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408609U - 一种利用手爪上料的对折装置及鞋带袢加工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利用手爪上料的对折装置及鞋带袢加工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408609U
CN219408609U CN202223412573.4U CN202223412573U CN219408609U CN 219408609 U CN219408609 U CN 219408609U CN 202223412573 U CN202223412573 U CN 202223412573U CN 219408609 U CN219408609 U CN 2194086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ipper
folding
tape
doubling
si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412573.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乐先
余永红
南永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Chaocheng Sew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Chaocheng Sew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Chaocheng Sew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Chaocheng Sew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412573.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40860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4086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40860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wing Machines And Sew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利用手爪上料的对折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供带机构、切带机构和对折机构,以及第一手爪机构和第二手爪机构,所述第一手爪机构包括第一机械手爪和第一移动组件,所述第一移动组件连接带动所述第一机械手爪在第一位点、第二位点和第三位点之间移动,所述第一位点位于所述切带机构朝向所述供带机构的一侧,所述第二位点位于所述切带机构朝向所述对折机构的一侧,所述第三位点位于所述第二位点和对折机构之间;所述第二手爪机构包括第二机械手爪和第二移动组件,所述第二移动组件连接驱动所述第二机械手爪在所述第三位点和对折机构之间移动。该对折装置适用于各种软硬材质的布带进行对折上料。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鞋带袢加工设备,包括上述对折装置。

Description

一种利用手爪上料的对折装置及鞋带袢加工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鞋子制造加工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利用手爪上料的对折装置及鞋带袢加工设备。
背景技术
鞋带袢采用布带对折后缝制固定在鞋面上,用于穿设捆绑鞋带,是传统金属鞋带扣的替代品,具有成本低的优势。
专利号为CN202010974532.0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鞋带袢打孔对折机,包括送带装置、打孔装置和对折装置,所述打孔装置和对折装置于所述送带装置的前方上下相对设置;所述送带装置包括相对设置的主动轮辊和从动轮辊,所述主动轮辊和从动轮辊之间的布带被向前输送至所述对折插入装置内;所述对折插入装置包括针板和顶针,所述针板开设有针孔,所述顶针在向上移动时顶住布带的中间使之从所述针孔处顶出而在通过所述针孔时形成对折。
上述鞋带袢打孔对折机通过所述主动轮辊和从动轮辊相配合,依靠两轮辊的摩擦力将所述布带向前送入所述对折装置内,仅适用于材质较硬的布带,若所述布带的材质较软的话,则所述布带在所述对折装置的针板内前进时,容易与所述针板摩擦而弯折,进而堵塞在所述针板内无法前进。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利用手爪上料的对折装置,适用于各种软硬材质的布带进行对折上料。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鞋带袢加工设备,包括上述对折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利用手爪上料的对折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供带机构、切带机构和对折机构,以及第一手爪机构和第二手爪机构,
