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400846U - 一种自动点胶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动点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400846U
CN219400846U CN202320299187.4U CN202320299187U CN219400846U CN 219400846 U CN219400846 U CN 219400846U CN 202320299187 U CN202320299187 U CN 202320299187U CN 219400846 U CN219400846 U CN 21940084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ensing
assembly
transmission channel
stage
carrier ta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299187.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奇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rgotec Ltd
Original Assignee
Argotec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rgotec Ltd filed Critical Argotec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299187.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40084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4008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40084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Automatic Analysis And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点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自动点胶装置。包括机架、点胶机构、移动机构和承载带。点胶机构可移动的设置于机架上,点胶机构的位置与工作台的位置相对应;移动机构安装于工作台,移动机构包括传输通道、固定组件和移动组件,传输通道设置于工作台上,沿着传输通道的传输方向,固定组件和移动组件均设置于所传输通道的相对两侧,且移动组件与传输通道滑动连接;承载带设置于传输通道。在点胶时,固定组件可将承载带固定在传输通道上,防止承载带在点胶过程中受到点胶的冲击力而发生褶皱;待点胶产品点胶完成后,移动组件带动承载带沿着传输方向移动,使得承载带的移动不会发生偏移等现象。

Description

一种自动点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点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自动点胶装置。
背景技术
点胶是把电子胶水、油或者其他液体涂抹、灌封、点滴到产品上的工艺过程,从而让产品起到黏贴、灌封、绝缘、固定等作用。在点胶设备中,具体通过点胶机排出胶水至待点胶物品(例如芯片)上。为了提高点胶效率,通常将待点胶物品有序的放置在载带上,移动载带使得载带上完成点胶工艺的物品跟随载带移出点胶机,而在后的待点胶物品能够快速的移动至点胶机内进而完成点胶工艺。
而目前点胶机上的载带在移动过程和点胶过程中,不能很好的移动和固定,进而载带在点胶过程中容易发生褶皱或者移动发生偏移等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旨在提供一种自动点胶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载带在移动过程和点胶过程中,不能很好的移动和固定,进而载带在点胶过程中容易发生褶皱或者移动发生偏移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提供一种自动点胶装置,包括:
机架,所述机架内安装有工作台;
点胶机构,可移动的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点胶机构的位置与所述工作台的位置相对应;
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安装于所述工作台,所述移动机构包括传输通道、固定组件和移动组件,所述传输通道设置于所述工作台上,沿着所述传输通道的传输方向,所述固定组件和所述移动组件均设置于所传输通道的相对两侧,且所述移动组件与所述传输通道滑动连接;
承载带,所述承载带包括若干承载槽,若干所述承载槽用于放置待点胶产品,所述承载带设置于所述传输通道;
