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467869U - 一种顶部可开启的运输车厢 - Google Patents

一种顶部可开启的运输车厢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467869U
CN219467869U CN202320435104.XU CN202320435104U CN219467869U CN 219467869 U CN219467869 U CN 219467869U CN 202320435104 U CN202320435104 U CN 202320435104U CN 219467869 U CN219467869 U CN 2194678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buckle
roof
wrap angle
opena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435104.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蒋友明
方琳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Lujieshun Automobile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Lujieshun Automobile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Lujieshun Automobile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Lujieshun Automobile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435104.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46786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4678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46786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al Device For Vehicl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顶部可开启的运输车厢,属于货车车厢技术领域,包括底板、顶盖,底板的左右两侧都设有侧板,所述顶盖包括至少两块沿着直线排列的顶板,顶板的左右两侧分别与底板两侧的侧板之间可拆卸连接,相邻顶板之间留有间隔,顶板朝向间隔的一侧安装有拼接件,两块相邻顶板上的拼接件纵向叠放拼合形成位于间隔内的水槽,所述侧板上端在水槽端部的下方设有排水通道。该运输车厢中,通过在相邻顶板之间设置间隔并在间隔内设置拼接形成的水槽,不但不影响该运输车厢顶部的开启和关闭,还具有优异的防水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顶部可开启的运输车厢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爆炸物品运输车车厢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顶部可开启的运输车厢。
背景技术
爆炸物品运输车车厢一般为顶部封闭不可开启,当用于运输一些体积较大的货物时,货物从车厢门位置难以顺利上下,此时会考虑使用顶部可打开的运输车厢,采用吊机吊送的方式装入或取出货物。当车厢顶盖为一个整体时,其体积较大,不便于打开顶盖。部分车厢的顶盖采用多块顶板拼合而成,这样能够便于顶板的拆装,但是采用顶板拼合形成顶盖会使顶板之间形成缝隙,雨天容易导致车厢顶部漏水,会对车厢内部的易爆物品造成损坏,甚至会造成爆炸事故,因此,提升车厢顶部的防水性能十分重要,如公开号为CN102730074A,名称为车厢顶部防水结构及制作方法的发明专利,该专利中,通过设置包角件等结构提升顶板与车厢侧板之间的防水,但是无法提升相邻顶板之间缝隙的防水性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车厢顶盖采用多块顶板拼合的结构防水性能较差的弊端,提供一种顶部可开启的运输车厢,该运输车厢中,通过在相邻顶板之间设置间隔并在间隔内设置拼接形成的水槽,不但不影响该运输车厢顶部的开启和关闭,还具有优异的防水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顶部可开启的运输车厢,包括底板、顶盖,底板的左右两侧都设有侧板,所述顶盖包括至少两块沿着直线排列的顶板,顶板的左右两侧分别与底板两侧的侧板之间通过设置扣包角实现可拆卸连接,扣包角上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顶板侧边嵌入第一凹槽内,侧板上端嵌入第二凹槽内,侧板上端相邻的扣包角的端部之间互相贴合;
相邻顶板之间留有间隔,顶板朝向间隔的一侧安装有拼接件,两块相邻顶板上的拼接件纵向叠放拼合形成位于间隔内的水槽,所述侧板上端在水槽端部的下方设有排水通道;
所述排水通道上端固定设有第一漏斗,每一个所述排水通道上端都伸入一个扣包角上的第二凹槽内,所述水槽两端分别伸入两个扣包角内,这两个扣包角内各固定设有一个第二漏斗,两个第二漏斗分别位于水槽两端下方,设有第二漏斗的扣包角内固定设有横板,横板上设有通孔,第二漏斗两侧的扣包角朝向漏斗的位置固定设有隔板,隔板、横板的设置使相邻扣包角之间形成一个独立的空腔,所述第二漏斗固定设置在该空腔内且第二漏斗下端从通孔内伸出并嵌入对应的第一漏斗内,第二漏斗外壁与通孔上端边沿之间密封贴合。
