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471063U - 一种清污机集污斗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清污机集污斗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471063U
CN219471063U CN202320717050.6U CN202320717050U CN219471063U CN 219471063 U CN219471063 U CN 219471063U CN 202320717050 U CN202320717050 U CN 202320717050U CN 219471063 U CN219471063 U CN 2194710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rt
translation
oil cylinder
discharging
port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71705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秋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320717050.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47106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4710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47106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20/00Water conservation; Efficient water supply; Efficient water use
    • Y02A20/20Controlling water pollution; Waste water treatment
    • Y02A20/204Keeping clear the surface of open water from oil spills

Landscapes

  • Refuse Collection And Transfer (AREA)

Abstract

一种清污机集污斗装置,包括门架,门架上部设置耙斗机构、门架上设置与耙斗机构配合的卸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卸污机构包括集污斗,集污斗与门架之间设置旋转机构与平移机构;使得耙斗机构卸污时,集污斗转至开口向上并移动至耙斗机构下方实现接污;使得卸污机构卸污时,集污斗移动至远离耙斗机构的位置,并通过旋转使集污斗卸污,可以避免当耙斗机构设置的足够低时与卸污机构的旋转发生干涉,从而使得,可以合理降低门架高度、降低生产成本、从而也可以降低耙斗机构的起升扬程,间接提高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清污机集污斗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水电站清污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清污机集污斗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水电站现有的门架式清污机,所用耙斗在卸污时,都是在耙斗上升到上死点时,旋转翻板机构,翻板机构一般为中部铰接在门架的两条门腿之间的一个巨大的平板。使翻板机构与集污斗对接。然后打开耙斗卸污,污物顺着翻板机构滑入集物斗。然后关闭翻板机构(即使平板竖立不再干扰耙斗的上下的动作),耙斗再次下降清污。但污物沿翻板机构靠自重下滑有一个必要条件,就是翻板与水平面夹角要大于40度。为满足这一条件,门架要做的很高,起升扬程也要加大。不仅生产成本加大,升降时间也加长,生产效率降低,例如CN202220863478.7,新型多工位单向清污门式启闭机,其中的翻板机构就是现有技术中最常见的卸污机构。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清污机集污斗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以下述方式实现的:一种清污机集污斗装置,包括门架1,所述门架1上部设置耙斗机构2、门架1上设置与耙斗机构2配合的卸污机构3,所述卸污机构3包括集污斗31,集污斗31与门架1之间设置旋转机构与平移机构;使得耙斗机构2卸污时,集污斗31转至开口向上并移动至耙斗机构2下方实现接污;使得卸污机构3卸污时,集污斗31移动至远离耙斗机构2的位置,并通过旋转使集污斗31卸污。
进一步的,所述卸污机构3还包括卸污板32,卸污板32两端分别通过平移机构连接门架1,卸污板32顶端铰接集污斗31一侧,集污斗31与卸污板32之间设置旋转油缸311,旋转油缸311一端铰接集污斗31,旋转油缸311另一端铰接卸污板32下平面。
进一步的,所述平移机构包括平移驱动机构33以及平移导向机构34,所述平移驱动机构33包括伸缩外套331,伸缩外套331固定连接门架1,设置在伸缩外套331内滑动的伸缩内套332,伸缩外套331与伸缩内套332之间设置平移油缸333控制伸缩,所述卸污板32底端固定连接伸缩内套332。
进一步的,所述平移导向机构34包括底座341,底座341固定连接门架1,底座341上沿平移方向设置至少两个导向轮342,所述卸污板32侧方上部固定连接与导向轮342配合的导轨343。
进一步的,所述卸污板32底面固定连接支撑杆35一端,支撑杆35另一端铰接滚轮351,滚轮351轮面抵靠伸缩外套331上平面。
