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474558U - 测量辅助工装和测量系统 - Google Patents

测量辅助工装和测量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474558U
CN219474558U CN202320274814.9U CN202320274814U CN219474558U CN 219474558 U CN219474558 U CN 219474558U CN 202320274814 U CN202320274814 U CN 202320274814U CN 219474558 U CN219474558 U CN 21947455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ing assembly
measurement
base
controller
air cylin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274814.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康康
王定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emens Electromechanical Technology (Jiangsu)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Siemens Motor Chin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emens Motor China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emens Motor China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274814.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47455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47455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47455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anipulat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测量辅助工装,包括控制器和底座、固定组件,固定组件包括在底座上间隔设置分别与涨紧机构连接并能在其作用下沿底座水平地作相反运动的第一固定组件、第二固定组件和第三固定组件,第一固定组件、第二固定组件和第三固定组件表面各自设置有一夹爪;底座上安装有检测件,被设置为当检测固定组件上放置了电机端盖后向控制器发送检测信号;底座上还设置第一导轨供底座沿其滑动。从而,使得电机端盖的测量实现全程自动化操作。且,通过涨紧且有锥度的夹爪保证了电机端盖自动放料时的稳定性和夹紧不跑偏。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测量系统。

Description

测量辅助工装和测量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电机产品生产加工领域,尤其涉及用于电机自动测量的测量辅助工装和测量系统。
背景技术
电机端盖主要用来固定和支撑电机转轴的,其具有轴承室及与轴承室连通的供转轴伸出的中心孔。为了适应电机端盖的装配要求,需要控制轴承室及的中心孔相关尺寸,因此需要在制造完成后进行尺寸测量,确保合格。
现有电机加工生产中,对电机端盖进行测量时的具体操作包括手动使用气动检具测量端盖的几何尺寸,手动安装三坐标测量仪测量端盖的形位公差。该过程通过人工操作,操作繁杂,效率低,且由于检测过程繁杂等待时间长,因此不能保证100%全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施例提供了固定装置,以至少部分解决上述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固定装置包括控制器和底座,还包括:
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在所述底座上间隔设置的第一固定组件、第二固定组件和第三固定组件,所述第一固定组件、所述第二固定组件和第三固定组件分别与涨紧机构连接,并被设置为能够在所述涨紧机构的作用下沿所述底座水平地作相反运动,其中,所述第一固定组件、所述第二固定组件和所述第三固定组件表面各自设置有一夹爪;
检测件,所述检测件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所述检测件与所述控制器连接,并被设置为当检测所述固定组件上放置了所述电机端盖后向所述控制器发送检测信号;
