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421338U - 密封壳体、显示装置及血液净化设备 - Google Patents
密封壳体、显示装置及血液净化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421338U CN219421338U CN202320231366.4U CN202320231366U CN219421338U CN 219421338 U CN219421338 U CN 219421338U CN 202320231366 U CN202320231366 U CN 202320231366U CN 219421338 U CN219421338 U CN 21942133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ircumferential
- display device
- shell
- plug
- coam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External Artificial Org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密封壳体、显示装置及血液净化设备。所述的密封壳体,是在前壳体周向围板和后壳体周向围板各自的对合端面上对应设置有能够彼此嵌合的周向延续凸起和周向延续凹槽,实现端面之间的嵌合配合;进而通过在周向延续凹槽内预设可形变密封条,使得嵌合时,可形变密封条受周向延续凸起挤压而密封周向延续凹槽和周向延续凸起之间的缝隙,以简便的结构实现了壳体的高密封,且拆装都很简便。所述的显示装置采用了上文所述的密封壳体,使得该显示装置也具有密封性能高且拆装便捷的特点,还更便于拆开壳体进行检修维护及维护后的再次组装。所述的血液净化设备,其显示装置具有密封性能高、拆装便捷、便于维护的特点,更稳定耐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封装结构、显示器件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密封壳体、显示装置及血液净化设备。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壳体作为一种封装结构,广泛地应用于各类电子装置上,用于对内部器件进行防尘、放水、防磕碰的保护。例如,显示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很容易受到外部液体的飞溅干扰,若液体被溅入显示装置的内部,这将会严重影响显示装置内部的电子元器件的安全性;尤其是当显示装置应用在一些具有安全要求较高的场所时,比如当显示装置应用在医疗领域时,显示装置的安全性能直接关乎到患者的医疗治疗安全性,此时对显示装置的密封防水性能具有更高的要求。
传统技术对显示装置等的壳体进行密封防水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种方式:1、在显示屏上设置防水罩等具有防水功能的额外部件(如专利文献CN217279942U);2、将显示装置的壳体上的所有缝隙采用密封胶进行灌胶,以对显示屏内的电子元器件起到密封防水作用(如专利文献CN217384567U)。上述两种方式均存在如下明显的缺点:第一种方式需要采用额外部件附着在显示装置上进行密封防水,会提高显示屏的制造成本和制造难度,并且还会增大显示屏的空间占有体积;第二种方式将显示屏的外壳完全进行密封灌胶处理,这样就不便于在日后使用过程中对显示装置的壳体进行拆装,给日后的显示屏的维修和升级带来极大的不便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第一目的旨在提供一种密封壳体,密封性能高且便于拆装。本实用新型第一目的由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密封壳体,包括彼此对合的前壳体和后壳体,前壳体包括面板及面板四周边缘向后延伸形成的前壳体周向围板,后壳体包括背板及背板四周边缘向前延伸形成的后壳体周向围板;前壳体周向围板和后壳体周向围板各自具有彼此对合的对合端面,前壳体周向围板和后壳体周向围板各自的对合端面对应设置有能够彼此嵌合的周向延续凸起和周向延续凹槽;所述周向延续凹槽内预设有可形变密封条,所述可形变密封条受所述周向延续凸起嵌合挤压而密封所述周向延续凹槽和周向延续凸起之间的缝隙。
优选地,所述面板和背板各自内壁上对应设置有对合定位机构。
优选地,所述对合定位机构为彼此能够嵌合的定位插杆和定位插槽。
优选地,所述前壳体周向围板和后壳体周向围板各自的对合端面之间设置有缓冲间隙。
优选地,所述前壳体周向围板的对合端面由内至外包括第一至第四的四个对合区,第一对合区和第三对合区在对合方向上高度持平,所述周向延续凸起突出地形成于第二对合区,第四对合区在对合方向上的高度低于第三对合区;所述后壳体周向围板的对合端面由内至外包括第一至第三的三个对合部,第一对合部和第三对合部在对合方向上高度持平,所述周向延续凹槽凹陷地形成于第二对合部;前壳体周向围板和后壳体周向围板各自的对合端面彼此对合时,第一对合区和第一对合部对位抵接、第三对合区和第三对合部对位抵接、第二对合区上的所述周向延续凸起嵌入第二对合部上的所述周向延续凹槽内,第四对合区与第三对合部之间形成所述缓冲间隙。
