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408684U - 基于交流伺服的纺织绕线机张力控制装置 - Google Patents
基于交流伺服的纺织绕线机张力控制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408684U CN219408684U CN202320804101.9U CN202320804101U CN219408684U CN 219408684 U CN219408684 U CN 219408684U CN 202320804101 U CN202320804101 U CN 202320804101U CN 219408684 U CN219408684 U CN 21940868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oller
- winding
- small
- coil
- winding roll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02—Total factory control, e.g. smart factories,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o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Landscapes
- Tension Adjustment In Filamentary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纺织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基于交流伺服的纺织绕线机张力控制装置。所述的巨型卷线辊、小卷线辊的两侧均设置有线辊绕线检测组件,线辊绕线检测组件与逻辑控制器连接控制巨型卷线辊、小卷线辊的旋转速度;线辊绕线检测组件包含位移检测传感器、直线感应杆、感应套环、旋转压辊;位移检测传感器固定在滚轴支架的外侧,且位移检测传感器的上端垂直连接有直线感应杆,直线感应杆的上端套接有感应套环,左右感应套环之间活动连接有旋转压辊。它通过检测线辊厚度配合PID调节,能够使小滚筒的速度很好的跟随大线辊的放线速度,小卷纱线的绕线效果美观;同时,结合交流伺服驱动器,保持同步跟随速度,纱线的卷绕速度提高一倍以上。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纺织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基于交流伺服的纺织绕线机张力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纺织用的纱线,在生产制造时,为了方便运输等,通常会绕制成一个巨大卷。当在纺织织布时,太大的绕线是不能使用的。因而需要将一大卷的线分解成小卷,方便纺织时使用。纺织绕线机的功能就是将一大桶的绕线,重新绕成一小卷一小卷。目前这个绕线机均用变频器配套普通感应电机做动力,为了达到均匀与快速,采用了角度传感器控制速度与张力。变频器用的感应电机,速度控制精度低,位置控制不精确,会造成绕线松散,不紧致。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基于交流伺服的纺织绕线机张力控制装置,它通过检测线辊厚度配合PID调节,能够使小滚筒的速度很好的跟随大线辊的放线速度,结合交流伺服驱动器,使纱线的卷绕速度提高一倍以上。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巨型卷线辊、小卷线辊、弹性线束收紧器、线辊绕线检测组件、逻辑控制器;所述的巨型卷线辊、小卷线辊之间通过弹性线束收紧器进行纺织线的牵引连接;其中,所述的巨型卷线辊、小卷线辊的两侧均设置有线辊绕线检测组件,线辊绕线检测组件与逻辑控制器连接控制巨型卷线辊、小卷线辊的旋转速度,其中,所述的线辊绕线检测组件由位移检测传感器、直线感应杆、感应套环、旋转压辊组成;所述的位移检测传感器固定在滚轴支架的外侧,且位移检测传感器的上端垂直连接有直线感应杆,直线感应杆的上端套接有感应套环,左右感应套环之间活动连接有旋转压辊,旋转压辊与巨型卷线辊、小卷线辊外表面保持贴合。
作为优选,所述的旋转压辊与小卷线辊表面贴合,伴随绕线厚度增加,感应套环在直线感应杆上发生位移检测数值增大,通过逻辑控制器减低小卷线辊旋转速度。
作为优选,所述的旋转压辊与巨型卷线辊表面贴合,伴随绕线厚度减少感应套环在直线感应杆上发生位移检测数值缩小,通过逻辑控制器增加巨型卷线辊旋转速度。
作为优选,所述的逻辑控制器通过线辊绕线检测组件检测反馈使巨型卷线辊、小卷线辊收放线速度保持一致。
