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438108U - 超高压处理设备 - Google Patents

超高压处理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438108U
CN219438108U CN202320066620.XU CN202320066620U CN219438108U CN 219438108 U CN219438108 U CN 219438108U CN 202320066620 U CN202320066620 U CN 202320066620U CN 219438108 U CN219438108 U CN 2194381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iner
ultra
high pressure
sub
ope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066620.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杜凤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xi Ridfor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xi Ridfor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xi Ridfor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xi Ridfor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066620.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43810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4381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43810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ood Preservation Except Freezing, Refrigeration, And Drying (AREA)
  • Pressure Vessels And Lid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超高压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超高压处理设备,所述超高压处理设备包括超高压容器、堵塞和子容器,超高压容器具有第一容器开口,堵塞用于密封和打开第一容器开口,子容器形成封闭的内腔,且子容器具有可启闭的第二容器开口,子容器在压力作用下可形变,在第一容器开口打开时,子容器可通过第一容器开口进出超高压容器。本实用新型的超高压处理设备的子容器能够进出超高压容器,子容器具有第二容器开口,当子容器位于超高压容器外时通过第二容器开口向子容器内供入和排出介质,使超高压处理设备的结构较为简单。

Description

超高压处理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超高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超高压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超高压处理设备用于进行超高压处理,广泛用于食品杀菌保鲜等领域。超高压处理设备包括超高压容器和子容器,子容器固定在超高压容器的内部以用于容纳待加工处理的受压介质,超高压容器和子容器之间的空间容纳用于形成超高压环境的施压介质。例如,专利文献(CN111148925A)公开的一种高压下的塞子、机器及处理方法,为了将受压介质通入以及排出子容器,在超高压容器上设有贯穿超高压容器的管道,管道的内端伸入子容器,且管道与子容器固定连接,以通过管道向子容器通入和排出受压介质,导致超高压处理设备的结构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超高压处理设备,该超高压处理设备的子容器能够进出超高压容器,子容器具有第二容器开口,当子容器位于超高压容器外时通过第二容器开口向子容器内供入和排出介质,使超高压处理设备的结构较为简单。
本实用新型的超高压处理设备包括:
超高压容器,所述超高压容器具有第一容器开口;
堵塞,所述堵塞用于密封和打开所述第一容器开口;
子容器,所述子容器形成封闭的内腔,且所述子容器具有可启闭的第二容器开口,所述子容器在压力作用下可形变,在所述第一容器开口打开时,所述子容器可通过所述第一容器开口进出所述超高压容器。
进一步地,所述子容器为条形袋体或两端封闭的筒体,所述子容器的端部具有向外延伸的所述第二容器开口,所述第二容器开口具有阀门。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容器开口具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用于连接进出料管道。