上述技术方案的密封壳体,其有益效果包括:在前壳体周向围板和后壳体周向围板各自的对合端面上对应设置有能够彼此嵌合的周向延续凸起和周向延续凹槽,实现端面之间的嵌合配合;进而通过在周向延续凹槽内预设可形变密封条,使得嵌合时,可形变密封条受周向延续凸起挤压而密封周向延续凹槽和周向延续凸起之间的缝隙,以简便的结构实现了壳体的高密封,且拆装都很简便。
本实用新型第二目的旨在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密封性能高且便于维护。本实用新型第二目的由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壳体、设置于壳体上的显示屏、及设置于壳体内的显示驱动组件,所述壳体采用上文所述的密封壳体,所述前壳体的所述面板上开设有显示屏装配口,所述显示屏外周通过密封圈密封地镶嵌于所述显示屏装配口。
优选地,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报警指示灯,与所述显示驱动组件电控连接;所述前壳体周向围板上开设有指示灯装配口,所述报警指示灯外周通过密封圈密封地镶嵌于所述指示灯装配口。
上述技术方案的显示装置,其有益效果包括:由于该显示装置采用了上文所述的密封壳体,使得该显示装置也具有密封性能高且拆装便捷的特点,这样不仅防尘防水,保障了壳体内显示驱动组件的电子元器件的运行安全性,还更便于拆开壳体进行检修维护及维护后的再次组装。
本实用新型第三目的旨在提供一种血液净化设备,具有更稳定耐用的显示装置。本实用新型第三目的由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血液净化设备,包括血液净化主体装置及与所述血液净化主体装置电控连接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采用上文所述的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通过一转接组件与所述血液净化主体装置机械连接。
优选地,设所述血液净化主体装置的左右向为X轴、上下向为Y轴,所述转接组件将所述显示装置相对活动地连接于所述血液净化主体装置上,所述相对活动包括:所述显示装置相对所述X轴翻转,及或所述显示装置相对所述Y轴翻转。
优选地,所述转接组件包括第一插接件和第二插接件,所述背板下部设置有横向插孔,所述血液净化主体装置的外壳上端设置有纵向插孔;所述第一插接件为“L”型,所述第一插接件一端与所述横向插孔插接配合,所述第一插接件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插接件的上端插接配合,所述第二插接件的下端与所述纵向插孔插接配合,且上述三处插接配合中,至少一个为可相对转动的插接配合。
优选地,所述第二插接件的下端设置有供插入所述纵向插孔内的插接管,第二插接件上在插接管上方的外围设置有第一对接部,第一对接部的端面上设置有外侧高内侧低的第一台阶面;所述纵向插孔的孔壁顶端设置有第二对接部,第二对接部的端面上设置有外侧低内侧高的第二台阶面;所述第一台阶面和第二台阶面对接配合。
优选地,所述第二插接件上在所述第一对接部上方的外围设置有挡水凸缘。
上述技术方案的血液净化设备,其有益效果包括:其显示装置具有密封性能高、拆装便捷、便于维护的特点,能够适应血液净化设备的使用环境,更稳定耐用。此外,上述技术方案中还通过转接组件的一些特定的结构设计,使得血液净化设备的显示装置在使用中可以灵活调整观察角度,同时保证转接组件也具有较好的防水性能。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前壳体的内侧视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后壳体的内侧视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壳体的主视图。
附图4为图3中A-A向的剖面图。
附图5为图4中S区域的放大图。
附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前壳体上设置报警指示灯的分解图。
附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前壳体和后壳体打开时的示意图。
附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血液净化设备的结构示意。
附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血液净化设备的血液净化主体装置的外壳的结构图。
附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血液净化设备的血液净化主体装置的外壳的纵向插孔处的纵向剖面图。