其中,所述固定组件能够固定所述承载带的两侧,所述移动组件能够带动所述承载带在所述传输通道上进行移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第一夹爪单元和第一驱动组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与所述第一夹爪单元连接,所述第一夹爪单元设置于所述传输通道的两侧;
所述移动组件包括第二夹爪单元和第二驱动组件,所述第二驱动组件与所述第二夹爪单元连接,所述第二夹爪单元设置于所述传输通道的两侧;
所述第一夹爪单元和所述第二夹爪单元沿着所述传输方向依次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传输通道包括第一载物台和第二载物台,所述第一载物台和所述第二载物台均安装于所述工作台,且所述第一载物台和所述第二载物台沿着所述传输方向依次间隔分布;
所述第一夹爪单元设置于所述第一载物台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二夹爪单元设置于所述第二载物台的相对两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载物台、所述第二载物台与所述工作台共同围设形成有容纳槽;
所述自动点胶装置还包括吸取组件,所述吸取组件收容于所述容纳槽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传输通道还包括进料导向件和出料导向件,所述进料导向件和所述出料导向件分别设置于所述传输通道的相对两端;
所述进料导向件安装于所述第一载物台,所述出料导向件安装于所述第二载物台。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卷带组件,所述卷带组件包括卷筒和限位盘;
两个所述限位盘设置于所述卷筒的相对两侧;
所述卷筒中间镂空形成有通孔。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清洁件,所述清洁件安装于所述工作台上,所述清洁件的位置与所述点胶机构的位置相对应。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收集件,所述收集件安装于所述工作台上,所述收集件通过排胶管道连接有所述点胶机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点胶机构包括点胶件、定位件、连接件和三轴直线驱动组件;
所述三轴直线驱动组件安装于所述机架;
所述连接件的一侧与所述三轴直线驱动组件滑动连接,另一侧与点胶件以及定位件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三轴直线驱动组件包括第一直线驱动组件、第二直线驱动组件和第三直线驱动组件,所述第二直线驱动组件安装于所述第一直线驱动组件的输出端,所述第三直线驱动组件安装于所述第二直线驱动组件的输出端;
所述连接件安装于所述第三直线驱动组件的输出端;
所述第三直线驱动组件能够驱动所述连接件沿第一直线运动,所述第二直线驱动组件能够驱动所述第三直线驱动组件沿第二直线运动,所述第一直线驱动组件能够驱动所述第二直线驱动组件沿第三直线运动,所述第一直线竖直设置,所述第一直线与所述第二直线和所述第三直线均垂直,所述第二直线和所述第三直线相垂直。
与现有技术相比,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自动点胶装置中,当自动点胶装置在进行点胶操作时,通过移动组件带动承载带移动至待点胶位置后,移动组件停止移动,固定组件和移动组件共同夹紧承载带的两侧,以使得承载带能够被固定在传输通道上。而后点胶机构朝向承载带上的待点胶产品进行点胶操作,在点胶操作完成后,固定组件与承载带的两侧分离,移动组件带动承载带在传输通道上沿着传输方向进行移动。通过这样的设置,在点胶时,固定组件可将承载带固定在传输通道上,防止承载带在点胶过程中受到点胶的冲击力而发生褶皱;待点胶产品点胶完成后,移动组件带动承载带沿着传输方向移动,使得承载带的移动不会发生偏移等现象,并且在后的待点胶产品可移动至与点胶机构相对应的位置继续进行点胶操作。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其中一实施例所提供的自动点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自动点胶装置的使用场景图;
图3是图1所示的自动点胶装置的承载带的俯视图;
