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429489U - 一种固定装置及吊装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固定装置及吊装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429489U
CN219429489U CN202320865983.XU CN202320865983U CN219429489U CN 219429489 U CN219429489 U CN 219429489U CN 202320865983 U CN202320865983 U CN 202320865983U CN 219429489 U CN219429489 U CN 21942948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isting
top plate
plate
fixing device
plug conne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865983.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宁宁
郑峰
龚可军
程薇康
罗涛
杨文凯
范绍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Construction Science and Industry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Construction Science and Industry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Construction Science and Industry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Construction Science and Industry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865983.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42948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42948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42948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oof Covering Using Slabs Or Stiff Sheets (AREA)
  • Conveying And Assembling Of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固定装置和吊装系统,包括基架、吊装结构和安装结构,基架包括顶板和至少一对侧板,顶板设置在侧板的一端,两个侧板间隔设置,形成容纳腔;吊装结构设置在顶板上;安装结构包括插接件和卡接件,插接件穿设侧板并伸入容纳腔内,卡接件设置在侧板上。插接件包括插入端和固定端,插入端伸入容纳腔内并将容纳腔分隔为若干适于容纳钢梁的容纳子腔,固定端与卡接件配合,插接件具有固定端嵌于卡接件内的锁止状态,以及在外力作用下脱离卡接件的脱锁状态。基架用于连接吊装结构和安装结构,顶板与侧板构成的容纳腔用于固定被吊物,通过设置插接件将容纳腔进行分隔,从而提高了空间利用率以同时吊装容纳更多被吊物,进而提高了吊装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固定装置及吊装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固定装置及吊装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国内装配式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及不断的技术攻关研究,目前装配式钢结构住宅已成功应用了多种结构体系,较为常见的为“钢框架-支撑”体系。为提供住户的舒适度,并避免露梁的情况,“钢框架-支撑”体系的钢梁在设计上现多采用窄翼缘H型钢梁。装配式钢结构住宅的柱间距较小,且楼面设计荷载不大,因此,窄翼缘H型钢梁的重量大部分在300kg以内,重量较轻。由于住宅房间分隔多,导致其钢梁数量较多,塔吊吊装钢梁的任务较重,直接影响了主体结构的施工进度。针对装配式钢结构住宅钢梁多而轻的特点,如何提高钢梁的吊装效率,是缩短建设工期并降低施工成本的关键。
现有技术提供了一种方便现场装拆的顶板梁吊装用吊具,解决了如何重新布置的吊装吊耳与顶板梁之间的连接以适应不同起吊设备的起吊要求的问题。在钢板底座上分别固定焊接有右吊耳和左吊耳,钢板底座放置在上翼缘板的顶端面上,高强螺栓的钢板穿接孔与高强螺栓的上翼缘板穿接孔是对应设置的,高强螺栓将钢板底座与上翼缘板固定连接在一起,在右吊耳上连接有右U形卡环,在左吊耳上连接有左U形卡环,在右U形卡环与左U形卡环之间设置有钢丝绳;即避免了在顶板梁上进行焊接吊耳的操作,又可适应现场不同情况的吊耳可靠装配。