第一导轨和第一驱动器,所述底座设置于所述第一导轨上,所述第一驱动器与所述控制器连接,并被设置在所述控制器检测到所述检测信号后控制所述第一驱动器驱动所述底座沿所述第一导轨由第一位置滑动到第二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涨紧机构包括气源、导管和气缸,所述气缸包括第一气缸、所述第二气缸和第三气缸,所述第一气缸与所述第一固定组件连接,所述第二气缸与所述第二固定组件连接,所述第三气缸与所述第三固定组件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对应所述固定组件的位置开设有U型槽,所述U型槽中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开设两个开孔,其中一个开孔对应于所述固定组件中设置的竖向穿孔,另一个开孔中容纳与所述气缸连接的推动件。
进一步的,所述夹爪为上宽下窄的锥形形状。
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二导轨和第二驱动器,所述底座的两端分别可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二导轨上,并能够在所述第二驱动器的驱动下沿所述第二导轨由所述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滑动。
进一步的,还包括一对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一位置处。
进一步的,包括多组不同规格的所述固定组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一种用于电机端盖自动测量的测量系统,包括以上实施例的测量辅助工装,还包括机器人、比对仪,其中所述机器人与所述控制器连接,并在所述控制器的控制下对所述辅助测量工装上料或下料,所述比对仪与所述控制器连接,并在所述控制器的控制下对所述固定组件上的所述电机端盖进行测量。
进一步的,测量系统还包括一标准件放置台,所述标准件放置台上设置多个支架,所述支架被设置为放置不同规格的所述电机端盖的标准件。
进一步的,测量系统还包括一柜体,所述测量辅助工装、所述比对仪被设置在所述柜体内部,所述标准件放置台被设置在位于所述柜体前端的延伸隔板上。
可以看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测量辅助工装,由底座、固定组件、检测件、第一导轨和第一驱动器以及控制器共同组成,固定组件通过涨紧对电机端盖进行固定,通过检测件检测到电机端盖被固定后,发送信号到控制器,由控制器控制第一驱动器带动安装在底座上的固定组件沿第一导轨滑动,从用于上料的第一位置滑动到用于检测的第二位置,从而,使得电机端盖的测量实现全程自动化操作。且,通过涨紧且有锥度的夹爪保证了电机端盖自动放料时的稳定性和夹紧不跑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测量系统实现了自动测量,还设置多个标准件用于提前进行自动补偿,保证测量的准确性和加工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实用新型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测量辅助工装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测量辅助工装使用的电机端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测量系统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如下:
底座1 第一固定组件11 第二固定组件12 第三固定组件13
夹爪30 检测件50 第一导轨61 第二导轨62
第一方形底板63 第二方形底板64 限位机构68 标准件放置台70
标准件80 柜体90 电机端盖100 U型槽101
电机端盖槽孔11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以下用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测量辅助工装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测量辅助工装使用的电机端盖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和图2所示,电机端盖100外端面上均匀分布三个电机端盖槽孔110,测量辅助工装包括底座1、固定组件、检测件50、第一导轨61和第一驱动器(图中未示出)以及控制器(图中未示出);固定组件包括在底座1上间隔设置的第一固定组件11、第二固定组件12和第三固定组件12,第一固定组件11、第二固定组件12和第三固定组件12分别与涨紧机构连接,并被设置为能够在涨紧机构的作用下沿底座1水平地作相反运动,其中,第一固定组件11、第二固定组件12和第三固定组件12表面各自设置有一夹爪30;检测件50安装在底座1上,检测件50与控制器连接,并被设置为当检测固定组件上放置了电机端盖100后向控制器发送检测信号;底座1设置于第一导轨61上,第一驱动器与控制器连接,并被设置在控制器检测到检测信号后控制第一驱动器驱动底座1沿第一导轨61由第一位置滑动到第二位置。
具体的,底座1、固定组件由金属制成,底座1可以通过螺栓螺母等紧固件固定到第一方形底板63上,第一方形底板63下还设置第二方形底板64,第一导轨61固定在第二方形底板64上第一导轨61可以是T型导轨,第一方形底板63的底部连接到T型导轨上;第一驱动机构可以为伺服电机,用于驱动第一方形底板63在第一导轨61上由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滑动。其中,第一位置为用于上料放置电机端盖100的位置,第二位置为用于对工装上的电机端盖100进行测量的位置。
