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408993U - 一种龙门助力起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龙门助力起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408993U
CN219408993U CN202320325880.4U CN202320325880U CN219408993U CN 219408993 U CN219408993 U CN 219408993U CN 202320325880 U CN202320325880 U CN 202320325880U CN 219408993 U CN219408993 U CN 2194089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fting
pulley
assembly
connecting plate
cross bea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325880.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吕永鹏
唐丽虓
张国华
徐龙
祁欣
高寒薇
王文会
张放
刘学
高秀娥
闫蕊
李威
宋恭亮
王有强
王洪林
高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afangdian Bearing Group National Bearing Engineering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afangdian Bearing Group National Bearing Engineering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afangdian Bearing Group National Bearing Engineering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Wafangdian Bearing Group National Bearing Engineering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325880.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40899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4089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40899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veying And Assembling Of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起吊工装,具体是涉及一种龙门助力起吊装置,包括:横梁、位于横梁两端的支腿、起吊运动组件、起吊平移组件、起吊旋转机构、动力气缸;横梁两端的支腿相互平行且安装于水平面上,位于两支腿之间的横梁下部设有起吊平移组件,起吊平移组件下端连接在起吊旋转机构上,起吊旋转机构下端固定连接在起吊运动组件上;所述起吊运动组件一端为动力端,另一端为起吊端,所述动力气缸安装在起吊运动组件的动力端,起吊端通过钢丝绳连接有起吊钩;采用移动形式,实现自由移动;通过转动机构实现起吊装置实现自由旋转,采用气动方式实现助力起吊,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等优点;降低了起吊设备的制造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龙门助力起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起吊工装,具体是涉及一种龙门助力起吊装置,属于起吊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起吊设备通常适用于一定重量、具有装配精度要求的起吊场所。目前,现有的助力起吊装置大多为固定形式,使用便捷性差,并且结构较为复杂,操作困难,影响起吊效率;同时价格昂贵,增加制造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的助力起吊装置存在的局限性,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龙门助力起吊装置,弥补现有的固定形式,采用移动形式,实现自由移动;通过转动机构实现起吊装置实现自由旋转,采用气动方式实现助力起吊,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等优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龙门助力起吊装置,包括:横梁、位于横梁两端的支腿、起吊运动组件、起吊平移组件、起吊旋转机构、动力气缸;横梁两端的支腿相互平行且安装于水平面上,位于两支腿之间的横梁下部设有起吊平移组件,起吊平移组件下端连接在起吊旋转机构上,起吊旋转机构下端固定连接在起吊运动组件上;所述起吊运动组件一端为动力端,另一端为起吊端,所述动力气缸安装在起吊运动组件的动力端,起吊端通过钢丝绳连接有起吊钩;
