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484026U - 一种元器件引线二次成型工装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元器件引线二次成型工装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484026U CN219484026U CN202223060653.8U CN202223060653U CN219484026U CN 219484026 U CN219484026 U CN 219484026U CN 202223060653 U CN202223060653 U CN 202223060653U CN 219484026 U CN219484026 U CN 21948402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ead
- groove
- positioning
- component
- positioning block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Resis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元器件引线二次成型工装,所述元器件的两侧设有引线,所述工装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一凸台;一对定位块,所述定位块的内侧面分别抵触于所述凸台的两侧;在所述定位块的上表面沿厚度方向设有第一凹槽;一对夹持块,所述夹持块分别抵触于所述定位块的外侧面;盖板,所述盖板盖设于所述定位块的上方;所述元器件置于所述盖板和所述定位块围成的空间内,所述引线依次置于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内。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工装能够使元器件引线二次成型,改变了以往元器件引线一次成型后,再手工二次成型而引起的引线成型尺寸偏差,元器件引线根部受力、成型状态不一致等风险。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子装联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元器件引线二次成型工装。
背景技术
在电源控制单机的模块电子装联过程中,使用到大量直插电阻、直插二极管等元器件,这些元器件两端连接有引线。元器件通过引线焊接在印制板上。按照行业标准,元器件安装时需要抬高安装,连接在元器件两端的导线必须经过弯折成型,才能焊接在印制板元器件上。弯折成型包括两次:第一次先将引线由平直状态,弯折至引线末端与元器件相垂直;第二次将垂直于元器件的引线末端再次弯折,使引线末端与元器件平行。
现有技术采用人工手持平口钳、镊子等进行二次弯折的方式,使引线二次成型。但人工二次成型容易造成引线根部受力,从而导致直插电阻、电容的引线根部出现裂纹;由于成型角度及成型质量因人而异,难以控制,成型后的产品一致性差,并且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人工使引线二次成型时,造成引线受力不均、一致性差、效率低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元器件引线二次成型工装,所述元器件的两侧设有引线,所述工装包括:
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一凸台;
一对定位块,所述定位块的内侧面分别抵触于所述凸台的两侧;在所述定位块的上表面沿厚度方向设有第一凹槽;
一对夹持块,所述夹持块分别抵触于所述定位块的外侧面;所述夹持块的上表面靠近所述定位块的一端向上突起,形成突起部,所述突起部的最高点与所述定位块的高度相同;在所述夹持块的上表面沿长度方向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与所述第一凹槽连通;
盖板,所述盖板盖设于所述定位块的上方;
所述元器件置于所述盖板和所述定位块围成的空间内,所述引线依次置于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内。
可选地,所述突起部的截面为S型。
可选地,所述定位块的厚度至少为所述引线直径的2倍。
可选地,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的宽度与所述引线的外径相匹配。
可选地,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的深度为所述引线外径的二分之一。
可选地,所述定位块的上表面设有定位销,所述盖板上设有与所述定位销相匹配的定位孔,所述盖板盖设于所述定位块的上方后,所述定位销插入所述定位孔内,使所述盖板与所述定位块相对固定。
可选地,所述定位销设有两个。
可选地,所述夹持块通过紧固件,连接在所述底座上。
可选地,所述夹持块上设有贯通的第一紧固件孔,所述底座上设有与所述第一紧固件孔相对应的第二紧固件孔。
可选地,所述第二凹槽的两侧均设有所述第一紧固件孔。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工装能够使元器件引线二次成型,改变了以往元器件引线一次成型后,再手工二次成型而引起的引线成型尺寸偏差,元器件引线根部受力、成型状态不一致等风险。
(2)本实用新型的定位块的厚度为2倍引线直径,以控制元器件引线成型部位距离元器件与引线的熔接点的距离,至少为引线直径的2倍,满足工艺要求。
(3)夹持块的突起部截面为S型,能够使引线沿突起部的第二凹槽成型时,满足工艺弯曲半径的要求,降低引线在使用过程中的受力。
(4)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便于操作,可以作为成型工装,大大节省了对元器件引线尺寸成型的时间,也实现了轴向元器件引线二次成型的工艺量化指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元器件引线二次成型工装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工装底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定位块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夹持块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盖板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元器件引线二次成型工装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元器件引线二次成型工装使用状态主视图。
