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406458U - 一种车辆转向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车辆转向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406458U
CN219406458U CN202320922111.2U CN202320922111U CN219406458U CN 219406458 U CN219406458 U CN 219406458U CN 202320922111 U CN202320922111 U CN 202320922111U CN 219406458 U CN219406458 U CN 21940645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plate
vehicle bogie
spring
backup p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922111.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解欣
赵太阳
曲长霖
张巍
陶大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320922111.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40645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40645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40645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30/00Transportation of goods or passengers via railways, e.g. energy recovery or reducing air resistance

Landscapes

  • Handcar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辆转向架,属于车辆转向架技术领域,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左右两侧面均固定连接有立板,每个所述立板的上表面均开设有凹槽,每个所述凹槽的内壁均固定连接有一组第一弹簧,每组所述第一弹簧的顶端分别共同固定连接有连接板,两个所述连接板的上表面共同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本装置通过设置的第一弹簧与连接板的配合,当连接板对第一弹簧压缩时,利用第一弹簧的伸缩性,可以对支撑板竖直方向进行进行稳定,通过设置的滑杆、第二弹簧与阻尼器的配合,利用第二弹簧的伸缩性,可以对安装板水平方向的震动力稳定,同时阻尼器能够对安装板进一步加固,可以让承载物在竖直与方向上都保持稳定的形态。

Description

一种车辆转向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转向架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车辆转向架。
背景技术
车辆转向架是指由车辆上两对或两对以上轮对用构架等装置联成一组并能相对于车体回转,且装备有弹簧等部件构成的一个独立走行结构,根据车辆总重,车体支承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转向架上,一般车辆的走行部多由两台二轴转向架组成,也有少数车辆使用三轴转向架,还有少数长大货物车由四台、六台或八台转向架组成。
目前的车辆转向架在使用时,减震的效果较差,可能会致使承载物出现晃动的情况,会降低其稳定性,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车辆转向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转向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目前的车辆转向架在使用时,减震的效果较差,可能会致使承载物出现晃动的情况,会降低其稳定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车辆转向架,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左右两侧面均固定连接有立板,每个所述立板的上表面均开设有凹槽,每个所述凹槽的内壁均固定连接有一组第一弹簧,每组所述第一弹簧的顶端分别共同固定连接有连接板,两个所述连接板的上表面共同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板,所述支撑板的上方设有两个安装板,每个所述安装板的正面均开设有两个滑孔,每组所述滑孔的内部共同设有滑杆,每个所述滑杆的前端与滑杆的后端分别与两个固定板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每个所述滑杆的外表面均套设有两个第二弹簧,两个所述固定板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均安装有两个阻尼器,两组所述阻尼器相互靠近的一端分别与两个安装板相互远离的一侧面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每个所述立板的上表面均固定镶嵌有两个轴承,每组所述轴承的内圈共同固定连接有转动杆,每个所述转动杆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移动轮。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组连接块,每个所述连接块的顶端均与支撑板的底面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开设有两组稳固槽,每个所述稳固槽的内壁均滑动连接有稳固块,每个所述稳固块的上表面均与安装板的底面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板的上方设有两个指示牌,两个所述指示牌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分别与两个固定板相互远离的一侧面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板的上方设有载台,所述载台的底面与支撑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车辆转向架,通过设置的第一弹簧与连接板的配合,当连接板对第一弹簧压缩时,利用第一弹簧的伸缩性,可以对支撑板竖直方向进行进行稳定,通过设置的滑杆、第二弹簧与阻尼器的配合,利用第二弹簧的伸缩性,可以对安装板水平方向的震动力稳定,同时阻尼器能够对安装板进一步加固,可以让承载物在竖直与方向上都保持稳定的形态。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车辆转向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车辆转向架的侧视图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车辆转向架的俯视图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种车辆转向架的立板正剖图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板;2、稳固块;3、滑孔;4、第二弹簧;5、安装板;6、载台;7、阻尼器;8、固定板;9、指示牌;10、移动轮;11、立板;12、稳固槽;13、滑杆;14、转动杆;15、连接块;16、轴承;17、支撑板;18、连接板;19、凹槽;20、第一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车辆转向架,包括底板1,底板1的左右两侧面均固定连接有立板11,每个立板11的上表面均开设有凹槽19,每个凹槽19的内壁均固定连接有一组第一弹簧20,每组第一弹簧20的顶端分别共同固定连接有连接板18,两个连接板18的上表面共同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7,支撑板17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板8,支撑板17的上方设有两个安装板5,每个安装板5的正面均开设有两个滑孔3,每组滑孔3的内部共同设有滑杆13,每个滑杆13的前端与滑杆13的后端分别与两个固定板8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每个滑杆13的外表面均套设有两个第二弹簧4,两个固定板8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均安装有两个阻尼器7,两组阻尼器7相互靠近的一端分别与两个安装板5相互远离的一侧面固定连接。
每个立板11的上表面均固定镶嵌有两个轴承16,每组轴承16的内圈共同固定连接有转动杆14,每个转动杆14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移动轮10,可以进行移动,方便使用,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组连接块15,每个连接块15的顶端均与支撑板17的底面固定连接,可以对底板1与支撑板17之间连接加固,提升了其牢固性。
支撑板17的上表面开设有两组稳固槽12,每个稳固槽12的内壁均滑动连接有稳固块2,每个稳固块2的上表面均与安装板5的底面固定连接,可以对安装板5加固,能够保证其稳定性,底板1的上方设有两个指示牌9,两个指示牌9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分别与两个固定板8相互远离的一侧面固定连接,可以让工作人员了解到操作事项,以免使用过程中出现意外,支撑板17的上方设有载台6,载台6的底面与支撑板17的上表面固定连接,可以对承载物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使用时,可以将承载物与安装板5之间连接,同时载台6会对承载物形成一定的支撑作用,支撑板17便会对连接板18压持,连接板18便会对第一弹簧20压缩,第一弹簧20便可以消耗竖直方向的震动力,同时承载物出现水平方向的晃动时,承载物会带动安装板5,安装板5便会在滑杆13上面滑动,能够对第二弹簧4压缩,同时阻尼器7会对安装板5进一步稳定,能够提升对承载物的稳定性。
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6)