然而,上述结构的顶板梁吊装用吊具,固定结构的局限性导致在固定被吊物即顶板梁时操作不便,且无法同时固定吊装多个被吊物,在现场施工的使用环境中存在局限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现有结构无法同时固定吊装多个被吊物。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固定装置,包括基架、吊装结构和安装结构,所述基架包括顶板和至少一对侧板,所述顶板设置在所述侧板的一端,两个所述侧板间隔设置,形成容纳腔;所述吊装结构设置在所述顶板上;所述安装结构包括插接件和卡接件,所述插接件穿设所述侧板并伸入所述容纳腔内,所述卡接件设置在所述侧板上。
其中,所述插接件包括插入端和固定端,所述插入端伸入所述容纳腔内并将所述容纳腔分隔为若干适于容纳钢梁的容纳子腔,所述固定端与所述卡接件配合,所述插接件具有所述固定端嵌于所述卡接件内的锁止状态,以及在外力作用下脱离所述卡接件的脱锁状态。
可选地,上述的固定装置,所述卡接件为弯折结构,所述弯折结构的一端与所述侧板连接,所述弯折结构的另一端与所述侧板形成适于容纳所述固定端的锁止槽。
可选地,上述的固定装置,所述基架还包括结构加强件,设置在两个所述侧板之间,所述结构加强件连接两个所述侧板与所述顶板。
可选地,上述的固定装置,还包括紧固结构,所述紧固结构设置在所述侧板远离所述顶板的一侧,所述紧固结构包括连接杆和至少两个抵接件,任一所述抵接件与所述连接杆转动连接,两个抵接件分别抵接在对应两个所述侧板上;在外力的作用下,两个所述抵接件具有转动以沿所述连接杆的轴向相互靠近或远离的趋势。
可选地,上述的固定装置,所述侧板上开设有与所述插接件相适配的连接孔。
可选地,上述的固定装置,所述侧板为14b#槽钢制成的侧板;所述吊装结构材质为10mm厚钢板;所述安装结构和紧固结构材质为直径20mm的圆钢。
可选地,上述的固定装置,所述顶板与所述侧板、所述顶板与所述吊装结构之间为焊接连接。
可选地,上述的固定装置,焊缝的焊脚高度为t,t为固定装置中较薄板的厚度。
一种吊装系统,包括至少一对上述的固定装置以及起吊装置。
可选地,上述的吊装系统,任一所述的固定装置距离钢梁端部500mm。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固定装置,包括基架、吊装结构和安装结构,所述基架包括顶板和至少一对侧板,所述顶板设置在所述侧板的一端,两个所述侧板间隔设置,形成容纳腔;所述吊装结构设置在所述顶板上;所述安装结构包括插接件和卡接件,所述插接件穿设所述侧板并伸入所述容纳腔内,所述卡接件设置在所述侧板上。
其中,所述插接件包括插入端和固定端,所述插入端伸入所述容纳腔内并将所述容纳腔分隔为若干适于容纳钢梁的容纳子腔,所述固定端与所述卡接件配合,所述插接件具有所述固定端嵌于所述卡接件内的锁止状态,以及在外力作用下脱离所述卡接件的脱锁状态。
此结构的固定装置,通过基架用于连接吊装结构和安装结构从而承载被吊物,基架中顶板与侧板构成的容纳腔用于容纳并固定被吊物,通过设置插接件将容纳腔进行分隔,从而提高了空间利用率以同时吊装容纳更多被吊物,进而提高了吊装效率。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吊装系统,包括至少一对上述的固定装置以及起吊装置。
此结构的吊装系统,通过设置一对固定装置在被吊物的两端,提高了吊装过程稳定性的同时能够容纳更多被吊物,从而提高了施工现场的吊装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提供的吊装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提供的固定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提供的固定装置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基架;11-顶板;12-侧板;13-结构加强件;
2-吊装结构;
3-安装结构;31-插接件;32-卡接件;
4-紧固结构;41-连接杆;42-抵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固定装置,包括基架1、吊装结构2和安装结构3,基架1包括顶板11和至少一对侧板12,顶板11设置在侧板12的一端,两个侧板12间隔设置,形成容纳腔;吊装结构2设置在顶板11上;安装结构3包括插接件31和卡接件32,插接件31穿设侧板12并伸入容纳腔内,卡接件32设置在侧板12上。
其中,插接件31包括插入端和固定端,插入端伸入容纳腔内并将容纳腔分隔为若干适于容纳钢梁的容纳子腔,固定端与卡接件32配合,插接件31具有固定端嵌于卡接件32内的锁止状态,以及在外力作用下脱离卡接件32的脱锁状态。具体在本实施例中,基架1用于连接吊装结构2和安装结构3从而承载被吊物,基架1中顶板11与侧板12构成的容纳腔用于容纳并固定被吊物,通过设置插接件31将容纳腔进行分隔,从而提高了空间利用率以同时吊装容纳更多被吊物,进而提高了吊装效率。
