口端,所述导电筒整体嵌入固定安装在所述导电筒安装孔内,且所述导电筒的套接导电端邻近所述开口端;
所述插座外壳上设置有一个芯体安装孔,所述插座芯体沿自身柱形的高度方向贯穿所述芯体安装孔,且所述插座芯体的外侧面通过所述弹性连接件与所述芯体安装孔的孔壁相连接。
本发明的连接器在使用时,因为,插座芯体是通过上述弹性连接件安装连接在插座外壳上的芯体安装孔的孔壁上。所以,插座芯体与插座外壳之间即形成“软连接”的结构,该“软连接”的结构能够保证在插头插座插入不对位时,插座芯体能够向远离插头的方向后退,从而有效防止插头与插座之间出现较大接触力,有效防止插头与插座不被破坏,起到更好的保护作用。
与此同时,即使在适当降低插头外壳和插座外壳的厚度(强度)时,采用上述“软连接”结构的连接器中保护插头插座插入不对位时也不易被破坏,所以,这样就能够帮助连接器获得节省插头外壳和插座外壳的制作材料、降低制造成本同时,也能够有效防止插头与插座不被破坏,起到保护的作用。
作为优选,所述插座芯体的外侧面凹陷形成有一圈卡接槽,所述芯体安装孔的孔壁凸起形成有一圈卡接凸环;所述弹性连接件整体呈环形,且所述弹性连接件的断面呈匚型,所述弹性连接件的匚型的开口侧端套接在所述卡接凸环处,所述弹性连接件的匚型上正对所述开口侧端的封闭侧端插接在所述卡接槽内。
采用上述卡接槽、卡接凸环以及弹性连接件,不仅具有结构简单,制造和加工方便,装配简便快捷的优点;还能够使得插座芯体与芯体安装孔的孔壁之间形成密封结构,确保插头与插座之间插接的可靠性。
与此同时,采用上述卡接槽、卡接凸环以及弹性连接件,还能够使得卡接槽、卡接凸环以及弹性连接件之间彼此卡接得更为紧密,有效保证插座芯体能满足插头在拔插时插座芯体能够作±3mm的浮动(起到有效保护插头和插座的作用)的同时,也能够保证插座芯体获得更为准确地定位,从而保证插头与插座在对位时,两者之间能够准确可靠的插入。
作为优选,所述插座外壳整体呈两端均为开口端的筒形结构,且该筒形结构内部的轴向贯通的通道即构成所述芯体安装孔;所述插座外壳的筒形结构的一端外侧面向外延伸形成有用于与所述插头相连的连接部,另一端的内侧面设置有所述卡接凸环;
所述插座芯体包括前基座和后基座;所述前基座整体呈插入所述芯体安装孔的柱形结构,且所述卡接槽设置于所述前基座上邻近所述后基座的端部的外侧面处;所述后基座整体位于所述插座外壳的外部,且所述后基座为能够限位于所述插座外壳的筒形结构的开口端的平板状结构,所述后基座与所述前基座的端面之间通过螺钉固定相连。
采用上述插座外壳即可通过上述“筒形结构”来起到增强插座外壳的结构强度的作用,还能够起到对处在该“筒形结构”内部的插座芯体的前基座起到包围保护作用。
此外,插座芯体采用上述前基座+后基座的结构,使得前基座与后基座之间为可拆卸式连接结构,这样一来,即可采用以下快速装配方法来大幅提升插座的装配速度,该快速装配方法为:
首先,将弹性连接件的匚型的开口侧端套接在所述卡接凸环处;
随后,将前基座上的卡接槽插入弹性连接件的匚型上正对所述开口侧端的封闭侧端;
最后,将前基座的端面与后基座之间通过螺钉固定相连,即快速可靠地完成弹性连接件、前基座、后基座以及插座外壳之间的装配。
作为优选,所述导电筒的接线输入端贯穿所述前基座和后基座并露在外部,且所述导电筒为间隔设置的两个;
所述插座还包括隔弧盖,所述隔弧盖整体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所述后基座上背离所述前基座的表面,且所述隔弧盖具有盖住在所述导电筒的接线输入端的遮盖部,所述遮盖部的内侧面凸起形成有将各个所述导电筒的接线输入端隔离开来的隔离板。
上述“导电筒的接线输入端贯穿所述前基座和后基座并露在外部”的结构,能够方便将导线插入导电筒的接线输入端并使得两者压接相连。
上述隔弧盖的结构,能够将两个导电筒(正极和负极)的接线输入端隔离开来,从而防止在大电流通过是拉弧情况(或因拉弧引起短路)发生。
作为优选,所述插座还包括冠簧;所述导电筒的套接导电端的内侧面凹陷形成有一个冠簧安装用台阶,所述冠簧嵌入固定安装在所述冠簧安装用台阶中。
目前现有的连机器中的导电柱与导电筒之间通常为弹簧片式接触,这样使得,插头的拔插所需的力度大,且弹簧片采用不锈钢,接触电阻大。
本技术方案采用上述“冠簧”的结构,能够使得导电柱与导电筒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大,使得插头的拔插力柔和,获得接触电阻小、抗震、耐冲击,且材料采用青铜材料,接触电阻减小的优点。
