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491385U - 一种拼接内隔墙板单元 - Google Patents

一种拼接内隔墙板单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491385U
CN219491385U CN202320046317.3U CN202320046317U CN219491385U CN 219491385 U CN219491385 U CN 219491385U CN 202320046317 U CN202320046317 U CN 202320046317U CN 219491385 U CN219491385 U CN 2194913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liced pole
connecting column
building block
partition plate
splic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046317.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阳
王义健
吴善防
尹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320046317.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49138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4913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49138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拼接内隔墙板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拼接内隔墙板单元,其包括中部连接柱和设置在中部连接柱两侧依次设置的多块砌块,中部连接柱上设置有将自身顶部和底部两端贯穿具有开口并容纳钢筋和混凝土的容纳腔,连接柱的开口朝向自身一侧的多个砌块设置。本申请通过设置中部连接柱和多块砌块,砌块上设置有具有开口的容纳腔,减少了需要工作人员现场浇筑制作连接柱的情况发生,无需工作人员对连接柱进行拆模和等待连接柱的凝固,从而减少了对拼接内隔墙板单元进行施工所需的时间,进而提高了工作人员对拼接内隔墙板单元进行施工时的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拼接内隔墙板单元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拼接内隔墙板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拼接内隔墙板单元。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发展,现有的房屋建筑大部分都是先采用现浇混凝土框架形成房屋基体,然后再向房屋基体中垒砌在工厂预制好的砌块,使得砌块垒砌形成内隔墙板单元,即实现对房屋基体中空间的分隔。
在相关技术中,参照图1和图2,砌块100包括基块110和设置在基块110上的定位条120,基块110上开设有多个减重孔111,多个减重孔111将基块110的顶部和底部两端贯通,即起到减轻基块110重量的作用,基块110上开设有与定位条120适配的定位槽112。在对内隔墙板单元进行施工时,为了增加内隔墙板单元的稳定性,需要工作人员先在设定的位置对连接柱进行浇筑,待连接柱凝固之后,再将砌块100垒砌在连接柱的两侧,并使用砂浆将砌块100和连接柱进行缝隙进行封堵。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在对砌块进行垒砌之前,需要先在设定的位置对连接柱进行浇筑,浇筑好之后还需等待连接柱的凝固并将连接柱浇筑用于的模板进行拆除,在对连接柱进行浇筑直至模板拆除前,工作人员是无法对砌块进行垒砌的,进而存在有对内隔墙板单元进行施工时工作效率较低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提高对内隔墙板单元进行施工时的工作效率,本申请提供一种拼接内隔墙板单元。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拼接内隔墙板单元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拼接内隔墙板单元,包括中部连接柱和设置在所述中部连接柱两侧依次设置的多块砌块,所述中部连接柱上设置有将自身顶部和底部两端贯穿具有开口并容纳钢筋和混凝土的容纳腔,所述中部连接柱的开口朝向自身一侧的多个所述砌块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拼接内隔墙板单元进行施工时,先在设定的位置连接钢筋,使得钢筋的顶部和底部两端分别与房屋基体的屋顶和地面固定连接在一起,然后对砌块进行垒砌拼接,砌块垒砌拼接到钢筋所在的位置时,使用中部连接柱,使得中部连接柱扣在钢筋的外部,然后再继续对砌块进行垒砌,位于中部连接柱一侧的砌块对容纳腔的开口进行封堵,最后再向中部连接柱的容纳腔中灌注混凝土,继而使得混凝土将钢筋凝固在其内部,混凝土与中部连接柱连接在一起,即完成对拼接内隔墙板单元的施工,此过程中减少了需要工作人员现场浇筑制作连接柱的情况发生,无需工作人员对连接柱进行拆模和等待连接柱的凝固,从而减少了对拼接内隔墙板单元进行施工所需的时间,进而提高了工作人员对拼接内隔墙板单元进行施工时的工作效率。
可选的,所述中部连接柱上开设有与所述砌块上的定位条适配的配合槽,所述中部连接柱上固定连接有与所述砌块上的定位槽适配的配合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拼接内隔墙板单元拼接垒砌在一起后,连接柱上的配合槽与相邻砌块上的定位条卡接配合在一起,连接柱上的配合条与相邻砌块上的定位槽卡接配合在一起,从而减少中部连接柱和砌块之间出现相互错位需要工作人员对砌块或中部连接柱进行调整的情况发生,进而达到便于工作人员对拼接内隔墙板单元进行施工的效果。
