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438968U - 清洁机器人 - Google Patents

清洁机器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438968U
CN219438968U CN202320287555.3U CN202320287555U CN219438968U CN 219438968 U CN219438968 U CN 219438968U CN 202320287555 U CN202320287555 U CN 202320287555U CN 219438968 U CN219438968 U CN 2194389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eaning brush
cleaning
brush
robot
limi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28755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乐乐
金静阳
孟向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Ezviz Soft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Ezviz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Ezviz Soft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Ezviz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28755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43896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4389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43896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Nozzles For Electric Vacuum Clean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清洁机器人,属于清洁设备技术领域。清洁机器人包括机器人主体以及可转动地设置于机器人主体的清洁刷,清洁刷设有第一限位部,机器人主体设有第二限位部,第一限位部与第二限位部之间设有间隙,且第一限位部与第二限位部在清洁刷的径向上限位配合,以防止异物通过间隙进入清洁刷与机器人主体的连接处。如此,利用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在清洁刷与机器人主体的连接处的周围创造一道保护屏障,阻挡外物进入清洁刷与机器人主体的连接处,从而降低缠绕于清洁刷的毛发进入清洁刷与机器人主体的连接处的可能性,避免因毛发进入清洁刷与机器人主体的连接处而阻碍清洁刷转动的情况,进而避免清洁刷损坏。

Description

清洁机器人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清洁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清洁机器人。
背景技术
家用智能设备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由此,越来越多的家用智能设备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其中,清洁机器人是较为常见的一种家用智能设备。
清洁机器人通常包括机器人主体和清洁刷,清洁刷可转动地设置于机器人主体,依靠清洁刷可将灰尘聚拢至机器人主体的集尘盒的覆盖区域,便于灰尘落入集尘盒内,从而扩大清洁机器人的清洁面积。然而,清洁刷在转动过程中,会存在毛发等物缠绕于清洁刷的情况,而缠绕于清洁刷的毛发进一步会进入清洁刷与机器人主体的连接处的缝隙,从根本上阻碍清洁刷转动,导致清洁刷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清洁机器人,能够解决相关技术中毛发阻碍清洁刷转动导致清洁刷易损坏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清洁机器人,包括机器人主体以及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机器人主体的清洁刷,所述清洁刷设有第一限位部,所述机器人主体设有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第二限位部之间设有间隙,且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第二限位部在所述清洁刷的径向上限位配合,以防止异物通过所述间隙进入所述清洁刷与所述机器人主体的连接处。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利用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在清洁刷与机器人主体的连接处的周围创造一道保护屏障,阻挡外物进入清洁刷与机器人主体的连接处,从而降低缠绕于清洁刷的毛发进入清洁刷与机器人主体的连接处的可能性,避免因毛发进入清洁刷与机器人主体的连接处而阻碍清洁刷转动的情况,进而避免清洁刷损坏。而且,第一限位部与第二限位部之间设有间隙,避免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接触而增大清洁刷的转动阻力,保证第一限位部与清洁刷正常转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清洁机器人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清洁刷与机器人主体的配合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机器人主体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清洁刷的仰视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清洁刷的俯视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清洁刷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清洁刷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机器人主体、