图中,1-底座,11-凸台,12-第二紧固件孔,2-定位块,21-第一凹槽,22-定位销,3-夹持块,31-突起部,32-第二凹槽,33-第一紧固件孔,4-盖板,41-定位孔,5-元器件,6-引线,7-紧固件,8-刮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垂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元器件引线二次成型工装,所述元器件的两侧设有引线,所述工装包括底座1、一对定位块2、一对夹持块3和盖板4。所述底座1上设有一凸台11。所述定位块2的内侧面分别抵触于所述凸台1的两侧;在所述定位块2的上表面沿厚度方向设有第一凹槽21。所述夹持块3分别抵触于所述定位块2的外侧面;所述夹持块3的上表面靠近所述定位块2的一端向上突起,形成突起部31,所述突起部31的最高点与所述定位块2的高度相同;在所述夹持块3的上表面沿长度方向设有第二凹槽32,所述第二凹槽32与所述第一凹槽21连通。所述盖板4盖设于所述定位块2的上方,所述元器件5置于所述盖板4和所述定位块2围成的空间内,所述引线6依次置于所述第一凹槽21和所述第二凹槽32内。
如图7所示,突起部31与夹持块3的上表面之间平滑连接,使所述突起部的截面为S型。因此,当引线6位于突起部31上的第二凹槽32之内时,引线6会被整理为与突起部31相适配的形状,即S型。以引线6在截面为S型的突起部的第二凹槽32的部分,作为引线6的成型部位。该具有S型截面的突起部31,能够使引线沿突起部31处的第二凹槽32成型,因此,引线上的每个弯折点均为圆滑弯曲,相比于直角的弯曲,该圆滑弯曲的形状能够减少引线在使用过程中的受力,延长引线的使用寿命,满足工艺弯曲半径的要求。
所述定位块2的厚度至少为所述引线6直径的2倍,即,第一凹槽21的长度为引线6直径的2倍。因此,引线6与元器件5的熔接点距离引线6成型部位的距离至少为2倍引线6直径的长度,能够满足工艺要求。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凹槽21和所述第二凹槽32的宽度与所述引线6的外径相匹配。在该宽度下,第一凹槽21和第二凹槽32能够使引线6放置于第一凹槽21和第二凹槽32之内。所述第一凹槽21和所述第二凹槽32的深度为所述引线6外径的二分之一。在该深度下,所述第一凹槽21和所述第二凹槽32能形成过盈配合,防止元器件5和引线6转动。
所述定位块2的上表面设有定位销22,所述盖板4上设有与所述定位销相匹配的定位孔41,所述盖板4盖设于所述定位块2的上方后,所述定位销22插入所述定位孔41内,使所述盖板4与所述定位块2相对固定。可选地,每个定位块2上的所述定位销2设有两个。盖板4上设有4个定位孔41。
所述夹持块3通过紧固件7,连接在所述底座1上。夹持块3上设有贯通的第一紧固件孔33,底座1上设有第二紧固件孔12,紧固件7依次穿过第一紧固件孔33和第二紧固件孔12,使夹持块3连接在底座1上。
如图6-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包括:
步骤一,将元器件5放入底座1的凸台上,元器件5的长度与凸台的长度相等;
步骤二,将两个定位块2分别放置于底座1的凸台的两侧,使定位块2的内侧面抵触凸台;
步骤三,将两个夹持块3分别放置于两个定位块2的两侧,使夹持块3分别抵触定位块2的外侧面;
步骤四,通过紧固件7将夹持块3连接至底座1上;
步骤五,将盖板4的定位孔对准定位块2的定位销,安装盖板4;
步骤六,盖板4的底面与定位块2的上表面夹持引线6,使引线6置于第一凹槽内;用刮板8使引线6进入夹持块3突起部处的第二凹槽,引线6所形成的弯曲度与突起部处的第二凹槽的形状相适配,并进一步使引线6由靠近凸台1的位置至远离凸台的方向依次进入第二凹槽内,引线6二次成型;刮板8前端进行导圆角处理,弯曲半径与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宽度一致,在元器件引线二次成型过程中,为引线提供成型外力;
步骤七,将盖板4取下,再将引线二次成型后的元器件5取出。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工装能够使元器件引线二次成型,改变了以往元器件引线一次成型后,再手工二次成型而引起的引线成型尺寸偏差,元器件引线根部受力、成型状态不一致等风险。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已经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作了详细介绍,但应当认识到上述的描述不应被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领域技术人员阅读了上述内容后,对于本实用新型的多种修改和替代都将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定。
Claims (10)
1.一种元器件引线二次成型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元器件的两侧设有引线,所述工装包括:
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一凸台;
一对定位块,所述定位块的内侧面分别抵触于所述凸台的两侧;在所述定位块的上表面沿厚度方向设有第一凹槽;
一对夹持块,所述夹持块分别抵触于所述定位块的外侧面;所述夹持块的上表面靠近所述定位块的一端向上突起,形成突起部,所述突起部的最高点与所述定位块的高度相同;在所述夹持块的上表面沿长度方向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与所述第一凹槽连通;
盖板,所述盖板盖设于所述定位块的上方;