所述第一手爪机构包括第一机械手爪和第一移动组件,所述第一移动组件连接带动所述第一机械手爪在第一位点、第二位点和第三位点之间移动,所述第一位点位于所述切带机构朝向所述供带机构的一侧,所述第二位点位于所述切带机构朝向所述对折机构的一侧,所述第三位点位于所述第二位点和对折机构之间;
所述第二手爪机构包括第二机械手爪和第二移动组件,所述第二移动组件连接驱动所述第二机械手爪在所述第三位点和对折机构之间移动。
一种鞋带袢加工设备,包括台面,设置于所述台面上方的缝制装置、模板装置和打孔装置,设置于所述台面下方的上述对折装置,所述打孔装置与所述对折装置中的对折机构之间上下相对设置;
所述打孔装置用于在鞋面上打孔;
所述对折装置用于将所述布带对折后穿入所述鞋面的孔内;
所述模板装置用于带动所述鞋面在所述打孔装置和缝制装置之间移动;
所述缝制装置用于将所述鞋面与对折穿入的布带缝制固定。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对折装置的供带机构用于提供制作鞋带袢所需的布带,先通过所述第一移动组件将所述第一机械手爪移动至所述第一位点,以供所述第一机械手爪抓取所述供带机构提供的布带,然后再将所述第一机械手爪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点,以将供所述第一机械手爪将所述布带从所述供带机构中拉出预定长度并穿过所述切带机构,然后通过所述切带机构将所述第一机械手爪拉出的布带切断,接着再通过所述第一移动组件将所述第一机械手爪移动至所述第三位点以及通过所述第二移动组件将所述第二机械手爪移动至所述第三位点,以供所述第一机械手爪将所述布带递给所述第二机械手爪,然后将所述第二机械手爪移动至所述对折机构处,最后通过所述对折机构将所述第二机械手爪送来的布带对折穿出,由于采用所述第一机械手爪和第二机械手爪配合上料,所述布带在前进过程中不会发生堵塞,适用于各种软硬材质的布带进行对折上料。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对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对折装置中第一手爪机构和第二手爪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对折装置中第一手爪机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对折装置中引带组件的分解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对折装置中切带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对折装置中对折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鞋带袢加工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设置”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还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利一
如图1所示,一种利用手爪上料的对折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供带机构510、切带机构520和对折机构530,以及第一手爪机构540和第二手爪机构550,
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手爪机构540包括第一机械手爪541和第一移动组件542,所述第一移动组件542连接带动所述第一机械手爪541在第一位点、第二位点和第三位点之间移动,所述第一位点位于所述切带机构520朝向所述供带机构510的一侧,所述第二位点位于所述切带机构520朝向所述对折机构530的一侧,所述第三位点位于所述第二位点和对折机构530之间;
所述第二手爪机构550包括第二机械手爪551和第二移动组件552,所述第二移动组件552连接驱动所述第二机械手爪551在所述第三位点和对折机构530之间移动。
该对折装置的供带机构510用于提供制作鞋带袢所需的布带5a,先通过所述第一移动组件542将所述第一机械手爪541移动至所述第一位点,以供所述第一机械手爪541抓取所述供带机构510提供的布带5a,然后再将所述第一机械手爪541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点,以将供所述第一机械手爪541将所述布带5a从所述供带机构510中拉出预定长度并穿过所述切带机构520,然后通过所述切带机构520将所述第一机械手爪541拉出的布带5a切断,接着再通过所述第一移动组件542将所述第一机械手爪541移动至所述第三位点以及通过所述第二移动组件552将所述第二机械手爪551移动至所述第三位点,以供所述第一机械手爪541将所述布带5a递给所述第二机械手爪551,然后将所述第二机械手爪551移动至所述对折机构530处,最后通过所述对折机构530将所述第二机械手爪551送来的布带5a对折穿出,由于采用所述第一机械手爪541和第二机械手爪551配合上料,所述布带5a在前进过程中不会发生堵塞,适用于各种软硬材质的布带5a进行对折上料。
该对折装置还包括一机架501,所述供带机构510、切带机构520、第二手爪机构550和对折机构530设置于所述机架501的一侧上,所述第一手爪机构540设置于所述机架501的另一侧上。
当所述第一机械手和第二机械手位于所述第三点位时,所述第一机械手和第二机械手之间前后相对设置。
