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481528U - 摇杆装置和游戏手柄 - Google Patents

摇杆装置和游戏手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481528U
CN219481528U CN202320503542.5U CN202320503542U CN219481528U CN 219481528 U CN219481528 U CN 219481528U CN 202320503542 U CN202320503542 U CN 202320503542U CN 219481528 U CN219481528 U CN 21948152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cker
rotating shaft
inductance
carrier
rocker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503542.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梁栋
王忠双
李晓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oertek Inc
Original Assignee
Goertek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oertek Inc filed Critical Goertek Inc
Priority to CN202320503542.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48152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4815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48152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asurement Of Length, Angles, Or The Like Using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摇杆装置及游戏手柄,该摇杆装置包括载体、摇杆以及角度传感器,摇杆连接有转轴,转轴转动安装于载体内;角度传感器安装于载体,角度传感器包括外壳和接收端传感器,接收端传感器与转轴连接且可跟随转轴转动;外壳形成有螺旋状的电感电路;当摇杆运动时,接收端传感器与电感电路沿转轴的轴向相对叠合的叠合面积发生变化,电感电路的电感值大小发生变化,并输出对应的电感信号。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摇杆装置使用寿命长,性能稳定性高。并且相较于霍尔摇杆而言,功耗更低,对于整机工作时长有很好的提升,可有效提升产品市场竞争优势。

Description

摇杆装置和游戏手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摇杆装置和游戏手柄。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业余生活越来越丰富,摇杆在游戏中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相关技术中,常规的薄膜电阻摇杆受限于工艺影响,使用寿命受到限制,一般使用寿命在两百万次左右;并且薄膜电阻摇杆在使用时,由于弹片与薄膜电阻摩擦导致的碳颗粒吸附问题容易带来漂移问题,导致性能稳定性差,受用户诟病较多。为解决上述问题,市面上出现了霍尔摇杆,但霍尔摇杆的功耗较高,不适用于低功耗产品,且霍尔摇杆的成本较高,降低了产品市场竞争优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摇杆装置,旨在提升摇杆的使用寿命和性能稳定性,同时还具有较低的功耗和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摇杆装置,包括载体和摇杆,所述摇杆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转动安装于所述载体内,所述摇杆装置还包括:
角度传感器,安装于所述载体,所述角度传感器包括外壳和接收端传感器,所述接收端传感器与所述转轴连接且可跟随所述转轴转动;
所述外壳形成有螺旋状的电感电路;
当所述摇杆运动时,所述接收端传感器与所述电感电路沿所述转轴的轴向相对叠合的叠合面积发生变化,所述电感电路的电感值大小发生变化,并输出对应的电感信号。
可选地,所述电感电路通过镭雕化镀形成于所述外壳。
可选地,所述电感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进线段、螺旋段以及出线段,所述进线段和所述螺旋段设置于所述外壳的内侧面,所述螺旋段远离所述进线段的一端通过打孔的方式与置于所述外壳的外侧面的所述出线段连通。
可选地,所述外壳的底部设置有间隔设置的第一导电件和第二导电件,所述进线段的末端与所述第一导电件连通,所述出线段的末端与所述第二导电件连通。
