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449823U - 热浸镀炉尾气余热利用装置 - Google Patents

热浸镀炉尾气余热利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449823U
CN219449823U CN202320300868.8U CN202320300868U CN219449823U CN 219449823 U CN219449823 U CN 219449823U CN 202320300868 U CN202320300868 U CN 202320300868U CN 219449823 U CN219449823 U CN 2194498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t dip
dip coating
pipeline
ring
butt joi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30086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武勇
李强
王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nnan Tonghai Jiakang Prof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unnan Tonghai Jiakang Prof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nnan Tonghai Jiakang Prof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Yunnan Tonghai Jiakang Prof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300868.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4498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4498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44982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10/00Technologies related to metal processing
    • Y02P10/25Process efficiency

Landscapes

  • Coating With Molten Met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热浸镀炉尾气余热利用装置,涉及管道安装技术领域,热浸镀炉尾气余热利用装置,包括热浸镀炉,所述热浸镀炉的表面开设有对接槽,对接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对接环,对接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外置环,外置环的内侧滑动连接有第一管道,第一管道的表面固定连接在对接环的内侧,该热浸镀炉尾气余热利用装置,降低了通过螺纹对接操作需要操作者进行旋转多圈第一管道造成费时费力的弊端,进而提高了第一管道余热浸镀炉之间进行安装操作的简便性,同时也降低了第一管道余热浸镀炉螺纹处发生氧化腐蚀后不便于进行拆卸的弊端,进而保障了第一管道余热浸镀炉之间进行对接操作的便捷性。