所述第一移动组件542包括平移组件543及第一前进组件544,所述平移组件543用于带动所述第一机械手爪541沿第一方向水平移动,所述第一前进组件544用于带动所述第一机械手爪541沿第二方向前后移动;所述第二移动组件552包括斜移组件553及第二前进组件554,所述斜移组件553用于带动所述第二机械手爪551沿第三方向倾斜移动,所述第二前进组件554用于带动所述第二机械手爪551沿第二方向前后移动;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机械手爪541的轴向,所述第二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一机械手爪541和第二机械手爪551的轴向,所述第三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二机械手爪551的轴向。
所述第一手爪机构540的工作流程为:当所述第一机械手爪541位于所述第一位点时,所述第一前进组件544带动所述第一机械手爪541前进伸出,然后所述第一机械手爪541抓取所述供带机构510提供的布带5a,接着所述平移组件543再带动所述第一机械手爪541依次水平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点和第三位点,待所述第二机械手爪551取走所述第一机械手爪541上的布带5a后,所述第一前进组件544再带动所述第一机械手爪541后退缩回,然后所述平移组件543带动所述第一机械手爪541从所述第三点位水平移动回所述第一点位,如此循环往复。
所述第二手爪机构550的工作流程为:当所述第二机械手位于所述第三位点时,所述第二机械手爪551从所述第一机械手爪541上抓取所述布带5a,然后所述斜移组件553带动所述第二机械手爪551倾斜移动至所述对折机构530,接着所述第二前进组件554带动所述第二机械手爪551前进伸出,然后所述第二机械手爪551将所述布带5a放入所述对折机构530内,接着所述第二前进组件554再带动所述第二机械手爪551后退缩回,然后所述斜移组件553再带动所述第二机械手爪551倾斜移动回所述第三位点,如此循环往复。
如图3所示,所述平移组件543包括固定导轨545、固定齿条546、平移座547和平移驱动器548,所述固定导轨545和固定齿条546沿第一方向水平设置,所述平移座547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固定导轨545上,所述平移驱动器548设置于所述平移座547上,其输出端与所述固定齿条546相啮合;所述第一前进组件544包括第一前进驱动器549和第一前进座5410,所述第一前进驱动器549设置于所述平移座547上,其输出轴沿第二方向前后设置,所述第一前进座5410与所述第一前进气缸的输出轴相连接;所述第一机械手爪541设置于所述第一前进座5410上。
本实施例中,所述平移驱动器548为电机,所述第一前进驱动器549为气缸。
如图2所示,所述斜移组件553包括斜移驱动器555和斜移座556,所述斜移驱动器555的输出轴沿第三方向倾斜设置,所述斜移座556包括呈钝角连接的倾斜部556a和水平部556b,所述倾斜部556a与所述斜移驱动器555的输出轴相连接;所述第二前进组件554包括第二前进驱动器557和第二前进座558,所述第二前进驱动器557设置于所述水平部556b上,其输出轴沿第二方向前后设置,所述第二前进座558与所述第二前进气缸的输出轴相连接;所述第二机械手爪551设置于所述第二前进座558上。
本实施例中,所述斜移驱动器555和第二前进驱动器557均为相应类型的气缸。
所述第二机械手爪551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抓料部和第二抓料部,当所述第一机械手爪541和第二机械手爪551位于所述第三点位时,所述第一机械手爪541的抓料部位于所述第二机械手爪551的第一抓料部和第二抓料部之间。
实施例二
作为实施利一的优化方案,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供带机构510包括卷料盘511和引带组件512,如图4所示,所述引带组件512包括底座513、顶板514和两个可调部515,所述顶板514位于所述底座513的上方,两个可调部515之间的相对距离可调且沿所述布带5a的宽度方向相对设置于所述底座513和顶板514的两侧上,所述底座513、顶板514和两个可调部515之间围出与所述布带5a的宽度及厚度相适应的供带槽。
两个可调部515通过调节导杆516和复位弹簧517与所述底座513向连接,所述调节导杆516的一端侧面上设置有外螺纹,与其中一可调部515的内螺纹相旋接,所述调节导杆516的另一端穿过另一可调部515后,连接有一调节旋钮518。
技术人员通过旋转所述调节旋钮518,可调节所述调节导杆516与其中一可调部515之间的旋接深度,进而调节两可调部515之间的相对距离;所述复位弹簧517则用于所述调节旋钮518扭松后,利用弹力对两可调部515进行复位。
实施例三
作为实施利一或实施例二的优化方案,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所述切带机构520包括切刀521、第一升降驱动器522、压头523和第二升降驱动器524,所述第一升降驱动器522连接驱动所述切刀521进行升降,所述第二升降驱动器524连接驱动所述压头523进行升降,所述压头523和切刀521之间上下相对设置。
当所述第一升降驱动器522驱动所述切刀521升起,以及所述第二升降驱动器524驱动所述压头523降下时,所述压头523将所述布带5a压向所述切刀521,进而使所述切刀521将所述布带5a切断。
所述切带机构520还包括限位头525和第三升降驱动器526,所述第三升降驱动器526连接驱动所述限位头525进行升降,所述限位头525位于所述切刀521的一侧,与所述压头523相对应;当所述第一升降驱动器522驱动所述切刀521升起,所述第二升降驱动器524驱动所述压头523降下,以及所述第三升降驱动器526驱动所述限位头525升起时,所述限位头525高于所述切刀521,并与所述压头523相抵,以避免所述压头523直接压合在所述切刀521上而损坏所述切刀521。