可选地,所述接收端传感器包括转盘和金属件,所述转盘与所述转轴连接,且可跟随所述转轴同轴转动,所述金属件设置于所述转盘朝向所述电感电路的一侧;
当所述转轴转动时,带动所述转盘转动,以使所述金属件与所述电感电路沿所述转轴的轴向的叠合面积改变,电感电路的电感值对应变化,并输出对应的大小的电感信号。
可选地,所述电感电路为多条,多条所述电感电路沿所述金属件的运动轨迹依次排布。
可选地,所述金属件呈片状,包括三角形、长方形或梯形。
可选地,所述外壳朝向所述载体的一侧形成有容置槽,且具有供所述转轴穿过的避让孔,所述电感电路设置于所述容置槽;
所述转盘转动安装于所述容置槽内,所述转盘具有供所述转轴穿过的非回转孔,以使所述转盘可跟随所述转轴相对所述外壳转动。
可选地,所述非回转孔的周缘凸设有与所述避让孔插接适配的插接柱,所述插接柱远离所述转盘的一端周缘沿所述插接柱的周向凸设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与所述外壳背离所述载体的一侧表面相抵接。
可选地,所述载体包括保护壳和底座,所述保护壳扣设于所述底座,所述保护壳和所述底座配合形成有承载所述转轴的安装孔。
可选地,所述转轴包括相互垂直的两个,分别为沿X轴方向延伸设置的第一转轴和沿Y轴方向延伸设置第二转轴,所述角度传感器为两个,分别设置于所述载体的X轴方向侧和Y轴方向侧,其中一个所述角度传感器的接收端传感器与所述第一转轴连接,另一个所述角度传感器的接收端传感器与所述第二转轴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游戏手柄,包括以上任意一项所述的摇杆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将角度传感器的外壳安装固定在载体上,转动件与转轴连接,且可跟随转轴转动,且通过直接在外壳的内侧表面形成有感电路,可以降低摇杆装置的装配难度。在摇杆运动时,转轴相对载体转动,并带动转动件相对外壳转动,进一步使得接收端传感器和电感电路相对转动,接收端传感器和电感电路的相对叠合面积发生改变,电感电路的电感值的大小发生改变,并输出对应的电感信号,外部主板通过对电感信号可以实现摇杆的动作检测。相较于传统的碳膜摇杆而言,本实用新型的摇杆装置可通过非接触的方式实现摇杆动作检测,不存在接触磨损的问题,可有效提升摇杆的使用寿命,同时也不存在由于弹片与薄膜电阻摩擦导致的碳颗粒吸附问题,不会产生摇杆漂移问题,可有效提升摇杆的性能稳定性。并且相较于霍尔摇杆而言,本实用新型的摇杆装置采用电感感应实现摇杆动作检测,功耗更低,对于整机工作时长有很好的提升,可有效提升产品市场竞争优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摇杆装置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摇杆装置一实施例中角度传感器的爆炸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摇杆装置一实施例中角度传感器外壳的示意图;
图5为图4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摇杆装置一实施例中角度传感器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消隐了转盘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摇杆装置一实施例中摇杆转动最大角度时电感电路与金属片的叠合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本实用新型目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若全文中出现的“和/或”或者“及/或”,其含义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摇杆装置。
请参照图1至图3,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摇杆装置100包括载体10、摇杆20以及角度传感器40,其中摇杆20连接有转轴30,所述转轴30转动安装于所述载体10内;角度传感器40包括外壳41、转动件、电路板以及传感组件,角度传感器40,安装于所述载体10,所述角度传感器40包括外壳41和接收端传感器42,所述接收端传感器42与所述转轴30连接且可跟随所述转轴30转动;所述外壳41的内侧形成有螺旋状的电感电路411;当所述摇杆20运动时,所述接收端传感器42与所述电感电路411沿所述转轴30的轴向相对叠合的叠合面积发生变化,所述电感电路411的电感值大小发生变化,并输出对应的电感信号。
可选地,载体10用于形成摇杆装置100的主体支撑结构,载体10的形状可根据实际需要设计为方形、球形或者其他形状,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该载体10呈矩形体状设置,角度传感器40安装在载体10的一侧。为了尽可以的减少摇杆装置100的体积以及降低其安装难度,角度传感器40置于载体10的外侧。
