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464452U - 一种弯管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弯管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464452U
CN219464452U CN202223473143.3U CN202223473143U CN219464452U CN 219464452 U CN219464452 U CN 219464452U CN 202223473143 U CN202223473143 U CN 202223473143U CN 219464452 U CN219464452 U CN 21946445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e
guide wheel
chuck
pipe bending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47314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路平
梁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Et Heat Exchang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Et Heat Exchang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Et Heat Exchang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Et Heat Exchang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47314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46445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46445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46445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4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the processing of minerals
    • Y02P40/50Glass production, e.g. reusing waste heat during processing or shaping
    • Y02P40/57Improving the yield, e-g- reduction of reject rates

Landscapes

  • Bending Of Plates, Rods, And Pip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弯管装置,其包括机架、驱动机构、卡盘、模具和导轮组件,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机架相连接,所述卡盘与所述驱动机构相连接,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卡盘进行转动,且所述卡盘可拆卸的夹持所述模具,所述导轮组件与所述机架滑动连接,所述导轮组件用于将待折弯的管件压紧在所述模具上,和/或,所述导轮组件用于对待折弯的管件进行引导;该弯管装置具有结构合理、使用方便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弯管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换热器的生产制造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弯管装置。
背景技术
换热器,又称为热交换器,是一种在不同温度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介质之间进行热量传递的设备。换热器在化工、石油、动力、食品及其它许多工业生产中占有生要的地位,换热器可以作为加热器、冷却器、冷凝器、蒸发器和再沸器等。例如,我们身边所熟知的空调,其室内机和室外机中的蒸发器和冷凝器皆是换热器中的一种。又如,壳管式换热器具有结构紧凑、传热面积比直管大,温差应力小的特点,因此壳管式换热器在工业中或商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进一步来说,壳管式换热器中的换热管会折弯成螺旋的筒状(换热筒),以增加换热管在壳体内的面积,即增加大换热面积,也就是说,在对换热管进行加工时会使用的弯管机将其折弯成螺旋的筒状。但是,现有技术中用于加工换热管的弯管机在使用中存在着一定的不便,具体来说,由于不同型号的换热器所使用的换热筒的直径大小并不相同,因此,当需要加工不同直径的换热筒时,就需要更换不型号的弯管模具,然现,在现有技术中,弯管模具与折弯机本体是通过螺栓进行固定的,因此会造成模具的更换相对不便。另外,通过螺栓固定模具时,由于螺栓与螺栓之间存在的间隙会使得模具固定后,还需要进行模具转动同心度的调整,否则会造成模具在转动过程中存在着偏心量过大的问题,进而造成模具的旋转跳动。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合理、使用方便的弯管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使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弯管装置,其包括机架、驱动机构、卡盘、模具和导轮组件,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机架相连接,所述卡盘与所述驱动机构相连接,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卡盘进行转动,且所述卡盘可拆卸的夹持所述模具,所述导轮组件与所述机架滑动连接,所述导轮组件用于将待折弯的管件压紧在所述模具上,和/或,所述导轮组件用于对待折弯的管件进行引导。