进一步地,所述超高压处理设备还包括法兰,所述法兰设在所述超高压容器上并环绕所述第一容器开口,所述法兰的内壁面设有贯穿所述法兰的介质通道,所述堵塞可穿设在所述法兰上并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且所述法兰可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堵塞隔断所述介质通道和所述第一容器开口,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介质通道和所述第一容器开口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法兰的内壁面设有环形凹槽,且所述环形凹槽环绕所述法兰的中心线,所述介质通道与所述环形凹槽连通,所述堵塞的侧壁面具有密封圈,且所述密封圈环绕所述堵塞的中心线,所述法兰的中心线与所述堵塞的中心线共线,在与所述法兰的中心线正交的投影面内,所述介质通道与所述环形凹槽的相贯线具有第一投影,所述密封圈具有第二投影,所述第一投影和所述第二投影之间具有一定距离。
进一步地,所述超高压处理设备还包括第一介质源和增压器,所述堵塞具有贯穿所述堵塞的压力通道,所述压力通道的一端与所述超高压容器的内腔连通,所述压力通道的另一端与所述增压器连通,所述增压器和所述介质通道分别连通所述第一介质源。
进一步地,所述超高压处理设备还包括多通阀和泄压阀,所述多通阀具有第一阀口、第二阀口和第三阀口,所述压力通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阀口连通,所述增压器与所述第二阀口连通,所述泄压阀与所述第三阀口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超高压处理设备还包括单向阀,所述单向阀连通在所述增压器和所述第二阀口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法兰为至少两个,所述堵塞为至少两个,所述法兰和所述堵塞一一对应设置,所述超高压容器具有至少两个所述第一容器开口,所述第一容器开口与所述法兰一一对应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超高压处理设备还包括装卸机构,所述装卸机构可承载所述子容器,所述装卸机构的至少部分可相对于所述超高压容器沿所述第一容器开口的中心线移动,以推动所述装卸机构承载的所述子容器进入所述超高压容器的内腔。
本实用新型的超高压处理设备具有能够通过超高压容器的第一容器开口进出超高压容器的子容器,子容器具有第二容器开口,当子容器位于超高压容器外界时能够通过第二容器开口直接向子容器内供入及排出介质,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超高压处理设备的结构较为简单,降低超高压处理设备的制造难度和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超高压处理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超高压处理设备的堵塞处于第一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超高压处理设备的堵塞处于第二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超高压容器;2.堵塞;21.密封圈;22.压力通道;3.子容器;31.第二容器开口;32.连接座;4.法兰;41.介质通道;42.环形凹槽;5.第一介质源;6.增压器;7.多通阀;8.泄压阀;9.单向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考附图1-附图3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超高压处理设备。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超高压”通常是指压力大于等于100MPa,例如高达1000MPa的压力。优选地,超高压的压力大于等于300MPa,更优选的范围是400MPa-900 MPa,例如,超高压的压力可以为300MPa,400MPa,600MPa,900MPa等。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超高压处理设备包括超高压容器1、堵塞2和子容器3。
超高压容器1具有第一容器开口。具体地,如图1所示,超高压容器1为筒体,其内部具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内腔,超高压容器1的内腔在超高压容器1的端部形成的开口为第一容器开口,优选地,第一容器开口和超高压容器1的内腔的横截面均为圆形。
堵塞2用于密封和打开第一容器开口。具体地,如图1所示,堵塞2的横截面为圆形,且堵塞2的部分外周面与超高压容器1的内腔的腔室壁面可抵接,在外部驱动件的驱动下,堵塞2可相对于超高压容器1沿左右方向移动,以使堵塞2的至少部分能够通过第一容器开口进出超高压容器1的内腔,从而密封和打开第一容器开口。