在本实施例中,为便于将摇杆20及转轴30装配在载体10内,该载体10分成可相互扣合的两个部分,分别定义为保护壳11和底座12。具体地,保护壳11包括方形顶板,顶板开设有供摇杆柄21的部分伸出载体10外的通孔,顶板的周缘向下翻折形成有侧壁,顶板和侧壁配合形成有安装槽,底座12嵌入该凹槽内以和保护壳11连接固定,侧壁远离顶板的一端凸设有向下延伸的金属片,在底座12和保护壳11安装到位后,将金属片折弯抵接在底座12的下表面上,限制保护壳11和底座12沿轴向相对远离。顶板的四周侧壁上均具有延伸至下端面的条形孔,底座12的四周侧壁上凸设有与每一条形孔插接适配的定位凸起,底座12嵌入保护壳11内时,定位凸起插入与之相对设置的条形孔内,且该定位凸起与条形孔配合形成供转轴30两端支撑固定的安装孔13。如此,整个摇杆装置100的装配更加简单方便
其中,所述摇杆20包括摇杆柄21、复位件以及顶块22,该复位件可以选用弹簧23,弹簧23的一端与底座12相抵接,另一端与该顶块22相抵接,顶块22沿轴向滑动安装于该底座12内,在该摇杆装置100装配好后,该弹簧23处于预压缩状态,通过顶块22施加给摇杆柄21一个向上的反作用力,摇杆柄21的滑动更加流畅,当摇杆20未受到外力作用时,能够复位到中心位置。需要说明的是,摇杆柄21至少有一个转动自由度,也即,转轴30的数量至少为一个,所以,所述摇杆20可通过一个转轴30转动安装于所述安装载体10,则此时,所述摇杆20具有一个转动自由度;也可以是,所述摇杆20通过多个转轴30转动安装于所述安装载体10,相应地,所述摇杆20有多个转动自由度。只要保证当摇杆20运动,带动接收端传感器42转动时,接收端传感器42和电感电路411的叠合面积发生变化即可。
具体地,外壳41采用LDS塑料注塑成型,其朝向接收端传感器42的一侧表面通过镭雕化镀的方式形成有螺旋状的电感电路411,如呈圆形线圈状、方形线圈状等,在此不限定其具体形状。该电感电路411作为发射传感器,其本质上是电感。当接收端传感器42和电感电路411的相对叠合面积发生改变时,电感电路411的电感值的大小对应改变,并输出对应的电感信号,外部主板可根据预设的程序或者算法对电感信号进行数据拟合,从而生成摇杆20的动作信息。需要说明的是,该电感电路411也可以是通过模内注塑的方式成型在外壳41上,在此不对其具体的形成方式一一限定。
本实施例中,电感电路411直接通过镭雕化镀的方式成型在塑料外壳41上,无需再外壳41上固定安装一个电路板,角度传感器40的零配件数量大大降低,且厚度相应可以减少,降低了其装配难度。相较于传统的碳膜摇杆20而言,本实用新型的摇杆装置100可通过非接触的方式实现摇杆20动作检测,不存在接触磨损的问题,可有效提升摇杆20的使用寿命,同时也不存在由于弹片与薄膜电阻摩擦导致的碳颗粒吸附问题,不会产生摇杆20漂移问题,可有效提升摇杆20的性能稳定性。并且相较于霍尔摇杆20而言,本实用新型的摇杆装置100采用电感感应实现摇杆20动作检测,功耗更低,对于整机工作时长有很好的提升,可有效提升产品市场竞争优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感电路411包括依次连接的进线段411a、螺旋段411b以及出线段411c,所述进线段411a和所述螺旋段411b设置于所述外壳41的内侧面,所述螺旋段411b远离所述进线段411a的一端通过打孔的方式与置于所述外壳41的外侧面的所述出线段411c连通。
可以理解的是,当电感电路411有电流通过时,线圈(相当于本申请中的电镀金属层)中会形成磁场感应,感应磁场又会产生感应电流来抵制通过线圈中的电流。这种电流与线圈的相互作用关系称为电的“感抗”,也就是电感。在本实施例中,该螺旋段411b相当于线圈,进线段411a和出线段411c用于将螺旋段411b的进口端和出口端分别与外部电路连通。定义螺旋段411b外侧的一端为进口端,则螺旋段411b的出口端为其螺旋中心点,若是其出线段411c与进线段411a置于同一侧,布线难度大,基于此,本实施例中,在外壳41上对应螺旋段411b的进口端位置通过打孔的方式,将外壳41的内外表面连通,使出线段411c置于外壳41的外侧面并与螺旋段411b连通,该出线段411c和进线段411a作为螺旋段411b的接线结构,与螺旋段411b一起通过镭雕化镀形成,用于与外部主板连接。使得外壳41的整体布线难度小,生产成本低。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壳41的底部设置有间隔设置的第一导电件412和第二导电件413,所述进线段411a的末端与所述第一导电件412连通,所述出线段411c的末端与所述第二导电件413连通。
可选地,该第一导电件412和第二导电件413均为置于外壳41底部的金属镀层或是焊盘,可以是方形、圆形、三角形或是其他形状,在此不作限定。在本实施例中,为便于其与外部主板连接,该第一接导电件和第二导电件413均为方形块,且与电感电路411一起通过镭雕化镀形成在外壳41上,以减少其生产工序。外部主板上贴装有导电弹片,外部主板通过导电弹片即可分别于第一导电件412和第二导电件413弹接导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接收端传感器42包括转盘421和金属件422,所述转盘421与所述转轴30连接,且可跟随所述转轴30同轴转动,所述金属件422设置于所述转盘421朝向所述电感电路411的一侧;当所述转轴30转动时,带动所述转盘421转动,以使所述金属件422与所述电感电路411沿所述转轴30的轴向的叠合面积改变,电感电路411的电感值对应变化,并输出对应的大小的电感信号。