进一步的,两支腿结构相同且分别通过万向轮活动设置于地面,实现起吊装置自由移动;
进一步的,每个所述支腿包括两个立柱和一个底部固定板围合成一个三角架,位于三角架中间位置设有加强粱,三角架顶部的两个立柱顶端通过紧固件分别连接在横梁的下端面,在三角架底部两个立柱内侧分别连接在底部固定板的两端,所述底部固定板两端的下底部还分别安装有一个万向轮,用于实现整个起吊装置自由移动;
所述紧固件固定方式为螺栓紧固,数量根据安装强度可设置多个。
进一步的,所述横梁为H型钢,采用标准为GB/T11263;
进一步的,所述的起吊平移组件滑动连接于两个支腿之间的横梁上;
进一步的,靠近支腿处内侧方向的横梁两端还固定连接有横向限位块,便于起吊平移组件在横梁上滑动起到的限位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的起吊平移组件分为两个独立单元,分别滑动连接于横梁的两侧且以横粱为中心对称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的横向限位块为四个,每两个设置在横梁的同一侧方向;
进一步的,起吊平移组件的每套独立单元包括:一个连接板、四个轨迹滚轮、偏心套、六角螺母、滚轮套、滚轮压盖及锁紧螺栓;四个轨迹滚轮横纵分别穿过连接板靠近其中上部区域的边缘,轨迹滚轮穿入连接板位置设有偏心套,偏心套套设在轨迹滚轮轴上并通过六角螺母从连接板外侧锁紧;位于连接板内部的滚轮设有滚轮套,滚轮套端面上设有滚轮压盖,所述滚轮压盖通过锁紧螺栓进行紧固;
进一步的,所述四个轨迹滚轮,每两个设置于横梁下底边的同一侧表面,使轨迹滚轮的外周与横梁下底边的上表面、下表面接触,实现滑动。
进一步的,所述的起吊旋转机构包括:中心轴,所述中心轴设置于轴座中心,中心轴的顶端外径、底端外径分别套设有上端盖和下端盖,上端盖与轴座之间、下端盖与轴座之间分别通过螺栓紧固,中心轴外径与轴座内径之间通过轴承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中心轴外径与轴座内径之间的轴承设置为双列,两列轴承之间设置空隙,所述轴承为圆锥轴承;
进一步的,所述中心轴顶端外径还设有锁紧螺母,便于安装后对中心轴的锁紧。
进一步的,起吊旋转机构的中心轴通过螺栓连接在固定板上,固定板通过螺栓连接在起吊运动组件上;
进一步的,所述的起吊运动组件包括:桁架、气缸连接板、设置于桁架内部的滑轮机构;所述桁架的两端分别焊接有一个气缸连接板,气缸通过螺栓连接于桁架一端的气缸连接板上,桁架另一端的气缸连接板外部设有端盖,端盖的下端通过螺栓连接滑轮轴座的一端,滑轮轴座的另一端紧靠于气缸连接板并通过螺栓连接在一起;
所述的滑轮机构包括两套滑轮组件,靠近于气缸的一端的滑轮组件称之为第一滑轮组件,远离气缸一端的滑轮组件称之为第二滑轮组件;
所述第一滑轮组件包括:第一滑轮轴、第一滑轮、滑轮隔套、固定座、轴承;所述固定座连接在气缸上,第一滑轮轴安装在固定座上,轴承和第一滑轮穿过第一滑轮轴,第一滑轮轴上绕设钢丝绳;所述轴承与第一滑轮轴之间设有滑轮隔套;
所述第二滑轮组件包括:第二滑轮轴、第二滑轮、隔套、轴承、挡圈;第二滑轮轴穿过桁架并通过挡圈在桁架外部固定,第二滑轮通过轴承安装在第二滑轮轴上,钢丝绳绕过第二滑轮并向下延申连接至吊钩;
所述滑轮机构中的轴承采用深沟球轴承;
所述的起吊运动组件中,钢丝绳绕过两个滑轮,钢丝绳的一端在靠近第二滑轮所在位置方向进行固定,另一端从滑轮轴座中伸出向下延申,用于连接吊钩来提升重物。
进一步的,起吊运动组件的起吊端的钢丝绳末端还设有重力块,便于起吊重物时保证起吊装置的重量平衡。
进一步的,所述的重力块上安装有气控阀,实现开关作用;
所述的动力气缸的动力通过气动元件的气动回路而实现,所述气动元件整体安装在一个控制板上,设置于控制箱的一侧,所述控制箱设置在整个起吊装置一侧支腿下部。
所述的起吊装置中设有平衡阀,用于调节压力,使压力与起吊物重量相同,保持平衡。
所述起吊旋转机构的旋转动力通过人工旋转,起吊旋转机构外部直径方向安装一组把手,通过手持把手进行旋转;并且通过限位结构进行限位。
所述的限位结构包括:设置在起吊旋转机构外部的限位块和起吊运动组件桁架外壁的限位挡板形成的配合件,所述限位块通过紧固件连接于起吊旋转机构轴座外径下部位置,所述限位挡板设置在限位块相对应的桁架外侧壁上,起吊旋转机构带动起吊运动组件旋转,使桁架上的限位挡板发生位移直到与限位块触碰,产生限位;
进一步的,所述的限位块的数量设置两个;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挡板为L形,限位挡板高度及与限位块之间的直线距离进行合理设计而得到。