作为优选,连接器还包括插入导向结构,所述插入导向结构包括一一对应设置的导向柱和导向孔;所述导向柱固定安装在所述插头上,且所述导向柱与所述导电柱的插接导电端之间相互平行且间隔开来;所述插座芯体上邻近所述导电筒的套接导电端的端面上设置有所述导向孔,所述导向孔能够供所述导向柱插入并共同形成滑动配合相连的导向结构。
上述插入导向结构,能够在插头插入过程中,帮助使得插头导向与对位,确保插头能够快速准确地插至插座上。
作为优选,所述插头外壳整体呈左右对称且具有对称平面的立体结构;
所述导电柱为间隔设置的两个,所述导向柱为间隔设置的两个,且所述导电柱的分布方向与所述导向柱的分布方向相平行;
所述导电柱与所述对称平面的最短距离为D,所述导向柱与所述对称平面之间的最短距离为d,D不等于d。
采用上述“D不等于d”的结构后,能够使得导电柱和导向柱之间形成“偏心”结构,使得插头与插座之间只有一种插入结构,这样就能够有效防止插头上的正极导电柱和负极导电柱与插座上的正极导电筒和负极导电筒之间插反并因此引起短路的情况,确保连接器使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作为优选,所述插头外壳整体呈平板型结构,所述插头外壳的中部位置处贯穿设置有导电柱安装孔和导向柱安装孔,且所述导电柱安装孔和导向柱安装孔均为台阶孔;
所述导电柱上远离插接导电端的外侧面凸起形成有一圈限位凸环,且所述限位凸环插接限位在所述导电柱安装孔内;
所述导向柱上远离插接导向端的另一端的外侧面外凸形成有限位凸起,且所述限位凸起插接限位在所述导向柱安装孔内;
所述插头还包括盖板,所述盖板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所述插头外壳上背离导电柱的插接导电端的表面的中部位置,实现所述导电柱和导向柱的固定;
所述插头外壳的四周为用于与插座外壳固定连接的连接部。
采用上述包括盖板和平板型结构的插座外壳的结构后,在对插头进行装配时,仅需首先将导电柱的限位凸环和导向柱的限位凸起快速放置在插头外壳上的导电柱安装孔和导向柱安装孔,最后,将盖板通过螺钉固定在插头外壳上即可快速完成插头的组装。可见,本方案的插头具有结构简单可靠,制造方便,能够显著提升插头的组装效率的优点。
此外,上述插座外壳的连接部与插头外壳的连接部之间的安装面积大,支撑强度大。具体实施时,插座外壳的连接部与插头外壳的连接部之间可采用螺栓来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插头外壳的邻近所述导电柱的插接导电端的表面外凸形成有一个包围住所述导电柱和导向柱的保护筒;所述保护筒的内侧面能够与所述插座芯体的外侧面滑动配合相连。
上述保护筒设置,能够防止在插入插头的过程中,人体与插头的导电柱误触,致使人体触电的情况发生,提升使用的安全性。
作为优选,所述导电柱为管型结构,且所述导电柱的接线输出端贯穿所述盖板并露在外部;
所述导电柱为两个,所述盖板上背离所述插头外壳的表面上凸起形成有隔弧块,所述隔弧块将各个所述导电柱的接线输出端隔离开来。
上述隔弧块的设置,能够将正负极(的两个导电柱)隔离,防止在大电流通过是拉弧情况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连接器的正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连接器的左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连接器的右视图。
图4为本发明的连接器的插头的正视图。
图5为本发明的连接器的插头的仰视图。
图6为本发明的连接器的插头的俯视图。
图7为图6中A-A线剖视图。
图8为本发明的连接器的插座的正视图。
图9为本发明的连接器的插座的俯视图。
图10为本发明的连接器的插座的仰视图。
图11为图10中B-B线剖视图。
图12为图9中的本发明的连接器的插座去掉隔弧盖后的俯视图。
图中标记为:
插头:10插头外壳,102保护筒;11导电柱:111插接导电端,112限位凸环,113接线输出端;12信号插针;13导向柱:131限位凸起;14盖板:141隔弧块。
插座:20插座外壳:201卡接凸环;21导电筒:211套接导电端,212接线输入端;插座芯体:221卡接槽,222前基座,223后基座;23弹性连接件;24信号插管;25隔弧盖;26冠簧;27导向钢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其中,针对描述采用诸如上、下、左、右等说明性术语,目的在于帮助读者理解,而不旨在进行限制。