200-清洁刷、210-安装主体、211-卡接槽、220-刷体、
300-第一限位部、310-限位凸起、
400-第二限位部、
500-毛刷、
600-弹性卡接件、
700-滚刷、
800-集尘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且“第一”、“第二”等所区分的对象通常为一类,并不限定对象的个数,例如第一对象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此外,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中“和/或”表示所连接对象的至少其中之一,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及其应用场景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清洁机器人进行详细地说明。
请参考图1-图7,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清洁机器人包括机器人主体100以及清洁刷200,其中,机器人主体100作为清洁刷200的安装基础,清洁刷200可转动地设置于机器人主体100。可选地,机器人主体100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驱动机构,清洁刷200的一部分伸入壳体内,并与驱动机构相连,以使驱动机构驱动清洁刷200相对于机器人主体100转动;或者,壳体外设有驱动机构,清洁刷200位于壳体之外,驱动机构直接与清洁刷200相连,以驱动清洁刷200相对于机器人主体100转动。
清洁刷200设有第一限位部300,机器人主体100设有第二限位部400,第一限位部300与第二限位部400之间设有间隙,避免在第一限位部300随清洁刷200转动的过程中,第一限位部300和第二限位部400接触而增大清洁刷200的转动阻力,保证第一限位部300与清洁刷200正常转动。而且,第一限位部300与第二限位部400在清洁刷200的径向上限位配合,以防止异物通过间隙进入清洁刷200与机器人主体100的连接处。其中,本申请实施例对第一限位部300的结构与第二限位部400的结构不做限制,只要第一限位300与第二限位部400在清洁刷200的径向上限位配合即可。可选地,第一限位部300与第二限位部400在清洁刷200的径向上设有间隙。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利用第一限位部300和第二限位部400,在清洁刷200与机器人主体100的连接处的周围创造一道保护屏障,阻挡外物进入清洁刷200与机器人主体100的连接处,从而降低缠绕于清洁刷200的毛发进入清洁刷200与机器人主体100的连接处的可能性,避免因毛发进入清洁刷200与机器人主体100的连接处而阻碍清洁刷200转动的情况,进而避免清洁刷200损坏。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限位部300可以包括一个限位凸起310,限位凸起310沿清洁刷200的径向凸出于清洁刷200的表面;或者,第一限位部300包括至少两个限位凸起310,各限位凸起310均沿清洁刷200的径向凸出于清洁刷200的表面,且各限位凸起310沿清洁刷200的周向间隔设置,每个限位凸起310与第二限位部400之间均设有间隙。在后一实施例中,通过至少两个限位凸起310分别与第二限位部400限位配合,使各个限位凸起310分别与第二限位部400配合形成保护屏障,阻挡外物由各个限位凸起310所在的位置进入清洁刷200与机器人主体100的连接处,进一步降低外物进入清洁刷200与机器人主体100的连接处的可能性,有效保证清洁刷200的安全性能。
可选地,各限位凸起310沿清洁刷200的周向均匀分布。
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二限位部400可以为块状凸起,机器人主体100包括壳体,块状凸起凸起于壳体的外表面。如此,在清洁刷200和第一限位部300转动的过程中,第一限位部300与条形凸起在清洁刷200的径向上限位配合的时间较短,形成保护屏障的时间较短,对外物的阻挡作用有限。
在另一种实施例中,第二限位部400为条形凸起,条形凸起凸出于壳体的外表面,且条形凸起沿清洁刷200的周向延伸,条形凸起环绕清洁刷200和第一限位部300设置。采用本实施例,由于条形凸起环绕清洁刷200设置,那么,在清洁刷200和第一限位部300转动的过程中,第一限位部300与条形凸起在清洁刷200的径向上限位配合的时间较长,即形成保护屏障的时间较长,对外物的阻挡作用提升,有效保证清洁刷200的安全性能,避免清洁刷200损坏。
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条形凸起为弧形凸起,或者,如图2所示,条形凸起为环形凸起。后一实施例与前一实施例相比,在清洁刷200和第一限位部300转动的过程中,第一限位部300与环形凸起在清洁刷200的径向上时刻限位配合,故第一限位部300与环形凸起时刻保护清洁刷200与机器人主体100的连接处,对外物的阻挡作用进一步提升,进一步提升清洁刷200的安全性能,避免清洁刷200损坏。
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4-图7所示,清洁刷200包括安装主体210以及设置于安装主体210的至少两个刷体220,安装主体210与机器人主体100转动相连,各刷体220在安装主体210的周向上间隔设置,刷体220可以为硬质刷,第一限位部300设置于刷体220的表面。如此,第一限位部300会增大刷体220的整体重量,而且,刷体220通常沿安装主体210的径向延伸,故本实施例中的第一限位部300距离清洁刷200的转动中心较远,在清洁刷200转动过程中,清洁刷200会产生较大的离心作用力,不利于清洁刷200稳定转动。