子容器3形成封闭的内腔,且子容器3具有可启闭的第二容器开口31,子容器3在压力作用下可形变,在第一容器开口打开时,子容器3可通过第一容器开口进出超高压容器1。具体地,如图1所示,子容器3形成封闭的内腔以用于容纳待加工的第二介质,第二介质优选为液体,在第一容器开口打开时,子容器3可通过第一容器开口进出超高压容器1,子容器3采用软质材质,例如硅胶、橡胶等,当子容器3位于超高压容器1的内腔中,且超高压容器1的内腔中充满形成超高压的第一介质时,子容器3在压力作用下可形变,从而将超高压施加给内部的第二介质,以使第二介质完成超高压处理,子容器3具有可启闭的第二容器开口31,当子容器3位于超高压容器1的外部时,能够通过第二容器开口31向子容器3内部供入和排出第二介质。优选地,超高压容器1的内腔中仅能够容纳一个子容器3。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超高压处理设备具有能够通过超高压容器的第一容器开口进出超高压容器的子容器,子容器具有第二容器开口,当子容器位于超高压容器外界时能够通过第二容器开口直接向子容器内供入及排出介质,无需在超高压容器上设置伸入子容器内的管道,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超高压处理设备的结构较为简单,能够降低超高压处理设备的制造难度和制造成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子容器3为条形袋体或两端封闭的筒体,子容器3的端部具有向外延伸的第二容器开口31,第二容器开口31具有阀门。
如图1和图3所示,子容器3为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条形袋体,袋体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向外部延伸的突出部,突出部具有与子容器3的内腔连通的开口,以使突出部形成第二容器开口31,第二容器开口31具有阀门,以通过阀门控制第二容器开口31的启闭,袋体的最大外径小于第一容器开口的直径,以使子容器3能够通过第一容器开口进出超高压容器1,并使子容器3在内充满第二介质时,超高压容器1的内腔仍然能够容纳第一介质以形成超高压状态。
可以理解的是,子容器的结构不限于为条形袋体,例如,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子容器3为两端封闭的筒体,筒体沿左右方向延伸,且筒体的端部具有突出部以形成第二容器开口,筒体的最大外径小于第一容器开口的直径。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容器开口31具有连接座32,连接座32用于连接进出料管道。
如图1和图3所示,突出部的外周面上设有连接座32,连接座32沿突出部的周向环绕一周,连接座32优选为卡箍,当子容器3位于超高压容器1的外部时,通过卡箍将突出部与进出料管道连接,以使进出料管道与子容器3连通,从而将第二介质供入和排出子容器3。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实施例的超高压处理设备还包括法兰4,法兰4设在超高压容器1上并环绕第一容器开口,法兰4的内壁面设有贯穿法兰4的介质通道41,堵塞2可穿设在法兰4上并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且法兰4可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在第一位置,堵塞2隔断介质通道41和第一容器开口,在第二位置,介质通道41和第一容器开口连通。
如图1-图3所示,法兰4为环绕左右方向的环形,法兰4设在超高压容器1的端部,且法兰4环绕形成的内腔与第一容器开口连通,法兰4的内壁面设有贯穿法兰4的介质通道41,介质通道41通过第一容器开口向超高压容器1的内腔供入第一介质或者排出第一介质。
堵塞2可穿设在法兰4的内腔中,在外部驱动结构的驱动下,堵塞2可沿左右方向移动并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如图2和图3所示的堵塞2为图1中左端的堵塞2,其中,图2所示为该堵塞2的第一位置,此时堵塞2的右端面位于介质通道41的右侧,且堵塞2的右端面位于超高压容器1的内腔中,由于堵塞2的外周面同时抵接法兰4的内壁面以及超高压容器1的内腔的腔室壁面,因此堵塞2将介质通道41和第一容器开口隔断,第一介质无法通过介质通道41进出超高压容器1的内腔。如图3所示为该堵塞2的第二位置,此时堵塞2的右端面从超高压容器1的内腔中退出,并位于介质通道41的左侧或中部,因此介质通道41和第一容器开口连通,第一介质可以通过介质通道41进出超高压容器1的内腔。
可以理解的是,法兰的结构不限于具有介质通道,例如,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法兰不具有介质通道,堵塞上设有贯穿其的通道以用于向超高压容器的内腔供入和排出第一介质,但由于堵塞对贯穿其的通道具有结构限制,因此设置介质通道的效率更高。
在一些实施例中,法兰4的内壁面设有环形凹槽42,且环形凹槽42环绕法兰4的中心线,介质通道41与环形凹槽42连通,堵塞2的侧壁面具有密封圈21,且密封圈21环绕堵塞2的中心线,法兰4的中心线与堵塞2的中心线共线,在与法兰4的中心线正交的投影面内,介质通道41与环形凹槽42的相贯线具有第一投影,密封圈21具有第二投影,第一投影和第二投影之间具有一定距离。
