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406157U - 一种开盖机构及具有油箱的车身 - Google Patents
一种开盖机构及具有油箱的车身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406157U CN219406157U CN202321029409.7U CN202321029409U CN219406157U CN 219406157 U CN219406157 U CN 219406157U CN 202321029409 U CN202321029409 U CN 202321029409U CN 219406157 U CN219406157 U CN 21940615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ver
- swing arm
- cover plate
- seat
- open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开盖机构,包括盖座、盖板、摆臂和弹片;所述的摆臂一端固接于所述的盖板,另一端铰接于所述的盖座形成有铰接端;所述的弹片一端固接于所述的摆臂上,另一端抵接于所述的盖座上;所述的盖板通过所述的摆臂相对所述的盖座翻转时,所述的摆臂带动所述的弹片相对所述的盖座转动形变,使得所述的盖板相对所述的盖座具有启盖位置、闭盖位置及盖板相对所述的盖座的盖口呈锐角的停靠位置。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盖子在翻转启闭的过程中即可开合到该停靠位置进行位置保持,不仅就能实现油箱加油,还能防止加油的过程中因盖子开合角度过大而导致液体、异物或火星容易进入油箱的情形,解决一定的安全隐患。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开盖机构及具有油箱的车身。
背景技术
汽车油箱口盖作为汽车的重要部件,主要用于封堵汽车加油座,防止液体、异物或火星进入油箱,以保证汽车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而现有的汽车油箱口盖大多是通过传统的简易铰链机构实现盖子的翻转启闭,盖子在翻转启闭的过程中通常需要开合到最大角度,才更便于油箱的加油,然而如果盖子开合到最大角度就会面对液体、异物或火星进入油箱的不利情形,容易造成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开盖机构,其克服了背景技术所述的不足之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开盖机构,包括盖座、盖板、摆臂和弹片;所述的摆臂一端固接于所述的盖板,另一端铰接于所述的盖座形成有铰接端;所述的弹片一端固接于所述的摆臂上,另一端抵接于所述的盖座上;所述的盖板通过所述的摆臂相对所述的盖座翻转时,所述的摆臂带动所述的弹片相对所述的盖座转动形变,使得所述的盖板相对所述的盖座具有启盖位置、闭盖位置及盖板相对所述的盖座的盖口呈锐角的停靠位置。
优选的,所述的盖板位于停靠位置,对所述的盖板施加朝上的力时,所述的盖板通过所述的弹片快速切换至启盖位置;对所述的盖板施加朝下的力,所述的盖板通过所述的弹片快速切换至闭盖位置。
优选的,所述的盖座上设有配合件,所述的弹片上具有第一配合部和第二配合部,所述的弹片通过所述的第一配合部固接于所述的摆臂,所述的弹片通过所述的第二配合部抵接于所述的盖座的配合件上,所述的盖板通过所述的摆臂相对所述的盖座翻转时,所述的摆臂带动所述的第二配合部绕所述的配合件转动。
优选的,所述的盖板相对所述的盖座位于所述的停靠位置时,所述的铰接端、所述的第一配合部和第二配合部于垂直投影面上处于同一直线排列。
优选的,所述的盖板相对所述的盖座位于启盖位置时,所述的第一配合部于垂直投影面上位于所述的铰接端和第二配合部的连线之上;所述的盖板相对所述的盖座位于闭盖位置时,所述的第一配合部于垂直投影面上位于所述的铰接端和第二配合部的连线之下。
优选的,所述的盖板相对所述的盖座位于所述的启盖位置时,盖板相对所述的盖座的盖口呈钝角。
优选的,所述的配合件上形成有限位口,所述的摆臂带动所述的第二配合部绕所述的配合件转动并卡接于所述的限位口内,使得所述的盖板位于启盖位置上。
优选的,所述的弹片具有一开口,所述的摆臂相对所述的盖座翻转时,所述的开口朝向所述的盖口。
优选的,所述的弹片呈“C型”或呈“V型”。
一种具有油箱的车身,包括以上所述的一种开盖机构,所述的开盖机构装设于所述的车身上与所述的油箱固接。
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可知,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当摆臂相对盖座翻转时,盖板相对盖座具有启盖位置、闭盖位置;而在盖座与摆臂之间设有一个弹片,当摆臂再相对盖座翻转时,摆臂会带动弹片于盖座上转动并进行压缩形变,盖板相对盖座不仅具有启盖位置、闭盖位置,盖板相对盖座在启盖位置和闭盖位置之间来回翻转切换时,在弹片压缩形变所产生的作用力影响下还会具有一个盖板相对盖座的盖口呈锐角的停靠保持位置。因此,盖子在翻转启闭的过程中即可开合到该停靠位置进行位置保持,不仅就能实现油箱加油,还能防止加油的过程中因盖子开合角度过大而导致液体、异物或火星容易进入油箱的情形,解决一定的安全隐患。