在另一种实施例中,刷体220可以为软毛刷,此时第一限位部300不便于直接设置于刷体220,第一限位部300设置于安装主体210的表面。可选地,第一限位部300可以与安装主体210为一体式结构。采用本实施例,第一限位部300距离清洁刷200的转动中心较近,而且,第一限位部300不会增大刷体220的重量,与前一实施例相比,在清洁刷200转动过程中,清洁刷200产生的离心作用力较小,有利于安装主体210和刷体220稳定转动。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2以及图4-图7所示,清洁刷200还设有毛刷500,毛刷500沿清洁刷200的径向凸起于清洁刷200的表面,且毛刷500与第二限位部400接触。可选地,安装主体210的表面设有毛刷孔,毛刷500的一端伸入毛刷孔内;毛刷500可以设置一个,也可以设置多个。采用本实施例,利用毛刷500与第二限位部400接触,使毛刷500与第二限位部400形成封闭空间,彻底阻挡外物通过毛刷500与第二限位部400之间的空间进入清洁刷200与机器人主体100的连接处,避免外物进入清洁刷200与机器人主体100的连接处,有效保证清洁刷200的安全性能。
在其他实施例中,清洁刷200可以不设置毛刷500,仅通过第一限位部300与第二限位部400限位配合来保护清洁刷200与机器人主体100的连接处。
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清洁刷200的数量为至少两个,所有清洁刷200中的一部分清洁刷200设有第一限位部300,第一限位部300与第二限位部400一一对应。在另一种实施例中,各清洁刷200均设有第一限位部300,且机器人主体100设有至少两个第二限位部400,清洁刷200与第二限位部400一一对应。采用本实施例,各清洁刷200均设有第一限位部300,故每个清洁刷200均由第一限位部300和第二限位部400形成保护屏障,阻挡外物进入任意清洁刷200与机器人主体100的连接处,降低缠绕于清洁刷200的毛发进入清洁刷200与机器人主体100的连接处的可能性,有效保证各个清洁刷200的安全性能,避免清洁刷200损坏。
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机器人主体100包括壳体,第二限位部400设置于壳体的外表面,清洁机器人还包括驱动机构,驱动机构设置于壳体之外,驱动机构直接与清洁刷200相连,以驱动清洁刷200转动。如此,驱动机构占用壳体之外的较大空间,驱动机构使清洁刷200与壳体之间隔开一定距离,导致不方便设置第一限位部300和第二限位部400,较难保证第一限位部300与第二限位部400限位配合。
在另一种实施例中,壳体设有开孔,驱动机构设置于壳体之内,且驱动机构设有驱动轴,驱动轴贯穿开孔并与清洁刷200相连,以驱动清洁刷200转动。可选地,驱动机构可以包括电机,电机的输出轴贯穿开孔并与清洁刷200相连,此时电机的输出轴作为驱动轴;进一步可选地,驱动机构还可以包括齿轮箱,齿轮箱的输出轴与电机的输出轴相连,齿轮箱的输出轴贯穿开孔并与清洁刷200相连,此时齿轮箱的输出轴作为驱动轴。采用本实施例,将驱动机构设置于壳体之内,避免驱动机构占用壳体之外的较大空间,可以将清洁刷200与壳体设置得较近,进而方便设置第一限位部300与第二限位部400,保证第一限位部300和第二限位部400在清洁刷200的径向上限位配合,从而避免外物进入驱动轴与壳体之间的间隙以及避免外物进入驱动轴与清洁刷200的连接处。
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驱动轴可以与清洁刷200通过焊接等不可拆卸的方式固定相连。可选地,驱动轴与安装主体210通过焊接等不可拆卸的方式固定相连。在另一种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驱动轴设有至少一个弹性卡接件600,如图7所示,清洁刷200设有至少一个卡接槽211,弹性卡接件600与卡接槽211一一对应,每个弹性卡接件600分别伸入对应的卡接槽211内。可选地,安装主体210设有安装孔,安装孔的孔壁面设有至少一个卡接槽211。采用本实施例,通过弹性卡接件600与卡接槽211相卡接,实现驱动轴与清洁刷200可拆卸地相连,用户可根据需要安装清洁刷200或拆卸清洁刷200,便于清理缠绕的毛发以及方便对清洁刷200进行维修。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3所示,清洁机器人还包括设置于机器人主体100的滚刷700和集尘盒800,滚刷700与集尘盒800相邻设置,且滚刷700与清洁刷200间隔设置,滚刷700和清洁刷200在清洁机器人的前进方向上依次排布。可选地,滚刷700和集尘盒800位于机器人主体100的中间区域,清洁刷200设置于滚刷700的一侧。如此,依靠清洁刷200的转动作用,可将灰尘聚拢至滚刷700的覆盖区域,进而方便滚刷700将其覆盖区域的灰尘收集至集尘盒800内,有利于扩大清洁机器人的清洁面积。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清洁机器人可不设置滚刷700,仅依靠清洁刷200直接将灰尘聚拢至集尘盒800内。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申请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清洁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器人主体(100)以及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机器人主体(100)的清洁刷(200),所述清洁刷(200)设有第一限位部(300),所述机器人主体(100)设有第二限位部(400),所述第一限位部(300)与所述第二限位部(400)之间设有间隙,且所述第一限位部(300)与所述第二限位部(400)在所述清洁刷(200)的径向上限位配合,以防止异物通过所述间隙进入所述清洁刷(200)与所述机器人主体(100)的连接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部(300)包括至少两个限位凸起(310),各所述限位凸起(310)均沿所述清洁刷(200)的径向凸出于所述清洁刷(200)的表面,且各所述限位凸起(310)沿所述清洁刷(200)的周向间隔设置,每个所述限位凸起(310)与所述第二限位部(400)之间均设有所述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部(400)