作为优选,所述拼接件包括横截面为V形结构的弯折部,弯折部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沿着顶板边沿设置且固定贴合在顶板上端面;拼合形成水槽的两根拼接件的弯折部纵向叠放设置。
作为优选,两根所述拼接件中,位于下方的拼接件的弯折部两端分别相对于位于上方的拼接件的弯折部两端突出。
作为优选,两根所述拼接件中,较长的弯折部的端部伸入扣包角内。
作为优选,所述弯折部内侧底部和固定板在水槽的长度方向上都为中间高两边低的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板上端面与顶板上端面之间还固定设有外蒙皮。
作为优选,所述底板前端垂直固定连接有前板,前板与顶板之间也设有所述扣包角,前板上端嵌入该扣包角的第二凹槽内,顶板朝向前板的一侧嵌入该扣包角的第一凹槽内,前板和侧板的连接处外侧固定覆盖有包角条;所述侧板上端靠近前板的扣包角和前板上端的扣包角的连接处固定设有覆盖在扣包角外的包角,所述包角条上端伸入对应的包角内;所述侧板后端固定设有立柱,立柱固定安装在底板上,两根立柱之间安装有车厢门框,车厢门框上安装有车厢门,所述车厢门框上端固定设有L形结构的挡水条,靠近后端的顶板压在挡水条的水平段,且挡水条的竖直段上端高于顶板上端面。
作为优选,所述扣包角上固定设有固定扣,所述侧板上安装有能扣入固定扣并将固定扣向下拉紧的拉紧扣,所述顶板上设有吊环。
作为优选,所述排水通道下端与侧板下端连通。
作为优选,所述排水通道上端固定设有由上至下逐渐收拢的漏斗,漏斗下端伸入排水通道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设置的顶盖可以根据需要采用多块顶板拼接,开启、闭合都十分方便;
2、相邻顶板之间通过设置由拼接件纵向叠放拼合形成的水槽,不但不影响该运输车厢顶部的开启和关闭,而且具有优异的防水性能,避免雨水从顶板之间的间隔进入运输车厢内部,同时还能用于引导水流从水槽流入排水通道,直接排放至运输车厢外,有利于保持运输车厢内部的干燥;
3、通过扣包角实现顶板与侧板之间、顶板与前板之间的连接,相当于使顶盖直接纵向扣在侧板、前板之间,并通过设置的拉紧扣、固定扣互相配合将顶盖拉紧安装,这样的设置,使顶盖的拆装十分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运输车厢立体图;
图2为图1中A处放大图;
图3为图1中B处放大图;
图4为运输车厢立体图;
图5为图4中C处放大图;
图6为运输车厢另一角度立体图;
图7为图6中F处放大图;
图8为两个拼接件纵向叠放拼合形成的水槽立体图;
图9为图8中D处放大图;
图10为扣包角立体图;
图11为运输车厢去除前板后的立体图;
图12为图11中E处放大图;
图中标记:1、底板,2、侧板,3、顶板,4、拼接件,5、弯折部,6、固定板,7、排水通道,9、扣包角,10、第一凹槽,11、第二凹槽,12、前板,13、包角条,14、包角,15、立柱,16、车厢门框,17、车厢门,18、挡水条,19、固定扣,20、拉紧扣,21、吊环,22、第一漏斗,23、第二漏斗,24、横板,25、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如图1-图12所示,一种顶部可开启的运输车厢,包括底板1、顶盖,底板1的左右两侧都设有侧板2,所述顶盖包括两块沿着直线排列的顶板3,顶板3的左右两侧分别与底板1两侧的侧板2之间可拆卸连接,相邻顶板3之间留有间隔,顶板3朝向间隔的一侧安装有拼接件4,两块相邻顶板3上的拼接件4纵向叠放拼合形成位于间隔内的水槽,所述拼接件4包括横截面为V形结构的弯折部5,弯折部5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6,所述固定板6沿着顶板3边沿设置且固定贴合在顶板3上端面,固定板6上端面与顶板3上端面之间还固定覆盖有外蒙皮,通过覆盖外蒙皮,能够提升固定板6与顶板3之间的密封防水效果。
拼合形成水槽的两根拼接件4的弯折部5纵向叠放设置。两根所述拼接件4中,位于下方的拼接件4的弯折部5两端分别相对于位于上方的拼接件4的弯折部5两端突出。所述弯折部5内侧底部和固定板6在水槽的长度方向上都为中间高两边低的结构。这样设置,使顶盖上的水能够自然的往两侧流动,且两根拼接件4拼合形成的水槽,其内侧底部也为中间高两边低的结构,能够使水槽内的水由中间向两端自然流动,减小水槽内积水的可能性,起到及时排水的作用。
所述侧板2上端在水槽端部的下方设有竖直的排水通道7,排水通道7下端与侧板2下端连通。
所述顶板3与侧板2之间通过设置扣包角9实现可拆卸连接,扣包角9上设有第一凹槽10和第二凹槽11,顶板3侧边嵌入第一凹槽10内且顶板3与对应的扣包角9固定连接,侧板2上端嵌入第二凹槽11内,侧板2上端相邻的扣包角9的端部之间互相贴合。两根所述拼接件4中,较长的弯折部5的端部伸入扣包角9内。需要注意的是,扣包角9长度的设置,不能影响顶板3纵向移动时对相邻顶板3上的拼接件4产生遮挡,如图2所示。所述扣包角9朝向漏斗8的一侧为封闭结构且与漏斗8贴合,这样设置,能够减小雨水渗入运输车厢内部的可能性,从而能够提升防水性能。
所述排水通道7上端固定设有第一漏斗22,每一个所述排水通道7上端都伸入一个扣包角9上的第二凹槽11内,所述水槽两端分别伸入两个扣包角9内,这两个扣包角9内各固定设有一个第二漏斗23,两个第二漏斗23分别位于水槽两端下方,设有第二漏斗23的扣包角9内固定设有横板24,横板24上设有通孔,第二漏斗23两侧的扣包角朝向第二漏23斗的位置固定设有隔板25,隔板25、横板24的设置使相邻扣包角9之间形成一个独立的空腔,所述第二漏斗23固定设置在该空腔内且第二漏斗23下端从通孔内伸出并嵌入对应的第一漏斗22内,第二漏斗23外壁与通孔上端边沿之间密封贴合。通过这样设置,能够使水槽内的水进入排水通道7时,不易进入运输车厢内部,使该处位置具有较好的密封防水性能。