作为优选,所述的弹性线束收紧器由弹簧基座以及一对导线轮组成,弹簧基座背面通过弹簧旋转轴进行固定。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它通过检测线辊厚度配合PID调节,能够使小滚筒的速度很好的跟随大线辊的放线速度,小卷纱线的绕线效果美观;同时,结合交流伺服驱动器,保持同步跟随速度,纱线的卷绕速度提高一倍以上。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由下述的具体实施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应用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巨型卷线辊1、小卷线辊2、弹性线束收紧器3、线辊绕线检测组件4、逻辑控制器5、滚轴支架6、位移检测传感器41、直线感应杆42、感应套环43、旋转压辊44。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通过附图中示出的具体实施例来描述本实用新型。但是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在此,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避免因不必要的细节而模糊了本实用新型,在附图中仅仅示出了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方案密切相关的结构和/或处理步骤,而省略了与本实用新型关系不大的其他细节。
参看如图1、图2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巨型卷线辊1、小卷线辊2、弹性线束收紧器3、线辊绕线检测组件4、逻辑控制器5;所述的巨型卷线辊1、小卷线辊2之间通过弹性线束收紧器3进行纺织线的牵引连接;其中,所述的巨型卷线辊1、小卷线辊2的两侧均设置有线辊绕线检测组件4,线辊绕线检测组件4与逻辑控制器5连接控制巨型卷线辊1、小卷线辊2的旋转速度;其中,所述的线辊绕线检测组件4由位移检测传感器41、直线感应杆42、感应套环43、旋转压辊44组成;所述的位移检测传感器41固定在滚轴支架6的外侧,且位移检测传感器41的上端垂直连接有直线感应杆42,直线感应杆42的上端套接有感应套环43,左右感应套环43之间活动连接有旋转压辊44,旋转压辊44与巨型卷线辊1、小卷线辊2外表面保持贴合。
其中,所述的旋转压辊44与小卷线辊2表面贴合,伴随绕线厚度增加,感应套环43在直线感应杆42上发生位移检测数值增大,通过逻辑控制器5减低小卷线辊2旋转速度;所述的旋转压辊44与巨型卷线辊1表面贴合,伴随绕线厚度减少感应套环43在直线感应杆42上发生位移检测数值缩小,通过逻辑控制器5增加巨型卷线辊1旋转速度。
另外,所述的逻辑控制器5通过线辊绕线检测组件4检测反馈使巨型卷线辊1、小卷线辊2收放线速度保持一致;所述的弹性线束收紧器3由弹簧基座以及一对导线轮组成,弹簧基座背面通过弹簧旋转轴进行固定。
本实用新型通过线辊厚度配合PID调节,能够使小滚筒的速度很好的跟随大线辊的放线速度,小卷纱线的绕线效果美观;同时,结合交流伺服驱动器,保持同步跟随速度,纱线的卷绕速度提高一倍以上。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工作原理为:采用交流伺服驱动器,用线辊绕线厚度做反馈信号,增加速度PID调节;达到响应速度快,波动小,位置精准的目的,从而提高绕线的速度以及更好的绕线效果;一是大卷筒的纱线直径较原来越来越小,二是大卷筒的旋转速度不精确,所以纱线的速度是变化的;纱线收发速度通过绕线辊与放线辊的纱线厚度来决定,进入伺服驱动器,做PID调节后,控制伺服电机的转速,使得纱线的张力维持在恒定的状态下。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5)
1.基于交流伺服的纺织绕线机张力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含巨型卷线辊、小卷线辊、弹性线束收紧器、线辊绕线检测组件、逻辑控制器;所述的巨型卷线辊、小卷线辊之间通过弹性线束收紧器进行纺织线的牵引连接;其中,所述的巨型卷线辊、小卷线辊的两侧均设置有线辊绕线检测组件,线辊绕线检测组件与逻辑控制器连接控制巨型卷线辊、小卷线辊的旋转速度,其中,所述的线辊绕线检测组件由位移检测传感器、直线感应杆、感应套环、旋转压辊组成;所述的位移检测传感器固定在滚轴支架的外侧,且位移检测传感器的上端垂直连接有直线感应杆,直线感应杆的上端套接有感应套环,左右感应套环之间活动连接有旋转压辊,旋转压辊与巨型卷线辊、小卷线辊外表面保持贴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交流伺服的纺织绕线机张力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旋转压辊与小卷线辊表面贴合,伴随绕线厚度增加,感应套环在直线感应杆上发生位移检测数值增大,通过逻辑控制器减低小卷线辊旋转速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交流伺服的纺织绕线机张力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旋转压辊与巨型卷线辊表面贴合,伴随绕线厚度减少感应套环在直线感应杆上发生位移检测数值缩小,通过逻辑控制器增加巨型卷线辊1旋转速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交流伺服的纺织绕线机张力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逻辑控制器通过线辊绕线检测组件检测反馈使巨型卷线辊、小卷线辊收放线速度保持一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交流伺服的纺织绕线机张力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性线束收紧器由弹簧基座以及一对导线轮组成,弹簧基座背面通过弹簧旋转轴进行固定。