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固定装置,卡接件32为弯折结构,弯折结构的一端与侧板12连接,弯折结构的另一端与侧板12形成适于容纳固定端的锁止槽。具体在本实施例中,卡接件32为L型的弯折结构,弯折结构的一端垂直于侧板12连接,另一端与侧板12平行,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平行于侧板12壁面的一端还与钢梁的安装方向平行,本实施例对卡接件32的安装方向不做具体限定,以实现固定效果为准。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固定装置,基架1还包括结构加强件13,设置在两个侧板12之间,结构加强件13连接两个侧板12与顶板11。具体在本实施例中,结构加强件13为设置在顶板11与两个侧板12之间的加强筋,加强筋的主要作用是提高基架1的整体结构强度,减少基架1中顶板11与侧板12连接处的形变。需要说明的是,结构加强件13的形状和尺寸可以有多种,本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固定装置,还包括紧固结构4,紧固结构4设置在侧板12远离顶板11的一侧,紧固结构4包括连接杆41和至少两个抵接件42,任一抵接件42与连接杆41转动连接,两个抵接件42分别抵接在对应两个侧板12上;在外力的作用下,两个抵接件42具有转动以沿连接杆41的轴向相互靠近或远离的趋势。具体在本实施例中,紧固结构4为对拉螺栓,抵接件42为螺栓,连接杆41为螺杆,通过抵接件42在螺杆上的旋转以靠近并抵接侧板12,从而控制两个侧板12远离顶板11一侧的间距,避免钢梁的滑落。
本实施例提供的固定装置,侧板12上开设有与插接件31相适配的连接孔。
本实施例提供的固定装置,侧板12为14b#槽钢制成的侧板12;吊装结构2材质为10mm厚钢板;安装结构3和紧固结构4材质为直径20mm的圆钢。具体在本实施例中,结构加强件13的材质也为10mm厚钢板。
本实施例提供的固定装置,顶板11与侧板12、顶板11与吊装结构2之间为焊接连接。采用焊接连接能够提高基架1中顶板11与侧板12以及吊装结构2之间的整体结构强度,进而提高本装置的使用耐久度。
本实施例提供的固定装置,焊缝的焊脚高度为t,t为固定装置中较薄板的厚度。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吊装系统,包括至少一对上述的固定装置以及起吊装置。通过设置一对固定装置在被吊物的两端,提高了吊装过程稳定性的同时能够容纳更多被吊物,从而提高了施工现场的吊装效率。
本实施例提供的吊装系统,任一的固定装置距离钢梁端部500mm。
本实施例提供的吊装系统,主要用于截面为H300×150×tw×tf(H梁高×梁宽×腹板厚×翼缘板厚)的窄翼缘H型钢梁。串吊钢梁数量建议为5根,可根据项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由于每根钢梁重量较轻,串吊的所有钢梁加起来不超过最重钢柱的重量,因此,不会因钢梁串吊而增大塔吊的型号。安装时,串吊装置两个为一套,中心对称布置,每个距离钢梁端部500mm左右,方便工人操作串吊装置和摘除吊装索具。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吊装系统,其使用方法如下:
首先,根据被吊物的厚度和宽度插入插接件31,调整紧固结构4至抵接件42与侧板12抵接;其后,旋转插接件31至与卡接件32扣紧;之后,将一对固定装置套设在被吊物两端,调整固定装置到被吊物两端的距离至500mm左右,旋紧紧固结构4;最后,连接起吊装置。至此,完成吊装系统的吊装过程。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0)

1.一种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架(1),所述基架(1)包括顶板(11)和至少一对侧板(12),所述顶板(11)设置在所述侧板(12)的一端,两个所述侧板(12)间隔设置,形成容纳腔;
吊装结构(2),设置在所述顶板(11)上;
安装结构(3),包括插接件(31)和卡接件(32),所述插接件(31)穿设所述侧板(12)并伸入所述容纳腔内,所述卡接件(32)设置在所述侧板(12)上;
其中,所述插接件(31)包括插入端和固定端,所述插入端伸入所述容纳腔内并将所述容纳腔分隔为若干适于容纳钢梁的容纳子腔,所述固定端与所述卡接件(32)配合,所述插接件(31)具有所述固定端嵌于所述卡接件(32)内的锁止状态,以及在外力作用下脱离所述卡接件(32)的脱锁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件(32)为弯折结构,所述弯折结构的一端与所述侧板(12)连接,所述弯折结构的另一端与所述侧板(12)形成适于容纳所述固定端的锁止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架(1)还包括结构加强件(13),设置在两个所述侧板(12)之间,所述结构加强件(13)连接两个所述侧板(12)与所述顶板(1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紧固结构(4),所述紧固结构(4)设置在所述侧板(12)远离所述顶板(11)的一侧,所述紧固结构(4)包括连接杆(41)和至少两个抵接件(42),任一所述抵接件(42)与所述连接杆(41)转动连接,两个抵接件(42)分别抵接在对应两个所述侧板(12)上;