如图2和图3所示,法兰4的内壁面还设有绕左右方向一周的环形凹槽42,介质通道41与环形凹槽42直接连通。堵塞2的外周面设有密封圈21,密封圈21用于抵接超高压容器1的内腔的腔室壁面以及法兰4的内壁面,当堵塞2穿设在法兰4内时,法兰4的中心线与堵塞2的中心线共线且均沿左右方向延伸,在正交于左右方向的投影面内,介质通道41与环形凹槽42的相贯线具有第一投影,密封圈21具有第二投影,第一投影和第二投影之间具有一定距离。
可以理解的是,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法兰的内壁面也可以不具有环形凹槽。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实施例的超高压处理设备还包括第一介质源5和增压器6,堵塞2具有贯穿堵塞2的压力通道22,压力通道22的一端与超高压容器1的内腔连通,压力通道22的另一端与增压器6连通,增压器6和介质通道41分别连通第一介质源5。
如图1-图3所示,堵塞2具有贯穿堵塞2的压力通道22,如图2和图3所示,压力通道22的左端沿上下方向延伸并在堵塞2的外周面形成开口,压力通道22的右端沿左右方向延伸并在堵塞2的右端面形成开口,压力通道22的右端与超高压容器1的内腔连通,压力通道22的左端通过管路连通增压器6,增压器6通过管路连通第一介质源5,第一介质源5还通过管路与法兰4的外周面相连,以使介质通道41与第一介质源5连通。优选地,第一介质源5为容纳第一介质的储罐,第一介质优选为水。
压力通道22和介质通道41均用于向超高压容器1的内腔提供来自第一介质源5的第一介质,第一介质用作施压介质,由于堵塞2对压力通道22具有结构限制,因此第一介质通道41的内径大于压力通道22的内径。在超高压处理设备运行时,堵塞2首先处于第二位置,以使第一介质源5内的第一介质首先通过介质通道41高效的供入超高压容器1的内腔,当第一介质无法继续通过介质通道41供入超高压容器1的内腔时,堵塞2移动至第一位置,此时介质通道41和超高压容器1的内腔被堵塞2隔断,第一介质源5内的第一介质在增压器6的增压作用下通过压力通道22进入超高压容器1的内腔,使超高压容器1的内腔增压为超高压状态,从而实现超高压处理。
可以理解的是,法兰的结构不限于具有介质通道,例如,在一另些实施例中,法兰不具有介质通道,第一介质通过压力通道供入和排出超高压容器的内腔。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实施例的超高压处理设备还包括多通阀7和泄压阀8,多通阀7具有第一阀口、第二阀口和第三阀口,压力通道22的另一端与第一阀口连通,增压器6与第二阀口连通,泄压阀8与第三阀口连通。
如图1所示,多通阀7优选为三通阀,三通阀的第一阀口通过管道与堵塞2相连,以使三通阀的第一阀口与压力通道22连通,三通阀的第二阀口与增压器6连通,三通阀的第三阀口与泄压阀8连通。通过三通阀调控压力通道22与增压器6的通断,以及压力通道22与泄压阀8的通断。当压力通道22与增压器6连通,且压力通道22与泄压阀8断开时,第一介质在增压器6的增压作用下通过压力通道22供入超高压容器1的内腔。当压力通道22与增压器6断开,且压力通道22与泄压阀8连通时,超高压容器1的内腔中的第一介质通过压力通道22和泄压阀8排出,以使超高压容器1的内腔从超高压状态转变为常压状态,以实现超高压容器1的泄压。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实施例的超高压处理设备还包括单向阀9,单向阀9连通在增压器6和第二阀口之间。
如图1所示,单向阀9设在连通增压器6和第二阀口的管道上,单向阀9使第一介质只能够由增压器6向超高压容器1的内腔流动,而无法由超高压容器1的内腔向增压器6回流,以保证超高压容器1的内腔能够增压至超高压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法兰4为至少两个,堵塞2为至少两个,法兰4和堵塞2一一对应设置,超高压容器1具有至少两个第一容器开口,第一容器开口与法兰4一一对应设置。
如图1所示,超高压容器1的内腔沿左右方向贯穿超高压容器1,以使超高压容器1的左右两端均具有第一容器开口,超高压容器1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一组配合的法兰4和堵塞2,左端的法兰4环绕左端的第一容器开口,且左端的堵塞2可进出左端的第一容器开口,右端的法兰4环绕右端的第一容器开口,且右端的堵塞2可进出右端的第一容器开口,超高压容器1的左右两侧还分别设有相连的第一介质源5、增压器6、多通阀7、泄压阀8和单向阀9,左侧的第一介质源5与左侧的法兰4相连,左侧的多通阀7与左侧的堵塞2相连,右侧的第一介质源5与右侧的法兰4相连,右侧的多通阀7与右侧的堵塞2相连。
可以理解的是,法兰和堵塞不限于设有至少两个,例如,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超高压容器仅有左端具有第一容器开口,并设置配合的法兰和堵塞。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超高压处理设备还包括装卸机构,装卸机构可承载子容器3,装卸机构的至少部分可相对于超高压容器1沿第一容器开口的中心线移动,以推动装卸机构承载的子容器3进入超高压容器1的内腔。
具体地,装卸机构包括驱动部和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承载部,承载部可承载子容器3,驱动部相对承载部和超高压容器1可沿左右方向移动,以将承载部上的子容器3通过第一容器开口推进超高压容器1的内腔,并将超高压容器1的内腔中经过超高压处理的子容器3顶出。优选地,承载部采用托网、托盘等,驱动部包括伸缩缸。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超高压处理设备的使用方法如下:
将位于超高压容器1外的子容器3通过连接座32与进料管道连通,通过进料管道将子容器3内注满第二介质。
驱动堵塞2沿左右方向移动以脱离法兰4,然后驱动堵塞2或驱动超高压容器1沿前后方向移动,前后方向正交于左右方向,且前后方向正交于上下方向,以使堵塞2和第一容器开口在前后方向错开,通过装卸机构将容纳第二介质的子容器3送入超高压容器1的内腔中。
驱动堵塞2或驱动超高压容器1沿前后方向移动并复位,然后驱动堵塞2沿左右方向移动至第二位置,通过介质通道41向超高压容器1的内腔中注入第一介质,在无法通过介质通道41继续供入第一介质时,驱动堵塞2沿左右方向移动至第一位置,通过压力通道22继续向超高压容器1的内腔中注入第一介质以使超高压容器1的内腔增压至超高压状态。
超高压容器1的内腔维持一定时间的超高压状态之后,通过压力通道22泄压,驱动堵塞2沿左右方向移动并脱离法兰4,然后驱动堵塞2或驱动超高压容器1沿前后方向移动,以使堵塞2和第一容器开口在前后方向上错开,通过装卸机构将下一子容器3送入超高压容器1的内腔中,并通过下一子容器3将经过超高压处理的子容器3从超高压容器1的内腔中顶出。
将取出的子容器3通过连接座32与无菌管道形成的出料管道连通,通过出料管道将子容器3内的第二介质排出,以获取超高压处理后的第二介质。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左”、“右”、“内”、“外”、“轴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上述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上述实施例进行的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超高压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超高压容器(1),所述超高压容器(1)具有第一容器开口;
堵塞(2),所述堵塞(2)用于密封和打开所述第一容器开口;
子容器(3),所述子容器(3)形成封闭的内腔,且所述子容器(3)具有可启闭的第二容器开口(31),所述子容器(3)在压力作用下可形变,在所述第一容器开口打开时,所述子容器(3)可通过所述第一容器开口进出所述超高压容器(1);
所述子容器(3)为条形袋体或两端封闭的筒体,所述子容器(3)的端部具有向外延伸的所述第二容器开口(31),所述第二容器开口(31)具有阀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高压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容器开口(31)具有连接座(32),所述连接座(32)用于连接进出料管道。
3.根据权利要求1-2中任一项所述的超高压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法兰(4),所述法兰(4)设在所述超高压容器(1)上并环绕所述第一容器开口,所述法兰(4)的内壁面设有贯穿所述法兰(4)的介质通道(41),所述堵塞(2)可穿设在所述法兰(4)上并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且所述法兰(4)可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堵塞(2)隔断所述介质通道(41)和所述第一容器开口,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介质通道(41)和所述第一容器开口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超高压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法兰(4)的内壁面设有环形凹槽(42),且所述环形凹槽(42)环绕所述法兰(4)的中心线,所述介质通道(41)与所述环形凹槽(42)连通,所述堵塞(2)的侧壁面具有密封圈(21),且所述密封圈(21)环绕所述堵塞(2)的中心线,所述法兰(4)的中心线与所述堵塞(2)的中心线共线,在与所述法兰(4)的中心线正交的投影面内,所述介质通道(41)与所述环形凹槽(42)的相贯线具有第一投影,所述密封圈(21)具有第二投影,所述第一投影和所述第二投影之间具有一定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超高压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介质源(5)和增压器(6),所述堵塞(2)具有贯穿所述堵塞(2)的压力通道(22),所述压力通道(22)的一端与所述超高压容器(1)的内腔连通,所述压力通道(22)的另一端与所述增压器(6)连通,所述增压器(6)和所述介质通道(41)分别连通所述第一介质源(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超高压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