所述底板1前端垂直固定连接有前板12,前板12与顶板3之间也设有所述扣包角9,前板12上端嵌入该扣包角9的第二凹槽11内,顶板3朝向前板12的一侧嵌入该扣包角9的第一凹槽10内,前板12和侧板2的连接处外侧固定覆盖有包角条13;所述侧板2上端靠近前板12的扣包角9和前板12上端的扣包角9的连接处固定设有覆盖在扣包角9外的包角14,所述包角条13上端伸入对应的包角14内;所述侧板2后端固定设有立柱15,立柱15固定安装在底板1上,两根立柱15之间安装有车厢门框16,车厢门框16上安装有车厢门17,所述车厢门框16上端固定设有L形结构的挡水条18,靠近后端的顶板3压在挡水条18的水平段,且挡水条18的竖直段上端高于顶板3上端面。
所述扣包角9上固定设有位于运输车厢内的固定扣19,所述侧板2内侧面安装有能扣入固定扣19并将固定扣19向下拉紧的拉紧扣20,通过拉紧扣20和固定扣19配合,能够将顶板3向下拉紧,若是需要拆下顶板3,需要使拉紧扣20和固定扣19分离,此时就能纵向抬起顶板3。相邻顶板3上的拼接件4纵向叠放拼合形成水槽,因此,能够顺利的抬起与位于上方的拼接件4连接的顶板3,使顶盖的开启和闭合都十分方便。
所述顶板3上设有吊环21,可使用吊机勾住吊环21,将顶板3吊起,从而实现该运输车厢顶盖的开启。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原理如下:
该运输车厢设置的顶盖包括两块顶板3拼合而成,需要打开运输车厢顶部时,先打开车厢门17,操作拉紧扣20使拉紧扣20与固定扣19分离,此时可使用吊机等吊装装置与顶板3上的吊环21连接,先吊起两块顶板3中设有位于上方拼接件4的顶板3,因两个拼接件4为纵向叠放拼合形成水槽,因此,吊起上述顶板3,能够使两个拼接件4顺利分离,从而使该顶板3能够被顺利吊起,此时该顶板3上的扣包角9与侧板2分离,接着可采用相同方法吊起另一块顶板3,从而完成该运输车厢的顶部顺利开启,能够将体积较大的货物从运输车厢顶部装入或吊出。需要将该运输车厢的顶部关闭时,再将顶板3安装在两块侧板2之间,安装时需要注意顶板3之间的安装顺序,同时使第二漏斗23对准第一漏斗22,先安装设有交底的拼接件4的顶板3,再安装另一块顶板3,安装顶板3过程中需要将侧板2上端、前板12上端分别嵌入对应的扣包角9上的第二凹槽11内,顶板3安装完成后,相邻顶板3上的拼接件4就能纵向叠加拼合形成水槽,最后再进入运输车厢内,将侧板2上的拉紧扣20扣接在固定扣19上并扣紧,此时就能完成顶盖的开启和闭合,操作简便,顶盖分为至少两块顶板3拼合性能,能够使顶盖的拆装更为简便。安装过程中,需要使第二漏斗23嵌入第一漏斗22内,同时需要使固定扣19对准对应的拉紧扣20,因此,拼接件4的重叠、第一漏斗22和第二漏斗23配合、固定扣19和拉紧扣20配合,在顶板3的安装过程中都能起到定位、导向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中,拼接件4上的固定板6贴合固定在顶板3上,两个拼接件4拼合形成水槽后,两个拼接件4上的弯折部5纵向叠放,这样设置,既能保证拼接件4与顶板3之间具有较好的密封性能,同时也能保证两个弯折部5之间能够对水起到引流的作用,且两个V形结构的弯折部5叠加后使水不易渗入运输车厢内,从而使顶板3之间具有较好的密封防水性能。
应该理解,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中,所有“包括……”均应理解为开放式的含义,也就是其含义等同于“至少含有……”,而不应理解为封闭式的含义,即其含义不应该理解为“仅包含……”。
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顶部可开启的运输车厢,包括底板、顶盖,底板的左右两侧都设有侧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包括至少两块沿着直线排列的顶板,顶板的左右两侧分别与底板两侧的侧板之间可拆卸连接,相邻顶板之间留有间隔,顶板朝向间隔的一侧安装有拼接件,两块相邻顶板上的拼接件纵向叠放拼合形成位于间隔内的水槽,所述侧板上端在水槽端部的下方设有排水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顶部可开启的运输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拼接件包括横截面为V形结构的弯折部,弯折部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沿着顶板边沿设置且固定贴合在顶板上端面;拼合形成水槽的两根拼接件的弯折部纵向叠放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顶部可开启的运输车厢,其特征在于,两根所述拼接件中,位于下方的拼接件的弯折部两端分别相对于位于上方的拼接件的弯折部两端突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顶部可开启的运输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与侧板之间通过设置扣包角实现可拆卸连接,扣包角上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顶板侧边嵌入第一凹槽内,侧板上端嵌入第二凹槽内,侧板上端相邻的扣包角的端部之间互相贴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顶部可开启的运输车厢,其特征在于,两根所述拼接件中,较长的弯折部的端部伸入扣包角内。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顶部可开启的运输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部内侧底部和固定板在水槽的长度方向上都为中间高两边低的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顶部可开启的运输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上端面与顶板上端面之间还固定设有外蒙皮。