底座1上中心设置一金属制成的圆形基座,圆形基座沿圆周方向呈向外辐射状态地间隔地设置有外侧面垂直的挡台,第一固定组件11、第二固定组件12和第三固定组件12分别靠设在挡台的竖向外侧面端,并通过例如销子固定在底座1上。
进一步的,涨紧机构包括气源、导管和气缸,气缸包括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第一气缸与第一固定组件11连接,第二气缸与第二固定组件12连接。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可以被设置在底座1上U型槽101的滑块中。
进一步的,底座1对应固定组件的位置开设有U型槽101,U型槽101中设置有滑块,滑块开设两个开孔,其中一个开孔对应于固定组件中设置的竖向穿孔,并可通过穿设销子来将固定组件固定在底座1上,另一个开孔中容纳与气缸连接的推动件,用于在气缸的驱动下带动固定组件沿底座1水平方向涨紧。
第一固定组件11、第二固定组件12上、第三固定组件12上表面处分别设置有夹爪30,夹爪30的尺寸适应于设置在电机端盖100上的电机端盖槽孔110大小,这样,电机端盖100被放置到工装上时,夹爪30能插入电机端盖100上的电机端盖槽孔110中,从而将电机端盖100进行固定;而由于第一固定组件11、第二固定组件12分别连接有涨紧机构,夹爪30随着第一固定组件11、第二固定组件12、第三固定组件12进行涨紧,从而对电机端盖100进行更为稳定的固定。
进一步的,夹爪30为上宽下窄的锥形形状。通过将夹爪30设置为上宽狭窄的“T”形形状,使得电机端盖100能够更容易的被固定。
底座1上还设置有检测件50,例如,为接触型传感器,检测件50与控制器连接,并被设置为当检测固定组件上放置了电机端盖100后向控制器发送检测信号;检测件50通过外部紧固件固定在底座1上。
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二导轨62和第二驱动器,底座1的两端分别可滑动设置于第二导轨62上,并能够在第二驱动器的驱动下沿第二导轨62由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滑动。
第二导轨62可以是设置在第二方形底板64两侧的一对导轨,第二方形底板64通过导轨滑块与其连接,导轨滑块与第二驱动器连接并在第二驱动器的驱动下滑动,其中,第二驱动器可以是气缸。通过设置第二导轨62和第二驱动器,使得底座1随着第一方形底板63的移动更为平稳,提高了工装的健壮性。
进一步的,包括多组不同规格的固定组件。通过设置不同规格的固定组件,使得固定组件上的夹爪30之间的距离适应于不同规格的电机端盖100,从而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工装兼容性更好。
进一步的,还包括一对限位机构68,限位机构68设置在第一位置处。具体的,在第二方形底板64位于第一位置处竖直设置一对方形柱,当第一方形底板63移动到第一位置时,对第一方形底板63进行限位。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测量系统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如图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用于电机端盖100自动测量的测量系统,包括上述实施例的测量辅助工装,还包括机器人(图中未示出)、比对仪(图中未示出),其中机器人与控制器连接,并在控制器的控制下对辅助测量工装上料或下料,比对仪与控制器连接,并在控制器的控制下对固定组件上的电机端盖100进行测量。
进一步的,还包括一标准件放置台70,标准件放置台70上设置多个支架,支架被设置为放置不同规格的电机端盖100的标准件80。具体的,如图3所示,标准件放置台70上设置多个托盘,每个托盘上设置用于放置电机端盖标准件80的支架,这样,在对待测的电机端盖100进行上料前,首先通过机器人将支架上的与待测电机端盖100对应规格的标准件80放入测量辅助工装中,送入到第二位置所在的测量位置进行测量,随后自动补偿,然后将测量的标准件80送出到第一位置取出,之后,机器人将待测电机端盖100放至工装上并送入测量位置进行测量。由于在正式测量之前有自动补偿动作,因此保证了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进一步的,还包括一柜体90,测量辅助工装、比对仪被设置在柜体90内部,标准件放置台70被设置在位于柜体90前端的延伸隔板上。具体的,柜体90内部中间水平设置一隔板,比对仪的底座1安装在隔板上,第二方形底板64通过前后设置的支撑杆支起,设置在比对仪的底座1上方,第一方形底板63设置在第二方形底板64上方。通过该设置,将测量辅助工装、比对仪集成设置在柜体90中,保证了测量过程中的封闭性、安全性。
综合以上,可以看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测量辅助工装和测量系统,具有以下优点:
1.通过测量辅助工装的设计使得对电机端盖的测量全自动进行,效率高,能做到
100%全检。
2.辅助工装上可涨紧的、具有锥度的夹爪保证了对电机端盖固定的稳定性以及不跑偏。
3.辅助设置标准件放置台的设置,使得在对待测电机端盖进行测量前进行自动补偿,保证测量结果更加准确。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此外,本专利申请中关于人的名词和代词不限于具体性别。