进一步的,所述导轨343铰接卸污门4,卸污门4底部抵靠卸污板32上平面,卸污门4通过卸污门油缸41控制开关。
进一步的,还包括液压控制系统,所述液压控制系统的进油管路包括油泵102,油泵102输入端通过管路连接油箱,油泵102输出端通过管路连接单向阀107输入端,单向阀107输出端通过管路连接电磁换向阀109,单向阀107与电磁换向阀109之间的管路设置支路管路连接压力继电器108和溢流阀104;
电磁换向阀109左侧得电时,进油管路通过双向液压锁110进入第一支路,在第一支路中,进油管路分为两股,一股连接平移油缸333并控制平移油缸333伸出,一股通过第二顺序阀1112连接旋转油缸311并控制旋转油缸311伸出,回油管路依次经过双向液压锁110以及电磁换向阀109连回油箱;
电磁换向阀109右侧得电时,进油管路通过双向液压锁110进入第二支路,在第二支路中,进油管路分为两股,一股连接旋转油缸311并控制旋转油缸311缩回,一股通过第一顺序阀1111连接平移油缸333并控制平移油缸333缩回,回油管路依次经过双向液压锁110以及电磁换向阀109连回油箱。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集污斗机构,集污斗机构通过旋转机构与平移机构与门架连接,使得可以实现集污斗转至开口向上并移动至耙斗机构下方实现接污;使得卸污机构卸污时,集污斗移动至远离耙斗机构的位置,并通过旋转使集污斗卸污,可以避免当耙斗机构设置的足够低时与卸污机构的旋转发生干涉,从而使得,可以合理降低门架高度、降低生产成本、从而也可以降低耙斗机构的起升扬程,间接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卸污机构处于集污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卸污机构处于卸污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集污斗分别处于两个工作点位的卸污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卸污机构的侧视图;
图5是集污斗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集污斗上铰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平移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门架上安装的平移导向机构的底座及导向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8.1为主视图;图8.2为侧视图;图8.3为俯视图;
图9是卸污板下滚轮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9.1为主视图;图9.2为侧视图;
图10是液压控制系统的油路连接图。
其中,门架1、耙斗机构2、卸污机构3、集污斗31、旋转油缸311、卸污板32、平移驱动机构33、伸缩外套331、伸缩内套332、平移油缸333、平移导向机构34、底座341,导向轮342、导轨343、支撑杆35、滚轮351、卸污门4、卸污门油缸41、滤油器101、油泵102、电动机103、电磁溢流阀104、压力表开关105、压力表106、单向阀107、压力继电器108、电磁换向阀109、双向液压锁110、第一顺序阀1111、第二顺序阀111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附图1-4所示,一种清污机集污斗装置,包括门架1,所述门架1上部设置耙斗机构2、门架1上设置与耙斗机构2配合的卸污机构3,所述卸污机构3包括集污斗31,集污斗31与门架1之间设置旋转机构与平移机构;使得耙斗机构2卸污时,集污斗31转至开口向上并移动至耙斗机构2下方实现接污;使得卸污机构3卸污时,集污斗31移动至远离耙斗机构2的位置,并通过旋转使集污斗31卸污。
门架1及耙斗机构2为成熟的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中的卸污机构3可以用于现有技术中大部分的门架清污机中,门架1顾名思义门型架,由上部架体以及上部架体之下的多个支撑的门腿组成,本实用新型中的卸污机构3可以安装于两条接近于耙斗机构2的门腿之间。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集污斗31机构,集污斗31机构通过旋转机构与平移机构与门架1连接,可以避免当耙斗机构2设置的足够低时与卸污机构3发生干涉,使得可以实现集污斗31转至开口向上并移动至耙斗机构2下方实现接污;使得卸污机构3卸污时,集污斗31移动至远离耙斗机构2的位置,并通过旋转使集污斗31卸污,从而使得,可以合理降低门架1高度、降低生产成本、从而降低耙斗机构2的起升扬程,间接提高工作效率。
进一步的,卸污机构3还包括卸污板32,卸污板32两端分别通过平移机构连接门架1,卸污板32顶端铰接集污斗31一侧,集污斗31与卸污板32之间设置旋转油缸311,旋转油缸311输出端通过铰接耳铰接集污斗31下部,旋转油缸311缸身铰接卸污板32下平面延伸出的铰接耳。
详细的,卸污板32与水平方向上的夹角大于40°(污物滞留角),这是污物沿翻板机构靠自重下滑的一个必要条件。
优选的,如图5-6所示,集污斗31为倒梯形的斗,斗内腔右侧的斜面经旋转后形成卸污面,右侧固定连接角钢,角钢的一侧用于固定连接与卸污板32上端配合的铰接座,角钢的另一侧的上面与卸污面处于同一平面,下面空闲,这种设计可以使得,集污斗31向上旋转到位后,该侧下面抵靠卸污板32上面,使得集污斗31与卸污板32之间不会形成漏污空隙。
进一步的,如图3、7所示,平移机构包括平移驱动机构33以及平移导向机构34,所述平移驱动机构33包括伸缩外套331,伸缩外套331固定连接门架1,设置在伸缩外套331内滑动的伸缩内套332,伸缩外套331与伸缩内套332之间设置平移油缸333控制伸缩,所述卸污板32底端固定连接伸缩内套332,详细的,平移油缸333的缸身通过法兰面与伸缩外套331后部固定连接,平移油缸333的输出轴铰接伸缩内套332前端。