可选地,该转盘421呈圆盘状,采用LDS塑料注塑成型,金属件422可以通过胶粘、嵌件注塑或卡接固定等方式安装固定在转盘421正对电感电路411的一侧,在此不作限定。如此,相比于该接收端传感器42整体为金属件422,或是其他形状而言(如接收端传感器42整体呈弧形片状,通过连接杆固定在转轴30上而可跟随转轴30转动),摇杆装置100的内部结构更加紧凑,且生产成本相对较低。
在上一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金属件422呈片状,如可以是三角形、长方形、梯形或是其他不规则形状等,在此不对其具体形状作限定,只需要保证当金属件422跟随转轴30旋转时,其与电感电路411沿所述转轴30的轴向的叠合面积改变即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感电路411为多条,多条所述电感电路411沿所述金属件422的运动轨迹依次排布。如电感电路411为间隔设置的2条、3条、4条或是更多条,在此不限定其具体数量,具体可根据检测灵敏度以及外壳41的内部空间大小进行设计。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图5以及图6所示,该电感电路411为互不干涉的2条,2条电感电路411的螺旋段411b沿金属件422的运动轨迹排布。摇杆20转动进一步带动转盘421转动时,金属件422与2条电感电路411的相对叠合面积均发生改变,进而两个电感电路411的电感值大小对应改变,并分别输出对应大小的电感信号,外部主控根据这两个电感信号,可根据预设的程序或者算法对这两个电感信号进行数据拟合,从而生成摇杆20的动作信息。相比于单个电感电路411而言,其灵敏度相对较高。
进一步地,将这两个电感电路411分别定义为第一电感和第二电感。如图所示,金属件422选用三角形的金属片,当角度传感器40处于初始状态,如图7所示,金属件422与第一电感的部分重叠。随着摇杆20的转动角度变化,对应带动转盘421旋转,金属件422与第一电感的重叠面积逐步减少,与第二电感的重叠面积逐步增加。当摇杆20转动到最大位值时,如图8所示,此时金属件422仅仅与第二电感重叠。如此,在摇杆20转动时,第一电感和第二电感的电感值大小也相应改变,并输出对应的电感信号,通过对电感信号的处理,来间接实现摇杆20的动作检测。
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当摇杆20转动到最大位置时,该金属件422也可以是同时与第一电感和第二电感重叠,在此不一一限定。
进一步需要说明的是,该电感电路411可以设置为方形线路、圆形线路或不规则形状线路。在此处,该电感电路411和金属件422在转轴30的轴向的叠合面积的改变,使得电感电路411的电感值发生改变,并输出电感信号。在此不对其形状进行限定,只要其能够在摇杆20带动所述接收端传感器42运动过程中,该电感电路411的电感值大小发生变化,并输出对应的电感信号给外部主控即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所述外壳41朝向所述载体10的一侧形成有容置槽414,且具有供所述转轴30穿过的避让孔,所述电感电路411设置于所述容置槽414;所述转盘421转动安装于所述容置槽414内,所述转盘421具有供所述转轴30穿过的非回转孔4211,以使所述转盘421可跟随所述转轴30相对所述外壳41转动。
可选地,该非回转孔4211的形状转轴30相适配,用于在转轴30穿过所述非回转孔4211转动时,可以带动转轴30作同轴转动。该非回转孔4211可以是矩形孔,此时转轴30为与该矩形孔相适配的削边轴。非回转孔4211为多边形时,转轴30的端部对应为多边形,在此不限定其具体形状,只要转轴30转动时能带动转盘421一起转动即可。
具体地,该转盘421可转动安装于容置槽414内,如此,使得外壳41和载体10之间无需预留转盘421的安装空间,整体结构更加紧凑。转盘421的中心位置处开设的非回转孔4211为与该转轴30的端部相适配的孔,
需要说明的是,该外壳41可以通过螺丝等方式安装固定在载体10的侧壁上,也可以通过卡扣连接等方式固定在载体10上,在此不一一限定。在本实施例中,外壳41朝向载体10方向凸设有卡接部,载体10具有与卡接部相适配的卡槽,外壳41通过卡扣连接固定在载体10的外壁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非回转孔4211的周缘凸设有与所述避让孔插接适配的插接柱4212,所述插接柱4212远离所述转盘421的一端周缘沿所述插接柱4212的周向凸设有限位部4213,所述限位部4213与所述外壳41的背离所述载体10的一侧表面相抵接。
可选地,该插接柱4212呈圆筒形设计,为限制转盘421与外壳41沿容置槽414的轴向相对远离,在插接柱4212的轴向设置有限位部4213,该限位部4213与所述外壳41的背离所述载体10的一侧表面相抵接,以限制转盘421与外壳41沿容置槽414的轴向相对远离,使得转盘421和外壳41装配为一个整体件,降低了角度传感器40与载体10的装配难度。进一步地,为便于该插接柱4212的限位部4213穿过避让孔,在本实施例中,该插接柱4212上开设有条形缺口,如此,将插接柱4212分为多个部分,使其便于形变以供限位部4213伸出该避让孔置于外壳41外。同时,插接柱4212的设计使得转盘421与转轴30的连接更加稳定,转动稳定性更高。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转轴30包括相互垂直的两个,分别为沿X轴方向延伸设置的第一转轴31和沿Y轴方向延伸设置第二转轴32,所述角度传感器40为两个,分别设置于所述载体10的X轴方向侧和Y轴方向侧,其中一个所述角度传感器40的接收端传感器42与所述第一转轴31连接,另一个所述角度传感器40的接收端传感器42与所述第二转轴32连接。