1.一种车辆转向架,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左右两侧面均固定连接有立板(11),每个所述立板(11)的上表面均开设有凹槽(19),每个所述凹槽(19)的内壁均固定连接有一组第一弹簧(20),每组所述第一弹簧(20)的顶端分别共同固定连接有连接板(18),两个所述连接板(18)的上表面共同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7),所述支撑板(17)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板(8),所述支撑板(17)的上方设有两个安装板(5),每个所述安装板(5)的正面均开设有两个滑孔(3),每组所述滑孔(3)的内部共同设有滑杆(13),每个所述滑杆(13)的前端与滑杆(13)的后端分别与两个固定板(8)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每个所述滑杆(13)的外表面均套设有两个第二弹簧(4),两个所述固定板(8)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均安装有两个阻尼器(7),两组所述阻尼器(7)相互靠近的一端分别与两个安装板(5)相互远离的一侧面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辆转向架,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立板(11)的上表面均固定镶嵌有两个轴承(16),每组所述轴承(16)的内圈共同固定连接有转动杆(14),每个所述转动杆(14)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移动轮(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辆转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组连接块(15),每个所述连接块(15)的顶端均与支撑板(17)的底面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辆转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7)的上表面开设有两组稳固槽(12),每个所述稳固槽(12)的内壁均滑动连接有稳固块(2),每个所述稳固块(2)的上表面均与安装板(5)的底面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辆转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上方设有两个指示牌(9),两个所述指示牌(9)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分别与两个固定板(8)相互远离的一侧面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辆转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7)的上方设有载台(6),所述载台(6)的底面与支撑板(17)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CN202320922111.2U 2023-04-23 2023-04-23 一种车辆转向架 Active CN21940645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22111.2U CN219406458U (zh) 2023-04-23 2023-04-23 一种车辆转向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22111.2U CN219406458U (zh) 2023-04-23 2023-04-23 一种车辆转向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406458U true CN219406458U (zh) 2023-07-25

Family

ID=872273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922111.2U Active CN219406458U (zh) 2023-04-23 2023-04-23 一种车辆转向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40645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9406458U (zh) 一种车辆转向架
CN208220357U (zh) 一种减震效果好的道路施工用防护栏
CN215752386U (zh) 一种轨道交通乘务员临时休息用翻转式座椅
CN210491477U (zh) 具有减震功能的机柜隔层结构
CN211711727U (zh) 一种穿梭式货架轨道
CN208789629U (zh) 汽车下栏板内板总成
CN208881513U (zh) 机器人的底盘悬挂系统
CN220726960U (zh) 一种强承载力的减震器座
CN212890675U (zh) 一种半挂车分体式支承装置
CN217399282U (zh) 一种球面形轨道车辆用橡胶垫
CN216034717U (zh) 一种可减震的稳定型驾驶室支撑结构
CN219031420U (zh) 一种电梯用六滚轮导靴
CN216940393U (zh) 一种用于蓄电池垫板的定位工装
CN213575185U (zh) 一种超宽跨度滚柱导轨结构
CN216305525U (zh) 一种便于组装的立体车库金属支撑板
CN212353994U (zh) 一种铰接车构架摩擦旁承安装座结构
CN213085141U (zh) 一种电梯轿厢的高稳定型轿底结构
CN219987590U (zh) 一种工程勘察用辅助工作平台
CN209988021U (zh) 一种工程车辆重型枢轴式履带梁
CN217438579U (zh) 一种具有稳定载荷功能的轨下垫板
CN211952054U (zh) 一种无线数据采集装置
CN208715288U (zh) 一种养路机械用转向架
CN220281466U (zh) 一种电子元器件转运装置
CN210565080U (zh) 螺杆式空气压缩机
CN211981839U (zh) 一种便携式行波信号放大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