作为对所述弯管装置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模具的表面光滑设置,或者,所述模具的表面开设置引导槽,相对于所述模具的长度方向,所述引导槽呈螺旋状。
作为对所述弯管装置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轮组件包括第一导轨机构、第一伸缩机构和导轮,所述第一导轨机构与所述机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伸缩机构与所述第一导轨机构相连接,所述导轮与所述第一伸缩机构相连接,所述第一导轨机构用于使所述导轮可沿着所述模具的长度方向移动,所述第一伸缩机构用于使所述导轮相对于所述模具的径向方向移动并将所述工件压紧在所述模具的表面。
作为对所述弯管装置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导轨机构包括第一轨道和第一滑座,所述第一轨道与所述机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滑座与所述第一轨道滑动连接,且所述第一轨道的轴线与所述模具的轴线相平行,所述第一伸缩机构与所述第一滑座固定连接。
作为对所述弯管装置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轨道设置有两根,所述第一轨道彼此间隔设置,且两根所述第一轨道皆与所述第一滑座滑动连接。
作为对所述弯管装置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轮组件还包括第二导轨机构,所述第二导轨机构包括第二轨道和第二滑座,所述第二轨道与所述第一滑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滑座与所述第二轨道滑动连接,所述导轮与所述第二滑座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一伸缩机构的运动轨迹与所述第二轨道的轴线相平行。(第一轨道的轴线与第二轨道的轴线形成夹角,如90度)
作为对所述弯管装置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轨道设置有两根,所述第二轨道彼此间隔设置,且两根所述第二轨道皆与所述第二滑座滑动连接。
作为对所述弯管装置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马达、减速机构、传动轴,所述传动轴与所述机架转动连接,所述驱动马达与所述减速机构皆与所述机架固定连接,所述驱动马达的驱动轴与所述减速机构的输入端传动连接,所述减速机构的输出端与所述传动轴传动连接,且所述传动轴与所述卡盘相连接。
作为对所述弯管装置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支撑滚轮和第二伸缩机构,所述模具的第一端与所述卡盘相连接,所述模具的第二端为自由端,所述支撑滚轮与所述第二伸缩机构相连接,所述第二伸缩机构与所述机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伸缩机构位于所述模具的下方,且所述第二伸缩机构位于所述模具的第二端处,相对于所述模具的径向方向,所述第二伸缩机构用于使所述支撑滚轮对所述模具的自由端形成支撑。
作为对所述弯管装置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卡盘为自定心卡盘。
本实用新型所产生的技术效果主要体现在:通过在驱动机构上设置卡盘(自定心卡盘),即,驱动机构带动卡盘进行转动,同时将弯管的模具通过卡盘进行夹持固定,进而使得模具与驱动机构之间形成灵活简单的可拆卸式连接,也就是说,当需要加工不同规格的换热筒弯管作业),只需要松开卡盘即可更换相应规格的模具,进而提高了弯管装置在使用过程中的便捷性。
附图说明
通过附图中所示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更具体的说明,本实用新型上述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清晰。在全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示相同的部分,且并未刻意按实际尺寸等比例缩放绘制附图,重点在于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主旨。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弯管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弯管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在本实施例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并与之结合为一体,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实用新型中所使用的术语“安装”、“一端”、“另一端”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弯管装置,其包括机架1、驱动机构2、卡盘3、模具4和导轮组件5,驱动机构2与机架1通过螺栓相连接,卡盘3与驱动机构2通过螺栓或是键相连接;进一步的,驱动机构2用于驱动卡盘3进行转动,而卡盘3则对模具4形成夹持固定;本实施例中的卡盘3为自定心卡盘,自定心卡盘为现有技术,故,在此不再对自定心卡盘的详细结构进行描述。导轮组件5与机架1滑动连接或者说活动连接,导轮组件5用于将待折弯的管件压紧在模具4上,和/或,导轮组件5用于对待折弯的管件进行引导。本实施例中的模具4为圆柱状,进一步来说,当导轮组件5将待折弯的管件压紧在模具4上,同时驱动机构2驱动模具4进行转动,进而使得管件相对于模具的4圆周方向缠绕在模具4的表面,即,弯管作业,最终折弯后的管件呈螺旋的筒状(换热筒)。进一步来说,通过在驱动机构2上设置卡盘3(自定心卡盘3),即,驱动机构2带动卡盘3进行转动,同时将弯管的模具4通过卡盘3进行夹持固定,进而使得模具4与驱动机构2之间形成灵活简单的可拆卸式连接,也就是说,当需要加工不同规格的换热筒弯管作业),只需要松开卡盘3即可更换相应规格的模具4,进而提高了弯管装置在使用过程中的便捷性。