Description

热浸镀炉尾气余热利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安装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热浸镀炉尾气余热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热浸镀简称热镀,热镀是把被镀件浸入到熔融的金属液体中使其表面形成金属镀层的一种工艺方法,具体是将被镀的钢铁材料浸入熔融的镀层金属中再取出冷却,使其表面形成金属镀层,它广泛用于低熔点金属锌、锡、铝、铅及其合金镀层的生产,主要以防蚀为目的,并有一定装饰作用。
经查阅文献得知,对于现有大部分的热浸镀炉在进行金属加工操作时,基本上能够保障金属进行热浸镀操作的便捷性,但是对于现有大部分的热浸镀炉在进行使用时,往往会对热浸镀炉产生的余热进行回收利用,通过将尾气余热连接管道传输至水炉进行水体加热使用,进而提高余热的回收利用效果,但是对于现有大部分的热浸镀炉尾气余热进行回收使用时,对于回收使用尾气用管道一般采用螺纹对接至热浸镀炉内侧进行传导,这样的操作方式虽然具备尾气回收的密封效果,但是对于管道和热浸镀炉安装操作和分离清理时,由于管道和热浸镀炉螺纹操作时需要操作者重复性将管道螺槽进行旋转对接,这样不但造成安装时费时费力,而且也降低了对管道安装和拆卸操作的效率等弊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热浸镀炉尾气余热利用装置,能够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热浸镀炉尾气余热利用装置,包括热浸镀炉,所述热浸镀炉的表面开设有对接槽,对接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对接环,对接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外置环,外置环的内侧滑动连接有第一管道,第一管道的表面固定连接在对接环的内侧,对接环的表面开设有外置槽,外置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第一卡板和第二卡板,第一卡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的表面滑动连接在第二卡板的内侧,热浸镀炉的内侧开设有卡槽。
优选的,所述第一管道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内置管,内置管远离第一管道的一端滑动连接有第二管道,第二管道远离内置管的一端设置有水炉。
优选的,所述第一卡板和第二卡板在外置槽的内壁呈错位分布。
优选的,所述第一卡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辅助板,辅助板的上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的上端固定连接在对接环的内侧。
优选的,所述对接环的内侧滑动连接有调节板,调节板的形状为倾斜状,调节板远离对接环的一侧固定连接在外置环的表面。
优选的,所述外置环的内侧滑动连接有滑杆,滑杆远离外置环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对接环的表面,滑杆的表面滑动套接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对接环和外置环的相对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热浸镀炉尾气余热利用装置,通过调节板推动第一卡板和第二卡板进入卡槽的内壁形成热浸镀炉与第一管道的对接固定,这样的方式改善了传统第一管道余热浸镀炉之间直接采用螺纹对接操作的繁琐性,也降低了通过螺纹对接操作需要操作者进行旋转多圈第一管道造成费时费力的弊端,进而提高了第一管道余热浸镀炉之间进行安装操作的简便性,同时也降低了第一管道余热浸镀炉螺纹处发生氧化腐蚀后不便于进行拆卸的弊端,进而保障了第一管道余热浸镀炉之间进行对接操作的便捷性。
(2)、该热浸镀炉尾气余热利用装置,通过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在热浸镀炉和水炉之间进行安装固定时具备适配应用的便捷性,改善了传统一体式不可调节钢管使用时操作的繁琐性,进而提高了该方案钢管进行调节操作使用的灵活性,同时也保障热浸镀炉工作产生的尾气余热可以通过第一管道、内置管和第二管道传输至水炉的内侧,故实现热浸镀炉的尾气余热进行回收利用对水炉内侧水体加热的效果,提高了对热浸镀炉尾气回收利用的高效性。
(3)、该热浸镀炉尾气余热利用装置,通过在外置槽的内壁设置错位分布的第一卡板和第二卡板,以及第一卡板和第二卡板之间借助连接杆进行配合连接,不但可以保障第一卡板和第二卡板在外置槽的内壁滑出后呈现一个圆形状,也通过连接杆起到了对第一卡板和第二卡板之间缝隙的防护效果,故可以实现第一卡板和第二卡板在进行调节使用时具备良好的密封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热浸镀炉尾气余热利用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热浸镀炉尾气余热利用装置部分分割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对接环切割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热浸镀炉、2卡槽、3对接环、4外置环、5第一管道、6内置管、7第二管道、8外置槽、9第一卡板、10第二卡板、11辅助板、12第一弹簧、13连接杆、14调节板、15滑杆、16第二弹簧、17对接槽、18水炉。
具体实施方式
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热浸镀炉尾气余热利用装置,包括热浸镀炉1,热浸镀炉1的表面开设有对接槽17,对接槽17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对接环3,对接槽17的作用则是更加紧凑的吻合对接环3,故使对接环3在对接槽17的内壁对接时具备一定的密封效果。
对接槽17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外置环4,外置环4的内侧滑动连接有第一管道5,第一管道5的表面固定连接在对接环3的内侧,第一管道5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内置管6,内置管6远离第一管道5的一端滑动连接有第二管道7,第二管道7远离内置管6的一端设置有水炉18,通过在热浸镀炉1和水炉18之间设置一个通过内置管6进行可收缩的第一管道5和第二管道7,故可以使第一管道5和第二管道7在热浸镀炉1和水炉18之间进行安装固定时具备适配应用的便捷性,改善了传统一体式不可调节钢管使用时操作的繁琐性,进而提高了该方案钢管进行调节操作使用的灵活性,同时也保障热浸镀炉1工作产生的尾气余热可以通过第一管道5、内置管6和第二管道7传输至水炉18的内侧,故实现热浸镀炉1的尾气余热进行回收利用对水炉18内侧水体加热的效果,提高了对热浸镀炉1尾气回收利用的高效性。
对接环3的表面开设有外置槽8,外置槽8的内壁滑动连接有第一卡板9和第二卡板10,第一卡板9和第二卡板10在外置槽8的内壁呈错位分布,第一卡板9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辅助板11,辅助板11的上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12,第一弹簧12的上端固定连接在对接环3的内侧,第一弹簧12的作用则是通过自身的弹力性能使第一卡板9和第二卡板10不受外力推动时,第一卡板9和第二卡板10可以始终收纳在外置槽8的内壁,第一卡板9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3,连接杆13的表面滑动连接在第二卡板10的内侧,通过在外置槽8的内壁设置错位分布的第一卡板9和第二卡板10,以及第一卡板9和第二卡板10之间借助连接杆13进行配合连接,不但可以保障第一卡板9和第二卡板10在外置槽8的内壁滑出后呈现一个圆形状,也通过连接杆13起到了对第一卡板9和第二卡板10之间缝隙的防护效果,故可以实现第一卡板9和第二卡板10在进行调节使用时具备良好的密封效果。
对接环3的内侧滑动连接有调节板14,调节板14的形状为倾斜状,调节板14远离对接环3的一侧固定连接在外置环4的表面,外置环4的内侧滑动连接有滑杆15,滑杆15远离外置环4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对接环3的表面,滑杆15的表面滑动套接有第二弹簧16,第二弹簧16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对接环3和外置环4的相对侧,热浸镀炉1的内侧开设有卡槽2,通过操作者需要对第一管道5进行安装至热浸镀炉1上对接槽17的内壁时,此时第一管道5会带动对接环3进入对接槽17的内壁,故此时操作者释放外置环4,则外置环4通过被拉伸第二弹簧16的拉力性能带动,使外置环4在第一管道5的表面进行滑动复位,而外置环4则带动调节板14在对接环3的内侧滑动,此时调节板14通过自身的倾斜状对第一卡板9和第二卡板10形成挤压,由于第二弹簧16的拉力大于对接环3内侧第一卡板9和第二卡板10上第一弹簧12的弹力之和,故调节板14推动第一卡板9和第二卡板10进入卡槽2的内壁形成热浸镀炉1与第一管道5的对接固定,这样的方式改善了传统第一管道5余热浸镀炉1之间直接采用螺纹对接操作的繁琐性,也降低了通过螺纹对接操作需要操作者进行旋转多圈第一管道5造成费时费力的弊端,进而提高了第一管道5余热浸镀炉1之间进行安装操作的简便性,同时也降低了第一管道5余热浸镀炉1螺纹处发生氧化腐蚀后不便于进行拆卸的弊端,进而保障了第一管道5余热浸镀炉1之间进行对接操作的便捷性。
工作原理:热浸镀炉尾气余热利用装置,通过操作者需要对第一管道5进行安装至热浸镀炉1上对接槽17的内壁时,此时第一管道5会带动对接环3进入对接槽17的内壁,故此时操作者释放外置环4,则外置环4通过被拉伸第二弹簧16的拉力性能带动,使外置环4在第一管道5的表面进行滑动复位,而外置环4则带动调节板14在对接环3的内侧滑动,此时调节板14通过自身的倾斜状对第一卡板9和第二卡板10形成挤压,由于第二弹簧16的拉力大于对接环3内侧第一卡板9和第二卡板10上第一弹簧12的弹力之和,故调节板14推动第一卡板9和第二卡板10进入卡槽2的内壁形成热浸镀炉1与第一管道5的对接固定。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述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Claims (6)