8.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一种顶部可开启的运输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前端垂直固定连接有前板,前板与顶板之间也设有所述扣包角,前板上端嵌入该扣包角的第二凹槽内,顶板朝向前板的一侧嵌入该扣包角的第一凹槽内,前板和侧板的连接处外侧固定覆盖有包角条;所述侧板上端靠近前板的扣包角和前板上端的扣包角的连接处固定设有覆盖在扣包角外的包角,所述包角条上端伸入对应的包角内;所述侧板后端固定设有立柱,立柱固定安装在底板上,两根立柱之间安装有车厢门框,车厢门框上安装有车厢门,所述车厢门框上端固定设有L形结构的挡水条,靠近后端的顶板压在挡水条的水平段,且挡水条的竖直段上端高于顶板上端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顶部可开启的运输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扣包角上固定设有固定扣,所述侧板上安装有能扣入固定扣并将固定扣向下拉紧的拉紧扣,所述顶板上设有吊环。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顶部可开启的运输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通道下端与侧板下端连通。
CN202320435104.XU 2023-03-03 2023-03-03 一种顶部可开启的运输车厢 Active CN2194678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435104.XU CN219467869U (zh) 2023-03-03 2023-03-03 一种顶部可开启的运输车厢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435104.XU CN219467869U (zh) 2023-03-03 2023-03-03 一种顶部可开启的运输车厢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467869U true CN219467869U (zh) 2023-08-04

Family

ID=874350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435104.XU Active CN219467869U (zh) 2023-03-03 2023-03-03 一种顶部可开启的运输车厢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46786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063027B1 (en) Sunroof structure for automobile
CN101321647A (zh) 货物集装箱的可拆装顶部
CN219467869U (zh) 一种顶部可开启的运输车厢
CN102300978A (zh) 用于由薄膜覆盖的容器的容器壁和用于制造容器壁的外模板
CN203158085U (zh) 一种前围上盖板结构
CN104947861B (zh) 预制舱透气防水结构
CN117429519A (zh) 顶部可开启的爆炸物品运输车厢
CN211647482U (zh) 一种扩容式集装箱活动房的防水屋顶
CN110685471A (zh) 集装箱房的顶端部结构
CN101472765A (zh) 车辆用地毯边缘部安装结构及该结构的构造方法
CN106240323B (zh) 汽车天窗结构
CN218316205U (zh) 一种翼开启厢式运输车车厢密封结构
CN203238841U (zh) 一种圈梁及其连接护角及采用该圈梁的模块化集成房屋
CN203651657U (zh) 车辆顶饰条安装结构
CN202213473U (zh) 一种汽车天窗密封结构
CN216942955U (zh) 一种应用于机动车的复合材料搭载结构
CN210562878U (zh) 女儿墙檐口处的幕墙防水结构
CN103963719B (zh) 一种汽车电动天窗的排水系统
CN209274742U (zh) 车辆及其厢板连接型材
CN209384540U (zh) 一种新型箱式房屋的顶板结构
CN210373950U (zh) 一种屋顶通风结构
CN201990999U (zh) 一种排水板和滤管连接件
CN103339043B (zh) 用于被薄膜覆盖的容器的容器壁
CN218463746U (zh) 一种用于无人驾驶运输车的货柜和无人驾驶运输车
CN210439583U (zh) 一种用于建筑设计的广场入口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