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414947U - 取暖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取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414947U
CN219414947U CN202320512281.3U CN202320512281U CN219414947U CN 219414947 U CN219414947 U CN 219414947U CN 202320512281 U CN202320512281 U CN 202320512281U CN 219414947 U CN219414947 U CN 2194149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assembly
air guide
heating
tr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51228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伟华
谢茂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Oribo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Orib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Oribo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Orib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512281.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41494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4149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41494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irect Air Heating By Heater Or Combustion Ga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取暖装置,其包括加热组件、设置于所述加热组件的两相对侧用于将外部气流导至所述加热组件的第一导风风道、以及第二导风风道;所述第一导风风道包括朝向所述加热组件设置的第一端;所述第二导风风道包括朝向所述加热组件设置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相对设置。该取暖装置通过在加热组件的两相对侧设置第一导风风道以及第二导风风道,并将第一导风风道的第一端朝向加热组件设置,第二导风风道的第二端朝向加热组件设置,且将第一端与第二端相对设置,进而可共用一加热组件,从而降低制造成本。

Description

取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取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取暖装置。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的取暖装置,尤其是浴室取暖装置,其工作原理是利用电机带动风轮旋转产生气流,利用PTC(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发热来取暖,现有取暖装置对室内空气进行循环加热时的两组导风风道的出口端均是错位设置的,一般需要采用两个加热组件,进而会增加制造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取暖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取暖装置,包括加热组件、设置于所述加热组件的两相对侧用于将外部气流导至所述加热组件的第一导风风道、以及第二导风风道;所述第一导风风道包括朝向所述加热组件设置的第一端;所述第二导风风道包括朝向所述加热组件设置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相对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风风道与所述第二导风风道沿所述加热组件的中线对称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取暖装置还包括与外部连通的通气口,所述第一导风风道与所述第二导风风道均与所述通气口连通;
所述通气口的中心位于所述加热组件的中线的延长线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取暖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导风风道中的第一导风组件、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导风风道中的第二导风组件;
所述第一导风组件和所述第二导风组件沿所述加热组件的中线对称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风组件包括第一风轮;
和/或,所述第二导风组件包括第二风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取暖装置还包括出风组件,所述出风组件包括第一盘体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盘体上的第二盘体;
所述第一盘体与所述第二盘体之间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第一盘体和所述第二盘体之间的间隙分隔为第一腔体以及第二腔体;
所述第一腔体与所述第一导风风道连通,所述第二腔体与所述第二导风风道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出风组件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二盘体沿边上的第一组出风口以及第二组出风口;所述第一组出风口和所述第二组出风口沿所述第一盘体的周向依次设置;
所述第一组出风口与所述第一腔体连通;
所述第二组出风口与所述第二腔体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组出风口包括至少一个呈弧形的第一出风口;
和/或,所述第二组出风口包括至少一个呈弧形的第二出风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出风口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出风口沿所述第二盘体的周向并列设置,且呈葵花形或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出风口错位设置;