实施例1,如图1至图12所示:
连接器,包括插头和插座;
所述插头包括插头外壳10和导电柱11;所述导电柱11固定安装在所述插头外壳10上,且所述导电柱11的一端为凸起于所述插头外壳10表面的插接导电端111,另一端为接线输出端113;
所述插座包括插座外壳20和导电筒21,所述导电筒21固定安装在所述外壳上,且所述导电筒21的一端为供所述导电柱11的插接导电端111插入相连的套接导电端211,另一端为接线输入端212;
所述插座还包括插座芯体和弹性连接件23;
所述插座芯体整体呈柱形结构,且所述插座芯体内部设置有导电筒21安装孔,所述导电筒21安装孔为沿所述插座芯体的柱形的高度方向延伸的条形孔,且所述导电筒21安装孔的长度方向的两端中至少一端为与外界连通的开口端,所述导电筒21整体嵌入固定安装在所述导电筒21安装孔内,且所述导电筒21的套接导电端211邻近所述开口端;
所述插座外壳20上设置有一个芯体安装孔,所述插座芯体沿自身柱形的高度方向贯穿所述芯体安装孔,且所述插座芯体的外侧面通过所述弹性连接件23与所述芯体安装孔的孔壁相连接。
实施时,优选所述插头外壳10、插座外壳20、插座芯体和弹性连接件23均由绝缘材料制得。其中,优选插头外壳10、插座外壳20和插座芯体均可由热固塑料模塑成形工艺制得。优选所述弹性连接件23可由软PVC、硅胶、硅橡胶或橡胶中任意一种材料来制得。
实施时,优选连接器还包括信号传输结构;所述信号传输结构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插头外壳10上的信号插针12,和固定安装在所述插座芯体上的信号插管24;且所述信号插针12和信号插管24为一一对应设置的多个。上述信号传输结构的设置,能够扩充连接器的功能,使得该连接器不仅能够传输电能,还能够同时传输电信号。
上述连接器在使用时,因为,插座芯体是通过上述弹性连接件23安装连接在插座外壳20上的芯体安装孔的孔壁上。所以,插座芯体与插座外壳20之间即形成“软连接”的结构,该“软连接”的结构能够保证在插头插座插入不对位时,插座芯体能够向远离插头的方向后退,从而有效防止插头与插座之间出现较大接触力,有效防止插头与插座不被破坏,起到更好的保护作用。
与此同时,即使在适当降低插头外壳10和插座外壳20的厚度(强度)时,采用上述“软连接”结构的连接器中保护插头插座插入不对位时也不易被破坏,所以,这样就能够帮助连接器获得节省插头外壳10和插座外壳20的制作材料、降低制造成本同时,也能够有效防止插头与插座不被破坏,起到保护的作用。
其中,所述插座芯体的外侧面凹陷形成有一圈卡接槽221,所述芯体安装孔的孔壁凸起形成有一圈卡接凸环201;所述弹性连接件23整体呈环形,且所述弹性连接件23的断面呈匚型,所述弹性连接件23的匚型的开口侧端套接在所述卡接凸环201处,所述弹性连接件23的匚型上正对所述开口侧端的封闭侧端插接在所述卡接槽221内。
采用上述卡接槽221、卡接凸环201以及弹性连接件23,不仅具有结构简单,制造和加工方便,装配简便快捷的优点;还能够使得插座芯体与芯体安装孔的孔壁之间形成密封结构,确保插头与插座之间插接的可靠性。
与此同时,采用上述卡接槽221、卡接凸环201以及弹性连接件23,还能够使得卡接槽221、卡接凸环201以及弹性连接件23之间彼此卡接得更为紧密,有效保证插座芯体能满足插头在拔插时插座芯体能够作±3mm的浮动(起到有效保护插头和插座的作用)的同时,也能够保证插座芯体获得更为准确地定位,从而保证插头与插座在对位时,两者之间能够准确可靠的插入。
其中,所述插座外壳20整体呈两端均为开口端的筒形结构,且该筒形结构内部的轴向贯通的通道即构成所述芯体安装孔;所述插座外壳20的筒形结构的一端外侧面向外延伸形成有用于与所述插头相连的连接部,另一端的内侧面设置有所述卡接凸环201;
所述插座芯体包括前基座222和后基座223;所述前基座222整体呈插入所述芯体安装孔的柱形结构,且所述卡接槽221设置于所述前基座222上邻近所述后基座223的端部的外侧面处;所述后基座223整体位于所述插座外壳20的外部,且所述后基座223为能够限位于所述插座外壳20的筒形结构的开口端的平板状结构,所述后基座223与所述前基座222的端面之间通过螺钉固定相连。
采用上述插座外壳20即可通过上述“筒形结构”来起到增强插座外壳20的结构强度的作用,还能够起到对处在该“筒形结构”内部的插座芯体的前基座222起到包围保护作用。