图4是图1所示的自动点胶装置的移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6是图1所示的自动点胶装置的点胶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1所示的自动点胶装置的点胶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自动点胶装置;10、工作台;20、点胶机构;21、点胶件;22、定位件;221、光源;23、连接件;24、三轴直线驱动组件;241、第一直线驱动组件;2412、第一电机;2413、滑杆;242、第二直线驱动组件;2422、第二电机;243、第三直线驱动组件;2432、第三电机;30、移动机构;31、传输通道;311、第一载物台;312、第二载物台;313、容纳槽;314、进料导向件;3141、第一导向轴;3142、第一连接架;315、出料导向件;3151、第二导向轴;3152、第二连接架;32、固定组件;321、第一夹爪单元;33、移动组件;331、第二夹爪单元;40、承载带;401、承载槽;50、吸取组件;60、卷带组件;601、卷筒;602、限位盘;603、支架;70、清洁件;80、收集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表述“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上”、“下”、“左”、“右”、“上端”、“下端”、“顶部”以及“底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请一并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图1是本实用新型其中一实施例所提供的自动点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的自动点胶装置的使用场景图,图3是图1所示的自动点胶装置的承载带的俯视图,图4是图1所示的自动点胶装置的移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其中一实施例所提供的自动点胶装置100,包括机架、点胶机构20、移动机构30和承载带40。机架内安装有工作台10;点胶机构20可移动的设置于机架上,点胶机构20的位置与工作台10的位置相对应;移动机构30安装于工作台10,移动机构30包括传输通道31、固定组件32和移动组件33,传输通道31设置于工作台10上,沿着传输通道31的传输方向,固定组件32和移动组件33均设置于所传输通道31的相对两侧,且移动组件33与传输通道31滑动连接;承载带40包括若干承载槽401,若干承载槽401用于放置待点胶产品,承载带40设置于传输通道31;其中,固定组件32能够固定承载带40的两侧,移动组件33能够带动承载带40在传输通道31上进行移动。
本实施例中,点胶机构20可移动的设置于机架上并且与工作台10相对应。移动机构30包括传输通道31、固定组件32和移动组件33。承载带40放置于传输通道31上,在承载带40上开设有若干承载槽401,承载槽401上可放置待点胶产品。其中,该待点胶产品可以为芯片、PCB板等电子产品。
当自动点胶装置100在进行点胶操作时,通过移动组件33带动承载带40移动至待点胶位置后,移动组件33停止移动,固定组件32和移动组件33共同夹紧承载带40的两侧,以使得承载带40能够被固定在传输通道31上。而后点胶机构20朝向承载带40上的待点胶产品进行点胶操作,在点胶操作完成后,固定组件32与承载带40的两侧分离,移动组件33带动承载带40在传输通道31上沿着传输方向进行移动。通过这样的设置,在点胶时,固定组件32可将承载带40固定在传输通道31上,防止承载带40在点胶过程中受到点胶的冲击力而发生褶皱;待点胶产品点胶完成后,移动组件33带动承载带40沿着传输方向移动,使得承载带40的移动不会发生偏移等现象,并且在后的待点胶产品可移动至与点胶机构20相对应的位置继续进行点胶操作。
由此可见,通过移动组件33和固定组件32之间的共同配合,可带动承载带40在传输通道31上移动并在移动到位后对其进行固定。使得可对承载带40上的待点胶产品进行点胶操作,并且能够在点胶机构20完成点胶工艺后,通过移动组件33带动承载带40移出该自动点胶装置100。
具体的,点胶机构20的位置与工作台10的位置相互对应,而传输通道31又设置于工作台10上,使得传输通道31的位置与点胶机构20的位置相对应。
在该传输通道31上设置有点胶位置,该点胶位置位于点胶机构20的正下方。优选为移动机构30带动承载带40移动至点胶位置后,点胶机构20进行点胶操作,以使得点胶机构20能精准的进行点胶操作。
当在点胶时,将待点胶产品依次放置在承载带40的若干承载槽401内,而后将承载带40放置在传输通道31上。通过移动组件33带动承载带40在传输通道31上移动至点胶位置,使得承载带40上的某一个承载槽401与点胶机构20相对应,进而点胶机构20能够准确的将胶水点滴在该承载槽401内的待点胶产品上。此时,固定组件32与移动组件33均夹紧承载带40的两侧,承载带40被固定在传输通道31上。通过这样的设置,一方面,承载带40可以稳定的被固定在传输通道31上,待点胶产品不会由于承载带40的不稳定而在点胶过程中发生移动,使得点胶机构20可以准确的对待点胶产品进行点胶;另一方面,在点胶过程中通过移动组件33和固定组件32对承载带40的两侧进行夹紧,可防止承载带40发生褶皱,进而防止在承载槽401内的待点胶产品由于承载带40的褶皱而发生偏移。
具体的,通过移动组件33和固定组件32夹紧于承载带40的两侧,从而移动组件33和固定组件32能够施加给承载带40的两侧拉力。将承载带40平铺固定在传输通道31上的同时,还能将承载带40拉平,防止承载带40发生褶皱。
当移动组件33带动承载带40移动时,固定组件32与承载带40分离,移动组件33仍夹紧于承载带40的两侧。移动组件33带动承载带40沿着传输方向移动,已完成点胶工艺的产品跟随承载带40移动。通过这样的设置,一方面可通过移动组件33带动承载带40移动并移出该自动点胶装置100,方便后续未点胶的待点胶产品进行点胶操作,另一方面,通过移动组件33带动承载带40的移动,使得承载带40的移动更加平稳,防止承载带40在传输通道31上的移动发生偏移。