(2)盖板位于停靠位置,对盖板施加朝上的力,弹片会形变恢复之后并产生一定张力快速将盖板切换至启盖位置;对盖板施加朝下的力,弹片会形变恢复之后并产生一定张力快速将盖板切换至闭盖位置,即当盖板在停靠位置上时,如果盖板受到朝上或朝下的力,弹片都会马上形变恢复并产生一定张力。因此,如还采用现有的简单铰链式的机构,在启闭盖子的全部过程中就需要手部一直施力控制,带动盖子进行翻转实现启闭以将盖子完全打开或关闭,使用起来极其麻烦;而通过以上方式,当盖板位于停靠位置,手部仅需轻微触碰盖板,对盖板施加朝上或朝下的力,即可让盖板在停靠位置上快速启盖或闭盖,在日常加油时方便又便捷。
(3)盖板通过摆臂相对盖座翻转时,摆臂会带动第二配合部抵接于配合件并绕其转动,而第二配合部抵接于配合件上与配合件之间会形成一个支点,使得弹片于该支点上绕着转动并进行压缩形变,以为后续恢复形变提供张力。
(4)盖板通过摆臂相对盖座翻转的过程中,摆臂与盖座的铰接端、第一配合部和第二配合部三者于垂直投影面上如果刚好处于同一直线排列,那么盖板相对盖座就会位于停靠位置上。
(5)盖板位于停靠位置并受到朝上的力时,盖板相对盖座会向上翻转,第一配合部于垂直投影面上就会位于铰接端和第二配合部的连线之上,盖板相对盖座由停靠位置向启盖位置迅速切换,实现将盖子完全打开,结构简单,效果明显。
(6)盖板位于停靠位置并受到朝下的力时,盖板相对盖座会向下翻转,第一配合部于垂直投影面上就会位于铰接端和第二配合部的连线之下,盖板相对盖座由停靠位置向闭盖位置迅速切换,实现将盖子完全关闭,结构简单,效果明显。
(7)盖板相对盖座位于启盖位置时,盖板相对盖座的盖口就会呈钝角,在盖口相对盖板呈钝角后,盖板即将盖口完全打开;相应的,盖口相对盖板呈锐角后,盖板即位于停靠位置上,不仅可等待油箱的加油,还能选择是否将其控制翻转呈钝角切换至启盖位置或两者无角度直接切换至闭盖位置。
(8)配合件上形成有限位口,摆臂带动第二配合部绕配合件转动并卡接于限位口内,使得盖板位于启盖位置上的同时,第二配合部通过限位口能限制其不会位移窜动,保证盖板在启盖位置上的稳定性。
(9)弹片呈“C型”或呈“V型”,其具有一开口,摆臂相对盖座翻转时,开口始终会朝向盖口的位置;如开口朝向开口的镜像方向,就可能影响弹片的压缩形变性能,其后续的张力可能直接消失;而始终朝向盖口的位置,可保证摆臂在运动时,弹片产生形变之后还会具有一定的张力。
(10)以上开盖机构还能用于新能源车的充电口盖,以迅速的自动打开或关闭口盖,防止液体、异物或火星由四周进入口盖,方便充电枪充电,以保证新能源车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盖板位于闭盖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示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盖板位于停靠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示B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盖板位于启盖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示C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弹片、配合件、摆臂的装配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弹片、配合件、摆臂的爆炸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盖座;11、配合件;111、限位口;2、盖板;3、摆臂;31、镂空槽;4、弹片;41、第一配合部;42、第二配合部;43、开口;5、定位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且不应被看作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基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上述附图中,除非另有明确限定,如使用术语“第一”、“第二”或“第三”等,都是为了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
