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98703U - 一种负压微针 - Google Patents

一种负压微针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398703U
CN219398703U CN202320080369.2U CN202320080369U CN219398703U CN 219398703 U CN219398703 U CN 219398703U CN 202320080369 U CN202320080369 U CN 202320080369U CN 219398703 U CN219398703 U CN 2193987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gative pressure
assembly
microneedle
liquid
inj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08036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昌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320080369.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3987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3987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39870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美容微针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负压微针,该负压微针具体包括壳体组件,该壳体组件的内部设有分隔部件,该分隔部件将所述壳体组件分隔为下腔室和上腔室,且分隔部件上还设有气体通孔,所述气体通孔可供下腔室内的气体和/或液体进入上腔室,同时,该壳体组件上还设有与上腔室连通的负压接口,该负压微针在上腔室内设有用于对气体和/或液体进行吸收和/或过滤的过滤部件。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负压微针通过提高负压接口的位置使其与上腔室连通,同时在该上腔室内设置过滤部件,从而可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负压微针所存在的缺陷。

Description

一种负压微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美容微针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负压微针。
背景技术
负压微针是一种新型的美容方式,它主要是通过负压的原理,将注射针头刺入到皮下组织内,再利用真空注射仪把有效的药物注射到深度或者局部皮肤,通过选择注射不同的药物,能够有效地改善皮肤暗黄、痘痘等症状,延缓皮肤的衰老,有效改善面部皮肤的衰老问题。
如文献号为CN215875805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所公开的一种注射针头,该种注射针头包括上盖、下盖,该下盖内设有隔板,且该隔板将下盖的内腔分为上腔和下腔,所述下盖连接有负压接口,所述负压接口与所述下腔连通,在注射时,个体的皮肤能够在所述负压接口的作用下吸附于所述下盖,以解决由于皮肤的弹性而导致注射不便的技术问题。上述设计在现有的负压微针中广泛应用,但普遍存在以下缺陷:
虽然上述负压结构解决了由于皮肤弹性而存在的注射不便的问题,但在注射完成后的退针过程中,由于下腔不再处于负压环境,此时皮肤与注射针头脱离且逐渐皱缩,因此,在此之前注入皮下的部分药液极易受到挤压而从皮肤内部流出,并与皮肤受到机械创伤而渗出的血液混合,从而使得皮肤表面易在操作过程中积聚血水混合物,同时,由于传统的注射针头负压接口设置的位置距离皮肤表面距离较近,因此,上述血水混合物在负压作用下极易进入到负压接口甚至与该负压接口连接的负压管道内,导致负压管道的污染,由于负压管道一般可重复利用,因此极易导致交叉感染,安全性缺乏保障。此外,传统的负压微针的负压接口设置的位置距离皮肤表面距离较近,因而,该负压接口以及负压管道内的气体或液体在非负压工作状态下容易扩散或返流至皮肤注射区域并与微针注射过程中的皮肤表面创口接触,进而导致了注射创口感染概率的增加。
对于上述缺陷,现有技术中的负压微针均未有效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负压微针,该负压微针可有效地避免气体或是液体返流造成的皮肤表面创口感染,以防止术感染。
为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负压微针,包括:
壳体组件,所述壳体组件的内部设有分隔部件,所述分隔部件将所述壳体组件分隔为下腔室和上腔室,所述分隔部件上还设有气体通孔,所述气体通孔可供下腔室内的气体和/或液体进入上腔室;
微针组件,设于所述上腔室内且至少具有一个可延伸至下腔室内的注射针头,所述分隔部件上对应设有可供注射针头穿过的出针孔;
负压接口,设于所述壳体组件的外侧面并与上腔室连通;