如图1-2所示,在优选实施例中,模具4的表面光滑设置(未图示),进一步来说,当管件经过模具的折弯后,会形成螺旋状(如弹簧的形状),也就是折弯后的换热筒不需要节距或螺距时,此时就可以使用表面光滑的模具;或者,模具4的表面开设置引导槽6,相对于模具4的长度方向,引导槽6呈螺旋状,即,引导槽6为弧形的凹槽;进一步来说,当折弯后的换热筒需要具备一定的节距或螺距时,此时,在导轮组件5的配合下,设置在模具4表面的引导槽6则会对管件进行强制引导,进而使得制作完成后的换热筒上形成有预定的节距或螺距。当然,折弯后的换热筒不需要节距或螺距时,在模具4上使用引导槽6也同样可以实现。进一步来说,当模具4上开设引导槽6时,且管件沿引导槽6折弯成型后,此时需要固定换热筒,然后反向转动模具4,进而使得换热筒可以顺利从模具4上分离,即,此时由管件折弯所形成的换热筒相当于螺母,而模具4此时则相当于螺杆。
如图1-2所示,在优选实施例中,导轮组件5包括第一导轨机构、第一伸缩机构7和导轮8,第一导轨机构与机架1固定连接,第一伸缩机构7与第一导轨机构相连接,导轮8与第一伸缩机构7相连接,第一导轨机构用于使导轮8可沿着模具4的长度方向移动,第一伸缩机构7用于使导轮8相对于模具4的径向方向移动并将工件压紧在模具4的表面;其中,第一伸缩机构7为气缸、液压缸、电动缸中的任一种,本实施例中的第一伸缩机构7为气缸。进一步的,第一导轨机构包括第一轨道9和第一滑座10,第一轨道9与机架1通过螺栓固定,第一滑座10与第一轨道9滑动连接,且第一轨道9的轴线与模具4的轴线相平行,第一伸缩机构7与第一滑座10固定连接。进一步的,导轮8上沿其圆周方向上设置有弧形凹槽,也就是说,当导轮8压紧在待折弯的管件上时,管件是卡嵌或者说咬合在导轮8的凹槽内的,使得导轮8不能从管件上滑脱,进一步的,当管件在模具4上进行螺旋折弯时,也会同步驱动导轮8沿着模具4的长度方向移动。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的第一轨道9设置有两根,第一轨道9彼此间隔设置,且两根第一轨道9皆与第一滑座10滑动连接;设置的两根第一轨道9可以对第一滑座10形成稳定的支撑。
如图1-2所示,在优选实施例中,导轮组件5还包括第二导轨机构,第二导轨机构包括第二轨道11和第二滑座12,第二轨道11与第一滑座10通过螺栓固定,第二滑座12与第二轨道11滑动连接,导轮8与第二滑座12通过螺栓固定,且第一伸缩机构7的运动轨迹与第二轨道11的轴线相平行。进一步的,第一轨道9的轴线与第二轨道11的轴线形成夹角,本实施例中第一轨道9的轴线与第二轨道11的轴线形成90度的夹角,设置的第二导轨机构,可以对导轮8进行定向,即,使得导轮8不会出现摆动,或者说,使导轮8不会以气缸的活塞杆为轴而出现转动或是摆动的现象。进一步的,第二轨道11设置有两根,第二轨道11彼此间隔设置,且两根第二轨道11皆与第二滑座12滑动连接,设置的两根第二轨道11可以进一步提高导轮8在纵向方向上移动的稳定性。
如图1-2所示,在优选实施例中,驱动机构2包括驱动马达13、减速机构14、传动轴15,传动轴15与机架1通过轴承座形成转动连接,驱动马达13与减速机构14皆与机架1通过螺栓固定,驱动马达13的驱动轴与减速机构14的输入端传动连接,减速机构14的输出端与传动轴15传动连接,且传动轴15与卡盘3相连接。本实施例中的减速机构14的输出端与传动轴15通过链轮及链条形成传动连接;进一步的,设置的减速机构14可以降低模具4的转动速度,同时提高输出的转动扭矩,一方面可以使得管件可以被可靠折弯,另一方面则可以降低驱动马达13的载荷。
如图2所示,在优选实施例中,还包括支撑滚轮16和第二伸缩机构17,模具4的第一端与卡盘3相连接,模具4的第二端为自由端;本实施例中的第二伸缩机构17为气缸,支撑滚轮16与第二伸缩机构17相连接或者说支撑滚轮16与气缸的活塞杆相连接,第二伸缩机构17与机架1通过螺栓固定,第二伸缩机构17位于模具4的下方,且第二伸缩机构17位于模具4的第二端处,相对于模具4的径向方向,第二伸缩机构17用于使支撑滚轮16对模具4的自由端形成支撑。具体来说,当导轮8运动到模具4的自由端处时,由于模具4的自由端处于悬空状态,进而会使得卡盘3处的受力载荷相对较大(形成杠杆作用),而设置的支撑滚轮16则可以对模具4的自由端形成支撑,进而减少卡盘3处所受到的载荷。进一步的,当管件折弯完成后,第二伸缩机构17收缩,使得支撑滚轮16远离模具4的自由端,进而便于折弯后的管件从模具4上取出。
本实用新型所产生的技术效果主要体现在:通过在驱动机构上设置卡盘(自定心卡盘),即,驱动机构带动卡盘进行转动,同时将弯管的模具通过卡盘进行夹持固定,进而使得模具与驱动机构之间形成灵活简单的可拆卸式连接,也就是说,当需要加工不同规格的换热筒弯管作业),只需要松开卡盘即可更换相应规格的模具,进而提高了弯管装置在使用过程中的便捷性。
在本说明书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优选实施例”、“另一实施例”、“其他实施例”或“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弯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驱动机构、卡盘、模具和导轮组件,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机架相连接,所述卡盘与所述驱动机构相连接,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卡盘进行转动,且所述卡盘可拆卸的夹持所述模具,所述导轮组件与所述机架滑动连接,所述导轮组件用于将待折弯的管件压紧在所述模具上,和/或,所述导轮组件用于对待折弯的管件进行引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弯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的表面光滑设置,或者,所述模具的表面开设置引导槽,相对于所述模具的长度方向,所述引导槽呈螺旋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弯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轮组件包括第一导轨机构、第一伸缩机构和导轮,所述第一导轨机构与所述机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伸缩机构与所述第一导轨机构相连接,所述导轮与所述第一伸缩机构相连接,所述第一导轨机构用于使所述导轮可沿着所述模具的长度方向移动,所述第一伸缩机构用于使所述导轮相对于所述模具的径向方向移动并将工件压紧在所述模具的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