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457720U - 扣式电池及电子产品 - Google Patents

扣式电池及电子产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457720U
CN219457720U CN202320870953.8U CN202320870953U CN219457720U CN 219457720 U CN219457720 U CN 219457720U CN 202320870953 U CN202320870953 U CN 202320870953U CN 219457720 U CN219457720 U CN 2194577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d plate
electrode
shell
button cell
batte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870953.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安轩
胡彦庆
曾亮
罗春花
李强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Grepow Batt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Grepow Batt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Grepow Batt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Grepow Batt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870953.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45772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4577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45772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Sealing Battery Cases Or Jacke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离子电池领域,公开了一种扣式电池及产品。电池包括:一体化成型的金属壳体,所述金属壳体呈柱形,所述金属壳体的底部为所述柱形的开口,在所述金属壳体的顶部为设有贯穿的第一通孔的壳顶,第一端板,所述第一端板的外沿与所述柱形的开口处的金属熔融结合而密封连接;第二端板,全面覆盖所述第一通孔,底面与所述壳顶的顶面相贴,在所述第二端板与所述壳顶之间间隔有绝缘胶层,所述绝缘胶层与其两表面的所述第二端板、所述壳顶热熔结合而密封连接在一起;电池本体,位于所述金属壳体的腔体内,包括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和在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之间的隔层;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金属壳体或第一端板电连接,所述第二电极与所述第二端板电连接。