请复参阅图2,在一些具体的示例中,承载带40为卷带式结构,多段承载带40共同形成有卷带式承载带40,在多段承载带40上均开设有承载槽401。在点胶过程完成后,移动组件33带动该段承载带40沿着传输方向移动,使得该段承载带40能够平稳的移出自动点胶装置100。此时,后一段的承载带40同步移动,可使得后一段的承载带40能够移动至点胶位置,并且移动组件33可回到原位置与固定组件32配合固定住后一段的承载带40,以方便后一段承载带40上的待点胶产品的进行点胶操作和后续的移出承载带40操作。通过这样的设置,通过在传输通道31上设置有移动组件33固定组件32,可使得该自动点胶装置100能够适应于卷带式结构的承载带40。
关于上述的传输通道31,传输通道31包括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承载带40从进料口进入传输通道31后开始点胶,在点胶完成后,通过出料口移出传输通道31。进料口和出料口分别沿着传输方向依次设置在传输通道31的两端。
并且,该传输通道31的宽度与承载带40的宽度相同;或该传输通道31的宽度略大于承载带40的宽度。以方便固定组件32和移动组件33能够夹紧承载带40的两侧,将承载带40固定在传输通道31的点胶位置上;并且方便于点胶完成后,移动组件33带动承载带40移出自动点胶装置100。
关于上述的点胶机构20,点胶机构20可移动的设置于机架上。在承载带40放置在传输通道31上后,点胶机构20的位置与承载带40的位置相互对应。点胶机构20朝向承载带40上的待点胶产品进行点胶操作。并且点胶机构20还可相对于承载带40进行移动,使得承载带40上相邻或相近承载槽401内的待点胶产品可以进行点胶操作。通过点胶机构20的移动对承载带40上若干个待点胶产品进行点胶操作,可实现飞行点胶,进而提高自动点胶装置100的点胶效率。
关于上述的承载带40,承载带40可采用塑料材料制成,例如:PC(Polycarbonate,聚碳酸酯),PS(Polystyrene,聚苯乙烯)和AB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树脂)等。其中PC材料具有机械强度高,透明性好,尺寸稳定性好,玻璃化转变温度高,耐热性能好的特点。而PS材料的机械强度比PC材料低,所以有时候会和ABS材料做成三层复合片材以提高载带的拉伸强度,PET材料的机械强度接近PC,但是由于是结晶材料,所以尺寸稳定性较差。可根据具体实际情况选用不同种材料的承载带40。
请一并参阅图4和图5,图5是图4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在一些实施例中,固定组件32包括第一夹爪单元321和第一驱动组件(图中未示出),第一驱动组件与第一夹爪单元321连接,第一夹爪单元321设置于传输通道31的两侧;移动组件33包括第二夹爪单元331和第二驱动组件(图中未示出),第二驱动组件与第二夹爪单元331连接,第二夹爪单元331设置于传输通道31的两侧;第一夹爪单元321和第二夹爪单元331沿着所述传输方向依次设置。
第一驱动组件可驱动第一夹爪单元321夹紧承载带40的两侧或远离承载带40的两侧。第二驱动组件可驱动第二夹爪单元331夹紧承载带40的两侧或远离承载带40的两侧,并在第二夹爪单元331夹紧承载带40两侧时,第二驱动组件还可驱动第二夹爪单元331沿着传输通道31移动,进而使得承载带40跟随第二夹爪单元331移动。其中,在点胶机构20点胶过程中,第二夹爪单元331夹紧承载带40的两侧后不移动;而点胶机构20点胶操作完成后,第二夹爪单元331带动承载带40沿着传输方向移动,以使得承载带40移出自动点胶装置100,并带动下一段承载带40移动传输通道31上的点胶位置。
并且,第一夹爪单元321和第二夹爪单元331沿着传输方向依次设置。第一夹爪单元321靠近于进料口,第二夹爪单元331靠近于出料口。通过这样的设置,在点胶操作结束后,第二夹爪单元331方便带动承载带40移出传输通道31。
在一些更具体的示例中,第一夹爪单元321可以设置有多个,多个第一夹爪单元321均设置于传输通道31的两侧,可通过多个第一夹爪单元321共同配合以将承载带40固定在传输通道31上,防止由于承载带40在传输通道31上受到外力发生振动而导致点胶发生偏移。
请复参阅图5。在一些实施例中,传输通道31包括第一载物台311和第二载物台312,第一载物台311和第二载物台312均安装于工作台10,且第一载物台311和第二载物台312沿着所述传输方向依次间隔分布;第一夹爪单元321设置于第一载物台311的相对两侧,第二夹爪单设置于第二载物台312的相对两侧。
第一载物台311和第二载物台312沿着传输方向依次间隔分布,第一夹爪单元321设置于第一载物台311的相对两侧,第二夹爪单元331设置于第二载物台312的相对两侧。由此可见,第一夹爪单元321靠近于进料口,第二夹爪单元331靠近于出料口。当开始点胶操作时,承载带40放置在传输通道31上后,第一夹爪单元321将承载带40固定在第一载物台311的两侧,并且第二夹爪单元331配合夹紧住承载带40的两侧。通过这样的设置,在点胶过程中,第一夹爪单元321和第二夹爪单元331配合夹紧承载带40的两侧,使得承载带40被固定在第一载物台311和第二载物台312上。并且便于在点胶工艺完成后,第二夹爪单元331在第二载物台312上带动承载带40移出自动点胶装置100。