Claims (10)

1.用于电机端盖(100)自动测量的测量辅助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器和底座(1),还包括:
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在所述底座(1)上间隔设置的第一固定组件(11)、第二固定组件(12)和第三固定组件(13),所述第一固定组件(11)、所述第二固定组件(12)和第三固定组件(13)分别与涨紧机构连接,并被设置为能够在所述涨紧机构的作用下沿所述底座(1)水平地作相反运动,其中,所述第一固定组件(11)、所述第二固定组件(12)和所述第三固定组件(13)表面各自设置有一夹爪(30);
检测件(50),所述检测件(50)安装在所述底座(1)上,所述检测件(50)与所述控制器连接,并被设置为当检测所述固定组件上放置了所述电机端盖(100)后向所述控制器发送检测信号;
第一导轨(61)和第一驱动器,所述底座(1)设置于所述第一导轨(61)上,所述第一驱动器与所述控制器连接,并被设置在所述控制器检测到所述检测信号后控制所述第一驱动器驱动所述底座(1)沿所述第一导轨(61)由第一位置滑动到第二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量辅助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涨紧机构包括气源、导管和气缸,所述气缸包括第一气缸、第二气缸和第三气缸,所述第一气缸与所述第一固定组件(11)连接,所述第二气缸与所述第二固定组件(12)连接,所述第三气缸与所述第三固定组件(13)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测量辅助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对应所述固定组件的位置开设有U型槽(101),所述U型槽(101)中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开设两个开孔,其中一个开孔对应于所述固定组件中设置的竖向穿孔,另一个开孔中容纳与所述气缸连接的推动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量辅助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爪(30)为上宽下窄的锥形形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量辅助工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导轨(62)和第二驱动器,所述底座(1)的两端分别可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二导轨(62)上,并能够在所述第二驱动器的驱动下沿所述第二导轨(62)由所述第一位置向所述第二位置滑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测量辅助工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对限位机构(68),所述限位机构(68)设置在所述第一位置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量辅助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多组不同规格的所述固定组件。
8.用于电机端盖(100)自动测量的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测量辅助工装,还包括机器人、比对仪,其中所述机器人与所述控制器连接,并在所述控制器的控制下对所述辅助测量工装上料或下料,所述比对仪与所述控制器连接,并在所述控制器的控制下对所述固定组件上的所述电机端盖(100)进行测量。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标准件放置台(70),所述标准件放置台(70)上设置多个支架,所述支架被设置为放置不同规格的所述电机端盖(100)的标准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柜体(90),所述测量辅助工装、所述比对仪被设置在所述柜体(90)内部,所述标准件放置台(70)被设置在位于所述柜体(90)前端的延伸隔板上。
CN202320274814.9U 2023-02-21 2023-02-21 测量辅助工装和测量系统 Active CN21947455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74814.9U CN219474558U (zh) 2023-02-21 2023-02-21 测量辅助工装和测量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74814.9U CN219474558U (zh) 2023-02-21 2023-02-21 测量辅助工装和测量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474558U true CN219474558U (zh) 2023-08-04

Family

ID=874598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274814.9U Active CN219474558U (zh) 2023-02-21 2023-02-21 测量辅助工装和测量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47455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20000010628A (ko) 다수의 지점에서 물품의 두께를 측정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CN114543721B (zh) 一种刹车盘尺寸检测装置
CN215491551U (zh) 一种高精度智能高度测试装置
CN110715631A (zh) 一种柔性薄壁轴类零件外径与高度自动检测装置
CN219474558U (zh) 测量辅助工装和测量系统
CN208350044U (zh) 一种螺纹检测机
CN215067045U (zh) 全自动在线测试设备
CN109297382A (zh) 一种带螺纹的盲孔位置检测治具
CN213021516U (zh) 孔内径测量机
CN115041422A (zh) 一种电子元器件半自动检测分选设备
CN212778957U (zh) 一种汽车扶手箱的检具
CN113834532A (zh) 一种长度、跳动公差、质量复合测量系统及测量方法
CN210605479U (zh) 一种试验电机自动对中系统
CN206803977U (zh) 一种冲压件测量支架
CN212274860U (zh) 组合件段差检测设备
CN216348800U (zh) 一种长度、跳动公差、质量复合测量系统
CN102878970A (zh) 模仁电极检测治具
CN216283357U (zh) 一种手机中框夹具台阶高度检测装置
CN110082088A (zh) 制动踏板检具总成
CN211824264U (zh) 一种新型快速成像检测设备
CN216523798U (zh) 工件的内孔外圆精密测量装置
CN219302600U (zh) 一种et自动电测机
CN217050551U (zh) 输送装置及测试设备
CN111928758B (zh) 一种航空异形件孔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
CN220356246U (zh) 检测治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220

Address after: 211401 No. 99, Zhongxin Road, Yizheng City, Yang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iemens Electromechanical Technology (Jiangsu) Co.,Ltd.

Address before: 211401 No. 99 Zhongxin Road, Yizhe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Yang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IEMENS MOTOR (CHINA)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