和/或,所述第二出风口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出风口沿所述第二盘体的周向并列设置,且呈葵花形或相邻两个所述第二出风口错位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取暖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出风组件两相对侧的两个照明组件。
实施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取暖装置通过在加热组件的两相对侧设置第一导风风道以及第二导风风道,并将第一导风风道的第一端朝向加热组件设置,第二导风风道的第二端朝向加热组件设置,且将第一端与第二端相对设置,进而可共用一个加热组件,节约制造成本,并且保证用户的体验感。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取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取暖装置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取暖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所示取暖装置的出风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所示取暖装置的出风组件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6是图5所示取暖装置的出风组件的第二盘体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10、主机;11、箱体;110、收容腔;111、第一挡板;112、第二挡板;113、通气口;12、盖板;121、通孔;13、底盖;20、面板组件;21、盖体;211、安装通孔;22、照明组件;30、加热组件;31、底座;32、加热片;40、导风风道;41、第一导风风道;42、第二导风风道;50、第一导风组件;60、第二导风组件;70、出风组件;71、第一盘体;72、第二盘体;7211、容置腔;73、罩体;74、第一腔体;75、第二腔体;721、本体;722、环状体;723、隔板;724、第一出风口;725、第二出风口;80、时间显示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上”、“下”、“左”、“右”、“纵”、“横”、“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方案,而不是指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安装”、“相连”、“连接”、“固定”、“设置”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当一个元件被称为在另一元件“上”或“下”时,该元件能够“直接地”或“间接地”位于另一元件之上,或者也可能存在一个或更多个居间元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方案,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取暖装置的一些优选实施例,该取暖装置可安装于浴室,在用户使用浴室时,可吹出暖气供用户取暖。该取暖装置具有出风风量大,用户体验感高的优点。
如图2至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取暖装置包括主机10、面板组件20、加热组件30、导风风道40、第一导风组件50、第二导风组件60以及出风组件70。主机10用于收容第一导风组件50以及第二导风组件60,且内侧可形成导风风道40。该面板组件20设置于主机10上,用于供出风组件50安装。加热组件30设置于该主机10上,用于加热从外部导入的气流使其形成暖风。该导风风道40形成于主机10中,用于将外部气流导至加热组件30,在一些实施例中,导风风道40可以为两个。该第一导风组件50设置于一导风风道40中,用于将气流导至加热组件30。第二导风组件60设置于另一导风风道40中,用于将气流导至加热组件30。
在一些实施例中,主机10包括箱体11、盖板12、底盖13。具体地,箱体11大致呈长方体状,且为敞口结构,内侧形成收容腔110,该收容腔110用于收容导风组件40。可以理解地,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箱体11不限于呈长方体状,可以正方体状、圆柱状或者其他形状。该箱体11的收容腔110中设置有第一挡风板111以及第二挡风板112;该第一挡风板111可以为至少一个,第二挡风板112可以为至少一个,第一挡风板111可通过弯折界定出一个大致呈弧形的第一导风风道41,第二挡风板112可通过弯折界定出一个大致呈弧形的第二导风风道42。该主机10上设置有通气口113,具体地,该通气口113居中设置于箱体11的一侧壁上,并与第一导风风道41以及第二导风风道42均连通,用于换气或者进气。通过将第一导风风道41以及第二导风风道42对称设置,并均与通气口113连通,进而使得第一导风组件50、第二导风组件60可以同时换气,增加空气的流程,提高用户体验。具体地,该通气口113的中心可位于加热组件30的中线的延长线上。该盖板12盖于该箱体11的开口,用于承载面板组件20。该盖板12上设置有两个圆形的通孔121,两个通孔121分别与第一导风组件50以及第二导风组件60对应设置,以供气流输入。底盖13设置于该箱体11的底部,起到支撑箱体11的作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面板组件20包括盖体21以及照明组件22。该盖体21设置于盖板12上。该盖体21上设置有安装通孔211,该安装通孔211居中设置,用于供出风组件70安装。该照明组件22设置于盖体21相背于盖板12的一侧。该照明组件22为两个,该两个照明组件22分别位于出风组件70的两相对侧。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照明组件22可以为LED面板灯。可以理解地,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该照明组件22不限于为两个,且不限于为LED面板灯。通过设置照明组件22使得取暖装置不仅仅可用于取暖,还可用于照明,形成二合一的结构,以节省用户安装空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加热组件30居中设置于该箱体11中。在本实施例中,加热组件30包括底座31以及设置于该底座31上的加热片32。该底座31呈长方体状,内侧形成有收容槽,用于收容加热片32。在本实施例中,加热片32可以为PTC加热片。当然,可以理解地,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加热组件30不限于包括加热片32。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导风风道40包括第一导风风道41、以及第二导风风道42,第一导风风道41以及第二导风风道42分别设置于加热组件30的两相对侧,第一导风风道41以及第二导风风道42独立设置且均与通气口113连通。第一导风风道41以及第二导风风道42均可将外部气流导至加热组件30。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导风风道41和第二导风风道42可沿加热组件30的中线对称设置,且大致呈弧状。