在第一载物台311和第二载物台312的两侧开设有滑槽,方便固定组件32在第一载物台311的固定,方便移动组件33在第二载物台312的移动。
具体的,第一夹爪单元321包括两个第一夹取爪,两个第一夹取爪分别设置在第一载物台311的两侧,并且两个第一夹取爪的位置相对应。以使得两个第一夹取爪能够夹紧承载带40两侧的相同位置,防止由于两个第一夹取爪夹紧承载带40两侧的位置不同,而导致承载带40受力不均衡而发生褶皱。此外,两个第一夹取爪均与第一驱动组件连接,可通过第一驱动组件驱动第一夹取爪靠近或者远离第一载物台311。其中,当第一夹取爪靠近第一载物台311时,第一夹取爪夹紧承载带40;当第一夹取爪远离第一载物台311时,第一夹取爪与承载带40分离。
第二夹爪单元331包括两个第二夹取爪,两个第二夹取爪分别设置在第二载物台312的两侧,并且两个第二夹取爪的位置相对应。以使得两个第二夹取爪能够夹紧承载带40两侧的相同位置,防止由于两个第二夹取爪夹紧承载带40两侧的位置不同,而导致承载带40受力不均衡而发生褶皱。此外,两个第二夹取爪均与第二驱动组件连接,可通过第二驱动组件驱动第二夹取爪靠近或者远离第二载物台312。其中,当第二夹取爪靠近第二载物台312时,第二夹取爪夹紧承载带40;当第二夹取爪远离第二载物台312时,第二夹取爪与承载带40分离。并且,在第二夹取爪夹紧承载带40时,第二驱动组件还可驱动第二夹取爪在第二载物台312上进行移动,以带动承载带40移动至传输通道31上的点胶位置或者点胶完成后移出传输通道31。
请复参阅图5。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载物台311、第二载物台312与工作台10共同围设形成有容纳槽313;自动点胶装置100还包括吸取组件50,吸取组件50收容于容纳槽313内。
其中,第一载物台311与第二载物台312均安装于工作台10上,并且第一载物台311和第二载物台312沿着传输方向间隔分布,以使得第一载物台311和第二载物台312和底部的工作台10共同围设有容纳槽313。其中,该容纳槽313刚好可容纳该吸取组件50。
吸取组件50连接有外界气泵(图中未示出),可通过开启外界气泵,使得吸取组件50形成有强大的吸附力。当承载带40放置在传输通道31上时,第一载物台311和第二载物台312可用于放置承载带40,使得承载带40能够被固定在传输通道31上。在进行点胶操作时,开启外界气泵后,吸取组件50朝向承载带40吸取空气,使得吸取组件50对承载带40形成有吸附力。通过这样的设置,在进行点胶操作时,第一夹爪单元321和第二夹爪单元331将承载带40的两侧固定在传输通道31上,并且吸取组件50对承载带40的底部形成有吸附力,通过第一夹爪单元321、第二夹爪单元331和吸取组件50的配合,以使得在点胶时承载带40能够稳定的被固定在传输通道31上,防止点胶失败。
并且,在该段承载带40上的待点胶产品完成点胶后,外界气泵关闭,吸取组件50不再朝向承载带40吸取空气,吸取组件50对承载带40不产生吸附力。便于第二夹爪单元331带动该段承载带40移出自动点胶装置100。
在一些具体的示例中,第一载物台311和第二载物台312之间的间隔距离与吸取组件50的长度相关。可根据吸取组件50的长度而调整第一载物台311和第二载物台312之间的间隔距离,以使得吸取组件50可收容于容纳槽313内。
请复参阅图4。在一些实施例中,传输通道31还包括进料导向件314和出料导向件315,进料导向件314和出料导向件315分别设置于传输通道31的相对两端;进料导向件314安装于第一载物台311,出料导向件315安装于第二载物台312。
进料导向件314安装于第一载物台311,且位于上述进料口的上方;出料导向件315安装于第二载物台312,且位于上述出料口的上方。卷带式承载带40从进料口进入传输通道31,并从出料口移出传输通道31。通过这样的设置,在承载带40进入和移出传输通道31时,进料导向件314和出料导向件315会对承载带40进行引导。一方面可防止承载带40在进入传输通道31时发生偏移;另一方面进料导向件314和出料导向件315对承载带40进行压平,防止承载带40发生褶皱。
进料导向件314包括第一导向轴3141和第一连接架3142,第一连接架3142安装于进料口的两侧,第一导向轴3141可转动的安装于第一连接架3142。承载带40在进入传输通道31时,位于进料口两侧的第一连接架3142可以对承载带40的两侧进行限位,防止承载带40在进入传输通道31时发生偏移。并且第一导向轴3141可对承载带40进行压平处理,防止承载带40发生褶皱。
进料导向件314包括第二导向轴3151和第二连接架3152,第二连接架3152安装于进料口的两侧,第二导向轴3151可转动的安装于第二连接架3152。承载带40在移出传输通道31时,位于出料口两侧的第二连接架3152可以对承载带40的两侧进行限位,防止承载带40在移出传输通道31时发生偏移。并且第二导向轴3151可对承载带40进行压平处理,防止承载带40发生褶皱。