当所述第一机械手爪541需要从所述第一位点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点时,所述第三升降驱动器526则驱动所述限位头525降下,以对所述第一机械手爪541进行避让。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升降驱动器522、第二升降驱动器524和第三升降驱动器526均为气缸。
实施例四
作为实施利一、实施例二或实施例三的优化方案,在本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所述对折机构530包括针台531、顶针532和对折驱动器533,所述针台531与所述顶针532之间上下相对设置;所述针台531的内部沿竖直方向设置有针槽,所述顶针532对准所述针台531内的针槽;所述对折驱动器533连接驱动所述顶针532进行升降,以使所述顶针532进入或离开所述针台531的针槽。
当所述第二机械手爪551将所述布带5a送至所述对折机构530时,所述布带5a位于所述针台531和顶针532之间,所述第二机械手爪551的第一抓料部和第二抓料部分别位于所述顶针532的两侧,然后所述对折驱动器533驱动所述顶针532升起,将所述布带5a顶起穿入所述针台531的针槽内,使之形成对折后再从所述针槽内穿出。
实施例五
如图7所示,一种鞋带袢加工设备,包括台面100,设置于所述台面100上方的缝制装置200、模板装置300和打孔装置400,设置于所述台面100下方的实施例一至实施例四中任一所述的对折装置500,所述打孔装置400与所述对折装置500中的对折机构530之间上下相对设置;
所述打孔装置400用于在鞋面上打孔;
所述对折装置500用于将所述布带5a对折后穿入所述鞋面的孔内;
所述模板装置300用于带动所述鞋面在所述打孔装置400和缝制装置200之间移动;
所述缝制装置200用于将所述鞋面与对折穿入的布带5a缝制固定。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等同替换亦不能使修改后的技术方案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利用手爪上料的对折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供带机构、切带机构和对折机构,其特征在于,以及第一手爪机构和第二手爪机构,
所述第一手爪机构包括第一机械手爪和第一移动组件,所述第一移动组件连接带动所述第一机械手爪在第一位点、第二位点和第三位点之间移动,所述第一位点位于所述切带机构朝向所述供带机构的一侧,所述第二位点位于所述切带机构朝向所述对折机构的一侧,所述第三位点位于所述第二位点和对折机构之间;
所述第二手爪机构包括第二机械手爪和第二移动组件,所述第二移动组件连接驱动所述第二机械手爪在所述第三位点和对折机构之间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手爪上料的对折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机械手和第二机械手位于所述第三位点时,所述第一机械手和第二机械手之间前后相对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利用手爪上料的对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移动组件包括平移组件及第一前进组件,所述平移组件用于带动所述第一机械手爪沿第一方向水平移动,所述第一前进组件用于带动所述第一机械手爪沿第二方向前后移动,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机械手爪的轴向,所述第二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二机械手爪的轴向。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利用手爪上料的对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移动组件包括斜移组件及第二前进组件,所述斜移组件用于带动所述第二机械手爪沿第三方向倾斜移动,所述第二前进组件用于带动所述第二机械手爪沿第二方向前后移动,所述第三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二机械手爪的轴向,所述第二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二机械手爪的轴向。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手爪上料的对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机械手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抓料部和第二抓料部,当所述第一机械手和第二机械手位于所述第三位点时,所述第一机械手的抓料部位于所述第二机械手的第一抓料部和第二抓料部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手爪上料的对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带机构包括卷料盘和引带组件,所述引带组件包括底座、顶板和两个可调部,所述顶板位于所述底座的上方,两个可调部之间的相对距离可调且沿所述