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409595U - 一种半冲切双层保护膜 - Google Patents
一种半冲切双层保护膜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409595U CN219409595U CN202320646677.7U CN202320646677U CN219409595U CN 219409595 U CN219409595 U CN 219409595U CN 202320646677 U CN202320646677 U CN 202320646677U CN 219409595 U CN219409595 U CN 21940959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rotective film
- film
- ink
- adhesive layer
- area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半冲切双层保护膜,包括用于贴附在盖板背面油墨区上的油墨区保护膜,所述油墨区保护膜的形状为“口”字型,所述油墨区保护膜的上表面设置有同等面积的第一粘性层,所述第一粘性层的另一面设置有承载膜,所述油墨区保护膜的下表面设置有同等面积的第二粘性层,所述第二粘性层的另一面设置有离型膜。提供一种半冲切双层保护膜,油墨区保护膜的形状为“口”字型,同时其尺寸比盖板油墨区外扩0.1mm,能够与盖板视区贴膜分开,且不沾边,能够最大限度保护盖板油墨与视区的缝隙,油墨区保护膜上下粘附的粘结层均与盖板视区无粘性,即使撕离盖板视区的保护膜撕离并不会影响油墨区的保护膜,本设计结构简单,有效的保护盖板上的油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载盖板贴膜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了一种半冲切双层保护膜。
背景技术
保护膜贴敷于各种制品的表面上,这样可以有效地起到保护作用,使物品在储藏、运输和加工过程中不被弄脏和划伤,盖板由一块玻璃和玻璃表面丝印油墨组成的,车载盖板尺寸较大,部分产品的油墨区域相对也较大,所以,现阶段贴膜方式中,盖板视区与油墨区均贴上一面全膜,撕开盖板贴膜即使等于撕开油墨区的贴膜,于是盖板视区与盖板上油墨区裸露,所以油墨区会经常性会受一些外来因素,如设备、流水线等划伤、透光,造成一定的不良。
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12211554U)公开了一种FPC保护膜稳定性贴合结构,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保护膜、承载膜和开窗,所述承载膜压合在所述保护膜上,所述承载膜的上部设有开窗,所述保护膜和承载膜用于一起贴合于柔性线路板上,所述承载膜的侧边固定设置有用于方便操作人员撕除承载膜的易撕件;本实用新型具有方便操作人员将承载膜从保护膜上撕除的优点。
然而,本发明人具体实施此装置时,发现存在以下缺陷:撕开此盖板视区保护膜的时候,容易将油墨区上的保护膜撕离,导致盖板油墨经常性会受到损害,导致不良品。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半冲切双层保护膜,油墨区保护膜的形状为“口”字型,同时其尺寸比盖板油墨区外扩0.1mm,能够与盖板视区贴膜分开,且不沾边,能够最大限度保护盖板油墨与视区的缝隙。油墨区保护膜上下粘附的粘结层均与盖板视区无粘性,即使撕离盖板视区的保护膜撕离并不会影响油墨区的保护膜,本设计结构简单,有效的保护盖板上的油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所述的技术方案:
一种半冲切双层保护膜。
所述半冲切双层保护膜具体包括:
用于贴附在盖板背面油墨区上的油墨区保护膜,所述油墨区保护膜的形状为“口”字型,所述油墨区保护膜的上表面设置有同等面积的第一粘性层,所述第一粘性层的另一面设置有承载膜,所述油墨区保护膜的下表面设置有同等面积的第二粘性层,所述第二粘性层的另一面设置有离型膜。
通过上述结构设计,承载膜的制作材料是较硬的PET,其与油墨区保护膜外围尺寸一样大,离型膜双面都没有粘性,用于与显示屏贴合前剥离整张承载膜,第一粘性层与第二粘性层粘性面积与油墨区保护膜面积结构一样,与盖板视区无粘性,只粘附在保护膜表面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的半冲切双层保护膜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油墨区保护膜的尺寸比盖板油墨的尺寸外扩0.1mm。
通过上述结构设计,油墨区保护膜的尺寸比盖板油墨区外扩0.1mm,能够与盖板视区贴膜分开,且不沾边,能够最大限度保护盖板油墨与视区的缝隙。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的半冲切双层保护膜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离型膜的尺寸比所述承载膜的尺寸上外扩0.2mm。
通过上述结构设计,离型膜,其尺寸在承载膜的尺寸上外扩0.2mm,减少油墨区保护膜与承载膜边及粘性层受损,其双面无粘性,用于附在油墨区保护膜的粘性层,对油墨区保护膜进行保护作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的半冲切双层保护膜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承载膜的边缘上任意位置设置有用于剥离所述承载膜的第一撕手柄,所述第一撕手柄与所述承载膜为一体结构。