请复参阅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自动点胶装置100还包括卷带组件60,卷带组件60包括卷筒601和限位盘602;两个限位盘602设置于卷筒601的相对两侧;卷筒601中间镂空形成有通孔。其中,承载带40缠绕收卷于卷筒601上,并且承载带40的两侧分别抵靠于两个限位盘602,防止承载带40脱落于卷筒601。通过这样的设置,可将承载带40收容于卷带组件60,便于储存没有在传输通道31上的承载带40。
并且,卷带组件60还包括有支架603,卷筒601与限位盘602安装于支架603上。当承载带40在传输通道31上点胶完成后,后一段的承载带40从卷筒601中移动至传输通道31上继续进行点胶操作。通过这样的设置,可加快将承载带40放置在传输通道31上的速度,提高点胶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自动点胶装置100还包括清洁件70,清洁件70安装于工作台10上,清洁件70的位置与点胶机构20的位置相对应。清洁件70具体可以为气嘴,通过外界气泵与气嘴相连接,外界气泵通过气嘴来抽取气嘴周围的空气,以形成类似于真空的气场,进而使得气嘴产生有强大的吸附力。在点胶机构20完成点胶后,点胶机构20上可能残留有旧胶,气嘴可以通过开启外界气泵而将点胶机构20上的残留的旧胶吸取,进而达到清理点胶机构20的目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自动点胶装置100还包括收集件80,收集件80通过排胶管道(图中未示出)连接有点胶机构20。收集件80具体可为排胶杯,也可为其他用于收集废胶的容器。点胶机构20完成点胶操作后,假若在点胶机构20内还剩余有胶水,如果不及时将胶水排出点胶机构20,则胶水会静止凝固,导致排胶机构发生内部发生堵塞,不利于后续的点胶。通过排胶管道的一端连接有点胶机构20内部,另一端连接有收集件80,可将点胶机构20内剩余的胶水通过废胶管道排至收集件80内。通过这样的设置,可以防止点胶机构20内部发生堵塞,延长自动点胶装置100的使用寿命。
请一并参阅图6和图7,图6是图1所示的自动点胶装置的点胶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1所示的自动点胶装置的点胶件的结构示意图。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点胶机构20包括点胶件21、定位件22、连接件23和三轴直线驱动组件24;所述三轴直线驱动组件24安装于所述机架;所述连接件23的一侧与所述三轴直线驱动组件24滑动连接,另一侧与点胶件21以及定位件22连接。
点胶件21安装于连接件23上,用于将胶水滴入承载带40上的待点胶产品上。
定位件22安装于连接件23上,用于定位承载带40上的待点胶产品的位置。
点胶件21和定位件22均通过连接件23与三轴直线驱动组件24相连接。
具体的,定位件22用于实时朝向传输通道31拍照以获取承载带40的图像信息,使得定位件22可以定位待点胶产品的位置。定位件22可与三轴直线驱动组件24进行配合。假若点胶件21的位置与待点胶产品的位置不对应,需要调整点胶件21的位置时,启动三轴直线驱动组件24,连接件23带动定位件22和点胶件21同时进行水平滑动。此时定位件22进行实时拍照以获取承载带40的图像信息,直至点胶件21的位置与待点胶产品的位置相对应后,三轴直线驱动组件24停止移动。通过这样的设置,使得点胶件21能够进行移动调整位置,并且准确的位于待点胶产品的正上方,能够实现精准点胶操作。
关于上述的定位件22,定位件22可以为CCD相机。CCD相机能够将光线变为电信号并将该电信号进行存储以及转移。并且CCD照相机具有强大的自扫描功能,图像清晰度好,可以随时捕捉图像。与传统摄像机比较,CCD相机具有体积小、可靠性高、灵敏度高、抗强光、抗震动、抗磁场、畸变小、寿命长、图像清晰、操作简便等优点。因此CCD相机可用于定位承载带40的位置。此外,定位件22也可以为其他的光学元件。
并且,在定位件22上还包括有光源221,光源221安装于定位件22上并且位于定位件22的光路方向。光源221可提高定位件22的获取图像信息的清晰度,使得定位件22能够更加精确的获取待点胶产品的具体位置。
关于上述的点胶件21,点胶件21可以为移液枪。移液枪是一种用于定量转移液体的器具,属于精密仪器,可用于实验室少量或微量液体的移取。在本实施例中,可通过移液枪将少量或者微量胶水滴在待点胶产品上,以实现精密点胶。
在一些实施例中,三轴直线驱动组件24包括第一直线驱动组件241、第二直线驱动组件242和第三直线驱动组件243,第二直线驱动组件242安装于第一直线驱动组件241的输出端,第三直线驱动组件243安装于第二直线驱动组件242的输出端;连接件23安装于第三直线驱动组件243的输出端;第三直线驱动组件243能够驱动连接件23沿第一直线运动,第二直线驱动组件242能够驱动第三直线驱动组件243沿第二直线运动,第一直线驱动组件241能够驱动第二直线驱动组件242沿第三直线运动,所述第一直线竖直设置,所述第一直线与所述第二直线和所述第三直线均垂直,所述第二直线和所述第三直线相垂直。
第一直线驱动组件241包括第一电机2412,在启动第一电机2412后,第一直线驱动组件241驱动第二直线驱动组件沿着第三直线运动。
第二直线驱动组件242包括第二电机2422,在启动第二电机2422后,第二直线驱动组件驱动第三直线驱动组件243沿着第二直线运动。
第三直线驱动组件243包括第三电机2432,在启动第三电机2432后,第三直线驱动组件243驱动连接件23沿第一直线进行运动。