可选的,所述中部连接柱上预埋有供电源开关或插座安装的线盒,所述容纳腔中设置有与所述线盒连通供电线穿入的线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中部连接柱上预埋线盒并在容纳腔中设置线管,使得工作人员可以直接对拼接内隔墙板单元进行安装电源开关或插座,并将电线穿入线管中,无需工作人员再对拼接内隔墙板单元进行开设线槽或安装槽,进而增加拼接内隔墙板单元的灵活性,减少后续工作人员的工作量。
可选的,还包括位于所述中部连接柱两侧并平行于所述中部连接柱设置的端部连接柱,多块所述砌块均位于两个端部连接柱之间,每个所述端部连接柱上同样开设有具有开口的容纳腔,每个所述容纳腔的开口同样朝向砌块所在的一侧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拼接内隔墙板单元进行施工时,并在设定位于固定钢筋,并将其中一端的端部连接柱扣到钢筋的外部,再对砌块进行拼接垒砌,使得砌块将端部连接柱容纳腔的开口封堵,再对中部连接柱进行安装,再对砌块进行拼接垒砌,最后再将另一端的端部连接柱安装到位并向端部连接柱和中部连接柱中灌注混凝土,即完成对拼接内隔墙板单元的施工,通过设置端部连接柱,使得拼接内隔墙板单元的两端均具有定位,进而进一步增加拼接内隔墙板单元的稳定性。
可选的,所述中部连接柱依次设置有多根,相邻两根所述中部连接柱之间的接缝与相对两块砌块之间的接缝相互错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相邻两根中部连接柱之间的接缝和相对两块砌块之间的接缝相互错位设置,使得中部连接柱和砌块之间相互约束,减少中部连接柱之间的接缝与砌块之间的接缝共线,导致拼接内隔墙板单元的稳定性变差的情况发生。
可选的,所述端部连接柱依次设置有多根,相邻两根所述端部连接柱之间的接缝与相对两块砌块之间的接缝相互错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相邻两根端部连接柱之间的接缝和相对两块砌块之间的接缝相互错位设置,使得端部连接柱和砌块之间相互约束,减少端部连接柱之间的接缝共线,导致拼接内隔墙板单元的稳定性变差的情况发生。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设置中部连接柱和多块砌块,砌块上设置有具有开口的容纳腔,减少了需要工作人员现场浇筑制作连接柱的情况发生,无需工作人员对连接柱进行拆模和等待连接柱的凝固,从而减少了对拼接内隔墙板单元进行施工所需的时间,进而提高了工作人员对拼接内隔墙板单元进行施工时的工作效率;
2.通过设置配合槽和配合条,减少中部连接柱和砌块之间出现相互错位需要工作人员对砌块或中部连接柱进行调整的情况发生,进而达到便于工作人员对拼接内隔墙板单元进行施工的效果;
3.通过设置线盒和线管,增加了拼接内隔墙板单元的灵活性,减少后续工作人员的工作量。
附图说明
图1是相关技术中砌块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相关技术中砌块的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1拼接内隔墙板单元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2拼接内隔墙板单元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2拼接内隔墙板单元的中部连接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2拼接内隔墙板单元的中部连接柱的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3拼接内隔墙板单元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3拼接内隔墙板单元的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4拼接内隔墙板单元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5拼接内隔墙板单元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5拼接内隔墙板单元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00、砌块;110、基块;111、减重孔;112、定位槽;120、定位条;200、中部连接柱;210、容纳腔;220、配合槽;230、配合条;240、线盒;250、线管;300、端部连接柱。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3-11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拼接内隔墙板单元。
实施例1:
参照图3,一种拼接内隔墙板单元包括中部连接柱200和多块砌块100,其中中部连接柱200上开设有容纳腔210,容纳腔210的开口平行于中部连接柱200的长度方向设置,容纳腔210具有开口,容纳腔210的开口位于中部连接柱200的一周面上,多块砌块100分别位于中部连接柱200相对的两侧,并且容纳腔210的开口朝向自身一侧的多块砌块100设置,从而使得砌块100对容纳腔210的开口进行封堵。