此外,插座芯体采用上述前基座222+后基座223的结构,使得前基座222与后基座223之间为可拆卸式连接结构,这样一来,即可采用以下快速装配方法来大幅提升插座的装配速度,该快速装配方法为:
首先,将弹性连接件23的匚型的开口侧端套接在所述卡接凸环201处;
随后,将前基座222上的卡接槽221插入弹性连接件23的匚型上正对所述开口侧端的封闭侧端;
最后,将前基座222的端面与后基座223之间通过螺钉固定相连,即快速可靠地完成弹性连接件23、前基座222、后基座223以及插座外壳20之间的装配。
其中,所述导电筒21的接线输入端212贯穿所述前基座222和后基座223并露在外部,且所述导电筒21为间隔设置的两个;
所述插座还包括隔弧盖25,所述隔弧盖25整体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所述后基座223上背离所述前基座222的表面,且所述隔弧盖25具有盖住在所述导电筒21的接线输入端212的遮盖部,所述遮盖部的内侧面凸起形成有将各个所述导电筒21的接线输入端212隔离开来的隔离板。
上述“导电筒21的接线输入端212贯穿所述前基座222和后基座223并露在外部”的结构,能够方便将导线插入导电筒21的接线输入端212并使得两者压接相连。
上述隔弧盖25的结构,能够将两个导电筒21(正极和负极)的接线输入端212隔离开来,从而防止在大电流通过是拉弧情况(或因拉弧引起短路)发生。
其中,所述插座还包括冠簧26;所述导电筒21的套接导电端211的内侧面凹陷形成有一个冠簧26安装用台阶,所述冠簧26嵌入固定安装在所述冠簧26安装用台阶中。
目前现有的连机器中的导电柱11与导电筒21之间通常为弹簧片式接触,这样使得,插头的拔插所需的力度大,且弹簧片采用不锈钢,接触电阻大。
本技术方案采用上述“冠簧26”的结构,能够使得导电柱11与导电筒21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大,使得插头的拔插力柔和,获得接触电阻小、抗震、耐冲击,且材料采用青铜材料,接触电阻减小的优点。
其中,连接器还包括插入导向结构,所述插入导向结构包括一一对应设置的导向柱13和导向孔;所述导向柱13固定安装在所述插头上,且所述导向柱13与所述导电柱11的插接导电端111之间相互平行且间隔开来;所述插座芯体上邻近所述导电筒21的套接导电端211的端面上设置有所述导向孔,所述导向孔能够供所述导向柱13插入并共同形成滑动配合相连的导向结构。
实施时,所述导向结构还包括导向钢圈27;所述导向孔中朝向所述导电柱11的端部的侧面凹陷形成有一个安装台阶,所述安装台阶处的空间结构与所述导向钢圈27的结构的形状和大小相匹配,且所述导向钢圈27嵌入固定安装在该安装台阶处。这样一来,上述导向钢圈27的设置,能够加强导向孔中朝向所述导电柱11的端部的结构强度,防止导向孔中朝向所述导电柱11的端部处变形或损坏,故能够长期维持导向孔结构的可靠性。
上述插入导向结构,能够在插头插入过程中,帮助使得插头导向与对位,确保插头能够快速准确地插至插座上。
其中,所述插头外壳10整体呈左右对称且具有对称平面的立体结构;
所述导电柱11为间隔设置的两个,所述导向柱13为间隔设置的两个,且所述导电柱11的分布方向与所述导向柱13的分布方向相平行;
所述导电柱11与所述对称平面的最短距离为D,所述导向柱13与所述对称平面之间的最短距离为d,D不等于d。
参见图5所示,采用上述“D不等于d”的结构后,能够使得导电柱11和导向柱13之间形成“偏心”结构,使得插头与插座之间只有一种插入结构,这样就能够有效防止插头上的正极导电柱11和负极导电柱11与插座上的正极导电筒21和负极导电筒21之间插反并因此引起短路的情况,确保连接器使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其中,所述插头外壳10整体呈平板型结构,所述插头外壳10的中部位置处贯穿设置有导电柱11安装孔和导向柱13安装孔,且所述导电柱11安装孔和导向柱13安装孔均为台阶孔;
所述导电柱11上远离插接导电端111的外侧面凸起形成有一圈限位凸环112,且所述限位凸环112插接限位在所述导电柱11安装孔内;
所述导向柱13上远离插接导向端的另一端的外侧面外凸形成有限位凸起131,且所述限位凸起131插接限位在所述导向柱13安装孔内;
所述插头还包括盖板14,所述盖板14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所述插头外壳10上背离导电柱11的插接导电端111的表面的中部位置,实现所述导电柱11和导向柱13的固定;