第二直线和第三直线横纵交叉设置,第一直线与第二直线、第三直线均相互垂直设置。其中,第一直线、第二直线和第三直线均以图6中所述坐标系为准。
又有点胶件21和定位件22安装于连接件23上。可使得三轴直线驱动组件24能够带动点胶件21和定位件22实现第一直线方向、第二直线方向和第三直线方向上的移动。一方面可以调整点胶机构20的位置,进而使得点胶机构20与承载带40上的待点胶产品相对应,实现精确点胶;另一方面还可在点胶机构20完成点胶操作后,移动点胶机构20使得其能够与清洁件70和收集件80相互对应配合,达到清理废胶的目的。
另外,第一直线驱动组件241还包括有滑杆2413,滑杆2413与所述第二直线驱动组件243滑动连接。启动第一电机2412后,第二直线驱动组件242可在滑杆2413上进行移动,提高了第二直线驱动组件242移动的稳定性。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自动点胶装置100仅示出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相关的部分,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自动点胶装置100还包括其他用于实现该自动点胶装置100功能的其他结构,其中,包括但不限于电控系统、气路控制系统、工控系统、显示系统等。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思路下,以上实施例或者不同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之间也可以进行组合,步骤可以以任意顺序实现,并存在如上所述的本实用新型的不同方面的许多其它变化,为了简明,它们没有在细节中提供;尽管参阅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自动点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架,所述机架内安装有工作台;
点胶机构,可移动的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点胶机构的位置与所述工作台的位置相对应;
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安装于所述工作台,所述移动机构包括传输通道、固定组件和移动组件,所述传输通道设置于所述工作台上,沿着所述传输通道的传输方向,所述固定组件和所述移动组件均设置于所述传输通道的相对两侧,且所述移动组件与所述传输通道滑动连接;
承载带,所述承载带包括若干承载槽,若干所述承载槽用于放置待点胶产品,所述承载带设置于所述传输通道;
其中,所述固定组件能够固定所述承载带的两侧,所述移动组件能够带动所述承载带在所述传输通道上进行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点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第一夹爪单元和第一驱动组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与所述第一夹爪单元连接,所述第一夹爪单元设置于所述传输通道的两侧;
所述移动组件包括第二夹爪单元和第二驱动组件,所述第二驱动组件与所述第二夹爪单元连接,所述第二夹爪单元设置于所述传输通道的两侧;
所述第一夹爪单元和所述第二夹爪单元沿着所述传输方向依次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点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通道包括第一载物台和第二载物台,所述第一载物台和所述第二载物台均安装于所述工作台,且所述第一载物台和所述第二载物台沿着所述传输方向依次间隔分布;
所述第一夹爪单元设置于所述第一载物台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二夹爪单元设置于所述第二载物台的相对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点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载物台、所述第二载物台与所述工作台共同围设形成有容纳槽;
所述自动点胶装置还包括吸取组件,所述吸取组件收容于所述容纳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点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通道还包括进料导向件和出料导向件,所述进料导向件和所述出料导向件分别设置于所述传输通道的相对两端;
所述进料导向件安装于所述第一载物台,所述出料导向件安装于所述第二载物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点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卷带组件,所述卷带组件包括卷筒和限位盘;
两个所述限位盘设置于所述卷筒的相对两侧;