采用上述一种龙门助力起吊装置,通过起吊平移组件将整体在横梁上移动,至合适位置;通过人工旋转把手使起吊旋转机构旋转带动下部的起吊运动组件进行旋转,使气缸左右各旋转45度;起吊运动组件中的钢丝绳绕过滑轮机构,钢丝绳的一端固定,一端提升重物;气缸的伸缩带动重物上下移动,实现重物的起吊。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采用移动形式,实现自由移动;通过转动机构实现起吊装置实现自由旋转,采用气动方式实现助力起吊,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等优点;降低了起吊设备的制造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龙门助力起吊装置的结构图。
图2为图1的A-A向视图。
图3为图1的I处放大图。
图4为图2的B-B向视图。
图5为图2的C-C 向视图。
图中,1、横梁、2、支腿、3、动力气缸、4、钢丝绳、5、吊钩、6、万向轮、2.1、立柱、2.2、底部固定板、2.3、加强粱、7、横向限位块、8、连接板、9、轨迹滚轮、10、偏心套、11、六角螺母、12、滚轮套、13、滚轮压盖、14、中心轴、15、轴座、16、上端盖、17、下端盖、18、圆锥轴承、19、锁紧螺母、20、固定板、21、桁架、22、气缸连接板、23、端盖、24、滑轮轴座、25、第一滑轮轴、26、第一滑轮、27、滑轮隔套、28、固定座、29、第二滑轮轴、30、第二滑轮、31、隔套、32、挡圈、33、深沟球轴承、34、重力块、35、把手、36、限位块、37、限位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如图1-5所示的一种龙门助力起吊装置,包括:横梁1、位于横梁1两端的支腿2、起吊运动组件、起吊平移组件、起吊旋转机构、动力气缸3;横梁1两端的支腿2相互平行且安装于水平面上,位于两支腿2之间的横梁1下部设有起吊平移组件,通过起吊平移组件实现起吊装置在横梁1上进行水平移动,起吊平移组件下端连接在起吊旋转机构上,起吊旋转机构下端固定连接在起吊运动组件上,通过起吊旋转机构的作用实现起吊装置进行旋转;所述起吊运动组件一端为动力端,另一端为起吊端,所述动力气缸3安装在起吊运动组件的动力端,起吊端通过钢丝绳4连接有起吊钩5;通过动力气缸3为起吊运动组件提供动力,使动力气缸3伸缩带动起吊端的重物上下移动;
进一步的,两支腿2结构相同且分别通过万向轮6活动设置于地面,实现起吊装置自由移动;
进一步的,每个所述支腿2包括两个立柱2.1和一个底部固定板2.2围合成一个三角架,位于三角架中间位置设有加强粱2.3,三角架2.3顶部的两个立柱2.2顶端通过紧固件分别连接在横梁1的下端面,在三角架底部两个立柱2.1内侧分别连接在底部固定板2.2的两端,所述底部固定板2.2两端的下底部还分别安装有一个万向轮6,用于实现整个起吊装置自由移动;
所述紧固件固定方式为螺栓紧固,数量根据安装强度可设置多个。
所述的万向轮6总高144mm,带锁紧。
进一步的,所述横梁1为H型钢,采用标准为GB/T11263,规格尺寸175x175x7.5x11mm;
进一步的,所述的起吊平移组件滑动连接于两个支腿2之间的横梁1上;
进一步的,靠近支腿2处内侧方向的横梁1两端还固定连接有横向限位块7,便于起吊平移组件在横梁1上滑动起到的限位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的起吊平移组件分为两个独立单元,分别滑动连接于横梁1的两侧且以横粱1为中心对称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的横向限位块7为四个,每两个设置在横梁1的同一侧方向;
进一步的,起吊平移组件的每套独立单元包括:一个连接板8、四个轨迹滚轮9、偏心套10、六角螺母11、滚轮套12、滚轮压盖13及锁紧螺栓;四个轨迹滚轮9横纵分别穿过连接板8靠近其中上部区域的边缘,轨迹滚轮9穿入连接板8位置设有偏心套10,偏心套10套设在轨迹滚轮9轴上并通过六角螺母11从连接板8外侧锁紧;位于连接板8内部的滚轮设有滚轮套12,滚轮套12端面上设有滚轮压盖13,所述滚轮压盖13通过锁紧螺栓进行紧固;所述的轨迹滚轮9规格为Φ30,M16×1.5。
进一步的,所述的起吊旋转机构包括:中心轴14,所述中心轴14设置于轴座15中心,中心轴14的顶端外径、底端外径分别套设有上端盖16和下端盖17,上端盖16与轴座15之间、下端盖17与轴座15之间分别通过螺栓紧固,中心轴14外径与轴座15内径之间通过轴承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中心轴14外径与轴座15内径之间的轴承设置为双列,两列轴承之间设置空隙,所述轴承为圆锥轴承18;
具体的,圆锥轴承18的规格为70×120×37mm;
进一步的,所述中心轴14顶端外径还设有锁紧螺母19,便于安装后对中心轴14的锁紧。
进一步的,起吊旋转机构的中心轴14通过螺栓连接在固定板20上,固定板20通过螺栓连接在起吊运动组件上;
进一步的,所述的起吊运动组件包括:桁架21、气缸连接板22、设置于桁架21内部的滑轮机构;所述桁架21的两端分别焊接有一个气缸连接板22,气缸3通过螺栓连接于桁架21一端的气缸连接板22上,桁架21另一端的气缸连接板22外部设有端盖23,端盖23的下端通过螺栓连接滑轮轴座24的一端,滑轮轴座24的另一端紧靠于气缸连接板22并通过螺栓连接在一起;