附图11为图10中Q区域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为了便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中结合附图对方位进行定义,这些方位的定义旨在便于清楚地描述相对的位置关系,并不用于对产品或装置在生产、使用、销售等过程中实际方位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区分描述的目的,不应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再者,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多个是指两个及以上,且满足本领域的常规设置和必要设置的数目。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装连接,或一体成型;两者的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结合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密封壳体100,该密封壳体100包括彼此对合的前壳体10和后壳体20,前壳体10包括面板11及面板11四周边缘向后延伸形成的前壳体周向围板12,后壳体20包括背板21及背板21四周边缘向前延伸形成的后壳体周向围板22。本实施例中,密封壳体100为方形,因此,前壳体周向围板12由上下左右四个侧围板围合而成;同样地,后壳体周向围板22也是由上下左右四个侧围板围合而成。
本实施例中,前壳体10和后壳体20的对合是通过前壳体周向围板12和后壳体周向围板22彼此的端面对合而实现。也就是说,前壳体周向围板12和后壳体周向围板22各自具有彼此对合的对合端面,且对合端面上设置有彼此配合的对合机构。具体地,前壳体周向围板12的对合端面上设置有周向延续凸起121(结合图5),后壳体周向围板22的对合端面上设置有周向延续凹槽221(结合图5),前壳体周向围板12和后壳体周向围板22彼此对合时,周向延续凸起121嵌入周向延续凹槽221。可以理解的是,也可以是在前壳体周向围板12的对合端面上设置周向延续凹槽221,后壳体周向围板22的对合端面上设置周向延续凸起121,这种替代方式可以达到同样的对合效果。也就是说,只要在前壳体周向围板12和后壳体周向围板22各自的对合端面对应设置有能够彼此嵌合的周向延续凸起和周向延续凹槽即可。
结合图5所示,为了保证对合后的密封效果,周向延续凹槽221内预设有可形变密封条101,当周向延续凸起121嵌入周向延续凹槽221,可形变密封条101受周向延续凸起121的挤压而密封周向延续凹槽221和周向延续凸起121之间的缝隙。上述技术方案以简便的结构实现了壳体的高密封,且拆装都很简便。
继续参见图1及图2,前壳体10的面板11和后壳体20的背板21各自内壁上对应设置有对合定位机构,用于前壳体10和后壳体20的对合时进行准确快速对位。具体地,对合定位机构包括面板11内壁上设置的定位插杆111及背板21内壁上对应位置处设置的定位插槽211,前壳体10和后壳体20的对合时,定位插杆111嵌入定位插槽211内。可以理解的是,定位插杆111和定位插槽211的位置可以互换;而且,定位插杆111和定位插槽211只要彼此对位即可,具体位置可以灵活设置,不限于图1、图2中的顶端位置。
本实施例中,为了能够给对合后的前壳体10和后壳体20之间提供膨胀预留空间,前壳体周向围板12和后壳体周向围板22各自的对合端面之间设置有缓冲间隙。具体地,参见图5所示,前壳体周向围板12的对合端面由内至外(即前壳体周向围板12的内壁至外壁方向)包括第一对合区125、第二对合区126、第三对合区127及第四对合区128,第一对合区125和第三对合区127在对合方向上高度持平,周向延续凸起121突出地形成于第二对合区126,第四对合区128在对合方向上的高度低于第三对合区127;此外,后壳体周向围板22的对合端面由内至外(即后壳体周向围板22的内壁至外壁方向)包括第一对合部225、第二对合部226即第三对合部227,第一对合部225和第三对合部227在对合方向上高度持平,周向延续凹槽221凹陷地形成于第二对合部226。前壳体周向围板12和后壳体周向围板22各自的对合端面彼此对合时,第一对合区125和第一对合部225对位抵接、第三对合区127和第三对合部227对位抵接、第二对合区126上的周向延续凸起121嵌入第二对合部226上的周向延续凹槽221内,第四对合区128与第三对合部227之间形成所述缓冲间隙109。
继续参见图4,面板11和背板21之间设置有转轴连接机构108,该转轴连接机构108设置于前壳体周向围板12和后壳体周向围板22各自的下侧围板的内侧边缘处。当用户打开前壳体10和后壳体20时,前壳体10通过该转轴连接机构108进行绕轴转动,以使得该转轴连接机构108和后壳体20之间呈现一定的夹角(参见图7所示)。需要说明的是,转轴连接机构108并非本实用新型的必要技术特征,因此此处就不进行详细描述。
结合图3所示,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文所述的密封壳体100,还包括显示屏30及显示驱动组件。结合图1所示,密封壳体100的前壳体10的面板11上开设有显示屏装配口103,显示屏30外周通过密封圈密封地镶嵌于显示屏装配口103。显示驱动组件(图中未示)设置于密封壳体100内,并与显示屏30电控连接。
结合图4及图6所示,上文所述的显示装置还包括报警指示灯40,与所述显示驱动组件电控连接;前壳体周向围板12上开设有指示灯装配口104,报警指示灯40外周通过硅胶密封圈41密封地镶嵌于指示灯装配口104。
上述技术方案的显示装置,由于采用了上文所述的密封壳体,使得该显示装置也具有密封性能高且拆装便捷的特点,这样不仅防尘防水,保障了壳体内显示驱动组件的电子元器件的运行安全性,还更便于拆开壳体进行检修维护及维护后的再次组装。