所述卷筒中间镂空形成有通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点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清洁件,所述清洁件安装于所述工作台上,所述清洁件的位置与所述点胶机构的位置相对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点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收集件,所述收集件安装于所述工作台上,所述收集件通过排胶管道连接所述点胶机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点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点胶机构包括点胶件、定位件、连接件和三轴直线驱动组件;
所述三轴直线驱动组件安装于所述机架;
所述连接件的一侧与所述三轴直线驱动组件连接,另一侧与点胶件以及定位件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自动点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轴直线驱动组件包括第一直线驱动组件、第二直线驱动组件和第三直线驱动组件,所述第二直线驱动组件安装于所述第一直线驱动组件的输出端,所述第三直线驱动组件安装于所述第二直线驱动组件的输出端;
所述连接件安装于所述第三直线驱动组件的输出端;
所述第三直线驱动组件能够驱动所述连接件沿第一直线运动,所述第二直线驱动组件能够驱动所述第三直线驱动组件沿第二直线运动,所述第一直线驱动组件能够驱动所述第二直线驱动组件沿第三直线运动,所述第一直线竖直设置,所述第一直线与所述第二直线和所述第三直线均垂直,所述第二直线和所述第三直线相垂直。
CN202320299187.4U 2023-02-20 2023-02-20 一种自动点胶装置 Active CN21940084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99187.4U CN219400846U (zh) 2023-02-20 2023-02-20 一种自动点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99187.4U CN219400846U (zh) 2023-02-20 2023-02-20 一种自动点胶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400846U true CN219400846U (zh) 2023-07-25

Family

ID=872045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299187.4U Active CN219400846U (zh) 2023-02-20 2023-02-20 一种自动点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40084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114466B2 (ja) 試験管グリッパー及びこれを含む試験管準備装置
CN109445038B (zh) 一种光纤头组装生产线
CN112798804A (zh) 荧光免疫分析设备
WO2019140596A1 (zh) 一种电容器钉接卷绕装置
CN211593997U (zh) 试管架搬运装置
CN210083770U (zh) 一种自动贴标签机构
CN219400846U (zh) 一种自动点胶装置
CN213566881U (zh) 一种贴标及贴膜系统
CN212321232U (zh) 一种可连续进样并用于血涂片制备的全自动推片染色机
CN219996917U (zh) 一种全自动检测fpc的系统
US6662428B2 (en) System for manufacturing film case
CN110696500A (zh) 一种制证终端机芯
CN215435074U (zh) 贴胶设备
CN215744466U (zh) 一种多功能车载屏背光点胶组装设备
CN114361087A (zh) 上料模块及具有其的固晶机
KR102410618B1 (ko) 광학렌즈용 배럴과 마그네틱 조립장치
CN212397316U (zh) 一种半导体收放料系统
CN211544189U (zh) 一种贴标机
CN210914118U (zh) 集成式物料自动取放机构
CN210339543U (zh) 一种mpo、mtp插芯的自动涂胶吸胶装置
US4594043A (en) Banknote counting and bandsealing device
CN112550804A (zh) 一种编码开关自动检测包装机
WO2020224032A1 (zh) 试剂卡收容装置
CN216970298U (zh) 集成式贴标机构及使用该机构的收料机
CN211578788U (zh) 一种全自动平面ic固晶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