在外力的作用下,两个所述抵接件(42)具有转动以沿所述连接杆(41)的轴向相互靠近或远离的趋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12)上开设有与所述插接件(31)相适配的连接孔。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12)材质为14b#槽钢;所述吊装结构(2)材质为10mm厚钢板;所述安装结构(3)和紧固结构(4)材质为直径20mm的圆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11)与所述侧板(12)、所述顶板(11)与所述吊装结构(2)之间为焊接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焊缝的焊脚高度为0.7t,t为固定装置中较薄板的厚度。
9.一种吊装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对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固定装置以及起吊装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吊装系统,其特征在于,任一所述的固定装置距离钢梁端部500mm。
CN202320865983.XU 2023-04-11 2023-04-11 一种固定装置及吊装系统 Active CN21942948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865983.XU CN219429489U (zh) 2023-04-11 2023-04-11 一种固定装置及吊装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865983.XU CN219429489U (zh) 2023-04-11 2023-04-11 一种固定装置及吊装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429489U true CN219429489U (zh) 2023-07-28

Family

ID=873348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865983.XU Active CN219429489U (zh) 2023-04-11 2023-04-11 一种固定装置及吊装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42948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456425A (zh) 楼承板临时支撑装置、临时支撑结构及临时支撑方法
CN219429489U (zh) 一种固定装置及吊装系统
CN210216827U (zh) 装配式建筑内隔墙板安装组件
CN111636574A (zh) 一种钢板墙与钢框架梁组合施工方法
CN101906870A (zh) 悬挑脚手架
CN214785161U (zh) 一种钢结构框架的装配式外挂墙板用的连接件
CN110040646A (zh) 用于厂房屋面固定电动葫芦的方法
CN214739017U (zh) 钢管束组合剪力墙与钢梁连接装置
CN211447587U (zh) 一种装配式框架结构外挂板施工节点
CN210340110U (zh) 一种大跨度装配式双t板吊装结构
CN219489379U (zh) 电梯吊钩
CN214462733U (zh) 原位提升装置
CN214743781U (zh) 一种用于桁架上的管道安装结构
CN220036183U (zh) 一种用于钢梁安装的夹具式码板
CN211371468U (zh) 一种用于装配式钢结构厂房工字钢梁的综合支吊架
CN215830054U (zh) 一种用于工字钢梁的定位工具
CN112158711B (zh) 一种坡度屋顶建造用倾斜钢筋整体式起升吊具
CN218968661U (zh) 一种钢结构框架施工用吊耳
CN214879509U (zh) 一种用于预制外墙安装专用吊具
CN220203465U (zh) 一种钢腹板梁装配结构
CN212376092U (zh) 一种石材幕墙安装结构
CN219411759U (zh) 一种依托于滑模提升系统的组装式下挂操作平台
CN210947376U (zh) 一种吊顶吊杆加固结构
CN213234349U (zh) 一种用于叠合墙的支撑件
CN211472875U (zh) 一种钢梁安装固定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