第一导风风道41包括第一端411以及第三端412;该第二导风风道42包括第二端421以及第四端422;其中第一端411以及第二端421均朝向加热组件30设置,且第一端411以及第二端421相对设置,具体地,第一端411以及第二端421可沿加热组件30的中线对称设置,进而可共用一加热组件30,从而降低制造成本。该第一端411以及第二端421均为导风出口端。该第三端412以及第四端422可沿加热组件30的中线对称设置,并均与通气口113连通,可实现第一导风组件50以及第二导风组件60同时进行换气。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导风组件50设置于第一导风风道41中,第一导风组件50可包括第一风轮以及第一驱动件,该第一驱动件为驱动电机,第一驱动件的输出轴可与第一风轮连接,用于驱动第一风轮转动,第一风轮可以为涡轮,通过转动将第一导风风道41中的风导至加热组件30,且可将加热后形成的暖风导至第一端411。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导风组件60设置于第二导风风道42中,第二导风组件60可包括第二风轮以及第二驱动件,该第二驱动件为驱动电机,第二驱动件的输出轴可与第二风轮连接,用于驱动第二风轮转动,第二风轮可以为涡轮,通过转动将第二导风风道42中的风导至加热组件30,且可将加热后形成的暖风导至第二端421。
如图4至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该出风组件70居中设置于面板组件20上,具体安装于面板组件20的安装通孔211中,并位于两个照明组件22之间。该出风组件70包括第一盘体71、第二盘体72、以及罩体73。第一盘体71以及第二盘体72的横截面大致呈圆形,且第一盘体71以及第二盘体72可同轴设置,并且可通过设置一些连接结构可拆卸连接,该连接结构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为螺接结构或者卡接结构。第一盘体71的径向尺寸与第二盘体72的径向尺寸大致相当,也即第一盘体71与第二盘体72装配后二者可紧密配合。第二盘体72可部分嵌入第一盘体71设置,并且第二盘体72与第一盘体71之间留设有空间。该罩体73设置于第二盘体72上,与第二盘体72同轴设置,用于盖合第二盘体72。
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二盘体72包括本体721、环状体722、以及隔板723。该本体721内侧凹陷形成容置腔7211。该容置腔7211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可用于收容照明组件。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容置腔7211也可省去。本体721的径向尺寸小于第一盘体71的径向尺寸。该环状体722设置于本体721的外周,其内径大于本体721的外径,该环状体722可与本体721为一体成型结构。该环状体722与本体721之间的间隙可形成出风口。在本实施例中,环状体722与本体721的开口边缘在轴向上错位设置,具体地,该环状体722可低于本体721的开口边缘设置。隔板723设置于该第二盘体72以及第一盘体71之间,具体地,该隔板723设置于该第二盘体72的底壁,且沿第二盘体72的径向延伸,并朝第一盘体71凸出。该隔板723可用于将第一盘体71以及第二盘体72之间的空间分隔为第一腔体74以及第二腔体75。第一腔体74以及第二腔体75独立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该取暖装置还包括第一出风口724以及第二出风口725,该第一出风口724和第二出风口725均设置于罩体73的外周,且第一出风口724以及第二出风口725独立设置,也即不相互连通。具体地,该第一出风口724以及第二出风口725位于该第二盘体72的本体721以及环状体722之间。该第一出风口724以及第二出风口725均呈弧状。
第一出风口724为多个,多个第一出风口724沿罩体73的周向并排设置,占罩体73的二分之一圆周,形成第一组出风口,每一第一出风口724均与第一腔体74连通。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一第一出风口724的中心到罩体73的中心的距离可与另一第一出风口724的中点到罩体73的中心的距离相等,且多个第一出风口724围绕形成半圆弧状。可以理解地,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每一第一出风口724的中点到罩体73的中心的距离与另一第一出风口724的中点到罩体73的中心的距离不等,也即相邻的两个第一出风口724可错位设置,进而可提高出风的均匀性,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多个第一出风口724还可呈葵花形设置,进而可提高出风的均匀性。
第二出风口725为多个,多个第二出风口725沿罩体73的周向并排设置,且占罩体73的二分之一圆周,形成第二组出风口,每一第二出风口725均与第二腔体75连通。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一第二出风口725的中心到罩体73的中心的距离可与另一第二出风口725到罩体73的中心距离相等,多个第二出风口725围绕形成半圆弧状。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每一第二出风口725的中点到罩体73的中心的距离可与另一第二出风口725的中点到罩体73的中心的距离另一第二出风口725到罩体73的中心的距离不等,也即相邻的两个第一出风口724可错位设置。可以理解地,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多个第二出风口725也可呈葵花心设置,进而可提高出风的均匀性。
当然,可以理解地,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出风口724以及第二出风口725不限于呈弧状。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出风口724和/或第二出风口725也可以为一个,不限于为多个。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取暖装置还包括时间显示装置80,该时间显示装置80可设置于该罩体73的中线的延长线上,具体地,可位于箱体11的长边的中点延长线上。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时间显示装置80可以为液晶显示屏,当然,可以理解地,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时间显示装置80不限于为液晶显示屏。