所述的滑轮机构包括两套滑轮组件,靠近于气缸3的一端的滑轮组件称之为第一滑轮组件,远离气缸3一端的滑轮组件称之为第二滑轮组件;
所述第一滑轮组件包括:第一滑轮轴25、第一滑轮26、滑轮隔套27、固定座28、轴承;所述固定座28连接在气缸3上,第一滑轮轴25安装在固定座28上,轴承和第一滑轮26穿过第一滑轮轴25,第一滑轮轴25上绕设钢丝绳4;所述轴承与第一滑轮轴25之间设有滑轮隔套27;
所述第二滑轮组件包括:第二滑轮轴29、第二滑轮30、隔套31、轴承、挡圈32;第二滑轮轴29穿过桁架21并通过挡圈32在桁架21外部固定,第二滑轮30通过轴承安装在第二滑轮轴29上,钢丝绳4绕过第二滑轮30并向下延申连接至吊钩5;
所述的吊钩5为0.35吨交叉旋转吊钩,不锈钢材质;
所述滑轮机构中的轴承采用深沟球轴承33,轴承规格为30×47×9;
所述的起吊运动组件中,钢丝绳4绕过两个滑轮,钢丝绳4的一端在靠近第二滑轮30所在位置方向进行固定,另一端从滑轮轴座24中伸出向下延申,用于连接吊钩5来提升重物。
所述的钢丝绳4长度为2100mm。
进一步的,起吊运动组件的起吊端的钢丝绳4末端还设有重力块34,便于起吊重物时保证起吊装置的重量平衡。
进一步的,所述的重力块34上安装有气控阀,实现开关作用;
所述的动力气缸的动力通过气动元件的气动回路而实现,所述气动元件整体安装在一个控制板上,设置于控制箱的一侧,所述控制箱设置在整个起吊装置一侧支腿2下部。
所述的起吊装置中设有平衡阀,用于调节压力,使压力与起吊物重量相同,保持平衡。
所述起吊旋转机构的旋转动力通过人工旋转,起吊旋转机构外部直径方向安装一组把手35,通过手持把手35进行旋转;并且通过限位结构进行限位。
所述的限位结构包括:设置在起吊旋转机构外部的限位块36和起吊运动组件桁架21外壁的限位挡板37形成的配合件,所述限位块36通过紧固件连接于起吊旋转机构轴座15外径下部位置,所述限位挡板37设置在限位块36相对应的桁架21外侧壁上,起吊旋转机构带动起吊运动组件旋转,使桁架21上的限位挡板37发生位移直到与限位块36触碰,产生限位;
进一步的,所述的限位块36的数量设置两个;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挡板37为L形,限位挡板37高度及与限位块36之间的直线距离进行合理设计而得到。
采用上述一种龙门助力起吊装置,通过起吊平移组件将整体在横梁1上移动,至合适位置;通过人工旋转把手35使起吊旋转机构旋转带动下部的起吊运动组件进行旋转,使气缸3左右各旋转45度;起吊运动组件中的钢丝绳4绕过滑轮机构,钢丝绳4的一端固定,一端提升重物;气缸3的伸缩带动重物上下移动,实现重物的起吊。
该装置的技术参数为:
最大起吊力100KG;最高起吊高度1米;起吊装置可左右旋转各45度;标准气缸:缸径80,行程500;钢丝绳长度2100mm。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Claims (9)

1.一种龙门助力起吊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横梁、位于横梁两端的支腿、起吊运动组件、起吊平移组件、起吊旋转机构、动力气缸;横梁两端的支腿相互平行且安装于水平面上,位于两支腿之间的横梁下部设有起吊平移组件,起吊平移组件下端连接在起吊旋转机构上,起吊旋转机构下端固定连接在起吊运动组件上;所述起吊运动组件一端为动力端,另一端为起吊端,所述动力气缸安装在起吊运动组件的动力端,起吊端通过钢丝绳连接有起吊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龙门助力起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为H型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龙门助力起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起吊平移组件滑动连接于两个支腿之间的横梁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龙门助力起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起吊平移组件分为两个独立单元,分别滑动连接于横梁的两侧且以横粱为中心对称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龙门助力起吊装置,其特征在于:起吊平移组件的每套独立单元包括:一个连接板、四个轨迹滚轮、偏心套、六角螺母、滚轮套、滚轮压盖及锁紧螺栓;四个轨迹滚轮横纵分别穿过连接板靠近其中上部区域的边缘,轨迹滚轮穿入连接板位置设有偏心套,偏心套套设在轨迹滚轮轴上并通过六角螺母从连接板外侧锁紧;位于连接板内部的滚轮设有滚轮套,滚轮套端面上设有滚轮压盖,所述滚轮压盖通过锁紧螺栓进行紧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龙门助力起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