所述插头外壳10的四周为用于与插座外壳20固定连接的连接部。
采用上述包括盖板14和平板型结构的插座外壳20的结构后,在对插头进行装配时,仅需首先将导电柱11的限位凸环112和导向柱13的限位凸起131快速放置在插头外壳10上的导电柱11安装孔和导向柱13安装孔,最后,将盖板14通过螺钉固定在插头外壳10上即可快速完成插头的组装。可见,本方案的插头具有结构简单可靠,制造方便,能够显著提升插头的组装效率的优点。
此外,上述插座外壳20的连接部与插头外壳10的连接部之间的安装面积大,支撑强度大。具体实施时,插座外壳20的连接部与插头外壳10的连接部之间可采用螺栓来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插头外壳10的邻近所述导电柱11的插接导电端111的表面外凸形成有一个包围住所述导电柱11和导向柱13的保护筒102;所述保护筒102的内侧面能够与所述插座芯体的外侧面滑动配合相连。
上述保护筒102设置,能够防止在插入插头的过程中,人体与插头的导电柱11误触,致使人体触电的情况发生,提升使用的安全性。
其中,所述导电柱11为管型结构,且所述导电柱11的接线输出端113贯穿所述盖板14并露在外部;
所述导电柱11为两个,所述盖板14上背离所述插头外壳10的表面上凸起形成有隔弧块141,所述隔弧块141将各个所述导电柱11的接线输出端113隔离开来。
实施时,优选所述导电柱11的插接导电端111处堵塞设置有一个由绝缘材料制得的绝缘帽。这样一来,露在外部的导电柱11的接线输出端113即能够更为方便地插入安装进导线,随后将该接线输出端113与导线压接即快速完成接线,有效提升了接线效率。
上述隔弧块141的设置,能够将正负极(的两个导电柱11)隔离,防止在大电流通过是拉弧情况发生。
实施例2(图中未示出):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弹性连接件23为一圈“橡胶环”,“插座芯体”外周侧面固定连接有所述“橡胶环”,外壳上的芯体安装孔的孔壁内凹设置有供上述“橡胶环”卡入并实现软连接的“环形槽”。
或者,上述“橡胶环”固定安装在所述芯体安装孔的孔壁上,所述“插座芯体”外周侧面内凹设置有供上述“橡胶环”卡入并实现软连接的“环形槽”。
实施例3(图中未示出):
所述弹性连接件23为沿所述插座芯体的外侧面周向均匀间隔设置至少两个连接片,所述弹性连接件23与插座芯体的外侧面以及所述芯体安装孔的孔壁之间为粘接相连。
以上3个实施例的连接器均能够在使用时,当插头不对位插向插座时,能够有效防止插头或/和插座的破坏。
从安装接线方面来看,采用以上连接器的接线方式是从一端接两根正负极的线缆,避免了从两端接线,使得布线走线更加方便,同时接线铜鼻子换成弯头型的也可支持垂直布线。
以上仅是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需指出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上述变形和改进的技术方案应同样视为落入本申请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连接器,包括插头和插座;
所述插头包括插头外壳和导电柱;所述导电柱固定安装在所述插头外壳上,且所述导电柱的一端为凸起于所述插头外壳表面的插接导电端,另一端为接线输出端;
所述插座包括插座外壳和导电筒,所述导电筒固定安装在所述外壳上,且所述导电筒的一端为供所述导电柱的插接导电端插入相连的套接导电端,另一端为接线输入端;
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还包括插座芯体和弹性连接件;
所述插座芯体整体呈柱形结构,且所述插座芯体内部设置有导电筒安装孔,所述导电筒安装孔为沿所述插座芯体的柱形的高度方向延伸的条形孔,且所述导电筒安装孔的长度方向的两端中至少一端为与外界连通的开口端,所述导电筒整体嵌入固定安装在所述导电筒安装孔内,且所述导电筒的套接导电端邻近所述开口端;