结合图8所示,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血液净化设备,包括血液净化主体装置50及与血液净化主体装置50电控连接的显示装置,显示装置采用上文所述的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通过一转接组件60与血液净化主体装置50机械连接。
本实施例通过转接组件的一些特定的结构设计,使得血液净化设备的显示装置在使用中可以灵活调整观察角度。其中,设血液净化主体装置50的左右向为X轴、上下向为Y轴,转接组件60将所述显示装置相对活动地连接于所述血液净化主体装置上,所述相对活动包括:显示装置相对所述X轴翻转,及或所述显示装置相对所述Y轴翻转。具体地,结合图7至图11所示,转接组件60包括第一插接件61和第二插接件62,密封壳体100的背板21的下部设置有横向插孔106(结合图4所示),血液净化主体装置50的外壳51上端设置有纵向插孔107。第一插接件61为“L”型,其一端与所述横向插孔106插接配合,另一端与第二插接件62的上端插接配合,第二插接件的下端与所述纵向插孔107插接配合,且上述三处插接配合中,至少一个为可相对转动的插接配合。
结合图11所示,第二插接件62的下端设置有供插入所述纵向插孔107内的插接管621,第二插接件62上在插接管621上方的外围设置有第一对接部622,第一对接部622的端面上设置有外侧高内侧低的第一台阶面;所述纵向插孔107的孔壁顶端设置有第二对接部1072,第二对接部1072的端面上设置有外侧低内侧高的第二台阶面;所述第一台阶面和第二台阶面对接配合。通过端面以“阶梯状”的形式进行安装,当第一对接部622的外壁存在水滴流下时,由于“阶梯状”的安装形式存在位置差,就使得第一对接部622的外壁上的水滴不会流入到第一对接部622的端面与纵向插孔107的端面之间的缝隙,以对插接管621的内部起到了密封防水的效果。此外,第二插接件62上在所述第一对接部622上方的外围设置有挡水凸缘623,当挡水凸缘623上有水时,会直接向下滴,这样保证转接组件也具有较好的防水性能。
另外,所述转接组件具有首尾贯通的内部通道,所述血液净化主体装置与所示显示装置之间电控连接的线路穿设于所述内部通道。
以上实施例仅为充分公开而非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创作主旨、无需经过创造性劳动即可得到的等效技术特征的替换,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揭露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密封壳体,包括彼此对合的前壳体和后壳体,前壳体包括面板及面板四周边缘向后延伸形成的前壳体周向围板,后壳体包括背板及背板四周边缘向前延伸形成的后壳体周向围板;其特征在于:前壳体周向围板和后壳体周向围板各自具有彼此对合的对合端面,前壳体周向围板和后壳体周向围板各自的对合端面对应设置有能够彼此嵌合的周向延续凸起和周向延续凹槽;所述周向延续凹槽内预设有可形变密封条,所述可形变密封条受所述周向延续凸起嵌合挤压而密封所述周向延续凹槽和周向延续凸起之间的缝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和背板各自内壁上对应设置有对合定位机构;
其中,所述对合定位机构为彼此能够嵌合的定位插杆和定位插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壳体周向围板和后壳体周向围板各自的对合端面之间设置有缓冲间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密封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壳体周向围板的对合端面由内至外包括第一至第四的四个对合区,第一对合区和第三对合区在对合方向上高度持平,所述周向延续凸起突出地形成于第二对合区,第四对合区在对合方向上的高度低于第三对合区;所述后壳体周向围板的对合端面由内至外包括第一至第三的三个对合部,第一对合部和第三对合部在对合方向上高度持平,所述周向延续凹槽凹陷地形成于第二对合部;前壳体周向围板和后壳体周向围板各自的对合端面彼此对合时,第一对合区和第一对合部对位抵接、第三对合区和第三对合部对位抵接、第二对合区上的所述周向延续凸起嵌入第二对合部上的所述周向延续凹槽内,第四对合区与第三对合部之间形成所述缓冲间隙。
5.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壳体、设置于壳体上的显示屏、及设置于壳体内的显示驱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采用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密封壳体,所述前壳体的所述面板上开设有显示屏装配口,所述显示屏外周通过密封圈密封地镶嵌于所述显示屏装配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报警指示灯,与所述显示驱动组件电控连接;所述前壳体周向围板上开设有指示灯装配口,所述报警指示灯外周通过密封圈密封地镶嵌于所述指示灯装配口。