布带的宽度方向相对设置于所述底座和顶板的两侧上,所述底座、顶板和两个可调部之间围出与所述布带的宽度及厚度相适应的供带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手爪上料的对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带机构包括切刀、第一升降驱动器、压头和第二升降驱动器,所述第一升降驱动器连接驱动所述切刀进行升降,所述第二升降驱动器连接驱动所述压头进行升降,所述压头和切刀之间上下相对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利用手爪上料的对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带机构还包括限位头和第三升降驱动器,所述第三升降驱动器连接驱动所述限位头进行升降,所述限位头位于所述切刀的一侧,与所述压头相对应;当所述第一升降驱动器驱动所述切刀升起,所述第二升降驱动器驱动所述压头降下,以及所述第三升降驱动器驱动所述限位头升起时,所述限位头高于所述切刀,并与所述压头相抵。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手爪上料的对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折机构包括针台、顶针和对折驱动器,所述针台与所述顶针之间上下相对设置;所述针台的内部沿竖直方向设置有针槽,所述顶针对准所述针台内的针槽;所述对折驱动器连接驱动所述顶针进行升降,以使所述顶针进入或离开所述针台的针槽。
10.一种鞋带袢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台面,设置于所述台面上方的缝制装置、模板装置和打孔装置,设置于所述台面下方的权利要求1-9中任一所述的对折装置,所述打孔装置与所述对折装置中的对折机构之间上下相对设置;
所述打孔装置用于在鞋面上打孔;
所述对折装置用于将所述布带对折后穿入所述鞋面的孔内;
所述模板装置用于带动所述鞋面在所述打孔装置和缝制装置之间移动;
所述缝制装置用于将所述鞋面与对折穿入的布带缝制固定。
CN202223412573.4U 2022-12-16 2022-12-16 一种利用手爪上料的对折装置及鞋带袢加工设备 Active CN21940860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12573.4U CN219408609U (zh) 2022-12-16 2022-12-16 一种利用手爪上料的对折装置及鞋带袢加工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12573.4U CN219408609U (zh) 2022-12-16 2022-12-16 一种利用手爪上料的对折装置及鞋带袢加工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408609U true CN219408609U (zh) 2023-07-25

Family

ID=872339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412573.4U Active CN219408609U (zh) 2022-12-16 2022-12-16 一种利用手爪上料的对折装置及鞋带袢加工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40860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066768B2 (en) Fly edgestitching apparatus
CN105862276B (zh) 缝纫机
US20040055521A1 (en) Sewing machine
CN219408609U (zh) 一种利用手爪上料的对折装置及鞋带袢加工设备
JP2009160029A (ja) ミシンの上送り装置
CN111020903B (zh) 起缝剪线机构及其方法
CN112831933B (zh) 一种用于缝纫的底线自动断开方法及其缝纫机
CN217324532U (zh) 一种定长裁切双边缝纫设备
CN110952226B (zh) 缝纫机
EP0405903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utting cover thread of multi-needle sewing machine
CN108796855B (zh) 产生具有目标线缝突出部的线缝起始顶线的组件和缝纫机
CN108789588B (zh) 全自动机械手切断机
CN205368677U (zh) 一种织带缝纫机
CN114302987A (zh) 缝制方法和缝制装置
CN112205717A (zh) 一种鞋带袢打孔对折机及鞋带袢加工设备
CN221000080U (zh) 一种套结机的物料传送装置及包含该装置的套结机
CN214490784U (zh) 一种用于瓦楞纸的薄刀纵切压线机
CN219260433U (zh) 一种链缝剪线起缝辅助装置及链缝机
CN220936932U (zh) 一种穿绳机
CN214142801U (zh) 一种绳带加固缝纫机
CN216615068U (zh) 一种塑料配件缝纫用工装
CN115121900B (zh) 焊料输送装置
CN115094580B (zh) 一种大视角自动缝纫机
CN216809325U (zh) 一种冲针线装置
CN216193259U (zh) 缝纫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