弯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轨机构包括第一轨道和第一滑座,所述第一轨道与所述机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滑座与所述第一轨道滑动连接,且所述第一轨道的轴线与所述模具的轴线相平行,所述第一伸缩机构与所述第一滑座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弯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轨道设置有两根,所述第一轨道彼此间隔设置,且两根所述第一轨道皆与所述第一滑座滑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弯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轮组件还包括第二导轨机构,所述第二导轨机构包括第二轨道和第二滑座,所述第二轨道与所述第一滑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滑座与所述第二轨道滑动连接,所述导轮与所述第二滑座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一伸缩机构的运动轨迹与所述第二轨道的轴线相平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弯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轨道设置有两根,所述第二轨道彼此间隔设置,且两根所述第二轨道皆与所述第二滑座滑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2、4、5或7中任一项所述的弯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马达、减速机构、传动轴,所述传动轴与所述机架转动连接,所述驱动马达与所述减速机构皆与所述机架固定连接,所述驱动马达的驱动轴与所述减速机构的输入端传动连接,所述减速机构的输出端与所述传动轴传动连接,且所述传动轴与所述卡盘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2、4、5或7中任一项所述的弯管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滚轮和第二伸缩机构,所述模具的第一端与所述卡盘相连接,所述模具的第二端为自由端,所述支撑滚轮与所述第二伸缩机构相连接,所述第二伸缩机构与所述机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伸缩机构位于所述模具的下方,且所述第二伸缩机构位于所述模具的第二端处,相对于所述模具的径向方向,所述第二伸缩机构用于使所述支撑滚轮对所述模具的自由端形成支撑。
10.根据权利要求1、2、4、5或7中任一项所述的弯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盘为自定心卡盘。
CN202223473143.3U 2022-12-23 2022-12-23 一种弯管装置 Active CN21946445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73143.3U CN219464452U (zh) 2022-12-23 2022-12-23 一种弯管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73143.3U CN219464452U (zh) 2022-12-23 2022-12-23 一种弯管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464452U true CN219464452U (zh) 2023-08-04

Family

ID=874361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473143.3U Active CN219464452U (zh) 2022-12-23 2022-12-23 一种弯管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46445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09960C (zh) 双旋转自动弯管机构
CN116550758A (zh) 一种无缝金属波纹复合管高效定径调整斜轧设备及方法
CN219464452U (zh) 一种弯管装置
KR101813630B1 (ko) 스파이럴 튜브의 성형 장치 및 스파이럴 튜브의 제조 방법
CN116116956B (zh) 一种可调弯折半径的自动弯管机
CN114378136B (zh) 一种螺纹管液压管机
CN201470739U (zh) 高效换热器用特型管冷加工成型工艺装置
CN110560524A (zh) 多半径弯管机
CN115846993B (zh) 一种便于调控位置的列管式换热器制造用焊接装置
CN115121718B (zh) 一种d形换热管成型装置
CN110935765A (zh) 一种换热器管道折弯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10995941U (zh) 一种多半径弯管机
CN206997607U (zh) 一种扭曲换热管制造装置
CN200974084Y (zh) 一种在非圆形柱面管上缠绕翅片的装置
CN112264495A (zh) 冷风机的蒸发器所用铜管的弯管机
CN220992447U (zh) 一种弯管机
CN214516938U (zh) 一种钢管用全数控协同折弯系统
CN219357516U (zh) 一种新型卧式滚弯机
CN106944570A (zh) 一种扭曲换热管制造装置
CN214290224U (zh) 冷风机的蒸发器所用铜管的弯管机
CN219745955U (zh) 一种用于波纹管生产的波纹成型机
CN211052234U (zh) 用于手推车底架管自动弯折装置的旋转弯折机构
CN2205750Y (zh) 空心管弯圆弧成型装置
CN215657433U (zh) 一种保险杠拉延冲压设备
CN216262854U (zh) 一种热交换器的u型管折弯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