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上述附图中,除非另有明确限定,对于方位词,如使用术语“中心”、“横向”、“纵向”、“水平”、“垂直”、“顶”、“底”、“内”、“外”、“上”、“下”、“前”、“后”、“左”、“右”、“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乃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和位置关系,且仅是为了便于叙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所以也不能理解为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具体保护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上述附图中,除非另有明确限定,如使用术语“固接”或“固定连接”,应作广义理解,即两者之间没有位移关系和相对转动关系的任何连接方式,也就是说包括不可拆卸地固定连接、可拆卸地固定连接、连为一体以及通过其他装置或元件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上述附图中,如使用术语“包括”、“具有”以及它们的变形,意图在于“包含但不限于”。
请参见图1至图9。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开盖机构,包括盖座1、盖板2、摆臂3和弹片4;其中,摆臂3的一端与盖板2固定焊接,另一端铰接于盖座1上并形成有铰接端,使得盖板2通过摆臂3可相对盖座1进行转动。当摆臂3相对盖座1翻转时,盖板2相对盖座1具有打开盖子的启盖位置和关闭盖子的闭盖位置。
本实施例中,弹片4呈“C型”或呈“V型”,弹片4的两端分别具有呈“U型弯折”的第一配合部41和第二配合部42,第一配合部41卡接固定于摆臂3的一个镂空槽31(参见图9摆臂3上具有一个镂空槽31)上,第二配合部42抵接在盖座1的配合件11上。参见图2至图7,当盖板2通过摆臂3相对盖座1进行转动时,摆臂3会带动第二配合部42以配合件11为支点绕着配合件11转动形变。通过弹片4的设置,盖板2相对盖座1不仅具有启盖位置、闭盖位置,盖板2相对盖座1在启盖位置和闭盖位置之间来回翻转切换时,在弹片4形变所产生的作用力影响下还会具有一个盖板2相对盖座1的盖口呈锐角的停靠保持位置参见图4和图5。
本实施例中,当摆臂3带动第二配合部42以配合件11为支点绕着配合件11转动形变时,因弹片4呈“C型”或呈“V型”,那么弹片4一端的第二配合部42以配合件11为支点,另一端的第一配合部41又受到摆臂3的是施加力,那么弹片4还会压缩,由原本尺寸更大的“C型”缩成尺寸更小的“c型”,即便该形变程度不大,其形变之后再恢复也会产生一定的张力。
本实施例中,弹片4呈“C型”或呈“V型”,该弹片4就具有一开口43,摆臂3相对盖座1翻转时,开口43始终会朝向盖口的位置;如开口43朝向开口43的镜像方向,就可能影响弹片4的压缩形变性能,其后续的张力可能直接消失;而始终朝向盖口的位置,可保证摆臂3在运动时对其的施加力,弹片4产生形变之后还会具有一定的张力。
本实施例中,盖板2位于停靠位置(参见图4和图5,此时弹片4为压缩形变状态),对盖板2施加朝上的力,弹片4会形变恢复之后并产生一定张力快速将盖板2切换至启盖位置(参见图6和图7);对盖板2施加朝下的力,弹片4会形变恢复之后并产生一定张力快速将盖板2切换至闭盖位置(参见图2和图3)。即当盖板2在停靠位置上时,如果盖板2受到朝上或朝下的力,弹片4都会马上形变恢复并产生一定张力。
本实施例中,参见图4和图5,盖板2通过摆臂3相对盖座1翻转的过程中,摆臂3与盖座1的铰接端、第一配合部41和第二配合部42三者于垂直投影面上如果刚好处于同一直线排列(参见图5铰接端、第一配合部41和第二配合部42三者连成一条所示的虚线),三者就会有一个相互抵消的力,那么盖板2相对盖座1就会位于停靠位置上。
本实施例中,参见图6和图7,盖板2位于停靠位置并受到朝上的力时,盖板2相对盖座1会向上翻转,第一配合部41于垂直投影面上就会位于铰接端和第二配合部42的连线之上(参见图7所示三者都位于投影面上,其中铰接端和第二配合连成一条直线,而第一配合部41位于直线之下),盖板2相对盖座1由停靠位置向启盖位置迅速切换,实现将盖子完全打开。
本实施例中,参见图2和图3,盖板2位于停靠位置并受到朝下的力时,盖板2相对盖座1会向下翻转,第一配合部41于垂直投影面上就会位于铰接端和第二配合部42的连线之下(参见图3所示三者都位于投影面上,其中铰接端和第二配合连成一条直线,而第一配合部41位于直线之上),盖板2相对盖座1由停靠位置向闭盖位置迅速切换,实现将盖子完全关闭。
本实施例中,盖板2相对盖座1位于启盖位置时,盖板2相对盖座1的盖口就会呈钝角,在盖口相对盖板2呈钝角后,盖板2即将盖口完全打开;相应的,盖口相对盖板2呈锐角后,盖板2即位于停靠位置上,不仅可等待油箱的加油,还能选择是否将其控制翻转呈钝角切换至启盖位置或两者无角度直接切换至闭盖位置。
本实施例中,三者都位于投影面上,该投影面指:与纸面平行的面,即垂直水平面的面。