Description

扣式电池及电子产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离子电池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扣式电池及电子产品。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穿戴产品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人们对于小体积的锂离子扣式二次可充电电池(简称扣式锂离子电池)的需求也越来越广。扣式锂离子电池越来越多的应用于智能穿戴产品,比如用于无线蓝牙耳机等,随着扣式锂离子电池的应用越来越广,比如耳机等,对电池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扣式电池及电子产品,应用该技术方案有利于提高扣式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扣式电池,包括:
金属壳体,所述金属壳体的底部为开口,在所述金属壳体的顶部为设有贯穿的第一通孔的壳顶,
第一端板,所述第一端板的外沿与底部的开口的金属熔融结合而密封连接;
第二端板,底面与所述壳顶的顶面相贴,全面覆盖所述第一通孔,在所述第二端板与所述壳顶之间间隔有绝缘胶层,所述绝缘胶层的两表面的胶体与其相贴的所述第二端板、壳顶热熔结合而密封连接;
电池本体,位于所述金属壳体的腔体内,包括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和间隔在所述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的隔层;
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金属壳体或第一端板电连接,所述第二电极与所述第二端板电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电极为负极,第二电极为正极。
可选地,在所述第二端板上还设有贯穿的第二通孔,在所述第二端板上还设有密封件,以密封所述第二通孔。
可选地,所述密封件的底面与所述第二端板的顶面相贴,在所述密封件的顶面形成一封闭环形的焊接轨迹,在所述焊接轨迹位置,所述密封件的底面与所述第二端板的顶面的金属熔融密封结合,所述第二通孔被所述焊接轨迹完全包围。
可选地,所述第一电极焊接于所述金属壳体的内壁。
可选地,所述电池本体为锂离子电芯体。
可选地,所述锂离子电芯体为叠片电芯体。
可选地,所述第一端板的底面的金属与所述金属壳体的侧向壳壁位于底部的开口的端面的金属熔融结合。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产品,所述电子产品的电源接口连接有上述之任一所述的扣式电池。
由上可见,在本实施例的扣式电池的组合盖的盖外板上设置有通孔或减薄部作为防爆部,使在不不影响扣式锂离子电池的气密性的前提下,提高了扣式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避免爆炸。且本实施例在盖外板上,采用冲孔形成通孔或者采用激光减薄,防爆部的设计制备成本低。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扣式电池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1:电池本体; 11:第一电极; 12:第二电极;
21:第一端板; 22:第二端板;
3:金属壳体; 31:侧向壳壁; 32:壳顶;
33:第一通孔; 34:第二通孔; 4:密封件。
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在此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
参见图1-2。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扣式锂离子电池,其主要包括:电池本体1以及装配电池本体1的密封壳体。其中密封壳体包括:一体化金属片制成的金属壳体3、第一端板21、第二端板22。
其中金属壳体3可以但不限于采用金属片冲压形成,其中,金属壳体3的外形呈柱形,比如圆柱形或横截面为方形、椭圆形的其他柱形。金属壳体3的一端(记为底部)呈全开放式,即该端部为与金属壳体3的柱形同宽的底部开口。
金属壳体3的另一端(记为顶端)为半开放式,设有与金属壳体3的环形壁为一体化的壳顶32,在壳顶32上设置有一上下贯穿的通孔(记为第一通孔33),其中第一通孔33可以为圆形、椭圆形、方形或其他任意设定的形状。
第一端板21为金属薄板,其厚度可以但不限于与金属壳体3的壁厚相同,第一端板21的形状与金属壳体3的底部开口的形状一致,第一端板21密封在底部开口处,第一端板21的外沿与金属壳体3的柱形的壳壁的外壁相平,第一端板21与金属壳体3的柱形的壳壁的底部壳顶32密封结合在一起,在高温作用下,相贴的金属熔融而充分结合在一起,即实现该底部开口的密封。
第二端板22为金属薄板,其厚度可以但不限于与金属壳体3的壁厚相同。第二端板22的外径宽于壳顶32上的第一通孔33的孔径,使第二端板22的超出第一通孔33的外沿与壳顶32的顶面相贴,在第二端板22与壳顶32之间间隔有绝缘胶层(图中未画出),以预定的高温预定的压力作用于第二端板22的顶面,在压力作用下,热量通过第二端板22传递至紧贴于其底面的绝缘胶层,绝缘胶层在高温作用下熔融,在压力作用下,熔融的绝缘胶与其相贴的壳顶32以及第二端板22充分结合,在冷却定型后,绝缘胶层将第二端板22密封结合在壳顶32的顶面,第一通孔33被密封在第二端板22的底面。
电池本体1为可充电的电池本体1,包括第一电极11、第二电极12和在所述第一电极11与所述第二电极12之间的隔层。该电池本体1比如但不限于为锂离子电芯。其可以为叠片电芯体或卷绕电芯体。在叠片体(或卷绕体)中的电解质,该电解质可以为固态电解质也可以但不限于为液态电解液。叠片体(或卷绕体)由第一极片、第二极片以及间隔在相邻的第一极片、第二极片之间的隔膜组成。其中,第一极片、第二极片的其中之一为正极片,另一为负极片。
电池本体1密封在金属壳体3的腔体内,其第一电极11与金属壳体3或与金属壳体3金属熔融结合在一起的第一端板21连接在一起,第二电极12与第二端板22的底面连接在一起,以金属壳体3及第一端板21作为扣式电池的第一电极11,以壳顶32上的第二端板22作为扣式电池的第二电极12。
本实施例的制备工艺如下:
将第二端板22通过热复合工艺固定至金属壳体3的壳顶32的顶面,使第一通孔33被覆盖在第二端板22内。将预制好的电池本体1的第一电极11焊接到金属壳体3的内壁上(或作为底盖的第一端板21上),将第二电极12焊接到第二端板22的位于第一通孔33的孔径内的底面上,自金属壳体3的开放式的底部开口将电池本体1置入金属壳体3的腔体内。将第一端板21激光焊接至金属壳体3的底部开口处,即得扣式锂离子电池。
由上可见,采用本实施例的示意,位于金属壳体3的完全开放的开口处的第一端板21与金属壳体3通过金属熔融结合密封连接,密封性强且可靠。面积远小于第一端板21的第二端板22通过绝缘胶层热熔结合而密封连接在于金属壳体3一体化的壳顶32上,通过绝缘胶层而热复合结合的结构面积小,热复合过程中的热量及压力更易于控制,更有利于确保绝缘胶层与第二端板22以及壳顶32的热熔结合紧密度的基础上,同时确保第二端板22与顶盖之间的绝缘性能。采用该方案有利于提高扣式电池的工艺效果吗,提高扣式电池的电性能。
作为本实施例的示意,本实施例的电池本体1的负极焊接于金属壳体3的内壁上,正极焊接于第二端板22露出在第一通孔33内的底面。本发明人在进行本发明研究过程中发现,扣式电池的底部壳顶32为最靠近用电设备的电子器件或电子线路的壳顶32,在电子产品使用过程中,电池容易与电子器件或电子线路产生电磁干扰,而在本实施例中,由于位于扣式电池的底端的第一端板21上没有极性焊接,能降低或消除电子产品使用过程中,电子器件或电子线路与扣式电池之间的磁场,避免产生电磁干扰噪声。比如,当本实施例的扣式电池应用于耳机时,作为扣式电池的底盖的第一端板21正对耳机的喇叭,采用本实施例方案的效果尤为显著,能大大消除电池对耳机的干扰噪声。
作为本实施例的示意,还可以但不限于在第二端板22上设置有以作为注液孔的上下贯穿的通孔(记为第二通孔34)第二通孔34位于第一通孔33内。在制备采用电解液作为电解质的锂离子电池时,可以在完成电极焊接、第一端板21的焊接后通过第二通孔34进行电解液灌注,在注液后,采用密封件4密封该第二通孔34。完成扣式电池的密封。相对于现有技术预先浸润电解液的工艺,采用本实施例技术方案,进一步有利于控制电解液的注液量,且避免电解液影响第一端板21的激光焊接的可靠性。
作为本实施例的示意,本实施例的密封件4为金属件,该金属件的覆盖于第二通孔34上,其位于第二通孔34外的外周与第二端板22的顶面相贴,通过激光工艺在密封件4的顶面形成一封闭的环状焊接区,在环状焊接区上的密封钉与第二端板22之间相贴面的金属熔融充分结合在一起,第二通孔34位于环状焊接区的封闭图形内,实现了注液孔的密封。
本扣式电池可以应用于各电子产品,装于电子产品的电源仓,为电子产品供电。
以上所述的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该技术方案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在上述实施方式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该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扣式电池,其特征是,包括:
金属壳体,所述金属壳体的底部为开口,在所述金属壳体的顶部为设有贯穿的第一通孔的壳顶,
第一端板,所述第一端板的外沿与底部的开口的金属熔融结合而密封连接;
第二端板,底面与所述壳顶的顶面相贴,全面覆盖所述第一通孔,在所述第二端板与所述壳顶之间间隔有绝缘胶层,所述绝缘胶层的两表面的胶体与其相贴的所述第二端板、壳顶热熔结合而密封连接;
电池本体,位于所述金属壳体的腔体内,包括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和间隔在所述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的隔层;
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金属壳体或第一端板电连接,所述第二电极与所述第二端板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扣式电池,其特征是,
所述第一电极为负极,第二电极为正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扣式电池,其特征是,
在所述第二端板上还设有贯穿的第二通孔,在所述第二端板上还设有密封件,以密封所述第二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扣式电池,其特征是,
所述密封件的底面与所述第二端板的顶面相贴,在所述密封件的顶面形成一封闭环形的焊接轨迹,在所述焊接轨迹位置,所述密封件的底面与所述第二端板的顶面的金属熔融密封结合,所述第二通孔被所述焊接轨迹完全包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扣式电池,其特征是,
所述第一电极焊接于所述金属壳体的内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扣式电池,其特征是,
所述电池本体为锂离子电芯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扣式电池,其特征是,
所述锂离子电芯体为叠片电芯体。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扣式电池,其特征是,
所述第一端板的底面的金属与所述金属壳体的侧向壳壁位于底部的开口的端面的金属熔融结合。
9.一种电子产品,其特征是,所述电子产品的电源接口连接有权利要求1至8之任一所述的扣式电池。
CN202320870953.8U 2023-04-12 2023-04-12 扣式电池及电子产品 Active CN2194577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870953.8U CN219457720U (zh) 2023-04-12 2023-04-12 扣式电池及电子产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870953.8U CN219457720U (zh) 2023-04-12 2023-04-12 扣式电池及电子产品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457720U true CN219457720U (zh) 2023-08-01