进一步的,如图3、4、8所示,平移导向机构34包括底座341,底座341固定连接门架1,底座341上沿平移方向设置至少两个导向轮342,所述卸污板32侧方上部固定连接与导向轮342配合的导轨343。
详细的,两侧门腿之间分别向内设置平移驱动机构33以及平移导向机构34,平移驱动机构33以及平移导向机构34均沿水平方向设置,卸污板32两侧直接通过上述方式与平移机构连接,或是在卸污板32两侧分别固定合理形状的侧部框架的基础上,通过侧部框架与平移机构连接。
进一步的,如图3、9所示,卸污板32底面固定连接支撑杆35一端,支撑杆35另一端铰接滚轮351,滚轮351轮面抵靠伸缩外套331上平面,详细的,支撑杆35顶部设置斜面,通过斜面固定连接卸污板32,支撑杆35底端通过法兰连接滚轮座,通过滚轮座铰接滚轮351,这种滚轮机构可以在卸污板32两侧分别设置一个对应下方的平移驱动机构33。
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所述导轨343顶部设置铰接座以铰接卸污门4,卸污门4底部抵靠卸污板32上平面,卸污门4通过卸污门油缸41控制开关。
通过设置卸污门4,使卸污板32形成第二个卸污斗机构,使得集污斗31可以多次向卸污板32内卸入垃圾,并在垃圾运载车到位后,通过平移机构运动到位,并通过打开卸污门4将卸污板32上的垃圾一次性卸走。
进一步的,如图10所示,针对于这种结构,提出对应的液压控制系统,所述液压控制系统的进油管路包括油泵102,油泵102通过电动机103带动旋转,油泵102输入端通过管路连接油箱,油泵102输出端通过管路连接单向阀107输入端,单向阀107输出端通过管路连接电磁换向阀109,单向阀107与电磁换向阀109之间的管路设置支路管路连接压力继电器108和电磁溢流阀104;
电磁换向阀109左侧得电时,进油管路通过双向液压锁110进入第一支路,在第一支路中,进油管路分为两股,一股连接平移油缸333并控制平移油缸333伸出,一股通过第二顺序阀1112连接旋转油缸311并控制旋转油缸311伸出,回油管路依次经过双向液压锁110以及电磁换向阀109连回油箱;
电磁换向阀109右侧得电时,进油管路通过双向液压锁110进入第二支路,在第二支路中,进油管路分为两股,一股连接旋转油缸311并控制旋转油缸311缩回,一股通过第一顺序阀1111连接平移油缸333并控制平移油缸333缩回,回油管路依次经过双向液压锁110以及电磁换向阀109连回油箱。
图中的电磁溢流阀104、压力表开关105、压力表106、单向阀107为大部分油路都会有的结构,属于现有技术,这里不再赘述。
工作时,电动机103带动油泵102旋转,压力油经单向阀107进入电磁换向阀109,然后压力油通过双向液压锁110, 双向液压锁110起的作用是在停机时能把油缸回路锁死。
一种工况为(接污后卸污):当电磁换向阀109左侧得电时,液压油直接进入平移油缸13,平移油缸333伸出,卸污机构3开始右移,由于第二顺续阀1112压力未打开,所以,旋转油缸311无动作;当卸污机构3右移到位,系统压力继续上升,从而打开第二顺续阀1112液压油进入旋转油缸311,集污斗31开始向上旋转动作,当集污斗31向上旋转到位时,系统压力继续上升,打开压力继电器108,液压系统停止动作,这就使得,先平移,使集污斗31先避开与耙斗机构2发生干涉的位置,在平移到位,卸污板32对应上卸污垃圾车的位置时,再进行旋转卸污。
另一种工况为(卸污后接污):当电磁换向阀109右侧得电时,液压油直接进入旋转油缸311,旋转集污斗31放水平,由于第一顺续阀1111压力未打开,所以,平移油缸333无动作;当集污斗31放水平到位系统压力继续上升,从而打开第一顺续阀1111,液压油进入平移油缸333,卸污机构3开始左移,当左移到位后,系统压力继续上升,打开压力继电器108,液压系统停止动作,这就使得,先旋转,使集污斗31先避开与耙斗机构2发生干涉的位置,再平移进入合适位置。
通过该液压控制系统,使得在基础结构的基础上,不再需要人为分别针对旋转机构与平移机构进行控制,只需通过控制电磁换向阀109就可以直接无疑义的得到不与耙斗机构2产生干涉的合理的工作过程。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整体构思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变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清污机集污斗装置,包括门架(1),所述门架(1)上部设置耙斗机构(2)、门架(1)上设置与耙斗机构(2)配合的卸污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卸污机构(3)包括集污斗(31),集污斗(31)与门架(1)之间设置旋转机构与平移机构;使得耙斗机构(2)卸污时,集污斗(31)转至开口向上并移动至耙斗机构(2)下方实现接污;使得卸污机构(3)卸污时,集污斗(31)移动至远离耙斗机构(2)的位置,并通过旋转使集污斗(31)卸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清污机集污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卸污机构(3)还包括卸污板(32),卸污板(32)两端分别通过平移机构连接门架(1),卸污板(32)顶端铰接集污斗(31)一侧,集污斗(31)与卸污板(32)之间设置旋转油缸(311),旋转油缸(311)一端铰接集污斗(31),旋转油缸(311)另一端铰接卸污板(32)下平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清污机集污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移机构包括平移驱动机构(33)以及平移导向机构(34),所述平移驱动机构(33)包括伸缩外套(331),伸缩外套(331)固定连接门架(1),设置在伸缩外套(331)内滑动的伸缩内套(332),伸缩外套(331)与伸缩内套(332)之间设置平移油缸(333)控制伸缩,所述卸污板(32)底端固定连接伸缩内套(332)。