过滤部件,设于所述上腔室内并用于对气体和/或液体进行吸收和/或过滤。
进一步地,所述过滤部件为过滤棉或过滤膜中的任意一种材料或两种材料的复合,优选地,所述过滤棉或过滤膜选用医用无菌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组件包括上盖和下盖,所述分隔部件设于所述下盖内并与所述下盖固定连接,所述上盖可相对于下盖转动并以此带动所述微针组件相对于上腔室内上下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微针组件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注液螺杆,所述注液螺杆的顶端贯穿所述上盖并延伸至所述壳体组件以外,所述注液螺杆为中空结构并形成有注液通道。
进一步地,所述微针组件包括内针座和若干规则分布于所述内针座上的注射针头,所述内针座内设有液体分布流道,所述液体分布流道具有一个液体入口和多个液体出口,所述液体入口正对所述注液通道设置并与所述注液通道连通,所述液体出口正对所述注射针头设置并与所述注射针头连通,从而通过该液体分布流道将注液通道内的药液均匀分布和输送至注射针头内。
进一步地,所述微针组件还包括滑动安装于所述上腔室内的外针座,所述外针座的顶端形成装配槽,所述内针座固定安装于所述装配槽内,且所述注射针头的底端穿过所述外针座并可延伸至所述下腔室内,该外针座的设置可进一步提高对注射针头的固定效果,以防止注射针头发生弯折或者偏移。
优选地,为对所述外针座和内针座进行固定,所述装配槽于内针座以外的区域还填充有固态粘合剂,该固态粘合剂的作用是对该外针座和内针座进行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分隔部件于所述出针孔的外侧形成有环形导向部,所述外针座的底端形成有若干包绕所述注射针头设置的锥形护套,所述锥形护套可沿所述环形导向部上下滑动,该锥形护套的形成可有效保护注射针头,使注射针头在使用过程中始终保持直立。
进一步地,所述过滤部件设于所述微针组件的上方,且所述过滤部件呈中空的柱状结构并包绕所述注液螺杆设置,优选地,所述过滤部件的内侧面与注液螺杆的外壁紧密贴合,所述过滤部件的外侧面与壳体组件的内侧面紧密贴合,以起到有效的过滤效果。
优选地,所述过滤部件可随微针组件一同升降,且在上述升降过程中,该过滤部件可始终保持至少部分位于负压接口的下方。
进一步地,所述负压微针还包括气密件,所述气密件设于所述上腔室内并用于对注液螺杆与壳体组件之间形成的间隙进行密闭,以使得该上腔室可保持在良好的负压状态下。
优选地,所述气密件通过以下方式设置:
所述气密件呈圆环状且具有一个内端面和一个外端面,所述内端面固定连接至所述注液螺杆,所述外端面与所述壳体组件的内壁之间具有第一装配间隙,所述气密件于所述外端面上设有用于密闭所述第一装配间隙的第一弹性密封圈。
优选地,所述气密件还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设置:
所述气密件呈圆环状且具有一个内端面和一个外端面,所述外端面固定连接至所述壳体组件的内壁,所述内端面与所述注液螺杆之间具有第二装配间隙,所述气密件于所述内端面上设有用于密闭所述第二装配间隙的第二弹性密封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负压微具体包括壳体组件,并通过分隔部件将所述壳体组件分隔为下腔室和上腔室,同时通过在该分隔部件设置气体通孔以使得该下腔室内的气体和/或液体能够进入上腔室。此外,通过在壳体组件上设置与上腔室直接连通的负压接口,一方面使得该下腔室和上腔室在工作时均能够处于负压环境,便于注射针头刺入皮肤内,同时,由于该负压接口位置与上腔室连通,使得该负压接口内的气体不易进入下腔室内与皮肤表面创口接触,提高了其安全性。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负压微针还通过在该上腔室内设置过滤组件,使其在下腔室和负压接口之间对气体进行过滤、并对液体进行吸收,从而可在术中有效地保持皮肤表面创口的清洁、避免由负压管道内返流的气体未经滤过时与创口接触,进一步提高其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负压微针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负压微针的纵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提供的一种负压微针的纵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提供的一种负压微针的过滤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3提供的一种负压微针的纵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3提供的图5的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3提供的另一种负压微针的纵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3提供的图7的B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为:10,壳体组件,11,上盖,111,中心通孔,111a,内螺纹,12,下盖,20,分隔部件,21,出针孔,22,环形导向部,23,气体通孔,31,下腔室,32,上腔室,40