7.一种血液净化设备,包括血液净化主体装置及与所述血液净化主体装置电控连接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采用权利要求5-6任意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通过一转接组件与所述血液净化主体装置机械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血液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设所述血液净化主体装置的左右向为X轴、上下向为Y轴,所述转接组件将所述显示装置相对活动地连接于所述血液净化主体装置上,所述相对活动包括:所述显示装置相对所述X轴翻转,及或所述显示装置相对所述Y轴翻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血液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组件包括第一插接件和第二插接件,所述背板下部设置有横向插孔,所述血液净化主体装置的外壳上端设置有纵向插孔;所述第一插接件为“L”型,所述第一插接件一端与所述横向插孔插接配合,所述第一插接件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插接件的上端插接配合,所述第二插接件的下端与所述纵向插孔插接配合,且上述三处插接配合中,至少一个为可相对转动的插接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血液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插接件的下端设置有供插入所述纵向插孔内的插接管,第二插接件上在插接管上方的外围设置有第一对接部,第一对接部的端面上设置有外侧高内侧低的第一台阶面;所述纵向插孔的孔壁顶端设置有第二对接部,第二对接部的端面上设置有外侧低内侧高的第二台阶面;所述第一台阶面和第二台阶面对接配合;
其中,所述第二插接件上在所述第一对接部上方的外围设置有挡水凸缘。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231366.4U CN219421338U (zh) | 2023-02-15 | 2023-02-15 | 密封壳体、显示装置及血液净化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231366.4U CN219421338U (zh) | 2023-02-15 | 2023-02-15 | 密封壳体、显示装置及血液净化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421338U true CN219421338U (zh) | 2023-07-25 |
Family
ID=872350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0231366.4U Active CN219421338U (zh) | 2023-02-15 | 2023-02-15 | 密封壳体、显示装置及血液净化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421338U (zh) |
-
2023
- 2023-02-15 CN CN202320231366.4U patent/CN219421338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2061292B1 (en) | Electronic control apparatus | |
CN107926131B (zh) | 机械外壳和连接器 | |
CN219421338U (zh) | 密封壳体、显示装置及血液净化设备 | |
CN107405047A (zh) | 管路控制装置 | |
CN111146619A (zh) | 一种电子设备和母座连接器 | |
CN112628277B (zh) | 电子设备 | |
CN218783209U (zh) | 一种bdu箱体、bdu及电池包 | |
CN110600917A (zh) | 插头及连接器 | |
CN112821129A (zh) | 背板连接器组件及背板连接器用密封组件 | |
CN217881254U (zh) | 电子设备 | |
CN218897384U (zh) | 驱动壳体及水池机器人 | |
CN101325316A (zh) | 具有密封结构的操作面板 | |
CN212302453U (zh) | 一种紧凑型密封触摸屏 | |
CN112114469B (zh) | 补光灯模组和摄像机 | |
CN117270203A (zh) | 增强现实眼镜 | |
CN208982800U (zh) | 一种线缆密封结构及直线驱动器 | |
CN221332490U (zh) | 一种美容仪 | |
CN220342736U (zh) | 一种液压控制组合用屏蔽机箱 | |
JP2018048606A (ja) | ポンプシステム | |
CN219250099U (zh) | 内窥镜主机和内窥镜系统 | |
CN118393801B (zh) | 一种防水耐辐照3d相机 | |
CN218471205U (zh) | 边框组件及智能交互平板 | |
CN219981184U (zh) | 一种防水防尘控制器 | |
CN219760977U (zh) | 一种具有防护性能的滤波器组件 | |
CN219628131U (zh) | 高防护型三维扫描仪器外壳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