所述插座外壳上设置有一个芯体安装孔,所述插座芯体沿自身柱形的高度方向贯穿所述芯体安装孔,且所述插座芯体的外侧面通过所述弹性连接件与所述芯体安装孔的孔壁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芯体的外侧面凹陷形成有一圈卡接槽,所述芯体安装孔的孔壁凸起形成有一圈卡接凸环;所述弹性连接件整体呈环形,且所述弹性连接件的断面呈匚型,所述弹性连接件的匚型的开口侧端套接在所述卡接凸环处,所述弹性连接件的匚型上正对所述开口侧端的封闭侧端插接在所述卡接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外壳整体呈两端均为开口端的筒形结构,且该筒形结构内部的轴向贯通的通道即构成所述芯体安装孔;所述插座外壳的筒形结构的一端外侧面向外延伸形成有用于与所述插头相连的连接部,另一端的内侧面设置有所述卡接凸环;
所述插座芯体包括前基座和后基座;所述前基座整体呈插入所述芯体安装孔的柱形结构,且所述卡接槽设置于所述前基座上邻近所述后基座的端部的外侧面处;所述后基座整体位于所述插座外壳的外部,且所述后基座为能够限位于所述插座外壳的筒形结构的开口端的平板状结构,所述后基座与所述前基座的端面之间通过螺钉固定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筒的接线输入端贯穿所述前基座和后基座并露在外部,且所述导电筒为间隔设置的两个;
所述插座还包括隔弧盖,所述隔弧盖整体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所述后基座上背离所述前基座的表面,且所述隔弧盖具有盖住在所述导电筒的接线输入端的遮盖部,所述遮盖部的内侧面凸起形成有将各个所述导电筒的接线输入端隔离开来的隔离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还包括冠簧;所述导电筒的套接导电端的内侧面凹陷形成有一个冠簧安装用台阶,所述冠簧嵌入固定安装在所述冠簧安装用台阶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插入导向结构,所述插入导向结构包括一一对应设置的导向柱和导向孔;所述导向柱固定安装在所述插头上,且所述导向柱与所述导电柱的插接导电端之间相互平行且间隔开来;所述插座芯体上邻近所述导电筒的套接导电端的端面上设置有所述导向孔,所述导向孔能够供所述导向柱插入并共同形成滑动配合相连的导向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外壳整体呈左右对称且具有对称平面的立体结构;
所述导电柱为间隔设置的两个,所述导向柱为间隔设置的两个,且所述导电柱的分布方向与所述导向柱的分布方向相平行;
所述导电柱与所述对称平面的最短距离为D,所述导向柱与所述对称平面之间的最短距离为d,D不等于d。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外壳整体呈平板型结构,所述插头外壳的中部位置处贯穿设置有导电柱安装孔和导向柱安装孔,且所述导电柱安装孔和导向柱安装孔均为台阶孔;
所述导电柱上远离插接导电端的外侧面凸起形成有一圈限位凸环,且所述限位凸环插接限位在所述导电柱安装孔内;
所述导向柱上远离插接导向端的另一端的外侧面外凸形成有限位凸起,且所述限位凸起插接限位在所述导向柱安装孔内;
所述插头还包括盖板,所述盖板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所述插头外壳上背离导电柱的插接导电端的表面的中部位置,实现所述导电柱和导向柱的固定;
所述插头外壳的四周为用于与插座外壳固定连接的连接部。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外壳的邻近所述导电柱的插接导电端的表面外凸形成有一个包围住所述导电柱和导向柱的保护筒;所述保护筒的内侧面能够与所述插座芯体的外侧面滑动配合相连。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柱为管型结构,且所述导电柱的接线输出端贯穿所述盖板并露在外部;
所述导电柱为两个,所述盖板上背离所述插头外壳的表面上凸起形成有隔弧块,所述隔弧块将各个所述导电柱的接线输出端隔离开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447638.3A CN107331996A (zh) | 2017-06-14 | 2017-06-14 | 连接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447638.3A CN107331996A (zh) | 2017-06-14 | 2017-06-14 | 连接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331996A true CN107331996A (zh) | 2017-11-07 |