,注液螺杆,41,注液通道,42,外螺纹段,50,负压接口,51,过滤部件,51a,过滤单元,61,外针座,61a,装配槽,611,锥形护套,62,内针座,621,液体分布流道,63,注射针头,70,气密件,71,第一装配间隙,711,第一弹性密封圈,72,第二装配间隙,721,第二弹性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无特殊说明,本实用新型中,若有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x方向”、“y方向”、“z方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本实用新型中描述方位或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结合附图,并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负压微针,该负压微针可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该负压微针具体包括壳体组件10、微针组件、注液螺杆40、负压接口50以及过滤部件51。其中,该壳体组件10包括上盖11和下盖12,所述上盖11扣合于下盖12上并可相对于下盖12转动,该分隔部件20设于所述下盖12内并与所述下盖12固定连接,由此,该分隔部件20将所述壳体组件10分隔为下腔室31和上腔室32,该微针组件主要位于所述上腔室32内并可沿所述上腔室32上下滑动,而该注液螺杆40则贯穿所述上盖11,且该注液螺杆40位于上腔室32内的一端固定连接至该微针组件,从而可以该注液螺杆40的上下移动带动该微针组件相对于上腔室32上下移动。
在本实施例中,该微针组件包括内针座62、若干规则分布于所述内针座62上的注射针头63以及外针座61,该注射针头63设于所述内针座62的底端,且该分隔部件20上对应设有若干可供注射针头63穿出的出针孔21,以使得该注射针头63可延伸至下腔室31内。为将药液均匀分布至多个注射针头63,该注液螺杆40设置为中空结构且其内部形成有注液通道41,该内针座62对应设有液体分布流道621,该液体分布流道621具有一个液体入口和多个液体出口,所述液体入口正对所述注液通道41设置并与所述注液通道41连通,所述液体出口正对所述注射针头63设置并与所述注射针头63连通,从而通过该液体分布流道621将注液通道41内的药液均匀分布并输送至注射针头63内。而为对该注射针头63进一步进行固定和保护,该外针座61设于所述内针座62的外侧并滑动安装于所述上腔室32内,该外针座61的顶端形成有装配槽61a,所述内针座62固定安装于所述装配槽61a内,为对该外针座61和内针座62进行固定和连接,该装配槽61a于内针座62以外的区域还填充有固态粘合剂(附图中未示出),优选地,该固态粘合剂在固化前为液体状态以便于注入该装配槽61a内,待该固态粘合剂固化后,可对外针座61和内针座62起到连接和固定效果。此外,为对该注射针头63进一步保护,该分隔部件20于所述出针孔21的外侧形成有环形导向部22,所述外针座61的底端形成有若干包绕所述注射针头63设置的锥形护套611,所述锥形护套611可沿所述环形导向部22上下滑动,该锥形护套611的形成可有效保护注射针头63,使注射针头63在使用过程中始终保持直立,避免注射针头63发生弯折或者偏移。
在本实施例中,为驱动所述微针组件相对于所述上腔室32上下移动,该上盖11可相对于下盖12转动,且当该上盖11组件转动时可带动所述注液螺杆40以及微针组件整体相对于上腔室32内上下移动,从而调节注射针头63刺入皮肤内的深度。具体而言,为带动所述微针组件相对于上腔室32移动,所述注液螺杆40的外侧面设有外螺纹段42,所述上盖11的中部设有中心通孔111,所述中心通孔111的内侧面设有与所述外螺纹段42配合的内螺纹111a,以使该上盖11在转动过程中可驱动所述注液螺杆40相对于上盖11上下移动,从而实现注液螺杆40以及微针组件的整体移动,以达到将注射针头63刺入皮肤或将注射针头63从皮肤内拔出的目的。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负压微针在工作时,该腔室的底端可与皮肤表面贴合,而为使得该注射针头63可顺利刺入皮肤内,该负压接口50可使得该下腔室31和上腔室32内形成真空环境,具体而言,该负压接口50设于所述壳体组件10的外侧面并与上腔室32连通,同时,该所述分隔部件20上还设有气体通孔23,所述气体通孔23可供下腔室31内的气体或液体以及上述两种的混合物可通过该气体通孔23进入上腔室32。在具体实施时,通过使用负压管道将该负压接口50与负压泵进行连接,可通过该负压泵的工作使得该上腔室32和下腔室31整体处于负压环境。
在本实施例中,主要通过改变负压接口50的位置,使得该负压接口50并不直接与下腔室31连通,可有效避免皮肤表面的血水混合物进入到负压接口50以及负压管道内,从而可保持负压管道的清洁。同时,该负压接口50距离皮肤表面创口的间距有所增加,也可以有效降低创口污染的几率。
实施例2
请参阅图3~4,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负压微针,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还设置有过滤部件51,该过滤部件51设置在上腔室32内并用于对气体和/或液体进行吸收或过滤,具体而言,其主要作用包括对经由负压管道和负压接口50流向上腔室32和下腔室31的气体进行滤过,避免其携带的细菌等污染物在术中直接与皮肤接触,其次,该过滤部件51还可以对经由下腔室31进入上腔室32内的血水混合物进行吸收,防止其进入负压管道内对负压管道造成的污染。