可选地,转轴30为垂直设置的两个,分别为沿X轴方向延伸设置的第一转轴31,沿Y轴方向延伸设置的第二转轴32,所述第一转轴31的两端转动安装于所述安装载体10的安装孔13内,所述第一转轴31的中部贯穿设置有第一安装槽311,所述第一安装槽311沿所述X轴方向延伸;所述第二转轴32的两端转动安装于所述载体10的安装孔13内,所述第二转轴32的中部设置有第二安装槽321,所述第二安装槽321沿着所述Y轴方向延伸,第二安装槽321的沿X轴方向的两侧内部设置有固定孔。所述摇杆柄21穿过所述第一安装槽311至所述第二安装槽321,与顶块22相抵接,且所述摇杆20设有与固定孔转动套接的定位柱。当所述摇杆20绕着所述第一转轴31转动时,所述摇杆20具有在Y轴方向上的转动行程,此时,所述摇杆20与所述第一安装槽311的两侧的侧壁抵接,以带动所述第一转轴31转动,与此同时所述摇杆20沿着所述第二安装槽321活动,也即,所述第二安装槽321为所述摇杆20提供绕所述第X方向转动的转动行程。
同理,当所述摇杆20绕所述第二转轴32转动时,所述摇杆20具有在第X方向上的转动行程,此时,所述摇杆20会与所述第二安装槽321的两侧的侧壁抵接,以带动所述第二转轴32转动,而同时,所述摇杆20沿着所述第一安装槽311的长度方向活动,也即,所述第一安装槽311为所述摇杆20提供绕所述第Y方向转动的转动行程。如此,分别与第一转轴31和第二转轴32连接的两个角度传感器40可以分别对摇杆20的X轴方向的动作和Y轴方向的动作进行检测,从而能够提升摇杆装置100整体的检测灵敏度。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游戏手柄,该游戏手柄包括摇杆装置100,该摇杆装置100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游戏手柄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2)

1.一种摇杆装置,包括载体和摇杆,所述摇杆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转动安装于所述载体内,其特征在于,所述摇杆装置还包括:
角度传感器,安装于所述载体,所述角度传感器包括外壳和接收端传感器,所述接收端传感器与所述转轴连接且可跟随所述转轴转动;
所述外壳形成有螺旋状的电感电路;
当所述摇杆运动时,所述接收端传感器与所述电感电路沿所述转轴的轴向相对叠合的叠合面积发生变化,所述电感电路的电感值大小发生变化,并输出对应的电感信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摇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感电路通过镭雕化镀形成于所述外壳。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摇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感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进线段、螺旋段以及出线段,所述进线段和所述螺旋段设置于所述外壳的内侧面,所述螺旋段远离所述进线段的一端通过打孔的方式与置于所述外壳的外侧面的所述出线段连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摇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底部设置有间隔设置的第一导电件和第二导电件,所述进线段的末端与所述第一导电件连通,所述出线段的末端与所述第二导电件连通。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摇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端传感器包括转盘和金属件,所述转盘与所述转轴连接,且可跟随所述转轴同轴转动,所述金属件设置于所述转盘朝向所述电感电路的一侧;
当所述转轴转动时,带动所述转盘转动,以使所述金属件与所述电感电路沿所述转轴的轴向的叠合面积改变,电感电路的电感值对应变化,并输出对应的大小的电感信号。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摇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感电路为多条,多条所述电感电路沿所述金属件的运动轨迹依次排布。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摇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件呈片状,所述金属件设置为三角形或长方形或梯形或曲边三角形。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摇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朝向所述载体的一侧形成有容置槽,且具有供所述转轴穿过的避让孔,所述电感电路设置于所述容置槽;