Family
ID=601946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0447638.3A Pending CN107331996A (zh) | 2017-06-14 | 2017-06-14 | 连接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7331996A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361088A (zh) * | 2018-11-07 | 2019-02-19 | 株洲时代龙友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充电插座以及连接器 |
CN118099830A (zh) * | 2024-04-24 | 2024-05-28 | 东莞市南谷第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新能源电池导电连接器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855789A (zh) * | 2007-11-07 | 2010-10-06 | 马尔遆公开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机器人的插头和插塞连接 |
CN202068028U (zh) * | 2011-03-10 | 2011-12-07 | 南京普斯迪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电动汽车电池箱换电接口浮动装置 |
CN202333262U (zh) * | 2011-11-07 | 2012-07-11 | 浙江中杭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充放电插头 |
CN105119103A (zh) * | 2015-09-16 | 2015-12-02 | 浙江中杭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电动汽车用连接器的插座、插头 |
CN205335525U (zh) * | 2015-12-31 | 2016-06-22 | 浙江中杭电子有限公司 | 电动汽车连接器的插头、插座 |
CN205385156U (zh) * | 2016-03-02 | 2016-07-13 | 南京留吾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 接插组件 |
CN207021423U (zh) * | 2017-06-14 | 2018-02-16 | 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连接器 |
-
2017
- 2017-06-14 CN CN201710447638.3A patent/CN107331996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855789A (zh) * | 2007-11-07 | 2010-10-06 | 马尔遆公开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机器人的插头和插塞连接 |
CN202068028U (zh) * | 2011-03-10 | 2011-12-07 | 南京普斯迪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电动汽车电池箱换电接口浮动装置 |
CN202333262U (zh) * | 2011-11-07 | 2012-07-11 | 浙江中杭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充放电插头 |
CN105119103A (zh) * | 2015-09-16 | 2015-12-02 | 浙江中杭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电动汽车用连接器的插座、插头 |