在本实施例中,该过滤部件51设于上腔室32内并位于微针组件的上方并可随微针组件一同升降,具体而言,该过滤部件51呈中空的柱状结构并包绕所述注液螺杆40设置。同时,为起到有效的过滤作用,该过滤部件51的内侧面与注液螺杆40的外壁紧密贴合,所述过滤部件51的外侧面与壳体组件10的内侧面紧密贴合,且该过滤部件51在上述升降过程中,可始终保持至少部分位于负压接口50的下方,以对返流气体进行有效滤过。
在本实施例中,为便于对所述过滤部件51进行组装,该过滤部件51可以采用多个形状大小均相同的过滤单元51a进行拼合以形成上述过滤部件51。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负压微针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还进一步设置有气密件70,该气密件70设置在上腔室32内,并用于对注液螺杆40与壳体组件10之间形成的间隙进行密闭,以使得该上腔室32可保持在良好的负压状态下。
具体而言,该气密件70可以通过以下任意方式进行设置:
设置方式一:
请参阅图5~6,该气密件70呈圆环状且具有一个内端面和一个外端面,所述内端面固定连接至所述注液螺杆40,以使得该气密件70可随该注液螺杆40一同进行升降,而该外端面与所述下盖12的内壁之间具有第一装配间隙71,所述气密件70于所述外端面上设有用于密闭所述第一装配间隙71的第一弹性密封圈711,更具体地,该气密件70在外端面上开设有第一环形槽,该第一弹性密封圈711设于所述第一环形槽内并用于对该外端面与下盖12之间形成的间隙进行密闭。
设置方式二:
请参阅图7~8,该气密件70呈圆环状且具有一个内端面和一个外端面,所述外端面固定连接至所述下盖12的内壁以实现固定,而该内端面与所述注液螺杆40的外壁间隙配合且具有第二装配间隙72,所述气密件70于所述内端面上开设有第二环形槽,且该第二环形槽内设置有用于密闭所述第二装配间隙72的第二弹性密封圈721,以使得该注液螺杆40可相对于该上腔室32上下移动且在移动过程中保持该上腔室32的气密性。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本实用新型未详细描述的技术、形状、构造部分均为公知技术。

Claims (10)

1.一种负压微针,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组件(10),所述壳体组件(10)的内部设有分隔部件(20),所述分隔部件(20)将所述壳体组件(10)分隔为下腔室(31)和上腔室(32),所述分隔部件(20)上还设有气体通孔(23),所述气体通孔(23)可供下腔室(31)内的气体和/或液体进入上腔室(32);
微针组件,设于所述壳体组件(10)内且至少具有一个可延伸至下腔室(31)内的注射针头(63),所述分隔部件(20)上对应设有可供注射针头(63)穿过的出针孔(21);
负压接口(50),设于所述壳体组件(10)的外侧面并与上腔室(32)连通;
过滤部件(51),设于所述上腔室(32)内并用于对气体和/或液体进行吸收和/或过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负压微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组件(10)包括上盖(11)和下盖(12),所述分隔部件(20)设于所述下盖(12)内并与所述下盖(12)固定连接,所述上盖(11)可相对于下盖(12)转动并以此带动所述微针组件相对于上腔室(32)内移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负压微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针组件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注液螺杆(40),所述注液螺杆(40)的顶端贯穿所述上盖(11)并延伸至所述壳体组件(10)以外,所述注液螺杆(40)为中空结构并形成有注液通道(41)。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负压微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针组件包括内针座(62)和若干规则分布于所述内针座(62)上的注射针头(63),所述内针座(62)内设有液体分布流道(621),所述液体分布流道(621)具有一个液体入口和多个液体出口,所述液体入口正对所述注液通道(41)设置并与所述注液通道(41)连通,所述液体出口正对所述注射针头(63)设置并与所述注射针头(63)连通。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负压微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针组件还包括滑动安装于所述上腔室(32)内的外针座(61),所述外针座(61)的顶端形成装配槽(61a),所述内针座(62)固定安装于所述装配槽(61a)内,且所述注射针头(63)的底端穿过所述外针座(61)并可延伸至所述下腔室(31)内。