在对拼接内隔墙板单元进行施工时,先在设定的位置安装钢筋,使得钢筋的两端分别与房屋基体110的屋顶和地面固定连接在一起,然后再对砌块100进行拼接垒砌,多块砌块100依次设置并形成平面,当砌块100拼接垒砌到钢筋所在的位置时,对中部连接柱200进行安装,使得中部连接柱200通过容纳腔210的开口扣在钢筋的外部,然后再继续对砌块100进行拼接垒砌,容纳腔210的开口被封堵,最后再向中部连接柱200中灌注混凝土,使得混凝土凝固在钢筋的外部,混凝土与中部连接柱200固定连接在一起,即完成对拼接内隔墙板单元的施工;此过程中无需工作人员在现场对连接柱进行浇筑,无需工作人员等待连接柱凝固,无需工作人员对现浇的连接柱进行拆模,即减少了工作人员对拼接内隔墙板单元进行施工时所需的时间,进而提高了工作人员对拼接内隔墙板单元进行施工时的工作效率。
参照图3,中部连接柱200上开设有与砌块100上的定位条120适配的配合槽220,中部连接柱200上固定连接有与砌块100上的定位槽112适配的配合条230,对拼接内隔墙板单元进行施工完成后,中部连接柱200上的配合条230与相邻砌块100上的定位槽112卡接配合在一起,中部连接柱200上的配合槽220与相邻砌块100上的定位条120卡接配合在一起,从而实现对中部连接柱200和相邻砌块100之间的定位和约束。
另外,相较于现有技术中在现场对连接柱进行浇筑,由于浇筑出来的连接柱表面粗糙度较大,而本申请中的中部连接柱200和砌块100均采用工厂预制,预制的连接柱和砌块100表面粗糙度较小,即拼接垒砌完成后,中部连接柱200和砌块100之间的缝隙较小,无需在对其进行填缝,从而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
实施例2:
参照图4、图5和图6,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的中部连接柱200上预埋有线盒240,中部连接柱200中设置有线管250,线管250位于容纳腔210中,线管250平行于中部连接柱200的长度方向设置,线管250靠近线盒240的一端弯折并与线盒240连通设置。对拼接内隔墙板单元进行施工完成后,可以将电线穿入线管250中,并使得电线从线盒240中穿出,然后再将电线与电源开关或插座连接在一起,最后再将与电线连接的电源开关或插座与线盒240固定连接在一起,此过程中无需工作人员再次在墙体上开设线槽和容纳电源开关或插座的安装槽,即减少了工作人员在现场施工时的工作量。
实施例3:
参照图7和图8,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本申请实施例中还包括两个端部连接柱300,两个端部连接柱300分别位于中部连接柱200的两侧,多块砌块100均位于两个端部连接柱300之间,每个端部连接柱300上均和中部连接柱200一样开设有具有开口的容纳腔210,每个端部连接柱300上的开口均朝向砌块100设置,从而使得砌块100对开口进行封堵。对拼接内隔墙板单元进行施工时,可以在拼接内隔墙板单元的两端同样设置钢筋,使得钢筋位于两个端部连接柱300中,并向端部连接柱300灌注混凝土,即增加拼接内隔墙板单元的稳定性。
其中一个端部连接柱300上同样对应砌块100上的定位槽112固定连接有配合条230,另一个端部连接柱300上同样对应砌块100上的定位条120开设有配合槽220,从而使得端部连接柱300上的配合槽220与相邻砌块100上的定位条120卡接配合,端部连接柱300上的配合条230与相邻砌块100上的定位槽112卡接配合,减少端部连接柱300和砌块100发生错位的情况发生,进一步增加拼接内隔墙板单元的稳定性。
实施例4:
参照图9,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中部连接柱200和端部连接柱300均设置有多根,中部连接柱200和端部连接柱300均沿竖直方向依次设置,对拼接内隔墙板单元进行施工完成后,竖直方向上相邻两个中部连接柱200之间的接缝与对应两块砌块100之间的接缝相互错位,竖直方向上相邻两个端部连接柱300之间的接缝与对应的两块之间的接缝相互错位,从而使得端部连接柱300和砌块100之间相互约束,中部连接柱200和砌块100之间相互约束,并通过将端部连接柱300和中部连接柱200设置为多根,可以减少单根端部连接柱300和中部连接柱200的长度,便于对端部连接柱300和端部连接柱300进行运输,并且可以对多根端部连接柱300和中部连接柱200进行组合搭配,可以减少需要对其进行现场切割的情况发生。
实施例5:
参照图10和图11,在实施例4的基础上,本申请实施例中部连接柱200和端部连接柱300之间的砌块100还可以设置为两排,两排砌块100的尺寸型号不同,继而使得多排砌块100的搭配,可以满足不同宽度的拼接内隔墙板单元的尺寸要求,减少需要现场对砌块100进行切割的情况发生,即减少工作人员对拼接内隔墙板单元进行施工时的工作量和所有时间,进一步提高工作人员对拼接内隔墙板单元进行施工时的工作效率。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拼接内隔墙板单元的实施原理为:对拼接内隔墙板单元进行施工时,先在设定位置安装钢筋,使得钢筋两端分别与房屋基体110的屋顶和地面固定连接在一起,然后再对其中一个端部连接柱300进行安装,使得端部连接柱300扣在钢筋的外部,然后再对砌块100进行拼接垒砌,砌块100将容纳腔210的开口密封。砌块100拼接垒砌到位于中部的钢筋所在的位置时,对中部连接柱200进行安装,使得中部连接柱200扣在钢筋的外部,中部连接柱200上的配合条230与相邻砌块100上的定位槽112卡接,再对中部连接柱200另一侧的砌块100进行安装,使得砌块100上的定位条120与中部连接柱200上的配合槽220卡接在一起,并且砌块100将中部连接柱200上的开口封闭,再对另一端部连接柱300进行安装,使得端部连接柱300上的配合条230与砌块100上的定位槽112卡接配合在一起,同时端部连接柱300的开口被砌块100封闭,最后再向中部连接柱200和端部连接柱300中灌注混凝土,使得混凝土凝固在钢筋的外部并与中部连接柱200或端部连接柱300固定在一起,即完成对拼接内隔墙板单元的拼接垒砌。