本实施例中,为了保证盖板2在启盖位置的稳定性,配合件11上形成有限位口111,摆臂3带动第二配合部42绕配合件11转动并卡接于限位口111内,使得盖板2位于启盖位置上的同时,第二配合部42通过限位口111能限制其不会位移窜动,保证盖板2在启盖位置上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参见图8和图9,摆臂3和盖座1上的配合件11通过两个定位销5进行铰接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
在打开盖子时,通过手部控制盖板2,带动摆臂3于盖座1上翻转,同时摆臂3会联动弹片4进行形变压缩变形,直至盖板2转动至如图4和图5所示的停靠位置进行位置保持,此时盖板2相对盖座1的盖口呈锐角,弹片4被压缩;
需要完全打开盖子时,通过手部对盖板2施加一个朝上的力,此时盖板2就会有一个朝上的力,弹片4会形变恢复之后并产生一定张力快速将盖板2迅速切换至盖板2与盖座1呈钝角启盖位置(参见图6和图7);
需要关闭盖子时,通过手部对盖板2施加一个朝下的力,此时盖板2就会有一个朝下的力,弹片4会形变恢复之后并产生一定张力快速将盖板2迅速切换至盖板2与盖座1呈无角度闭盖位置(参见图2和图3);
盖板2位于停靠位置并受到朝下的力时,盖板2相对盖座1会向下翻转,第一配合部41于垂直投影面上就会位于铰接端和第二配合部42的连线之下(参见图3所示三者都位于投影面上,其中铰接端和第二配合连成一条直线,而第一配合部41位于直线之上),盖板2相对盖座1由停靠位置向闭盖位置迅速切换,实现将盖子完全关闭。
在其它实施例中,还包括一种具有油箱的车身,该车身装设有以上实施例中的开盖机构,该开盖机构与车身上的油箱固接,以通过开盖机构打开或关闭车身的油箱口盖,便于进行加油。
上述说明书和实施例的描述,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通过本实用新型或上述实施例的启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结合公知常识、本领域的普通技术知识和/或现有技术,通过合乎逻辑的分析、推理或有限的试验可以得到的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其中一部分技术特征的修改、等同替换或其他改进,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开盖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盖座、盖板、摆臂和弹片;
所述的摆臂一端固接于所述的盖板,另一端铰接于所述的盖座形成有铰接端;所述的弹片一端固接于所述的摆臂上,另一端抵接于所述的盖座上;
所述的盖板通过所述的摆臂相对所述的盖座翻转时,所述的摆臂带动所述的弹片相对所述的盖座转动形变,使得所述的盖板相对所述的盖座具有启盖位置、闭盖位置及盖板相对所述的盖座的盖口呈锐角的停靠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开盖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盖板位于停靠位置,对所述的盖板施加朝上的力时,所述的盖板通过所述的弹片快速切换至启盖位置;对所述的盖板施加朝下的力,所述的盖板通过所述的弹片快速切换至闭盖位置。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开盖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盖座上设有配合件,所述的弹片上具有第一配合部和第二配合部,所述的弹片通过所述的第一配合部固接于所述的摆臂,所述的弹片通过所述的第二配合部抵接于所述的盖座的配合件上,所述的盖板通过所述的摆臂相对所述的盖座翻转时,所述的摆臂带动所述的第二配合部绕所述的配合件转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开盖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盖板相对所述的盖座位于所述的停靠位置时,所述的铰接端、所述的第一配合部和第二配合部于垂直投影面上处于同一直线排列。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开盖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盖板相对所述的盖座位于启盖位置时,所述的第一配合部于垂直投影面上位于所述的铰接端和第二配合部的连线之上;所述的盖板相对所述的盖座位于闭盖位置时,所述的第一配合部于垂直投影面上位于所述的铰接端和第二配合部的连线之下。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开盖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盖板相对所述的盖座位于所述的启盖位置时,盖板相对所述的盖座的盖口呈钝角。