所述元器件置于所述盖板和所述定位块围成的空间内,所述引线依次置于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元器件引线二次成型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突起部的截面为S型。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元器件引线二次成型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块的厚度至少为所述引线直径的2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元器件引线二次成型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的宽度与所述引线的外径相匹配。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元器件引线二次成型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的深度为所述引线外径的二分之一。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元器件引线二次成型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块的上表面设有定位销,所述盖板上设有与所述定位销相匹配的定位孔,所述盖板盖设于所述定位块的上方后,所述定位销插入所述定位孔内,使所述盖板与所述定位块相对固定。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元器件引线二次成型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销设有两个。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元器件引线二次成型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块通过紧固件,连接在所述底座上。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元器件引线二次成型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块上设有贯通的第一紧固件孔,所述底座上设有与所述第一紧固件孔相对应的第二紧固件孔。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元器件引线二次成型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凹槽的两侧均设有所述第一紧固件孔。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3060653.8U CN219484026U (zh) | 2022-11-17 | 2022-11-17 | 一种元器件引线二次成型工装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3060653.8U CN219484026U (zh) | 2022-11-17 | 2022-11-17 | 一种元器件引线二次成型工装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484026U true CN219484026U (zh) | 2023-08-08 |
Family
ID=875153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3060653.8U Active CN219484026U (zh) | 2022-11-17 | 2022-11-17 | 一种元器件引线二次成型工装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484026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318973A (zh) * | 2022-05-19 | 2022-11-11 | 上海空间电源研究所 | 一种通用轴向元器件引线二次成型装置及成型方法 |
-
2022
- 2022-11-17 CN CN202223060653.8U patent/CN219484026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318973A (zh) * | 2022-05-19 | 2022-11-11 | 上海空间电源研究所 | 一种通用轴向元器件引线二次成型装置及成型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9484026U (zh) | 一种元器件引线二次成型工装 | |
JPH0758665B2 (ja) | 複合型回路部品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
CN206869362U (zh) | 一种用于汽车的焊装夹具 | |
CN211440960U (zh) | 一种接线端子用可拼接式注塑模具 | |
CN2834786Y (zh) | 插件式电子元件成形钳 | |
CN212421076U (zh) | 一种12孔usb产品组装治具 | |
CN212421077U (zh) | 一种35孔usb产品组装治具 | |
CN210911737U (zh) | 一种起动机前端盖打标记的工装 | |
CN219520961U (zh) | 一种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的传感器定子焊接工具 | |
CN110868027A (zh) | 一种定子铁芯叠装夹具 | |
CN209880267U (zh) | 线束扎带防错治具 | |
CN221791643U (zh) | 一种传感器连接件卡外钢套压入治具 | |
CN215965761U (zh) | 一种汽车后排地板后上横梁的修冲成型模 | |
CN221133849U (zh) | 一种二极管的管脚成型工装 | |
CN216252481U (zh) | 一种汽轮发电机半匝式转子线圈扁绕成形装置 | |
CN2240068Y (zh) | 定量调整销 | |
CN217570635U (zh) | 一种z形插针用折弯成型模具 | |
CN216391807U (zh) | 一种pcb插接结构 | |
CN220829879U (zh) | 线圈类电感器组装用工装与线圈类电感器生产装置 | |
CN219726247U (zh) | 一种用于三维视觉标定的快换工装 | |
CN219053264U (zh) | 一种用于激光焊接装置的夹具 | |
CN219553408U (zh) | 一种用于磁芯自动贴背胶装置的定位设备 | |
CN211683177U (zh) | 一种高精度插接件注塑成型的注塑模具 | |
CN219053283U (zh) | 圆柱电池集流盘焊接夹具 | |
CN220362104U (zh) | 一种可组合拼接的超声焊工装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