可以理解的,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可以对上述技术特点进行自由组合,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凡跟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所做的等同变换与修饰,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涵盖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取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加热组件、设置于所述加热组件的两相对侧用于将外部气流导至所述加热组件的第一导风风道、以及第二导风风道;所述第一导风风道包括朝向所述加热组件设置的第一端;所述第二导风风道包括朝向所述加热组件设置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相对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风风道与所述第二导风风道沿所述加热组件的中线对称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暖装置还包括与外部连通的通气口,所述第一导风风道与所述第二导风风道均与所述通气口连通;
所述通气口的中心位于所述加热组件的中线的延长线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暖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导风风道中的第一导风组件、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导风风道中的第二导风组件;
所述第一导风组件和所述第二导风组件沿所述加热组件的中线对称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取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风组件包括第一风轮;
和/或,所述第二导风组件包括第二风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暖装置还包括出风组件,所述出风组件包括第一盘体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盘体上的第二盘体;
所述第一盘体与所述第二盘体之间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第一盘体和所述第二盘体之间的间隙分隔为第一腔体以及第二腔体;
所述第一腔体与所述第一导风风道连通,所述第二腔体与所述第二导风风道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取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组件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二盘体沿边上的第一组出风口以及第二组出风口;所述第一组出风口和所述第二组出风口沿所述第一盘体的周向依次设置;
所述第一组出风口与所述第一腔体连通;
所述第二组出风口与所述第二腔体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取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出风口包括至少一个呈弧形的第一出风口;
和/或,所述第二组出风口包括至少一个呈弧形的第二出风口。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取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风口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出风口沿所述第二盘体的周向并列设置,且呈葵花形或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出风口错位设置;
和/或,所述第二出风口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出风口沿所述第二盘体的周向并列设置,且呈葵花形或相邻两个所述第二出风口错位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取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暖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出风组件两相对侧的两个照明组件。
CN202320512281.3U 2023-03-09 2023-03-09 取暖装置 Active CN2194149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512281.3U CN219414947U (zh) 2023-03-09 2023-03-09 取暖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512281.3U CN219414947U (zh) 2023-03-09 2023-03-09 取暖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414947U true CN219414947U (zh) 2023-07-25

Family

ID=872405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512281.3U Active CN219414947U (zh) 2023-03-09 2023-03-09 取暖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41494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22547188A (ja) ヘアドライヤ
CN108800315A (zh) 空调器
CN219414947U (zh) 取暖装置
CN205842853U (zh) 落地式空调器
CN208059215U (zh) 风机组件和空调器
CN219494217U (zh) 取暖装置
CN105588205A (zh) 一种风管机
CN111306756B (zh) 风道组件及空气调节设备
CN111306757B (zh) 风道组件及空气调节设备
CN109386869B (zh) 多风道供风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取暖器
CN111306755B (zh) 风道组件及空气调节设备
CN212870154U (zh) 用于实验室机房的自助温控系统
CN108397814B (zh) 可旋转的发热体组件及取暖器
CN218154411U (zh) 取暖器
CN208059101U (zh) 空调器
CN219090861U (zh) 理疗出风装置
CN217907317U (zh) 一种蒸烤箱
CN105650012A (zh) 可灵活组配的风机类设备的集成化机芯装置
CN220624171U (zh) 出风部件和风暖设备
CN217331443U (zh) 一种热电偶检定炉温场调节装置及热电偶检定炉
CN214307285U (zh) 取暖器
CN219109224U (zh) 热风组件和烹饪器具
CN219813411U (zh) 一种具有回路散热风道的电吹风
CN218442493U (zh) 环形出风的取暖器
CN216521941U (zh) 电暖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