通过上述结构设计,设有第一撕手柄由整张承载膜冲切预留一小块膜层,双面都没有粘性,用于与显示屏贴合前剥离整张承载膜。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的半冲切双层保护膜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油墨区保护膜的边缘上任意位置设置有用于剥离所述油墨区保护膜的第二撕手柄,所述第二撕手柄与所述油墨区保护膜为一体结构。
通过上述结构设计,第二撕手柄与油墨区保护膜是一体化冲切出预留的一块小尺寸保护膜,其没有粘面,用于剥离保护膜。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的半冲切双层保护膜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离型膜的厚度为85~135μm,所述离型膜用于附在所述第二粘性层的下方,其双面均无粘性。
通过上述结构设计,离型膜的厚度为85~135μm,本实用新型中所选用的是85μm厚度离型膜,可根据不同的需求,选择用其他尺寸的离型膜,离型膜的尺寸在承载膜的尺寸上外扩0.2mm,减少油墨区保护膜与承载膜边及粘性层受损,其双面无粘性,用于附在油墨区保护膜的粘性层,对油墨区保护膜进行保护作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的半冲切双层保护膜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粘性层整面设置在所述油墨区保护膜的一面,其与盖板正面视区接触的部分无粘性。
通过上述结构设计,油墨区保护膜上下粘附的粘结层均与盖板视区无粘性,即使撕离盖板视区的保护膜撕离并不会影响油墨区的保护膜,本设计结构简单,有效的保护盖板上的油墨。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的半冲切双层保护膜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粘性层采用丙烯酸树脂胶粘剂、聚氨酯树脂胶粘剂或有机硅树脂胶粘剂。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的半冲切双层保护膜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粘性层的剥离强度为5~50g/20mm。
通过上述结构设计,第一粘性层采用一层厚约22μm的抗静电聚氨酯树脂,经熟化后形成第一粘性层,第一粘性层剥离强度为10g/20mm,第一粘性层表面阻抗为112Ω。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的半冲切双层保护膜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油墨区保护膜的厚度为20μm~55μ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半冲切双层保护膜,油墨区保护膜的形状为“口”字型,同时其尺寸比盖板油墨区外扩0.1mm,能够与盖板视区贴膜分开,且不沾边,能够最大限度保护盖板油墨与视区的缝隙。油墨区保护膜上下粘附的粘结层均与盖板视区无粘性,即使撕离盖板视区的保护膜撕离并不会影响油墨区的保护膜,本设计结构简单,有效的保护盖板上的油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中的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个简单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半冲切双层保护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剖视图;
图3为图1的另一角度视图;
图4为图2的上料视图。
图中标记说明如下:
油墨区保护膜1、第一粘性层2、承载膜3、第二粘性层4、离型膜5、第一撕手柄6、第二撕手柄7、盖板油墨8、盖板9、盖板视区1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背景技术的,撕开此盖板视区10保护膜的时候,容易将油墨区上的保护膜撕离,导致盖板油墨8经常性会受到损害,导致不良品。
为了解决此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半冲切双层保护膜。
具体地,请参考图1-4,半冲切双层保护膜具体包括:
用于贴附在盖板9背面盖板油墨8上的油墨区保护膜1,油墨区保护膜1的形状为“口”字型,油墨区保护膜1的上表面设置有同等面积的第一粘性层2,第一粘性层2的另一面设置有承载膜3,油墨区保护膜1的下表面设置有同等面积的第二粘性层4,第二粘性层4的另一面设置有离型膜5。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半冲切双层保护膜,油墨区保护膜1的形状为“口”字型,同时其尺寸比盖板油墨8外扩0.1mm,能够与盖板视区10贴膜分开,且不沾边,能够最大限度保护盖板油墨8与视区的缝隙。油墨区保护膜1上下粘附的粘结层均与盖板视区10无粘性,即使撕离盖板视区10的保护膜撕离并不会影响油墨区的保护膜,本设计结构简单,有效的保护盖板9上的盖板油墨8。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和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组合。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实施例1