通阀(7)和泄压阀(8),所述多通阀(7)具有第一阀口、第二阀口和第三阀口,所述压力通道(2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阀口连通,所述增压器(6)与所述第二阀口连通,所述泄压阀(8)与所述第三阀口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超高压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单向阀(9),所述单向阀(9)连通在所述增压器(6)和所述第二阀口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超高压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法兰(4)为至少两个,所述堵塞(2)为至少两个,所述法兰(4)和所述堵塞(2)一一对应设置,所述超高压容器(1)具有至少两个所述第一容器开口,所述第一容器开口与所述法兰(4)一一对应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高压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装卸机构,所述装卸机构可承载所述子容器(3),所述装卸机构的至少部分可相对于所述超高压容器(1)沿所述第一容器开口的中心线移动,以推动所述装卸机构承载的所述子容器(3)进入所述超高压容器(1)的内腔。
CN202320066620.XU 2023-01-09 2023-01-09 超高压处理设备 Active CN2194381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066620.XU CN219438108U (zh) 2023-01-09 2023-01-09 超高压处理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066620.XU CN219438108U (zh) 2023-01-09 2023-01-09 超高压处理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438108U true CN219438108U (zh) 2023-08-01

Family

ID=873873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066620.XU Active CN219438108U (zh) 2023-01-09 2023-01-09 超高压处理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43810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612076A (zh) 具有集成的排气和/或进气阀的工作流体容器
KR102034325B1 (ko) 가압형 생물반응기를 위한 일회용 밸브 및 가요성 컨테이너
KR101100378B1 (ko) 연결장치
US20080021280A1 (en) Fluid supply apparatus for endoscope and endoscope
CN106163742B (zh) 水‑磨料悬浮液切割设备
CN108128478B (zh) 一种用于水动力弹射的蓄压罐
WO2011046802A9 (en) Material storage and dispensing system and method with degassing assembly
KR880013615A (ko) 연료 분사 시스템용 펌핑 장치 및 방법
CN219438108U (zh) 超高压处理设备
US4786087A (en) Quick disconnect coupling
CN105942133A (zh) 一种食品加工装置
KR20190034337A (ko) 가스 파이프를 차량에 장착하기 위한 장치
CN107975644A (zh) 一种超高压零滴漏快速接头
US9253863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hanging coolant in a linear accelerator
CN212055857U (zh) 自动助吹阀
CN104309820A (zh) 一种空间站饮用水长期贮存水箱
CN215720859U (zh) 一种制药设备用出料阀
US4338874A (en) Inert gas supply and salvage system for oil tankers
CN105067444A (zh) 增压试验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KR100574611B1 (ko) 용기를 충전하는 방법, 장치 및 시스템
CN212840089U (zh) 一种柔性气囊封堵装置
JP2006117193A (ja) シーリング・ポンプアップ装置
JPH08128550A (ja)
CN214936030U (zh) 一种鹤管装车残液释放装置
CN211774188U (zh) 一种新型立式隔膜气压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