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负压微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部件(20)于所述出针孔(21)的外侧形成有环形导向部(22),所述外针座(61)的底端形成有若干包绕所述注射针头(63)设置的锥形护套(611),所述锥形护套(611)可沿所述环形导向部(22)上下滑动。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负压微针,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部件(51)设于所述微针组件的上方,且所述过滤部件(51)呈中空的柱状结构并包绕所述注液螺杆(40)设置。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负压微针,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气密件(70),所述气密件(70)设于所述上腔室(32)内并用于对注液螺杆(40)与壳体组件(10)之间形成的间隙进行密闭。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负压微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密件(70)呈圆环状且具有一个内端面和一个外端面,所述内端面固定连接至所述注液螺杆(40),所述外端面与所述壳体组件(10)的内壁之间具有第一装配间隙(71),所述气密件(70)于所述外端面上设有用于密闭所述第一装配间隙(71)的第一弹性密封圈(711)。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负压微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密件(70)呈圆环状且具有一个内端面和一个外端面,所述外端面固定连接至所述壳体组件(10)的内壁,所述内端面与所述注液螺杆(40)之间具有第二装配间隙(72),所述气密件(70)于所述内端面上设有用于密闭所述第二装配间隙(72)的第二弹性密封圈(721)。
CN202320080369.2U 2023-01-12 2023-01-12 一种负压微针 Active CN2193987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080369.2U CN219398703U (zh) 2023-01-12 2023-01-12 一种负压微针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080369.2U CN219398703U (zh) 2023-01-12 2023-01-12 一种负压微针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398703U true CN219398703U (zh) 2023-07-25

Family

ID=872278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080369.2U Active CN219398703U (zh) 2023-01-12 2023-01-12 一种负压微针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39870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30241313A1 (en) Infusion and blood collection device
US5545143A (en) Device for subcutaneous medication delivery
CN109789291A (zh) 具有安全功能和压力控制阀元件的静脉内导管设备
CN109432549B (zh) 出液过滤注射器
CN203342135U (zh) 一种多功能留置针
CN215275102U (zh) 一种多孔水光针装置
CN219398703U (zh) 一种负压微针
KR101993918B1 (ko) 이물질 여과필터가 구비된 주사기
CN101357250B (zh) 医用连接装置
CN201248965Y (zh) 医用连接装置
KR200481906Y1 (ko) 수액 주입용 연결 커넥터
CN203355049U (zh) 一种安全穿刺器滴斗
CN106237453A (zh) 一种注射器用过滤器及注射器
KR101504484B1 (ko) 주사기용 필터 조립체
CN219662637U (zh) 一种下盖组件以及带有该下盖组件的负压微针
CN113855920A (zh) 一种垂直式留置针组件及其基座结构
CN208911121U (zh) 一种预充式冲管封管装置
CN208710683U (zh) 冠心宁注射液瓶装剂型
CN213466307U (zh) 一种隔离式双药注射器
CN111481769A (zh) 一种输液用加药件
CN209316675U (zh) 一种防回血逆向阻流器
CN219167327U (zh) 一种笔式注射器用留置针
CN215537317U (zh) 一种正压植入式给药装置专用针
CN216366181U (zh) 一种垂直式留置针组件及其基座结构
CN220002578U (zh) 一种一次性留置针防回流的封管液注入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