请参考图1-4,一种半冲切双层保护膜,其包括用于贴附在盖板9背面盖板油墨8上的油墨区保护膜1,油墨区保护膜1的形状为“口”字型,油墨区保护膜1的上表面设置有同等面积的第一粘性层2,第一粘性层2的另一面设置有承载膜3,油墨区保护膜1的下表面设置有同等面积的第二粘性层4,第二粘性层4的另一面设置有离型膜5。
通过上述结构设计,承载膜3的制作材料是较硬的PET,其与油墨区保护膜1外围尺寸一样大,离型膜5双面都没有粘性,用于与显示屏贴合前剥离整张承载膜3,第一粘性层2与第二粘性层4粘性面积与油墨区保护膜1面积结构一样,与盖板视区10无粘性,只粘附在保护膜表面上。
具体地,油墨区保护膜1的尺寸比盖板油墨8的尺寸外扩0.1mm。
通过上述结构设计,油墨区保护膜1的尺寸比盖板油墨8区外扩0.1mm,能够与盖板视区10贴膜分开,且不沾边,能够最大限度保护盖板油墨8与视区的缝隙。
具体地,离型膜5的尺寸比承载膜3的尺寸上外扩0.2mm。
通过上述结构设计,离型膜5,其尺寸在承载膜3的尺寸上外扩0.2mm,减少油墨区保护膜1与承载膜3边及粘性层受损,其双面无粘性,用于附在油墨区保护膜1的粘性层,对油墨区保护膜1进行保护作用。
具体地,承载膜3的边缘上任意位置设置有用于剥离承载膜3的第一撕手柄6,第一撕手柄6与承载膜3为一体结构。
通过上述结构设计,设有第一撕手柄6由整张承载膜3冲切预留一小块膜层,双面都没有粘性,用于与显示屏贴合前剥离整张承载膜3。
实施例2
对实施例1提供的半冲切双层保护膜进一步优化,具体地,如图1-4所示,油墨区保护膜1的边缘上任意位置设置有用于剥离油墨区保护膜1的第二撕手柄7,第二撕手柄7与油墨区保护膜1为一体结构。
通过上述结构设计,第二撕手柄7与油墨区保护膜1是一体化冲切出预留的一块小尺寸保护膜,其没有粘面,用于剥离保护膜。
实施例3
对实施例1或2提供的半冲切双层保护膜进一步优化,如图1-4所示,离型膜5的厚度为85~135μm,离型膜5用于附在第二粘性层4的下方,其双面均无粘性。
通过上述结构设计,离型膜5的厚度为85~135μm,本实用新型中所选用的是85μm厚度离型膜5,可根据不同的需求,选择用其他尺寸的离型膜5,离型膜5的尺寸在承载膜3的尺寸上外扩0.2mm,减少油墨区保护膜1与承载膜3边及粘性层受损,其双面无粘性,用于附在油墨区保护膜1的粘性层,对油墨区保护膜1进行保护作用。
具体地,第一粘性层2整面设置在油墨区保护膜1的一面,其与盖板9正面视区接触的部分无粘性。
通过上述结构设计,油墨区保护膜1上下粘附的粘结层均与盖板视区10无粘性,即使撕离盖板视区10的保护膜撕离并不会影响油墨区的保护膜,本设计结构简单,有效的保护盖板9上的油墨。
具体地,第一粘性层2采用丙烯酸树脂胶粘剂、聚氨酯树脂胶粘剂或有机硅树脂胶粘剂。
具体地,第一粘性层2的剥离强度为5~50g/20mm。
通过上述结构设计,第一粘性层2采用一层厚约22μm的抗静电聚氨酯树脂,经熟化后形成第一粘性层2,第一粘性层2剥离强度为10g/20mm,第一粘性层2表面阻抗为112Ω。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半冲切双层保护膜的使用过程如下:
将多个样品管6分别置于托板51的放置槽52内,套上限位板53对样品管6进行限位,然后将萃取柱7插入在样品管6内。将固相萃取柱架5推入底座1上的定位槽12,推至到位即可。然后按动按钮81,启动执行元件3,然后推杆31驱动压板2下压同时抵接到若干个萃取柱7的顶部,通过力的传导,将萃取柱7挤压入样品进行萃取;传感器82感应压板2下压到位后,发送信号给控制板,控制板发送指令控制执行元件3,驱动压板2上行,萃取完成。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显然,以上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而言,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具体实施方式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效替换。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做的等效结构,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在本实用新型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半冲切双层保护膜,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用于贴附在盖板背面油墨区上的油墨区保护膜(1),所述油墨区保护膜(1)的形状为“口”字型,所述油墨区保护膜(1)的上表面设置有同等面积的第一粘性层(2),所述第一粘性层(2)的另一面设置有承载膜(3),所述油墨区保护膜(1)的下表面设置有同等面积的第二粘性层(4),所述第二粘性层(4)的另一面设置有离型膜(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冲切双层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墨区保护膜(1)的尺寸比盖板油墨的尺寸外扩0.1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半冲切双层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型膜(5)的尺寸比所述承载膜(3)的尺寸上外扩0.2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半冲切双层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膜(3)的边缘上任意位置设置有用于剥离所述承载膜(3)的第一撕手柄(6),所述第一撕手柄(6)与所述