Family

ID=873797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870953.8U Active CN219457720U (zh) 2023-04-12 2023-04-12 扣式电池及电子产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45772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47512B (zh) 大容量锂离子电池
CN109216596A (zh) 一种电池
WO2023006050A1 (zh) 一种电池及电子产品
CN215896541U (zh) 一种纽扣电池及其电子产品
CN217134623U (zh) 扣式电池
CN208674180U (zh) 一种电池
CN214957234U (zh) 一种具有防爆痕的微型锂离子电池
WO2022011558A1 (zh) 电池和具有所述电池的用电装置
CN217387251U (zh) 扣式锂离子电池及电子产品
CN219457720U (zh) 扣式电池及电子产品
WO2023124651A1 (zh) 电池
CN217158365U (zh) 一种扣式电池及其外壳
CN213782220U (zh) 扣式锂离子电池
CN220358205U (zh) 扣式电池及适用于扣式电池的盖壳及电子产品
CN218957809U (zh) 扣式锂离子电池及电子产品
CN219497876U (zh) 扣式电池及电子产品
CN216436012U (zh) 扣式锂离子电池及适用于扣式锂离子电池的组合盖及电子产品
CN217405570U (zh) 一种具有双凸台极柱的顶盖组件及扣式电池
CN220290864U (zh) 扣式电池及电子产品及盖板
CN217387319U (zh) 扣式锂离子电池及电子产品
CN221102347U (zh) 一种扣式电池及电子产品及盖板
CN111341967A (zh) 一种防渗液纽扣电池的生产方法及所制得的纽扣电池
CN112259795A (zh) 电芯的组装方法以及电芯
CN215869582U (zh) 扣式锂离子电池及适用于扣式锂离子电池的组合盖
CN221126089U (zh) 扣式锂离子电池及盖板及壳体及电子产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