此过程中减少了需要工作人员现场对连接柱进行浇筑,减少了对连接柱进行拆模的情况,从而减少了对拼接内隔墙板单元进行施工时所需的时间,进而提高了工作人员对拼接内隔墙板单元施工时的工作效率。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拼接内隔墙板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中部连接柱(200)和设置在所述中部连接柱(200)两侧依次设置的多块砌块(100),所述中部连接柱(200)上设置有将自身顶部和底部两端贯穿具有开口并容纳钢筋和混凝土的容纳腔(210),所述中部连接柱(200)的开口朝向自身一侧的多个所述砌块(100)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拼接内隔墙板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部连接柱(200)上开设有与所述砌块(100)上的定位条(120)适配的配合槽(220),所述中部连接柱(200)上固定连接有与所述砌块(100)上的定位槽(112)适配的配合条(23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拼接内隔墙板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部连接柱(200)上预埋有供电源开关或插座安装的线盒(240),所述容纳腔(210)中设置有与所述线盒(240)连通供电线穿入的线管(25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拼接内隔墙板单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所述中部连接柱(200)两侧并平行于所述中部连接柱(200)设置的端部连接柱(300),多块所述砌块(100)均位于两个端部连接柱(300)之间,每个所述端部连接柱(300)上同样开设有具有开口的容纳腔(210),每个所述容纳腔(210)的开口同样朝向砌块(100)所在的一侧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拼接内隔墙板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部连接柱(200)依次设置有多根,相邻两根所述中部连接柱(200)之间的接缝与相对两块砌块(100)之间的接缝相互错位。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拼接内隔墙板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部连接柱(300)依次设置有多根,相邻两根所述端部连接柱(300)之间的接缝与相对两块砌块(100)之间的接缝相互错位。
CN202320046317.3U 2023-01-07 2023-01-07 一种拼接内隔墙板单元 Active CN2194913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046317.3U CN219491385U (zh) 2023-01-07 2023-01-07 一种拼接内隔墙板单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046317.3U CN219491385U (zh) 2023-01-07 2023-01-07 一种拼接内隔墙板单元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491385U true CN219491385U (zh) 2023-08-08

Family

ID=875055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046317.3U Active CN219491385U (zh) 2023-01-07 2023-01-07 一种拼接内隔墙板单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49138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268124B (zh) 一种预浇筑加强重型混凝土护土墙
CN210887275U (zh) 一种混凝土桩承台模板结构
CN216920791U (zh) T形剪力墙组件及建筑结构
CN219491385U (zh) 一种拼接内隔墙板单元
CN108468348B (zh) 箱型快速组装拆卸模多孔管廊施工工艺
CN205355726U (zh) 一种接线暗盒预埋组件
CN113638542A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预制墙体
KR101628223B1 (ko) 수직갱 모듈 및 이를 이용한 수직갱 시공방법
CN214884742U (zh) 一种带支座连接器的预制楼板
CN213233403U (zh) 地下连续墙的钢连接件及地下连续墙
CN111395581A (zh) 一种开孔钢板组合叠合剪力墙基础连接施工工艺
CN210421507U (zh) 一种模块化安装的铝屋
CN210562997U (zh) 一种预制柱组件
CN106284404B (zh) 通用装配式gis空箱基础、吊装方法及埋件布局方法
CN220538461U (zh) 一种可调节预制双仓箱涵
CN215330334U (zh) 一种可周转使用现浇混凝土模板支撑装置
CN215442532U (zh) 一种装配式墙板结构体系连接构件
CN211257075U (zh) 一种装配式综合管廊叠合墙结构
CN217563277U (zh) 用于新型装配式电缆沟的立柱和墙体
CN215329442U (zh) 一种排水箱涵
CN215594117U (zh) 一种自平衡电力管廊钢模板系统
CN218292464U (zh) 一种混凝土预制装配墙体
CN108360813A (zh) 一种混凝土墙体模板及支撑组合结构
CN218324175U (zh) 一种池壁转角连接块
CN215105478U (zh) 装配式环网箱基础及装配式电缆箱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