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804101.9U CN219408684U (zh) | 2023-04-11 | 2023-04-11 | 基于交流伺服的纺织绕线机张力控制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804101.9U CN219408684U (zh) | 2023-04-11 | 2023-04-11 | 基于交流伺服的纺织绕线机张力控制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408684U true CN219408684U (zh) | 2023-07-25 |
Family
ID=872340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0804101.9U Active CN219408684U (zh) | 2023-04-11 | 2023-04-11 | 基于交流伺服的纺织绕线机张力控制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408684U (zh) |
-
2023
- 2023-04-11 CN CN202320804101.9U patent/CN219408684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628199B (zh) | 织机的操作单元处的纱线卷筒中间存储和控制其的方法 | |
CN201272643Y (zh) | 络筒机的卷绕机构 | |
CN211920425U (zh) | 一种倒筒机的张力调节器 | |
CN202148090U (zh) | 络筒机的卷绕成形机构及其控制装置 | |
CN107738953A (zh) | 一种精密数码络筒机 | |
CN101633450A (zh) | 络筒机的卷绕机构 | |
CN101100256A (zh) | 卷绕张力控制装置 | |
CN203545330U (zh) | 一种用于卷取设备的恒张力控制装置 | |
CN203593472U (zh) | 一种用于丝束整理的驱动和张力控制装置 | |
CN103523597A (zh) | 一种用于卷取设备的恒张力控制装置 | |
CN208103577U (zh) | 一种纤维缠绕机放纱张力稳定装置 | |
CN219408684U (zh) | 基于交流伺服的纺织绕线机张力控制装置 | |
CN111661710A (zh) | 一种纺织设备缠线结构 | |
CN201089670Y (zh) | 卷绕张力控制装置 | |
CN201634270U (zh) | 一种恒张力半自动交叉卷绕机 | |
CN107641883B (zh) | 一种纺织机的滚筒卷布装置 | |
CN206494571U (zh) | 一拖二缠绕装置 | |
CN202400688U (zh) | 电磁阻尼式络筒机旋转纱架 | |
CN203593471U (zh) | 一种用于丝束整理的驱动和张力控制装置 | |
CN101476224B (zh) | 一种长丝退捻装置 | |
CN209023947U (zh) | 络丝机卷绕装置 | |
CN219260334U (zh) | 一种涤纶纤维面料的并条牵伸装置 | |
CN204223961U (zh) | 一种高速精密络筒机 | |
CN203034163U (zh) | 一种新型聚酰亚胺纤维卷绕机 | |
CN214652613U (zh) | 一种卷绕机双导丝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B03 |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
Inventor after: Wang Xianwei Inventor after: Xu Donggui Inventor after: Ren Jingzhe Inventor before: Wang Xianwei Inventor before: Xu Donggui Inventor before: Ren Jingzan |
|
CB03 |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