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开盖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配合件上形成有限位口,所述的摆臂带动所述的第二配合部绕所述的配合件转动并卡接于所述的限位口内,使得所述的盖板位于启盖位置上。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开盖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片具有一开口,所述的摆臂相对所述的盖座翻转时,所述的开口朝向所述的盖口。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开盖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片呈“C型”或呈“V型”。
10.一种具有油箱的车身,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一种开盖机构,所述的开盖机构装设于所述的车身上与所述的油箱固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029409.7U CN219406157U (zh) | 2023-05-04 | 2023-05-04 | 一种开盖机构及具有油箱的车身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029409.7U CN219406157U (zh) | 2023-05-04 | 2023-05-04 | 一种开盖机构及具有油箱的车身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406157U true CN219406157U (zh) | 2023-07-25 |
Family
ID=872437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1029409.7U Active CN219406157U (zh) | 2023-05-04 | 2023-05-04 | 一种开盖机构及具有油箱的车身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406157U (zh) |
-
2023
- 2023-05-04 CN CN202321029409.7U patent/CN219406157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4791464B2 (ja) | 慣性安全システムを備える自動車等を対象にしたドアハンドル | |
CN101195364B (zh) | 扶手锁定装置 | |
CN111206834A (zh) | 隐藏式门把手及汽车 | |
CN219406157U (zh) | 一种开盖机构及具有油箱的车身 | |
EP0767082A1 (fr) | Dispositif de protection d'un rail d'une porte coulissante d'un véhicule automobile | |
JPS6411499B2 (zh) | ||
CN208360124U (zh) | 雨刮装置 | |
CN114109195B (zh) | 一种用于滑移折叠门系统的联动机构 | |
US11668118B2 (en) | Door handle device for vehicle | |
KR102603043B1 (ko) | 차량의 플랩도어 록킹장치 | |
CN218815859U (zh) | 铰链和车辆 | |
EP0172869B1 (en) | Actuator for an openable vehicle roof | |
CN109750924B (zh) | 一种座垫铰链装置 | |
CN210033055U (zh) | 座垫铰链装置 | |
CN201597641U (zh) | 机动车辆 | |
US2761171A (en) | Automobile door hinge embodying hold-open and assist means | |
CN216893908U (zh) | 隐藏式门把手结构 | |
CN218141157U (zh) | 一种能消除异响的汽车座椅靠背锁 | |
JP3927431B2 (ja) | 扉の緩衝装置 | |
CN203920931U (zh) | 一种汽车加油口盖总成 | |
JP2618061B2 (ja) | ヒンジ装置 | |
CN204782434U (zh) | 一种带自动支持臂的一体铰链组件 | |
CN213015867U (zh) | 一种对开式扶手箱锁紧装置 | |
JP2003146092A (ja) | フィラーリッド部構造 | |
CN217435947U (zh) | 一种可提高锁合可靠性的折叠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