CN205335525U (zh) * | 2015-12-31 | 2016-06-22 | 浙江中杭电子有限公司 | 电动汽车连接器的插头、插座 |
CN205385156U (zh) * | 2016-03-02 | 2016-07-13 | 南京留吾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 接插组件 |
CN207021423U (zh) * | 2017-06-14 | 2018-02-16 | 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连接器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361088A (zh) * | 2018-11-07 | 2019-02-19 | 株洲时代龙友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充电插座以及连接器 |
CN118099830A (zh) * | 2024-04-24 | 2024-05-28 | 东莞市南谷第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新能源电池导电连接器 |
CN118099830B (zh) * | 2024-04-24 | 2024-07-09 | 东莞市南谷第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新能源电池导电连接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814484A (zh) | 插塞连接器 | |
CN207021423U (zh) | 一种连接器 | |
CN105470753A (zh) | 电缆连接器组件 | |
CN107331996A (zh) | 连接器 | |
CN108140983A (zh) | 连接器 | |
CN206211101U (zh) | 一种低成本、可靠性高的pcb板连接端子 | |
CN206610919U (zh) | 用于连接电缆的连接器 | |
CN207426291U (zh) | 磁吸式弹簧针连接器对接结构改良 | |
CN204205126U (zh) | 具有防干扰机制的探针式连接器 | |
CN203800301U (zh) | 高压连接器 | |
CN105470760A (zh) | 一种新型线束连接器 | |
CN208939210U (zh) | 连接器 | |
CN106410464A (zh) | 侧装式端子 | |
CN208240928U (zh) | 带电插拔耐弧接触对 | |
WO2010107171A1 (en) | Connector with mounted on printed circuit board | |
CN105281058A (zh) | 一种同轴电缆铜管连接装置 | |
CN202134734U (zh) | 耐高电压的连接器组件 | |
CN220076155U (zh) | 一种便于组装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枪 | |
CN108075271B (zh) | 一种高能量电气连接器 | |
CN208272302U (zh) | 一种高压互锁结构 | |
CN218919351U (zh) | 一种矿用电缆连接器 | |
CN221126339U (zh) | 一种防护型连接器 | |
CN206388879U (zh) | 压缩机端子接头及压缩机 | |
CN203150831U (zh) | 防误插网络连接器 | |
CN117878658B (zh) | 一种快插端子连接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AD01 | Patent right deemed abandoned | ||
AD01 | Patent right deemed abandoned |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404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