1.热浸镀炉尾气余热利用装置,包括热浸镀炉(1),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浸镀炉(1)的表面开设有对接槽(17),对接槽(17)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对接环(3),对接槽(17)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外置环(4),外置环(4)的内侧滑动连接有第一管道(5),第一管道(5)的表面固定连接在对接环(3)的内侧,对接环(3)的表面开设有外置槽(8),外置槽(8)的内壁滑动连接有第一卡板(9)和第二卡板(10),第一卡板(9)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3),连接杆(13)的表面滑动连接在第二卡板(10)的内侧,热浸镀炉(1)的内侧开设有卡槽(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浸镀炉尾气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道(5)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内置管(6),内置管(6)远离第一管道(5)的一端滑动连接有第二管道(7),第二管道(7)远离内置管(6)的一端设置有水炉(1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浸镀炉尾气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板(9)和第二卡板(10)在外置槽(8)的内壁呈错位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浸镀炉尾气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板(9)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辅助板(11),辅助板(11)的上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12),第一弹簧(12)的上端固定连接在对接环(3)的内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浸镀炉尾气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环(3)的内侧滑动连接有调节板(14),调节板(14)的形状为倾斜状,调节板(14)远离对接环(3)的一侧固定连接在外置环(4)的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浸镀炉尾气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置环(4)的内侧滑动连接有滑杆(15),滑杆(15)远离外置环(4)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对接环(3)的表面,滑杆(15)的表面滑动套接有第二弹簧(16),第二弹簧(16)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对接环(3)和外置环(4)的相对侧。
CN202320300868.8U 2023-02-23 2023-02-23 热浸镀炉尾气余热利用装置 Active CN2194498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00868.8U CN219449823U (zh) 2023-02-23 2023-02-23 热浸镀炉尾气余热利用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00868.8U CN219449823U (zh) 2023-02-23 2023-02-23 热浸镀炉尾气余热利用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449823U true CN219449823U (zh) 2023-08-01

Family

ID=873854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300868.8U Active CN219449823U (zh) 2023-02-23 2023-02-23 热浸镀炉尾气余热利用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44982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717647U (zh) U型管式废热锅炉
CN114653842B (zh) 一种高效节能环保的钢管扩径装置及扩径工艺
CN219449823U (zh) 热浸镀炉尾气余热利用装置
CN218916029U (zh) 用于余热回收的换热器
CN209295700U (zh) 一种铝合金生产用余热利用装置
CN216409099U (zh) 一种空气源热泵用缓冲水箱
CN213238493U (zh) 一种耐火材料炉窑热量回收装置
CN208496521U (zh) 一种复合钢板降温装置
CN210718045U (zh) 一种碳纤维加热的电壁挂炉
CN210512598U (zh) 一种新型一体式铝屑炉
CN208308969U (zh) 炉盖板、稀土金属电解槽及换热装置
CN202092471U (zh) 一种铝锭融化余热回收装置
CN101144648B (zh) 容积式组装型多功能换热器
CN106679435B (zh) 一种冷渣器
CN212446392U (zh) 一种ppr管道便捷焊接装置
CN218544566U (zh) 一种板换式节能半导体加热体
CN209326360U (zh) 一种熔铝炉及其炉门隔热屏
CN215951371U (zh) 一种用于工业锅炉余热回收再利用装置
CN210664044U (zh) 一种热能回收式导热油炉
CN209710340U (zh) 一种用于暖风机的加热片
CN204786467U (zh) 一种高效冷渣机
CN214615084U (zh) 一种环保钢结构隔温层
CN217979911U (zh) 一种蒸汽供热节能设备
CN218311434U (zh) 一种双头摩擦焊机
CN214470141U (zh) 一种利用烟气净化流程来回收烟气余热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