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清污机集污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移导向机构(34)包括底座(341),底座(341)固定连接门架(1),底座(341)上沿平移方向设置至少两个导向轮(342),所述卸污板(32)侧方上部固定连接与导向轮(342)配合的导轨(343)。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清污机集污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卸污板(32)底面固定连接支撑杆(35)一端,支撑杆(35)另一端铰接滚轮(351),滚轮(351)轮面抵靠伸缩外套(331)上平面。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清污机集污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343)铰接卸污门(4),卸污门(4)底部抵靠卸污板(32)上平面,卸污门(4)通过卸污门油缸(41)控制开关。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清污机集污斗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液压控制系统,所述液压控制系统的进油管路包括油泵(102),油泵(102)输入端通过管路连接油箱,油泵(102)输出端通过管路连接单向阀(107)输入端,单向阀(107)输出端通过管路连接电磁换向阀(109),单向阀(107)与电磁换向阀(109)之间的管路设置支路管路连接压力继电器(108)和溢流阀(104);
电磁换向阀(109)左侧得电时,进油管路通过双向液压锁(110)进入第一支路,在第一支路中,进油管路分为两股,一股连接平移油缸(333)并控制平移油缸(333)伸出,一股通过第二顺序阀(1112)连接旋转油缸(311)并控制旋转油缸(311)伸出,回油管路依次经过双向液压锁(110)以及电磁换向阀(109)连回油箱;
电磁换向阀(109)右侧得电时,进油管路通过双向液压锁(110)进入第二支路,在第二支路中,进油管路分为两股,一股连接旋转油缸(311)并控制旋转油缸(311)缩回,一股通过第一顺序阀(1111)连接平移油缸(333)并控制平移油缸(333)缩回,回油管路依次经过双向液压锁(110)以及电磁换向阀(109)连回油箱。
CN202320717050.6U 2023-04-04 2023-04-04 一种清污机集污斗装置 Active CN2194710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17050.6U CN219471063U (zh) 2023-04-04 2023-04-04 一种清污机集污斗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17050.6U CN219471063U (zh) 2023-04-04 2023-04-04 一种清污机集污斗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471063U true CN219471063U (zh) 2023-08-04

Family

ID=874421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717050.6U Active CN219471063U (zh) 2023-04-04 2023-04-04 一种清污机集污斗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47106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9471063U (zh) 一种清污机集污斗装置
CN105584761A (zh) 一种纯电动垃圾车用垃圾收集装置
CN110697299A (zh) 一种新型侧装式压缩车
CN201400865Y (zh) 扫路车及清洗扫路车垃圾箱及其移动装置
CN203865350U (zh) 全封闭自动化垃圾车机械手的手部
CN215157798U (zh) 推板式餐厨垃圾收集中转箱
CN215247260U (zh) 一种垃圾车
CN202609430U (zh) 移动垂压坑卧式垃圾压缩站
CN211495499U (zh) 一种垃圾分类运输用装载车
CN202642823U (zh) 分类垃圾桶抱装机械手
CN2425058Y (zh) 半高位自装卸压缩式垃圾运输车
CN109629803B (zh) 可自动回收洒落砂浆的抹墙机
CN209780158U (zh) 用于抹墙机的新型回收槽机构
CN109629804B (zh) 一种新型抹墙机的操作方法
CN211253942U (zh) 一种新型侧装式压缩车
CN218743879U (zh) 一种向下斜推移动式垃圾压缩机
CN2928484Y (zh) 垃圾压缩装置翻起架
CN104309971A (zh) 一套收集运输垃圾的设备
CN220949610U (zh) 垃圾清运车的上盖举升机构
CN110937927A (zh) 一种发酵有机肥生产设备
CN216334406U (zh) 一种后门升举锁紧机构及包括该机构的垃圾转运车
CN205499980U (zh) 一种纯电动垃圾车用垃圾收集装置
CN203865354U (zh) 全封闭自动化垃圾车机械手的臂部
CN203865353U (zh) 全封闭自动化垃圾车车厢后厢板
CN214358110U (zh) 高效式移动餐厨垃圾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