所述转盘转动安装于所述容置槽内,所述转盘具有供所述转轴穿过的非回转孔,以使所述转盘可跟随所述转轴相对所述外壳转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摇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非回转孔的周缘凸设有与所述避让孔插接适配的插接柱,所述插接柱远离所述转盘的一端周缘沿所述插接柱的周向凸设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与所述外壳背离所述载体的一侧表面相抵接。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摇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包括保护壳和底座,所述保护壳扣设于所述底座,所述保护壳和所述底座配合形成有承载所述转轴的安装孔。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摇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包括相互垂直的两个,分别为沿X轴方向延伸设置的第一转轴和沿Y轴方向延伸设置第二转轴,所述角度传感器为两个,分别设置于所述载体的X轴方向侧和Y轴方向侧,其中一个所述角度传感器的接收端传感器与所述第一转轴连接,另一个所述角度传感器的接收端传感器与所述第二转轴连接。
12.一种游戏手柄,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1任意一项所述的摇杆装置。
CN202320503542.5U 2023-03-10 2023-03-10 摇杆装置和游戏手柄 Active CN21948152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503542.5U CN219481528U (zh) 2023-03-10 2023-03-10 摇杆装置和游戏手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503542.5U CN219481528U (zh) 2023-03-10 2023-03-10 摇杆装置和游戏手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481528U true CN219481528U (zh) 2023-08-08

Family

ID=875066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503542.5U Active CN219481528U (zh) 2023-03-10 2023-03-10 摇杆装置和游戏手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48152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918548B2 (en) System method for accessory adapter with power supplying capabilities wherein power conductive element is either active or passive depending on placement of electrical contacts
EP1930926A1 (en) Multiple operation type input device
JP2000028312A (ja) 小型非接触式位置センサ
EP0543674A1 (en) Trackball assembly
CN219481528U (zh) 摇杆装置和游戏手柄
KR100463923B1 (ko) 데이터 입력 장치
CN116271794A (zh) 摇杆装置及游戏手柄
CN212135269U (zh) 磁感式摇杆装置
CN219149202U (zh) 一种游戏控制器的摇杆结构
CN219333132U (zh) 摇杆装置和电子设备
JP3619687B2 (ja) 回転型センサ
CN116059624A (zh) 摇杆装置和游戏手柄
CN212011528U (zh) 可自动收纳的分段磁吸式数据线
CN215815437U (zh) 一种电磁感应式电位器
CN219481527U (zh) 摇杆装置和电子设备
JP2005300199A (ja) 傾斜角センサ
CN220710173U (zh) 磁旋钮及电器
CN216437411U (zh) 一种新型音箱
CN218240868U (zh) 一种磁感应侧滚轮组件及其鼠标
CN219758729U (zh) 一种电子设备组件
CN219978761U (zh) 一种可穿戴电子产品及其磁旋钮模块
JP3932768B2 (ja) 傾斜センサ
CN112398203B (zh) 无线充电器及电子设备组件
CN213320212U (zh) 一种舵机及机器人
CN211193867U (zh) 旋转关节装置及外骨骼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