为条形凸起,所述机器人主体(100)包括壳体,所述条形凸起凸出于所述壳体的外表面,且所述条形凸起沿所述清洁刷(200)的周向延伸,所述条形凸起环绕所述清洁刷(200)和所述第一限位部(300)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清洁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形凸起为环形凸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刷(200)包括安装主体(210)以及设置于所述安装主体(210)的至少两个刷体(220),所述安装主体(210)与所述机器人主体(100)转动相连,各所述刷体(220)在所述安装主体(210)的周向上间隔设置,所述第一限位部(300)设置于所述安装主体(210)的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刷(200)还设有毛刷(500),所述毛刷(500)沿所述清洁刷(200)的径向凸起于所述清洁刷(200)的表面,且所述毛刷(500)与所述第二限位部(400)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刷(200)的数量为至少两个,各所述清洁刷(200)均设有所述第一限位部(300),且所述机器人主体(100)设有至少两个所述第二限位部(400),所述清洁刷(200)与所述第二限位部(400)一一对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主体(100)包括壳体,所述第二限位部(400)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外表面,所述壳体设有开孔,所述清洁机器人还包括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壳体之内,且所述驱动机构设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贯穿所述开孔并与所述清洁刷(200)相连,以驱动所述清洁刷(200)转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清洁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轴设有至少一个弹性卡接件(600),所述清洁刷(200)设有至少一个卡接槽(211),所述弹性卡接件(600)与所述卡接槽(211)一一对应,每个所述弹性卡接件(600)分别伸入对应的所述卡接槽(211)内。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机器人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机器人主体(100)的滚刷(700)和集尘盒(800),所述滚刷(700)与所述集尘盒(800)相邻设置,且所述滚刷(700)与所述清洁刷(200)间隔设置,所述滚刷(700)和所述清洁刷(200)在所述清洁机器人的前进方向上依次排布。
CN202320287555.3U 2023-02-14 2023-02-14 清洁机器人 Active CN21943896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87555.3U CN219438968U (zh) 2023-02-14 2023-02-14 清洁机器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87555.3U CN219438968U (zh) 2023-02-14 2023-02-14 清洁机器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438968U true CN219438968U (zh) 2023-08-01

Family

ID=874204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287555.3U Active CN219438968U (zh) 2023-02-14 2023-02-14 清洁机器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43896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882970B2 (en) Cleaning device and sweeping assembly thereof
US11058271B2 (en) Vacuum brush
CN219438968U (zh) 清洁机器人
CN208384762U (zh) 一种智能烟雾报警器
CN210493949U (zh) 地刷装置及吸尘器
CN112181070B (zh) 一种节能环保可自动散热的计算机机箱
CN109951998A (zh) 无风扇水冷散热工业以太网交换机
CN210541390U (zh) 一种智能扫地机的防缠绕滚刷结构
CN210520893U (zh) 吸尘器及地刷装置
CN217362729U (zh) 一种稳定通风降温的石油勘探机械电机外壳除尘结构
CN215227211U (zh) 涡扇逆阻式毛发阻挡结构、包含它的地刷和吸尘器
CN211429875U (zh) 一种安全隔离式网闸装置
CN210810796U (zh) 一种扫地机
CN213371748U (zh) 吸尘器及用于吸尘器的刷头组件
CN217510397U (zh) 一种边刷及清洁机器人
CN217792888U (zh) 用于清洁设备的新型滚刷结构
CN220988691U (zh) 中扫盖板、中扫结构、清洁设备和除缠绕机构
CN112754353A (zh) 涡扇逆阻式毛发阻挡结构、包含它的地刷和吸尘器
CN216356240U (zh) 一种内转子无刷电机防护结构
CN218783276U (zh) 智能家居插排的防护装置
CN214631990U (zh) 滚刷组件及扫地机器人
CN218103360U (zh) 一种交换机端口流量采集装置
CN214631949U (zh) 滚刷组件、滚刷机构及扫地机器人
CN211484353U (zh) 一种吸尘器地刷
CN215899541U (zh) 一种边扫组件及清扫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