承载膜(3)为一体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半冲切双层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墨区保护膜(1)的边缘上任意位置设置有用于剥离所述油墨区保护膜(1)的第二撕手柄(7),所述第二撕手柄(7)与所述油墨区保护膜(1)为一体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冲切双层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型膜(5)的厚度为85~135μm,所述离型膜(5)用于附在所述第二粘性层(4)的下方,其双面均无粘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冲切双层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粘性层(2)整面设置在所述油墨区保护膜(1)的一面,其与盖板视区接触的部分无粘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半冲切双层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粘性层(2)采用丙烯酸树脂胶粘剂、聚氨酯树脂胶粘剂或有机硅树脂胶粘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半冲切双层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粘性层(2)的剥离强度为5~50g/20m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冲切双层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墨区保护膜(1)的厚度为20μm~55μm。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646677.7U CN219409595U (zh) | 2023-03-28 | 2023-03-28 | 一种半冲切双层保护膜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646677.7U CN219409595U (zh) | 2023-03-28 | 2023-03-28 | 一种半冲切双层保护膜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409595U true CN219409595U (zh) | 2023-07-25 |
Family
ID=872424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0646677.7U Active CN219409595U (zh) | 2023-03-28 | 2023-03-28 | 一种半冲切双层保护膜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409595U (zh) |
-
2023
- 2023-03-28 CN CN202320646677.7U patent/CN219409595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2888845B2 (ja) | 剥離補助構造及びその使用法 | |
EP2439720A2 (en) | Adhesive label and method of producing the same | |
CN219409595U (zh) | 一种半冲切双层保护膜 | |
US10336048B1 (en) | Film laminator for cell phones | |
KR101495075B1 (ko) | 기능성 필름을 갖는 액정보호필름 구조체 | |
JP4707901B2 (ja) | 鑑識用粘着シート | |
JPH117246A (ja) | 感圧粘着シール | |
CN114627763A (zh) | 柔性oled显示模组及其制备方法 | |
CN217754278U (zh) | 一种快速贴膜装置 | |
CN216864070U (zh) | 一种高阻隔防紫外线高透明不干胶标贴 | |
CN219269202U (zh) | 一种掏空fpc绑定位区域的保护膜 | |
CN221008475U (zh) | 双面标签纸 | |
JP3188841B2 (ja) | 取外し易い再使用できるラベルとその製造方法 | |
CN210047174U (zh) | 一种便于粘贴且具有防起皱功能的标签标贴纸 | |
CN218675586U (zh) | 一种用于触摸屏与lcm模组贴合的泡棉结构 | |
JPS5826987Y2 (ja) | 貼着シ−ト | |
JP3164655B2 (ja) | 粘着体転写方法 | |
CN210620689U (zh) | 一种易定位铸造级航空贴膜 | |
CN215828677U (zh) | 一种抗撕裂型医用不干胶贴纸 | |
CN219029898U (zh) | 自带钢化膜和排气滑槽并能除尘的贴膜器 | |
CN219449614U (zh) | 一种保护膜组件及贴膜装置 | |
CN219861184U (zh) | 一种可排泡的双面粘结构 | |
CN215096198U (zh) | 一种无溶剂双抗离型膜 | |
CN219136686U (zh) | 保护膜组件 | |
CN115097671B (zh) | 一种拼接式口字胶及口字胶制备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