起吊旋转机构包括:中心轴,所述中心轴设置于轴座中心,中心轴的顶端外径、底端外径分别套设有上端盖和下端盖,上端盖与轴座之间、下端盖与轴座之间分别通过螺栓紧固,中心轴外径与轴座内径之间通过轴承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龙门助力起吊装置,其特征在于:起吊旋转机构的中心轴通过螺栓连接在固定板上,固定板通过螺栓连接在起吊运动组件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龙门助力起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起吊运动组件包括:桁架、气缸连接板、设置于桁架内部的滑轮机构;所述桁架的两端分别焊接有一个气缸连接板,气缸通过螺栓连接于桁架一端的气缸连接板上,桁架另一端的气缸连接板外部设有端盖,端盖的下端通过螺栓连接滑轮轴座的一端,滑轮轴座的另一端紧靠于气缸连接板并通过螺栓连接在一起。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龙门助力起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轮机构包括两套滑轮组件,靠近于气缸的一端的滑轮组件称之为第一滑轮组件,远离气缸一端的滑轮组件称之为第二滑轮组件;
所述第一滑轮组件包括:第一滑轮轴、第一滑轮、滑轮隔套、固定座、轴承;所述固定座连接在气缸上,第一滑轮轴安装在固定座上,轴承和第一滑轮穿过第一滑轮轴,第一滑轮轴上绕设钢丝绳;所述轴承与第一滑轮轴之间设有滑轮隔套;
所述第二滑轮组件包括:第二滑轮轴、第二滑轮、隔套、轴承、挡圈;第二滑轮轴穿过桁架并通过挡圈在桁架外部固定,第二滑轮通过轴承安装在第二滑轮轴上,钢丝绳绕过第二滑轮并向下延申连接至吊钩。
CN202320325880.4U 2023-02-27 2023-02-27 一种龙门助力起吊装置 Active CN2194089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25880.4U CN219408993U (zh) 2023-02-27 2023-02-27 一种龙门助力起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25880.4U CN219408993U (zh) 2023-02-27 2023-02-27 一种龙门助力起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408993U true CN219408993U (zh) 2023-07-25

Family

ID=872325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325880.4U Active CN219408993U (zh) 2023-02-27 2023-02-27 一种龙门助力起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40899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626780U (zh) 定柱式悬臂起吊装置
CN105459129A (zh) 一种基于电磁吸盘的煤矿提升机巡检机器人机构
CN112497132A (zh) 一种机电设备维护移动式定位辅助装置
CN211687171U (zh) 一种夹持翻转装置以及检修平台
CN219408993U (zh) 一种龙门助力起吊装置
CN103465240A (zh) 一种移动方便、升降快速的承载装置
CN212315479U (zh) 一种可移动式翻转机
CN203510167U (zh) 一种移动方便、升降快速的承载装置
CN116081497A (zh) 龙门助力起吊装置
CN213731543U (zh) 一种风力发电机组塔筒螺栓快速预紧辅助装置
CN216272721U (zh) 一种起重机械运行车轮轴向定位装置
CN212861820U (zh) 一种大型吸力桩导管架施工所用的多功能工装
CN219098644U (zh) 一种用于螺栓拉伸器的托举装置
CN205998896U (zh) 一种机械生产用小型吊车
CN206735317U (zh) 一种t梁运输装置
CN208471497U (zh) 立体分段翻身用翻转平台
CN202671118U (zh) 一种轮滑式液压升降设备
CN102417966B (zh) 辊托式液压翻转机
CN214779153U (zh) 往复压缩机现场检修用承托装置
CN218665172U (zh) 一种具有行走、起升承重、支撑及滚动的多功能装置
CN216180661U (zh) 一种机器人机械手臂结构
CN212174354U (zh) 固定式液压升降平台
CN212101766U (zh) 一种旋臂起重机回转机构
CN218931520U (zh) 电机械传动机构的轮胎式提梁机
CN112110379A (zh) 工装辅助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